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随那魁梧大汉来到一处较为平坦的演武场,正在场上使刀弄枪的土匪马上让出了一块地方。
大汉转身对杨丛义道:“你擅长使刀还是使枪?”
杨丛义道:“刀不会使,枪能耍两下。”
大汉走到一边,取了两杆枪,一杆拿在手里,一杆抛给杨丛义,然后道:“先耍两下看看。”
杨丛义虽然还猜不到峰主会拿自己怎么样,但这大汉应该是来检验自己枪法的。他把手一伸,接过枪来,稍稍活动了手脚,便举枪笑道:“那我就献丑了。”
说完气灌全身,力灌双臂,把枪舞得虎虎生风,把仅会的一套岳家枪十分卖力的使了一遍。
使完之后,只听大汉道:“你这枪耍得倒还行,能打吗?”
杨丛义笑道:“也能打两下,只是学的时间不长,还不精。”
大汉道:“能打就行,我们来打两下。”说着便抖抖手中枪,找了下感觉。
杨丛义赶紧将长枪平举于身前,左脚上前一小步,踏实地面,膝盖微屈,右腿轻提,脚尖着地,目视大汉,当先做了攻势。
而那大汉,也左脚上前一步,踏实地面,膝盖微屈,右腿轻提,脚尖着地,做了攻势。
看来是要以攻对攻,杨丛义也不多想,不等对方有任何表示,右腿猛一发力,腰身一动,力运双臂,长枪一抖,一个箭步上前,毫不做作的一枪直刺对方胸腹。
而那大汉在杨丛义动身的同时发力,向前一冲,也是一枪直刺对方胸腹。在枪尖交错的瞬间,只见大汉手腕轻动,枪尖随之一摆,击偏了对方的长枪,而他的长枪去势不减,直奔胸腹之间。
杨丛义全力一枪刺出,结果长枪被轻易撼动,偏离中心线一尺,再想反击已经来不及,就是想格挡对方的直刺,也来不及回枪。只得侧扑于地,脱离长枪直刺攻击。
谁知他刚一扑地,躲过一枪,正想翻身而起时,肩头上却一沉。抬头一看,只见对方的长枪已经压在他肩上,显然已经输了。
杨丛义只得收枪爬起身来,笑道:“大哥好武艺,我远远不及。”
大汉收枪,却道:“你躲我这一枪的姿势虽然难看,可你也躲了过去,还算难得。”
杨丛义道:“只躲过一招也算难得?”
大汉笑道:“你比他们强一点,他们可没人能躲过去。”说完把手里的长枪交给围观的土匪,又道:“走吧。”
杨丛义把手里的枪交出,问道:“大哥的枪法这么厉害,有时间能不能教教我?”
大汉道:“教你?那你今天得留下命来再说。”说完就抬腿前边走了。
杨丛义干笑两声,在后边跟上。
峰主应当不是个莽撞的人,不然也做不了峰主。只要能见到峰主,怎么也能说几句话,跟他讲讲道理,听得进道理,杨丛义就有信心说服他。
不多时,杨丛义随大汉来到一栋建筑外,有一大匾额,上书“忠义堂”三字。这建筑上有飞檐,下有廊柱,门前一对石狮子,龇牙咧嘴张狂啸,地面覆青石,墙上镶花窗,红漆木门向外开,左右相对迎人来,砖石为基底,硬木有骨架,圆木木板刷黑漆,四周一绕以为皮。
“在这儿等着,不要乱动。”大汉交代一句,便进了大门。
片刻之后出来,对杨丛义道:“进来见峰主。”
杨丛义拍拍身上的尘土,稍微整理了一下衣裳,抬腿上了台阶,跨步进了门廊,直穿过一个院子,便来一大厅外,抬头一看,门上有一匾额,上书“议事厅”三字。
在大汉带领下,杨丛义径直走进大厅。
一进大厅,就见厅内左右一分,坐了七八人,正中间摆一张大椅,椅上也坐有一人,坐在正中,当是峰主无疑。
杨丛义当即上前几步,抱拳行礼,高声道:“虎头岩杨老五,见过峰主。”
厅上众人齐齐看着杨丛义,没人开口说话。大厅内,一时之间非常尴尬。
弄的杨丛义有些不知所措,随即,他只当对方没听到,又抱拳高声道:“虎头岩杨老五,见过王峰主。”
七八人坐在那里,还是没人说话。这下把杨丛义弄的心里没底了,这都是什么人,听不到吗?他跟厅内众人大眼对小眼,气氛诡异。
厅内又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只听坐在正中的那人沉声道:“杨捕头,到了这个地步,还说些虚言,没有必要吧。”
一听这话,杨丛义心头大惊,额头顿时冒出汗来,原来自己的老底对方早就清楚,难怪上山直接抓了他。这是哪里出了问题,先前准备的一番说辞,全都没了基础,心里万分焦急,却也只能干笑两声,道:“本来是想给大家开个玩笑,原来王峰主已经知道了。”
王峰主阴着脸道:“杨捕头,你开玩笑开到我香炉峰来了,这可真是让王某大开眼界。昨晚在山上休息的可好?”
杨丛义笑道:“很好,山上的兄弟都很热情,一大早还来叫我起床,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王峰主道:“好了,废话不多说,你是怀宁的捕头,我是香炉峰的峰主,我们今天来做一笔交易,交易能做成,毛发不损,送你下山,交易做不成,香炉峰虽小,挖个一人长的坑还是可以的。”
杨丛义心念急转,干笑道:“峰主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哪有做不成的生意。峰主想做什么生意,只管说,能做成的,我一定促成。”
王峰主道:“把宋教头送回来,王某放你下山。”
一听这话,杨丛义心中大喜,急问道:“宋大哥在哪儿?”
王峰主眉头微皱:“不是被你们扣留在奶头山吗,你来问我,是不是不想做这生意?”
杨丛义道:“这生意当然要做,我大老远上山来就是为了做生意。进山时间长了,东躲西藏,跟其他人断了联系,消息不是太灵通。还望峰主细说一二。”
王峰主看看杨丛义浑身上下脏乱的样子,想想奶头山到这儿的距离,想来也不像是假话。便道:“奶头山被官军攻破后,宋教头力战官军,可惜双拳难敌四手,失手被擒,之后一直就关在奶头山官军大营。这些情况你应该知道。”
杨丛义道:“不好意思,这我还真不知道,当日我离开奶头山就去了其他地方,后面发生的事情,也是前不久才听说。既然宋大哥还在奶头山大营里,就算峰主不说,我也会想办法把他救出来。”
王峰主道:“何必再想其他办法,捕头换教头,两边都不亏。你传个消息回去,约个地方换人,不然进了山的官差,一个也别想再回去。”
杨丛义听后却摇头,只听他说道:“如果按峰主的办法来,宋大哥肯定回不来,说不定他们会立马就杀了宋大哥。”
王峰主听的一惊,问道:“为何?”
杨丛义道:“我作为诸县一百五十余名捕快统领,带人在前方悄悄探听消息,抓捕逃犯,后边的官军却在大张旗鼓的攻打山寨,峰主不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官军巴不得我们这些府衙的捕快全死在山里,他们好调动兵力进山攻打,赚取战功,捞取功名。要给奶头山知道了我在香炉峰,你们打算拿我去换宋大哥,官军立马就会杀了宋大哥,再让你们杀了我,然后双方都被激怒,在这大山里大战一场。真是那样,我就死不瞑目了。”
王峰主听了杨丛义的话后,良久不语。
杨丛义又道:“要想把宋大哥救回来,就必须要官府来主导,而不是看官军的脸色。在天柱山里,我是诸县捕快统领,追捕逃犯的事我说了算,只要在追捕逃犯上,我掌握了主动权,官军也只能看我的脸色,我让他们放人,他们就得放,我让他们退兵,他们就得退,毕竟他们这次进山是来辅助府衙,不是来耀武扬威。峰主觉得如何?”
王峰主想了想道:“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要是放你回去,宋教头回不来,又当如何?”
杨丛义道:“当然不能简单的放我回去,放我一个人回去,我也无能为力,还需要不少人跟我一起回去才行。他们回去了,我说话才有份量。”
王峰主皱眉道:“还要哪些人?香炉峰可没有你需要的人。”
杨丛义道:“需要的人不少,全是年初从怀宁大牢跑出来的,不知道峰主是不是听说过。”
王峰主道:“略有耳闻,那些逃犯,我这香炉峰上一个都没有。”
杨丛义道:“峰主,做生意嘛,就是互通有无,你这儿没有,其他地方难道也没有?想办法弄来,这生意不就成了。”
王峰主想了一会儿,才道:“把宋教头救回来的把握有多大?”
杨丛义也想了想,郑重的回道:“不敢说十成,但九成应当没有问题。只要逃犯都能找出来,我就能把宋大哥救回来。”
王峰主下了决心,道:“好,王某就跟杨捕头做这生意。”
杨丛义听的心里大喜,没想到尽然如此顺利,之前想好的那么多道理和说辞基本都没用上,一点铺垫都没有,事情就谈成了。如此一来,加入忠义盟的事情就可以缓一缓,暂且不提了。
之所以事情这么顺利,出乎杨丛义意料之外,是因为有两点信息他没有掌握,一是宋教头被关在了奶头山,二是香炉峰确定了他的捕头身份,早知道有这两点,还需要铺垫什么?开门见山,直接谈就是了。





大宋燕王 第89章 目的达成
一番交谈之后,双方化敌为友,各取所需,基本达成共识。
再让杨丛义站在大厅中间就太不像话,王峰主请他在一旁坐下,继续就后续细节问题进行沟通。
“杨捕头,不知道这次进山,你准备抓回去多少逃犯?”王峰主还是有些担心的,虽然在天柱山里,他还有些面子,但要想把人全抓回去,那是绝对办不到,其中有些事情,他还是略有耳闻。
杨丛义喝了口茶,然后说道:“也不多,四十七人而已,有七个已经抓到了,还有四十人。峰主在天柱山人面广,找几个逃犯,很容易就能做到,根本不用太担心。”
王峰主道:“杨捕头此言差异。王某在山里虽有些薄面,也不是跟所有人都有交情,也不是跟所有山头说的上话。四十人全部抓回去,有些强人所难了,王某怕是力有不逮。”
杨丛义笑道:“我也知道山头太多,峰主不好做。那就打个折扣,抓回三十五人如何?抓到三十五人,我即刻下山,回去营救宋大哥回来。”
王峰主道:“三十五人,也不算少。天柱山可不小,等把人都找回来,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若在这期间宋教头出了变故,对你对我可都难以接受。”
杨丛义则道:“峰主,你要想一下,我带回去的逃犯越多,我说话的份量才够重,不然即使回去了,也不一定能救出宋大哥。还有,若是一次营救不成功,再来第二次可就更难了,远不如一次成功的胜算大。况且,以峰主在天柱山的威信与声望,短时间内,找回来几个无关紧要的逃犯,根本就不是问题。”
王峰主沉思了一会儿,才道:“好,那就暂定半月之内找回三十五个逃犯,要是半月之内找不回来这么多,也只能是找回来多少是多少了。杨捕头以为如何?”
杨丛义点头道:“就依峰主,半月之后,我准时下山。”
王峰主又道:“杨捕头既然没有异议,现在可以把逃犯名单可以给我,我好安排人手马上动身。”
杨丛义笑道:“峰主就不要拿我打趣了,名单昨天就到你们手上了吧。”
王峰主哈哈一笑,道:“杨捕头诚如宋教头所言,稳重机敏,腹有良谋。”
杨丛义笑道:“峰主过奖,宋大哥那是谬赞。”
王峰主从怀中取出一纸,向左右两边的土匪道:“程文兄弟、程武兄弟、马俊兄弟、鲁达兄弟、倪平兄弟,你们五人即刻安排人手下山,向山外各寨打探名单上的逃犯,如果找到就把他们带回来,告诉各山寨主,今日卖我香炉峰一个面子,他日必有所报。”
点到姓名的五个土匪,齐声应是,然后有人上前接过峰主递来的逃犯名单。
“去吧,早去早回。”王峰主一声令下,接令的土匪转身出了大厅。
五人离去,厅内加上杨丛义在内,瞬间只剩四人,议事厅为之一空。
最重要的事情议完,杨丛义心情大好,只需等待他们带回来好消息了。而王峰主似乎也轻松不少,只听他面带笑意的说道:“杨捕头昨晚上演了一出好戏,现在依旧精神焕发,年少就是好啊。不像我等,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就没了精神。年少为功名,回首一场空,想再肆意活一场,却是两鬓斑白,不再年少了。”
杨丛义有些尴尬的笑道:“实在不好意思,昨天也是有些心急了。扰了各位的清梦,对不住。”
王峰主笑道:“没事没事,香炉峰的夜晚也许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杨丛义微笑,未及说话,只听王峰主忽然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杨捕头昨晚所念的诗句都是岳飞岳元帅所作吧。”
杨丛义答道:“正是。我从小就听岳元帅精忠报国的故事,是以连他的诗词也熟读不少。王峰主也对岳帅的诗词有了解?”他既是忠义盟的人,就很可能也是近卫军之人,对岳飞应当很熟悉才对。
王峰主道:“王某来不了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只是听人诵读过,还有些印象。杨捕头也不用如此含蓄,要想探知我是否认识岳帅,直接问就是了。”
杨丛义哈哈一笑:“峰主真是快人快语,毫不做作。那我就敞开了问,不知峰主是不是岳帅近卫呢?”
王峰主笑道:“当然,在座各位都曾是元帅近卫,告诉捕头也无妨。”
杨丛义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大叔也正好是岳帅近卫,听宋大哥说好像还是右卫长,以前在家时也没听他说过。峰主,我到了香炉峰也算是回家了吧。”
王峰主道:“你说呢,不是有这层关系在,你能上得了香炉峰?”
杨丛义道:“峰主既然早知道,昨天何必为难我,让我扰了各位兄弟一个晚上。”
王峰主道:“昨天只是给你一个小小的考验,看你是否真如宋教头所言,机敏稳重,可托付大事。今天一见,确如教头所言。他在信里不光提到了你与右卫长的关系,还提到忠义盟之事,既有教头引荐,这忠义盟自然对你敞开。不知你意下如何?”
杨丛义没有立即回话,当日在奶头山的情形,已经在现在大有不同,那时候对以后没有太多想法,随遇而安,但经历一次生死之后,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忠义盟要做的事,跟他考科举为官南辕北辙,恐怕他不能参与,不但不能参与,避之都唯恐不及,一旦有所牵扯,将来肯定麻烦不断。
“峰主也知道我现在是官府的人,初入公门,万事新鲜,也想闯闯功名,加入忠义盟之事,暂时不考虑吧,哪天等我厌倦了公门生活,就来香炉峰找峰主入盟。如今只能多谢美意,辜负诸位的信任了。”
王峰主道:“无妨,眼下确实不是时候。忠义盟在山里并不是什么秘密组织,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自愿参加。”
杨丛义哦了一声,然后道:“我听宋大哥说忠义盟有两三百人,入盟的要求相当高,还以为是秘密组织,不方便暴露。既然不是,峰主为何不发动忠义盟盟友帮忙找出那些逃犯,如此一来不是可以大大缩短时间,早日救出宋大哥,免得夜长梦多。”
王峰主道:“捕头有所不知,忠义盟虽不是秘密组织,可也不是人人都知道,盟友也都不是一般人,香炉峰也不过八人而已。近卫军虽是忠义盟组建者,但盟友却有近半是各峰各谷各洞的头领,而这些头领又多数不是近卫军的人,王某面子不大,请不动啊。”说完就叹气。
杨丛义眉头微皱:“不能去找盟主帮忙?盟主总有些份量。”
谁知王峰主却道:“宋教头跟盟主闹的不愉快,已经许久没见了。我们去找盟主有些难以开口,宋教头若知道,肯定也不高兴,这事儿就算了吧。”
杨丛义却不这样认为,虽然他不知道宋大哥跟盟主有什么过节,但他们毕竟曾经是同袍,一起为国征战,护卫元帅,如今宋大哥处于险境,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作为同袍应当会抛弃前嫌,先把人救回来再说,说不定还能借这个机会化解恩怨呢。现在给盟主一个机会,看他会不会把握住,如果他不帮,那这忠义盟也就不配叫忠义盟,直接改叫私义盟算了,举手之劳也不愿帮,宋大哥也没必要待在什么忠义盟了。
他据此劝说王峰主去请盟主帮忙,但说辞没有那么激烈,他对忠义盟也不了解,对盟主也不了解,不好说的太过,只讲盟主与宋大哥的同袍之情。
经一番口舌,王峰主最终被说动,答应去找盟主一试。
对此,杨丛义自然是高兴,寻求忠义盟的帮助本就是来香炉峰之前就想好的一步棋,忠义盟里近半是各寨头领,盟内一声令下,追回逃犯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他也可以早日出山收拾乱局,避免禁军和土匪进一步交恶,扩大事态,使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尽快参加科举,入仕为官的理想,全压在陈大人身上,陈大人不能倒,否则就找不到更合适的贵人相助。
王峰主既然已经答应去请盟主,那就看盟主怎么考虑了。上香炉峰来的目的已经达到,只需要静静等待最后的结果。
杨丛义这些天一直在赶路,昨晚又没睡觉,事情一说完,精神松懈,就有些疲惫了。
“杨捕头,昨天折腾一番,想必也有些劳累了,你就在这香炉峰好好休息几日,等我们的消息就好。”王峰主也渐渐有几分精神不振的样子。
杨丛义笑道:“多谢峰主款待。”
“香炉峰景致还不错,特别是后山,景色秀丽,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好。峰主事务繁忙,我就不打扰了,这几日没休息好,等我先睡一觉,养足精神,再领略香炉峰美景。”说完便告辞离去。
出得厅外,早有土匪等候多时,直接带他去了一个独立的院落,住下歇息。




大宋燕王 第90章 三十二人
香炉峰,一场大雨过后,天朗气清,燥热尽除。
清晨,出得门来,分外清凉。
信步来到后山,此地人迹罕至,奇石古木,随处可见,鲜花绿草,铺满小径,漫步其中,别有风情。
杨丛义在山上住了几日,精神完全恢复,闲暇无事,趁着雨后空气清新,天气凉爽,便到后山走走,看看香炉峰的风景。
从怀宁进山至今也快有两个月,没有一刻不忧心,没有一天享清闲,在这香炉峰上倒是过了几天饭来张口的清闲日子。可下山之后,就万般皆难了,再想游山玩水,无忧无虑看美景,怕是没有多少机会。
登上巨石,只见群山都在脚下,擎天巨木此时也不过是一撮嫩绿,抬眼远望,天边尚有几座高山,在翻滚的云雾里若隐若现。
“香炉峰上云雾绕,远山几点随浪涛。他日若遂凌云志,敢于苍天试比高。”
登高一望,世间万物皆在身下,顿时豪情万丈,将以后诸多担心,全都视作了烟尘。这一刻,杨丛义虽然还没有终极的目标,但更远更高,却是确定的追求方向。
看着一轮红日刺破云雾,放万道霞光从东边升起。杨丛义理理思绪,清闲的日子该到此结束了,跳下巨石,转身下山。
香炉峰上无处不可去,可也不好随便乱走。每日必去的地方便是演武场,这里有不少高手,可以随时切磋。
杨丛义武艺低微,只会那一套岳家枪法,由于出自战阵,出手必杀,出了天柱山就不打算再继续做捕快了,若再迫不得已跟人动手,杀了人可就大大不妙。所以在演武场他便有意跟武艺高强的土匪多学一些,特别是防守的武艺和招式。有土匪擅长拳法,有善腿法,有善兵器,杨丛义一概不管,只要有人愿意教他就学,学不会也没关系,能记住一些防守不伤人的招式也是好的。
几天下来,他见过了不少武艺,让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类似于沾衣十八跌的近身擒拿,用起来不费力,对付一些罪不至死的宵小之徒,最为合适,可惜手法多变,变换莫测,学起来十分麻烦,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会,关键杨丛义并没有练习拳法的基础,学这个更为艰难,认真学了多天,也只学会了三五招,不过防身也应该够用了。
他练了两年的枪,自然也不会放弃,山上善使长枪的人也不少,各种偏门枪法都有,有自称罗家枪的,有自称杨家枪的,看着都还可以,既然土匪不藏私,愿意相互切磋交流,他也就趁机会多学学,提高自己的长枪技艺,总不能深入宝山空手回吧,出了天柱山就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
技多不压身,这个时代更需要复合型人才,以后就做官也不能做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官,做不到君子六艺,能学几样学几样,何况武艺他还有些基础。
随着见识到的武艺越来越多,他自己对武艺也有了些理解,切磋打斗起来也更加顺畅,身法灵活,手法多变,受益不浅,自觉武艺比上山之前提升了不少,再要与人相争,应该就不是出手就置人于死地的招式,少杀人,自己的安全也多一份保障,山外可不比山内,何况他还想参加科举做官。
练武之余,他也关心追捕逃犯的进程,五天之后才有第一批两名逃犯被送回香炉峰,他去询问口供,确认了逃犯身份,便请峰主把他们关押起来。
王峰主也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忠义盟已经被发动,半月内追回逃犯应该没有问题。
杨丛义本想让峰主帮忙,看能不能顺便问问有没有进山的捕快陷落在山上,也帮忙带回来。但这话却不好说出口,需得救出宋大哥,官军退出天柱山之后才好提出来,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等到第十天的时候,送回香炉峰的逃犯已经达到十三个。对此,杨丛义自然心喜,只是经过核对之后,一直没有太湖县二十三名逃犯的踪迹,这让他心有不安,这伙人团伙作案,进山之后应该不会完全分散,至今没有消息,也许他们重新汇合,自立山头也说不定,如果是这样麻烦就大了,二十多人的小山头没人会看得上,香炉峰出去的人很可能会忽略掉这样的微弱势力。要是抓不到他们,回去可不好交代。
1...3637383940...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