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多谢陈将军。”三人做做样子,拱手相谢。
“简单介绍一下,这是章先生,久在南洋,与南洋诸多贵族豪门交往密切,在南洋没有章先生办不成的事。”杨丛义笑道。
章先生摆手笑道:“哪里哪里,杨大人过誉了,在下不过是混口饭吃。”
“这是张道长,是杨某专程从大宋请出来的剑术高手,一手剑法施展开来,十人都难近身,这等身手在大宋也找不出多少个来,我们能同处一室,不得不说是莫大的机缘。”
张柳抬手道:“大人过奖。”
“好了,大家都坐。美味当前,话就不多说了,吃了再说。”
众人被香味引诱,一听此话,顿时围坐,迫不及待,分食了这一只美味的烤野猪。
大宋燕王 第233章 双方大胜
饱餐一顿之后,营帐里安静下来,该谈正事了。
“陈将军,你的大军还能坚持多久?”杨丛义开口道。
“五天。要不了几天,占城人的军资就要消耗完,到时候可以尝试一下攻城,可惜这次来的匆忙,什么攻城器具都没带。”陈野大感可惜。
“章先生,五天够吗?”杨丛义又问。
“不用那么长时间,也许三天就够了。时机一到,你们要立即退兵,不然就难办了。”章先生看了陈野一眼。
“好,都是各取所需,顺便交个朋友。今天在这儿,我们就把话说明白,免得以后有什么误会。这次安南军队南下试探,是陈将军突发奇想,想出来的练兵之计,我大宋使节护卫军刚好先一步南下,要过占城,却挡了安南军队的路,大宋贵为天朝上国,历来热爱和平,本想站在占城国与安南国之间,做一个和事佬,不想因为离城池太近,即使放下了武器,由于言语不通,还是引起占城守军敌意与戒备,不得已,大宋使节护卫军只能后退,这样一来,安南军队直入城下,两军面对面,摩擦就这样发生。不过幸好章先生早先已经来到大宋军中,三方多次商讨,最终在大宋主持下,陈将军才带兵退回安南。两位觉得如何?”杨丛义说完便看着他们两人。
章先生点头道:“杨大人这话有理,我回占城说的过去。”
陈野却道:“杨大人,这不合理,我两万大军好不容易来一趟,没捞多少好处,就这么走了,回去不好交代。占城那么有钱,不给点钱说不过去吧。况且这可是杨大人承诺过的。”
杨丛义笑道:“陈将军别急,章先生也没说不给钱啊。”
章先生看着杨丛义一脸疑问,这里还有他的事儿?
杨丛义又道:“章先生,陈将军说的对,安南几万大军费了多少粮草,才跑来占城国城下练兵,我大宋面子再大,他们也不可能做亏本买卖,一点好处去没捞到就回去。况且,你如果连一点好处也不给安南人,他们就这么退兵,大家肯定会觉得此事有假,莫不如说你出一笔钱收买了安南统帅,安南人这才退兵来的合理,占城国富的流油,花钱消灾,出点钱应该是小意思。”
这件事已经没办法了,大宋人把安南人拉来,几万人在城下来这一出,如果安南人不在合适的时候退去,事情就会变得棘手起来。也许只能花钱消灾了,但愿安南人不要狮子大开口。
章先生想了想,然后问道:“出点钱财收买陈将军自然最合理,但不知陈将军觉得多少钱财才合适?”
陈野看看杨丛义,见对方没有开口的意思,于是便试探着回道:“至少得要万两黄金吧。”
章先生一听这话,立即回道:“杨大人,陈将军这是认为章某会点石成金的法术吧。”
杨丛义也是有些惊奇,这个陈野还真是有搜刮钱财爱好不成?当时过关南下,他要收宣威军的过关钱财,现在开口就是万两黄金,胃口也太大了。
“陈将军,我们这是在很认真的谈正事,你就不要开玩笑了。收一千两黄金,意思意思就可以了。”杨丛义不得不打圆场。
谁知陈野却道:“杨大人,一千两也太少了,至少也得两千两。”
“章先生,你看呢,两千两能不能接受?”
章先生叹了口气,回道:“行,两千就两千,但现在我可没钱,一个月后陈将军派人来取。”
“既然是我做的和事佬,那就立个三方字据吧,希望两位都能遵守约定。”
杨丛义说完,便迅速手书三纸协议,一式三份,各自在协议上签字画押后,一人收取一份作为凭据。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安南什么时间退兵,由章先生决定,陈将军不要提前退兵,也不要拖延推迟。没其他事情,这就散了吧。”杨丛义笑道。
大宋在安南和占城面前永远是天朝上国,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轻易得罪大宋,是以杨丛义年纪不大,官职不高,却能在章先生和陈野之间前线搭桥,做一个说话很有份量的和事佬,因为他背后是大宋。
章先生被送走了,张彪也出了营帐,陈野似乎有事,还没有离去的意思。
“陈将军还有事?”
“杨大人,现在占城人一直用火箭,虽然我们听你的,在木板上绑了芭蕉叶,可那芭蕉叶也禁不住烧,再说他们一直放火箭,我们也收不到箭了啊。能不能再给我们想个办法,多弄点箭来,占城人烧了也是烧了,白白浪费了也是可惜。”
“他们放火箭,我还真是爱莫能助,我总不能让老天爷下雨吧。”杨丛义摆摆手。
“下雨?多谢杨大人。”陈野似乎想到了什么,匆忙告辞离去。
张柳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等陈野离开,他忍不住问道:“大人,你真没办法解决火箭问题?”
杨丛义笑道:“往后撤退几十步就行了,箭上绑麻布阻力很大,射不准也飞不远,没那么复杂。”
张柳道:“这么简单,怎么不告诉他。”
杨丛义道:“他们之间的实力平衡不能打破,占城以后有大用处,不能让安南人占据。”
张柳道:“他估计去等下雨去了。要是天不下雨他就不进攻,我们没什么麻烦吧?”
杨丛义道:“他们只要不走,占城援军就不敢走,我们就不会有麻烦。等着吧,等章先生的好消息,应该快结束了。”
晴天,安南人的进攻频率降低了不少,可一到下雨的时候,他们便不知疲倦,轮番上前挑衅攻击。
热带,雨来得快,也去的快,但每次半个时辰的雨,安南人还是能顺利进攻好几轮,一场雨就能收取完好的利箭上万支。
三天后,安南大军退兵了。
几天里,占城人、安南人各自都达到了己方的目的,占城人守住了城池,敌人攻不进城下五十步以内,安南人不停的进攻,收到利箭无数。
双方谁都没败,也可以说,他们都胜了,并且还是大胜。
作为胜利方的安南人走了,同样作为胜利方的占城援军,也在一天以后离开,回到他们自己的驻地。
占城援军离开一天之后,大宋宣威军从丛林出来,重新出现在占城人面前,大大的宋字大旗迎风飘扬。
这次他们不再是懒散的面貌,而是衣甲鲜明,列着整齐的阵型,长枪冲天直指,似要刺破苍穹,俨然是一支强军!
与此同时,对面的边境小城里来了一支人数不多的队伍,来自占城国都毗阇耶,他们打着王旗。
国都来人,打着王旗,必有要事,全军将官在帅府前迎接来使。
刚刚打了胜仗,国都就派使者来了,必定是嘉奖赏赐无疑,不光翔硌姆透主帅高兴,手下的一众将军也十分高兴。
但兴奋的人群中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值守将军葛蛩日纳耶,他不高兴,这场胜利跟他没有关系,赏赐也没他的份。
国都来使在一队黑甲军护卫下来到帅府前,没有任何寒暄,他直接当众宣布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消息!
“翔硌姆透,毗阇耶得到密报,说你在边境统军这些年,与安南人相互勾结,养寇自重,你自报十多年来每战都是胜利,但其实每战伤亡人数都是敌人数倍,军资损耗也十分惊人,花费金钱数额巨大。经核实,密报属实。现在命你交出兵权,回毗阇耶受审!来人,将翔硌姆透拿下!”
使者说完,众将军都惊呆了!
翔硌姆透主帅更是震惊无比,一听来使的话当场就懵在原地!
眼见黑甲军上前,他才猛然醒悟,当即大声道:“你们肯定是安南人假扮的奸细!来人,都给我拿下!”
主帅一声令下,帅府侍卫军立即上前将黑甲军拦住。
使者厉声道:“翔硌姆透,你不要放放肆,要不是安南人来犯,几天前就把你拿回毗阇耶了!现在交出兵权,乖乖跟我们回去,还能看在你多年劳苦的份上饶你不死,要是你一意孤行,跟我们对抗,那就不用回毗阇耶受审了,本使可以立即将你斩杀在当场!还不让他们退下!”
翔硌姆透大笑道:“狡诈的安南人,我岂会上你们的当!来人,将这些安南奸细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黑甲军与帅府侍卫相距不超过五步,却是谁也不敢率先动手。大帅一发话,侍卫们又上前一步,但看着盛气凌人的黑甲军,他们心里升起无穷的恐惧!
传说中,黑甲军守卫都城,守卫王宫,在军中地位崇高无比,个个都能以一敌百,无一支军队能敌!
如今黑甲军就在眼前,纵使大帅下令,他们也不敢放肆。
“翔硌姆透,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交出兵权,饶你不死!”
“哈哈哈......你们是安南的奸细,我才不会上当!将士们,杀了他们,每人赏钱十金!”翔硌姆透状如疯狂。
“你自己找死,就怪不的我了。翔硌姆透,勾结安南人,养寇自重,谎报军功,拒不受审,煽动叛乱,判斩杀无赦,立即执行!”使者直指翔硌姆透,高声宣判。
“哈哈哈......这是我的地盘!谁能杀我!谁敢杀我!哈哈哈......”翔硌姆透仰头大笑不止
忽然,他的笑声停止了,低头看到了胸前透出来的明亮的刀尖,艰难的转过头去,看清身后那人,他眼中满是疑问。
不等他张口说点什么,只见长刀举起,刀光一闪,一颗头颅滚落在地,尸体扑倒,鲜血飙出三尺。
大宋燕王 第234章 通关南下
葛蛩日纳耶提着带血的长刀,上前将翔硌姆透的脑袋捡起来。
这一幕发生的实在太快,大帅刚笑几声便人头落地。
他身后的众将军惊呆了,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要拔刀时,却听使者高声喊道:“有敢反抗者,翔硌姆透就是下场!”
众人眼见大帅尸首分离,他们哪里还敢乱动,只得放开抓住刀柄的手,胆战心惊,呆立原地,等待使者吩咐。
跟黑甲军对峙的帅府守卫见大帅身死,于是纷纷退开,放下手里的兵刃。
使者道:“很好。即刻起,统兵权暂由本使执掌。翔硌姆透作为主帅,这些年边境的事情全部由他做主,罪责也由他一力承担,他现在已经被斩杀,罪责已了结,跟大家没有关系。各位将军职位不变,各赏赐白金!”
“多谢大人!”葛蛩日纳耶当先谢恩。
其他将军眼见主帅已死,没人敢反抗,兵权归了使者,他们军职不变,有得百金赏赐,哪有不谢恩的道理。当即纷纷谢恩:“多谢大人赏赐!”
使者指着葛蛩日纳耶道:“你是什么人,任的什么军职?”
葛蛩日纳耶回道:“回大人,末将葛蛩日纳耶,现在还是值守将军。”
使者点头道:“好,识时务,有胆识,等本使禀明大王,另外赏赐。从今天起你跟本使一起管理军务。”
葛蛩日纳耶双膝下跪,回道:“多谢大人提拔,葛蛩日纳耶愿为大人、为大王效死命!”
一声令下,黑甲军迅速接管帅府,使者收回兵权,开始整顿军务。
“报!城外出现一支大军!人数不下两千人。”
使者刚刚坐下,就听传令兵进来禀报军情,心里有些忐忑,安南人又回来了?应该不会。
“是安南人吗?”
“不是,他们的旗帜和衣甲跟安南人不同。”
“去打探清楚再来禀报。”使者顿时松一口气,既然不是安南人,那就没什么好怕的。
传令兵得令迅速退出帅府,回城上向将军禀报。
城外,大宋宣威军阵前。
“章先生,我们什么时候入城?”等了大半个时辰,眼见远处城上守军林立,杨丛义不得不问了。
他们已经在城外停留了很多天,必须马上进城,赶往占城国都与戴大人汇合,之后就要考虑南下三佛齐国,追赶回易船队。一个多月过去了,如果顺利,船队现在应该已经到达三佛齐国。
章先生看着眼前的城池,回道:“杨大人不急,多则半日,我们就能进城了。待我去城下通报一番。”
杨丛义道:“章先生,你一个人去我可不放心你的安全,要是守军一时紧张,失手伤了你,那就麻烦了。张道长,麻烦你陪章先生走一趟。”
章先生道:“杨大人你太多心了,章某可不是言而无信的人。”
杨丛义笑道:“章先生多心了,纯粹是为你安全考虑。早去早回,杨某等你的好消息。”
章先生轻摇头,抬脚向城池走去。
张柳快走几步,跟在一旁。
章先生一路向城池靠近,等他靠近两百步左右时,便停下脚步向城上喊话。
守军正愁无法跟城外的军队接触,弄不清楚他们的来历,刚好就见对面来人。
双方沟通顺畅,很快城上守军便知城外这支军队是大宋使节护卫军,是要去国都毗阇耶跟大宋使节汇合,希望能通过城关南下。
章先生向守军表明了他的身份,让守军回帅府通报翔硌姆透主帅,他有要事回城相商。
而守军却告诉他,翔硌姆透已经被毗阇耶来的使者斩杀了,现在城里由使者说了算,不管有什么要事,都得等使者召见。
章先生虽不能进城,但他听说翔硌姆透被使者斩杀,心里顿时大喜,计策成功了!阇耶诃黎跋摩大人应该成功夺权,登上王位了吧!
张柳眼看章先生神情激动,不像生气,更像是狂喜,心下疑虑一起,当即问道:“章先生,守军跟你说了什么,让你这么高兴?”
章先生急忙收敛心神道:“没事没事,你们入城南下有望了,章某能兑现诺言,不失信于人,自然高兴。”
张柳看了他一眼,听他说的不明不白,但也不便继续追问。但他若想耍什么小动作,马上就把他抓回去。
二人在城下等待不久,城上就传来消息,让章先生进城商谈要事。
章先生道:“章某有要事进城相商,你要跟我一起进城吗?”
张柳伸手一搭他的肩膀:“章先生,杨大人可没让你入城,有事儿就在这儿说,不然就跟我回去。”
章先生脸色一变,一丝痛苦的神情在脸上浮现,只听他回道:“我是回城商谈大宋军队进城过关的大事,在这儿怎么说的清楚。”
张柳面色不变,回道:“说不清楚那就不说了,跟我回去见杨大人。”
章先生见张柳不为所动,只得说道:“先等等,我跟他们商量商量。”
随后章先生跟城上的将军又是一番沟通,具体说的什么,张柳听不懂,自然不会知道。
二人回到阵前,章先生告诉杨丛义,城里的主帅已经被斩杀,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完全可以兑现诺言,让他们进城通关,但大宋通关的具体细节还需要商谈,已经跟他们约定,半个时辰后在城下具体商谈。
章先生说的有理,就是现在占城人把城门打开,杨丛义也不敢带军直接进城。占城从来没有去临安朝贡过,谁知道会不会有无知之人,不知道天高地厚要来招惹大宋宣威军,如果跟占城国发生冲突,事情会怎么发展,还真是难以想象。
张柳听不懂占城的语言,杨丛义当然也听不懂,于是立即让张彪在宣威军中寻找懂占城语言的军士,来充当翻译,以免见面的时候,听不懂他们在谈什么,被他们挖了坑就不好了。
安南跟占城是领国,归附的安南人中不难找到会说占城话的人。
一个时辰后,杨丛义带领十多人,在章先生陪同下来到城下四百步左右停下,与占城人会面商谈大宋使节护卫军通关南下之事。
章先生与那使者本就相识,两人见面少不得一番寒暄,他们在杨丛义等人面前并不避讳。
通过零星的话语,这时杨丛义才明白章先生当初跟他谈条件,让他拖住边境守军三天的目的所在。原来他们在国都策划政变夺权,而边境统兵主帅是占城王的心腹,只有边境爆发战争,把他们拖在边境,他们在国都发动的政变才有更大的把握,幸运的是他们政变成功了,现在边境统兵主帅已经被杀,政局逐步稳定。
章先生所图非小,难怪当时提出要划一块地方给大宋留守人员居住他都同意,看来当时正是时机,刚好遇上好时候。
但也有可能,他们原本就是要拉大宋下水,可想想又觉得不可能,策划政变不是三五天就能成的,应该是大宋使节来占城,刚好赶上他们要发动政变,他们得知大宋使节护卫军在边境,于是生出利用的心思。
先不管他们是出于何种目的,只要宣威军能南下与戴大人汇合,对他来说也就无所谓。
寒暄过后,杨丛义开始与章先生和使者商量通关南下之事。
可那使者坚持说外国军队不得进入占城国境内,一轮一兵一卒,何况是两千余人的大军。
杨丛义一听这话,当即就要质问章先生是不是要过河拆桥、食言而肥。可既然是相商,就不能把商谈的气氛闹的太僵,不然就是通关了,也得让人挖坑使绊子给坑了。
所以杨丛义开始讲道理,把大宋使节护卫军主动帮忙拖住边境守军的经过说给使者听,并直言,大宋是天朝上国,要是占城国给予大宋方便,以后能得到的好处不可限量,若是归附大宋,成为大宋属国,安南国、真腊国谁还敢随意来攻打占城?
政变成功,章先生牵制边境守军五万人,功劳不小,这个时候他自然要说话,因为大宋使节护卫军就是他利用过的力量,如果不承认大宋军队的功劳,他的功劳又从哪里来?说到底,他已经跟大宋军队绑在一起了。
章先生不愧是久在占城的人,面子很足,他跟使者沟通了一会儿,便将大宋军队通过南下之事确定下来。
但使者提出了要求,通关之时大宋军队必须要在一个时辰之内离城,并且不得在任何城池停留,到了国都也只能在城外十里处驻扎,不得入城。
杨丛义本来就没有野心,无心参与占城内政,城里是非多,即使占城人不说,他也不会允许宣威军在城里逗留。因此,对占城人的要求他当然没有异议,直接答应。
但他也提出要求,章先生必须留在军中,跟他们一起到国都毗阇耶之后才能离开。
章先生刚好是要返回国都,使者自然同意,有章先生陪同在军中,大宋军队的动向就能掌握的更清楚,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好事。
不多时,双方便将通关过城诸事商定。
一个时辰之后,杨丛义在章先生陪同下,带领两千宣威军顺利进城,通关南下。
大宋燕王 第235章 划地留守
两天之后,宣威军抵达占城国都毗阇耶三十里之外。
军队接近都城,不管是在哪个国家都是大忌,何况还是外国的军队。
宣威军在三十里外扎营,杨丛义带着张柳,跟章先生进入毗阇耶。
毗阇耶虽是国都,但它并没有想象中的繁华。
所过之处,目之所见,不管是街道,还是建筑,或是热闹程度,似乎连湖州城也比不上,南洋小国果然是小国,即使占据天时地利,成为南来北往商船的中转站,它的富庶程度,还没法跟大宋相比,毕竟现在商路不通畅,海上贸易的总量还不大,贵为中转站也好不到哪里去。
杨丛义要去找大宋使节戴大人,章先生一进城,便第一时间将他送到戴大人住处。
见章先生跟戴大人寒暄交谈的模样,他们还真是如章先生所说,在之前就已经见过了。
三人见面,杨丛义先问出使之事如何了,是否已经见过国王,出使完毕?
戴大人说占城政局变动时,他已经在第一时间见过占城新国王阇耶诃黎跋摩,祝贺他登上王位,大宋已经跟占城国交换国书,双方缔结了友好的双边关系,出使占城的任务已经完成。他等在毗阇耶没有离开,就是等宣威军过来会合,如今他们到了,就可以尽快离开。
听到这个消息,杨丛义很高兴,戴大人出使顺利,两国结交,变成友好国家,那就意味着他们能马上离开占城南下,追赶回易船队。
随后,他将占城边境发生的事情,以及跟章先生达成的协议,原原本本跟戴大人交代清楚。戴大人是正使,代表皇权与朝廷,关于划地留守之事,自然要他做主,也只能由他做主。
杨丛义告诉他,宣威军现在有两千多人,他们只有五艘船,根本带不走这么多人,要是占城愿意划一块方圆二十里的土地给大宋使用,那就可以安置一千人留在占城,这么做好处很多,一来大宋在占城,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南洋就有一个立足之地,二来大宋跟南洋各国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三来可以为南下的大宋商人提供一些庇护和必要的帮助。
大宋在占城留守一队人马,对占城国同样有很多好处,占城周边敌国林立,即使只有少量大宋人马在此,其他家国要打占城国的主意,也得仔细考虑,大宋文化制度、手工艺、建筑等十分繁荣发达,一旦大宋人可以在占城停留,大宋的这些东西都会慢慢传过来,相信用不了多久,占城就会发展成南洋最好的国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