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是的!安南人从来都没有赢过跟他们的战争,虽然他们有时候头脑发热追去杀安南人,反被安南人埋伏,损失一些人手,但只要他们守住城门,站稳城头,安南人就只能在城下受死,这次如果他们真的敢来到城下,也不会例外。
一捆捆的利箭搬上城头,一张张弓发放到值守军卒手中。
这是他们的保命利器,有弓在手,城上士气大增,利箭搭弦,一百五十步以内别想进来一个安南人,敢靠近,全都得躺着。
这批弓箭是占城人花大价钱买来的,在南方多雨潮湿的地方,弓弦受潮便射不远,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周边的山野小国,很多都是靠打猎为生,人人都打猎,常年弓箭在手,自有特殊手法,解决弓弦下雨受潮,攻击距离缩短的问题。占城钱多的花不完,买点武器守卫城池自然舍得。
值守将军没有发布全城全军动员的命令,也没有鸣响号角全城通报敌袭的权力,他的职责范围只在城头与城门,若发现敌军,要第一时间通报主帅,主帅没来之前,他还能临时指挥,稍微做点主,等主帅一到,他的任务便结束了,他是看门的,不是提刀打仗的。
翔硌姆透主帅很快就来了,不光他来了,还带来了城中所有的将军。
他们登上城头,抬眼一望,就见火龙还在继续慢慢的靠近,距离脚下的城池不远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达城下。
众人看着黑暗中醒目的火龙,谁都没有说话。
主帅一声令下,一将军接手城上防务。
那将军吩咐一声,嘹亮的号角便从城上向城内传开,号角持续吹响的同时,城中各处营房火光迅速亮起。
不多时,源源不断的军卒从城中各处往城上汇集。
敌军袭击,这种情况他们见的多了,习以为常,早就见怪不怪,每隔三五个月,长点也就一年半载,安南人便要来骚扰一次。
随着更多的军卒站上城头,整个边境小城便防守的固若金汤,安南人这次来,同样会跟之前一样,留下一些尸体,无功而返。
翔硌姆透主帅和一众将军在城上盯着北方的火龙看了一会儿,便转身下城。
帅府内。
“安南人这次夜袭,你们怎么看?”主帅坐在首位,扫视众人一眼。
“这次袭击跟以往可大大不同,我的印象里,安南人从来没有在夜间来过,哪次不是我们看着他们从林子里走出来,这次半夜打着火把过来,怕是有什么大阴谋。”有将军回道。
“我也是这么觉得,安南人这次太反常了,怕他们憋的不是什么好屁,我们这次可不能大意,晚上就不要出去了,守好城就行。”另有将军回道。
“这次安南人为什么要半夜来?难道是他们粮食不足,连半天时间都等不了?要是这样,我们就紧闭城门,坚决不应战,不出去,等他们自己过来送死。”又有将军如此说道。
主帅摇头,只听他说道:“这次安南人敢夜里来,半夜行军,就是看准我们每次都不敢出去,不敢在城外埋伏,所以他们这次才这么大胆,举着火把就往我们这儿来。他们半夜行军,士卒一定疲惫不堪,正是出城迎头痛击,给他们一个教训的时候。敌军先头部队距离我们还有三四里路,夜间走不快,至少还得小半个时辰,在敌军大部队到达前,城外小股监视我们两天的敌军是时候拿下了。谁愿意出城,把他们全部歼灭,为章先生报仇?”
“大帅,这个时候出城合适吗?会不会中计?”有将军犹豫着问出心里的疑问。
主帅笑道:“不会,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城外的敌军不会超过一千人,带三千出城,如果他们还没走,一刻钟就能把他们全部拿下,大战还没开始,就白白歼灭一千敌人,可以极大的提振士气,守城就容易了。如果他们走了,也能在敌军到达前返回城里,不会有任何损失。这一场难得的功勋,谁去取来?”
“大帅,我去!”听大帅这么一说,这个歼灭一千敌军的功勋就跟白捡一样,立即就有将军起身。
“大帅,我去!”几乎同时,另有一名将军起身,表示愿意出城。
二人都想去,但功勋只有一件,立马就开始争执。
其中一人喊道:“大帅,出城有风险,城里还是多留些将士防守,给我两千人就行。”
另一人一听对方这么说,顿时就不敢挣了,一屁股坐下,一言不发。
主帅见有了结果,便笑道:“好,摩利沢,就给你两千人,速去速回。我们就在这儿等你的好消息。”
叫摩利沢的将军接令道:“是,大帅,你们就等我好消息!”
说完便迅速离去,整军出城。
全城的占城守军都被动员起来,每一个人都在等待反击敌军的命令。
摩利沢带着两千精锐来到北城门下,就有传令兵高声喊道:“大帅有令,令摩利沢将军出城歼灭敌军,速速打开城门!”
守门小队长心里一惊,但也没敢有半分迟疑,迅速上前接过令牌验看。
检查之后,见主帅令牌无误,便立即下令打开城门。
两千占城精锐整整齐齐,迅速出城,向城外的敌军营地袭去。
等两千人全部出城,小队长一声令下,城门重新关闭。
不多时,城外便传来厮杀声,虽然有些远,但在紧张又安静的夜里,还是十分清晰。
每一次兵刃相交,都让人心头一跳,每一声惨叫,都让人心中一颤,似乎那看不见的刀枪就伤在自己身上。
从城头上往外看去,大约一里之外,现在火光四起,偶尔还能看到有人影扑倒在地,只是不知是敌军,还是自己人。
城头上远离战场的守军听到占城军跟敌军交战的声音,一个个开始手痒,他们很羡慕能出城跟敌军厮杀的人。
面对面厮杀,跟站在城上向下射箭,那感觉应该很不一样。每一个出城之后活着回来的人都会跟人吹嘘,他亲手杀了多少了,当敌人的喷洒到他脸上时,心里有多么的兴奋,那上瘾的感觉有多刺激。可他们这些常年在城上的弓手根本不会有出城的机会,就算是全部两万守军,每次敌军来,有机会出城的也永远是极小的一部分。
真羡慕那些能出城拼杀,能拿到人头,获得功勋的人。弓箭手在城上拿不到人头,也拿不到功勋,永远都是混不出头的弓箭手,也永运不能离开这座边境小城。
听着远处的厮杀与惨叫,他们虽然也紧张,但更多的恐怕还是羡慕。
差不多一刻钟后,远处的厮杀声、惨叫声,渐渐消失,燃起的火,还在烧着,那应该是敌军的帐篷吧。
出城正面杀敌,跟敌人短兵相接的精锐们,马上就要回来了。
可以想见,等敌军退走以后,全城将士都会把他们当成榜样,国都毗阇耶会派高贵的大人来亲自嘉奖他们,他们会成为占城的英雄,金钱、女人以后都会有。真是羡慕啊!
城上的守军在等待他们回来,城门前的守军也在等待他们叫门,帅府里一众将帅也在等待摩利沢将军回来报喜。
战斗结束一刻钟之后,城下没有他们的身影。两刻钟过去,城下还是没有他们的身影。
等远处的火龙在一里之外停下,城上的守军才不得不相信,出去的精锐覆灭了!守军眼里没有悲伤,也没有愤怒,出去打败了,不是很正常吗?不然城下一里之外为什么会是安南人的土地?
还是做个只在城上射箭的弓箭手吧,至少还能保住小命,还能多吃几年饭!
城上戒备更加森严,一队队弓箭手举弓搭箭,以待敌军。
占城最终的依靠还是他们这些弓箭手,那些所谓的精锐,都只会送死而已,活腻了才去做精锐!





大宋燕王 第229章 请求援军
帅府里,气氛十分压抑。
众人沉默不语。
许久之后,有传令兵来报。
“城外集结了大部敌军,估计不下两万人,北边丛林还有很多敌军正在陆续赶来城外!”
主帅一挥手,传令兵便知趣的退出去。
“到底发生了什么?谁来说说?摩利沢就这么战死了吗?”主帅很看好,很喜欢这个心腹爱将,听到他没回来的消息,十分伤感。
“安南人先头部队肯定是趁夜晚,在我们发现之前就已经悄悄达到城外,再演一出半夜行军的把戏,就要是骗我们出城。是我们大意了啊。”有将军十分痛惜的回道。
“肯定是这样,安南人诡计多端,每次都使诡计骗我们出城跟他们交战,没想到这次还是上了他们的当,一下损失两千人,还好只出去了两千人,要是摩利沢带三千人出城,我们就吃大亏了。”之前挣着出城歼敌的那个将军如此回道,语气没有什么伤感与可惜,甚至似乎还有些幸灾乐祸。
“两千人没了就没了,说再说他们也回不来。我们还是想想现在怎么办吧,安南人这次恐怕是花了大力气,肯定是要狠狠咬我们一口的。城下就有两万敌军,后边还有多少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这点人能守住吗?”有将军问道。
“为什么守不住,前年三万安南人来攻城,还不是灰溜溜的回去,只要我们不出城,肯能守住!”
“已经有人出城了,还全军覆灭,还没开战,就先死两千人,将士们士气低落,这个时候敌人猛攻过来,说不好一波冲击,城就要破。”
“安南人真像你说的这么厉害,早几年怎么不破城?怎么打了几十年还是在城下边晃悠?大帅,安南人不足为虑,只要我们守住城门,这仗最后还是我们赢!”
“先不要吵了,让我想想。”翔硌姆透主帅发现他这帮手下除了吵架,在拿主意这件事情上根本帮不上忙。
摩利沢死了真是可惜,但死了也就死吧,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好在这次只损失两千人,全军除了老弱,还有一万三四千人可用,守住城池,击退安南人的进攻完全没有问题。
安南人太狡猾了,以后还是要小心,不能太大意了,要是把本钱亏完了,他的地位便要动摇。
等安南人退走,再去国都毗阇耶游说一番,从南方征召几千兵卒吧。
“好了,你们都回去,全都上城上去,无论安南人怎么勾引,谁都不许出城,谁敢违抗军令就杀了谁。记住,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主帅打定坚守城池,坚决不出城的主意之后,立即把命令下达给众将军。
“是!”众将起身应是。
正准备离开是,又有军官来报。
“大帅,属下刚才去核对,发现摩利沢将军带出城的不是两千人。”
“不是两千人?那是多少?”主帅惊声问道。
准备离开的众将军立即停下脚步站在原地,难道摩利沢私自多带人出城了?
那军官小心翼翼的回道:“回大帅,经核对,摩利沢将军带了三千五百人出城。”
“三千五百人?”大帅听完大吃一惊。
刚才虽然有心里准备,摩利沢会多带一些人出去,但他以为顶多敢多带五百人,没想到他居然敢多带一千五百人,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如今三千五百人一个都没回来,城里的守军又少一千五百人,一下子少这么多人,这城恐怕难以守住了。
一旦丢掉城池,他作为主帅不管会不会战死,最终都会死,如果不战死,他一家人都会被处死。这城绝对不能丢,无论如何也不能丢!
“我们必须要请求支援,你们怎么看?”主帅脑筋一转,立即先说出他的想法,再问众将军的想法。
“肯定要求援,一下子损失这么多人,我们还怎么守城!”
“立即请援兵,不然就来不及了!”
“对,连夜去请,援军一天之内必须要到,如果安南人猛烈进攻,我们坚持不了多久!”
“同意,求援!”
损失三千五百人,这对小城来说意味着什么,众将军心知肚明。不久前出去的三千五百人是实打实的三千五百人,而两万守军却是虚的,具体有多虚,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真实数字估计不超过一万五千人。再减去一些上不了城,拿不起来武器的,能有一万两三千人就不错了,而现在城里能战斗的恐怕不足一万人,城外已经聚集了两万敌军,还有源源不断的敌军聚集过来,最终有多少他们不敢猜。
一旦破城,他们都得死。求援是最保险的做法,必须要求援,附近的援军一天之内就能赶来,只要他们坚守一天,他们的命就能保住。
“好,求援!”大帅见众将军没有异议,一锤定音。
“屋力亚拉,你留下,其他人去城上,务必坚守一天!”
一声令下,众将军离去,只留下一人。
翔硌姆透主帅提笔写完求援信,又盖上他的印信,将信封好后交给那名将军。
“屋力亚拉,这封信你亲自去送,一定要交到弘利耶大帅手里,就说安南人这次举国来犯,敌军不下六万人,我们难以抵挡,只能坚守一天,请他务必在至少带领两万援军赶来,不然我们这座城破,下一座就是他驻守的城池!听明白了吗?”大帅说完又从身上取下一件随身物品交给对方。
屋力亚拉将军接过求援新和大帅的随身物品,当即回道:“末将明白,大帅放心,保证请来援军!”
大帅用力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快去快回!”
屋力亚拉将军行礼之后,迅速转身离去,出城向南去找援军。
城头上,弓箭手的手臂都要举酸了,仍然没看到城下有一个敌军靠近。
看着远处越积越多的火光,守军心里开始恐惧。
如果安南人也有他们手里这样的弓箭,那么多敌军,一人一箭,这城头估计也要插满利箭,到那时他们都要死在城头上吧。但幸好,安南人没有那么多能射超过一百五十步的弓箭,这无疑是他们占城人的幸运。
众将军在城头上巡守,一个个紧张无比,看着远处的火光,恐怕敌军真有三四万,甚至五六万之多,若他们持续不断的攻城,也许要不了一天,城就得破,城一破,他们肯定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都打起精神来,敌人就在那里,他们随时都要冲过,想活命的,就睁大你们的眼睛,拿起你们手里的弓箭,不要放任何一个敌人到城下来!听明白了吗!”将军们在城上巡视,眼看着戒备了许久,死气沉沉的将士开始疲惫,马上想办法,要重振他们的士气。
城上的军士一听到将军的喊叫,自然反应的高声回道:“明白!”
几百人同时回应,声音很高亢,疲惫的精神顿时一振,开始发涩的眼睛也重新睁开。
“明白!”
“明白!”
“明白!”
“.......”
将军们在城上边巡视边喊一圈之后,又来到城下,每到一处,就要喊几句,直把死气沉沉的城池,闹的热血沸腾,全城再无睡意。
城外远处,北边丛林的火光还在源源不断的往外聚集,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似乎没有停止的时候。
就在众将军看着移动的火龙,心中充满绝望的时,那火龙就在他们眼前忽然开始消失,不多时,便完全消失不见。
他们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火龙移动速度上看,安南人还没完全从丛林里走出来,里面应该还有人,现在天还黑的厉害,他们把火熄灭是什么意思,不准备出来了吗?不会这么简单!安南人十分狡猾,这肯定又是诡计。
他们盯着北边,一直到天亮,那火光再也没有亮起来。
天亮了,城外有多少敌军,他们终于看清楚了,那真是安南大军!
一里之外,密密麻麻,一队一队敌军站的整整齐齐,就跟木桩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队伍一直延伸到远处的丛林里。具体有多少敌军难以估计,但肯定不会低于三四万人,看来安南人这次是志在必得,他们要凶多吉少了!
昨夜出城的三千五百人,一个也回不来了,几队安南敌军正在冒着黑烟的战场上搜寻着什么,也许是死人身上的钱财,也许是活着的敌军,谁知道呢,他们是胜利者,做什么,怎么做,都由他们说了算,占城人如今只能在城上看着。
残破杂乱的战场上偶尔传来的一声惨叫,戛然而止,那应该是没死透的占城人。
天亮了,如今站在城上亲眼看着敌人杀死还活着同伴,说实话,他们心里很难受,但他们也只能看着,敌人不冲过来,他们就毫无办法,想报仇根本不可能。
可要是敌人真的冲过来,死的也许就是他们。
幸好安南人没有那么冲动。
打扫完战场,他们就回到大军之中,跟众多敌军一样,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跟一里之外的占城弓箭手进入对峙之中。




大宋燕王 第230章 安南诡计
日升,日落,一天过去了。
一整天,城外的安南人没动,没前进,也没后退,甚至连吃饭,都保持队形不变,在原地解决。
这让跟他一样,提心吊胆,紧张对峙一天占城守军,十分不解。
但他们顾不上多想,安南人不打过来不好吗?
当然好,能和平共处,为什么要发动战争,相互攻击?这是个问题。但不是他们能解答的,他们能做的,只能是接受战争,要么在反抗中死去,要么幸运的活下来,然后在下一次战争中死去。
傍晚,援军来了。
整整三万援军,两万在城外,一万进城,还上了城头。
紧张对峙一天的守军,终于松了口气,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依令撤退下去休息,接下的事情就交给援军了。
占城大旗在城上高高升起,援军一来,守军的气势便完全大变,此时城内城外势力相当,安南人绝对不可能攻到城下来。
对峙形势在占城人看来,已经发生根本性逆转,此战安南人必败无疑!
城头上忽然出现的旗帜,城外的安南人不可能看不到,现在该轮到他们提心吊胆,他们是时候要考虑退兵了。
不光普通军卒们这么想,守军将帅们也是这么想的。
帅府里一片喜庆,大酒大肉,大摆宴席,两军聚到一起真是不容易。
幸好,弘利耶大帅是国王的弟弟,不是旁人,他带军来边境,国王不会猜疑。若附近驻守的这支军队统帅不是他,这支军队根本不可能开来边境跟翔硌姆透主帅会合,他们两军会合超过五万人,兵力快达到占城国总兵力一半,国王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真个帅府里酒香四溢,将军们大口吃肉,高谈阔论,漫天吹嘘,犹如已经打了大大的胜仗一般,放肆的庆祝。
他们确实该庆祝,只要他们不出城,安南人绝对不可能攻上城头,他们会一直被阻拦在城外,用不了十天就会灰溜溜的退回去。如果运气好,等他们退走的时候,再追击一波,收些敌军的人头,此仗便是大胜。
对将帅们来说,死了多少军卒不重要,能杀伤敌军就是功勋,是他们换取地位的功勋。
一夜酒肉歌舞庆祝过后,城外的敌军丝毫没有退走的迹象。
太阳升起来了,晒着城上的守军,也晒了城外的安南人。安南人依然在列阵,守城的将士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有什么阴谋,但他们并不在意,大不了就对峙十天,看最后是谁失败退走。
将帅不怕,他们有四五万大军,城外敌军也不过四万而已,不管怎么打,他们都不会失败,对峙,不费一兵一卒,敌军最终会因为粮草不足退去,胜利属于占城人!
将帅们上城转了一圈,对守城的军卒们大肆赞扬褒奖之后,继续回到帅府休息,大鱼大肉,美酒女人伺候。
又对峙一天,城外敌军没有任何异动,城上守军有了几分放松。
傍晚,一信使冲进帅府,直言要面见弘利耶大帅,说有重要军情通报。
帅府里还在宴饮,美酒歌舞不缺,热闹非常。
信使被带到大厅里,弘利耶大帅看看旁边坐着的翔硌姆透大帅,鬼使神差的笑道:“有什么军情,就在这里说。”
那信使当即高声道:“毗阇耶有变,大王请大帅带兵火速回毗阇耶增援!”
“有什么变?增援什么?”弘利耶大帅当即跳起来,厉声喝问。
大厅中,瞬间鸦雀无声,无人敢出大气。
那信使回道:“小人不知道,这两天国都附近军队调动频繁。这是大王交给大帅的书信。”随后他从衣衫夹缝里掏出一份信来。
弘利耶大帅身边的侍卫迅速过去接过那份信,拿回来转交给大帅。
弘利耶一把抓过书信,拆开一看,脸色大变,顾不得多想,立即喊道:“速速整军回毗阇耶!”
厅中众将迅速起身,转身就要离开。
翔硌姆透主帅大惊,援军走了,他怎么办,当即问道:“弘利耶大人,毗阇耶出了什么事情,要劳你亲自带兵回去?你现在可不能走啊,你要走了,安南人马上就会攻打进来,占城就完了!”
弘利耶大帅道:“毗阇耶怕是有叛乱发生,大王让我立即带兵回去,安南人就要靠你们自己了,他们应该不会打过来,不用太过担心。”
“报!城中有紧急军情呈报!”大帅话音刚落,就有守卫军士进厅高声禀报。
翔硌姆透主帅心里一跳,立即回道:“让他进来禀报!”
话音一落,传令兵闪身入内,高声禀报道:“禀大帅,安南敌军正向城下进攻,已到两百步之内!”
翔硌姆透主帅一听这话,随即转头道:“弘利耶大人,安南人杀过来了,这个时候你可不能走,你也看到了,他们不少于四万人,你的大军一走,这城今晚就会破,说不定你前脚走,他们后脚就一路杀到毗阇耶了。毗阇耶兵力充足,怎么会有叛乱,这会不会是安南人的阴谋,为了将大人骗走,耍出来的诡计?”嘴里说着,还看了一眼弘利耶大帅手里的书信。
1...9596979899...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