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养娃日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臻善
突然一声“小舅舅”拉回了青儿的思绪。青儿抬头一看,就见长安长平两人不知何时竟已经等在外边了。
俩小子是今天下午返校,但因为新一届的招生考试也要下午才结束。为防止他们贸然进了书院打扰学生答题,他们这些往届生就被拒到门外了。
长安长平看见青儿很高兴,长安还稳重些,没那么跳脱,长平却已经不管不顾的飞扑过去,笑嘻嘻的问青儿,“舅舅你考的怎么样?能进书院不能?”
“应该没太大问题。”青儿含笑拍了长平一下,“东西我拿着,又不重,你歇会儿。”长平还是很有眼色的,上前就要接青儿的书匣。但书匣中本身也没多少东西,不过一套惯用的笔墨罢了。他自己拎着都轻轻松松,何苦再让长平帮衬?
长平听小舅舅此言,也不多纠缠,就好奇的问他,“舅舅你们考的什么试题?难不难?给你们监考的夫子是谁?舅舅考试出成绩要几天时间,这几天你是准备回家还是住在应天镇?”
长安走过来,拍一下长平,“你一个一个问,问这么急,小舅舅顾得回答哪一个。”
青儿笑了笑,说了声“无碍”,才又一个一个回复长平的问题,“试题就不跟你说了,回头我默写下来,拿给你们看。你将要考秀才,长安更是有了秀才功名,这试题对你们来说即便ian略有出格,也不会多难,回头你们两个也答一下,就当做测试了。试题我觉得还可以,不算特别难,就是夫子提问的角度与有些刁钻,另外最后两道题目涉及的范围很多,腹中文墨少的怕是答的不会出彩。至于监考的夫子,我也不认识。不过那夫子个头不高,身材有些瘦削,他鬓角花白,眼睛凌厉,留着全白的山羊胡须,看起来倒是严格。还有我暂时不准备回京城,想在应天镇住几天。一来这里不少天南海北的读书人,我想与他们交流一二。二来也顺便等等成绩。”
长安长平听着频频点头,忽而听到青儿说,给他们监考的夫子长相如何如何,长安长平容色都变了。长平更是用看“可怜虫”的眼光看青儿,好似他遭了多大罪一样。
事实上,青儿倒是没怎么遭罪。他常年在自己私塾混惯了,对夫子天生有种亲近感。所以哪怕是容貌再“凶恶”的人,也不会让他心生忐忑。
可这些长安和长平不知道,所以两小子此刻别提多可怜自家舅舅。
为什么?
因为给舅舅监考的是书院的副山长啊!
虽说是副山长,但是来头比山长大的多那是已致仕的太子少师,老人家和如今的太傅大人一样,都是先皇指给儿子的股肱之臣。可惜老人家看不惯允文帝性喜美色这一点,为此上书几次,被允文帝冷落了。老人家脾气也大,直接告老还乡。允文帝知晓真把人惹恼了,也担心朝中人说闲话,硬是挽留了三次也没挽留住人,老头儿当天把奏折一呈上去,不等批复就要收拾东西回老家。
还是先皇叔有办法,借口应天书院名气不佳,如今迫切需要名士大儒撑场面。念在早先他对少师大人有过点滴恩情,希望少师大人去书院相助。
就这么着,老头儿算是被留了下来。不过他这等享过人家大富贵的人,自然不是沽名钓誉之徒,不然也不会辞官归隐了。所以先皇叔要给他按个山长的名声,老头死活不肯。最后还是先皇叔退了一步,借口说要借用他的名气招生,这软磨硬套的给了个副山长当。
但别看这是副山长,脾气比山长大的多,本事更是比山长大得多。整个应天书院,说老头是第二**oss,那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一的。
这老头儿为人也最是严厉,活了多半辈子了,脾气都严肃板正,端方规矩,如今做了夫子了,也丝毫没有变化。也因为他规矩严,书院的学生们最怕他监考。这人一进考场,所有学生作弊的小心思全都飞到九霄云外了,真是求神告佛希望老爷子能离开。
这么一尊佛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他们实在亚历山大啊。
长平早先在丁字班时,一次考试就曾被老夫子监考,当时胆战心惊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所以一听小舅舅也落到那老爷子手里了,长平陡然生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他们都是做了什么孽啊,这辈子才和老爷子结下这种缘分。不过比起他来,小舅舅明显更可怜些。毕竟他乃考试早就结束了,成绩都公布过了,而如今小舅舅的成绩,还在那位老爷子手里捏着……
青儿一件长平态度如此严重,心也不由提了起来。不过当听长平说起因由时,心中虽有讶异,提着的心却放下了。
他素来是个随遇而安的,当然,最主要的是,他自认自己从头到尾都很规矩,试题也答的很认真,就连笔记都很端正。任凭他在如何想,也想不出老爷子会对他有恶感。
既然如此,那且忧心什么?还是放宽心态,慢慢等成绩吧。
长安长平又和青儿说了会儿话,就要去收拾东西了。初开学很多地方都需要打扫,而书院太大,伺候的人又不多,这就导致他们这些学生也要亲自动手。别的不说,一些先贤的圣祠就需要仔细擦拭,而他们的学堂和住宿的寝室,更需要他们亲自打扫。
两人眼看天色不早了,就和青儿作别。
青儿回去暂时租赁的客栈后,写了一封书信让小厮明天送去京城。
他准备在应天镇待几天,这事儿提前没和姐姐商量,为防她担心,明天肯定要让人送信过去。
翌日,青儿早早起身,就在应天镇闲逛起来。
其实他早两日他来了这里,已经大致逛过。不过那时满心都是考试的事情,闲逛也真是匆匆而过,对此地的人文风俗有些影响罢了。
如今,终于得了空,他倒是可以好好瞧瞧早先勾的他心痒难耐的那些涂鸦。
青儿这两几天就是闲散的在应天镇度过的,期间他也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之辈。彼此问答间,都知道他们都是此届的“考生”,且都有秀才功名,那岂不是说,若有幸被应天书院录取,他们就要当同窗了?
“同窗”两个字在此时拥有更加厚重的含义,这可以说是人脉,更可以说是政治资本。所以不管抱着什么心思的人,和人相处起来都和煦温然,倒是其乐融融。
又几日,应天书院放出榜单,“林瑾青”的大名赫然在列。
那榜单是按成绩从高到低一次排列的,青儿位列中上,排名第九。
这让青儿心中陡然一沉。
虽然早从姐夫口中得知,京城藏龙卧虎,指不定一个平平无奇之辈,都是饱腹诗书之士。原本他以为有了之前两个月的见闻,他对自己的情况有了深刻的认识,却不想,他还是想的过于乐观了。
区区一个应天书院的入门考试,他的成绩险些跌出十名之外,落在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这让青儿心中的压力愈发大了。
同时,他心中的信念也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决:要再努力几分了,对待读书二字也要更慎重了,不然,不定他日就要名落孙山。
青儿之前没回徐府,如今确认了被录取,他和几个友人打了招呼,就回去京城了。
他想亲口给姐姐报喜,另外还要再收拾些书籍和行礼,等过几天开学时入学。
青儿不知道,此时瑾娘已经知晓他被应天书院录取的事情了。
不知道才闹笑话呢,毕竟那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了,瑾娘可不得多关心着点?
她这边都如此在意这件事了,那府里的下人可不得更郑重一些?于是,就有那心思灵巧的小厮,直接使了钱请人去应天书院门口盯着。也因此,那边一放榜,小厮这头得了消息,瑾娘顺带这也就知道了。
她倒是高兴,笑着连说了几句,“第九名也好,毕竟还在前十名内呢,这可比长安长平好多了,想当初他们那成绩,啧啧,不提也罢。”
长安长平底子薄弱,后来被钱夫子好好教导了两年,倒是有些出息。但是他们比起三岁就开蒙的富贵人家子弟来说,底蕴到底不足,所以当初考试时成绩差强人意也在预料之内。
但青儿好歹也是平阳镇的魁首,堂堂一个魁首,在四大书院之一的招生考试中排名前十,这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越是京城这些眼界高的读书人,越是不承认穷乡僻壤地方的教育。平阳镇无疑就隶属穷乡僻壤之中,可青儿竟然能够突破重围,跑到前十名,这当真是非常争气了。
瑾娘满意的赞了两声,翩翩却惋惜说,“青儿哥哥怕是不会高兴。”
瑾娘懂她的意思,就说,“不高兴就会继续努力,这对他来说是好事。他心气高,没受过打击,这成绩在他看来,应该确实不出色,但经过此番青儿能够准确的定位自己,这也是好事一桩。”
柯柯在一旁好奇的听着,一手拄着头,听得全神贯注。
她听说过“青儿”这个人,据说是眼前这位嫂嫂的嫡亲弟弟。翩翩还说,他是个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还是魁首。长乐和小鱼儿也总是骄傲的说,“小舅舅才高八斗”“小舅舅貌比潘安”“小舅舅超级温柔”……说的人多了,她就不免对这个人好奇起来,想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模样脾性,是不是对的起徐府这阖家女眷对他的赞美。
想到这里柯柯脸不由一僵,她都想的什么。她一个闺阁女儿家,竟想要见外男,她可真是……难道真是这几天往徐府跑的次数太多了,心也跟着跑野了?
这可真是罪过!
柯柯赶紧跟自己说,下次可不能再想这些有的没的了。不然,一不留神说漏嘴,真是羞也羞死人了。
柯柯随翩翩回翩翩的院子时,又听翩翩念叨了“青儿哥哥”几句。
如今在场的只有她们两个,柯柯忍不住好奇,终于轻轻戳了翩翩一下,“你是不是对你的青儿哥哥有好感?”
“当然有好感了。你没听早先长乐和小鱼儿说么?青儿哥哥又有才,又有貌,关键是他脾性温柔,待人温和,为人谦逊,真是再好没有的一个人。”
柯柯偷笑,“既然你对他有好感,不如让你嫂嫂给你们做主定下亲事。两好搁一好,以后你们就成一家人了,这岂不更好?”
翩翩如遭雷劈,随即举起拳头轻轻捶了柯柯好几下。柯柯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之后却轻叫一声撒丫子就跑。
翩翩脸红如血,拎裙子就追过去,“死丫头尽胡说八道,你别跑,看我抓住你有你好看。”
柯柯笑嘻嘻回头冲她做鬼脸,“我说的都是为你好,你考虑一下啊。”
“考虑个鬼啊。柯柯你再胡言乱语,我就,我就把你偷看话本的事情,告诉你母亲。”
这可算是捉住柯柯的痛处了,一时间她也顾不上跑了,赶紧回来劝翩翩大小主意。这要是让娘亲知道她一天到晚尽看些脑残书籍,娘亲一怒之下得给她烧干净。就这还不算,还得罚她抄书跪祠堂,真是想想都惨。
柯柯想求饶,偏此刻翩翩跑过来了,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她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臭丫头,我让你跑,这次让我抓住了吧,看我不收拾你。”





穿越养娃日常 238 初见
两个小姑娘在前边打打闹闹,完全没有一点闺阁千金的形象,这让后边跟着的丫鬟和嬷嬷们不由都黑了脸。
柯柯的嬷嬷也宫里出来的,还是从小伺候柯夫人长大的嬷嬷。从宫里出来的嬷嬷大多规矩严苛,所以看到柯柯这么没规矩的蹦蹦跳跳,喊喊叫叫的样子,那嬷嬷的脸肉眼可见的变黑了。
但自家县主失了规矩,这也不是人家翩翩姑娘的错。毕竟明眼人都看见了,之前可是他们家姑娘先招惹人家翩翩姑娘的,那她还能埋怨徐家人,埋怨翩翩姑娘吗?
老嬷嬷脸一会儿黑一会儿青,好一会儿才恢复如常。
这时候,翩翩身边的嬷嬷也笑着开口,“老姐姐咱们快跟上去,两位姑娘快跑没影了。看她们一个个高兴的,我看了心里也爽快。”
这却是替这宫里的嬷嬷解围了。这嬷嬷也不是不识好歹的,当即缓了脸色,应了一声好,然后找了别的话题聊,两人边说边循着翩翩和柯柯而去。
柯柯被翩翩“欺负”了一顿,再不敢说什么两好搁一好的话。不过她心里却挺惋惜的,她看多了话本,特别羡慕里边才子佳人终成眷属,青梅竹马恩爱白头的剧情。而翩翩和她口中的青儿确实挺有缘分的,两人不是青梅竹马,胜似青梅竹马,又有那么一层姻亲关系在,那人才学品貌又都上上佳,那他们缔结姻缘不是天作之合么?
心里这么想,柯柯可不敢再把这话说出来了。她中午的时候被翩翩抓着痒痒肉好一顿挠,她又叫又躲,形象俱失。之后毫无疑问被嬷嬷逮着念叨了几句,她有些头疼。若是再犯,嬷嬷保准会告诉母亲,让母亲重新招人教导自己规矩。
都豆蔻年华的小姑娘了,再被要求学规矩,她不要面子的么?
柯柯叹口气,把心中那点小憧憬甩出脑海,昏昏的睡着了。
再醒来已经半下午,柯柯和翩翩一道用了茶点,又说了会儿话,便准备回家去了。
如今太阳也没那么毒辣了,回去正好。不然再耗下去,今天晚上肯定还得留宿徐府。她已经留宿过两次了,今天还留宿,回头娘亲要说教的。
翩翩送柯柯出门,两人边往外走,边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柯柯就说,“下次去我家,我娘喜欢菊花,家里各个品类的菊花一应俱全。到时候咱们赏着菊花,吃着螃蟹,喝着桂花酿,岂不美哉?”
翩翩偷偷用手指戳她,赏花吃蟹就行了,还喝桂花酿,看看后边嬷嬷的脸黑成什么样了?
翩翩眉眼灵动的冲柯柯使眼色,让她可长点心吧,别有的没的全说出来,不然她不挨罚谁挨罚?
柯柯此时才想起,嬷嬷为防自己再胡闹,此刻紧跟在自己身后。那她刚才的话嬷嬷岂不是全听到了?
柯柯露出个生无可恋的表情。
嬷嬷虽然宠她,可原则上的事情,嬷嬷根本不会允许她胡闹。说不定看她知错不改,还会告诉娘亲……人生这么精彩,可她活的好难好难啊。
一路上柯柯精神萎靡,像是霜打了的茄子,翩翩看得可乐,绞尽脑汁逗她开心,柯柯才又同她说笑起来。
转眼到了府门口,翩翩还没看见柯家的马车,倒是看见自家的马车了。
那马车刚在门口停下,青儿就从车厢中走了出来。他面容清隽,气质清雅,略带几分书卷气的面容上含着几分浅笑。看见翩翩他还愕然一瞬,随即又看到翩翩身边站着的姑娘……这当下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翩翩率先开口,声音中满是兴奋,“青儿哥哥你可回来了。嘿嘿嘿,恭喜你啊,考进了应天书院,而且排名还那么靠前。嫂嫂今天上午得知这消息,高兴地给府里下人都赏了一个月月钱。”
青儿闻言忍俊不禁,“姐姐太大题小做了。我只是进了书院,又不是中了举人和进士,姐姐这么大张旗鼓,回头爹爹知道了,肯定又要说我。”
“怎么是说你,外祖父要说也是说嫂嫂啊。”
青儿笑着摇摇头。父亲当初将姐姐嫁去那样的徐家,本就心存几分愧疚。虽然这些年来,徐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姐姐也比在闺阁中时更加明媚开怀,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父亲当初的坚持没有错。可那时毕竟是有强迫女儿的嫌疑,所以林父对女儿总是多几分歉疚。加上他是男儿家,本该该多些稳重,多几分担当。因而即便此事当真是姐姐做的不太好,但在父亲看来,也只是他不好,姐姐只是爱弟心切,才做了糊涂事儿,父亲无论如何是不舍得责怪姐姐的。
青儿走到跟前,翩翩瞥见旁边的柯柯,才恍然她是出来送别柯柯的。
按理这碰上面了,她该给青儿和柯柯介绍一下,但这总归也有些不妥。
翩翩纠结了一瞬,就含糊的对柯柯说,“这是青儿哥哥,是我嫂嫂嫡亲的弟弟。”又对青儿说,“这是我的好姐妹,青儿哥哥你一路劳累先回府吧,我先送友人归家。”
青儿礼貌的行了一礼,那厢柯柯也忙不迭的回了一礼,便就此别过。
青儿率先进了府里,等他走没影了。柯柯才轻轻扯了扯翩翩的衣袖,对她挤眉弄眼。
翩翩:好气哦。若是柯柯的丫鬟和嬷嬷不在,她铁定要好好咯吱她几下。都说了她和青儿哥哥关系很纯洁的,怎么被柯柯这挤眉弄眼的,好似他们两人说不清道不明似得。
生气!!
送别了柯柯,翩翩就去了翠柏苑。
结果还没走到翠柏苑门口,就在半道上碰见了长乐和小鱼儿。
俩丫头也是听说了小舅舅回来的消息,赶着去给他报喜的。小鱼儿还特别惋惜的看了翩翩一眼,“我应该跟小姑姑一块儿去送柯柯姐姐的,这样我就能在第一时间见到小舅舅了。”
翩翩馒头黑线,“你叫我小姑姑,叫柯柯姐姐,怎么,我比她显老么?”
小鱼儿懵逼脸,她说了什么,怎么就招来小姑姑如此浓重的怨念了?她不就叫了个“柯柯姐姐”么,这有什么大不了?
小鱼儿满脸纠结,“可是柯柯姐姐看着很小啊,不叫姐姐叫什么?叫她姑姑我叫不出来啊。”
翩翩一噎,最后干脆揪着小鱼儿的小揪揪胡搅蛮缠,“我不管,反正我和她是同辈人。你既然称呼我小姑姑,下次也称呼柯柯姑姑。反正不能叫姐姐,凭白让我老了一辈,我才不乐意。”
小鱼儿又嘀咕,“让你当长辈你还不乐意。哼哼哼,要是谁让我当长辈,我就天天给她买糖葫芦吃。”
小鱼儿对于家中排名仅比荣哥儿高这点是非常怨念的,小孩子没有人权,活在食物链最低端。她想要享受被人“依附”和“听从”的感觉,那就只能让下边多出几个比她小的娃娃。可是,这谈何容易啊。
小鱼儿垂头丧气,翩翩志得意满,长乐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忍不住抿嘴轻笑。
很快到了翠柏苑,青儿正和瑾娘叙话。
三个小姑娘很快过来,个个讨喜的走到青儿跟前,要赏钱。
青儿哭笑不得,“我又没发财,又没升官,做什么给你们赏钱?”
“不管不管。反正小舅舅进了书院就是喜事,我们要跟着沾沾喜气,所以小舅舅快点给赏钱。”
青儿无奈的叹气,却转眼从荷包中取出两样物什来,“赏钱没有,倒是珠花,这里有两个,就是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
长乐和小鱼儿顿时都“咦”了一声,眼睛变得亮晶晶的。两小姑娘快速从青儿手中接过珠花。那珠花是用五颜六色的透明珠子穿起来的。仔细看那些珠子做成各种水果的形状,滴滴溜溜的穿在一起看起来特别漂亮。关键还很有童趣,带在手上玩耍绝对会让人爱不释手。
长乐和小鱼儿也果真乐的嘿嘿笑,翩翩在一边看着眼馋。她也是个姑娘,也喜欢这些亮晶晶的美丽东西。可她也知道青儿哥哥送这些给小鱼儿和长乐不会有人说什么,若是送了她,指不定外人要说些难听的话。毕竟两人不是血亲,送“首饰”就有些扯不清了。
翩翩有些失落,此时青儿却又笑着开口,“我还买了一些布料,那布桩老板说是今天到的新货,都是从江南运过来的,说那些都是江南如今最流行的花色。还有一些衣服样式,也很美观,那老板周到,送我了一本款式的册子。我看那布匹花色确实好,做成相应款式的衣衫,也很出彩,就多买了几匹,回头让人给姐姐送来。姐姐让丫鬟给制成衣裳,你们一道穿。
翩翩一乐,笑了。小鱼儿和长乐也顾不上新“首饰”了,忙不迭的拉着青儿询问,里边真的有她们能穿的款式么?有适合她们的颜色么?那些衣服很漂亮么?小舅舅买的布料够不够多,够不够她们一人做上三五身衣服?
青儿一一回答,小鱼儿和长乐得到满意答案,愈发高兴了。
瑾娘见两个孩子闹腾的不行,赶紧让她们去哄荣哥儿玩。她则详细询问了青儿考试的事情,末了嘱咐他,“回头别忘了给爹爹写信,把这件喜事告诉他。”
青儿点头,“不用姐姐提醒,我回头也是要说的。”他来京城是为了游学,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最后竟然考进了应天书院。这件事情不在预料之内,说给父亲的时候,他老人家肯定也会吃惊。
不过这毕竟是好事儿,想来父亲闻讯后会特别开怀。
毕竟老人家一直以来,都深悔于条件有限耽搁了他,没能将他送到好的书院就读,及早就受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如今可好,这也算是间接了了父亲的一个愿望,父亲该开怀才是。
瑾娘又和青儿说起去应天书院读书的事儿。
其实这没什么好说的,书院里不让带仆役,凡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不过这对青儿来说不是事儿,他完全适应得来。
可青儿到底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瑾娘还是提点了他几句,有关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关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关谨慎小心,祸从口出之类……
青儿听姐姐絮叨,丝毫不见烦。
他心里却忍不住笑,怪不得长安和长平和她说,姐姐最近越来越爱絮叨了。他之前还没当回事儿,此番经历,感触颇深……
很快到了青儿去书院的日子,瑾娘再次让曲河送他过去。
此时徐翀早就回军营了,青儿又一走,家里很快安静下来。
兴许是嫌瑾娘的日子太无聊了,消停许久的徐父又蹦跶出来找事了。
丫鬟传来的原话是,“老太爷嫌弃在家里憋闷的慌,要出去走走。”丫鬟很苦恼,“我们都知道老太爷的身体还没好彻底,哪敢让他现在出去?如今虽然入了秋,外边日头且大呢,老太爷这在外边走动的时间长了,真有个不舒坦,奴婢们那还有脸来见夫人。但奴婢们人微言轻,说的话老太爷完全听不到心里去。还道只是出去走走我们就三拦五截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监牢,不能出去呢。这话说得,真真的折煞奴婢们了。奴婢们拦不住,这才赶紧过来回禀夫人。如今还有两个妈妈借口要准备马车,把老太爷阻住了。但想来时间不会太长,夫人,你说说,这该怎么办?”
1...104105106107108...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