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但这都是21世纪之后的事情了,如今才十九世纪末,当戈登说六万西山营的士兵全都认识皇上之后,德兰尼都不信了,不由得惊呼起来。
戈登喝了一杯酒尴尬的笑了笑“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我敢保证我手下这一万人是绝对都认识皇上的!”
“其他的部队,也至少有一半都认识皇上,知道皇上是他们的主人!”
“而我和惇亲王,那才是真正的所有士兵都认识,这点我敢保证!”
嘶……德兰尼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这戈登还真是铁了心给小皇帝练兵啊,这是吃住都在军营,真的拿这西山营当自己家一样的去训练。
如此负责人的军官在欧洲也不好找了,可能也就普鲁士那边有些世袭的容克贵族们,还能有如此变态的练兵习惯。
德兰尼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对戈登开始有了自我的判断,应对之前国内发来的电报,他终于有决断了!
戈登是一个忠诚于自己事业,当然也忠诚于大英帝国的优秀指挥官,这一点毋庸置疑!
女王会信任他,议会也信任他,同治帝更是信任他,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职位给他了!
可是德兰尼和戈登不一样,戈登更多的效忠于大英帝国的利益,而德兰尼在效忠英国的同时,还要优先效忠于本杰明前首相!
这一次的宴会,他有一个重要的秘密任务,就是来考察戈登的!
上议院的电报是真的,但是这个电报的发布人其实是本杰明,他借助了上议院自己的同僚人脉,发了这一份奇异的考核电报!
在了解清帝国西山营的战备情况同时,他们还要对戈登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戈登对同治帝的忠诚有几份?
如果恭亲王和同治帝爆发内战了,戈登会打成什么样?如果战争中,本杰明向他下达不利于同治帝的命令,这戈登会执行吗?
归根结底一句话,本杰明已经开始向恭亲王奕?身上押宝了,他要知道你戈登会不会改弦易张,你会不会铁了心跟载淳走到底!
德兰尼试探的结果终于得到了,他从本杰明眉飞色舞的骄傲神情中,看到了他对这支军队的热爱,同时也看见了他对同治帝的忠诚!
德兰尼很清楚,戈登是忠诚于大英帝国的因为这是他的祖国,他的母国,如果说女王或者议会做出了决定,向他下达正式的命令。
那么戈登是不会违抗命令的,因为他毕竟还是一名英国人!
但是如果这个命令不是女王和议会下达的呢?如果只是一名首相的私心,一个私人的命令呢?
那么为了一名野心家的企图,戈登会不会背叛同治帝?这个问题可就值得思考了,德兰尼在此刻得出了否定的判断!
“咳咳……戈登……我这里有一份通知要告诉你!提前恭喜你了!”





大清隐龙 4739 调虎离山
戈登一愣,他放下筷子不解的问道“还有通知消息?也是国内的吗?为什么不一起说出来?”
德兰尼哈哈一笑“当然是惊喜喽!好消息一定要放在最后才说,中国人叫这位压轴戏!”
“而且这个消息也是配合这第一个电报来的,如果你第一份电[ ]报回答的不太圆满,那么这份消息自然也就作废了!”
“好了……不卖关子了!由于你在清帝国的杰出贡献,上议院决定对你进行嘉奖令!明年,上议院将有一个六人的代表团进行为期一年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巡查!”
“四月份……代表团将赶到香#港,请你在三月初抵达香#港等候代表团的到来……具体出发时间回头还会有电报通知你的!”
“恭喜你,我的爵爷,得到上议院贵族老爷们的嘉奖,您的身份可就水涨船高喽!”
听到这个消息戈登精神为之一振,上议院也就是贵族议会虽然说已经没有多少权利了,他们不能对英国的国政做出多大的决断。
如今英国无论是税收、外交、内政包括战争……等等一切政务都是需要下议院投票表决的!
上议院更多的就是一个荣誉象征,是英国贵族制度的最后体现!
可是就是这个荣誉象征,那也是世上人们最最渴求的,多少人都希望拥有贵族爵位,拥有贵族爵位的又多想得到上议院的褒奖,最终得到女王的嘉奖!
有了这样的嘉奖令,以后爵位提升都会轻松很多,在帝国内的身份排名都要靠前的!
戈登脸色顿时红晕了起来,窗外的雪花飘进来落在脸上都让他感觉不到冷!
“我……我何德何能啊!我并没有做什么,就能得到议会嘉奖?上帝啊……感恩女王,感恩上议院……”
“不过……为什么非要去香#港呢?难道考察团不来清帝国吗?我……我明年还有非常重要的训练工作啊!”
刚刚兴奋了没有三分钟,戈登突然脑子里就想起他的工作了,试探着问了一句。
德兰尼心中暗自叹息,但是脸上却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依然笑着说道“我的老朋友啊,你这可是糊涂了!”
“上议院巡查的是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其他地区并不在他们的考察计划之内,他们出来不是办外交的,是办咱们帝国内的事务!”
“香#港和上海都是租界区,按理说贵族老爷们是不用来的,只不过香#港位置特殊,他已经成为我们大英帝国在东方的明珠了!”
“而且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所以他们必须要来看一看……至于说上海租界和清帝国内部,贵族老爷们就不去了,这不是他们的任务啊!”
“怎么?你还想让上议院的老爷们,主动迁就你?你在北京城等着,让他们来见你?”
“不不不……你别开玩笑了……”戈登吓的赶紧摆手“我是什么身份啊,怎么敢麻烦上议院的老爷们跑腿?”
“我就是觉得这一来一回就得耽误两三个月……西山营的训练怎么办啊?”
“哈哈哈……”德兰尼顿时笑了起来“我的老哥哥啊……你这不是糊涂了吗?你归根结底还是英国人,给这些清国人这么上心干嘛?”
“晚训练几个月能有什么区别?您还真以为惇亲王他们不懂练兵了?”
“嗯?难道说……你知道什么绝密情报?同治帝要在明年动兵打仗吗?”
戈登赶紧头摇晃的跟拨浪鼓一样“没!你可别瞎说……别胡乱猜测,没有的事情!”
“那不就得了……没有仗打你操什么心?你这几年也够累的了,借着这个机会出去散散心,游玩一下,见一见国内的朋友……”
“你总是不维持国内的人脉,以后你回国了是要吃亏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戈登还能说什么,国内的命令不能违逆啊,明年三月份看来只能前往香#港等候上议院的代表团了。
窗外的风雪也是越来越大了,火锅内的木炭已经烧过了最硬火的阶段,铸铁煤炉里的火焰也小了很多。
这时候他们才感觉到窗外寒风凛冽刺骨,戈登站起来关窗户,却发现整个京城已经白茫茫一片了。
大街上那些身穿皮裘的富贵人,一点都不在乎这点风雪,但是穿着破棉袄的穷苦百姓可都一个个拢着袖子缩头缩脑的跺脚前行。
“雪越来越大了,不能再喝了……否则下午就没法骑马出城了!要不咱们改日再聚吧!”
正经事情谈完了,看看怀表也到了下午将近两点,戈登在两名亲兵的护卫下骑马艰难的向西城而去,他还是要回到万寿山的宅邸里去住,城里的院落依然空闲着。
德兰尼望着远去的戈登久久不语,他给柜台上结完账,裹着厚厚的保暖披风没有叫人力车,而是安步当车行走在飞雪的京师中。
他的内心颇为感慨“哎……戈登啊!快去香#港吧,这座城市的劫难你不要经历了,以你这个较真的性格,一旦掺合到清帝国的内战中,就怕把你自己也给搭进去啊!”
“我这也是在帮你,这是爱你,可不是害你!你应该能明白我的苦心的!”
抬头看着远方巍峨的城墙,历经明清五百多年沧桑,见证了多少战火纷飞!
中古世纪东方最繁华的都市,记载了久远历史的一座城市,天知道在这场劫难中又要遭到多少破坏。
这些在城市里的芸芸众生们,依然纠缠于自己的生计和欲望,挣扎着求活,他们完全没有感觉到,一场滔天的血光之灾就要席卷这里了。
不仅是京师,而是整个北中国都会席卷其中!
“大使馆里的武器弹药还是少了一点,明天让香#港那边多调拨一点……粮食储备还是要选华族的口粮,保质期怎么那么长啊!”
“香#港和上海租界都要增兵……用什么理由呢?这真的是要好好的想想……”
“备战备荒吧!粮食这东西多多少都不嫌多……”
走着走着,德兰尼看见了一家粮商的招子,门口招呼的伙计说话都带着浓浓的山西口音,一看就是晋商的产业。
德兰尼居然多走了几步,走进了这家粮店,这可把买东西的人还有掌柜伙计都吓坏了。




大清隐龙 4740 调查京师粮价
这小粮店都是服务百姓的,连王宫贵胄的生意都很少做,哪里有机会跟洋人搭上关系?从十年前开店那一天开始,这小店就没有进来过洋人。
今天这大鼻子洋鬼子进来,吓的几个小脚老太太都不会走路了,把孙子孙女拼命的往身后藏。
伙计不敢招呼,只能掌柜的出来应对,仗着胆子说道“这位……这位洋大人……不知道来小店有何贵干?我们这里也没有会说洋话的……”
“没有关系……我会说中国话……我是想买点粮食的,哪一种粮食能够储藏的住啊?”
“啊?哎呦……洋大人这汉语真好,我们这小本买卖,不知道能不能伺候大人啊……您要是要多了,我们本小利薄恐怕周转不动啊!”
遇到这种买卖,掌柜的第一个想的就是推掉,因为洋人权势太大到时候坑了自己都没有地方说理去。
买了你的粮食,要是故意找茬不给钱怎么办?讹人怎么办?还不如直接推掉呢!
德兰尼笑了“老板不用害怕,我不会欠你的钱的,我可以提前付六成的订金,这样你的风险不就没有了吗?”
“我就想询问一下,买什么样的粮食能长久保存啊!”
粮食店的老板万没有想到这洋鬼子会来打听这个,心说你们洋人不都是吃面包吗?我这里的杂合面你们也不吃啊?
可是洋大人问话了断没有不回答的道理,这老板赔笑道“粮食再好也没法长久保存的,这不是美酒越陈越香!”
“如果非要问保存时间长的问题,一般来说都是粗粮比细粮要保存的长久一些,带壳的要比研磨过的保存期长一些……”
“像我这小店,经营品种不多,都是百姓日常见的粳米、杂合面、玉米、各种豆类……别的大粮店内品种就多了,香米、御稻米、胭脂米……麦子也会分筋高的,筋低的,洋大人若是想尝一尝新鲜,您出门左拐走三百多部就有一家华族开的粮店……”
“哪里很多都是海外的粮食,品种很是奇特……”
老板话里话外就是想把你德兰尼往外请,他实在不知道这洋鬼子的底细,不知道他为什么问这种问题。
这洋鬼子在店里,吓的门口的老街坊们都不敢进门了,一个个围在店门口看热闹。
但是没想到这洋鬼子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反而伸手摸了摸粮食袋子里的白米,仔细看了看果然品质不怎么样。
米色发黄,而且不是精米,研磨的程度也不够……过去的人不懂什么叫维生素什么叫膳食纤维,他们就知道米多磨一会就回变白,口感更好所以叫精米。
而外层发黄的那一层都是穷人才吃的,虽然维生素含量高但是他们也不懂这个道理啊!
“老板……如果我买带壳的稻米,能够保存多久?”
“啊?您还真要买啊?这带壳的稻米,如果不受潮的话……保存两三年都没有问题,三年以后再脱壳吃,也不是不能吃,就是口感要差很多了!”
“价格呢?如今稻米多少钱一升?”德兰尼很是刨根问底。
老板回答道“脱壳的糙米,一升80文钱,带壳的稻谷……这也没有百姓买啊,您要是真想要,给您60文一升……”
德兰尼歪着头想了想“我记得……我记得京师以前米价很便宜的!不是曾经有糙米60文的时候吗?”
“哈哈哈……哎呦,洋大人啊,那都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那还是元首在京师里摄政那几个月呢!”
“要说元首是真厉害,最低的时候能把升米价格压到了40文,直接赶上乾隆年间的米价了!”
“不过维持的时间不长,很快又恢复到了五六十文一升……等到元首离开京师这价格一直也就在六十文上下波动!”
“但是这两年可不行了……京畿之地米价已经涨到80文了,要问为什么,这还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虽说咱们京师一直都能吃到华族粮商运来的海外粮食,所以百姓吃饭是不发愁的!但是别忘了这几年,朝廷的工程太多了!”
“修京津铁路还有京师大铁厂……汇集了十多万民夫啊!这些人都是从偏远的乡村拥挤而来,短时间就造成了市场粮食供应的紧张,这粮食价格您说能不涨吗?”
“朝廷无论怎么补贴,华族无论怎么运粮,但是十多万民夫都是大肚汉,他们太能吃了……吃不饱就没有力气干活!”
“更要命的是!朝廷从乡间抽来了这么多工人、民夫……这可都是种地的好手啊!他们背井离乡离开村子,那么原本这些人种的地也就撂荒了!”
“我听我老家那边带来的消息,好多地主都在减租,不减不行了,佃户越来越少,地主家的地都没有人种了,他们愁的天天睡不着觉!”
“地没有人种了,那么秋天打粮食肯定要少很多……您说这价格能不涨吗?”
“最后还有一件事……”这粮店老板长叹一声“自从京城搞了这个什么股市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都赚钱了,天南地北无数的富商带着金钱来京师碰运气!”
“京师有钱人实在太多太多……连带着百业赚钱都简单了许多,市井奢侈成风,酒馆私房菜林立,你可知道有多严重的浪费吗?”
“每天酒楼里倒出去的泔水,在城外够上万头养猪吃了,这可都是钱啊!”
“上面的人不拿钱当钱,小老百姓也有样学样,市面上银钱好赚了,他们也跟着吃的好了一些……”
“以前勤俭持家的风气是越来越淡了,人们睁开眼睛看见的全都是银子钱,就跟淌海水一样在人们面前飘!”
“来钱容易了,花的也就快!咱们粮食价格是所有物价的基础,您说能不涨吗?”
“这六十文的米价涨到八十文也就是情理之中了!水涨船高啊,其实我们粮店赚的跟以前差不多,甚至还要稍微少一点呢!”
“因为进价涨了,我们也无能为力啊!”
德兰尼听的不住的点头,这粮店老板果然是个做生意的料,不亏是晋商的名气,一条条的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老板,如今市面上银元和铜钱的汇兑价格是怎样的?”
“一千兑一,这个价格倒是很稳定,一直都这样!”
“也就是说,一枚银元可以买带壳稻谷是……16升,一石是一百升,6000文钱,也就是六个银元?”
“没错,洋大人算的没有错!”




大清隐龙 4741 稻谷一吨100元
德兰尼心中估算了半天,一石稻谷大概相当于法制50公斤,20石大概就是一吨了,这就是120个银元购买一吨带壳的稻谷。
“嗯……老板,如果我有一个大生意给你,你能够把一吨稻谷的价格便宜到多少?”
“啥?一吨……”老板显然对欧洲法国起源的公制不是很了解。
“就是20石!清国的二十石大概就是欧洲公制的一吨……你能够给我最低多少?”
还真有大买卖啊,老板赶紧抽出算盘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
“这位洋大人……我给您报的价格其实都是最低价了,要是再想便宜一些那就得量大!”
“您要是一次性买100石,也就是您说的五吨……那么我能给您110个银元一吨……”
德兰尼看了他一眼笑道“如果我买的更多呢?比如说1000石往上……”
“嘶……一千石?50吨?您要这么多?我我我……我能给您把价格打到……100个银元……真的这是最低了,这已经没有赚头了,就是给下面的伙计赚一个辛苦跑腿儿钱!”
“ok!很好,就按照你说的价格办……一吨100银元,我需要100吨!一万银元的总货款,我可以先给你三成,这是三千银元的华族银行本票!”
“剩下的七千银元,你也不要担心,你送一批粮食来,我按比例给你结算多少……这么多你也不可能一次都拉来!”
“我知道您也担心我耍赖,你们清国人都是不愿意和我们洋鬼子坐生意的!”
这下换老板尴尬了,他讪笑着说道“这是哪里话,信得过,当然信得过!洋大人准备把粮食送到什么地方去?”
“四分之一送到我们的大使馆里,里面有小型的仓库……剩下四分之三送到我们在广渠门火车站的仓库里!”
“如果这次合作的好,我可能很快还要下一笔订单,没准再买100吨!”
这下老板可笑不起来了,拼命的摆手“没了,真的没有了……杨大人抬举我,给我生意做,我是万分的欢喜!”
“但是做生意有做生意的门道规矩,我们这小店本小利薄实在没法再接您的订单了!”
“说实话……您也别找别人家了,基本上晋商里面的粮商都已经没法接您的订单了!除非找华族粮商去,或许有些办法!”
“您问我为什么?其实很简单的,这粮食贸易都是有保存期的,这不是木头、石头、布匹等等杂货,进货了就算是卖不动也没关系,放在那里以后还能卖!”
“粮食贸易讲究一个新鲜,讲究一个可着头做帽子!京师周边一年消耗多少粮食,其实都是一个固定的数!”
“人口在这摆着呢,我们京师粮商之间都有联系,晋商、华族、京畿本地的商人……大概就是这三派商人,把所有粮食贸易都瓜分了!”
“我们之间有竞争,但是也得有合作,平日里见面也都互相通气儿的!谁不得活着啊……大家手里的库存其实都心里有数!”
“如今都腊月了,京师粮商早就把到明年开春要吃的粮食都进货好了,再想往京师里输送粮食,那就要过了正月!”
“您要的这100吨,那都是我从其他粮商手里,把所有富余出来的仓库缝隙都扫干净了,给您筹集起来!”
“你要是再多要一吨那都是没有的,也没人再卖给您了,因为再卖给您,那就是卖百姓的口粮,到时候京师百姓不够吃,会出饥荒的!”
德兰尼故作惊讶的说道“怎么会?这么大的京师,粮食富余出来的量只有100吨吗?这怎么可能呢?”
“哎呦……洋大人啊,您都在我这花一万银元了,我骗您干吗?”
“这一百吨也就是咱们普通粮商手里最后的富余了!您要是再想多买粮食,只有两条路!”
“第一个您找万岁爷去!从官府或者内务府的官库里购买,那有多少粮食可就不是我们这些商人能知道的了!”
“第二个办法,您去找华族粮商去,他们买卖大,手笔也大……您要是给钱给充足了,到时候人家用冰车爬犁从大运河上走冰面给您送粮食都不是不可能的!”
“呵呵……不过这运费可就高了去喽!”
德兰尼非常满意,一笔生意摸清楚了京师粮食储存的情况,而且还捎带脚的囤积了一批未来紧缺的物资。
同治帝手里的官仓有多少粮食,他们英国早就已经打探清楚了,如今就差这普通商人手中的数据。
两边比对一下德兰尼越发的对明年的大乱有信心了!
华族明年肯定会在粮食供应上使绊子,这是太子势力承诺过的!而京畿之地的民间粮商完全没有意识到危机存在。
如果意识到了,也不会就留下这么一百多吨的富余量!
至于说朝廷的官仓更是岌岌可危,同治帝必须要先保证京畿之地驻军的口粮和铁路、工业区工人们的口粮!
还有朝廷百官和旗人的口粮,朝廷粮仓再大,也架不住嘴多啊!
老板看着洋鬼子沉吟不语,也摸不着头脑只好笑着说道“您喝茶!洋大人您喝茶!”
德兰尼摆了摆手递给他一张名片“这是我的名片,你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就拿着来英国使馆,他们会带你见我的!”
“我还有一个条件!我购买粮食的事情,不希望别人知道,你必须要保守秘密!你要知道,我是洋鬼子,身份很敏感,做点小生意赚点小外快,让朝廷或者我的长官知道了,很是不好的!”
“明白!小的明白!洋大人这是顺便给自己赚点零花钱啊!我懂了,这种生意我经常做……”
“不瞒您说……朝廷户部管官仓那些人都跟我有关系,陈米换新米的事情没少干!”
“给当兵的吃陈米,把新米周转给我们卖出去……回头他们做账肯定是给当兵的吃新米,这差价都让他们给赚走了!”
“怪不得洋大人您不选华族的粮商呢!原来是要捞外快啊……这种事情您找小的来办就好了,保证给您办的稳稳当当的!”
1...14931494149514961497...15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