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本章完)





天策大明 第九十八章 各取所需
张秋镇,醉中仙酒楼。
刘君韬、胡德兴、孙绪、孟凡臣在董百户的带领下,来到酒楼门前,众人正要进去,随行的二十一名亲卫青壮却被守在门口的卫所兵拦了下来。
刘君韬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便吩咐那二十一名亲卫青壮先守在酒楼门外。
“百户大人,我如此安排,千户大人可还满意!”
董百户闻言尴尬的咳嗽了一下,说道:“看刘练总说的,有什么满不满意的?大家都是……”
董百户还没说完,刘君韬便脸色不善的走进了酒楼大门,根本就没正眼看那董百户一眼。
胡德兴也带着孙绪、孟凡臣一起走了进去,三人也是没和董百户说一句话。
董百户眼见如此,心中也是气闷,一言不发的跟着进屋上楼了。
包房内,霍千户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首,屋内还有三个百户、六名总旗官。
刘君韬和胡德兴三人进屋之后,便直接坐在了霍千户下首,都没有急着说话。
董百户走进来之后,恭恭敬敬的朝着霍千户行礼,说道:“启禀千户大人,鱼山集刘君韬已到!”
“嗯!知道了。”
霍千户看了一眼刘君韬,见其脸色不善,便微微一笑,说道:“刘练总,此行前往汤阴县,你可是劳苦功高啊!本千户为了表彰你鱼山集忠心为国,特意准备了白银一百两,以资奖励!”
说完,一名总旗官便端了一个托盘走了过来,上面摆着几个白花花的银锭。
刘君韬瞟了一眼并没有动弹,而是坐着说道:“千户大人是不是近来劳累过度了?此番对阵陈家,可是我鱼山集人马在前面打生打死的,千户大人虽然拿下了陈家的马队,但也是策应之功!难道千户大人以为,区区一百两银子就能安抚我鱼山集数千青壮的报国之心!”
“你好大的胆子!”
霍千户还没说什么,旁边的董百户却抢先叫了起来,说道:“刘君韬!你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你只是一个乡野豪强罢了,怎敢对千户大人这般说话!”
刘君韬根本就没答话,只是瞪了董百户一眼,顿时就让其闭上了嘴巴。
旁边的胡德兴冷声说道:“百户大人,我看还是让刘练总和千户大人好好聊聊的好,你我就不要狐假虎威了,成吗!”
董百户一听顿时气得七窍生烟,却又不敢再说什么,只能是站在一边低头不语,就连旁边的几名百户、总旗官见状都是嬉笑不已。
这时,霍千户冷冷的说道:“刘练总,你这算是威胁吗?”
“千户大人严重了!”
刘君韬也是语气不善的说道:“我刘君韬何德何能敢威胁大人?只是我鱼山集青壮死伤一百余人,才打下了陈家,并且也按照千
户大人的意思,将陈家的家财带了过来,如此诚意,难道千户大人看不到吗?”
“哼!就算是千户大人看不到,那也不应该用这区区一百两银子来羞辱我和我的兄弟!”
霍千户闻言沉默了一会儿,不断的上下打量刘君韬,过了半晌,才缓缓说道:“你想要什么?现在摆在你我面前的,财货、战马、俘虏、战功,你挑挑看?”
“我要战马和俘虏!”
听到这里,霍千户不禁双眼圆瞪,心中暗暗吃惊。
“刘练总,我看你志向不小啊!”
刘君韬笑了笑,说道:“财货,我鱼山集不比陈家少,所以我不稀罕!战功,我不是官军,也用不到。我猜这两样也正好是霍千户需要的,所以也就不和千户大人争抢了。而战马和俘虏,我想千户大人处理起来也需要一番手段,至少那数百匹战马每日的花费就不在少数!我将战马和俘虏带走,就权当是帮着千户大人料理首尾了!”
“哈哈!”
霍千户闻言大笑了起来,整个人都笑得接不上起来,周围的众百户、总旗官见状,都是惊惧不已,甚至有几人还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两步。
“好!”
霍千户笑了一阵,突然大吼一声,说道:“既然鱼山集众人此番出了大力气,那我也不能太过小气!这样,一切就按刘练总说的办!”
“大人!”
这一下,不光是董百户吃惊不小,其余的众百户、总旗官也是出声劝阻。
那霍千户却大手一挥,继续说道:“不过,刘练总可要答应我一件事情,也算是卖我个面子!”
刘君韬不动声色的说道:“大人请讲,只要是我刘君韬能做到的,一定不会推辞!”
“好!够爽快!”
霍千户说道:“我听说鱼山集现在产业颇大,可谓是日进斗金啊!而我从戎这些年,也攒下了一些银子,想要投些银子,在鱼山集的产业里面吃些红利,不知刘练总答不答应!”
刘君韬闻言思索了一下,问道:“大人能出多少银子?”
“五万两白银!”
“那我给大人两成分红,可否?”
“哈哈!痛快!”
霍千户猛然站了起来,说道:“十日之内,我派人将银子送到鱼山集!”
刘君韬也是站了起来,笑着抱拳说道:“那我就先带着战马和俘虏回去了。十日为期,我在鱼山集恭候大人特使!”
从醉中仙酒楼出来之后,刘君韬、胡德兴三人汇合了二十一名亲卫青壮,在一名总旗官的引领下,来到了镇上的一处不大的空地,陈家马队的四百五十多名俘虏和五百多匹战马全部被集中在这里,显得异常拥挤。
做好交接之后,刘君韬便立即命令陈子
平率领所部青壮进镇,随行的钱粮财货全部交给了霍千户手下的兵丁,接着便将这些陈家马队的俘虏和战马带出了张秋镇。
此时,整个张秋镇的百姓、商贾都争先恐后的涌上了街头,纷纷目睹着眼前千载难逢的景象,人群之中不住的议论着。
“哎!你看,那些人就是陈家的马队,陈家完了!”
“真是没想到,竟然连陈家这样的大虫都在一夜之间完蛋了,真是世事无常啊!”
“什么世事无常啊,分明就是那陈家不敌鱼山集,被人家给灭掉了!”
“可是我咱们听说的官军出手的啊?”
“这你还不明白?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
刘君韬骑在马上,听着耳边传来附近百姓的议论声,眼神却是看向了正在朝着镇外押走的俘虏。
只见队伍之中还有许多人面色不忿,看向护卫队青壮的眼神都是满含愤怒的。
眼见如此,刘君韬心中一凛,便叫来陈子平,附在耳边吩咐了些什么。
没过多久,当四百多名陈家马队俘虏被押送出张秋镇后,陈子平率众继续赶路,将这些俘虏一直押送到了张秋镇以东四里的一处小河边。
此时,河面已经完全结冰,入眼都是一派萧索的景象。
刘君韬跨马矗立在河边,大声对数百俘虏说道:“现在千户大人将你们交给我刘君韬,也就是将你们的身家性命全部交给了我!现在我给你们三条路选择:一,投降,经过整训之后,加入我鱼山集护卫队;二,做苦役,前往我鱼山集各处产业,做满十年苦役,便可以重获自由;三,不想为我鱼山集效力的人,立即处死!”
说完之后,刘君韬冷冷的看着眼前的数百俘虏,大声说道:“现在,所有人立即做出选择!”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四百多名俘虏中,有三十多人被当场处死,剩下的俘虏全部选择了投降!
在返回鱼山集的路上,胡德兴问道:“君韬,那霍千户只出了区区五万两银子,你为何要给他两成的分红?这不是平白给那霍千户一个天大的便宜吗?”
刘君韬笑着说道:“天大的便宜?胡大哥,只要那霍千户在咱们这里入了股,那今后咱们鱼山集遇到了任何事情,他千户大人都脱不了干系,只能帮着咱们往前走!”
胡德兴闻言楞了一下,而后便大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还在醉中仙酒楼饮酒的霍千户冷冷的说道:“那刘君韬竟然如此狠辣?几十号人说杀就杀了!”
“是的大人,那条小河的冰面,都被鲜血染红了!”
“够狠!哈哈,我喜欢!我倒要看看,这个刘君韬能走到哪一步!”
(本章完)




天策大明 第九十九章 得胜回家事务多
鱼山集。
刘君韬率领陈子平所部赶到村外的时候,郭永忠、张白圭、高冉、郭沐英、周宗胜、刘子安已经率领一众等候多时了。
就连村中的乡民听闻刘君韬得胜而归,都是携老扶幼赶到大门外迎接。
胡德兴看着村外黑压压的众人,不由心中感叹,对身边的孙绪和孟凡臣说道:“不容易啊!咱们鱼山集大势已成,从今以后,可在兖州府横行无忌了!”
待到众人在官道上停下之后,刘君韬率先下马,正要上前和众人搭话。
这时,郭沐英却早已经双眼通红的跑了过来,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在确定刘君韬完好无恙之后,才放下心来,说了一句:你可回来了!
说完,郭沐英便红着脸跑回了人群之中,刘君韬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呢。
不过,此时刘君韬心中却是暖暖的,走上前去,对郭永忠等人说道:“此战,咱们鱼山集打赢了!”
顿时,在场所有人都是欢呼了起来,特别是人群之中的刘子安,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自己的大仇终于得报了!
进村之后,刘君韬便召集众人在家中开会,准备处理一番积攒下来的各项事务。
在会上,刘君韬对高冉说道:“现在咱们俘虏了陈家青壮六百多人,马队骑手四百多人,这些人我交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必须给我操练出来!同时,也要从中发现一些可用的人才!”
高冉抱拳领命。
“两千新征召青壮操练得如何了?”
“尚在操练之中。”
“将两拨人马混在一起操练,记住,一个月时间!”
高冉大声说道:“得令!”
之后,刘君韬便对张白圭说道:“那两千新征召青壮的兵备也要提前准备好!”
张白圭也是应下了,说道:“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这时,刘君韬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便问道:“张师傅,兵仗局已经建成了,现在各项事务进展如何?”
“君韬,现在碗口铳还在仿制之中,因为没有什么经验,所以进展不算太快;不过现在精钢已经练成了几炉,兵仗局有了一些存货,现在正准备用这些精钢打造铠甲。”
刘君韬点了点头,便对郭永忠说道:“郭师傅,明年春耕的准备也要提前做好。”
“我记下了,民部不会耽误农时的。”
这时,刘子安神情严峻的说道:“练总,张千总(张骁军)、严千总(严虎)都传来了消息,现在鱼山盐池和安山镇都发现了孔家的探子,两地已经进入了戒严状态。”
听到这里,刘君韬顿时警觉了起来,说道:“立刻给张骁军和严虎发去消息,告诉他们:凡是孔家的探子全部扣押下来,一个都不许放走!”
“练总,需要将这些探子处决吗?这样杀一儆百也许效果更好。同时也可以让孔家知道,咱们鱼山集不是软柿子,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太过分。”
刘子安的建议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刘君韬还不想在消化完剿灭陈家的红利之前,就和孔家提前产生冲突,所以便说道:“暂时先不要闹出人命,先将人扣下,看看情况再说吧!”
刘子安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刘君韬沉吟了一下,忽然想起在陈家堡开打的时候,刀盾手的盾牌有许多都被陈家青壮手中的兵器打破了,否则的话护卫队青壮的伤亡绝到不了一百多人!
所以,刘君韬便有意对盾牌的样式进行修改,于是便让众人暂时休息一下,自己拿出了炭笔和草纸,开始画了起来。
众人见状也是十分好奇,便纷纷围了上来。
只见刘君韬在草纸上画出了一个新式盾牌的样子,盾牌的整体为长方形,体型巨大,看草纸上标注的尺寸,整面盾牌竖立起来完全有一人多高。
而且,在新式盾牌的下面还有两根长刺,可以插在地上,起到了辅助固定的作用;在盾牌的正面还有十余根锋利的尖刺,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将冲到跟前的敌人刺伤、刺死。
一旁,张白圭仔细的看了看这张草纸,啧啧称奇的说道:“君韬,你画的这面盾牌跟宋时的大盾有几分相似啊!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宋军盾牌样式的?”
“哈哈!张师傅果然见多识广,我画的这面盾牌就是以宋军大盾为蓝本,改良了一下。”
刘君韬打了个哈哈,并没有细说什么。众人闻言,无不对刘君韬丰富的学识赞叹,心中只是认为刘君韬深藏不露。
刘君韬画完了新式盾牌的样式,便交给了张白圭,说道:“张师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护卫队的所有盾牌更换为这样的新式盾牌!”
“没问题!我立即调集人手赶制!”
说完盾牌的事情,刘君韬便说道:“此战,我鱼山集护卫队死伤百余人,各家各户的抚恤事宜一定要做好!”
此事归民部统管,郭永忠当仁不让的说道:“此事我亲自去办,那些阵亡青壮的家里,我会一家一家上门去的!”
这时,胡德兴感叹道:“我倒是觉得,咱们鱼山集护卫队应该招募一些医匠,就像官军那样。这样一来,护卫队出现伤亡之时,那些伤员就可以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刘君韬听完猛然醒悟,心中暗暗自责:“我可是穿越者啊!竟然没想到军医的重要性!”
刘君韬立刻说道:“郭员外!立刻招募医匠,我要成立医护堂!医护堂的医匠将随同护卫队一同出征,保证众兄弟能够有最及时的救治!”
郭永忠笑着说道:“哈哈,胡大人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理应如此!”
众人闻言纷纷献言献策,开始完善医护堂的制度等事宜。
就在这时,唐宇风尘仆仆的赶了进来,一进门就大声说道:“练总,我在滑口镇遇到孔家的人了!”
众人听了顿时议论了起来。
刘君韬闻言也是吃了一惊,问道:“孔家人在滑口镇做什么?”
“打探消息!那人被我盯住了,练总怎么办?”
刘君韬沉声说道:“哼!无妨!明天陈子平就要率领所部返回滑口镇驻防了,到时候让陈子平将这些探子抓了关起来便是!”
唐宇有些担心的说道:“练总,这会不会是孔家要对咱们动手的先兆啊?那孔家可是曲阜衍圣公的家人,咱们动不得的!”
刘君韬却丝毫不放在心上,说道:“无妨!此事我自有计较!”
接着,刘君韬便笑着说道:“唐宇,我已经将此番缴获的钱粮带回来了,你立刻造册登记,全部存进库房中。另外,汤阴县等地的陈家产业,也要尽快全盘接过来!”
“练总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我今天在鱼山集料理一下手头上的事情,明天一早我就赶到汤阴县去,和崔爷汇合。”
此时,外面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了下来,不知不觉众人已经议论了半天时间了。
刘君韬也是肚子有些饿了,眼见事情都已经料理得差不多了,便准备宣布散会。
这时,高冉说道:“练总,有件事情我想问下。”
旁边陈子平却是拽了高冉一下,显然是不想让高冉说下去。
“哦?”
刘君韬见状便笑了笑,说道:“有事就说好了。”
“练总,此番陈大哥立了大功,可是咱们鱼山集里还没有升官的章程,陈大哥此功将如何奖赏啊?”
一旁的张白圭一听顿时脸色不善的说道:“此事不应该是你们来问的吧?”
这也难怪,毕竟张骁军是刘君韬手下最早的大将,现在和陈子平、高冉平起平坐,张白圭心中已经是不服气了,又怎会允许陈子平再升上去,爬到张骁军的上头?
刘君韬显然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说道:“此事我已经有了计较,今天我先不说了,等到那两千新征召青壮和所有俘虏操练完成之后,我会当众宣布鱼山集护卫队晋升章程的!”
高冉抱拳称是。
而陈子平也是站起来行礼,又对张白圭行礼,口称:惭愧。
张白圭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便摆了摆手闭口不言了。




天策大明 第一百章 铁甲
明军尚红,故明军军士皆穿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在临战之时,边军士兵还会再穿铁甲。
而明军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刘君韬在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自己对明军铠甲的记忆,考虑到现在鱼山集的实际情况,对于刘君韬来说,最好的铠甲并不是最坚固、华丽的,而是最经济实用的。
所以,刘君韬最终摒弃了锁子甲、山文甲等重甲,而选择用内穿镶铁棉甲,外套罩甲的方式来武装护卫队青壮,此外还要再加上铁质面具、铁盔、护臂、铁手套、铁网靴、铁网裙等配件。
至于罩甲的样式,刘君韬则是参考了明军神机营罩甲,都是对襟样式。
当然,为了向正规明军靠拢,鱼山集护卫队的铁甲必定将会是红色,届时鱼山集护卫队也将会是一支“赤军”。
做好决定之后,刘君韬便将铁甲和棉甲的样式画了出来,而后便来到了兵仗局。
此时,兵仗局内人声鼎沸,张白圭正带着手下的将近两百号工匠忙碌着。
刘君韬拉着张白圭走到闷热的铁炉旁边,然后将自己画出的铠甲样式拿了出来,说道:“张师傅,护卫队铠甲还是按照这个样式来打造吧!”
张白圭看了一下,便笑着说道:“好!这个样式好!这可比打造重甲省事多了!”
说完,张白圭便带着刘君韬来到了兵仗局的会客室说道:“君韬,这镶铁棉甲比较好打造,内部不需要附小铁片,只用大片的铁片镶嵌在棉花内即可,省工省力又省时间。这种绵甲的做法在书中就有记载:绵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肩五寸,下长掩膝,粗线逐行横直。缝紧入水,浸透取起,铺地,用锤敲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尽,火器不能大伤。再用咱们兵仗局出产的精钢打制成大片的钢片镶嵌其中,这样的棉甲肯定防护力十足!”
“再说这罩甲,官军装备的罩甲我见过,有两种,分为铁质的和布面的。铁质的罩甲可以是山纹甲,也可以是鱼鳞等各种甲片。而布面的罩甲严格来说不算是盔甲,只是外套,属于戎装性质。”
张白圭说到这里看了看刘君韬画出来的图样,笑着说道:“我看君韬画的这个罩甲样式,和官军装备的铁质罩甲都不太一样,应该是类似两档甲的样式,直接用两块大钢片打制成形,而后分前甲和后甲,用皮质绳索相连,可谓是精良啊!”
“至于其余的铁质面具、护臂、铁手套、铁网靴、铁网裙等配件,这些都好说,并没有什么难度,顶多是费些功夫罢了。”
“还有,君韬画的这个铁盔并不是官军常见的样式吧?”
“哈哈,张师傅好眼力,这是京营装备的八瓣帽儿铁尖盔。这种铁盔外沿较阔,比起凤翅盔等铁盔来,抵挡弓箭的效果更好。军士作战统一使用这种头盔,近战时,各队的刀盾手可以防护敌人的近射,也能很好的护住头部。”
张白圭闻言不由眼前一亮,心中暗叹:“还是君韬见多识广啊,竟然还知道京营精锐装备的铁盔样式!”
而刘君韬听了张白圭的一番话,心中也是大喜,看来这段时间以来,张白圭是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研发铁甲上面了,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铠甲专家了!
于是,刘君韬便说道:“张师傅,既然现在护卫队的铁甲样式都定下来了,那兵仗局可有什么困难?”
张白圭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说道:“困难肯定是有的,现在主要的困难就是两点!”
“哪两点?”
“第一:就是钢制罩甲的打造问题,直接打造两大块钢片十分不易,不但需要工匠技艺精湛,而且还需要极大的精力,才能一次成型,否则就会出现废品。”
“第二:就是产量问题,现在我兵仗局虽然有将近两百名工匠,可是能够抽调出来打造铠甲的人手,只有三十多人!就算是每人每月打造三副铠甲,一个月下来也只能出产一百副铠甲,这还是棉甲、罩甲都算在其中了!”
刘君韬一听顿时有些泄气,现在不算即将整训的新征召青壮和俘虏,将近三千人马,就算鱼山集护卫队的两千七、八百人,想要全部披甲也要等上两年多的时间!
“可是,我有两年的时间吗?”
其实,就算是刘君韬愿意等上两年的时间,除非这两年内鱼山集护卫队不再扩编,否则兵仗局的产量永远也追不上护卫队扩充的速度!
“看来只有慢慢来了!”
此时,刘君韬心中开始考虑研制冲床了,如果将来兵仗局能够“用机械生产机械”,那各种兵备的产量将会极速增长。
想到这里,刘君韬便说道:“张师傅,产量低没关系,慢慢生产就好,将来兵仗局的产量会上去的。至于人手的问题,只能继续在各地招募了。”
1...4142434445...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