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强工科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智能码字机
崇祯皇帝素来节约,他本人的袍服内里坏了,都是缝补一下,继续使用。
在他的带动号召之下,皇宫内外都是厉行节俭。崇祯希望自己的带头作用可以感动其他内外官员们,与他同舟共济,匡扶大明于危难。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乃是崇祯皇帝最信任之人,自然也明白皇帝欣赏什么。
太监们开始使用一种名叫蜂窝煤的东西取暖过冬,此事很快便传到了王承恩的耳朵里。
听说使用蜂窝煤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用煤量,王承恩立刻意识到这东西大有可为,并且一定能博得皇帝的喜欢。
王承恩找来自己的心腹,安排他们用蜂窝煤炉和宫里原来使用的煤炉做了个对比。
亲眼验证了蜂窝煤的神奇之后,王承恩决定找个机会把这种好东西献给皇帝。
夜里,乾清宫之中。
年方二十出头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口述着圣旨,而王承恩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给奏章批红。
翻阅了整整一天的折子,崇祯皇帝着实有些乏了。他的眼睛已经微微红肿,眼球酸涩无比。伸了个懒腰,崇祯皇帝打着哈欠站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算是舒展一下筋骨。
见到崇祯有些倦意,王承恩立刻凑上来劝慰道:“入冬了,夜太凉。皇爷早些休息吧!保重龙体要紧!”
一个太监这么跟皇帝说话,老实说是有些失礼的。不过崇祯皇帝倒也不气恼,他知道王承恩别无二心,都是为了自己着想。
“天下不太平,朕即便躺下了,又岂能有一刻安稳?案牍上的那些事情,哪一件不需朕亲力亲为?”
王承恩谨小慎微的劝谏道:“皇爷若是能寻到信得过的辅臣,又何必事必躬亲?军国要务皇爷亲自过问,那些杂事小事,奴婢按辅臣的票拟抄一份批红,。”
崇祯皇帝仿佛全然没听到这番话,一动不动的背对着王承恩,默然不语。
王承恩汗如雨下,顿时有些后悔,自己不该多嘴说这些话。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19章 扩大队伍
崇祯一言不发,目光凝视着窗外的大殿。王承恩的身体蜷缩成一团,大气不敢喘。
良久,只听崇祯皇帝喟然一叹:“你说的事,朕知道了。朕感觉有些憋闷,打开门窗,透透气吧。”
几个服侍在旁的小太监立刻推开了乾清宫的房门和窗户,一阵冷空气扑面袭来,让崇祯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迎着倒灌进房间的寒风,崇祯却有些伤感,颇为无奈的低语道:“看来今年又是一个难捱的冬天啊。自打朕登基以来,一到夏日便是酷暑难当,遍地旱情,而冬天又是苦寒无比,大雪连绵。这个冬天,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熬不过去了……”
王承恩感觉时机到了,揣摩着圣心回道:“皇爷勤勉政事,还心念百姓过冬,真是万民之福。说起过冬,奴婢愿意替陛下分忧。最近知道了一个物件,用起来,可以大大节约煤炭,价格也十分公道,奴婢以为,此物若是能推广开来,必然能让更多百姓扛过严寒。”
崇祯面色转忧为喜:“哦?你竟然能提前想到这些,也不枉费整日整夜陪在朕的身边,说说吧,是什么好东西?”
王承恩朝门外招了招手,两个小太监立刻转身出了书房。
片刻之后,刚才离去的小太监们扛着一个烧得正旺的煤炉进屋了。
“这是一个……煤炉?”一头雾水的崇祯问道。
“此物乃是蜂窝煤炉,皇爷你别看这炉子其貌不扬,烧起来可是真的省煤呢。”说罢,王承恩示意两个小太监把蜂窝煤炉放在大殿中央。
崇祯皇帝迟疑的绕着炉子转了一圈,也看出什么门道。
王承恩自然看出了崇祯的迷惑,赶紧解释道:“单看煤炉,无甚稀奇。不过这使用的煤,却不太一样。”
王承恩的话音刚落,一个小太监已经从门外拿进来一个蜂窝煤,捧在手中给皇帝看。
样貌奇特怪异的蜂窝煤立刻引发了崇祯皇帝的好奇:“你的意思,只是把炭做成这种形状,就可以大大节约用煤量?”
王承恩回应道:“确实如此。这煤饼上掏出来九个孔,既节约了用煤量,还能让炭火更耐烧,实在是一种大巧若拙的设计。内官监已经给两个屋子换了蜂窝煤炉,五天下来,用煤量竟是少了一半还多。取暖效果却丝毫不差。”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是真的有些兴奋了,他绕着蜂窝煤炉快速踱着步子,欣喜道:“一个炉子,一种煤饼,就能让用煤量少减少一半,能让更多人过上一个暖冬!”
皇帝果然喜欢蜂窝煤,这让王承恩终于松了口气,便趁热打铁道:“奴婢以为若是皇爷能亲自做个示范,在皇宫之内广泛使用蜂窝煤,此举必然会引来文武百官的效仿,进而大大节约用煤。”
“此物价格如何?”崇祯又问道。
“不及普通燃煤的一半。因此里外里,使用这种蜂窝煤,冬天的用煤成本便只有原来的二成五了。光是大内,就可以省出五千多两银子!”
听到这个数字,崇祯是真的有些激动了。他在心中快速盘算着,若是让京城的文武百官都改用这种蜂窝煤,然后再让他们把省下的钱都捐出来,进入国库,充当军饷,岂不是一举两得?
“王承恩,你给朕看的这蜂窝煤不错。说说吧,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王承恩笑道眼都眯成了一条缝:“如今的京城里,这蜂窝煤都卖疯了。奴婢手下的两个太监出宫采办煤炭之时听说了此物,便置办了一些。”
崇祯继续追问道:“是哪一家煤场做出来的?”
王承恩如实回道:“奴婢也不甚清楚,只是听说此物不是京城的几个煤场所售,说是有一家从保定府来的商户再卖。”
崇祯皇帝脸上恢复了平静,道:“这确实是个好东西。”
王承恩闻言,问道:“皇爷若是满意,今年就把宫里的煤炉都换成蜂窝煤炉,如何?”
崇祯皇帝目不转睛的看着蜂窝煤炉,沉吟了半晌,幽幽道:“你采买蜂窝煤炉之时,可否按照市价收取?皇宫内外所用,一律不可劳民伤财,不得强征。这点不需朕赘言吧?”
王承恩点头笑道:“皇爷的话,奴婢自然牢记心间,内官监的采购,从来都是按市价付钱,从不拖欠。”
“嗯。”崇祯沉吟着嘱咐道,“此物甚好。不但是宫里要换,朕还有别的想法。你马上安排人,到处宣扬一下这蜂窝煤的好处,务必让京城的官员们都换了。”
王承恩低头伏地,答道:“奴婢领旨!”
没两天,王承恩委派的采买太监们就找到了赵丹,要他专门负责皇宫所需蜂窝煤的供应。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赵丹自然不敢有失,立刻加雇了人手,让他在京城的煤场开足马力运转了起来。
很快,宫廷大内要置办蜂窝煤炉的事情就传遍了四九城。
这相当于是给蜂窝煤的宣传插上了翅膀,这下子,就算那些不在乎煤价高低的豪商贵客们,也想了解一下了。
订单量暴增,赵丹欣喜之余,却他之前在京城的小煤场已经无法提供足量产能了。
只能安排亲信人手,把一笔五百两的分红带回保定,顺便让他尽快加大蜂窝煤生产,运送到京城去,弥补产能不足的情况。
赵丹的人把消息传给丁原的时候,他正忙着重新规划新买的宅子。
听到蜂窝煤竟然成了宫廷御用产品,丁原也是又惊又喜。
了解清楚状况后,他打算扩招队伍,盘算了一下,丁原计划一口气募集六十个人。
其中四十个人分配到矿上,加大采煤量。
另有十人则是负责从保定到京城的货运马车队。两地相隔一百多公里,基本都是好走的官道,而且沿途还驻扎了很多各地来勤王的军队。但这个世道下,有些人到底是兵还是贼,也只在一念之间。不少军队的军纪也约等于无,因此这个活儿的风险也还是不小的。
最后的十人,丁原打算雇佣一些手脚勤快的女性,安排到新购置的宅院中,让她们在翠儿的指挥下科学养鸡。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20章 招工面试
这次招人不同于上回,因此丁原打算广发告示,然后端坐在新买的宅子里,亲自面试应聘者,择优录取。
丁原先歪七扭八的写了一遍招工启事,但自己那鬼画符一样的毛笔字实在羞于见人,便又联络了几个文书先生。摘抄了整整一百份。
当天下午,丁原带着翠儿走遍了保定城的大街小巷,张贴招工告示。尤其是城隍庙一带,正好赶上有集,翠儿在这条三百多米长的庙街上贴了二十个布告。
熙来攘往的城隍庙行人众多,翠儿手里的告示刚刚贴到墙上,便引来了几个围观者。
人群中一个文士打扮的男子摇头晃脑的念道:“今有丁记铺子产业扩张,需招募帮佣五十名,不限户籍,要求如下:矿工四十人,要求身体康健,吃苦耐劳,有采矿经验者优先录用,月钱白银一两二钱,包一日三餐。车马运输队十人,要求身体强健,能应付长途差旅,有镖局经验者优先录用,月钱白银一两五钱,包一日三餐。农场杂佣十人,性别女,擅长豢养家禽者优先,月钱八钱银子,包一日三餐。”
这文士刚一念完,人群就炸锅了,纷纷交头接耳,互相打听。
这丁家是捡了聚宝盆么?竟然能开出如此优渥的条件招募。
尤其是矿工的待遇,一两二钱银子,一日三餐,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要知道,保定其他煤矿给矿工的待遇最多也就一两银子,还不管饭。甚至还有个别黑心的矿主,设计诓骗城外的流民和饥民去当矿工,把人骗到矿上,然后安排家丁囚禁起来,只提供稀粥米糠,更没有一毛钱的月钱。
看到人们议论纷纷,神情惊喜,翠儿知道明天又有的忙活了,嘴角掩着笑意,快步跑到下个街口张贴告示去了。
这事儿传的很快,知道丁原要扩招了,丁家的街坊邻居自然也想近水楼台先得月。
第二天一早,隔着丁家一条街的刘大娘便领着儿子赵磊前来应征了。
距离丁家还有十几米远,这娘俩就已经看到丁家门前乌央乌央的一片人。
而且都不是生面孔,全是丁原家附近的邻里,他们跟刘大娘都想到一处去了,让孩子跟着丁原做事,长长本事,赚点钱。
嘎吱一声,房门开了,十几双眼睛齐刷刷看向丁家大门。
丁原看到眼前的场景,微微一怔,笑道:“我这回招的可都是干体力活儿的,诸位邻里,舍得让孩子跟我受苦?”
“舍得,舍得。”众人齐声道。反正这荒乱世道,干啥不是干,能活下去活得好才是最关键的。
“好,那就跟我走吧,去我的新宅,到时候我一一跟面谈。”说罢,丁原挥了挥手,在前带路。
翠儿和一众街坊也亦步亦趋,跟在丁原身后来到了新宅子,这里也已经有些慕名而来的应征者等着了。
摆好桌椅,丁原端坐桌前,吩咐翠儿去门口安排人依次进来面谈。
几个人之后,轮到了刘大娘家的赵磊。听完他的自我介绍,丁原有些迟疑的问:“赵磊,你都十五岁了,既不去学堂念书,也没有其他从事经历,都在做什么?”
“丁大哥,我一直在家里的肉铺帮忙呢。现在四处人心惶惶的,招工的店铺很少,连我们家都快经营不下去了。”
“那你在肉铺都做些什么?”
“跟我爹一起去农户家收了猪,然后运到家里。我爹屠宰,我给我爹打下手。不过现在猪价太贵,周转的也慢,我们家一个月才能卖完一头了……”
“哦。你刚才说去农户家买猪,那些猪的力气可不小,能让你们轻松运走?”
“那肯定不能啊。得一棍子给它敲晕喽。大腿粗细的木头棍子,抡圆了,照头下去……”赵磊说着,举起结实浑圆的胳膊在空中挥舞了一下。
丁原蓦地想起了以前看过的图片,点头道:“那如果让你每天挑三十担煤到城里,风吹日晒都不能阻拦,你能干得了么?”
“丁大哥你放心,我能吃苦。我爹娘说了,让我跟着丁大哥多长长见识,学学本事。咱一个男爷们,风吹雨淋的怕什么啊?挑煤,我一天能挑四十担!”
“好!这份豪气我很欣赏!你被录用了!”
丁原说罢记下了赵磊的名字,安排翠儿继续叫下一个人。
却没成想,一下子进来两个人。
丁原定目一看,来的不是旁人,乃是他族叔丁有道的媳妇丁李氏和儿子丁有贵。
一看到丁原,丁有道的媳妇就按住丁有贵的额头跪了下去。
“快给你哥磕个头。”
丁原赶紧起身,来到二人身前,把这母子俩扶了起来。
这个丁有贵也是十五岁,不过生日比丁原要小一点,矮瘦的身子骨,穿着一件有破洞的旧棉袄。
这时候,丁李氏哽咽的说道:“原儿,我知道你对我们家有怨气。你小叔丁二宝抢夺家产的时候,我们一句话没吭声。可那是有贵他爹不是东西,拿了丁二宝的钱财。有贵可是无辜的,他小时候跟你一起长大,你还经常照顾这个弟弟来着。现在我们家穷得都揭不开锅了,你能不能给他口饭吃啊!”
眼瞅着丁有贵面色苍白,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丁原也是心中不忍。
“说破天去,咱们终究还是一家人。起来起来!有贵你以后就跟着我做事。只要你做事勤恳用心,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能保证别的,起码让你吃穿不愁,娶上媳妇。”
丁有贵激动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鸡啄米一般点着头。
沉吟片刻,丁原解释着:“在我这里做工,包你一日三餐。每个月还有一两二钱银子当做月钱,这些你都清楚吧?”
丁原拿棉袄摸了摸鼻涕,笑容满面道:“我明白!哥,你放心,我一定踏踏实实的干活,比谁都出力。”
丁原点点头,看向丁李氏,弓腰问道:“除了矿上,我这儿还需要几个人。也不做别的,就在这个院子里,养养鸡鸭什么的,不知道婶子愿不愿意来帮忙?月钱八钱银子,也是包一日三餐。”
丁李氏没想到丁原竟然一口气要把他们母子俩都招募了,泣声道:“愿意,愿意的。”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21章 丁记农场
虽然开出的待遇是最高的,也远比其他镖局给的月钱多很多,但本地人还是觉得到处去送货很不安稳,不愿意选择这个职业。
车马队伍的十个人基本都是辽东和陕甘一带的流民,其中有五个人都是练过的,当过镖师的也有三人。
丁原对这个队伍构成比较满意,又特意安排了在煤矿上表现出色的李志来做车马队的队长。
除了给李志加了薪,一个月可以拿到二两银子外,丁原也把李志的媳妇安排到了杂佣的队伍中。
确认了六十个新招募人员的名单之后,丁原第一时间安排人去‘火焰山’把李志叫了回来。
听到丁原不但给自己升了职,还把家里那口子安排成了十个杂佣之一,李志眼眶发酸。
“东家大恩大德,我受之有愧……更怕怕自己无以为报……”原本黝黑的皮肤已经微微涨红,情绪激动的舌头都开始打结了,一面说着,李志就要跪下给丁原磕头。
丁原赶紧把李志扶起来,温和的笑道:“这些工钱你受之无愧,都是你应得的。你也不必想着怎么报答我,只要把手上的活儿认真负责的做好,那便是最好的报答了。”
李志抬起袖子摸了摸眼角,正声道:“从辽东一路逃难到了保定,我没过上一天像样的日子,直到遇见东家,我才算是重新当个人了。李志是个粗人,不会说那些花里胡哨的,今后东家的事就是我的事,谁要是让东家不痛快,就是我李志的仇人!”
丁原欣慰的点了点头:“有这份心就很好,忙去吧。”
见过了李志,丁原又把三个表现出色的矿工提拔为工头,让他们三人管理扩招后的矿工队伍。
当天晚上,丁原回到家之后,重新扫了一遍名单,安排翠儿把招募进来的邻里街坊请到了家中。
杀了三只被末尾淘汰的鸡,又取出了十颗鸡蛋,丁原亲自下厨,给他们做了一大锅鸡蛋面。
一共有八个街坊邻居被招进了矿工队伍,再加上丁李氏和丁有贵,正好一人一碗面,每个人的碗里都有荷包蛋和葱花。
三只鸡加上白菜和粉条炖得香气四溢,隔着一条街都能闻到。
丁原又从附近的得膳居定了六七盘普通菜肴送到了家里。
兵荒马乱的年月,这些街坊的生活也都是一日不如一日。吃了上顿儿没下顿的大有人在,更别提可以吃到鸡蛋和鸡肉了。
接到翠儿的通知来到丁家,他们本以为是要看丁原显摆一下,炫耀一番的,没想到搁在眼前的却是香喷喷的鸡蛋面和鸡肉。
丁原笑着让大家落座,让大家先吃饭,再说别的。
街坊们互看两眼,立刻闷头扒拉起碗里的面条来。一人一碗下了肚,丁原又让他们把三大盆鸡肉和其他时令菜肴一扫而光。
等他们都开始打饱嗝了,丁原这才让街坊们起立站成一排。他和翠儿面对众人,一脸正容,打算当面跟他们强调一下纪律问题。
八个街坊两个穷亲戚,衣着打扮都差不离,补丁摞着补丁,棉袄的棉花都快没了。
知道此时不把丑话说清楚,未来必是后患无穷,丁原也没什么抹不开面子的,朗声说道:“街坊邻居们,还有我丁家的亲戚们,看见大家愿意来帮工,我是说不出的高兴。咱们每个人的职位不同,月钱也有所差异,但我敢保证,同样的活儿,在保定府没有比我这里待遇好的。况且我这里除了月钱给的够,还管饭,不是一日两餐,而是一日三餐。这待遇,大家伙儿还中意不?”
“中意!太中意了!丁哥儿宅心仁厚的主儿,咱们跟着你真是有福气啊!”
“这么高的工钱,还管饭。我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报啊!”
“丁哥儿富贵了不忘街坊,咱们心里都感激的嘞。”
听到这十人的回答,丁原满意的点点头,踱着步子道:“我也不瞒诸位,这才只是个开始。只要肯下功夫,勤勤恳恳,踏实干活,未来咱们矿上肯定还会继续招工,到时候,诸位之中表现优异的就能获得提拔。月钱会更多,还会让你们带队管人当工头。”
光明的前景描绘完毕,丁原要开始说‘但是’了。
丁原站住脚,目光凛然扫过众人:“但是,我也要把丑话说在前面!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到了我丁家做工,凡事也都得遵守帮工的规矩!不管是谁,坏了规矩,一视同仁,绝无情面!”
看到这十人都是面色一正,丁原继续说道:“在丁家做事,第一条规矩叫做保密!”
“蜂窝煤畅销京畿,这件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如何制作蜂窝煤就是丁家最重要的秘密了。明儿上工之后,在场的各位都会有一些不同的分工,每个人只需做好分内之事,不得打听交流其他人的工作内容。这一条是铁的纪律,一旦触碰,立刻开除革名,并且计入黑名单,我丁家的产业永不录用!大家伙儿要是觉得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现在提出来,自己离开,咱们的街坊情分不会受到一丝影响,我还是大家的邻居,平常互相帮衬也毫无问题。”
话到这个份上,十个人都是咽了口吐沫,但却无人离开。
等了片刻,丁原看大家都是一动不动的杵在原地,
“即使如此,我就当大家同意了严守秘密。日后犯了,可别怪我不讲情面了!明日一早,开始上工。”
说罢,丁原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可以散去了。
丁原和翠儿又折腾了小半个时辰,专门指点那些被录用为杂佣的街坊们怎么在丁家养鸡。
丁原又去营房街找了十五个木匠十个泥瓦匠,让他们购买木材石灰,在城外那片黄泥地上开始营建厂房。丁原自己规划了房子的朝向和大小,计划是一百二十平方米一间的大屋子建十间,外面围一圈两米高的围墙。
木匠的头目告诉丁原一个月就能把厂房建好。算上材料费人工费,大概要花费一百两出头的银子。
五十两银子对现在的丁原来说不是什么大数目。丁原预付了二十两,又给了那些工匠每人一钱的赏银,把那些工匠们喜得眉开眼笑,干活起来十分用心。
匠人们在黄泥地上选好房址,夯实土地,然后把柏木安放在夯实的地基土里,作为桩基。在这些桩基的基础上,木匠们搭建梁架,泥瓦匠就可以铺设地面、建设房屋的墙壁、铺设瓦顶了。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22章 养鸡生意经
把新宅子改造成丁记农场的过程中,丁原开始着手制作孵化箱的进化版。
前面几天,他一直忙于买房,签订地契,招工。
一眨眼的功夫,七天就过去了,应该是研发下个版本的时候了。
端坐在老宅院子正中央,石桌上摆放着一个丁原亲手所做的孵化箱初版。丁原一边一边翻阅着翠儿收集的孵化箱使用记录,一边认真琢磨着改进方案。
虽然是个标准的工科男,但丁原不是完美主义者。实用好用才是他最在乎的事情。
他当时一口气造了六个孵化箱,每一个箱子都在箱壁厚度和棉花用量上采用了不同的参数。人为制造的差异化就是为了更好的采集数据样本,迭代更新。
一页一页看着孵化箱的数据,丁原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