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过百了?哎哟……这可不太好,会影响本官的政绩的!来人啊,把县城所有挂牌的富户都请来!”
“本官要他们乐捐粮食柴炭,怎么也不能让百姓饿死冻死啊!”
这时候江南来的师爷看出危险了“大人……您看是不是向保定府求援一下啊?这连着好几天都冻死人了,而且雪也不见停……”
“混闹!这种事情,能挑头吗?这么早就向上官求援,上官怎么看待我?我以后还怎么往上爬?”
“你这辈子也就是个师爷了,根本就不会当官!”
“这种灾情报告,一定要等有的县熬不住了,第一个上报,然后咱们紧接着第二个报上去……这样才不会枪打出头鸟呢!”
“而且将来的朝廷赈济也不会少的!”
“不要管那么多了,先宰这些县城里的富户们一刀……你看看咱们是截留六成呢?还是五成呢?”
师爷心中暗叹脸上还得挂着笑容“怎么也得六成啊!这大雪天气,让手下兄弟们跑腿干活,没有点好处谁受冻去?”
“截留六成,这都是清官大老爷了!”
这样的场景在各地各县都有发生,这本来就是官场的潜规则,遇到灾荒了县衙先要自救,如何自救呢?当然是敲诈地方的商人富户还有大地主了!
县衙打着赈灾的旗号,逼迫富户们乐捐,而且还得订下额度,少了可不行,你等着穿小鞋吧!
朝中有人有势力的富户,那就少交一点,没有势力光有钱的可就成了冤大头了!
一个县轻松搜刮十几万两银子,截留六成也是好几万两,大家伙一块发点小财!
这一切都是晚清时代的官场潜规则,而这一切都瞒不过西陵的恭亲王!
大雪纷飞中易县也是重灾区,放眼望去远山都是白茫茫的,而且风卷雪是一天都不带停的!
陵寝就算有护军保护着,眼下也清理不过来了!打扫一遍用不了半个时辰又是厚厚一层,到后期干脆堆出的积雪堆都没有地方运了!
整个陵区被一米多深的积雪所覆盖,人们从中间挖出交通壕沟来回行走,勉强能保证每天给道光皇帝上香。
“哈哈……哈哈哈……灾已经成型了,小昏君你已经没办法了!哈哈哈……灾已经成型了!”
“小昏君啊!你根本就不知道地方官都是怎么糊弄朝廷的!他们遇到天灾了,先要肥自己,然后保官帽,最后才是救百姓呢!”
“富庆的电报线只能通到各地县城,根本就沉不到乡间尤其是山村!”
“大雪封山了,很多村子和外界的消息就是断绝的!”
“如今各县能够得到的冻死数量,肯定都是几十个甚至十几个……都是县城周边交通能够维持的地方送来的消息!”
“真正大灾的数据都藏在乡间呢!现在就等大雪停下,只要雪停三天左右,那些封村的数据才能勉强送到县城去!”
“哈哈哈……你等着吧!到时候就会打你一个措手不及!救灾最关键的时间段,你们都错过了!”





大清隐龙 4749 粮价飞涨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大清隐龙最新章节!
一切都让恭亲王给说中了,这雪灾跟一般的灾难不一样,他对消息有一个拖延的作用!
中古时代的王朝对水灾、瘟疫、蝗灾、旱灾……等等灾难都是非常敏感的,因为这种灾难扩散的特别快!
水灾来了,一道洪峰一天就能过一个省,基本上上游报警了,下面的县马上就要保不住!
生死攸关古代官员也得保命啊,他们不敢怠慢,这要是怠慢了自己也得死,不死朝廷也得砍头!
瘟疫更是可怕,因为人是流动性的,很快就会扩张,你也必须抓紧想办法抗击瘟疫!
蝗灾也很可怕,铺天盖地的蝗虫一天就能扩散周边好几个县,你不抓紧应对朝廷砍你的刀子就要来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这种灾情地方官员很难捂盖子,很多危险的消息和数据通过各种渠道都能汇总上去,直达天听!
欺上瞒下那一套用起来很危险,所以他们必须要重视!
而雪灾不一样,这是只有冬天短暂的二三个月里,还是在北方局部地区偶尔出现的灾难!
大雪封路、封山之后,造成信息不畅通,有的地方整个村子都冻死了,你要到开春雪化了才能发现。
大雪封闭了消息,这就给了地方官员做文章的时间,哪怕欺上瞒下,他们都能给朝廷编造出一份赈灾奏折出来!
正是因为不重视,所以这个鼠年的大雪可就越闹越严重了!
雪灾的消息开始缓慢的在各地方传播,地方县衙召集富户们强行摊派乐捐,而老天爷断断续续的还是不肯升温。
这一切的灾情,汇集在一起最突出的表现就出现在了米价上面!
春节之前,当英国武官德兰尼购买稻谷的时候,一升普通的糙米是八十文钱,带壳的稻谷是六十文。
可是过了春节之后,灾情还没有明朗化的时候,京师的米价就已经到了九十五文,个别地方县城已经超过了百文。
这都是极其危险的信号,但是这些信号根本没有人重视!
当然了,这也有雪灾交通运输不便的影响,粮食如何分散运输下去,对于地方官府来说真的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百文的米价根本就没有稳住几天,当过了十五之后,各地陆续出现灾情,这米价就跟安上了弹簧一样迅速跳了起来。
一百一,一百二,一百三……之后直接跳到了一百六!
三倍!当各地县衙开始逼着富户乐捐之时,各地米价都有了将近三倍的涨幅!
这下可坏菜了,过去人穷啊,小农经济那些佃户本来手里就没有存粮和存款,在晚清末期很多佃户甚至连种地工具都要向地主租借!
那个时代很多赤贫的农人跟奴隶也没有什么两样了,完全依附于地主生活!
米价不涨他们还买不起呢,更别说这一下子就涨了三倍,市井之间恐慌情绪顿时爆棚!
大名府、广平府、冀州、河间……山西的潞安府、辽州、平定州这些地方率先出现民众抢购粮食的风潮!
从县城开始,成群结队的百姓不管米价是多少那是有多少买多少,家里有多少存银全都提出来购买粮食!
人人都害怕了,他们生怕米价继续往上涨到时候五倍六倍的米价出炉了,倾家荡产也吃不起啊!
“快快快……抢粮食去!今天早上挂牌升米一百六十五文啊!有多少抢多少,今年这个雪怎么就没有头了?”
“快走,还得涨呢……就冲这大雪,开春粮食价格就得二百多文,这是活活要饿死大家伙啊!”
所有的粮食店门口都拥挤了人群,粮店根本就不敢大开门户,所有门板就卸下一块,然后用桌子堵住缺口。
所有交易都从这个口子里进行,伙计卸下门板那一刻,无数双手举着口袋就往里塞,都顶到鼻子上了。
“我要五升……我要六升……我买三百文的……先拿我的……”
伙计都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个场面了,顿时手足无措了起来,后面的老板冷笑着挑亮油灯点燃了水烟。
“愣着干什么……给这些人卖米啊!记住了,不是他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得看咱们想卖多少!”
“接过口袋,随便给他装一点……有多少算多少,然后下一个……”
“就得制造出恐慌的气氛出来,卖半天就得售罄!爷我的粮食可不是白来的,哪里能那么便宜卖给你!”
“改价格……一百七十五文!爱买不买!”
黑板上的价格顿时改了,门口好几百人顿时惊呼“怎么又涨了?你心也太黑了……我们去官府告你去!”
“呸……随便,爱去什么地方告,就去什么地方告,今天这个价明天我们还涨呢,买不买?不买赶紧走人,别耽误别人!”
人在屋檐下岂敢不低头啊!
百姓也就是抱怨两句,到最后还是把口袋递了上去,不过这时候可不是他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了。
伙计随便装了一簸箕,上秤看了一眼“一百五十文……赶紧掏钱!”
“我……我要买三百文的,你这才给一半啊?”
“你要不要?现在粮食紧缺,能有吃的就不错了,都是限量供应……你不要啊?呵呵……倒回去!”
说着伙计把装好的口袋又往粮仓里倒回了不少,吓得外面的百姓赶紧求饶“要!我要……我要啊!”
“要啊!看好了,就剩一百文的了……掏钱,想买米明天再排队去吧……”
粮商越是这样卖,恐慌情绪也就越大,这各地县城顿时就乱了起来了,虽说晚清地方封闭可是这县城毕竟是朝廷统治的根基单位。
各县的灾荒情况瞒得了一时但瞒不了一世,很快保定府还有山西太原府就收到了电报,这下两地官员都坐不住了。
尤其是保定府,左大帅可在这里坐镇铁路呢,一听说南部各县出现了抢粮潮,吓得他没跟地方官协商,居然单独上本给皇帝发了紧急电报。
直到这时候,紫禁城的同治帝才了解到了下面的灾情,他才直到地方上居然已经冻死人了!
“混蛋!这都已经出正月了,怎么现在才报朝廷?”
“这些地方官混蛋无能!给朕查!最早的灾情是什么时候汇报的?他们到底拖延了多久?”




大清隐龙 4750 朕问你们如何救灾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大清隐龙最新章节!
同治帝的愤怒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没有了面子!年前就有翁同龢等清流一个劲的提醒他,要重视农业,重视农业!
自己是不重视吗?自己当然重视,只不过没有对工业那么上心罢了!
难道农人不是自己的子民?难道自己就愿意看着他们冻饿而死?可是同治帝是真没有想到今年的雪会这么大。
不光是他这个年龄段的,哪怕是他几个皇叔记忆中,大清国也少有这样的冰雪灾难!
从腊月开始,大清国南北气温就比往年要低,杭州发来电报西湖好多年没有冰封了,而今年都可以在上面走马车!
江淮一带风雪也很大,甚至在广州福建的山区里,那些海拔高的山区也出现了降雪!
南方情况还要好一些,关键就是北方,腊月这雪就是下一天停三天,积雪没有化新的降雪就压上来了。
但是情况还好,地方秩序还在!
可是过了腊月进入正月之后,突然北方降雪带开始迅速扩大,这就不是下一天停三天,而是下一天停半天,或者下一天停一天!
地面上雪层压着雪层,气温还低,百姓根本就清理不过来!
其实正月初十左右,很多山区就已经被大雪封山了,正月十五以后,很多平原的村庄也被积雪所封村!
虽然能走一些爬犁雪车,但是到这时候雪已经成灾了,很多农村的草房子被压塌,很多农村瓦房的门都被雪给塞住了。
这种情况下,哪怕平原的村庄也无法出行,只有村长、保长、里正等等人,顶风冒雪出来报告灾情,请求县衙的救济!
但是他们还遇到了那个时代最普遍的人浮于事,开始根本就没有人在乎他们的诉求,甚至都不往上报!
在那些县衙大老爷的眼中,一天冻死十几口子,二三十口子穷鬼,根本就不是事儿!
大清国冬天那一年不冻死人呢?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直到最后,当这些乡下汇报上来的单日死亡数量过百之后,各县一下子坐不住了,筹款乐捐准备救灾。
但是这时候消息走漏了,粮商们开始聚众涨价,直隶和山西两地很多的县城,米价逼近二百文,这可是从平定长毛之后就再也没有过的高价了!
到这时候,地方官才不得不向上峰汇报灾情,还不是直接报告到朝廷,而是报告到太远和保定府!
直隶总督府如今还是空缺状态,自从曾国藩去世之后,直隶总督的位置一直空缺,都是京师里的军机大员暂时兼任。
同治帝有自己的盘算,直隶是清朝工业化的排头兵,这个直隶总督一定要选自己的人,最好是废除这个职位。
把直隶整个行省完全置于朝廷管辖之下,也就是皇权直管!
所以他才不着急选直隶总督,而是让左宗棠在保定查管铁路的时候,代行直隶总督的权利!
左季高那脾气可不揉沙子,太原那边还在措辞怎么上表呢,这边左宗棠直接告急的电报就发到紫禁城了!
一点都不掺水,整个直隶紧急的灾情他是一点折扣都不打全都汇报给小皇帝了!
一听说灾情如此严重,同治帝这脸可就挂不住了,清流们什么都没有说,但是他知道这些人肯定在肚子里腹诽。
‘看看,我们说什么来着?年前就要朝廷重视农业,结果不听,最后来报应了吧?’
载淳心里这个上火啊,嘴角都起燎泡了,想想也够愤怒的了,这都已经进二月了,灾情傻子想也得是正月初十之前形成的!
地方这些混蛋,足足拖延了二十天啊!足足拖延了二十天,这得死多少人?肯定后面会有一个数据爆发的时期!
整个养心殿机若寒蝉,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就是听着小皇帝的暴怒,六部官长一个个缩着脖子。
“哑巴了?全都哑巴了?有了功劳了你们全都跳出来了,现在有问题了全都成哑巴了?你们就是这样忠君报国的?”
“嘴里喊着民为贵,现在百姓活活冻死,居然到现在赈灾的粮食都没有发下去?”
“宝鋆!我问你……户部到现在发了多少赈灾粮食?各地方开了几个官库?”
宝鋆额头冷汗直流但是也必须要回话“臣无能……臣今早看见电报之后,迅速调拨了十万石粮食,沿着已经修好的京汉铁路,分段下发,眼下正在装车……”
“哈哈?今天装车?用的还是没修通的铁路?混账……这粮食到百姓嘴里得什么时候?”
“山西怎么办?河南北部受灾的地区怎么办?山东也有部分地区受灾了……京汉铁路走保定、正定……那么没有铁路的直隶各府县你准备怎么办?”
“一问三不知?你就是这么办差的?”
“好……你说用铁路运,那么朕问你,年前放假回家的工人都回来了吗?回来了几成?铁路试运行遇到故障了,你有多少人力来修?”
“操!送到百姓最后那几里路,到底该怎么运?你们到底有没有条陈?”
宝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眼泪汗水噼里啪啦的往下掉“臣无能……臣愧对陛下的信赖,求陛下重重治罪!”
说完就把帽子给摘了!
“朕要的是解决办法,不是磕头虫!杀了你的头,就能换百姓活过来吗?你们都哑巴了,就没有一个人出来说话?”
载淳伸手指点着满朝文武,气的手指头都哆嗦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谁都没想到的人出面了,开口就说道“陛下!臣……臣一直管礼部,按理说这民政上的事情不该我管!”
“但此刻,臣忍不住还是要说两句公道话的!求陛下赎罪!”
人们一看,居然是翁同龢站了出来,旁边的李鸿藻一个劲的给他使眼色,但是翁同龢今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根本不看他。
载淳脸色微微泛红说话底气都不足了“翁师傅有话尽管说!朕还是信任老师的……”
“好……陛下信任就好,臣要说了,这件事的责任不能由宝鋆大人来背,也不能由军机大臣来背!”
“这是不公道的!”




大清隐龙 4751 老翁的妙计和利口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大清隐龙最新章节!
载淳当时脸色就一沉,但是嘴里没有说什么,这翁同龢眼下就要报复自己了吗?责任不是军机大臣的,不是六部九卿的,那是谁的?
归根结底还不是朕的吗?你翁同龢年前在我这哭了好几场,然后还把二毛臭骂一顿,看我最终还是没听你的,这就要报复了?
忍了,今天无论你说什么,朕都忍了!
载淳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想听听翁同龢要说什么。
“诸位大人!”老翁中气十足的说道“陛下今天召开紧急御前会议,要的是大家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上来就讨论谁的责任!”
“那都是灾情结束之后要办的事情,宝鋆大人您有自责的功夫,不如多想想办法啊!”
“其实要说找责任,其实也好找,我也不给谁留面子了,这场雪灾一半是老天爷对朝廷的考验,一半则是地方官吏贪腐无能!”
“哎……陛下啊!要说有责任,臣才是第一有责任之人!”
“啊?翁师傅何出此言?这怎么跟您有关系你……”载淳傻了,他发现翁同龢没有往自己身上泼一丁点脏水,反而主动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是!当然是臣的责任,臣主管礼部还有御史……这天下读书人的品德修养,都是需要教化的!”
“这些地方官吏……当年也是一个个读书人出身,头悬梁锥刺股,辛苦打熬八股文,胸中也是带着一团正气进了这官场的!”
“而臣没有教好他们们,没有监管好他们,让他们现在变成了这样……臣痛心啊,臣失职啊!呜呜呜……”说着翁同龢居然还哭了出来。
这一哭让载淳也有点挂不住了“嗯……翁师傅这可自责错了,他们学坏有他们自己的责任,跟翁师傅无关……”
“哎……无论陛下怎么说,臣心中这个坎儿是过不去的!今年这场雪灾,说到底还是这些府县的七八品官员们失职!”
“不用查,臣猜也能猜出他们是怎么想的!一方面雪灾封锁消息,他们放松了警惕,还以为死亡的人数就是上报的那几个!”
“完全没有想到,其实在更多封闭的村庄里,冻饿而死的百姓都是成百上千的!这种侥幸心理说到底还是懒政!”
“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罪责就是不肯背责任,总想着往后拖,指望着别的地方先报告灾情,试探一下朝廷的反应,然后再应对!”
“这就是学了一肚子官场老狐狸的龌龊伎俩!为了自己的官位,根本枉顾百姓的性命!”
“不肯担责任,这就是窝囊无能,他们不光懒,而且还怂!”
“第三就是贪腐!臣很清楚,这些龌龊官,肯定已经向各府县的富户们下手了,每个县聚敛十几万的救灾银钱,里面指不定要贪污多少呢!”
“当官的分大头,当小吏的分小头,有人吃肉,有人喝汤……反正就是不管百姓的死活!”
“懒政、懦弱、贪腐……这也算是读书人?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今天这翁同龢的表现让群臣们刮目相看,这完全是自己给自己的势力来了一刀,直接撕碎了读书人做官之后的所有丑态!
这样的表现让群臣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话说到这里翁同龢擦了一把眼泪“臣恨啊……臣现在最恨的是,怎么天下所有的地方官都变成这个样子了?”
“如今这灾情严重了他们有责任,可是未来赈灾还得他们来出力办差!”
“朝廷是恨他们,但是还不得不用他们……呜呜呜……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官员们勾连在一起,成了势力!”
“这不是一府一县的特例,这是整个山西、直隶、河南、山东……乃至于全大清各省的通病啊!”
“朝廷治理国家还离不开这些人,咱们总不能他他们全都换了吧?都换了,这朝廷的根基也就乱了,也就没人在处理政务了!”
“哎……说到底,这救灾的各项手续都得这些人来亲自办!朝廷下发的粮食、药材、煤炭……终归要由他们亲自汇总盘账然后组织民夫人力,往下面的村庄里去发!”
“没有了这一批人,朝廷也就没有了执政的行政体系了,事情也就没法办了!臣想到这一点,那是五内俱焚啊!”
哎呦……说到这个份上,很多老臣已经听懂了,心说老翁高明啊,这是以退为进,明着是骂这些官员,其实潜台词是保这些地方官!
这是在暗自提示皇帝,这种贪腐早就成了法不责众的现实,不是你能轻易转变的!
如果不是同治帝这样的年轻君王,如果此刻宝座上做的是三十多岁的盛年君主,翁同龢是不会这样说话的。
正是因为老翁知道同治帝太年轻,是个冲动性格,他在清河两岸杀造反的八旗厂奴就杀了好几万。
这年轻人火力壮的很,脾气上来真有可能把四个省所有受灾的府县官吏都给抓起来杀掉,他可干得出来。
只能是以退为进,曲线救国慢慢给小皇帝灌输这个道理,老翁高明啊!
跪在地上的宝鋆心中不由的挑起了大拇哥,果然这同治帝听到这些,火爆的脾气还真的收敛了一些。
“呵呵……朕是真的心寒啊!心寒啊……算了,追究责任的事情回头再说!翁师傅你刚刚说自己有办法解决赈灾这最后几里路的难题?”
“说来听听……”
翁同龢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嗻!臣当然有办法,这办法还就得从咱们圣人的门徒里面找!”
“如今困扰朝廷的并不是没有粮食,而是说大雪封路了,粮食没法运到各个山村里面去,这个真的是神仙也没有办法!”
“一个府县,拥有数千村庄,指望一个县衙有限的人手都送过来?根本不可能,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的山区了!”
1...14961497149814991500...15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