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养娃日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臻善
姐妹两个吃了不少东西,用的时间自然长了。早先他们进店时间那伙大汉早就离去,倒是在她们之后进来的,那么面容阴鸷,眸光邪气的少年,倒是还在。
那少年该是这里的名人,最起码长乐和小鱼儿看见不少人进店看见他,都没有露出异样神色。但是在店里没有空位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去少年坐的那张桌子上拼桌,由此可见这少年的脾性,或许当真有些坏,这人也着实不好惹,让人不得不对他退避三舍。
长乐和小鱼儿看过就忘,也不纠结这些。她们还要去买长乐需要制药器具,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还准备逛一逛街,看一下河州的风俗民情。再有时间,看个杂耍,听个说书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她们的时间紧凑着呢,才不会将这么宝贵的时间,浪费到无关紧要的人身上。
此时街上的店铺大多开门了,两人很快买了长乐需要的东西。但因为长乐是个名副其实的药痴,所以进了药铺后,还购置了很大一批药材,还捡着人家这里功效奇特的药丸子,零零碎碎买了好些。
最后手里的银子花干花净了,长乐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小鱼儿就跟在长乐身侧,心虚胆怯的捂着自己的小荷包,生恐姐姐把主意打到她的碎银子上。
小鱼儿人小,没有收入,就是有收入,大额的也被娘亲放起来,准备以后给她添做嫁妆。所以她当真穷的很,出门身上最多带十两银子。她因为姐姐和她一样穷,可事实上,姐姐这会儿功夫已经花了三百两了。小鱼儿震惊的同时,也担心卖上瘾的姐姐手头紧张,会让她解解为难,倒是姐姐开口她是借呢还是不借?这问题把小鱼儿难住了,但是她私心里是不想借的,因此用力捂住自己的小荷包,担心待会儿买珠花的碎银子飞出去,变成一堆药材回来。
长乐意犹未尽的做出药铺,就看见小鱼儿做鬼似得捂荷包的动作。她嘴角不由抽搐一下,轻敲了敲小鱼儿的脑袋,说她“小白眼狼”。
亏她有什么好东西,全都想给小鱼儿。结果这丫头可好,担心她用银子,就把荷包捂得紧紧的。
啧,她是会用小孩儿银子的人么?
她可很有钱的好么?
不说和小姑姑合伙开胭脂铺子,赚了一大笔钱,她全都自己看管着。只说早先还在平阳时,二叔将家中七层产业给了大哥和二哥,两个哥哥担心她想买什么东西手头紧,就每年把其中两层收入给她让她自己放着。所以她根本不缺钱好么?手里大把的钱,怕是许多当家主母都没她手头宽绰。
但这不是对实际情况预料的不准确,带的钱少不够花了么。但不够花可以回头拿了钱再过来买啊,她又不是非得用小鱼儿的钱,看把小鱼儿吓的。
啧,之前对她好白对她好了,当真是个小白眼狼。
小鱼儿也知道自己得罪姐姐了,之后忙不迭的买东西赔罪。买珠花给姐姐挑贵的,买零嘴给姐姐挑大的,买成衣先给姐姐挑好看的……
这个狗腿的模样啊,把长乐逗的忍俊不禁,揉着她的小揪揪笑的不得了。
姐妹两人结束这一天的行程时,已经将近午膳的时候了。她们出来一上午,若此时还不回家怕婶婶/娘亲会担心,所以就决定买些好吃的糕点就赶紧回去。
两人各样糕点果脯都称了一些,就要走出售卖糕点的珍品斋时,不料和人碰了一下。
来人身量高大,走路势头猛,怕是也没想到会撞到人,所以碰撞之下两人都趔趄了一下,还都闷哼了一声。
闷哼声大的还是长乐,她之前走在前面,又只顾着和小鱼儿说话,所以没看路,被人撞上是她活该。但是来人是石头做的么?走路还那么猛,是赶着去杀人么?
那一下撞的她差点一屁股坐地上,若不是珍品斋的侍女慌忙服了一把,这次真的要出丑了。
长乐又疼有怒,又气咻咻的看过去,小鱼儿同样,叉着腰就要替姐姐出气。结果可好,入眼一张有些眼熟的脸,两人都不用回想,就想到了朝食店那个阴鸷的少年。
这人看着不好惹,所以还是……算了吧。
长乐闷闷不说话,那人竟也不说,只是“呵”了一声,脚步一迈错过她们,就进了店铺。
小鱼儿见状可不依了,一下拉住那人的衣袖,怒着小嗓子说,“你撞到我姐姐了,给我姐姐道歉。”
少年垂首看了眼刚到他腰间的小不点,丁点大小的人,顾着个胖嘟嘟的包子脸,眼睛大大的,黑黑的,模样长得倒好,就是嘟着小嘴巴奶凶奶凶的。
看起来还挺不好招惹。
少年也懒得和小娃娃计较,就很没诚意的随口扯了句“对不住”,然后再没看姐妹俩,招手让珍品斋的丫鬟称了几样糕点。
小鱼儿气坏了,她没想到世上竟然还有比自家三叔更猖狂不讲理的人。
啧,啧,和这人比起来,自家三叔脾性好的感天动地了。
小鱼儿还想和人理论,长乐却及时拉住她,哄着她说“算了”,对方也不是故意的云云。
她是不想节外生枝,再给二叔惹麻烦。那少年看穿着便非富即贵,而他腰间的玉更不是凡品,加上他性格乖张,但无人敢惹,想也知道背后靠山大了。
他们初来乍到,不宜结仇啊。
小鱼儿被劝住了,可还是不甘心的瞪一眼过去。那少年察觉到背后的视线也没回头,倒是在姐妹俩要走出门时,多看了长乐两眼,然后收回视线丢出银子,扬长而去。
:。:





穿越养娃日常 255安澜
长乐和小鱼儿买完糕点回家,当真已经到了午膳时候。
瑾娘左等右等不见两人回来,险些派人出来寻她们。好在她们及时回来,不过就这也把瑾娘担心的够呛,回头免不了训斥了两人两句。
长乐和小鱼儿耐心听着,两人态度好的不得了,点头跟小鸡啄米似得。但身为两人的亲娘和亲婶婶,瑾娘还没看出两个小丫头的心思么?她们不外乎是觉得,出去玩一上午,回头换了几句训斥,这买卖挺划算,下次还可继续尝试?
瑾娘好气又好笑,又念着初来河州,孩子有些好奇是应当,且她们常年拘束在内宅,很少有出去玩乐的时候,那出去玩耍一下也无伤大雅。她是亲娘亲婶婶,没必要太苛责两姑娘,不然及早磨灭了她们的童趣,活的跟个行尸走肉一样,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瑾娘想到这里,就不说她们什么了。只让她们赶紧清洗手脸,准备用午膳。
这时候荣哥儿被奶嬷嬷抱进来了,小家伙一上午没找见两姐姐,奶娘告诉他姐姐再和他duo māo māo,小家伙就真个在院子里跑了一上午寻人。可寻来寻去无论如何都寻不见,委屈的不得了,泪珠子都从眼睛里跑出来了。
可好如今看着两人了,荣哥儿立马止住泪,泪眼巴巴的跑过去抱住两个姐姐的小腿儿,还口口声声说她们“坏人”“姐姐是坏人”。
长乐和小鱼儿:那啥,她们是挺坏的。她们怎么就没想起来抱荣哥儿一起出去玩呢?虽说婶婶/娘亲肯定不会同意她们的提议,但是她们出门前根本就没想起荣哥儿这个人,这就是她们的不是了。
两个小姑娘心里虚的不得了,就赶紧拿了买来的糕点喂着荣哥儿吃。瑾娘看见了也没说什么,不过在荣哥儿要吃第二块儿时制止了他,“洗洗手准备吃午膳了,糕点什么的留着你们下午饿了吃。”
很快用完午膳,三个孩子都忍不住打起哈欠来。瑾娘让青禾领他们就在这院子的厢房休息荣哥儿还不满三岁,暂时还住在父母眼皮子底下,至于长乐和小鱼儿的院子水云居,因为其中几株树挡住了阳光,不利于长乐晾晒药材,所以趁着两人外出这段时间,几个小厮便将那树木伐掉了。
伐树简单,但要挖出下边的树根有些难,如今那几个小厮还在忙碌着,没个一两个时辰那院子里清净不了。
考虑到这点,瑾娘就让长乐和小鱼儿也在这院里歇了。
三个孩子都睡着后,瑾娘也休息了一会儿。醒来后她继续翻看徐嬷嬷给她讲述的有关河州官员内眷的信息,她现在感觉脑子严重不够用,所以当初徐嬷嬷说这些信息时,她就让个小丫鬟在旁边后拿笔记录,之后时不时拿出来翻看,以备不时之需。
瑾娘正看着时小鱼儿和长乐牵着手过来了,姐妹俩和瑾娘闲话家常,说起上午的见闻。先是说那家朝食铺子味道真真好,里边不知道是添加了何种香料,又是如何腌制的;又说河州和京城的民俗风情当真处处不同,京城多权贵,往来的行人大多衣着精致体面,百姓寒暄也是有礼有节,但河州的百姓说话大嗓门,看起来豪爽热情,且这里的汉子即便三月天也有打赤膊的,很是不拘小节,即便妇女,看起来也格外大气一些。
说着说着不免说道那个“狭路相逢”的少年,这个小鱼儿意见可大了,皱着眉头说那少年不知礼数,冲撞了姐姐也不晓得主动道歉一声,若不是她及时拉住人,他就当此事没发生过,继续买糕点去了。
说起这个小鱼儿就很气,倒是长乐,看着心平气和。
等小鱼儿说完了,长乐才补充了几句,包括那少年满身桀骜,神情阴鸷,看起来就不好招惹,没必要因为一件小事贸然树敌。再说两人撞到一块儿时,她也不留神狠狠踩了那少年一脚,当时只觉得那里不对,还是后来上了马车回家时,才想起来八成是踩到人了。
那种情况下,那少年也没说什么,所以她觉得那少年未必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桀骜蛮横。
长乐一来心酸,一来不愿意招惹是非,所以上午那事儿她本没准备告诉瑾娘。熟料忘了提前和小鱼儿打招呼,这嘴巴快的小丫头就把此事说了出来。
瑾娘闻言先是担心的闻讯长乐有没有撞到那里,身上有没有淤青?
长乐身上确实青了一块儿,不偏不倚正好在她胸口处。可这地方隐.私,她连嬷嬷都不想给看,自然也不好意思说给婶婶听,所以瑾娘问起,她也摇着头,硬着头皮说无事。
瑾娘安心了,这才教导这两姑娘,别怕在外边惹事,真若是出事了,只要不是她们的错,家里都给她们顶着。
长乐听得连连点头,小鱼儿也欢呼雀跃的说,“娘亲最好”。还侧过头来,小声和长乐嘀咕,若是下次再遇到那个不懂事的哥哥,要给他教训,她们现在可是拿了尚方宝剑,不怕惹是生非的人了。
长乐:……
瑾娘:……
姐妹俩和瑾娘说完话,就准备回去了。长乐是惦记着自己今天上午买的药材,想赶紧归置起来;小鱼儿么,她就是个跟屁虫,姐姐要走她自然也没有留下的道理。
瑾娘闻言摆摆手,让两丫头快离开,她也忙得很,没空一直理会这两丫头。
不过很快瑾娘想起一事,就让俩丫头先等等,“我给你们找了教导文学的师傅,顺带也教你们乐理和调香,你们先见见人吧。”
两人如遭雷劈。
话说虽然早知道婶婶/娘亲又给她们寻觅师傅,可这么就寻到合适的人,这速度未免太快了吧?她们两个可还没潇洒够呢。
要说瑾娘给两人找的师傅,也勉强算是“熟人”。那不是别人,正是徐二郎等人在道观中救下的女眷中的一位,那位名叫安澜,被秦嬷嬷定为出自官家的姑娘。
她们那群落难的女子,一路随她们到了河州。不过她们不适宜安置在府里,那些女眷也不愿意住在府中,墨河便奉瑾娘之命,早早在河州置办了一处不大不小的宅院,进河州之后就把那些人送了过去安顿。
安澜本也在那些人之列,和那些女眷一样,行尸走肉一样适应着日子。
这不秦嬷嬷奉命照应她们,每天都要往那边跑一趟,她喜欢这姑娘的气质,心疼她的遭遇,又知瑾娘有给两位姑娘找夫子的打算,所以今天特意给瑾娘说了说此事。
秦嬷嬷也担心瑾娘对她们的遭遇有所忌讳,可她看见那姑娘,不免就想起早先主家中的那位姑娘。本也是及笄的年纪,婚事都说定了,最是和善爱笑不过的一位姑娘,可就因为家里遭了难,未免落到狱中被人欺辱,直接一根绳子吊死了。
想想那位对自己有恩的姑娘,再看看安澜,秦嬷嬷就硬着头皮过来求情。
熟料瑾娘根本不在意这些,她虽然考虑了片刻,可还是让秦嬷嬷带了人来。
结果一见那位姑娘,瑾娘对此事先就同意了几分。再是一番交谈,瑾娘的心思就定了。
瑾娘就道,“我给你们找的夫子姓安,你们以后称呼她安夫子就好。安夫子虽是女眷,但诗书字画无一不精,在琴棋乐理上也颇有心得。此外,她还习的一身舞艺,一手蜀绣也巧夺天工,逼真灵秀。”
说起这女子的才艺,瑾娘钦佩赞赏之余,也赧然羞愧的很。想她琴棋乐理无一精通,诗书字画……若是她那手画建筑设计图的本事,也能归咎到“画技”里边她勉强也算有个拿的出手的。不然,……舞艺,女工更没一样拿的出手,她可真真是个废物。
给自己盖了个废物的戳儿,瑾娘就越发羡慕那些可以把这些技艺都学的颇有成效的姑娘。都是一样的人,差别这么大,老天爷真的很不公平啊。
瑾娘长吁短叹,长乐和小鱼儿对视一眼,然后看向娘亲。她们的眼神透漏出一个讯息:这世上当真有那般才华横溢的姑娘?
瑾娘说,“见过了人你们就知道了。”再不行日后还要长久相处下去,对方几斤几两,是不是像她说的这般了不得,长乐和小鱼儿总会看出来的。
稍后那位名叫安澜的女子,果真在秦嬷嬷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她长着鹅蛋脸,桃花眼,琼鼻樱桃唇,面色白皙柔嫩,身段瘦削单薄……虽是经过早先的折磨瘦的脱了相,整个人的精气神也差得很。但不难看出,这女子婉约娴静,灵秀又气质清华,当真看上一眼就让人心折。
这样的好女子,偏就糟了那样的厄难,老天爷真是瞎了眼。
尽管之前见安澜时,瑾娘就为她的气质心折,此时再见,心中仍免不了意动。
她越是喜欢这姑娘,就越是忍不住为她的遭遇感到惋惜。而长乐和小鱼儿,此时看这安澜,也有些出神。
气质这般好的姑娘,她们还没见过呢。
但见她举手投足都曼妙有韵律,说话行事也规规矩矩的,可不管怎么看,都好看的不行……难道是人长得好看,就什么都好看?
小鱼儿陷入沉思中。
最后长乐和小鱼儿自然是满腹欢喜的认了师傅,并当着瑾娘的面,给安澜敬了茶。
安澜精通诗书字画,乐理琴棋,连带着在舞蹈和女工上都颇有建树。这样一身本事,若是弃之不用就可惜了,而若是教授两个徒儿,对于她这种半死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慰藉和乐趣。
更何况是敬了拜师茶的,那徒儿就真和半女差不多。安澜忍不住想,她以为这一生再无亲近之人,要蹉跎孤冷终身……若是有这两个小姑娘日日在侧,未尝不是老天爷对她的补偿。
这场拜师礼完美落下帷幕,瑾娘就让青禾领着安澜去给她安排好的院子安置。
她今后要负责其长乐和小鱼儿除了礼仪之外所有的教育问题其实就是在教导规矩礼仪上,安澜也不是没有说话的资格,只是这终归不是她擅长的,偶有指点还说的过去,若是让她整个把教导规矩一事捏在手里,自己全全教授,却并非安澜所愿。
她是个腹有诗书,气质清华的女子,喜欢的也是诗书琴棋,字画乐理,那些沉珂的规矩礼仪,若非为生存之故,她也不愿意修习,更何况是教导了。
说这些就说远了,且继续说瑾娘自从上午见了安澜后,就觉得这人可以定下了。既然以后要教导长乐和小鱼儿,那作为她们的师傅,定然没有日日在徐府和那小院跑的道理。当然,为了方便两位小姑娘请教问题,安澜住在徐府才是最妥当的安排。所以瑾娘就挑了个僻静又雅致的小院,让人赶紧收拾了,如今正好安置安澜。
安澜的事毕,两个小姑娘最近也有事儿干了,且不会再出去跑了,瑾娘心略松了松。
可随即又想到,还要给她们找个会武艺的师傅齐师傅留在京城专门教导翩翩了,长乐和小鱼儿这里就无人可用了。
另外教导规矩的嬷嬷至今还没寻到……
还有荣哥儿也快要开蒙了,总不能让安澜把荣哥儿的启蒙问题也承担起来男孩儿长与夫人之手总归不妥当。而徐二郎之后几年怕是都没有闲暇时间,也没时间给荣哥儿开蒙,所以给荣哥儿开蒙的师傅也要快些寻到,此外还要给荣哥儿找个教导武艺的师傅这个倒是可以交给墨河和浍河几人……
想着想着,瑾娘就头痛起来。
家里大大小小总共也没几个主子,可事情却多的一时半刻都处置不晚,这真是让她心累。
更让人心累的是,她肚里还有一个,如今天这种烦忧,过几年还要再来一回。这可真是……难怪当娘的人脾气都一年比一年暴躁。天天这么多事,不暴躁那是见鬼了!




穿越养娃日常 256怼回去
徐二郎正式上任为河州同知的第一个休沐日前几天,河州知州大人府上派人往徐府送了请帖,说是要给新上任的同知大人接风,届时宴请徐同知携家眷到知州府做客云云。
同时帖子上还写了,届时也会邀请河州官场上所有官员前去,给徐同知熟悉河州各官员提供一个场地。
瑾娘拿到丫鬟送进来的帖子后,脑子里不由的想:从表面上看着知州大人还挺好的,不仅善解人意,还热情周到。但事实上,并不!!!
话说她这两天已经筹备起宴席了,就准备等徐二郎休沐日前两天,往各位大人家里派发请帖,请官员休沐日时携带家眷来府里做客,互相熟悉熟悉。结果,她请客的菜单都拟定了,大厨都请过了,正在马不停蹄写请帖的时候,来了这么一张帖子,把她的计划全盘搅乱了。
要说这是碰巧了,得多大的缘分才有这种巧合?
与其觉得这是意外,她更觉得是知州夫人时刻关注着这边府里的动向,就准备处处挤兑他们,让他们不好过。
啧,堂堂正四品的知州夫人,心胸肚量这么小,仗着权势处处不与人方便,她也不怕那日阴沟里翻船。
因为这张帖子,瑾娘好生了一场气,还是长乐和小鱼儿闻讯过来将她安慰一通,瑾娘心里才没那么不舒服了。
但总归是心里不得劲,所以等晚上徐二郎回来时,她精神就有些怏怏的,连起身招呼他都没力气。
徐二郎想是进府后,就被浍河告知了此事,所以面上也没有异样。只是在收拾妥当后,将瑾娘抱在怀里安抚她。
他笑着道,“去知州大人家里也未尝不好,还省得你折腾了。你如今怀了身孕,我且担心你的身体,不舍得你劳累。”
瑾娘闻言白他一眼,“反正迟早要请的,早些请总比晚些请好。之前咱们是忙着安置家里,没空闲宴请众人。如今好不容易家里理出个头绪了,有时间摆宴席了,你那上司的家里倒是与人为难来了。”
徐二郎就说,“这未必是知州大人的意思。”苏文远是靠着家里的余荫,才升到了四品。他本身才学能力都一般,只是运气好些,才一路青云直上。这人资质平平,为官的能力也平平,若说还有可值得歌颂的地方,便是还算仁政爱民。而这人算是个老好人,脾性秉性都温和儒雅,也正是因为这脾性,被其夫人拿捏的牢牢的,在官场上落下了耙耳朵的名声。
徐二郎如此一说,瑾娘就忍不住想,莫不是她刚才真想多了?
她之前还觉得,这时候来了请帖,一来是知州夫人要处处挤兑她,让他们心里不好受;二来未尝不是知州大人想借此让徐二郎明白,谁才是河州的“地头蛇”,在河州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虽说不一定有打压徐二郎的心思,但让徐二郎认清“现实”,不要和他这上司争锋肯定是应有的意思。
但经过徐二郎这一说,苏大人很是随性,怕是不会有这样的心思。那这真就单纯是知州夫人看徐府不顺眼,所以故意找茬?
行吧,只要不涉及到外边的大事,只是内宅妇人的计量,那就没那么惹人恼怒的。她且想开点,不和那偏了性情,心思狭隘的知州夫人计较便是。
瑾娘消了气,就说,“回头我就做两身好衣裳去,穿着在那知州夫人跟前显摆显摆。”
徐二郎一言难尽的看着她,“你这是作何?”
“她让我心里不舒坦,我肯定也要给她添点堵啊。不然她真以为我小门小户的出来,能任由她拿捏,任由她给我气受呢。哼,别的方面我许是比不过她,但要将众人的注意力从她身上转移开来,我还是有办法的。”
那知州夫人弄这一出,不就为了排挤她,不给她们好日子过么,她偏不让她如意。而若要给知州夫人一个打击,亦或是要抢占众人的关注,女人那里能忽视流行和胭脂水粉等物?更何况她还是刚从京城过来的,她穿上京城流行样式的衣物,那些夫人就是想顺着知州夫人的意思,不和她交往都不太可能。
行了,就这么定了。
瑾娘得意洋洋的准备着,到了徐二郎休沐日那天,不仅自己穿了一身新,甚至给家里出门的几人全都换了全套新衣物。
徐二郎且不说了,一身靛蓝色圆领锦缎直缀,愈发衬得他身材颀长挺拔,萧萧肃肃宛若林中松柏。而容颜更是棱角分明,白皙似玉,俊美宛若神祗下凡。
可想而知众人看见这位新上任的知州大人,眼里是何种神采。
那些已经成家的妇人,用含蓄又艳羡的眼神看着瑾娘就不说了,只说那些还未成家的小姑娘们,也一个个含羞带怯,面泛红晕,却忍不住瞅一眼又瞅一眼。
1...114115116117118...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