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养娃日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臻善
说好久不见有些夸张,毕竟顶多也就两三天而已。但这也足够让小家伙们不开心了,小鱼儿都念叨了好几次“爹爹不疼她”了。瑾娘虽然借口他公务繁忙,给敷衍过去,但看小鱼儿还是气咻咻的。
徐二郎闻言心中有些歉疚,这两个月来为了谋取外放一事,确实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他疏忽了儿女,这委实不该。
“那就走吧。我多带几本书,之后几天就不过来这边了。”
两人回到翠柏苑,果然就见小鱼儿正嘟着小嘴巴和长乐嘀嘀咕咕。看见瑾娘两人过来了,小鱼儿轻哼一声,脾气很大的扭过头,只留下两个小揪揪上带着的珠花,晃啊晃的。
瑾娘掐一下徐二郎,看吧,看吧,你小棉袄生气了。
徐二郎眸中俱是笑意,不紧不慢走过去。
瑾娘才不看那对父女腻歪,她就问长乐,“翩翩呢?怎么没过来?”
长乐觑一眼二叔和小鱼儿,见二叔专心哄小鱼儿,没注意他们这边,才红着脸小声的和瑾娘说了两句。
瑾娘了然,原来是月事来了不愿意折腾,怪不得没过来吃饭。
翩翩小时身体不好,虽然之后被桂娘子调理过,身体变得健康,但骨子里到底有两分虚弱,也因此她月事来的相对晚些,直到今年年初才来了月事。也因为身子骨稍有些柔弱,来月事后她就有些痛经。好在桂娘子妙手仁心,调理过一段时间就给她治好了。如今月事来了虽然肚子不会痛了,但终归还有些不舒服,小姑娘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蔫蔫的,只想在床上躺尸,根本不想动弹。
瑾娘闻言拍拍长乐的手,示意她知道了。
她准备晚饭后偶过去看看翩翩,小姑娘心思纤细敏感,月事来时尤其喜欢多愁善感,她不过去看一趟,就担心翩翩又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自己再哭鼻子。
眼见着天色不早了,瑾娘让青苗吩咐丫鬟传膳。
这时候荣哥儿也被奶娘抱过来了,小团子二十余斤,当真是个肉蛋蛋。瑾娘抱一会儿还没什么,抱得时间长了胳膊疼的打颤。
她可清楚这小祖宗的分量了,所以接过来立马给他放在专门给他坐的餐椅上。荣哥儿本来还想哭,可长乐立解开荷包逗他高兴,荣哥儿就想不起哭这回事儿了,乐呵呵的和姐姐玩了起来。
:。:





穿越养娃日常 241 告知
241
徐二郎外放的事情有了确切消息时,时间已经进了腊月。
此时的京城刚落过一场大雪,冷的滴水成冰。这样的天气瑾娘坚决是不肯出房门一步的,可思想是一方面,行动上又是另一方面——她不想出门,耐不住徐二郎不允许啊。
换他一句话说,屋子里憋闷,每天还是要出来走走透透气才好。
瑾娘无奈,只能裹着厚厚的斗篷,手里拿着小手炉,被徐二郎牵着在外边晃荡一圈。
连续几日都是如此景况,瑾娘免不了就想多了。
她觉得徐二郎外放的事情应该是准了,但外放的地方,肯定不是他早现打算的翼州。毕竟翼州毗邻江南,虽然也有明确的四季之分,但绝对不会如同京城这般冷。
徐二郎日日带她出门闲逛,倒像是要让她提前适应这气候似得。所以瑾娘不免想到,莫不是徐二郎外放的地方在西北或东北?也只有这些地方,冬天才有厚厚的大雪,温度才低到令人发指。
瑾娘这么想,就开口问了,徐二郎没有直白的回答她,只问,“冷么?能适应么?”
有这句话瑾娘心里就觉得自己的猜测**不离十了,徐二郎怕是真把自己上一次的劝说听到心里去了,果真没有再筹谋着去翼州,而是想去别的州府。这让瑾娘有点高兴,心里也热乎乎的,她浑身血都流快了几分,一时间那还有冻的瑟瑟发抖的模样,却是高兴的小脸红扑扑的,兴奋的不得了的连说了好几句,“不冷,一点也不冷。你摸摸我的手,热乎的很呢。”
说完见徐二郎对着她笑,瑾娘就凑过去,垫着脚尖轻轻亲他一下。“不管你去哪儿,我都是要跟着去的。你也别担心我受不住这份委屈,大不了我就呆在屋里不出去就是了。倒是你,只要你决定好,认为可以的,我都是赞成的。我肯定无条件支持你的啊。”
但气候森冷的地方,大多偏僻,这样的地方治疗好了容易出政绩,但还有两件事要注意。第一肯定是穷山恶水容易出刁民……不过这事儿想来徐二郎有应对的办法不需要她过分操心。那就只有儿女们的教育问题了。
瑾娘不知道钱夫子和桂娘子是不是还愿意跟着他们走。
若是愿意一起走还好,不管是小鱼儿还是长乐几人的教育都有人管,就是荣哥儿的启蒙也不用操心了。
但这种希望其实很小,因为钱夫子和桂娘子也不是心无牵挂的人。他们还有板儿呢,而板儿在应天书院读书读的好好的,做人父母的没道理会留下儿子,反倒跟着雇主走的,这不现实。
这让瑾娘不得不愁起去哪儿寻夫子的问题。
她愁的不要不要的,突然觉得有炽热的气息扑在面颊上。还没回过神来,嘴巴就被人堵住了。
瑾娘被放开时面红耳赤,小脸粉红粉红的,跟三月的桃花似得。她伸手悄悄掐徐二郎的腰肢,这人都不注意场合的么?这是在外边啊外边,万一有丫鬟婆子恰好经过看见了多尴尬。
徐二郎却笑的眉眼温润,他手指在瑾娘嫣红的唇瓣上摁了两下,声音有些喑哑,“谁让你招惹我。”
我巨冤啊。
瑾娘冤死了,她哪儿招惹他了?她刚才正想正事儿了,怎么就成招惹他了?
但随后想到方才亲了他一口……瑾娘噗嗤一笑,牵着徐二郎的手在他手下掐一下。这人真是,这也太不经撩拨了。
长安长平和青儿三人翌日归家,这是应天书院期末前最后一次假期了。过了这一天假,之后学校安排期末考,等考完差不多就回家过年了。
瑾娘有心想把徐二郎即将外放的事儿,说给三人听听,让他们好有个心里准备。
可随后又想,他们很快要期末了,要是因为此事扰乱了他们学习的心思,再给考砸了,那就不美了。
这么想着,瑾娘就决定不说了。反正距离他们放暑假也就一二十天的事儿。到时候等他们回了家再说不迟,左右等徐二郎外放的调令下来,也差不多二月了,一切都还来得及。
瑾娘喂了稳妥起见,没给长安长平青儿说,但徐母那里,她在征求了徐二郎的意见后,却是稍微漏了些口风。
不出瑾娘意料,徐母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像是遭了晴天霹雳。
他猛一下就从凳子上坐起身,一把拉着瑾娘的手问,“什么?你说什么?二郎要外放?”
瑾娘此时只能庆幸,方才让李嬷嬷把屋里伺候的人都远远带走了,不然徐母这一嗓子,徐二郎外放的事情还不闹得众人皆知?
徐母激动的嘴唇发颤,“谁让他外放了?是不是他们衙门里有人排挤他,他觉得做事不顺心了,才想往外边走的?这孩子,那里的衙门不是这样的,他就是去了新衙门,也还是会遇见挠头的事儿。这又不是躲避就能躲避得了的,积极应对就是了,总有解决之道的。瑾娘你回头好好劝劝二郎,这孩子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这京城呆的好好的,那真是有一点办法都不能外放出去的。外边有啥啊,啥也没有。而且天高皇帝远的,你走了人情就凉了,到时候朝廷里没人记着你,皇帝也想不起你,你再想回来比登天还难……”
徐母话说太快喘不过气,瑾娘赶紧送杯水过去让她喝两口换换气。徐母喝了一口,就又要拉着瑾娘念叨,她真是急的不得了,一个劲儿骂徐二郎“糊涂,真是糊涂到家了。连我这个半截身子埋地下都知道,他老老实实在京城呆着,有皇帝靠着,过几年肯定顺丰顺水就升上去了。你说他还要外放,他图啥啊?瑾娘你老实给我说,是不是他衙门里有人给他使绊子了?”
瑾娘给徐母顺顺气,看她稍微平复下来了,就缓缓说,“娘您别担心,二郎在翰林院好的很。没人给他使绊子,也没人算计他排挤他,他想外放是自己的主意,和被人没有关系。”
“他是脑子进水了么……”
“娘,您先别慌,听我跟您仔细说。”瑾娘就把徐二郎早先的考量,简单说给徐母听。可徐母那里能听到心里去?
京城多好的地界啊,繁华热闹,又是政治中心,整个大齐朝的读书人都往京城来,没听说过谁要往外边去的。儿子糊涂啊,只想着在外边历练几年做出政绩,可你在京城也一样能出政绩啊。而且京城到底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你做出点政绩皇帝也很快能知道,那比你跑到外边去干死干活,说不定得了政绩还要被上峰抢了去。吃苦受累大几年,结果全是给他人做嫁衣裳,这损失谁赔得起?
徐母絮絮叨叨的,气的火冒三丈。瑾娘继续劝说,结果不仅没把徐母说通,反倒是火上浇油了,徐母这下不但更生气了,且连带着把她也怨上了。觉得她不劝着徐二郎是罪一,她还想帮衬二郎说服她,这简直是助纣为孽。
徐母真个恼了,直接就把瑾娘哄出来了。
瑾娘只觉得这下丢人可丢大了,被自家婆婆从屋里撵出来,怕是整个京城的媳妇都没经过这世面。
她一时就有些惆怅,都说男人夹在媳妇和娘中间有些难做,可要瑾娘说,这媳妇夹在男人和婆婆中间,这媳妇更不好做啊。
瑾娘回翠柏苑时,就见翩翩风风火火的从小路跑了过来。
小丫头跑的太快,也没看路,差点一头撞瑾娘怀里。
瑾娘猜着她应该是收到了丫鬟的报信,来给她解围的。果不其然,翩翩看到她后,先是松了口气,随后将她从上到下扫了一遍,见她没有丝毫损伤,才又问了一遍,“嫂嫂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你看我,这不好着呢么。”瑾娘好笑的点了翩翩一下,“你刚什么眼神,怎么好像担心我缺胳膊短腿儿似得?我只是去见了母亲,又没见什么洪水猛兽,母亲也不是安灯不讲理,又不会让人对我动手,你瞎担心什么?”
她也不知道她担心什么,可她听到丫鬟说母亲和嫂嫂在屋里吵起来了,就惊的魂儿都要飞了好么?
翩翩缓了好一会儿气才平复了急促的呼吸,瑾娘等她安稳下来了,才问她,“你现在是去看看母亲,还是跟我去翠柏苑?”
“我跟嫂嫂去翠柏苑吧,嫂嫂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儿,也让娘亲自己冷静冷静。”
瑾娘本来也没想着瞒翩翩,毕竟翩翩也是大姑娘了,不像长乐和小鱼儿那么口无遮拦。再来她也不像是长乐和小鱼儿那样,长乐没有父母,她这个嫂子就相当于她母亲,完全可以走到哪儿,就把长乐带到哪儿,小鱼儿更是如此。可翩翩毕竟是小姑子,且如果她真的和徐二郎一同去外地,三郎也不在家,徐父徐母身边就只有翩翩一个女儿承欢膝下了。
虽然她是想将翩翩一道带走的,但这还要问问翩翩本人的意思。
瑾娘就让丫鬟距离远些,将徐二郎外放的事情和翩翩一说。
翩翩闻言后很是吃了一惊,但此时也能想通娘亲为什么那么愤怒了。
但是她和母亲不同,母亲惯于享乐,觉得哥哥在京中安安稳稳的升官发财没什么不好。可翩翩更能体谅哥哥一腔雄心壮志,要为国尽忠为百姓谋福祉。
男儿有志气是好事儿,更何况哥哥还如此年轻,如果就这样将他拘束在京城,即便他是雄鹰,没了翅膀又和家雀有什么区别?
翩翩当即就说,“嫂嫂不用担心娘亲那边,回头我就去劝娘。娘这是糊涂了,她想一家子团团圆圆的,想哥哥顺风顺水的,但这么熬下去把哥哥的雄心壮志都熬没了。别以为我小就不知道,翰林院也有很多勾心斗角呢。整日在哥哥在那种氛围中熬日子,不如放手让哥哥去闯个未来。”
瑾娘眼中带笑,没想到徐母还有一个小姑娘想的明白。
不过徐母的考量站在她的角度未尝没有道理,但是她只考虑对她来说最好的,却不晓得,那并不是徐二郎需要的。
瑾娘就说翩翩,“这事儿不用你插手,稍后我再去找娘说就好。娘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她只是初听到这个消息太震惊,反应有些激烈罢了。这是大人的事儿,你别插手,不然小新娘再生你的气。”
“我才不怕呢。娘生我的气也就是片刻,我多撒撒娇,娘就拿我没辙了。”
瑾娘又说起让翩翩随行的事儿,翩翩闻言却有些踌躇。正如瑾娘所想,翩翩也想到了两个哥哥不在家,她若也远去,两个老人未免膝下荒凉。
所以即便很想和哥哥嫂嫂一同去哥哥的任地,翩翩还会理智的说,“我就不去了吧,我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而且我在家才最好,不仅能照顾父母,也能帮衬你们维持和京城各个府里的人情往来。如是我也跟着走了,怕是……”
翩翩的未尽之言瑾娘如何不晓得?如是翩翩也走了,徐母能不能担起徐府与京城各府交际的事情都是个问题。若是逼一逼,徐母说不定也会立起来,把家管住,但到底很难。
瑾娘私心里是决定要带走翩翩的,毕竟京城还有个李和辉。她和徐二郎的忧虑一下,担心李和辉找借口三番五次登门,把徐父徐母拿下。
若是徐父徐母给他们定了亲,瑾娘和徐二郎真是鞭长莫及。
倒不是对李和辉不满意,对这门亲事避之不及,而是还没到时候,两人远不到成亲哪一步。且翩翩还小,所以这事儿再等几年才好。
晚上徐二郎归家,瑾娘将好徐母“沟通”的结果和他说了说。谁知话还没说完,鹤延堂的小丫头就跑过来了,说是老夫人有事儿寻老爷。
瑾娘给徐二郎使个眼色,有些怜悯的看他好几眼。
去吧去吧,去了让你娘说教几句撒撒气,不然有气不得法,再这么憋闷下去,怕是要憋出病来。
:。:




穿越养娃日常 242 闻讯
242瑾娘原本以为徐二郎这一去,怎么也要一个时辰才回来。毕竟徐母今天着实气的不轻,她跟自己这个儿媳妇没什么好掰扯的,可见到了罪魁祸首当事人徐二郎,徐母不指着他的鼻子骂痛快了根本不可能。
骂一顿再劝一顿,然后再掰扯一顿,怎么也要一个时辰。可瑾娘万万没想到,她一个澡都没洗完,徐二郎就回来了。
这动作有点快啊。
这么会儿功夫,够说什么啊?
瑾娘狐疑的看过去,就听徐二郎说,“母亲有些激动,等她平静两天,我们再谈。”
……那你可真够不孝啊。
就这样把徐母晾在一边,徐母不气的心绞痛才有鬼。但就像是徐二郎刚才说的那样,徐母如今正在气头上,口不遮掩不定说些什么难听话,万一伤了母子间的感情可就不美了。再来徐二郎是个执拗性子,他打定主意做的事儿,那是一百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他是下定决心要外放了,徐母再说一百句一千句也是白搭。与其到时候娘俩各不相让再闹起来,还是彼此冷静冷静好些。
这一冷静就冷静到长安几人放假。
几人回来后,敏感的主意到家里气氛不太一样。过往丫鬟奴仆在经过前院时,个顶个的垫着脚尖走路,好似生怕动静大了惹来麻烦一样。
长平嘀咕了几句,“这些人搞什么鬼?左路都不好好走,一个个缩着脖子垫着脚,形象呢?”
长安则给身后跟着的小厮使了个眼色,那小厮是个机灵的,了然的点点头,随即就去找相熟的伙伴打听消息去了。
等三人各自回了院子,打听消息的小厮就跑过来,将探听到的东西如此一说。
长安眼皮一挑,“二叔要外放?”
“奴才打听来的消息是如此,据说消息是从鹤延堂中传出来的。至于这消息的真假,奴才倒是不知。”
想到祖母与二叔生了场闷气,将近二十天还没消气,为此还迁怒上婶婶和小鱼儿,长安一边无语头痛,一边也觉得,二叔外放的消息八成是真的了。
意识到二叔和二婶说不定不日就要离京,长安一颗心顿时乱了起来,整个人也有些无措,突然就觉得自己像是被人丢弃的小孩儿,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长安的反应还算稳重,长平确实炸毛了。他不敢置信的掏了好几下耳朵,“什么?你说什么?我二叔要外放?假的吧。外边的官位也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些肥缺更是筹谋几年都不一定能当上,至于那些吃力不讨好的……我二叔肯定看不上。这么说我二叔早就有外放的打算了?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长平一边念叨一边撒丫子往外边跑,“我去翠柏苑问问二叔。”
长安想说,这个时候二叔肯定还在翰林院。年前翰林院也忙呢,这时候肯定没回家。不过又一想,即便二叔不在家,还有二婶呢,问二婶也是一样的。
这么想着,长安也火速起身,跟着长平出去了。
而此时听闻这消息的青儿,也蹙着眉头往翠柏苑而去。
瑾娘见三个大小伙子鱼贯而来,就招呼他们坐下暖和暖和。寒冬腊月的,这天是真的冷啊。看长平跑的头顶冒气,长安和青儿的脸冻得煞白煞白的,鼻尖还通红通红的,看着可怜又可笑。
“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你们稍等等,我一会儿说给你们。”她招呼丫鬟们端些茶水点心过来,“你们一路回来肯定又渴又饿,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不过再等一会儿就吃晚饭了,你们别贪吃,一人次两块就成。”
长平不想吃,他一想到二叔二婶要离京就满心无力。他想质问婶婶和叔叔离京后,他和哥哥怎么办?他们怎么忍心丢下这大一家子老老小小,怎么就舍得外放出去?可他又有什么立场问呢?他们只是侄儿又不是亲儿子,那里能因为自己一己之私,耽搁了二叔的前程?况且数遍京城,能为了亲生的孩子留京的家长也不多,官位难升,那些大人那个不是为了前程,可以舍弃所有东西。
长平闷闷的捏着一块儿梅花糕,不吃也不说话,只垂着脑袋蔫巴巴的。
长安和青儿也有些丧气,瑾娘见状心里无奈,却也只能打起精神说,“看你们一个个的,蔫头蔫脑无精打采的,这是要做什么?你们二叔是准备外放,兴许三年,兴许六年,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回京了。怎么你们把这气氛弄的如此凝重,好似你们二叔这一去就不能回来似得。”
长安抿着嘴巴说,“二婶你别胡说。”
“好,好,我不胡说。”其实她真是想让几个孩子过个好年,等过完年后,再把徐二郎外放的消息说给他们听的。无奈徐母院子里的人管束的实在松散,不过一两日时间,那消息从徐母处传了出来。
好在李嬷嬷第一时间把这事儿说给她听,她又特意将众人敲打了一遍,所以如今那消息还只是在府内传播,倒是还没传出去。这也得宜于她几次三番整顿府里的风气和下人,不然怕是府里稍有点风吹草动,就穿的众人皆知了。
消息传出去后,翩翩那里倒是没动静。毕竟早先她就和她摊开了说了,所以翩翩丝毫不吃惊。倒是长乐和小鱼儿,激动的跑过来询问。长乐尤其可怜,眼圈都红了,泪珠子眨巴眨巴就从眼睛里跑出来了。
不过这姑娘也好哄,瑾娘告诉她会带她一起走,长乐就乐了,至于小鱼儿,这个不提也罢。
长乐自己得到护被带走的准信,心里安定下来,但却担心起两个哥哥。那时候瑾娘还安慰她,说长安长平都大了,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好好说是能说通的。
她和徐二郎确实不准备带长安长平去外放之地,毕竟那里地理荒僻,文风更是和京城相差甚远,更何况那里想找到堪比应天书院的夫子,更是难上加难。
综此种种考虑,长安长平是必定要留下的。
他们计划的很好,可这俩孩子……虽然也能说通,可这委屈的小眼神,哎呦,看的我好有罪恶感啊。
瑾娘就说,“把你们俩留在京城有两重考量。其一自然是为了你们的学业,其二么,你们也大了,你们二叔外放,三叔不能常归家,家中只余下你们祖父母,谁也放心不下。长安长平,若是把我把你们祖父母托付给你们照顾,你们能做好这件事儿么?能让你们二叔三叔毫无心理负担的在外边拼搏么?你们会在你们二叔不在京城的这段时日,撑起徐府的门户么?”
长安和长平想说“不能”“不好”“不可以”,但话到嘴边,却无论如何也吐不出来。他们还想闹别扭,还想争取一些权益,但渐渐翘起的嘴角却出卖了他们。他们是愿意承担起安排到他们身上的任务的,他们可以做的很好,可以让二叔三叔毫无心理负担在外边打拼。他们大了,他们足以撑起门户了!!!
一股从未有过的责任感席卷全身,两个小子振奋的捏紧拳头,满脸激动。
但是,不可以表现的太好说话,不然就没办法从婶婶手中讨到更多好处了。
在这一点上,兄弟来的想法倒是挺一样的,所以即便心里早就爽快的答应了,他们哈市很快压下面上的喜意,又变得无理取闹起来。
瑾娘眼瞎么?
不瞎!所以两人的情绪转变她看得一清二楚。但那又怎样,这么大的事儿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闹脾气也是正常的,她多哄哄,多顺着些,总归会好的。
于是,长安长平讨价还价,瑾娘一退再退……
最后承诺了一大堆好处出去,瑾娘自己回过神后都懵逼了。话说都还没去任地呢,她怎么就和两人商量好一年去探望他们几次,多长时间必须写一封信这些事情上了,这说的未免太早了。
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安抚住两个孩子了。
再是青儿,这个好歹大些,也好说话。
1...106107108109110...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