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翔硌姆透主帅惊问道:“章先生,你不是说笑吧,一人能退两千敌军?”
章先生笑道:“只要大帅相信,我就能让城外的敌军退走。”
翔硌姆透主帅将信将疑,想了一会儿,还是不敢相信,但章先生是阇耶诃黎跋摩大人的亲信谋士,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没有不相信的道理,于是便道:“那就请章先生试试?”
章先生笑道:“那就试试。”
“来人,上好酒好菜。”
翔硌姆透主帅见章先生担下这个退敌重担,心里顿时一轻,当即就招呼上酒菜,要好好庆祝一番。
“章先生,退敌之事就靠你了。来,我们一起跟章先生喝一杯。”等酒菜一上桌,翔硌姆透主帅便招呼众人开始喝酒吃肉,共同举杯为章先生壮行。
酒过三巡,章先生起身道:“各位,章某先走一步,你们就在城里等我的好消息。”
翔硌姆透主帅及众将起身相送。
眼见章先生出府走远,翔硌姆透主帅叹道:“章先生一个瘦弱谋士,都敢独自面对城外两千敌军,这胆识不得不让人敬佩。”
只听一将回道:“我看他是去送死。大帅要想退敌,不想被骚扰,还是让我带三千人出城跟他们一战,只要不贪功冒进,赶走他们很容易。”
翔硌姆透主帅道:“这些士兵不知经历过多少次战斗,他们是我国最精锐的士兵,是我们的宝贝,也是我们的本钱,怎么能随意出战,任何一点点伤亡,我们的实力都会受损,我们不费一兵,城外的敌军就能退去,何苦要自损势力跟敌人刀兵相见,留着他们,我们的位置才能坐的稳,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这个道理你们不懂吗?”
有将军道:“道理我们是懂,但看见敌人在城外招摇我心里就烦。”
“好了,退敌就交给章先生,我们继续回去吃酒。”翔硌姆透主帅转身而走。
一说吃酒,众将军顿时将城外的敌军忘在脑后,立马随主帅回府继续吃喝玩乐。
且说章先生一人出府,直径走向小城北门,直接告诉守城兵士他要出城退兵,将城外的敌军赶走。
那些士兵哪里知道眼前这人的来历,纷纷大笑,嘲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年人,怕他是活腻了,想出去送死的。
章先生眼见兵卒们闹的不像话,丝毫没把他的话听进去,当即取出守城主帅给他的出城信物,再次告诉他们,自己今晚就要出城,让他们赶紧打开城门,一旦耽误退敌大事,脑袋再多也担待不起。
守城士兵见到帅府的信物,顿时闭嘴,却对眼前之人的身份好奇起来。
正要再问,章先生直接将信物丢给他们,让他们自己验明真假,而他马上就要出城,赶紧开门放行。
士兵们接过信物,稍稍一看就知信物不假,确是帅府之物。眼前之人要现在出城,城外不知道有多少敌人,出去不就是找死,快且天快黑了,开城门也有风险,若敌人趁机攻击,他们可就要措手不及了。
眼看兵士们还要推脱磨蹭,章先生气急,嚷着要去请翔硌姆透主帅亲自来开门。
主帅亲自来,那这些士兵可有的受了,如此一来,他们哪里敢放眼前这个奇怪的人回去,当即就悄悄打开一个门缝,刚好可供一人进出。
章先生闪身出了城门,刚出城门,就听到身后的重门重新关上,如今再想进去可就难了,好在他现在并不想回到城里。
他太阳望着一里之外的营地,还有营地前飘扬的宋字大旗,原地停留了一会儿,便抬脚朝对面的营地走去。
营地里,一直盯着眼前戒备森严的小城的军士,立即就发现对面的异状。
“报张指挥,对面有人出来!”
盯了一天,眼看天黑,正准备回营帐的张彪,忽然听到手下来报顿时一惊,立即朝营前跑去。
出去一看,果然就见对面一人正缓步向营地走来,步伐从容,看不出一丝丝的紧张与慌乱。
就派一个人来,占城人是搞什么名堂?张彪猜不透。
眼见对方走近,张彪当即迎带人上前去挡住对方,口中喝道:“什么人,敢闯大宋宣威军大营,给我拿下!”
“将军息怒,在下来找贵军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商谈,我们进营说话可好?”章先生见对方上来就要动粗,赶紧表明来意。
“你会说大宋话,是大宋人?”张彪见眼前之人大宋话说的还比较清楚,心里很是惊讶,当即发问。
章先生笑道:“不,在下祖上是中原人士,迁居此地已经有好几百年。将军,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能不能进去说话,在下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跟贵军统帅商量。”
张彪仔细打量眼前之人,较为瘦弱,年级也不小了,应当不会有什么威胁,但他还是不放心,又问道:“大宋宣威军统帅是想见就能见的吗?你到底是什么人,找我们有什么事情,你不说清楚,我们如何通报?只有等通报之后,才能告诉你,是见你还是不见你。”
章先生想了想,方才笑道:“在下姓章,一直居住在占城国都毗阇耶,现在是阇耶诃黎跋摩大人的谋士,今天来是要向贵军统帅献通关计策,请将军即刻带我去见贵军统帅,贵军通关时机难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张彪眉头一皱,这姓章的现在是占城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根本就分不清。宣威军要南下跟船队汇合,但却被占城人拦在城外一整天,也根本无法跟城里的人交涉,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正是焦急之时,可如今城里有人出来,主动要给宣威军献计通关,怎么看都觉得不是很靠谱,这里面怕是有什么阴谋。
但他也不敢做主把人赶走,若对方真是来真心交涉,放宣威军通关的呢,把人赶走岂不是错失进城过关的机会?不管冒险不冒险,还是跟杨大人通报一声,由他做主。
“先在这等着,我去问问。”张彪不好太过无礼,便如此回道。
章先生笑道:“将军快去,此事耽搁不得。”
“你们几个看好他,不让他随意走动,更不要让他跑了。”
张彪向手下军士交代之后,迅速向杨丛义所在的大帐走去。
来到大帐外,立即向帐前守卫的侍卫亲兵问道:“大人在里面吗?”
还不等侍卫亲兵回话,就听帐内传出杨丛义的声音:“有事就进来说。”





大宋燕王 第224章 讨价还价
张彪上前几步掀开门帘,进帐见杨丛义盘坐在地上,似乎正在打坐练功。
便低声道:“大人,对面小城派了一个人出来,已经在营外,说是来给我们献通关计策,要进营见大人。我担心有诈,没敢直接带进来。”
杨丛义睁眼道:“一个人?一个人怕什么,把他带过来,看看占城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彪得令,转身出了营帐,去带那个姓章的谋士过来。
杨丛义调息收功之后,从地上站起身来,活动活动手脚,出账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
此时城里来人,恐怕不是献计那么简单,会不会是跟戴大人有关呢?他应该会先到几天,也许已经到了占城国都,见到占城王。
可若戴大人真的见到占城王,两国搭上关系,不会不让宣威军过关南下,跟大宋使节团会合。这么一想,城里来人的目的就不太清楚了,需得当面问问。
没过多少时候,张彪将一人带进营帐:“大人,就是他了。”
杨丛义见来人似乎有四十来岁,看起来不像是刺客之流,就是身上有利器,应该也已经被搜走,于是便道:“好,你先去外面盯着,小心提防。”
张彪应一声,迅速退出营帐。
“我是大宋宣威军监军,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你从城里出来找我有什么事,不妨直说。”杨丛义当先坐下,一伸手,请对方自便。
他并没有说明宣威军在城外驻扎所为何事,他想先听对方说说,想知道占城人对他们有多少了解,更想知道占城人到底在想些什么。
章先生也不客气,当即抬手谢过杨丛义,在地上坐下之后,便笑道:“在下姓章,久居南洋,现在是占城一个大人物的门客。关于出城目的,刚才已经说了,就是为大人献通关之计的。”
“哦,章先生知道我们来此的目的?”杨丛义淡淡的问道。
章先生笑道:“当然,在下来此之前已经拜会过贵国戴大人,你们是来南洋做回易,顺便出使南洋各国,我与戴大人祖籍相同,我们聊的很好。现在我出现在大人面前也是受了戴大人的托付,他在占城等你们多时了。”
“既然戴大人已到占城多时,想必已经跟占城国王见过面,大宋使团护卫队南下与使节会合也是理所应当之事,章先生来献通关之计,不是多此一举?”杨丛义语气不变,脑筋急转,这人说见过戴大人,应当不会有假,但他所说的话却是真假难辨。
章先生笑道:“大人有所不知,占城不同于别处,南来北往的船只都在占城中转,人员十分混杂。况且周边各国都对占城虎视眈眈,占城在大国眼里就是一块肥肉,谁都想来吃一口,西边的真腊想吃,北边的安南也想吃,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占城困居两国之间,被这两国连年攻打,好在占城国内还算平稳,他们没占到多少便宜。占城安居在两个大国之间,全赖国内管理得当,不让其他国家的势力渗透进来,搅乱占城。不管哪里来的商船或船队,到了占城,除了物资和少量的商贸交割人员,其他人全都不许下船登岸,更别说军队和卫队。大宋使节来了也是一样,据我所知,整个大宋使团五艘船,只有包括戴大人在内的四人下船进城了,其他人全在船上。所以,大人这支军队是不能进入占城国境的,大宋使团的卫队也不行。若要南下跟戴大人会合,要么乘船,要么听我一言。”
严控外国人入城?戴大人的随行禁军都没能进城?这下可真的麻烦的了。宣威军有两千多人,在这荒郊野外哪里找得到足够的船只。
“有什么话,章先生请说。若真有妙计让我们顺利通关,南下跟戴大人会合,我想戴大人必有重谢。”杨丛义神情微微一变,态度略微热情了一些。
章先生笑道:“此计能不能成还得看大人敢不敢做。”
“章先生有话不妨请直说。敢不敢做,当然要看回报是不是值得。”一听这话,杨丛义便知对方要说的恐怕不是什么好计策,应该是来谈条件的,说不得就要冒极大的风险。
章先生笑道:“大人这里有这么多人要通关,事成之后的回报便是你们可以一路通关,直接去占城国都与戴大人会合,不知道这个回报够吗?”
“够了,章先生可以详细说说了。”时间宝贵,若真能顺利通关,纵使要冒点险也值得,但还是先听听到底是有什么条件再说。
章先生笑道:“那我就直说了,大人能否通关还得看你们实力怎么样。现在有一个机会,你们只需要将城里的占城守军拖住三日,不能让他们离开,再将附近的两万占城军队引来,若三日之后城里守军达到四万人,你们的任务就算完成,到第四日,最迟不过第五日,占城国都便有人来接你们通过南下。大人,你们敢做吗?”
“你是想让我们跟占城守军开战,攻打占城?你想让我大宋与占城大战一场,你不知道战争一起,生灵涂炭吗?我大宋乃天朝上国,国力虽然强大无比,但我们是仁义之师,从来不会主动攻击他国,引发战乱。章先生,你找错人了,请回吧。”杨丛义想都没想,严词拒绝。
章先生笑道:“大人谨慎一些是没错,但我这并不是在试探你们,大人不用紧张。我从国都赶来,冒险出城也是身负使命,只要大人能将四万占城守军吸引到边境三日,绝对能兑现通关条件。”
“我凭什么相信你?”杨丛义双眼死死的盯着对面的章先生,说的好听是吸引占城守军,其实就是要他们开战攻城,只有攻城,才有可能吸引来更多的守军。
若这个章先生不是骗子,真要大宋宣威军把占城军队吸引来边境,那占城国内政权怕是有什么变故,或者是真腊将要攻打占城,因而收买占城人作为内应,刚好利用大宋军队来拖住一部分兵力。不管这两种情况到底哪一种是真,若他们出手,都将卷入占城之乱,一旦败露或者翻脸,宣威军别说通关了,恐怕还有覆灭的危险。
只听章先生笑道:“在下会留在大宋军中为质,直到你们通关到达占城国都毗阇耶,与戴大人会合之后才会离开。在下愿意将性命交给大人,不知大人能不能相信在下?”
“章先生,恕我直言,我对你的性命并没有任何兴趣,况且你的性命也抵不上两千大宋将士的性命,若你挖个陷阱要将大宋两千将士害了,我找谁说理去。你还是回城去吧,南下之事也不急这三无日,我们自己会想办法。”杨丛义起身请他离开。
章先生听了此话却没有要起身的意思,反而笑道:“大人多虑了,在下跟大人素不相识,从未见过,占城与大宋相隔万里,也从来不是仇敌,坑害你们对我有何益处,对占城有什么好处?实不相瞒,占城如今确实有事,并且是占城内部事务,具体是何事,在下不便相告,大人只需要帮忙将这里驻守的两万守军拖住,顺便再吸引两万过来,坚持三日,便可大功告成。让大人参与占城内政,对大人来说确实风险极大,但大人此番来南洋,不管是出使还是回易,都是要冒很大风险,有风险必然有收益,若大人能出手相助,跟占城结下善缘,你们不光能顺利通关南下,以后大宋船队还可以自由出入占城海港,优先获得补给。当然也少不了大人你的好处。”
“我等奉大宋皇帝之命出使南洋,原本就是要与南洋诸国结下善缘,如今你却要我大宋宣威军介入占城内政,这不符合天朝皇帝陛下要我等与南洋各国和睦相处、不对他国指手画脚、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圣命,你们的请求,我们不能答应。”虽然对方多加了些回报,但杨丛义还是回绝了,风险太大,两千人要吸引拖住四万人,这不是开玩笑吗?怕不是得引火*?
章先生收起了笑容,静静的看着杨丛义,略微思考一会儿,才问道:“大人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只要能拖住四万守军三天,任何条件我们都可以谈。”
“任何条件?章先生能做占城的主?”杨丛义心思一动,微微轻笑。
章先生点头正色道:“只要事情能成,大人的条件不过分,在下就能做主。大人可以试着说说你的条件。”
杨丛义笑道:“好,既然章先生都这么说了,我再看不出来你的诚意,那就是我眼拙了。我只有一个要求,若能帮你们办成此事,你们得给与大宋一项特权。”
“什么特权?”章先生立即问道。
杨丛义笑道:“大宋距离占城万里之遥,两国相距太远,许多大宋商人子民下南洋谋生,无依无靠,受尽盘剥与欺负,因此大宋希望能在占城有一个稳定的落脚地点,为大宋过往船只和子民提供庇护,地方不需要多大,方圆二十里就可以,这个地方要由大宋自主管理,至少要留一千人在此地驻守。章先生能做主吗?”




大宋燕王 第225章 拖住守军
章先生一听杨丛义提出的条件顿时沉默了,没有立即回话。要是他提出的条件跟钱财有关,不管多少,占城都能付的起,可唯独土地和留居外国人不行。真腊和安南,哪个不是对占城的土地垂涎三尺,恨不得一口吞并,大宋远隔万里也想吃一口,这个主他还真不能做。
杨丛义见他不语,便笑道:“章先生祖上是中原人,应该知道东方最富饶的土地都属大宋所有,大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下四五千万之众,大宋朝廷上下,还真没人看得上南洋烟瘴之地的土地,我要求在占城给我们一点土地,不过是想要在南洋有个立锥之地,驻留一些人员,为南来北往的大宋商贾和子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远离大宋故土,来到南洋谋生的子民提供一些庇护。这个要求对占城没有任何伤害,对你们来说轻而易举,在占城的土地上有大宋人,占城跟大宋的关系必然会更加紧密,周边各国,不管是真腊还是安南,想要攻打吞并占城也得看看大宋脸色,若他们执意强为,大宋天军不会放过他们。你想想,大宋只需要方圆二十里的地方,留一些人驻守,就能为占城提供庇护,不管哪个国家敢来攻打你们,都可以名正言顺的请天朝出兵协助,这样一来,占城就不用再害怕任何国家。这其中的道理,对占城的好处,章先生不会不明白。”
真腊、安南确实对占城威胁极大,大宋王朝向来对南洋各国没什么企图,一两百年来,他们眼中只有中原北地的燕云十六州,一心想要的只有北方那块地方而已,连大理、安南都没有丝毫兴趣,不说别国土地,就是北边不远处他们自己的琼州海岛,都没有经营的兴趣,连那个地方都是有罪之人流放之地,安南、占城、真腊等南洋国家就更不会有兴趣,这么一想,大宋对占城确实没有什么威胁,他们现在要带船队做回易,想要在占城有个属于自己的落脚地,也在情理之中。方圆二十里土地不大,随便划片无人的海滩也就是了,对占城来说没有损失,只是他们要派人留守,不知道会对占城有多少影响。
章先生对大宋也多少有些了解,斟酌一番之后,觉得杨丛义提出的要求也不是不能答应,只要事成,这要求应该不成问题。于是便回道:“好,只要大人能出手相助,划一块土地给你们使用自然没有问题,我可以答应你。”
杨丛义却笑道:“章先生,你能做主?”
章先生笑道:“大人多心了,在下在毗阇耶说话还有一些份量,不然也不会独自一人来到边境,跟大人商讨这等大事。大人放心吧,若是连大人这个要求都不能满足,那章某在毗阇耶就白混几十年了。”
杨丛义击掌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帮你拖住四万占城守军三天,事成之后,你要带我们要通关南下与大宋使节戴大人会合,另外还要在占城国都附近划给我们方圆二十里土地,供大宋留守人员使用。是这样吧,章先生?”
章先生点头道:“没错,正是这个这样。”
杨丛义笑道:“好,口说无凭,我们立字为据。”
说完便研磨展纸,两份协议一挥而就。
两人签字画押,各自按上手印之后,杨丛义将协议收起,悉心保存起来。
“来人,带章先生去休息,好生伺候,不要懈怠。”杨丛义话音一落,帐外便进来两亲兵将章先生带离营帐。
“把张指挥叫来,我有事交代。”等章先生离开,杨丛义又吩咐一声。
不多时,张彪走进营帐。
“大人,我一直盯着,对面城里没什么动静。”
“坐,找你来是有事儿跟你商量。”
两人坐下之后,杨丛义道:“占城国马上会有内政变故,刚才那个那占城人开出条件,想要我们出手帮助拖住对面的四万占城守军三天,事成之后,我们不光能顺利通关南下,还能在占城有一个方圆二十里的落脚点,可以留下一些人长久驻守占城,我认为这条件很好,所以我已经答应他了。现在我们需要想想怎么才能把对面的守军拖住,不光不能让他们离开,还要吸引更多占城军来,你有什么想法?”
张彪听完杨丛义这番话,就觉得杨大人肯定是被刚才那个占城人给骗了,两千人去招惹四万占城守军,还想不想到占城去跟鞑靼人会合了,还想不想这两千多兄弟活了?他很想质问杨丛义一番,但本能的理性压住了他心理的疑问。
杨大人做事自有他的道理,也许他已经有什么想法也说不定,他读书多,心思活络,办法也不少,还是先听听他有什么想法吧。
如此想着,张彪便回道:“大人,我没什么想法,既然已经决定要跟占城国开战,兄弟们也没什么好怕的,跟他们打一场就是了。”
杨丛义道:“打什么打,我们只有两千人怎么打,人人都是三头六臂,以一当十,也打不过四万占城守军,现在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大人你说怎么办,我听着就是。”张彪一愣,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杨丛义道:“我这是这么想的,他们只让我们拖住守军不让他们离开,不管他们有什么大事,其实都跟我们没多大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占城守军一个敌军大军压境的假象,让守军不敢动弹,不敢分兵离开边境。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拖住守军,但要避免跟他们直接冲突,更不能开战。”
“我们只有两千人,现在就在他们眼皮地下,大军压境我们也没那么多人啊。”张彪想了想,觉得好像行不通,人太少了,这样就想骗占城人,根本做不到,除非他们都是笨蛋。
杨丛义笑道:“既然是要制造假象,那就得把假做的真实,真真假假,让他们分辨不出来。”
“大人有什么妙计?”
杨丛义低声耳语一番后,张彪若有所思。
“去吧,天黑之后,小心行事,千万不要出差错。”杨丛义叮嘱一声。
“大人放心,保证能完成。”张彪领命而去。
张彪走后,杨丛义提笔又写一份书信。
“来人,去把张柳道长请来。”杨丛义将写好的书信封好。
没过多长时间,张柳进帐道:“杨大人,你找我?”
杨丛义笑道:“张道长,这几日好些了吗?”
张柳道:“多谢大人关心,吃了几副药已经没事了。”
杨丛义道:“没事就好。眼下我这儿有件事需得你帮忙跑一趟,不知道道长是不是方便。”
张柳道:“大人不必可以,用的着我的地方,随意吩咐就是。”
杨丛义道声好,然后拿出方才那封刚刚写好的书信,笑道:“张道长,麻烦你连夜跑一趟,把这封书信送到......”
1...9394959697...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