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良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寻仙芳草
不过,彪悍的人生怎么会甘愿归于沉寂。
当每天辛苦劳累只能换取仅够果腹的食物时,当每天累死累活的回到家,冷锅冷灶,床上还躺着一个投喂的人时,这是多么的让人暴躁。
终于,刘老婆子把所有积压的怒火统统送给了这个她曾经最为疼爱的儿子,凭什么我这个做娘的就要每天迎着寒风、顶着烈阳干活到死,而你这个当儿子的却可以无所事事躺床上等吃等喝,啃老也不是这样啃的。
刘老婆子终于爆发了,将无情的屠刀伸向了自己的儿子。骂骂咧咧的把刘富顺从床上拽了下来,给老娘喂鸡仔去。
醉生梦死的刘富顺被逼着回到了现实。
于是,萧茗回家时经常能看见刘富顺或坐或躺的在河边放鸭的身影,而且胡子拉碴的他能时不时的掏出酒罐子喝一口。
这个被打断了腿,传言有病,不能传承子嗣,又被周朝阳废了子孙根的男人,各种不利流言加身,使他变得落魄又颓废。
曾经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是刘家村最有出息的人,最终落入了平庸,甚至比平庸还不如。
生活都是自己活出来的,种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
好在刘济生把刘宝根带去了青山院,强压着念书,想要把他往正确的人生路上引,给刘家留存一根香火。
就这样,萧茗每天的日子都是在忙碌而平凡中渡过。
这一日的刘家村是难得的热闹,刘村长之女刘林订亲,乐鼓声声,响彻在整个村子。
刘林的未来夫婿萧茗也认识,便是当初被她治好了腿的夏之言,夏之言本就有秀才功名,因断了腿才给耽误了,如今腿疾被萧茗给治好,痊愈之后他就留在青山院任教,一边教孩子们读书习字,一边自己刻苦学习,以备来年再考。
这期间与青山院的帐房先生刘济生相识,刘济生见此小生性情温和,并无读书人的傲慢之气,很是欢喜,对其多有照顾。
夏之言得到了热情的刘家人多方面的关照,这让独身一人的他感觉到了家的温暖。
这期间,夏之言与在青山院习字和女红的刘林认识了,受过一次情伤的他被纯真可爱的刘林深深吸引,而刘林亦仰慕夏之言的温和与才气,一来而去,在双方有意的接触之下,两人互生情意。
情到深处自然浓,夏之言请了官媒上门提亲,这在刘家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刘家更是没有不应的道理。
夏之言虽然家中无父母兄亲,可他有秀才功名在身,加之他读书刻苦,假以时日定能高中,在于刘家村人眼里,他无疑就是难得一见的金龟婿。
于是乎,两家连秦晋之好,刘林摇身一变成了秀才娘子,羡慕死了那些家里没有闺女的人家了。
有了刘林的前车之鉴,刘家村家有适龄女儿的人户,往青山院跑得就更勤了,无他,青山院的图书馆收藏的书册丰富,供人免费借阅,平城不少读书子弟不远千里跑过来借读,这其中不凡有些青年才俊,大家打算在其中挑些潜力股,像夏之言这样的,家庭简单,人品上乘的好男儿。
想要慧眼识英才,只不过,不是所有男儿都如夏之言,也不是所有女孩儿都如刘林这般幸运。
喜宴上,刘林穿着汪氏为她特意准备的喜服,头上簪头一套不错的银头面,这是汪氏特意去平城买的,以配她未来秀才粮子的身份。她坐在床榻,脸蛋红扑扑的,掩不住的娇羞,可见对这门亲事的欢喜。
对于刘家,这门亲事是万般满意的,白捡了一个秀才姑爷,他们都是本份实诚的人,对夏之言只会更加的好,会从各方面扶持他走上功名之路。
而夏之言,希望他日在功成名就时,不要忘了贫贱之妻。
订亲宴之后,萧茗回了家,发现家里来了客人。
居然是莫家叔侄二人。
莫涛叔侄得回家财后并没有立即离开平城,反而是在平城住了下来,时不是的拜访萧茗,名曰感谢,其实不过是为了萧茗手中的各种热销货物。
来人态度诚恳,全作感十足,萧茗当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很愉快的与莫家签订了各系粮种的售卖协议。
至于萧家的花茶,果子酒和水果罐头等物萧茗并不打算卖之,这些出产每年都是有定量了,全部被蒋家、林家、孔家给订了去,留存在她手上的曾货也不多见了。
是以,萧茗只答应莫家叔侄在南边售卖粮种,虽然每年蒋家林家都会从她手里购去大量的种子,但这远远不够,她要让萧家种子铺的粮食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如此那般才是顶顶好的为国为民。
因此,合作愉快,她的财富里又添可观的一笔。
锦绣良医 第605章 易风谈柳家
605
这一日,夜幕初至,萧茗从镇回来,才下马车即看见大门外站着的人影。
随后下马车的蒋香媛一喜“是易风回来了,太好了。”说罢,拉着两个师妹去了隔壁的院子易家,她们没去过京城,托了刘渝给她们带些京城里好玩的物件回来,这一去半年多,可算把他们盼回来了。
晚间,一群人围坐在院子里,也不觉得冷,个个专注的听着刘渝此次京城之行的见闻,一个个对京城充满了好奇,在脑海里描述着京城是什么模样,不时的拉着刘渝扯东问西,好不热闹。
大王氏和明审、汪氏他们坐在一处,不时的唠嗑一句,双眼热切又激动的盯着被人群围绕的女儿。
京城呢!又是马车又是坐船,得走两个来月。
这得有多远。
皇帝就住在那里。
多么神圣遥远的地方,让人心心向往之都,她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地方,没想到在她女儿身实现了。
瞧瞧她女儿给她带回来的布料子,她一辈子都没见了,她都舍不得摸一下,怕摸坏了。
大王氏与有荣嫣,想起来就带劲,村里那些能耐的,谁去过京城?她家丫头就去了,还在京城住了几个月。
看看你们这些活了大半辈子的,还不如一个小姑娘走得远。
大王氏的眼睛不由盯着书房的方向,是她慧眼识英才,给女儿选了一个好女婿。
书房里,萧茗坐于椅,院中的嬉闹之声不绝于耳,她眼中注目的则是易风交回来的成绩单。
京城内两处宅院,一大一小,南北两处铺面,城外各有三处田庄,带去的十万两银子就置办了这么七处。
果然,京城居大不易,物价高昂,好在除了铺面其余每一处位置都占地不小,十万两置产银子也算用得其所。
如今明笙照例留在京城照看产业,铺面装修,修整宅子,归置田产。
易风立于一旁,见萧茗将所有的契纸阅览完毕之后才将他在京城的见闻说于萧茗听,他口中的京城与刘渝所见的大不相同,并没有京城的名楼庙宇,也没有京城的名贵奇货,只有京城近期所发生的重要大事,以及朝堂之的局势变化,还有各个名门世家、名流商贾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
这其中的重点就是柳家。
柳策,年逾四十有五,乃当朝一品太傅,兼内阁首辅臣,掌管着朝中大小事务,可谓是位高权重,一人之下。
柳策在五皇子沈怀逼宫之时,因为从龙之功得以起势,后又送女入宫诞下皇子日渐盛宠,连带着他这个皇亲在朝堂之渐渐走入权力中心。这些年因为皇龙体久病,甚至曾经一并病危,不得不把朝政交由内阁协理,而柳策因为宫中柳贵妇之故,在短短几年内荣升内阁首辅,将权势抓牢于掌。
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柳家的强势掘起,柳家旁支亲族皆是能人辈出,步入仕途,混得风声水起。
这其中便有其婿刘嘉善,吴先生曾经的爱徒,他悉心培养使之高中入仕,哪知刘嘉善忘恩负义,娶了柳策和离之女,入了柳相的门,并由柳策提拔进入国子监,逼得吴先生辞官归乡,他离开之时,刘嘉善不过是国子监正六品的司业,四年过去,如今的刘嘉善已高升为国子监祭酒,从四品的官职。
真的是完成了人生跳越式的增长。
不止柳氏族人,柳策的门生更是遍布朝野,而且他的府里又养着不少的能人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这些人在得遇机会之时会被柳策派出下放为官,当然这些人也会经过朝廷正经的科考,高中后会从最基层的九品官做起,一步一步往爬。
他又是一位爱才之人,会不惜千里亲自门探访能人名士,甚至请对方入朝为官。因此,柳策为大月朝举荐了不少有能之士,在朝野下颇有贤名。
看到这里萧茗不由冷笑两声,有柳策这把保护伞,就是个傻子都能考中状元吧,哪怕是个九品芝麻官也会顺风顺水的一路飙升。
柳策一生有二子三女,长子早殇,只留下一子,次子是十五年前的状元,如今沿袭了其父之路,入了翰林院为正五品的翰林学士。
不入翰林不进内阁,翰林是内阁的必经之路。
其长女嫁了世族永安候朱子,次女和离,后由柳策作主嫁了寒门学子刘嘉善,幺女便是入了宫的柳贵妃,养育着皇帝唯一的儿子二皇子。
皇后因大皇子之故多年来缠绵病榻,精神抑郁,一直闭宫不出,因此后宫诸务皆由有子的柳贵妃打理。
可见,柳氏一门有着让人高不可攀的权势。
由于时间匆匆,加之不能过于惹眼,京城的局势易风也只掌握了冰山一角,对于埋藏在深处的豪门密辛他不敢深挖。
但这些并不防碍萧茗了解的,另一边蒋四海的四海镖行也在不着痕迹的记录。
当然,易风也没有忘记石家之事,如今的石家只余下老候爷以及一位寡居的二少夫人之后,萧茗不由唏嘘,一代名将之家,把世世代代的生命都献给了边疆,最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
她又心疼石亭玉,十六岁便要披挂阵,在现代这不过是堪堪高中的年纪,背负着使命战场,直面生死,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往前一步是人生,退后一步是黄昏。
所以,她有些明白了石亭玉身无处不见的低沉情绪,偏于年龄的成熟老气,原来这些都是经历了生与死之后才能历练出来的风骨。
他和她,都有一个孤独的童年。
所幸,她现在不孤独了,希望他也远离孤独。
一将功臣万骨枯,作为大月朝的守护神,石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希望这一次真有他想的那样,能换来大月百年安宁。
看完了这些,等到心绪平静了些许,他们又谈起了那个被萧茗扔进京城的那个傻子。
锦绣良医 第606章 三竹之死
/
606
得益于萧茗的投石问路,又多亏了明笙不懈努力的跟踪查访,他们终于知道了那个傻子是谁了。
“明笙曾数次见那妇人进出庄子,之后确认她是柳家大管事柳福的发妻崔氏,这位崔氏原是柳家老夫人身边的陪嫁丫头,后来指给了柳福为妻,育有二子,一子名柳乾,一子名柳忠,而柳忠正是右眼角有一颗黑痣之人。”
可以说,明笙能知道那个傻子叫柳忠,完全归功于其母崔氏的一颗慈母之心,曾多次往返田庄看望傻儿子,这其间还请了名医为其诊治,只可惜,经萧茗之手的病人,如何能治得好。
柳家如今的老夫人便是崔姓,柳府有同姓崔之人并不奇怪,萧茗知道在这个时代,作为卖身为奴的人,是会被主家赐名的,若是主家有个恶趣味,随便给取个阿猫阿狗的名儿也不是不可能,而那些能被赐于主家姓氏的,则完全是自身有能力的,并到主子们信赖的奴才会被赐于主子姓氏,这于作奴仆的人而言是一种荣耀,是一种在奴仆中身份的象征。
无论是柳福,还是崔氏,都随了主家姓氏,可见他们在主中们心中的地位。
黑痣,柳忠。关于这个人,萧茗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她早就猜到此事与柳家有关,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个人是柳福的儿子。
杀害他兄嫂的人是柳忠,要加害昱儿的也是柳忠,而柳忠是柳福的儿子,柳福是柳策的大管事……
柳家,柳策……
实锤了。
萧茗一遍一遍的念着,恨意在心底漫延,这柳忠干了多少伤天害礼的事,杀了她的兄嫂,让萧昱小小年纪就没了父母亲,又在平城各地陆续害了多少个无辜的孩童。
残忍无情,这样的能如何配做国之重臣……
柳策做这件事的动机让萧茗深思,派了心腹之子来执行任务,可见这个任务对柳策有多么的重要,非得置于死地不可。
柳策如今是一品之臣,位高权重,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能引起他的注目。
有,当然有,除了位极人臣的权势,还有至高无上的皇权。
果然,古往今来名利场上的诱惑足以抹掉一个人心底最后那点理智。
到这里,萧茗停止自己的发散思维,她不想深究,兄嫂已逝,她只想守护住他们唯一的骨血,不管来的是谁的儿子,她都不惧,来一个废掉一个。柳家又如何,不管是谁,要想伤害她的昱儿,她就是豁上性命也不会让对方好过。
所以,目标明确了,是柳家。想要报仇就不能找错了目标,不然还没开始就输了,面对即将来临的大敌,萧茗心里越发冷静,两辈子的人生她什么样的事没遇见过,咱小胳膊小腿的玩不了正面刚的游戏,咱们就来个水滴石穿行不。
一年报仇不成就十年,十年不成就三十年,不怕大仇不能报,就怕你死得早。
可惜萧茗的冷表被易风随后吐出一个重磅消息给震碎了。
“什么,三竹死了……”萧茗瞪大眼,难以置信,这些消息真的是一个比一个让她难以接受。
她难以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的没了。
“是的,姑娘。”易风肯定的点头,“我在回程路上遇见了被劫杀的船只,船上几人无一幸免,三竹正是其中之一。”
想到当时的情景,犹如在眼前,无人掌舵的船只横趟在河中,随几飘摇,几个了无生息的男人横七竖八的倒在小船之上,三竹大睁着眼,抑望着头顶黑暗的星空,一只手无力的垂掉进河里,把周围的河水染成了红色。
死不瞑目。
易风如何惊讶自是不提,他是认识三竹的,还与三竹甚为熟识。如今看到三竹枉死他自是震惊不已,好在他自制力惊人,只不过一瞬便恢复如常,与旁人一起躲回了船仓。
三竹一行人并未与易风同行,他们所乘的是速度更快,更灵活的小艇,这样往返京城更快捷,属于私人包揽的活。
而易风乘坐的则是由官府承办的官船,用官府管理,用于货物人人员的运输,所以每次运送的人极多,速度也不快。
无论是小艇还是官府承办的官船,在朝廷开辟的安全航道之上,是不会有任何危险的,可偏偏三竹却出了事。
易风深之这件事情不简单,他并没有认尸的打算,只是隐在人群之中远远的瞧着,看着官府的人登船,又询问附近相邻的船只,最后把此案定为水匪运输劫财,便草草的结了案。
多年人平安无事的官道之上居然出现了水匪,是何等的荒谬的推脱。
易风带回来的这个消息令萧茗久久无法平静,不敢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的没了。
一直以来,三竹往返与平城与京城之间,为闵方齐传递书信,萧茗正是由此与闵方齐相隔两地的商议着沈君的病案,并配制相应的药物再交由三竹带回。直到上一次萧茗亲自去京城为沈君诊治,让沈君病情稳定,虽然萧茗不在京中,可每隔一些时日闵方齐都会让三竹至平城,让萧茗了解沈君的病况。
如今三竹被人劫杀在半途,对方越来越注视她了。
是谁?
那些人先是杀她不成,便杀了三竹以阻断她和京城的联系,这也太蠢了吧!以为这样她就得不到京城的消息?
不,应该不止这样。
对方不可能做出如些蠢笨的事情来,一定还有后手,萧茗猛的一惊。
师兄……
师兄有危险了,他一直与明真大师在一起,希望以明真大师的名望对吓退敌人。
也不知近斯内京城发生了什事,让对方急着对她们下手了。
想到前日,蒋姐夫送来的消息,彭游钦任期将满,即将调离,谁会是新的平城知府,蒋四海还没有得到消息。
彭知府的夫人徐氏出自徐国公府一脉,此次调任少不得会谋些关系,总之不会还在原地踏步,要知道彭游钦已经连任两届平城知府了。
想到熟悉的彭知府即将离开,萧茗心里莫名的不安,彭知府这把保护伞让她在平城顺风顺水,如今他一离开,她将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知府大人呢。
想了想,萧茗铺开纸,给远在京城的陈家写了一封信,她也得找外援不是,不能坐以待毙不是。
萧茗吹干信纸,装入信封内,递给易风道:“你明日一早将此信交给姐夫,请他派人快马加鞭送入京去。还有,我再连夜赶制一批药物出来,一并请他送去给护国寺的闵大夫。”三竹这条路是行不通了,她只得借助蒋四海的四海镖行的力量,只希望别把蒋家给托下水才好。
锦绣良医 第607章 打算
/
易风接过信,感觉到此事的重要性,随即领命退出了书房。
一个人的房间里,琉璃罩内的烛火不动如山的挥洒着生命力,流下的烛泪滴落成泥,暗示着曾经的辉煌。
萧茗看着窗外一个个玩耍着新鲜玩具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纯真,无忧无虑,小孩子真的很容易满足,一个小小的玩具,一块甜甜的糖糕或是一件新鲜的从未听闻的好奇之事,几个小伙伴,这些足以令他们高兴很久。
童年,真好。
重新回到书案旁,再次坐下,铺开一张洁白的宣纸用镇纸镇着,萧茗提笔写道:‘吾弟安好,见字如吾,娣有迁居京城之意,遂在京城置有几处产业,如此,你不必再回平城,可直接北上入京,切记路途安康……’
落笔成书,萧茗放下狼毫,想了想又提起笔来,重新书写一封,这封信是写给京城的结义姐妹琳琅郡主沈佳宜的,自她回了平城,两人从未断过信纸联系,沈佳宜每次都让人送了不少京城的物件过来,并一直叮嘱萧茗尽快进京与她团聚。同时,萧茗也会时不时的给沈佳宜送些自制的药丸和美容产品予她。
因此,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距离产生任何的生分,返而越渐亲切。
这一次,萧茗在信中先是提及了自己近日来一切平安,又表达了对姐姐以及三个侄儿侄女们的关怀思念之情,最后无意中提及一直对她照顾有佳的平城知府即将调离,并委婉表示希望得到新的知府大人照拂的心思……。
在沈佳宜这位长姐面前,偶尔耍些小心机。
夜里,萧茗回了空间,几乎一夜未眠,根据这几个月闵方齐送过来的书信研究,预判着沈君的身体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并配置相应的药物。
药不能停,三竹死在路上,她暂时只能如此了。
自易风回了家,就感觉更加忙碌了起来,冬日也未曾歇下,忙着清点着家里的几处产业,查验着两个种子铺里的账目。对于家里的产业萧茗是很少过问的,很佛性的甩手给萧昱管着,而萧昱不过十岁之孩,虽处处小心细致但总有错漏之处。
唉,年幼的萧昱曾一度表示他这个年纪承受了他不该承受的责任。
易风总是忙碌中,又过了几天,大家终于感觉到气氛的不寻常,易风每日忙得见不着影,而萧茗也是见天的往广济堂里跑,往日可不见她如此执着。
就是易妈妈也是开了库房盘点,忙得不得闲。
感觉像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可惜,明婶偷偷跑去寻了易妈妈,亲家长亲家短的唠嗑了日也没得到半点有用的信儿,易妈妈的口风紧得像个铁葫芦似的,口风一点也不露给她这个儿女亲家。若是宋氏在此便好了,宋氏心软能被套出些消息出来,可惜宋氏去城里陪女儿去了。
唉!不知道,心里如挠痒痒似得慌得一批。
不止是明婶为代表的萧家内院,就连大王氏与李氏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她们的儿子刘铁生和刘小明分别被易风给叫去盘问,而且这几日更是被易风提在身边管教,店面也不用守着了,这是为何?
一直以来那两人都是守着铺面的。忽然不让守了,这是要辞退吗?
心急的大王氏偷偷的向女儿打听,可惜刘渝只是摇头,不知道唉!气得大王氏直跺脚,骂这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水,半分用也没有。
大王氏哪里知道,女儿自入了易家的门,就被婆母耳提面命过了,关于主家之事无论大与小,轻与重皆不能向外透露一字,除非得主家授意。
易妈妈洗脑很成功,大王氏铩羽而归。
日子在指缝间过去,转眼间距过年不足半月,天气已经很冷了,时而飘着雪花,平城知府彭游钦在这寒冬里带着平城百姓送他的万民伞高高兴兴的离开了这个他呆了六年的伤心地,去寻找他快乐远方了。与此同时,平城也迎来了新的父母官,姓罗,据说能升任知府走的是陈家的路子。
这一日,平城里敲敲打打,锣鼓震天,热门非凡,今日正是平城首富周家嫁女的日子,只见一抬一抬的嫁妆从周家出发,绕着平城走一圈又回到了周家,这边第一抬走到了护城河边上,那边的最后一抬还未出门子,这嫁妆厚实得让平城里无数老少爷们,千金闺秀们红了眼。
新娘花轿所过之处,两侧跟随得有四个负责派发喜银和喜饼的丫头,喜轿所过之处,无不一片欢腾之声,就这一路洒出来的银子都不知有多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