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末代驸马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白马啸秋风
说来也可笑。在边塞满虏不断肆边,中原群贼四起之时,孙传庭这个被誉为“大明最后良将”的他却被关在天牢里面,无所事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实际上,周显从心底觉得这次援救出洪承畴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无论是清军的兵力,还是战力都远胜于在宁远的明军。无论谁去,都是背锅的。而周显之所以提议由孙传庭前去,只是想提醒一下崇祯帝,孙传庭可用。
只不过崇祯帝听过之后,眉头紧蹙,长久不语。过了好半晌,他才摆了摆手道:“朕知道了,容朕再想想。你还有其他的要跟朕说吗?”
周显沉思了片刻,道:“臣还有两个提议,陛下可以考虑一下。”
崇祯帝点了点头,“你说。”
“一是,陛下可以尽快派人护送阿布奈母子出塞。图尔海占据归化,三千余满虏配合近万蒙古科尔沁部众,攻伐两月余,也始终没有讨得半点便宜。可见,图尔海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在此时,他的实力已扩无可扩,因为连黄金家族直属的蒙古察哈尔部都质疑他的正统性。但现在额哲病逝,阿布奈就是蒙古可汗的唯一继承人。现在将阿布奈控制在我大明境内,最多只能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标志。而如果将他送到图尔海那里,就等于送给后者一面旗帜,一个真正的蒙古可汗。到时候不仅是察哈尔部,恐怕其他心向黄金家族的蒙古部族也会转向图尔海这边。此举,必将给满虏带来无穷的麻烦。”
崇祯帝眉头蹙了蹙,问道:“一个小儿在蒙古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周显点了点头,道:“陛下,黄金家族是整个蒙古的象征,在大部分蒙古人心中,黄金家族的子嗣就寓意着战神,是挽救他们于危难的英雄。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不是我们能轻易理解的。察哈尔部存在数百年,聚集着整个蒙元帝国留下来的巨额财富。现在额哲已死,如果不尽快为他们竖起一个可汗,这些财富迟早要为满虏所得。您别忘了,额哲遗留下的妻子正是皇太极的女儿。而一旦阿布奈返回塞外,这批财富就有了主人。如若满虏强夺,必定引起察哈尔部的强烈不满,这种结果对于我大明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
崇祯帝沉思了片刻,道:“你说的在理。这件事朕会交给内阁,让他们好好议一下,会尽快派人送阿布奈他们母子前去塞外。对了,你的第二个提议是什么?也说来让朕听听。”





末代驸马 第二百三十七章 灭虏之策5
听崇祯帝同意将阿布奈送回塞外,周显心中长舒了一口气。此举就等于在满清西境竖起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的风险。如果皇太极出重兵攻击图尔海,那么松山那边的压力就会锐减。如若不然,图尔海就会逐步扩大实力,不断给皇太极增添新的麻烦。
周显从不觉得依靠图尔海拉拢的那些散乱的蒙古部族可以在归化城坚持很长时间。但即使他之后再次退入青海,只要他能始终掌控阿布奈这面旗帜,就能保证蒙古人不会全心全意为满清效力。哪怕只给满清增添一点点麻烦,那对于明朝也是有利的。反正打不过敌人,给他们增添一点恶心也是挺舒服的一件事。
周显微微欠身,向崇祯帝道:“陛下,臣的另一个提议是希望陛下能下两个诏书,一个问罪诏书和一个恕罪诏书。”
看崇祯帝脸色有点不解,周显继续说道:“朝鲜为我大明属国,今日之朝鲜王李倧以心向大明为旗,反正废除了支持满虏的光海君,继任为朝鲜王。但他却不思报效我大明,先是和满虏约为兄弟之邦,更是在‘丙子胡乱’之后,对皇太极行三叩九拜之礼,彻底断绝与我大明的关系,成为满虏的属国。如此忘恩负义,不顾廉耻之徒,不重惩难以起到警示左右,请陛下降旨对其问罪。”
崇祯帝眉头微蹙,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一些事对周显言明。毕竟他现在已经是登莱巡抚了,今后会在很多方面和朝鲜那边有所牵连。“周显,有些事你可能并不清楚。朝鲜王李倧虽然投降了东虏,但却是被迫而为。他明面上与满虏虚与委蛇,但实际上却不断给我大明提供有关满虏的各种情报。这样也算是功过相抵了,如果直接对其问罪,恐怕会彻底将他推到满虏那边。”
周显道:“陛下,这个臣在莱州亦有所耳闻,但和陛下说的有点不同。为我大明提供各种情报的,并非是李倧,而是朝鲜国内心向我大明的朝鲜臣子。李倧本人在丙子之乱之后,便下谕斥责斥和派误国。而最近几年,更是不断驱逐心向我大明的臣子,重用朝内的那些亲近满虏的无耻之辈。如果我大明对之完全置之不理,任由他这么做下去,终有一日朝鲜朝堂将完全由亲清派掌控。”
崇祯帝脸色露出很不自然的表情,沉思片刻,仍有点犹豫。
周显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实际上,陛下完全不用担心李倧会投到满虏那边。因为在朝鲜国内,心向我大明的民众很多。李倧因为反正光海君而成为朝鲜王,他现在的所为在朝鲜国内已经是众叛亲离,叛乱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敢轻易投靠满虏的。况且,朝鲜李氏在太祖之时不过是高丽王手下一大将,太祖后来亲赐其国号朝鲜,任命他为朝鲜王,这才让其荣耀近三百年。说到底,朝鲜王是我大明所立。既然李倧可以通过反正成为朝鲜王,那我大明为何不能再立一个心向我大明的李氏子嗣为朝鲜王?”
崇祯帝抚着龙案,沉思了半晌,最终轻轻的点了点头。“好吧!这个问罪诏朕下,只不过现在不是最好展示给李倧的最好时机。朕把这纸诏书交给你,至于什么时候该向朝鲜王施压,也由你做主。”
周显欠身拜道:“多谢陛下。”
崇祯帝微微摆了摆手,言道:“这件事就这样定了。还有你说的恕罪诏书,又是指什么?”
周显拱手道:“陛下,这个恕罪诏书是臣请求陛下下诏尽恕辽东普通百姓之罪。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迫于满虏压迫,剃发以示对满虏的忠诚。但此举实属被逼无奈,大部分从内心还是心向我大明的。但限于朝廷没有赦免他们的罪过,导致他们中的一些即使有心回归我大明,也一定会被当成叛贼处置,最后导致他们不得不被迫留在满虏那里。如若陛下能下一道诏书,尽恕其罪,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归附,此举必能大大的打击满虏。”
崇祯帝皱眉道:“你的这个提议,在之前便有大臣曾经提过,但在辽东前线的将领们却极力反对。因为在以前便有一些人逃到辽西,投靠我军,但他们中的有些却是满虏故意混进里面奸细,目的是为了刺探我军的情报。最后不但没有收到太大的成效,反而让满虏知晓了我军的虚实。这之后,凡是逃到我大明境内的,大部分都被当地将领直接斩杀,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举啊!此事已经过验证,并不太妥。”
周显沉默了一会,最终抬头向崇祯帝道:“陛下,如果我愿意在登莱接收这些人呢!登莱地区三面环海,一面通向中原腹地。一旦上岸,想要再返回辽东就困难了。即使他们真的刺探到我军军情,想要带出去也会困难很多。如果我严防海岸,并对他们严加审查,必定能清除出大部分满虏奸细。这样一来,便可免除掉此事大部分的风险。而且,我想要在辽东打开局面,也少不得他们的支持。请陛下让为臣试上一试。”
崇祯帝微微叹道:“实际上,此诏可向天下人昭示朕的仁厚,朕对此并无太大异议。但这样做,一旦中间出现什么意外,风险便要完全由你这边承担了。你真的想好了吗?”
周显低头想了想,崇祯帝说的也是实情,在之前便出现过辽东人和登莱本地人相互不满,甚至直接开打的事情。如果自己处置不好,别说到时候无法攻入辽东,连登莱本地的安稳或许都无法保证。到时候,这个责任必将由自己这个巡抚来担。他沉默了片刻,最终拱手向崇祯帝道:“请陛下下诏,将来出现一切问题,责任都由臣来承担。”
崇祯帝微微的点了点头,道:“那好,你先在京中待几日,到时候朕把这两纸诏书以及对你的任命一起下达给你。”




末代驸马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宫中闲话
崇祯帝命王承恩送走周显,斜背靠在龙椅之上,右手支着下颚,一言不发。周显的策略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这么多年,好听的话,他早就听腻了,最终还是要看实效。只不过这个时候,他心里确实轻松了不少,至少比最初听到松山惨败,洪承畴被围孤城之时的那种志气胆散要舒心很多。
崇祯帝看到王承恩走进殿内,淡淡问道:“送走了?”
王承恩轻轻点了点头,上前用剪刀将灯芯挑了挑,向崇祯帝道:“皇爷,奴婢再去添点灯油吧!殿内太暗,比较伤眼。”
崇祯帝摆了摆手,轻声道:“熄了吧!今晚的奏折不批了,执灯,随朕去皇后那里转一转。”
王承恩愣了一下,随即满脸带笑,道:“奴婢这就去准备辇车。”
天气稍热,崇祯帝换了一件便衣,和周皇后坐在院内的亭子内。清风徐来,明月高悬,有种数不出的舒爽。
周皇后给崇祯帝倒了一杯清酒,淡淡笑道:“陛下,您匆忙而来,也没有提前告诉臣妾一声。我也是刚刚通知了御膳房,就准备了这点吃食,您就简单吃一点。”
崇祯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历来严肃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议事感觉乏了,就过来看看你。”
周皇后知道这段时间,崇祯帝因为前线的战事失利,一直处于一种异样的烦躁之中。像今天这么心平气和的,实属难见。她又给崇祯帝倒了一杯酒,没有多语。
远处传来一阵踏步声,崇祯帝扭头望去,看到太子朱慈烺和坤兴公主朱媺娖在几个太监宫女的陪同下走了过来。两人躬身向崇祯帝行礼道:“拜见父皇。”
崇祯帝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两人坐下。笑了笑道:“烺儿、娖儿,朕也好多天没有见过你们两个了,最近有没有偷懒?”
朱慈烺回道:“禀父皇,儿臣不敢懈怠。先生布置的功课,儿臣都是足量足额完成的。”崇祯帝历来严肃,朱慈烺对他是既畏又敬。说话间,言语要恭谨的多。
崇祯帝笑着点了点头,向朱媺娖道:“娖儿,那你呢!”
朱媺娖嫣然一笑,俏皮道:“孩儿可没皇兄那么多功课可做,但也学了不少东西。今日向母后请安,不知道父皇在这里,要不孩儿就将我昨日刚画成的百花争艳图带来了。也好让父皇您给孩儿点评一下。”
崇祯帝笑着道:“等有空了,朕亲自去看,娖儿的妙法丹青可是连倪师傅都大加赞赏的。说起这个,朕倒是想起,今天我送出去了一副字。”说着,崇祯帝缓缓将那首诗念出。“烺儿,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朱慈烺脸生疑惑道:“父皇,这首诗写的很直白,和儿臣的笔力差不多。看着应该不是父皇的文笔,倒是像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所做。”
崇祯帝笑着点了点头,道:“烺儿,看来先生的教诲你确实记在心中了,鉴赏能力提高了不少。这是周显写的,朕只是给他写了出来,添了一个诗名,又送还给了他。今后,他便是我大明的登莱巡抚了。”
周皇后脸色微变,“陛下,你说的周显可是烺儿之前的那个陪读。按照年岁推算,他应该今年才刚满十七岁吧!”
崇祯帝点了点头,道:“恩,就是他。”
周皇后犹豫了一下,仍旧说道:“陛下,虽然臣妾不该多说,但巡抚为封疆大吏,您现在让一个孩子去担任,会不会有点太儿戏了点?”
崇祯帝严禁后宫干政,即使是周皇后,在平时也不敢在朝政之事上随便置一言。但今日崇祯帝听后,却没有太多不满,反而难得的解释了一下道:“这个倒不是朕儿戏。实际上,让他担任这个巡抚,只是因为他最近的表现太过优异。洪承畴来信中对他大加赞赏,陈新甲也言说他可堪重用,朕才最终下定决心,让他主持登莱的军政大局。实在是国事堪忧,而真正能用的人太少,我这才不得不让他挑起大梁。”
朱慈烺道:“母后,您在后宫,有些事可能不太清楚。儿臣最近帮助父皇处理一些琐碎政务,对周显那边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他自从宫中离开,出外从军之后,做了很多事情,也立下了无数功绩。无论是功劳还是其他的,丝毫不比那些老臣逊色。父皇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考虑,您就不要多劝了。”
周皇后轻轻的拍了拍朱慈烺的手,笑着什么也没再说。
朱媺娖撇了撇嘴道:“父皇,周显那个之前的小屁孩真的有那么厉害?”
崇祯帝呵呵笑道:“朕都差点忘了,他陪你皇兄读了五年的书,你们三人在那时关系是最好的了。只不过以后他就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了,可不能小屁孩,小屁孩的那么叫他了。说起来,今天关于他,倒还有件趣事。周显他向朕祈求,要朕将来为他赐婚,而且还强要了朕的一个许诺。”
周皇后微愣了一下,道:“这倒是真是件趣事了,为自己向皇上求婚,他倒也真是敢说。陛下答应他了吗,是哪家的姑娘?”
崇祯帝摆了摆手,道:“有什么敢不敢的,要不是他偶尔还做点出乎我意料的事,朕还真不会觉得他真是个孩子。他都那么说了,朕当然得答应了,但到底是哪家姑娘,他没说,朕也没多问。他不久后,就要返回莱州了,就算赐婚那也是以后的事。”
朱慈烺笑道:“父皇,他连您都不告诉。恐怕他看上的那家姑娘,身份有点不同一般啊!”说完,他笑着偷偷看了一下坐在自己旁边脖颈通红的朱媺娖。
崇祯帝怔了一下,沉吟道:“这个朕倒没有多想,大概是的,他一直说的含糊不清的。”
朱媺娖出言道:“父皇,不要再说这个了,反正他以后肯定会说的。今天您难得抽出时间放松一下,就不必想那么多了。”
崇祯帝笑着点了点头,道:“还是娖儿心疼父皇。好吧!就不说这个了。”




末代驸马 第三百三十九章 甩开杜勋
周显本以为自己很快便可返回莱州,但没想到在京师一待就是八日。期间,方以智来拜访过周显一次,到此时他才知道朝堂之上已吵翻了天。大部分朝臣对周显年纪轻轻便担任一地巡抚心怀不满,或者说是嫉妒,他们极力反对,不断向崇祯帝上书直言。
但崇祯帝没缘由的对这件事特别坚持,在与诸方朝堂势力的不断妥协之下,对周显的任命终于下来了。他最终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登莱,但同时下达了另外两个任命。一个是杜勋,以监军太监的身份前往登莱负责监管登莱的军队;另一个是曽化龙,刚刚丁忧期满的他被直接提升为左佥都御史,作为周显的副手,协助他处理政事。一个管军,一个管政,可以说极大的限制周显这个巡抚的权利。
实际上,从周显内心来看,对曽化龙算是极其欢迎的,他从临川县令开始踏入仕途,后来接连担任宁国同知,南京户部员外郎,兵部郎中,督学广东,广西参议,江西副使,后又担任江西粮储道,兼巡视漕河,后才丁忧还家。可以说,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属于自己道路,从政经验极其丰富。周显飞速直升,但累积不足,对很多政事并不擅长。如若由他帮助处理政事,对于周显来说,这明显是好事。
而且,曽化龙还有另一个私人身份,他和洪承畴为儿女亲家。朝廷让他前来登莱担任周显的副手,显然也有稳住洪承畴的意思在里面。
真正麻烦的杜勋,他在几日之前,还被关在监牢之内。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周显在昔日收拾了他的干儿子杜庆,搜出赃银百余万两。崇祯帝震怒之下,直接将杜勋下监。他和周显之间可以说是矛盾重重,而不知为何,他竟然在此时关键时刻被崇祯帝放了出来,而且成了周显的监军。
曽化龙远在晋江老家,他在路上要耗近一个月才能到达登莱,周显和杜勋先行。杜勋对周显恶目相对,周显对他也不假以颜色。
周显在前方骑马而行,杜勋在几个锦衣卫的护持之下,稳坐在轿内,缓缓的跟在后面。夏舒半抽出手中的尚方宝剑,又慌忙合上,向周显道:“军门(明代手下人对巡抚的称呼),这就是尚方宝剑啊!看着和普通的剑没有太大区别啊!”
周显笑道:“你以为能有多大区别?就是皇帝赐的一把剑,在材质上确实没什么不同,但它是皇权的象征,代指着无限的权利。别在那里抽来抽去的,要看也私下看,让别人看到成什么样子。这次陛下任命你为世袭锦衣卫百户,别让别人有理由指责你恃宠而傲。”
夏舒忙点头道:“是,属下知道了。”他向后看了一下,道:“军门,后面的那个老王八一直那么慢腾腾的,我们这样到达莱州,至少要等到一月之后了。”
周显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他想了想,拍马向后,奔到杜勋轿前。抬轿的几个力夫没有防备,连忙止步。只听“哎呀”一声,杜勋抚着额头掀开布帘,大声叫骂道:“你们这些该死的,是怎么抬轿的?”
周显笑着拱了拱手,道:“杜公公,别这么大火气,对身体不好。”
杜勋看着周显一脸坏笑的样子,知道是他故意找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哼了一声,仰头冷声道:“原来是周巡抚,是有什么事吗?”
“军务紧急,必须加快速度,我已经给杜公公准备了一匹马,请下轿骑行。”
杜勋“哎”了一声道:“周巡抚,实在抱歉,咱家不会骑马。就是坐在这轿子里,赶这么远的路还勉为其难呢!”接着他一脸坏笑的看着周显,等待后者的回应。
周显面露难色,撇了撇嘴道:“这样啊!本来还希望能和杜公公一路同行呢!但现在看来不能了。杜公公,周某刚继任巡抚,登莱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必须先行离开。您就在后面慢慢走吧!就是半年之后,再到达莱州,我都不会有半点意见。”说完,周显扭转马头,便要向前狂奔而去。
“哎哎!周……”杜勋急声叫着。
周显扭头,“对了。有件事忘记告诉杜公公了,山东多响马,这一路上并不太平,杜公公可一定要小心啊!”说完这句话,周显完全不给杜勋反应的时间,驾的一声向前方奔去。一边还高声喊道:“所有亲卫,随我以最快的速度赶路。”
杜勋有点愣神,看周显率领手下的三十六骑已经快要消失在视野之外,望向两侧怒声道:“你们都看什么呀!快追啊!你们这些废物没有他手下骑兵的保护,还真以为自己能硬抗响马吗?追啊!快追。”
夏舒看了看后面,扭头向周显道:“军门,他们加快速度了,我们要不要等他们?”
周显摇头道:“不要。让兄弟们马不停歇,尽力加快速度,彻底甩开他们。”
夏舒急道:“军门,杜勋可是监军太监啊!如果他在路上遭遇什么意外,您这边恐怕不好对上面交待啊!”
周显笑了笑道:“他现在又没和我一起,就算他出现什么意外,和我又有什么关系。一个监军,连他自己都保护不了,怪得了谁?说实话,我还真希望他能死在路上,那样也能省了我的很多麻烦。朝廷再派出任何一人担任这个监军,都比这个杜勋要强。”
夏舒想了一会,最终点头道:“属下明白军门的意思了。只要不是我们亲自动的手,任何一个理由都能蒙混过去。”
周显笑着道:“孺子可教。”
杜勋拼命令手下人加快速度,连他本人也出轿骑马。他多次出外监军,不如其他太监那般瘦弱,骑马对他来说就像是家常便饭。但他突然发现自己越追越远,到此时他才明白对方是故意甩开自己。他骂了一声“格老子的”,不再急追。出声询问旁边侍卫最近的县府,准备到当地姑一些护卫之后再行前去莱州,他可不想还没到地方自己便成了一具尸体。




末代驸马 第四百章 琐事连篇
周显尽可能的缩减中间的休息时间,不断加速疾行,在十月中旬便顺利到达了莱州城。
周显被提升为登莱巡抚,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的一系列任命和变化。首先是曾樱去职登莱巡抚,被调到南京任职。文志通接任周显原有的职位,成为莱州知府。黃蜚因功被封为都督佥事,世袭锦衣卫副千户。而谈震采由守备被提升为游击将军,赵旭升因坚守宁海有功,连升两级,成为副参将。掖县知县高峰在周显的极力推荐下,升任为莱州同知,职位变化为诸官之最。
登州比莱州地域稍显广阔,治下总共有一州七县。仅有的一州为宁海州,而七县分别为蓬莱、黄、福山、栖霞、莱阳、招远以及文登。登州濒临大海,土壤贫瘠,人口稀少。百姓总计大约有二十万口,仅是莱州人口的一半。两府相加,总共也不过六十万人口,还不到中原地区一府人口的一半。
因为两地事关大明北边海防的安全,自大明建国之后,驻兵数额便不断增加。最多之时,有近四万士卒,但后来卫所兵军纪败坏,不堪重用。而登莱两地又屡经战事。在此时,除去现有的卫所兵之后,只有一万三千人左右。在莱州有大约六千士卒,在登州有七千左右。但因为卫所数目繁多,如果愿意对他们进行整合训练,倒也不缺后继的兵力。
周显到达登莱地界之后,没有直接前去在莱阳城的巡抚衙门。而是派人前去通知黃蜚、赵旭升、谈震采三人前来莱州城和自己相会。
周显心中知道,如若想在登莱地区让这些兵士发挥战力,就必须首先将他们归于统一指挥之下。而现在除了莱州营的李开直接受自己掌控之外,其他的三人,黃蜚、赵旭升和谈震采在目前并不完全受自己控制。
他心中有个详细的计划,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整合登莱境内的卫所兵。在胶州,可以交给谈震采负责,而在登州方面则有赵旭升负责。除了威海卫和戎山卫两个顶在东境沿海的两个卫所外,其他的要么合兵,要么直接撤裁。青壮编入营兵,加强训练,以增强战力;老幼耕种其田,以完全自给自足。
1...9091929394...3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