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我这嘴上都贴着封条呢,保您放心!”
德兰尼走了,粮店老板目送洋鬼子离开,直到他背影都消失不见了,嘴里才嘀咕道“呵呵!洋鬼子更贪啊!”
“从我这杀价杀到100银元一吨,回头他给英国官方报账指不定报多少呢?”
“英国离着大清国好几万里,还隔着大海,肯定不知道这边的民情啊!没准他就敢报200银元一吨!”
“呵呵……来人啊!让相与们把手上的陈米都送来!我也得有赚头啊!”
“100银元一吨的稻米,您就别指望吃新米喽!”
大清隐龙 4742 无农不稳
风雪漫天,京师里过年的气氛已经越来越足,腊月十五开始,很多孩子就已经开始放鞭炮了!
满人喜冷畏热,这是从白山黑水时候就留下来的传统,所以每年冬天过年紫禁城里都要好好的热闹热闹。
尤其是这下雪的日子,上到皇后皇帝,下到嫔妃太监宫女,所有人都喜欢围炉观雪,吃个火锅喝点热酒。
腊月开始各宫都要开始张灯结彩准备春节的气氛,养心殿也不例外,大四喜指挥着一群小太监正在更换所有的红灯笼。
挂了半年多有点褪色的宫纱灯笼,换上了崭新通红的贡品,远远看去就是那么喜庆!
巧手宫女用丝绢扎出各种各样的花卉,然后挂在干枯的树枝上,远远望去就好像绽放了一树的鲜花一般。
人来人往都是喜气洋洋的,腊月正月里讲究多,所有宫里伺候的人都不许拉脸子,都要喜笑颜开的,否则让主子看见了就是一顿好打!
按理说这大四喜等总管太监应该懂规矩啊,可是今天他却在养心殿院内,笼着手缩着脖子嘴里嘀嘀咕咕还骂骂咧咧的。
别的小太监也不敢问也不敢说,生怕触了霉头赶紧抓紧干活!
“大四喜……你这嘀咕什么呢?”一个声音从门外响起,大四喜心说这谁啊,还敢管我?结果扭头一看马上就带上笑容了。
“哎呦……二毛总管,您可好几天没进宫伺候了,这给您请安了!”
其他干活的小太监一看是二毛总管来了,纷纷趴在雪地里面磕头,二毛抬抬手让他们接着干活去。
“你也不怕让陛下看见?大过年的谁又惹着你了?”
“嗨……我算哪一号人物,别人给我点脸色咱也得笑脸相迎啊!我这是替陛下生气呢……西暖阁里,那位帝师又来了,磨磨唧唧都一个时辰了!”
“万岁爷给他面子强忍着听他唠叨,可是也不能没完没了啊?陛下一会还要去储秀宫赔太后赏雪呢,就这么没有眼力见儿?”
“哈哈……你说的是谁啊?老翁吧?”
“可不……除了他还能有谁,你去听听……三字经怎么就念不完了!”
二毛小心走到门口侧耳一听,果然里面翁同龢说话都带着哭音了!
养心殿内西暖阁,为君难的牌匾下,同治帝正在接见他的老师翁同龢,这老翁已经墨迹一个时辰了。
开始载淳还给个面子专心的听一听,可是后来发现他没完没了,不得已只能一边翻看奏折,然后丢给他一个耳朵,让他随便说去吧!
载淳知道今年清流们没遇到什么好事,他们反对的都被驳回了,大清水师搞起来了,京汉铁路还有股票市场扩容都搞起来了。
他们想拦着也没有拦住,心里有怨气就让他们说吧!
结果这老翁的三字经可就没完没了了,坐在椅子上抹着眼泪给皇帝陈破厉害!
“呜呜……陛下啊!臣这是一心为公,臣真的不是铁了心反对陛下的维新大计,臣就是希望陛下的维新慢一点,稳妥一点!”
“过去老臣什么都不懂,对这西洋的东西很是抵触!但是后来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又亲自去华族那霸考察过了,眼下已经知道这世界趋势不可阻挡!”
“老臣已经不反对工业了,也不反对铁路海军……老臣就是求陛下慢一点,再慢一点!”
“自古讲究欲速则不达,太快了会出问题的!陛下您想想,这么多工程把工期搞的这么紧张,咱们没有那么多钱,就只能去借!”
“借了英国人的,借了肖乐天的……最后还不是得给利息?如果利息给不了,还得给人家股份!”
“这都是国家命脉啊,怎么能握在敌人的手中呢?咱大清不就危险了吗?”
“所以老臣一直说,慢一点咱们攒够多少银子就办多少事情,最后完全都是咱们朝廷的,这不好吗?”
“陛下,搞工业还有修铁路……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您可曾想过,数十万人从乡间被抽走,这地谁来种?”
“陛下啊!臣曾经数次出京巡查,也听了很多地方官的反应……直隶、山西、山东、河南……这几个省份都有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抛弃土地,去做工的!”
“无农不稳,无农不稳啊!老百姓毕竟是要吃饭的,没有粮食是要饿死人的……万岁爷啊,今冬大雪乡间赈济的粮食也得准备,咱们得未雨绸缪啊!”
“呜呜呜……老臣就是一个痴心,总想让咱们大清国既搞成了工业,最后还不毁了咱们的农业,两手都不能丢的!”
“陛下……臣就这么一点痴心,求陛下看在老臣还有一点微末功劳的情分上……拉农人一把吧!不能让土地撂荒啊……”
“咱们不能只要工业,把农业都给毁了啊……呜呜呜!”
这老翁是说完就哭,说一会哭两声,然后接着再说,再哭!
二毛看了看怀表心说必须要给万岁一个台阶下了,赶紧在门口清清嗓子“陛下!太后差遣奴才来问问,这午膳究竟什么时候开啊!”
载淳就等着有人救驾呢,一听是二毛的声音赶紧说道“太后等急了吧?朕和翁师傅再说两句,马上就过去!”
载淳笑嘻嘻的对老翁说道“翁师傅啊!您的心思朕有什么不知道的!您是一念之善害怕百姓饿肚子啊!”
“朕也不是昏君,朕当然知道无农不稳的道理!眼下的混乱都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这样吧,朕下旨让户部再采购一批海外的粮食,咱们准备好了心就不慌了!至于您说的工程,那都是短时期的!”
“京汉铁路再有三年多就修好了,到时候那些修路的工人还是要回到家乡种地的!”
“师傅不用担忧,百姓讲究多子多福,他们会生的,熬过这段时间的混乱期就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朕就不留您了!”
“大过年的,翁师傅好好过个年,有什么事情咱们年后再说啊!”
连哄带劝,总算是把翁同龢给劝走了,当老翁走出大门的时候,二毛赶紧打千行礼,偷窥一眼这才发现翁同龢的头发一半都已经雪白了!
大清隐龙 4743 二毛挨骂了!
这几年同治帝的维新变法,尤其是强力推进工业化,让翁同龢非常的不舒服,他曾经无数次的抗争,但是结果都是失败的!
实话实说老翁并不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他其实很聪明,当肖乐天没有成事的时候,还在写西行漫记在京师讨生活的时候。
那时候的老翁还是很古板的,可是后来肖乐天崛起的速度那么快,这位帝师怎么可能不反思呢?
从抵触到逐渐融入学习,甚至他还前往那霸考察,亲自看看肖乐天究竟是怎么成功的!
工业、重商主义、海洋贸易、军事强军、修订华族法典……一连串的组合拳,对他的震撼是无比巨大的!
这时候他已经不是那个特别固执的清流领袖了,他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西方所建立的这种力量是何等的强大!
强大的力量当然谁都想要,所以同治帝要维新变法要改变现状!
但是翁同龢毕竟是中国传统的文人,他懂得什么叫中庸之道,他知道什么是阴阳调和,他更明白什么是兴一利必生一弊的道理!
这是非常高明的东方哲学,老翁深谙其道!
看见了二毛,发辫苍白的翁同龢戴上了帽子面无表情的看了二毛一眼“原来是总管啊……真是多日不见了,一向可好?”
二毛笑道“有劳翁大人惦记了,在下忙里偷闲过的还行!”
“哈哈……你过的还行,这天下百姓过的可不好!二毛总管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的老家就在易县也是穷人家庭出身吧?”
二毛一时无语不知道老翁想说什么。
“我记得,二毛总管是因为父亲有病,家里实在养不起了,才不得已净身入宫当太监,那时候也就是想要吃口饱饭……”
“入宫前还遭到了贪腐的太监盘剥和欺负,最后是肖乐天救了你,你这才有了今天的富贵荣华!”
“我不想说什么你效忠于谁,肖乐天救你有恩情,你不报恩是不行的,可是万岁爷对你也有情谊啊!你也不要害了陛下!”
“你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你应该知道大清国百姓日子有多苦……多劝一劝陛下,在你完成你干爹的任务同时,给自己积点德吧!”
“劝劝陛下,多想想百姓的口粮……如此寒冬,能多活几个,也是你的阴德啊!”
二毛让翁同龢一番话说得脸色涨红了起来“嗯……翁大人这话小人就不懂了!这百姓的口粮怎么碍着小的我了?”
“呵呵……二毛啊!你不要以为我是老朽的陈腐之人,欧罗巴那一套我看得懂,你干爹肖乐天耍的什么阴谋,我也明白!”
“但凡西洋列强,搞工业化从初期,都是建立在对农人的残酷压榨下的!工厂作坊抽干了乡村里的劳动力和资金!”
“城市越来越繁荣,可是乡村越来越破败,甚至到最后连饭都吃不饱了!”
“你说欧洲国家在工业初期,那个没有闹过大#饥#荒?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工业抽血,抽干了农业的资源,造成百姓活不下去的!”
“那都是人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肖乐天迟迟不肯入侵大清朝,你们还真以为他有善心?呵呵……他却骗不过我!”
“肖乐天的华族工业化为什么成功?那是因为我大清国的民间,帮他承担了工业化所带来的不好之处!”
“华族的那些工业区那些大工程,抽干的还不是我大清国的子民?他的钱都是从欧罗巴抢来的吗?”
“大头还是江南那边的民间资金充斥期间!”
“呵呵……工业化的好处他都拿走了,农村的烂摊子丢给我大清国了!他可真会算计啊,里子面子全都赚走了!”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也骂不到他,骂的都是我大清国的朝廷,骂的是皇上!”
“抽干了农村的壮劳力和资金,他们还拿什么种地?大清国要是没有万民种地了,咱们吃什么喝什么?”
“无数活不下去的农村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谁才是最坏的邪魔,他们被肖乐天给卖了,回头还要给他去数钱!”
“二毛!你也是穷苦百姓家的孩子……记住了头上三尺有神灵啊!做事情要记住积德,给百姓留点活路吧!”
“再让我看见……你敢蛊惑万岁爷……我……我我我……我跟你同归于尽!”
骂完的翁同龢气呼呼的迈步走出了养心殿,只留下二毛脸红耳赤的站在门口!
院子里的太监宫女都听傻了,二毛主管身份多高贵啊,京师里这些王公贵胄们谁敢跟二毛主管不敬,今天这老翁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大四喜看见二毛吃瘪,心里欢喜但是脸上不能表示出来,赶紧过来劝道“这这这……这翁大人是不是犯痰症?民间闹不闹饥荒,跟咱们当太监的有什么关系啊?”
“二毛总管,他这也太欺负人了!”
二毛没有搭理大四喜的挑拨离间,而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转身进了养心殿。
殿内同治帝也听清楚了刚刚的言论,他看着二毛无奈的叹息“翁师傅表面上是骂你,其实骂的是朕啊!”
“我们师徒之间的隔阂真是越来越深了!二毛你收点委屈就当是为我了!”
二毛苦笑着说道“我算那盘儿菜?哪里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我就是不明白翁大人说的这个道理……”
载淳紧锁眉头“二毛……说到这个道理,朕还真想问问你!你说刚刚翁师傅分析元首的话,究竟有几分真假?”
二毛心里咯噔一下,心说皇帝这是对干爹有疑心了?翁同龢这是在制造裂痕啊!
二毛想到这里也不犹豫直接开诚布公的说道“奴才觉得……翁大人所说九成都是真的!”
咣当一声,原来是小皇帝撞倒了茶杯,残茶撒了一地“你……你怎么能如此诽谤元首?你胆子也太大了!”
“哈哈……陛下啊!奴才和您多少年的友谊了,我刚进宫的时候还是我带着您看地球仪呢!”
“有什么说什么吧!如果陛下心中没有疑心,那么也不会有这样的提问,您其实早就对元首有所怀疑了!”
同治帝弄了一个大红脸“胡说!我和师傅感情深厚,怎么可能有怀疑……”
“哈哈哈……陛下就不要遮掩了,奴才说句实话吧!”
“元首骨子里就是一个商人,既然是商人那么他所做出的一切决断自然就能够解释了!”
注:人生一世,人和人不过就是缘聚缘散!
我们都是拿着一张走向死亡的单程车票没有任何的回头路,这一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有善缘也有恶缘!
但是大多数时间,大多数的人之间,都是很短暂的缘起缘落。
短暂的一擦肩而已!希望我们珍惜短暂的缘分,都给彼此留点善意吧!
没人惹你,没人害你,你又何苦口出恶言?
人海中我们摆手告别,此生可能再不会相见,干吗不给这个世界留下点好的痕迹呢?
人生这面墙,你涂上什么就是什么,擦不掉的!
大清隐龙 4744 这个黑锅我们不背
“干爹从来都没有否认过他是一名商人,他从来都没有说过自己是什么儒生圣人的门徒!从干爹写西行漫记的时候,就是以一个西学传播者的身份面对世人的!”
“后来华族建立,国家基本政策也是基于工业的重商主义,这都是公开的,干爹没有骗过任何人啊?”
“既然干爹是商人,那么他做任何事情就要站在商人的角度去考虑了,趋利避害这是商人的本性,人家吃饱了撑的给自己背那么多责任吗?”
“华族有工程了,没有工人干活,他们要找谁?当然是全天下张贴布告,广而告之吗!工钱给的足了,人家百姓愿意去铁路上砸石头子去,能碍着谁了?”
“翁大人的话看起来是正确的,可是他却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商业准则,那就是自由流动,双向选择!”
“农民在家种地,一年也就换个吃喝,最后一分钱都剩不下!而去铁路和工厂做工,能吃到大鱼大肉细米白面之外,年底怎么不给家里送十个二十个的银元?”
“陛下您自己想想,换您是普通百姓,应该如何选择啊?”
“在家里饿肚子甚至饿死?还是出门吃细米白面最后还能剩下几十个银元?这个账百姓会算的!”
二毛摇了摇头“确实,我知道翁大人说的没错,百姓就这么多,工业抽走的多了,农业就没人种地了!”
“但是……但是这种危机的存在,可不是你捆住百姓腿的理由啊?”
“不能因为你翁大人觉得粮食有危机了,就绑住百姓的腿不让人家追求幸福去!人家好容易遇到一个能吃饱饭还赚钱的机会,您就这么拦着?”
“要让我说,这道理还得翻过来看!百姓种地都吃不饱了,没有银钱赚,这是你这些朝廷上的大官们失职啊!”
“你这么悲天悯人的,怎么就不想个办法,让农民都吃饱了呢?你怎么不想办法让农民每年年底都能剩下个十个八个银元呢?”
“你说你做不到?你做不到还不允许人家百姓去做工赚钱?还不许咱们搞工业的开高薪了?”
“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强盗的道理啊!总而言之一句话,百姓又追求高薪水的权利,这个权利您不能给剥夺了啊?”
“要是按照翁师傅所说,把工业都废掉了,咱们全都停工停产……请问都停了之后,是不是全国百姓每年都能吃饱喝足,大鱼大肉,每年还能剩下大把的银元?”
“您翁大人要是能做到,那还说什么,搞什么工业啊?都种地去不就得了吗?”
好家伙,二毛不开口则以,这要是一开口不光载淳听傻了,外面大四喜和偷听的其他小太监都傻眼了。
不服不行啊,大四喜他们再嫉妒遇到这样的二毛也得点头认怂,人家肚子里真有墨水,说出来的还都是真正的道理!
大四喜给了自己一个耳光“你丫的要是把拍马屁的功夫用在读书上,估计万岁爷会更喜欢你了!”
“这马屁拍的再响亮,也不如人家读书的道理有用啊!”
殿内的同治帝表情凝重了起来,但是二毛的话还是没有停!
“翁大人究竟想做什么?难道说华族开了高薪之后,还要承担农村庄稼减产的责任吗?这可就是真不讲理了!”
“农村的壮劳力撂荒跑出去打工赚钱,造成农业减产,这本质上并不是华族的工业造成的!而是说咱们大清国传统的农业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是因为咱们的地主还有地方官们无能,不能给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所以才逼着百姓用脚去投票!”
“翁大人这是偷换概念啊!故意把责任推卸到咱们搞工业的人头上!”
“试问一下,如果种地赚钱比打工还要多,请问百姓会怎么选?人当然会趋利避害了,自然会选生活更好的那条路!”
“所以说,翁大人嘴里所说的,元首把工业的好处全都拿走了,却把农村的烂摊子丢给朝廷了,这个道理是完全靠不住的!”
“实际情况是……就算没有元首和陛下的工业工程,这大清国的农业也是一个烂摊子,一直都很懒,只不过过去没有比较,人们不觉得而已!”
“现在百姓看见工业的好处了,人有了选择权了,这才知道咱们过去的农业搞的有多烂!他们已经无法再欺骗百姓了,所以迁怒于咱们?”
“这不就是不讲理吗?陛下圣明,这有什么看不透的?”
载淳点了点头“你……你说的也是有道理的!确实啊,没有工业,百姓生活也过的不怎么样,这是无法回避的!”
二毛趁热打铁:“陛下,其实要说现在朝廷的危机,根源并不在什么农业工业上!其实根源还是在洋鬼子身上!”
“因为这世界已经连通在一起了,英国人一直向大清国倾销工业品,他们赚的是哪里的钱?还不是过去咱们农业社会百姓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吗?”
“不光是商业贸易,还有战争!咱们大清国已经成了肥羊了,现在还比较瘦,等过个几十年,肉都养肥了!”
“到时候您再看,洋人肯定会挑衅的,故意爆发战争,然后用抢劫的方式,把咱们几十年积攒的财富都给洗劫走!”
“这才是我们大清国,包括世界上所有落后民族的梦魇啊!”
“都按照翁大人的话去办了,咱们不搞工业,而人家洋鬼子的工业越搞越强大,军队战斗力越来越高!”
“那么到时候,农人百姓所创造出的财富一样保护不了,还不是得让那些工业强国拼命的抢吗?”
“到时候咱们可是,农业被抢光了,工业也没有搞起来……这么挨打受气的大清国,陛下您要吗?”
砰的一声,载淳一拳砸在了桌子上!
“该死!朕可不做亡国之君!”
“朕现在虽然榨干了农业,但毕竟是暂时的,也是为了工业化而不得已为之!有了工业化,我们至少有了保护自己的力量!”
“农民苦啊!不是工业化压榨,就是洋鬼子侵略!反正就是没有一条好道可以走!”
“但是肉烂在锅里也是咱们自己的,总比让人抢走的强!”
大清隐龙 4745 化解信任危机
世界潮流浩荡向前,他们不会怜惜任何一个守旧者的悲鸣!
所谓工业化初期的工农业矛盾,在经济学里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做剪刀差!工农业剪刀差,一听这个名字您就有了割韭菜的感觉了。
工业不是小农经济,讲究的是规模大、效益高,那么在初期这投入可就要高很多了!
你只有海量的投资才能够在后期获得更高的回报,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海量的前期投资的钱从哪里得到?
其实不过就是两条路,一个是对外抢劫,一个是对内剥削!
对外抢劫这个很好理解,整个大航海时代就是一个扩张的历史,南北美洲和非洲都让欧洲人杀绝了,数千年积累的金银贵金属都被洗劫一空。
剩下的所有资源也都成了欧洲工业化的燃料!
可是就这样抢劫,实际上还是不够的,欧洲内部一样有非常严重的工农剪刀差,工业战车一旦开启,农业可就等着遭罪吧!
最有名的就是英国的羊吃人运动,那场圈地运动持续了三百多年,最后到了英国无地可圈了,这才停止。
后期普鲁士德国还有中欧,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推广土豆种植的运动,这种推广甚至由国王亲自牵头。
为什么会这样,一样也是工业在抽取农业里面的人口和资源,逼得国家只能依赖土豆这种高产、投入少、人工少的经济作物来维持国民的生命。
你当欧洲人吃土豆的习惯一直都有?其实土豆刚传入欧洲的时候,他们甚至称呼他为魔鬼下的蛋,没人会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