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爹,既然你老人家已经有主意了,我就抽个时间跟大家说说。”男子眉头舒展。
“在这儿生活了这么久,肯定有人不想走,你把利害都说清楚,尽量都劝走,实在不想走的,就随他们去,也管不了那么多。”老头子有叮嘱道。
“爹,你就放心吧,我们肯定能办好。”
夜幕降临,繁星满天。红沙谷,归于夜晚的宁静。
禁军的探子进入谷内,稍微探查一番后,便返回谷外驻地。
“将军,谷内一切如常,没有异动。”
“好,大家休息去吧,养足精神,明天大杀一场,剿灭这伙匪徒。”刘将军一声令下,五个押官接令离去。
禁军也很快在荒野里沉沉睡去,进入梦乡,毕竟这几天实在太累了。
清晨,红沙谷寨民忙碌如常,夏天七月正是水稻生长旺盛的时节,天越热水稻涨势越茂盛,相应的需要的水份也越多,给水田放水,就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当然还有除水草。
几乎所有寨民都在为了这一季水稻奔忙,今年雨水还不错,应当会是个丰收年。雨水不好要好好干,雨水好更要好好干,多流一滴汗,就多收一粒粮,这个道理,耕田的人都懂。
禁军派出的探子暗中观察着在田里忙碌的寨民,在禁军眼里,他们可不是只会种地的寨民,这些人拿起锄头是寨民,拿起刀枪就是匪徒,之前可见的多了。
刘将军在林子里等待,等待太阳升到头顶,等待红沙谷吃午饭的时候,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会回到寨子里,天也最亮,很容易就能把他们一网打尽。
日头一点点升起,刘将军虽然心急,但也不得不耐住性子等待。
又不知过了多久,他抬头一看,太阳当头,已到正午。随即招来五个押官,命令道:“再告诉所有人一次,逃犯已经混入谷内土匪中,以防逃犯再次逃跑,谷内土匪一个不留。我们身在土匪包围之中,绝对不能走露风声,要是逃了一个土匪,军法从事!出发!”
五个押官道一声“得令”,立即回去召集手下兵卒,注意事项略一交代,五队禁军直奔红沙谷。





大宋燕王 第93章 一个不留
烈日下的红沙谷外空无一人,一片片稻田,一声声蛙叫,却也生机盎然。
刘将军带二百五十名禁军一路直奔到寨外,距离寨门一里左右时,叫停队伍,稍作休整。
“一队攻取寨门,攻取之后就地防守。”
“得令。”
“二队、三队,入寨后迅速剿灭五十丈内的所有匪徒。”
“得令。”
“四队、五队,随二队三队入寨,前出七十丈,攻杀匪徒,以为策应。”
“得令。”
“等二队三队剿灭匪徒之后,除一队外,各队人马一同前出,尽快清剿寨内匪徒,不得畏缩不前。”
“得令。”
“出发!”
一声令下,一队率先出发,二队三队随后跟上,四队五队殿后,直奔寨门而去。
一队当先接近寨门,只见三寸多厚的寨门虚掩,看不清里面的情形。押官将刀向前一挥,就有四个兵士收起刀兵,当即上前猛然一推寨门,只听“吱呀”一声,便将寨门向内推开,顿时寨门大开。
门内两个值岗的土匪,被突然出现的官军吓呆了,还未回过神来,未发出一声警报,就被随后冲进寨门的禁军一刀砍死当场。
一队五十名禁军迅速鱼贯而入,将寨门十丈范围内守死,只留通向寨内的出口。
二队三队随即进入寨内,口中高喊着“杀”字,冲向每一个可能藏有匪徒的房屋。
四队五队入寨后,在刘将军带领下直接前出七十丈,守住通向寨门的各个路口,给二队三队争取剿灭匪徒的时间。
二队三队禁军兵卒三五成群,冲入视线内一个个小院和屋子,见人就砍,有人迎面出来,在愣神间便被一刀砍中脖子,有人正在摇扇纳凉被一刀捅死,有人正待逃跑被背后一刀,有人惊叫着反应过来,随手拿起了木棍,有人随手拿起了锄头,也有人拿起了刀枪,但在训练有素的禁军面前,都逃不过一刀毙命的下场。
一时间,发现禁军入寨的瞬间,寨民们便乱成一团,借着地势跑动周旋,大人小孩哭叫连连,但很快一切归于平静,再找不出一个活着的寨民。
押官一声招呼,叫出还在翻找财物的兵卒,继续向寨内与四队五队汇合。
土匪听到寨门口惨烈的动静,纷纷从各处赶来,手拿武器,或刀或枪,或棍或棒,在路口与防守的禁军战成一团。只见刘将军冲锋在前,刀影翻飞,左腾右闪,一刀一个,如砍瓜切菜般,杀的冲上来的土匪不敢近前。其他禁军则跟在刘将军前后左右,策应防守,与土匪纠缠,形成了拉锯战。
随着二队三队快速结束寨门附近区域的清剿,上前来加入战团,各处汇集而来的土匪渐渐被杀散,有些直接转身逃窜,不多时,路口处再也见不到站着的土匪,地上躺了一片,发现还有没死的,直接上前一刀了断。
四队禁军兵分多路,一鼓作气冲向各个方向。全寨人都被禁军攻寨的消息所惊吓到,一时间疯狂的哭喊,绝望的嚎叫,充斥着寨子里每一个角落。
禁军兵卒刀之所向,不论男女老幼,不会因幼童而怜悯,也不会因求饶而心慈,一律斩杀。不准放跑一个土匪,这是他们得到的命令,人手有限,土匪想投降,他们也没有时间看管,况且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背后捅刀子,不如杀了干净利落。
一时间寨内哭喊声此起彼伏,随之而来的是血腥气四处弥漫,逐渐从前寨推向了后寨。
院子里,老头拦住了两兄弟:“你们赶紧从后寨走,能出去一个是一个,不要断了周家的香火!”
“爹你这说的是啥话,这么多人在这儿,我能丢下他们?我们出去跟他们拼了!”
“官军来了,你们拿啥拼!听爹的,赶紧走。”
“大家都在这儿,我们往哪走!”大汉双眼冒出怒火,推开老头,提刀冲出院子。
只见不远处一个官军正在追杀一个吓的飞奔而来的孩子,大汉怒吼一声,迎着官军冲上前去,举刀便将那个官军劈死,孩子则一直跑进了院子。
大汉眼见官军四处追着寨民杀,熟悉的寨民一个个躺下,却不知道该去救谁了,只得找上官军拼命厮杀。倒下的寨民太多,不忍心去看,每杀一个官军,就有更多的寨民倒下,他的怒火越积越多,开始报复似的追着官军杀。
数十名官军倒下后,冲过来的官军有些害怕了,稍微上前几步,就被大汉一刀斩杀,官军一时犹豫,便与大汉形成了对峙。
大汉身后逃过一劫的寨民越聚越多,多是老幼妇孺,他便不敢随便上前与官军缠斗。
“从后寨走!”大汉一声怒吼。
听到大汉的喊叫,寨民依然躲在身后不敢离开。
“走啊。”大汉又一声吼,举刀冲向官军,打破短暂的对峙,逼迫寨民逃命。
十几个官军与大汉战成一团,大汉几刀砍翻几个官军,身上也多了些伤口,他使出浑身解数缠住剩余的官军,给寨民制造逃命的机会。
寨民失去了保护,被紧随而来的官军一追,直接向后寨逃去。而那大汉拼着硬挨几刀,将追赶的官军拖住,继续缠斗。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后寨也有两百禁军已经开始杀进来。
刘将军带十几人斩杀目之所及的所有土匪,一路往寨内杀去。其他禁军兵卒见主将向前,自然不敢落后,争先恐后接住土匪的兵刃,配合攻杀。凡是敢抵抗的土匪都死在屋外,留少量禁军扫尾,其他人直接随主将杀向寨后。
大汉又杀了多个官兵,身上也有多道伤口,鲜血直流,看着不断奔逃倒地的寨民,悲愤难耐,怒吼连连,一刀砍翻一个官兵之后,忽然他握刀的手臂就飞了出去,疼的他大叫一声,退后几步。抬眼一看,只见对面是一个主将模样的人,身边围了不少官兵,便怒声责问:“我们做错了什么!”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将军。只听他高声道:“不尊王化,全都该杀。躲在山里就万事大吉了?”
大汉忽然流下泪来,哀求道:“就算我们该死,能不能放过女人孩子?”
刘将军道:“不能,我说了,全都该杀。”
一听这话,大汉怒吼一声,骤然爆发,径直冲向刘将军。
刘将军半步不退,举刀便把他的头砍了下来。
“你们继续向后寨追击,不要放跑一个!”刘将军再次命令。
禁军兵卒得令,不敢停留,随即向后追去。
前边杀了不少土匪,敢拿刀枪的基本都死了,逃跑的土匪,基本都没有一战之力,斩杀起来索然无味,让兵卒去追吧。刘将军在几个兵卒的护卫下,提刀来到不远处一棵大树下休息。看着一地的土匪尸体,他心里毫无感觉,跟杀金兵差不多,反正都是敌人,只不过他们比金兵弱多了。
又半刻钟后,寨里几乎听不到哭喊的声音了,偶尔有一两声哭喊传来,也会随即断绝。
九个押官陆续回来,在大树下向刘将军汇报战况。
“将军,前寨无一个土匪逃脱。”一押官高声汇报道。
“将军,后寨也无一个土匪逃脱。”另一押官汇报道。
“寨里的土匪都已经斩杀,没有遗漏。”其他押官汇报道。
“好,大家幸苦了。我们伤亡有多少,土匪具体有多少,可有数字?”刘将军问道。
“还没来不得统计。”有押官回道。
“大家再幸苦一下,把我们的伤亡和土匪人数都搞清楚,我要准确的数字。一队继续把守前寨门,九队把守后寨,以防有漏网之人,二队三队六队打扫战场收敛尸体,四队五队挖坑处理尸体,七队八队随我收缴物资。分头行动吧。”
刘将军一声令下,没来得及多做休息的押官,又领命而去。
两个时辰,各队所有的清扫工作基本完成,在一个院子里,诸押官向刘将军做了汇报。
“搜集到稻米,初步估计在三百担左右,金银铜钱价值三百贯左右。牛十五头,猪羊上百只,鸡鸭三百左右,刀枪一百多柄,其他物资暂时未做统计。”
“禁军伤轻四十九人,重伤十二人,死亡三十七人。剿灭土匪二百五十七人。”
“死亡的兄弟和剿灭的土匪已经分开掩埋,清扫完毕。”
“兄弟们幸苦了,这次虽然有伤亡,但我们战果丰硕,前所未有。告诉兄弟们,回去以后,论功行赏。”刘将军听到搜集到这么多钱粮,十分高兴,土匪也消灭二百五十多人,可谓是收获颇丰,当即许下承诺,毕竟这么多东西还要大家带回去,不承诺点甜头,回去的路上就不会顺当。
“此地不宜久留,大家收拾收拾,带上收缴的物资,今天就离开红沙谷,返回奶头山。”刘将军本想在红沙谷休息一晚明天再走,毕竟大家都十分劳累,但一想到附近还有几个有势力的匪寨,为免节外生枝,还是决定立即离开,先把钱粮送回奶头山最为安全。
众押官虽想在红沙谷暂且休整一晚,但既然主将有令,他们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只能回去传令。
半个时辰之后,禁军带着钱粮和猪羊,还有十五头牛,离开了红沙谷。至于三百多只鸡鸭,已经全被他们烤了吃下肚子,刀兵则挖坑填埋了起来。
太阳落山,天渐渐暗了,今晚依旧没有月亮,天空只有满天星斗,洒下淡淡的光辉。
红沙谷内寂静无声,血腥味还没有完全消散,寨子里漆黑一片,再没有灯火亮起。
有两个很小的黑影从寨内那颗大树上,悄悄滑落下来,随即树下传出稚嫩的哭声,刚哭几声就被同伴制止,而后两个小黑影迅速消失在黑暗里。




大宋燕王 第94章 各有心思
禁军带着三百余担粮食,赶着牲畜,花了四天时间,一路从红沙谷返回奶头山,胜利归来的队伍,受到何县尉亲自下山迎接的礼遇。
刘将军与何县尉一阵恭贺寒暄,欢笑畅谈,而后把手而还。
“将军此行战果丰硕,收获颇丰,返回的路上,其他山寨有何动向?”
“并无任何异动,一路平安,无人骚扰。大人如何有此问?”刘将军知道何县尉是什么意思,若路上有土匪眼红财物前来劫杀,他们可不会这么顺利就能返回。
“将军,那你们此次出动,剿灭红沙谷的目的便没有达到,后续当有其他计划,不然我们可要白忙一场。”何县尉一声叹息。
“大人不必多虑,待我们稍作休整,再去剿灭势力更强的匪寨,不怕他们不反抗,只要我们的人手损失十之二三,便可请兵来援。只要有两营兵力,这天柱山里就是我们说了算,不管他们积攒了多少老底,最终不都是归我们。”大胜一场之后,刘将军意气风发。
“好,等得就是将军这句话。”何县尉哈哈一笑。
“那之前我们的约定?”刘将军不是个忘性大的人。
“红沙谷如是,后续皆如是。”何县尉伸出三根手指。
“好好好。”刘将军连道三声好,然后道:“今后一切全凭大人做主。”
“好说好说,你们休整两日,等派出的探子回来,我们再做计议。”
禁军回山交接所有物资后,按刘将军命令全部回营休整。
承诺士卒的奖励,也由何县尉当天拨付,收到奖励自然无人抱怨酷暑,无人抱怨山路难行,无人抱怨连日奔波,一切暗藏的不满,瞬间被铜钱击散,兴奋莫名,更有扬言再战。见兵卒士气高昂,何县尉欢喜异常,就是要让他们敢打,多去打打硬仗,不然几个月全都白忙。
两日之后,探子回报,红岩洞附近土匪往来频繁,有联动的迹象,何县尉找来刘将军略一商议,当即决定立刻发兵红岩洞。
一盘散沙的匪寨,不管多大都好攻打,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土匪人数一多,一营禁军不占优势,在山里便底气不足,是以必须迅速发兵,击破他们的联动,才能保证禁军能在山里站稳脚跟。
当天刘将军带领八队四百余轻装禁军,寻大路直奔红岩洞。
红岩洞,是在一座山上的一个自然溶洞,入口不大,只有三丈来宽,但洞内别有洞天,四通八达,空间广大,有不少孔洞缝隙直通山外,洞内有空气流通,光线也不算昏暗,夏天基本不需灯火照明。
洞外土匪众多,各拿兵器,分在山石河谷闲聊闲坐。
洞内正有一伙人在一密封小洞内密谈,言语之间不无懊恼。
“以前我就说,我们几方合力拿下红沙谷,他们的东西几家平分,你们就是不同意,各怀鬼心思,现在好了,全被官军搬走,毛都不剩。”有人心生怨气。
“我那时候也赞同一起动手,大家都分点东西算了,不是有人不同意吗,我也就算了。”又有人道。
“你赞同个屁!谁不知道你打什么主意。”有人直接开骂。
“好了,都别吵了。今天来是商量怎么对付官军的,他们灭了红沙谷,你们也都派人去看了,鸡犬不留,手段残忍,所有财物搜刮一空。很明显,他们这次进山,抓逃犯是幌子,杀人发财才是真。大家在山里年头不短了,多少都有些积蓄,在他们眼里都有油水,以前你们以为官军吃下奶头山就心满意足,如今看来他们是贪心不足,红沙谷被灭就是例证。如果大家想渡过这次难关,就别小算盘,先把人马都拉到红岩洞来,要是官军敢来,我们也有七八百人,完全能跟他们一战。要是这种时候还各有心思,等官军去打你们的时候,别来我红岩洞。”
“洞主,不是我们不想来,只是我们拖家带口,搬来搬去实在麻烦。”
“秋粮再有一个多月就要收了,现在过来,田就要荒了,今年年成好,能收三四百担粮,这一走怕是想收想收两百担都够呛。”
“谁说不是,今年收的夏粮剩的不多了,一冬一春就指望这季秋粮,误了收成,几百人吃啥?”
“听你们这意思,就是不来了?”
其他人都没有回话。
“你们也不想想,等官军一来,到时候不跑就是死,跑你们又能带走多少东西,别说田里的庄稼,就是你们粮仓里的粮食你们都带不走。看看红沙谷,还不长记性,你们以为自己一两百人能抵得过官军?奶头山多少人?还不是官军一到就跑完了,他们带走粮食,带走牲口了吗?都想想红沙谷,不跑是啥下场,再看看奶头山,跑是啥结果。”
众人还是沉默不语。
“大家都在这一方土地混饭吃,彼此知根底知底,你们有啥顾虑我也知道,今天就给你们撂个话,到了我红岩洞来都是兄弟,以后官军退了,想走的,我不拦,带来的东西,走的时候自己带走,愿意留下来的,大家共坐几把交椅。话就说到这儿,愿不愿意,还看你们自己,我不强求。”
“洞主,你一片好意,我都知道,但这事儿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还得回去跟大家商量一下,三天内给洞主回复。”有人沉默了一会儿开口回道。
“我也要回去跟大家伙儿商量商量,一定尽快给洞主答复。”
“我先想想,过段时间给洞主答复。”众人纷纷表示要考虑考虑。
“那你们都先回去吧。”红岩洞洞主无话可说,人家把鸡都杀了,还在不知死活的观望,等把刀架到脖子上,想后悔都晚了,但该说的话都说了,都不听,有什么办法。
众人起身说一番道谢之语,然后就准备告辞离开。
“洞主,有消息!”洞外忽然有土匪传话进来。
“让他进来。”洞主立即高声道。
准备离开的众人不约而同的停住身形,有人问道:“洞主,是有官军的消息吗?”
“还不知道。怎么,你们也想听听?”
“洞主要是不介意的话,我们倒是想听听。”
“那就坐下一起听听吧。”洞主十分大度,又请大家坐下。
众人虽觉得尴尬,却也顾不得许多,此时此刻,有官军的消息,无论如何都得听听。
不多时,就有一土匪进入洞来,见过诸位头领之后,汇报道:“官军两天前下了奶头山,直向我们这边来,不下四百人,只带了武器和口粮,速度很快,估计再有两天就能赶来。”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莫不是要来打他们?
“可有探听到他们要攻打哪个山寨?”有人急切的问道。
“这倒没有,他们来的太快,按他们的方向,应该就是往我们这边来。”土匪回道。
“几天前他们才灭了红沙谷,对我们这儿应该是摸熟了,不出意外,这次又是来打劫的。上次他们就是这样,只带口粮,灭了红沙谷,吃饱喝足,肩扛手提,收获满满的回去。只是不知道他们这次又看中了哪家。”洞主意有所指。
众人心思浮动,思绪飞转,他们也比红河谷强不了多少,要是官军来打他们,他们只有跑的份,别说粮食家当,能逃命就不错了。可只有两天时间,拖家带口的,就是想跑都来不及了。
“洞主,我们愿意搬来红岩洞,可官军两天就到,我们根本来不及准备,能不能想想办法拖延一些时间?”离奶头山方向最近的匪寨头领终于低头了,官军一来,第一个被灭的肯定是他们。
“好,你们呢,还要考虑吗?”洞主暗暗心喜。
“我们也愿意加入红岩洞。”
“我回去跟大家说说,明天就搬来。”剩余的土匪也赶紧表态,他们任何一个寨子,都不足以单独抗衡官军。
“好,这样就很好。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我们就有七八百人,四百官军算什么,这次要让他们有来无回。”洞主心情大好,这几个头领一归顺,红岩洞的势力在这山外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就算是山里的势力也得给他些面子了。
“洞主你是有退敌的办法?”众头领见洞主神色轻松,好似对官军下山,一点都不害怕。
“当然。你们立刻回去把人全部带来,女人孩子送来安顿,能拿刀兵的,明天傍晚之前在牛头山埋伏,我们只要集中五百人就不用怕他们,在山里狠狠给他们一下子,再想进来也要掂量掂量。”洞主说的很有信心。
“官军可是四百禁军,我们打的过吗?”有头领担心。
“打不过也能拖一拖他们,官军只带了几天的口粮,进了山来就靠抢东西活命,一旦被我们拖住,他们抢不到吃的,没吃没喝肯定就会掉头回去,等他们饿的没力气的时候,我们再追上去狠狠的宰,杀杀他们的威风。”洞主满面笑意,说的轻松。
洞主这么一说,其他头领也就明白了,官军少粮,先拖,拖疲了再打。他们常年在山里,对这一片土地可比官军熟悉,暗地里给官军使袢子设陷阱,就够官军喝一壶,更不消说等官军饿的走不动路的时候,到时候要杀要剐,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众头领当即告辞离开,各回各寨召集人手,准备大干一场,给官军一个难忘的教训。




大宋燕王 第95章 惨败而归
“将军,前边山路直通一座大山,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行,是否绕路?”
刘将军正驻足歇息,斥候如此一说,他倒有些拿不定主意,找来各押官商议,急行军四日,兵士疲惫,急需休整,但红岩洞土匪之前已经在联动,不早日击破,怕会夜长梦多。离太阳落山还有一个时辰左右,以兵士们目前的体力,这一个时辰之内恐怕无法翻越前边的高山,上山夜宿半山腰是行军大忌,如果绕路,路途更远,兵士会更加疲惫,也会耽误行程。
大家略一商议,最终决定不如就地休整,让兵士尽快恢复体力,等明日一口气翻越高山。
1...3839404142...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