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亨利三世现在更为佩服起东方的那位君主,他从登基即位开始就在不断的把自己的权威树立起来,让人们逐渐的适应他的权威,也使得皇权强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什么信仰宗教在皇权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皇权至高无上且神圣不可侵犯!皇帝就是神,就是天之子!
每当想到这些,亨利三世心中澎湃起来,但他同样也知道所需付出的代价,宗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他们从一开始依附于统治者再到逐渐的强大开始威胁到皇帝的统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信仰逐渐的占据了人民的思想,皇权的强大逐渐没落,若非自己是一个强势且有能力的帝王,那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一定会变成傀儡!
这一切不是遥远的担忧,而是就发生在了自己儿子的身上,小尼克就是这样一个幼王,他的身份高贵,但同样也实力薄弱,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君王去辅佐他。
这也是为何要早早传给为他的原因,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糟糕了………………





宋缔 第两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场特殊的旅行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约翰看着眼前的年幼的皇帝有些惆怅,曾经强大而辉煌的海因里希家族居然开始没落,需要一个年幼的孩子来挽救这一切。
“约翰,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回到父王身边?”
看着年幼而稚嫩的脸庞,约翰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真的要前往东方!”
“真的要前往宋帝国?!”
小尼克惊讶的望向约翰,他以为这一切不过是迷惑格里高利七世的手段而已,但谁知道居然真的要横跨千山万水前往大宋。
小小年纪的他对于远行本就充满恐惧,但约翰执意如此,他的话很简单:“你的父王为了你谋划了许多事情,想要和格里高利七世对抗,就必须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
“去往东方的宋帝国就能获取这样的力量吗?”
约翰笑了笑:“东方的帝国古老而强大,只有踏足那片土地的人才能了解他的恐怖,但上帝保佑,他们并不是盲目侵略的蛮族。在那里你能学到相当多的智慧和知识,这些东西都是法兰克尼亚王朝所没有的,也是你父王无法教给你的。”
“宋帝国的皇帝比父王还要智慧?”
约翰再次露出苦笑:“是的,虽然不想承认,但东方的皇帝却要更加智慧,宋帝国也更加的强大。”
年幼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就这样开始踏上前往东方帝国学习的旅程……
只不过在此之前,还要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大宋的使团如何离开神圣罗马帝国?
和亨利四世以及大多数人猜测的一样,格里高利七世也觉得这不过是亨利三世的一种手段而已,他不可能把年幼的孩子送到东方去。
只不过历史的车轮已经被赵祯这颗“巨大的顽石”颠簸的不像话,完全偏离了原本的历史轨道,在另一个时空中,大宋还在四面楚歌之中,但现在已经开始影响世界。
大宋的使团是相当安全的,没有任何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敢于挑衅大宋的威严,宋人的商贾曾经通过利益的游说让许多诸侯国联合起来灭掉了一个羞辱宋帝国劫掠大宋商团的诸侯,这件事即便是身为皇帝的亨利三世也默认。
所以大宋的使团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没有人敢招惹,这不光是涉及到利益问题,甚至关乎一个势力的存亡,谁敢挑衅?
只不过这一点对于教皇国的罗马来说,大宋的威胁并不恐惧,格里高利七世是教皇,天主教会的最高教长,世俗世界的教宗,也是教皇国的统治者。
他的力量十分强大,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力也是极为强大的。
格里高利七世原名希尔得布兰德,出身寒门。
幼年时的他受教于罗马一所克吕尼修会的修院,后入本笃会为修士,深受克吕尼派改革思想的影响。
初任教皇格列高利六世随从。其后,随从教皇利奥九世至亚历山大二世二十多年,在历任教皇之下担任教会行政要职。
在利奥任内,他仅为助祭品级即被授命掌管教廷财政;后更得到历任教皇宠信而步步上升。
他协助教皇推行改革,逐渐成为教廷的实际当权者。他遍访德法诸国,主持各地教会会议,加强教皇的权威和影响。
这些不过是他学习的时光而已,而他真正走到世人面前的一次是在罗马城复活节会议上,他激烈谴责当时流行的买卖神职和神职人员婚娶。
同年在其主持的法国兰斯城会议中,肯定“任何人非由神职班和众信徒所检选,皆不得担任教会领导职务”的教务要职选举原则,以抵制世俗政权操纵教会要职的遴选。
这样做必定得罪了许多人,他遭到一些贵族、主教和神父的反对,树敌甚多,但他施展政治手腕,拥立改革派人物出任教皇,利用各国贵族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扩大教廷势力。
这样的人自然是会被推举为教皇的,在他登上教皇宝座的同时,他也就开始了为教廷继续扩大权利,从而对抗皇权的开始。
天主教无论多么强大他依旧是一个宗教而不是一个世俗的力量,人们信教,拥护教会但却不是教会的民众,和世俗皇权比起来,教会的力量还是不值一提的。
尤其是亨利三世不断的打压教会,使得教会的力量便更为薄弱了,而亨利三世之所以这么做,一切都是来自于东方的那个帝国!一切都是源自于东方帝国的皇帝!
这是一个魔鬼统治的国度!在那里没有神明,没有信仰,所有人唯一相信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和权利。
若是非要说他们有什么信仰,那他们信仰的就是他们的皇帝,号称上天之子的帝王。
这就等同于把自己比作耶稣基督!什么样的人敢于这般的嚣张和狂妄,居然把自己比作上帝的儿子?
虽然是俩个概念,但在格里高利七世看来这就是一种类比,一种亵渎!
格里高利七世之所以这么痛恨赵祯是有原因的,不光是因为大宋的信仰问题,毕竟远在万里之外,大宋的信仰和他格里高利七世有毛的关系?
之所以从内心发出恶毒的诅咒,乃是因为赵祯与亨利三世的信件被格里高利七世的人窥探到了。
其中关于宗教信仰这一块更是两人数次重点讨论的问题,开始的是否亨利三世还是固执的认为教会给人民带来了信仰的归宿和幸福,但经过赵祯的事实举例以及分析后,亨利三世这位伟大的德意志国王,罗马帝国皇帝,开始改变起对教会的态度。
原本亨利三世只是针对不听从他的教皇,只是稍稍的打击教会,并没有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但后来他策划的种种没有实施的改革却被格里高利七世的亲信发现。
于是皇权和教权之间的斗争逐渐的开始,而就在这个时候亨利三世的身体每况愈下,而亨利四世又太过年幼,这是格里高利七世的极好机会。
他将要实现教权的扩张也要开始和这位年幼的皇帝进行一场斗争,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变数再次出现,大宋的使团居然敢接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在情报工作上,格里高利七世一点也没有放松,他从一些特殊的神职人员口中得到了消息,只不过在他看来,大宋的使团实乃保护亨利四世,而并非要把亨利四世接走…………




宋缔 第两千四百七十八章东方战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在格里高利七世眼中,东帝国的皇帝就是在“挑拨”神圣罗马帝国皇权与教权之间的争斗,就是在阻挠教会的发展,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虽然自己和教皇国没有办法对宋帝国发动报复,但这并不妨碍格里高利七世在心中恶毒的诅咒赵祯,即便他连赵祯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拦截大宋使团就成为了格里高利七世的豪赌,若是让大宋使团在这时候把亨利四世带走,那之后自己便会陷入被动之中。
当然,这也给了格里高利七世一个很好的借口,大宋的使团为何会接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这一点只要是稍稍有点脑子的人都会去思考其中的问题,毕竟这里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土地,不是远在东方的宋帝国。
相比自己的野心,得罪宋人又如何?难道大宋皇帝还能派兵攻打罗马不成?
宋帝国的使团想要离开神圣罗马帝国,那罗马便是必经之路,只有经过罗马才能抵达地中海的港口。
对于那些巨无霸一般的舰船,格里高利七世是没有胆量去扣押的,一旦扣押无数的大宋战船就会封锁整个港口。
同时这样也等同于向宋帝国宣战,但对于大宋的使团,他们可以利用其它理由进行搜查……一旦发现年幼的亨利四世,那便是宋帝国“掳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罪名,即便是宋帝国的强大也无法说清楚其中的缘由。
其它的诸侯国对于宋帝国的使团队伍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教皇国却并不会轻易放行,这一点约翰比谁都清楚。
格里高利七世不是一个懦弱的人,相反他极为聪明也会审时度势,自己想要带着年幼的罗马皇帝离开帝国,就必须要和格里高利七世正面交锋一次。
而这场交锋来的也太快了,在刚刚抵达罗马城的时候,大宋的使团就被教皇卫队给包围住了,卫队长稍显局促又态度坚决的要搜查使团。
但好在约翰拥有了宋人的帮助,大宋派遣跟随而来的外交官是一个极富盛名的智者,同时也是大宋的宰相之一。
晏殊看了看对面充满求助目光的约翰,随后望向这个一身奇怪布条缝制在一起的卫队长,轻轻的笑道:“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你不知道这是宋帝国的使团吗?如此无礼只会让你们自己蒙羞。”
作为翻译的鸿胪寺官员立刻义愤填膺的大声呵斥,并让四周围观的人越聚越多,这是教皇国罗马第一次和宋帝国的使团翻脸,之前宋帝国的使团也来过这里,并向教皇表达了宋帝国皇帝的敬意。
但现在剑拔弩张的局势让人惊讶,只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宋帝国的使团队伍虽然被教皇卫队阻挡了去路,但却并没与后退,也没有激烈反抗,只是从外向内把重要的人团团围住。
晏殊严格的遵循着大宋的外交原则,即对方没有使用武力的情况下,大宋使团也不会使用武力。
他一步步的向卫队长走去,四周的教皇卫队士兵紧张极了,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向宋帝国的使团挥出刀剑?
晏殊并无畏惧,相反他走的很坦然,也很“嚣张”使团的队伍就这样跟随在晏殊的身后向前移动,在古罗马的街道上,在一块块条石铺就的街面上,大宋的使团走出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自信,同样也走出了独一无二的声音。
整齐的步伐落在条石地面上发出一阵阵鼓点声,强大而震撼人心,仿佛每一下都在敲击着罗马人的心脏。
曾经的汉家文明勇敢而好战,但现在他们却充满了智慧,赵祯把大宋变得强大,而汉家在强大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改变。
大宋的使团在晏殊的率领下不断前进,而四周的罗马人默默无语,同时也极为震惊,不到百人的队伍居然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也许是晏殊的态度,也许是晏殊的气势,也许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羞愤,卫队长在被逼到广场上的时候终于拔出了腰间的长剑。
“战!”
原本温文尔雅的晏殊猛然间变成了百战猛士一般,突如其来的暴喝差点让卫队长手中的长剑落地,四周围观的罗马人也被吓了一跳。
因为大宋使团随着晏殊的暴喝同时发出呐喊:“战!战!战!”
巨大的龙旗被树立起来,罗马人第一次看到宋军的战旗,一只没有翅膀的龙,嘴中咬着两柄相交的剑。
而随着战旗的举起,大宋使团的队形再次发生了改变,明显是三人一组看似疏漏却又重叠相交的模样,错落有致。
使团原本看上去颇为宽大的衣服被掀开,里面是散发着金属光泽的板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异常冰冷…………
横刀出鞘,锐不可当;棘弩上弦,寒意乍现。
使团中除了几个文职以外便都是军中精锐,这些百战老兵身上散发出的气势可不是没经历过战争的教皇卫队所能比拟的。
若是在数百年后,这些教皇卫队可不会像现在一样容易对付,那时候的瑞士卫队已经成为教皇卫队的专属,瑞士雇佣兵们忠诚勇敢,坚毅如同钢铁,悍不畏死。
但现在的教皇卫队乃是由诸多教皇国统治下的领主贵族贡献的,没有什么样的标准,也没有多少战力。
他们的战力虽然不敢,但胆子却不小,因为他们在罗马的地位很高,是能够直接见到和接触到教皇的人。
只不过在宋军面前,他们的那种气势和高贵一文不值,强大的大宋可不会卖他们的帐,你不动手便好,若是敢在使团面前拔剑,那就注定是在与大宋为敌。
大宋秉持一种习惯,这也是赵祯留下的影响“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你说的算,但什么时候结束却是我说的算!”
在卫队长拔剑的一瞬间,晏殊就收起了原本的客气,随着一声暴喝之后,他也迅速退到使团中央。
作为大宋使团的正使,他拥有在使团被攻击时宣战和反击的权利,这不光是为了保护使团的安全,更是为了捍卫大宋的荣耀。




宋缔 第两千四百七十九章汉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强国的外交是复杂的,不单单依靠威慑和各种外交手段,合纵连横的手法是好,可终究还是要在你有实力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极致,否则必然是惨淡的结果。
大宋的外交在某种程度上把武力和计谋配合起来,而目的只有一个,附和大宋的国家利益,这一点宋人和后世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晏殊在出使大秦之前就被赵祯特意下旨叮嘱过,该彬彬有礼的时候就要彬彬有礼展现大宋气度和文化礼仪,而该动手的时候决不可软弱,丢了国家的颜面,让人觉得大宋是个软弱可欺的冬烘先生,只要对方亮剑,必要强硬回击!
晏殊在看过赵祯的旨意,并且得到了率领使团的官印以及虎符后,便从神都城的禁军中挑选了一百八十五人的精锐作为此次出使大秦的“底牌”。
当然,晏殊也知道自己此次的任务,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他没想到居然要把大秦皇帝的儿子接到大宋去游学。
要是临近小国出现这样的事情还能够理解,毕竟崇尚天朝上国的繁华和强大,路途也不远,可大秦远在万里之外,把大秦皇子接到大宋,这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但关键是大秦的皇帝亨利三世还同意了,并且就是他恳求官家这么做的,显然其中必有问题,而这些问题随着他在大秦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就浮出了水面。
没想到在大秦,教廷居然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更没想到信仰的力量居然如此强大,这让晏殊感到恐惧,也由衷觉得官家对佛门和道教的管束破有先见之明。
无论是天主教还是佛教,道教,以及回回教,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信仰,汉家王朝也曾经在信仰上栽过跟头,但汉家王朝善于总结教训,也更加相信自己,所以这些宗教在汉家并没有扩张的那么厉害。
而在大秦……不在整个西方却不是这样,无论是天主教还是回回教都得到了人们的强烈信仰和拥戴,无论是大秦还是塞尔柱,宗教几乎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统治了人们的思想。
越是如此晏殊越觉得可怕,越觉得这些人的可悲,相比大宋百姓,虽然他们能找到更多的精神归宿,但晏殊不觉得他们比宋人幸福。
人居然因为信仰而开始放弃生活,这就是最大的笑话,而这些穷人得不到国家和教会的帮助,反而要极尽所能的向教会交钱?
这样的循环下去,大秦的人只会越来越贫穷,而大秦的皇帝和教廷却对此熟视无睹?
要知道在大宋,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百姓有钱了,生活好了,王朝才会强大,才会越来越富有和繁荣。
大宋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如此简单的道理,统治者仿佛根本就不知道,在晏殊看来,所谓的大秦国也不过是比住在森林中被他们称之为野蛮人的生活要好一点而已。
这样的人凭什么和大宋对抗?
至于他们的财富是从何处而来,想也不用想便知道是通过掠夺和压榨来的,所谓的大秦国根本上不过是类似于华夏周朝一样的存在。
看似是一个帝国,可事实上是由许多小诸侯国组成的,这些诸侯国向亨利三世也就是最大的国家宣誓效忠,并且听听从他的指挥,于是便有了法兰克尼亚王朝。
在晏殊看来这一切都很混乱,明明是一个朝代,却非要冠以神圣罗马帝国之名,也就是宋人口中的大秦国,而同时又有诸多混乱的势力在其中,至今没有走向大一统。
而且奴隶在这个国家依旧存在,并且数量不少,这在大宋是早已被废除的东西。
落后,愚昧,无知,无礼,这些人在晏殊的眼中自然就变成了蛮夷,对蛮夷进行宣战,这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晏殊并不担心使团的安危,一百八十五名身穿板甲手持横刀和弩箭的禁军士兵完全有能力把他们护送到港口,而一旦抵达港口就安全了。
而眼前的卫队长以及卫队看着大宋使团变成凶猛的“野兽”后,迅速的后退,广场上的百姓也被眼前一幕震惊,这些人简直就是钢铁骑士一般。
宋军将士带上了头盔,放下了面罩,把整个人包裹在板甲之中,黑洞洞的孔洞中散发着慑人的寒意。
对于他们来说“汉家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被调遣来增援的卫队举步不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强大的敌人,如同钢铁一般的士兵瞬间摧毁了他们的斗志。
站在教堂塔楼上的格里高利七世缓缓的坐倒在他的宝座的上,他没想到大宋的使团居然如此强大,一百八十人的队伍便让近五百人的教皇卫队止步不前。
眼下已经撕破脸了,双方之间没有任何盘桓的余地,格里高利七世看着教堂上的大钟,忽然发现,这是在罗马城的土地上,这是在他的教皇国之中,宋帝国远隔千山万水,一个使团的消失难道还能引起双方之间的战争吗?
红衣侍者立刻把格里高利七世的法令传达下去,也许是在教皇国和神圣罗马帝国横行惯了,即便是侍者也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何况场面让教廷的脸面丢尽,必须要找回颜面才行。
事实上这也是最为影响格里高利七世判断的事情,他虽然追逐权利,但心中也依旧是对天主教无比的忠诚,作为教皇他也要维护天主教的威严。
数百人的卫队在得到教皇的命令后,立刻开始组成阵形向大宋使团发动进攻试探,并且还有人高声喊话,让使团放弃抵抗,否则会有更多的士兵对他们进行围剿。
晏殊在听到使团中翻译的官员说完后,便立刻下令弩手射杀敢于出声的人,于是五个嗓门最大的人立刻变成了刺猬,瞬间从教会宣讲的高台上掉了下去。
随着他的落地,战斗也开始了亨利四世躲在约翰的身后,紧紧的拽住了他的衣角,用充满恐惧的目光看着温文尔雅向他走来的晏殊。
他发现眼前这个人又变得彬彬有礼起来,但和刚刚的模样相比,巨大的反差让亨利四世更加恐惧。




宋缔 第两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图百战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宋缔最新章节!
晏殊有些莫名其妙,他不知道自己的模样居然如此可怖,把这位大秦国的皇子……不应该称其为皇帝的孩子吓成这样。
约翰虽然心中不忍,但依旧把小尼克的手递给了晏殊:“他是宋帝国的宰相,也是一位东方的智者,还是大宋皇帝年幼时的伙伴,他会帮助你,在这一路上教导你。”
亨利四世虽然恐惧,但逐渐的他发现晏殊对他相当的客气,并且彬彬有礼,通过翻译他知道原来这个男人在宋帝国地位不凡,而且他能保护自己。
战斗的场面从来都是血腥的,小尼克并不愿意目睹这一切,他不希望看到保护自己的宋帝国士兵战死,也不愿看到和自己一样同为罗马人的卫队战死。
但晏殊执意要让他观看这场战斗,在使团中间他们受到了重重保护,马车是使团最不缺的东西,因为使团也携带了大量的货物…………
毕竟是一次出使任务,毕竟是可能发生战斗的,所以晏殊在出行之前就在大宋采购了大量的货物和军中所用的物资,这些货物在大秦卖出去之后便会成为使团将士的额外收入,这也使得将士们格外卖力。
在大宋军中这样的“肥差”可不多!
对于这些军中的老兵来说,“杀人”实在是再家常便饭不过的事情,大宋的禁军可非比寻常,他们不再是原本冗长的军事单位,而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从灭国大理开始,一直到北伐燕云,覆灭辽朝,这些禁军几乎都有参加,老兵是大宋最珍贵的战争财富。
他们虽然没有参与到此次西征吐蕃的战斗中,可眼下却在大秦的土地上和大秦人战斗。
在宋军流传这样一句话,“老兵不畏死,只图百战归”,在神都城中的禁军都是大宋的精锐,可除了调防之外实在是没有机会出去“杀人”。
这些“手艺”又不能荒废,只能依靠每日的训练保持,但战斗到来的时候,盔甲上身,刀剑在手,他们瞬间便兴奋起来,已经融入到血液中的本能再次恢复。
1...693694695696697...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