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孤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不是很丑
饭好了,骨头也好了,看着蹲在大砂锅边上也不知道多少年没见过肉味的小妹,毛玉龙就一边在锅里捞骨肉,一边不断的将烫的生疼的手指掐耳朵,一面欢快的对小妹喊道:“今晚我们有骨头汤喝喽,快快端盆子去。”
小妹就欢快的跑进屋子,端出了一个大大的砂锅,紧张热切的望着那翻开乳白的骨头汤直咽唾沫,小黄更是将舌头耷拉成一个鞋垫那么长,眼巴巴喘着气。
饭上了桌,给娘和自己舀上一碗糙米饭,将随锅蒸好的白米饭给小丫放在眼前,然后拿起勺子,在盆子里舀上一勺子骨头汤,淋在三个碗上,还不忘记给桌子底下呜呜声响的小黄的碗里也淋上一点,然后规规矩矩的端起碗向娘敬了一下:“娘,请用饭。”
娘就有些哽咽,忍着眼泪冲着毛玉龙低声说:“一起吃吧。”
骨头汤淋过的米饭实在是香,在毛玉龙他爹战死之后,一家就再也没有吃过肉了,其实,是再也没有吃饱过了。现在看到满满的一缸糙米,米缸后面的那四斗精米,这个月,一家子可以温饱无忧,想想儿子不惜放下秀才身段奔波了一家温饱,娘就不由自主的掩住脸呜呜哭泣起来。
放下吃一半的饭,毛玉龙就揽住娘的肩膀:“这不很好吗?从这个月起,我就有了廪米补贴家了,娘也就不必再白天为人浆洗缝补,晚上还要纺纱织布了,小妹也可以吃饱长高,小黄也不必再到外面打野食了,这一切都好起来了,娘还伤心什么呢?”
越是这么说,娘哭的就越伤心,毛玉龙只好不断劝解。
等饭吃完了,毛玉龙又拿出一个榔头,将那些骨头一个个敲碎,然后用筷子挖出里面的骨髓来递给小妹:“来来,吃了这个,这东西不但好吃,而且还营养丰富,最是补钙,多吃之后啊,你就能长高,然后就能帮着哥哥背书箱了。”
本来还要先请哥哥吃的,一听吃了这个东西就能帮哥哥背书箱,小丫立刻欢快的伸着脖子,吃了毛玉龙筷子上的骨髓,还将筷子嗦的啧啧有声。
敲碎的骨头也不能丢掉,先可着小黄来。
小黄早就惦记着这些骨头了,啃的那是呜呜的。等它自己吃的心满意足了,就叼起一块飞奔出门,然后就听到隔壁赵老爹家的小花也呜呜的欢快的声音。
看看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毛玉龙就笑着安慰:“这不很好吗?圣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很和圣人之道吗,这也是我们的家风吗。”
娘虽然带着兄妹两人非常困苦,但也常常力所能及的接济一下更穷苦的街坊邻居,这是这时代的人,最淳朴的守望相助的本性。
毛玉龙很享受这种淳朴,不像后世,一个单元,住在对门,不过是三五步的距离,却是老死不相往来,根本就不知道对门是谁。那是喧嚣中的一种孤独生疏。
骨髓都给了小丫,剩下的骨头就被小黄孜孜不倦的彻夜掩埋起来了。
那一大砂锅的骨头汤,也在冰冷的夜色里,变成了一锅晶莹剔透的皮冻,放了盐的皮冻不爱坏,再加上天冷,十几天之内,一家子有了营养丰富的下饭菜了。
安慰吃饱喝足的小妹睡下,伴随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娘在织布,毛玉龙开始温书。
考秀才还可以应付,但要想考院试举人,单单依靠刚刚穿越过来的半年时间,临时抱佛脚学的那点东西是不成的。考举人必须有现在这个世界需要的所谓真才实学才成。
穿越到这个时代,刚开始毛玉龙也想开开金手指,直接发家致富。怎奈事情不是向毛玉龙想象的那么简单。





明末孤臣 第14章 赚钱真的很难
伯父东江镇之所以没能成为fǎn gong建州女真的主力,不是他偏居海外地方狭小,其实,在这个时候,伯父毛文龙已经占据了朝鲜的宣州,铁山以北的土地,已经占据了复州岫岩一线,已经占据了旅顺,已经占据了镇江等地,而且他的游击区已经达到了辽阳沈阳城下,最远都达到了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了。
论战功,论地盘,其实比困守山海关的孙承宗和袁崇焕都大,机动性更大。
但这也是毛文龙现在发展所能达到了极限巅峰了。
为什么?因为没钱。
当毛文龙带着二百人奇袭镇江之后,和建奴连番鏖战到现在,虽然屡立战功,但他为人桀骜不驯,根本不把文官看在眼里,他的顶头上司登莱巡抚府要分润一点他的军功,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所谓,什么事情的成绩取得,都是上面领导有方,同僚帮助甚大,下面众人配合,自己不过是出了一丢丢点的力罢了,所以,功劳要归功于领导,同僚和下面的百姓吗。
结果毛文龙连上司不得不拿下脸来和他要点军功,结果他坚决不给。
而东林本来就看不起丘八,但给毛文龙面子,想要向他要点,以表现东林君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风采,结果毛文龙就直接怼了回去。
如此,他就得罪了大明上下所有的文官,文官集团整人那是花样百出的,所以,毛文龙从出征到现在,实打实从朝廷获得的钱粮,据历史记载,合计不过是白银四万七千一百两,还是杂色银子,粮食三千石,你没看错,是三千没有万,而且多数发霉,但就这些,还是天启从自己的内帑里拿出来的呢。
结果毛文龙就有了为了抢粮,不得不带着三万难民大冬天的奇袭沈阳,不得不在即将爆发的铁山保卫战,毛文龙拖尸与阿敏拉锯。
拖尸不是舍不得袍泽遗骸,而是要吃——
帮助伯父毛文龙,第一就要帮助他改善经济状况,然后帮助他改善和文官集团的关系。
改善和文官集团的关系,自己必须当官,而且还是能上得台面的大官才行。
但现在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三年中举,再三年进士,这就六年,再京查时候政绩优异才可能成为一个京官。想想那最快要十二年。
十二年啊,伯父毛文龙的尸骨早寒了,他的三个义子早成了汉奸了,历史还改什么?什么也改不了了。
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先赚钱,先在经济上拉毛文龙一把,先在这个方面改善一下他的历史现状。
来钱最快的是经商,但经商,自己没有穿越人的优势。
现在的人绝对不比后世愚蠢,而似乎因为诚信在,你想像后世那样钻个法律道德空子都不成。真要是钻了空子,那你就是千夫所指,到时候你就会彻底的被排斥在这个行业之外。
从事制造业?且不说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本钱,即便有也不成。该有的,现在都有了;不该有的,自己也只能想想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所有现在还没有的,后世有的,那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才能制造的出来。
就比如每一个穿越大大都要一挥而就做出来的香皂。真的做起来,那些穿越大大们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一厢情愿。
毛玉龙计算过,要想做香皂,第一个必须要将动物油脂提纯,但这个就必须要高纯度的纯碱。那可是化工之母,就一个提纯的工艺,就相当复杂。
即便自己会,那也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才行,那就是一个化工厂。而精密的仪器,就需要精密的制造工艺还有高度的冶炼技术,如此林林总总延续下去,最终毛玉龙计算,为了一块香皂,自己必须在大明建立起完备的从冶炼开始的化学工业体系。
既然自己能建立完备的化学工业体系了,那还跟不值一钱的香皂较什么劲啊,早就发家致富了。
到底有没有能开金手指的捷径呢?有,一定有,但那必须有庞大的资金,庞大的人力,最主要的,还有能保护自己不被瞬间吃掉的势力,而现在,自己什么都没有。
想来想去,最终自己能做的,还是发挥前世学霸的本事,读书读书再读书,然后一步步考取功名,然后才能再有钱有权有势力的时候,大开金手指,赚他个盆满钵满。
最终毛玉龙决定,还是安心科举吧,这才是这个时代的王道。
还是脚踏实地的干点什么吧。
江南的冬天虽然阴冷,但也有他的好处,那就是不像夏天那样,十天总有八天阴雨,虽然晚上阴冷,但白天却是很暖和很舒适,尤其小雪初晴之后,今天的天蓝的让人心疼,生怕大声一点,就碎掉。
昨日的一场小雪早就化掉了,原先街道的泥泞也在地气的蒸发下干了,因为还没干透,就有种湿润的舒服,让人感觉无比的滋润和神清气爽。
早早的起来,和娘一起做早饭,等着饭好的时候,伸个懒腰,走到院子里,小黄也就屁颠屁颠的跑出来,先四肢伸直,张着小嘴大大的打了一个哈气,然后猛烈的晃动小脑袋赶走困意,那小脑袋摇晃的,都有种虚幻的感觉,然后开始追着毛玉龙在院子里跑步。
跑步,已经成为毛玉龙不得不养成的习惯。
在这个时代,再像自己念大学的时候那样,不在寝室睡到下午不醒是不行的了,这是什么时代?是医疗条件烂的令人发指的时代,是一个喷嚏就要死人的时代。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是唯一能让自己活命长点的时代。因此,跑步成了必不可少的功课,这可比读子曰诗云紧迫的多了。
正跑着,院门被敲响了,毛玉龙连忙停住脚步,擦了把汗去开院门。
院门外站着一个黑粗黑粗的小子,正对毛玉龙憨厚而腼腆的笑。“玉龙哥,实在对不住——”
这是隔壁自己的发小赵三。
听到三儿的声音,娘就在房间里出来,用围裙擦着手边道:“他家三啊,有事吗?”
他家三,是戈壁赵家大伯的三儿子,和毛玉龙同岁,但就是一个浑人,跟着爹练了一些qiāng棒拳脚,在街上卖艺。
其实他们的拳脚一点都不好看,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下子,虽然舞动的虎虎生风,却一点花里胡哨的美感也没有,现在因为重文轻武,所以真正的武术也变成了舞术,花里胡哨的吸引人眼球,所以也没有几个人看,他爹只能玩些胸口碎大石什么的笨把式。
但这样的把式总看也腻歪,也就更加艰难。其实他们爷俩的收入还不如去苏州河码头抗麻包赚的多,不过他爹还就认死理,还就非得教这个憨小子,还非要吃这个饭,结果,现在穷的在这条街上算上倒数第十了。
“大娘,我娘让我过来,那个,那个。”这三子就低下了头。
娘就笑着抢过他背在身后的口袋,笑着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有什么可害羞的?今天没米,明天赚回来也就是了。”
现在娘更加大方,因为自己的儿子,让自己家的米缸满满的了。左邻右舍为难遭窄,没能力的时候都帮衬着呢,何况现在有能力,于是就用自家的米斗,满满的盛上了一斗,倒进了这个布袋子里头:“拿去先吃着,等什么时候赚到了,再还回来就是了。”
三儿就扭捏的提起了口袋,低着头,也不好意思和毛玉龙打招呼,直接急冲冲的走了,不一会,他家的烟筒总算冒出了一阵阵的青烟。”
娘又为自己做了一件善事感到开心,但是看到苦笑的儿子,再看看塌下去的米缸,就有些为难尴尬。
毛玉龙就一边擦着自己身上的汗,一边挽住娘的胳膊,笑着安慰道:“左邻右舍的就应该帮衬,娘,您做的非常对。若是他家的烟筒一直不冒烟,我想娘你也心里不安,粮食这东西,没了还会再有的,您老就放心,你要相信你的儿子是有能力的。”




明末孤臣 第15章 又是族长有请
安慰了娘,毛玉龙就将昨天买来的那一斤二两肥肉切碎了,准备将它熬成大油,以便在自己家没菜的时候,给小妹拌饭吃。孩子还小,顿顿没有油水怎么得了?
剩下的油渣,毛玉龙准备一会儿上街上去,买一把韭菜,然后一家美美的包顿饺子吃。说实话,油渣饺子,想想就让人谗言欲滴。
做完了这些,毛文龙就继续坐在娘的边上温书,现在即将腊月,族学里也散了假,再加上毛玉龙已经是秀才。按照级别,比那个族学里的先生学问还要高点,所以那个先生也就识趣的不敢再教导毛玉龙,不再收他的束修了。现在毛玉龙温书学习,就是为了过完年进县学。
书是宝贝着的,是爹在的时候,娘买的,倒也是齐全,什么四书五经,论语策问都有,虽然当年买的时候为了省钱,都是二手的,但这已经足可以让自己一家在族里骄傲了。
温习了一阵,感觉到有些头昏眼花,毛玉龙就放下准备干活了,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调剂。
自从自己家的地被族里收了顶替自己读书的使费之后,毛玉龙就没有农活可做,于是毛玉龙准备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先挑了担子,提上铁锹,到河堤上担一担子河泥回来,然后在院子里开始和泥。
和泥是一件最累人的活计,不大一会,毛文龙就满头大汗了。
娘一面坐在门槛上洗着收来的衣服活计,一面看儿子瞎忙活。她问过的,但儿子总是莫测高深的不回答,就说是让他等着好事。
儿子已经有了主见了,所以也就由他吧。
看看泥和好了,毛玉龙就从墙角拿起自己做的木框,熟练的将泥塞进去,然后压实,脱框,再用一条铁丝划出四块来,于是,四块土坯,是的,是土坯便大功告成,只要在太阳底下晒上个两三日就可以使用了。现在毛文龙的墙角旁已经整整齐齐的码着几百块这样的东西了。
这些土坯不是为了盖房子的。江南多雨,用土坯盖房子是不成的,只能用砖,但砖对这个窘迫的家来说,那是一种奢侈,所以毛文龙准备用土坯,给自己和娘以及小妹盘上两盘火炕,好舒舒服服的过了这个冬天。
火炕在南方没有,到现在毛玉龙调查,火炕在南方还几乎没有人做,或者干脆没有人会做。
但好在,自己会,因为自己的前身就是东北人,这也算是毛玉龙现在唯一的技术了。
安排完了这一切,毛玉龙就准备去街上买菜,准备晚上的美食。
但这个时候,院门再次被敲响,毛玉龙就去开了门。
门外这次却站着的是上房老族长使唤的一个族人,年纪已经七老八十,但论着辈分,却需要给毛玉龙叫声叔叔的。
百年宗族就是这样,富家辈分小,穷家辈分大,富家都是早娶早生,这样慢慢的积累下来,也就拉了穷家一两代人,白发老翁,喊呀呀吃奶的孩子一声爷爷的也不在少数。这个老人是长房的近支,虽然七老八十的,但毛玉龙当初富国,辈分还在。至于祖上也富国的小骄傲,对毛玉龙来说,跟自己毛线关系都没有,那个祖上也不是自己真正的祖上,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这个老人见是毛玉龙出来开门,就赶紧躬身施礼:‘给小叔叔请安,刚刚族长大爷下话,让您去祠堂说话呢。”然后郑重的叮嘱:“自打小叔叔考了秀才之后,就再也没去,族长大爷几次传话来,您也一直推脱,这次是万不敢再不去了。”
毛玉龙就苦笑,去宗祠见族长,其实是一件苦差事,以现在自己母子的境况,当初的龌鹾,正所谓相见无好事,不过是相见两相厌罢了。所以,毛玉龙这么长时间来,就一直找各种借口不见。
今日族长派来这个年岁大的晚辈来叫,倒是很有深意的,年长者相邀,若是你再不去,便是失却了礼数,会让人诟病。而这个年纪大的,却是辈分低下,也没落了族长的面子不是。如此便是要挟与不落面子倒是做的滴水不漏了。
正在毛玉龙准备再次推脱的时候,娘从屋子里出来,手在围裙上擦拭着问毛玉龙:“是谁啊,请进来说话,外面冷着呢。”
于是毛家老侄子就歪着脑袋往里看了一下,然后欠身施礼:“孙儿毛富给七奶奶请安。”
娘就笑了,赶紧上前几步:“是富小子啊,赶紧进屋说话,吃了吗?我们正要开饭呢,就在这吃吧。”
毛富就推迟:“不了,上房那有饭呢,我回去吃,我是来请小叔叔去祠堂的,大爷族长请过去说话呢。”
一听是族长请过去说话,娘就赶紧打断了客气,对着毛玉龙道:“那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的穿戴了,去听族长吩咐。”
对于现在族长时常来叫自己的儿子去吩咐事情,娘是由衷的欢喜的,这在原先,自己一家孤寡的时候,家族开宗族大会都不会叫自己一家。同族那些日子过的殷实的,走在路上也都纷纷绕开,娘是受够了世态炎凉和白眼。
现在好了,自打毛玉龙考中了秀才之后,族人的态度就转变了许多,街上看到娘也纷纷过来打招呼,虽然眼神里有种酸酸的感觉,但依旧让娘感觉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这次听说族长大爷亲自派人来请,当然不敢怠慢,这是一种荣耀不是。
拗不过娘,毛玉龙冲着门口的毛富拱手含笑道:“切请你回去,我马上就去。”
毛富赶紧施礼然后往回走,刚走两步,就又站住,好心的提醒毛玉龙:“这次可不能再推脱了,否则大爷可要动怒动家法了。”
宗法大于国法,这是现在这个世道的规矩,给你扣上一个忤逆的恶名,只要宗族通过,当舅舅的就能直接抡起小镐头砸死你,县令官府才不会管你呢。
送走了毛富,还没等转身,娘已经拿着让她骄傲的秀才行头出来了,就在院子里直接给毛玉龙穿戴上,边拾掇边叮咛,见到族人要懂礼貌,不要和族长顶嘴,见了小的要谦和,见到老的要施礼,等等絮絮叨叨。
毛玉龙就一一答应了,告别了娘,就向毛家宗祠走去。




明末孤臣 第16章 贪婪的族人
毛家族长一直是上房的人传递掌握,慢慢的也就成了习惯。
“西屋毛家的来啦。”一个站在宗祠外面望风的族人见毛玉龙来了,就这样称呼招呼,态度已经和上次截然不同。
毛玉龙就拱手:“三伯请了。”
“赶紧进去吧,大爷等的急了。”
毛玉龙就再次拱手:“有劳三伯。”然后施施然走了进去。
进了正门,绕过影壁,便是一个天井,正对着,便是sān ji台阶上的宗祠正堂,五间开面,两进纵深,简单朴素,与江南大家宗祠相比,那就是地下天上。
毛家来到这杭州几百年,开枝散叶也算人丁兴旺,前前后后的也出了几个官宦,也曾经有几个富商,但都是好景不长。所以宗祠也就有人出息了,就修缮一番光鲜一阵。等人气凋落了,也就无力整顿,也就显得破败。更何况毛姓本来就是外姓,也被当地欺负压制,所以,祠堂的规模也就相对江南千百年的世家大族寒酸的多。
虽然现在杭州毛家出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毛文龙,历仕万历、泰昌、天启、三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可谓一品大员。但是,这个时代是重文轻武的时代,说实话,他现在在外人的眼里,还不如一个小小的知府来的光鲜。更何况,毛文龙早早的就过继到辽东鞍山毛家,延续他们的香火去了,更跟现在这里的毛家扯不上关系了。
还有一个,毛文龙以250兄弟起家,开镇江东,根本就不受朝廷待见,再加上毛文龙性情乖僻跋扈,多被文官无中生有的打压,手下收拢的二十几万辽东流民,根本就是穷的掉渣,自己还混的喝不上粥呢,也就没有能力出资修整宗祠。
慢慢的,就连毛家人,都快忘记了这个一品高官,一个腌臜武夫了。
族长大爷就站在祠堂前面,背着手,仰着脸,端着架子,看到毛玉龙进来,只是点点头,然后对毛玉龙沉声道:“去祖宗面前烧个香,然后到议事堂说话。”然后就直接背着手走向了东面的配房,连理都不理他。
按照规矩,年不满十八,是没有资格进入祠堂内部上香拜祭的,毛玉龙就在祠堂的外面点了香,冲着里面黑黝黝模糊的祖宗牌位上香祭拜了,连一点敬畏都没有。还是那句话,这个族里的人都被自己厌恶和被他们厌恶自己,而这个祖先也不是自己真正的祖先。
敷衍了一下,然后转身去了东面议事堂。快说正事,自己还有许多事情做呢,耽搁了自己晚上的韭菜肉渣饺子可是可惜的。
西面的议事堂背着阳光,屋子里也昏暗的可以,刚一进门,毛玉龙很是适应了一阵里面的光线,然后才看清屋子里的人。
三个戴着员外方巾的,七八个平民打扮的,按照房数依次坐着。一个农民满脚的泥,抱着一个镐头蹲在门外,这是原先下屋家的,现在的当家人。因为他那一房落魄了,也就不受待见,连进议事房都被人厌恶,所以每次议事,他都自觉的蹲在门外面听。但也只是听听,也没人问他什么事,当然他也决定不了什么事。
但毛玉龙依旧客气的和他打了招呼,然后进去。
大爷威严的坐在上首,冷冷的看着毛玉龙。
毛玉龙规规矩矩的上前先给族长大爷施礼,然后再依次给各个长房施礼,一圈下来,都有点头晕了。
等施礼完毕,大老爷才轻轻点头:“嗯,虽然得了秀才功名,但还懂得上尊下佑,还算不张扬。”这其实可不是夸毛玉龙,而是发泄一下对几次招呼毛玉龙不来的不满。
毛玉龙就淡淡一笑:“不过是中了一个小小的秀才,即便是将来中了举人进士,终归还不是毛家子孙?家中宿老面前,我依旧是个小子。”
这话说的是大气而且还不卑不亢,当时噎的族长差点背过气去。毛家也算背运,辛苦育人几百年,到现在,毛文龙不算,活着的除了冷锅冒热气出来一个毛玉龙之外,就没有一个身负功名的,这时候让一个半大孩子抢白,怎么不让人生气却无话可说?
不过和一个不到十五的毛头小子置气,倒是显得自己小气了不是。
也没让毛玉龙坐下,就让他站在门口,自己西屋的长房叔叔也没拿正眼看他,更没有为自己这一房争下面子的意思,眼睛神情到是一片的厌恶。这种厌恶其实是出于嫉妒,因为他的儿子都二十好几了,在族学里读书到了现在,竟然连个童生都不是。为此,这个西屋长房叔叔在毛玉龙得了秀才之后,每日回家都要将那个不争气的儿子骂上一阵。
1...34567...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