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断星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稻草天师
虽然你二人武功比我高些,但此地毕竟是我犀角军大营,只要我大吼一声,在你们杀了我之前,大军便会源源不断地涌进帅帐,除非你们是武圣,否则插翅也难飞!”
阿大似乎完全不担心卢东卿威胁,眯眼笑道:“将军虽然是那奸王的亲信,却并不是嫡系,您一直被奸王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吧?
若非如此,以将军的能力和战功,此战的大帅非你莫属,又怎会憋了三年才当上犀角军的指挥使,到现在还屈居于一个败军将领之下?”
此言一出,卢东卿顿时脸色铁青,对方正好戳到了他的痛处。
无论才华还是功劳,卢东卿都是南朝第一人,但他的进阶之路却异常艰难,反观钟庆渊即使经历流青山大败,却还是平步青云。
短短两年时间,钟庆渊在武陵王的扶持下,不仅快速摆脱了战败的阴影,升任黑旗军指挥使,而且现在还统领全部武陵亲军,发动了此次突袭。
若说卢东卿心里没有一点嘀咕,那是绝不可能之事,只不过他为人圆滑,知道即使觉得不平也是徒增烦恼,这才将委屈压在了心底。
见到卢东卿的反应,阿大的笑容更加浓郁:“将军之才不输奸王,只可惜你不是嫡系,所以只能永远屈居人下,这一切从今天开始都可以改变,只要将军答应在下的条件。”
卢东卿一动不动,没有回答,但任谁都能看出他的犹豫。
阿大也不心急,只是笑眯眯地等着他,似乎对说服卢东卿很有信心。
“将军……”
秦子仲连忙唤他一声,卢东卿却突然竖起一只手掌,打断了他要说的话。
“绕弯子的话便不要说了,你们究竟打算送我什么前程?”
卢东卿的目光如同两把利箭,死死盯住阿大。
阿大却好似全无所察,仍旧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缓缓开口。
“当今圣上已经承诺,事成之后,你便是新一任的武陵王!”
“什么?!”
这一次不仅是秦子仲,就连卢东卿都是瞳孔一所,心脏仿佛被一柄大锤重重地砸了一下。
谋断星河 第二百八十八章:卢东卿的抉择
武陵王可不仅仅只是个普通的王爷,而是先帝为这一任武陵王特别设立的王位,能够与皇帝共享天下,决定军政礼教所有大事。
不但权柄地位远超普通的王爷,甚至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比北朝宝亲王这个总理王大臣和左大都督洪广利两人加起来的权利还要大。
更诱人的是,这个王位乃是世袭罔替,只要就任,不但是他自己瞬间成为半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家族也会立刻变成整个南朝最核心的家族之一。
卢东卿一生所求不过是成为武陵王座下的第一人,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能染指王位的一天,阿大的这个承诺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在他心里轰然炸响。
不光是卢东卿,在阿大抛出承诺的一瞬间,秦子仲的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巨大转变。
作为卢东卿的心腹,他自然也不是武陵王的嫡系,升迁之路虽比别人快些,却远远不如武陵王的核心嫡系。
若是卢东卿做了武陵王,他岂不是成了钟庆渊?
想起钟庆渊那不可一世的权利和地位,秦子仲几乎瞬间沦陷,落入无限遐想之中。
“你们究竟要我做些什么?”
卢东卿艰难地开口,短短几个字竟好像有千斤之中,说出口后如若虚脱。
能在如此重利面前保持清醒,评估自己有没有笑纳的斤两,卢东卿已经算是一等一的人物,阿大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心中更加满意。
“很简单,钟庆渊眼下正在朝广元府赶来,将军只要等他赶到之后设计将其诛杀,然后控制武陵亲军返回南国,配合圣上起事,趁奸王身在北齐之时正本清源即可。”
听到此话,正陷入美梦之中的秦子仲瞬间清醒了几分,一想到要与王爷作对,他心里便有些发虚。
卢东卿大概和他一样,脸色阴沉地可怕,牙齿紧紧咬着,一言不发。
见他似乎有些犹豫,阿大又道:“将军不必如此忌惮那奸王,实话告诉你,除了将军之外,我们还联络了不少手握实权的文武。
奸王专权早已犯了众怒,只不过迫于他的淫威,无人敢发作而已,眼下圣上振臂一呼,浩然正气荡涤天下,正义之师自然群起攻之,奸王末路就在眼前。
只要将军随我等起事,控制住奸王手中这张最后的王牌,关键时刻奸王最为倚重的武陵亲军反戈一击,他就算是神也无力回天!”
“你们还联络了其他人,是谁?”
卢东卿一听此话,立刻下意识地问。
阿大耸了耸肩,笑道:“联络了谁现在还不能告诉将军,我只能说答应举起义旗之人不少,而且都是手握实权之辈,就连武陵亲军和远在北齐的大军之中也有多人,奸王的末路已经注定!”
卢东卿浑身一震,面露惊愕之色。
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凭王爷那经天纬地之才,竟然有人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搞这种串联,而且没有露出丝毫马脚。
不过此事就连他自己也没有半点察觉,可以想见当今圣上为了此事必定是谋划已久,而且下了天大的功夫。
卢东卿的脸色渐渐恢复平静,似乎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只不过似乎还有些事令他为难。
“将军还有何事担忧,不妨说出来,也许在下能帮你解决。”
阿大仿佛看出了他心中所想,笑眯眯地说。
卢东卿摇了摇头:“此事你们恐怕帮不了我,钟庆渊武功高强,身边猛将如云,而且由于王爷……奸王的扶持,他在军中威望极高,想要杀掉他并控制武陵亲军绝非易事。”
“哦,原来将军担心此事。”
阿大丝毫不以为意,哈哈大笑道:“将军放心,为了这支武陵亲军,我天海阁高手尽出,此刻都躲藏在各个军营之中,若是将军需要,我们大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至于如何控制大军……”
阿大深深地看了卢东卿一眼,一字一顿道:“那便看将军的手段了!”
卢东卿打了个冷颤,立刻明白了阿大的意思。
天海阁在军中各处安插了不少高手,要杀钟庆渊易如反掌,之所以只是帮他动手,而不是直接去杀钟庆渊,是因为杀钟庆渊乃是他卢东卿需要交出来的投名状。
而天海阁只有高手,没有武将,所以如何控制大军他们便爱莫能助,这即是对方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对方许下重利的根本原因。
卢东卿眯起了眼睛,目光在阿大和阿六身上来回变换。
显然这个阿大对把握人心很有一套,他透露的信息恰到好处,引导自己意识到此事的原委,实际上也是让自己明白价值所在。
这样一来,自己才会安下心来,跟着他们造反,而随着自己一步一步接近武陵王的位子,便会像慢慢踩进泥潭一般,再也别想出来。
但那毕竟是武陵王啊,是天下间最优权势的位置,即使真的是个泥潭,又有多少人愿意毫不犹豫地踏进去?
何况只要牢牢掌握了这支武陵亲军,卢东卿就有足够的自信,根本不怕他们事成之后过河拆桥,可以说,武陵王已经唾手可得!
看着卢东卿阴晴不定的脸色,阿大便知道他已经朝着自己规划好的思路不断深入,嘴角的笑容越来越盛。
不知过了多久,卢东卿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一掌拍在帅案上:“富贵险中求,搏一搏又如何?干了!”
说着,他对阿大道:“奸王曾经赐给我一枚毒药,名曰面绝,能够瞬间将人毒死,死者面若桃花,而且尸身不腐,十分特别,素有天下第一奇毒之名,此事很多人都知道,你们应该也听说过吧?”
阿大点了点头:“在下知道,那是数年前将军随武陵王攻伐南越之时,在一个方士手中得到的奇药,一共两枚,一枚毒死了南越皇帝,另一枚被奸王赐给了将军。”
卢东卿点头道:“正是此毒,用掉一枚之后,我手中的这枚毒药便是唯一一枚,我将毒药给你们,你们用它毒死钟庆渊,然后带走尸体。
死在面绝奇毒之下的尸首独一无二,无法作假,你们拿住钟庆渊的尸体就有了我的投名状,我也方便借主帅失踪一事自然而然地接掌大军,并撤军回国。
剩下的事你们便不用操心,从北朝回到京城的这段时间,已经足够我牢牢控制住整支武陵亲军!”
“妙计,真是妙计,将军果然大才!”
阿大合掌大笑:“既然如此,将军便将此毒交给在下吧。”
卢东卿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
阿大一愣:“这是为何?”
卢东卿道:“刺杀钟庆渊也好,控制大军也罢,都出不得半点差池,必须得制定一个详尽的计划,你们也不想功亏一篑吧?”
阿大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将军说得是,是在下心急了,那便等定下计划之后,将军再把毒药交给我们便是。”
卢东卿也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计划必须十分精密,事先考虑到所有的情况,且容我谋划几日,今天你们在帅帐待的时间不短,未免暴露,二位便先回去,等我完成计划再与二位密谋。”
“也好!”
阿大爽快地答应下来:“此事便拜托将军了,我二人三日之后会再来一次,到那时钟庆渊也差不多该到了,还望将军莫要让人失望。”
“你放心,本将做事还从未失过手!”
钟庆渊沉声说到。
“这样最好!”
阿大笑眯眯地回了一句,然后朝阿六招了招手,两人和来时一样,堂而皇之地走出帅帐,然后顷刻间便不见了踪影。
秦子仲愣愣望着两人消失的地方,两只眼睛渐渐发直,似乎又陷入到美好未来的幻想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秦子仲醒过神来,只见卢东卿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心中顿时一惊。
背叛王爷之事何等机密,方才在议事之时卢东卿完全没有避讳他的存在,难道是早已决定要将自己灭口?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凛,下意识想要逃走。
可就在这时,卢东卿忽然伸出一只手,速度快如闪电,还不等他反应过来便拍在了他的肩膀之上。
秦子仲浑身一震,心中惊骇万分。
然而卢东卿却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今日之事烂在肚子里……”
说完,卢东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起身走出了帅帐。
秦子仲回过神来,浑身的力气仿佛被瞬间抽干,冷汗沾湿了后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谋断星河 第二百八十九章:预感
“少爷,还有十里便到和春县了。”
安歌钻进徐锐所乘的马车,坐在他的对面。
徐锐最后还是决定率领天启卫到韩琦所说的和春县修整,只不过从那时开始,徐锐便不再骑马,而是改成坐车,并且把拴在身边的韩琦踢到了另一辆车里,也不知道他是已经信任了韩琦,还是另有打算。
见徐锐正捧着一卷书发呆,安歌撇了撇嘴,这一路上徐锐几乎都在发呆,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手里的书经常半个时辰也不翻一页,却偏偏还要装模作样地捧着。
倒是少爷身上的怪病似乎已经好了,他的模样渐渐恢复到了原本的状态,只不过安歌总觉得他与先前似乎大有不同。
比如之前的徐锐虽然也在练武,但因为错过了最佳年龄,而且他自己也不太上心,除了剑法十分诡异之外,并没有什么出彩。
然而自从得了怪病之后,安歌却发现徐锐的力量和速度都有了惊人的变化,有一次甚至手一伸便轻轻松松地用两根指头夹住了嗡嗡乱飞的苍蝇。
安歌记得徐锐曾经说过,苍蝇的反应速度是人的六倍,所以人很难徒手抓住苍蝇,除非从它们的身后动手,因为苍蝇受惊之后会有一个后跳的动作,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反应时间的差距。
而徐锐显然没有从苍蝇身后发动进攻,而是直挺挺地用两根手指去抓,就好像夹菜一般轻描淡写。
除此之外,安歌跟着徐锐见过不少高手,每当这些高手动手的时候,他们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若有若无的威势,着实令人心悸。
最近几日,安歌发现徐锐身上也有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威势,而且不用等他动手就会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然后又突然消失。
弄得安歌这几日只要呆在徐锐身边,便会不定时地打几个冷颤,安歌纳闷,难道少爷是因祸得福,变得比苍蝇还要敏捷,或者神功大成,变成了大高手?
“让你去探探韩琦的底,有什么发现吗?”
一个淡淡的声音把安歌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抬头一看才发现徐锐不知什么时候回过神来,正在跟他说话。
安歌摇了摇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阵地战的时候他还救过我一命,除了武功高些,似乎没什么奇怪。
哦对了,他似乎对少爷的药很感兴趣,变着法问了我不少关于药物的问题,不过这也不算奇怪,毕竟少爷的药也太神奇了些,若是不问才算奇怪吧。”
“武功高些,对药物感兴趣么……”
徐锐双眼微眯,仔细咀嚼着这个信息。
过了片刻,徐锐扭过头,朝身后问道:“你呢,还是没有发现吗?”
“没有。”
影婢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坐到了安歌身边,对于她的神出鬼没,安歌已经见怪不怪。
“这个人的作息十分规律,从来不会乱窜,除了几个亲信之外,也没见过他和其他人接触。”
影婢掰着手指头,细数着为数不多的收获。
“那么他的手下有没有做过什么可疑之事?”
徐锐又问。
影婢摇了摇头:“他的手下大多都在阵地战中阵亡了,除了在阵地上被炸飞的,其他我都一一检查过,确实死透了。
仅剩的三个人中有两人重伤,现在还在昏迷,最后一个则跟在他的身边,和他一样深居简出,除非必要,几乎不与其他人接触。”
“是这样么?”
徐锐渐渐眯起了眼睛,似乎又在思考着什么。
“少爷,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您对他如此在意?”
安歌不解地问。
自打认识徐锐一来,少爷给安歌的感觉总是大大咧咧,对什么事都毫不在意,像这样对一个人上心还是头一次,也难怪安歌疑惑。
徐锐摇了摇头:“他没有做什么,只是我总有一种感觉,他这个人非常危险,从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而越是与他接触,这种感觉便越是强烈。”
“感觉?少爷不是从不相信感觉,只相信判断么?”
安歌诧异地说。
徐锐喘了口气,把手里的书扔在小桌子上道:“我的确不相信感觉,但这次的感觉太强烈,太真实,就好像有人在我耳边不断地提醒我一般,让我想忽略都做不到。
老实说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头一次遇见,而且自从他出现之后,那件传家宝便突然解封,到现在也不知道缘由,这一切都证明这个韩琦身上恐怕藏着什么秘密。”
“竟然是这样……”
安歌和影婢沉默下来,这事的确十分奇怪,但是就连徐锐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他们自然也得不出什么结论,只能暗自提醒自己,在接触韩琦的时候要更加小心一些。
就在这时,马车忽然停了,曹思源隔着车厢窗口道:“大人,和春县令王若林出城迎接大人,已经到了进前。”
徐锐微微一愣,回复道:“我马上就来。”
说完,安歌连忙扶起徐锐,朝马车外走去。
长长的车队前,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官员带着两百多兵丁远远站定,此人便是辽王门生,和春县令王若林。
王若林国字脸,长相普通,身材清瘦,但浑身撒发着一股坚毅之感,看样子像是个干吏。
徐锐下了马车,在一百多名骑兵的护卫之下来到王若林面前。
“下官王若林参见钦差大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若林高呼一声,朝徐锐跪了下来,他身后两百多兵丁立刻随着他“哗啦啦”跪倒在地,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徐锐是代天巡狩的钦差,见他如见皇帝,但除了为数不多的正式场合,一般没人会行此大礼。
这个王若林在乱世之中不仅行了大礼,而且徐锐见他身后的兵丁动作整齐,纪律严明,与一般的边军大相近庭,显然被他调教得不错,对此人的评价顿时又高了三分。
“王大人请起,国难当头,不必如此拘泥。”
徐锐伸出双手去扶王若林,王若林也没有丝毫做作,任由徐锐抓着自己的手腕,从地上爬了起来。
“下官惭愧,南朝大军突袭我国,下官力有不逮,未能拖住敌军脚步,只能守好自己这一县之地,着实愧对朝廷,还好钦差大人及时赶到,下官终于能为朝廷尽一份力了。”
王若林此话说得真诚坦然,和周知府那等官场老油条完全不同,让接连经历了闭门羹的徐锐顿生好感。
“王大人言重了,乱世之中能守住一县之地已是难得,您又何必这般苛刻?”
王若林长叹一声:“大人不必安慰下官,下官受朝廷重托,身为一方父母,自然便要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但也正因这份责任,令下官无暇分身,只能看着南朝大军在我头顶肆虐。
好在大人来到和春,才让下官能够为朝廷略尽绵薄之力,下官已经在城中备好天启卫所需的驻地、粮草、药品和军械等物,还请大人随下官进城。”
没想到王若林已经做了如此充分的准备,徐锐闻言面色一喜,拍着他的手臂道:“王大人真是帮了大忙了,若是此战天启卫再有建树,您便是首功!”
说着,徐锐朝曹思源使了个眼色,曹思源立刻心领神会,带着亲卫先一步朝县城奔去。
虽然徐锐并未从王若林身上发现什么疑点,但基于对韩琦的戒备,徐锐还是让曹思源先一步进城探查,避免出现什么危险。
而此时,韩琦就躲在人群之中,看着徐锐和王若林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相谈甚欢地朝城中走去,嘴角挂起一抹奇异的笑容。
谋断星河 第二百九十章:韩琦和王若林
天启卫进驻和春县城,王若林早已为大军备好了一切,充足的物资、崭新的营房、洁净的医馆一应俱全,比徐锐预想得还要好上许多。
除了弹药和弩箭由于工艺太高,仍旧无法补充之外,天启卫将得到了充分的修整,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就算只是暂时的,也足够振奋人心。
等将大军安顿下来,王若林便在县衙之中为徐锐举办了一个简陋的晚宴。
说是晚宴,其实就是多了几个人、几个菜的家常便饭而已,就连酒水都没有提供。
王若林说眼下乃是战时,喝酒误事,坚决拒绝了韩琦上酒的提议,他身边的县丞、主簿连连点头附和,看来是早就被这位原则性极强,又十分强势的知县大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这一点倒是让徐锐十分欣赏。
但凡原则性极强,又十分强势的官员往往会成为道德标杆,但能成事的人却少之又少。
道理很简单,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这样的官员不屑也无法笼络各类下属,以至于下属对其敬而远之,各项政令敷衍了事,再加上政令本就过于理想,根本无法推行,久而久之反而误国极深。
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明朝的海瑞,此人的确可称为千古第一大清官,也是千古第一大猛人。
“我不是针对谁,天下文武包括皇帝在内都是垃圾,只有老子最牛!”
这样的奏疏也只有海瑞敢堂而皇之地往皇帝桌上送,而且别人还说不出个不是。
海瑞不但自己洁身自好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对属下官员的要求也高到吓人。
有野史说他的女儿因为家贫,饿得头晕眼花,邻居好心给了她一个饼吃,却被海瑞认为是无功受禄,活活将女儿饿死。
野史当然不足为信,但却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他的为人和性格。
真实的海瑞不顾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坚持恪守洪武(朱元璋)时期的俸禄制度,取消约定俗成的冰敬、碳敬等合法收入,致使下属官员贫困到难以为继。
当他就任南京吏部尚书的时候,其属下官员闻风而逃,竟无一人愿意与其共事,可以想见,凭他一个光杆司令又能干出什么政绩?
和春县的这个王若林虽然看上去和海瑞有些相似,但其实完全不同。
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天启卫提供大量物资,说明他的掌控力和执行力极强,而且政务能力也很出众,否则就算他有心为大军办事,也无法拿出那么多家底。
其次,徐锐在酒席上仔细观察过他的几位下属,见他们不是恐惧王若林,而是真正的敬重于他。
这说明此人对推广自己的理念很有一套,至少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是真正让对方感同身受,变成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仅凭这几点,徐锐便认定王若林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干吏,感慨辽王门下竟有如此能人。
转念一想,徐锐又发现这王若林已经年近四旬却还是个七品县令,想来在辽王那里怕是也不得宠,这让爱才心切的徐锐砰然心动,立刻琢磨起如何将他收入帐下。
只不过王若林原则性极强,就算不得辽王宠爱,恐怕也不会轻易改换门庭,要想将他收归己用还得徐徐图之,这倒是让时间并不充裕的徐锐有些头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