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高干闭上眼睛,轻轻的拍了拍额头,道:“若非先生,我险些误了大事。”
……
糜芳和刘辟仓惶的奔回了开阳城。
这一次,他们不敢有任何隐瞒,只能是原原本本的将事情全部告诉了陶商。
陶商听完之后,并不回答,只是微笑的看着他的两名福将。
陶商炽热的眼神境糜芳看的浑身发冷。
“太傅,您不会斩了我们两个吧?”糜芳哆哆嗦嗦的问道。
陶商摇了摇头,道:“你们已经尽力了,做的很好,我很欣慰,你们两位辛苦了,权且先下去休息,后续的事,容我思之。”
糜芳和刘辟终于把心放在了肚子里,然后离开了。
陶商随即把郭嘉找了过来,并把前事向郭嘉叙述了一遍。
郭嘉闻言嘿嘿笑道:“我说你怎么会派他们两个去呢?其实也不过是用真败来掩饰你引诱敌方的真意图,这也算是一步妙棋吧,装的越假,反倒是越能引高干出来。”
陶商长叹口气,道:“姓高的就是个乌龟,如果我做到这种程度他还是不愿意出兵的话,那我可就是真没辙了。”
郭嘉笑了笑,道:“放心吧,高干做事虽然小心,但毕竟是一军主将,你把事情都做到这种地步了,他若是还不出战,别说是他,便是他麾下的并州军将领们也会群起反对,所以他迫于压力也会有心思要出兵的,不过自古杀龟之法,都是以肉诱之,然后迅斩其首!若是高干当真出兵,咱们务必得一击而中,如若不然,想要再把他弄出来,只怕是难上加难。”
陶商点头表示赞同:“我有信心一击必中,但就是引诱他出来这个事,实在是心里没谱。”
郭嘉笑道:“如郭某所料不错,经过糜芳和刘辟此战,高干多少会有心思出兵,但还并不彻底……不过他一定会派兵出来探查,我教你个法,一定可以把他糊弄出来。”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二十二章 乌龟伸头
高干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前往开阳,查探陶商军目下的动态,结果得到了消息却令他感到非常的诧异。
似乎有很多的外来支援军,正大规模的进入到开阳城。
这些兵马的行动时间,几乎是清一色的在卯时末就向开阳城前进,直到辰时末才基本安定落营,而且这样的情况几乎每日都在发生。
并州诸将听到这个消息后,惊诧的非同小可,陶商怎么会给开阳城增添了这么多的援军?
大家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如果把最近进驻到开阳的这些援军都算上,开阳的兵马至少得有六七万。
陶商在徐,扬二州的全部兵马不过二十万,而且很大一部分得驻扎在各处县城关隘,长江水道隘口,还有一些需要防备东南的山越和百越,一下子往开阳城调集这么多的兵马,这几乎得是陶商目下可动用的中军一大半。
饶是并州诸将各个骁勇善战,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此刻也是不由的有点慌。
但在高干的帐下,有一个人却是眼光独到,颇富谋略,这个人就是高干的弟弟高柔。
高柔向高干谏言,说是此事颇有些蹊跷。
高柔请高干再派遣斥候,在深夜的时候仔细监视开阳城。
这一细细的察访监视,并州的斥候们便发现了此事的关键。
原来每日子时,城中的兵将都是悄悄的从东门潜伏溜走,然后待第二日卯时的时候,再装作新军进驻开阳城,表面上看是兵马增多了,实际上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障眼法——城中的兵将数量根本就没变。
高干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开阳的徐州军为什么要玩这种小把戏?
经过几经考虑之后,高干得出了结论,那是因为他们心虚!
因为陶商本人并不在这里!
他们是想用这种方法,让己方不敢再轻易进攻!
想通了个中的关键之后,高干终于决定出兵,乘此机会拿下开阳城,平定琅琊国,进军徐州!
高干随即召开廷议,向众人宣布了他的这个决定。
“本将决定,出兵开阳城,平定琅琊国!”
听完这话,场面上顿时安静下来,并州诸将各个满脸惊讶,面面相觑。
足足沉默了两盏茶的时间,突然,‘哗’的一声,厅堂内一片沸腾的欢呼声。
便见场内诸将一个个高兴的眉飞色舞,喜笑颜开,雀跃不已。
府君大人今日是喝多了吗?还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怎么突然要求众人攻打开阳城?
这么多年了,第一次听见他说一句有男子气概的话。
诸将们摩拳擦掌,欣喜若狂,可是高干却很是沉静,他的脸色来回变换着,似乎还在寻思着什么事情。
高柔奇怪的道:“兄长,您这是?”
高干长叹口气,道:“我还是有点担心啊,虽然目下确实推断陶商不在琅琊国……可万一咱们猜错了呢?那本将岂不是有来无回?”
说到这,高干眨巴眨巴眼,眼眸上多少有些雾蒙蒙的:“其实为兄还不想死啊,为兄还年轻,三十出头,我那两个孩子才只有十多岁……”
高柔不由得一翻白眼,心中很是无奈。
自己这个兄长,什么都好,就是这幅瞻前顾后的多疑劲,着实是让人想抽他一顿……
明明是你自己决定出的兵,然后你自己心中还没底,觉得不把握……你到底是想闹哪样?
“兄长,你也不用太过担忧了,弟觉得,此战咱们当有九成把握!”
高干幽幽的看着他道:“那不是还有一成吗?”
高柔:“……”
这天底下,两军对阵,哪有十成把握的事?你当人家徐州军真是吃干饭的不成?
……
三日后,屯扎在齐地的并州军开始集结兵马,南下奔着开阳城而走,进入琅琊国的境内。
不过高干虽然是进了琅琊国的地界,但却一直是小心翼翼,行军每过三十里,便下令驻寨,然后便派遣斥候前往探查周边县城有没有埋伏。
琅琊国不过是一郡之地,可高干的行军足足拖延了近十日左右。
真可谓是步步为营。
他麾下的并州军将领们的热情,都让他这种行军方式给浇没了。
直到过儿沂水的地界,高干方才下令,命令麾下几名善战的心腹战将,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去周围攻打琅琊国的各处县城。
各处县城中,眼下虽然也有兵将驻守,但数量都不多,面对来势汹汹的并州军,根本就抵挡不住,并州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据了以沂水为中心,周边的五六个县城。
事情发展的如此顺利,高干心中也踏实了不少,当他将兵马推进到开阳城一百里外的旷野时,仍然未遇到像样的抵抗。
高干一直封闭的心,此刻有点活络了。
看来,是不是自己原先真的是太过于小心了!
舅舅袁绍重兵压境,陶商麾下兵马捉襟见肘,自己原先过于小心也没什么不对,但是不是把他们想的过于厉害了?
一路打下来,高干直杀到了开阳城的城下。
高干布置好了兵力,摆好了阵势,准备对开阳城进行突袭。
但开阳城上的士兵并不甚多,而且面对高干的布阵,很明显是有一些惊慌失措的。
高干见状彻底安心,随即令常弘和刘执指挥先锋军,对开阳城的展开了激烈的抢攻。
攻城战非常的顺利,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外门便被彻底的攻下,并州军的先锋部队直冲入了开阳城的瓮城。
事情如此顺利,并州诸将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是都在嘲笑高干。
怎么样?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府君就是不信!现在被打脸了吧?
高干倒是没什么反应,在他心中,只要是能够保证战事顺利,被高看或者是被贬看,对于他来说都无所谓。
可就在这个时候,城池左面的岔道上,突然传出来一阵呐喊之声,紧接着,便见那条岔道上,涌出数不清的铁甲壮汉,这些人浑身全副武装,甲胄鲜明,兵刃阴寒,望之各个健壮如牛。
乃是由许褚率领的虎卫军。
而右边的一条岔道上,一众轻骑战马呼啸着蜂蛹而出,各个手持长矛短弓,速度极快,乃是由赵云率领的金陵白马军。
高干的脸色顿时大变,他急忙招呼士兵们结阵御敌,但现在并州军有很大一部分的兵将陷在开阳城的瓮城内,高干后方的中军力量薄弱了很多,面对赵云和许褚这两路突然杀至的增援军,一时间根本就难以抵挡,被乱了方寸。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
许褚原先奉命守在阳菱渡,那里的袁军属于颜良军的侧翼护应,在颜良被杀之后,阳菱渡的彼军因为没有策应,不得已皆退往北岸,暂时待命。
于是乎许褚便可以奉命抽身回来,来支援陶商。
而赵云则是在甄城击退了袁军的战将郭援,亦是率兵赶回来支援陶商。
当然了,当初陶商曾和糜芳说,会有赵云,许褚,徐盛,周泰的援军共计三万,这话实际上是有水分的,事实的情况上,己方也只有赵云和许褚这两路的万余人马回援开阳城,并没有三万之多,徐盛和周泰的两路增援更是无从谈起。
但对于陶商来说,只要设计的巧妙,这些兵将已然是够用了!
就在高干麾下的兵将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突然间,己方右侧遭到奇袭,顿时呈现出一阵大乱。
高干回头观瞧,却是虎卫军的一批精锐士卒已然杀到,为首的一位,身材魁梧,壮如棕熊,手持一把狭长的斩马刀,浑身杀气,气势如虹。
那大汉每一刀扫将出去,都能击飞两三名并州军士卒。
三军将士,对其勇力,无不惊骇莫名。
那大汉一马当先,冲在麾下的诸兵将之前,只是不到片刻时间,便冲到高干所在的不远处,同时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断喝声:“高干!谯郡许褚在此!汝的死期到了,拿命来!”
说话之间,他猛的一挥手中的斩马刀,随着一道刺目的寒光,紧接着惨叫声响起,两名与之最近的并州军士卒被击飞出去,仰面倒地。
是虎痴。
高干也算是见多识广,一听许褚的名字,就知道此人乃是陶商麾下的名将,他又惊又骇,下意识地拉马就往后跑,其两眼变的发直,脸色亦是变得苍白如纸。
许褚一见高干要跑,更是加速了进军速度,紧随其后。
他带领一众虎卫军的军卒,如入无人之境,手中的斩马刀挥舞开来,每一次巨刀挥舞,总伴随着血光飞溅。
并州军也算是久经沙场的强军,但凭心而论,却还没遇到过如此凶悍厉害的角色,很多兵卒被吓的纷纷退让,不敢直戳其锋芒,许褚如同一阵旋风,直向高干杀了过来。
“不好!保护高府君!保护府君!”
这个时候,有一些并州军的战将正从其他方阵赶过来,一个个发了疯似的奔着许褚跑去,还高声呼叫着命令手下的士卒拦住他。
两名盾牌兵率先顶了上去,二人将大盾并举,意图挡住许褚的冲击之势。
许褚暴喝一声:“开!”
他双手持刀,运足力气,猛的将斩马刀向外一扫,只听“咣当”一声脆响。两个盾兵竟然被他同样击飞出去,还没等那二人站起来,许褚已经策马窜到其中一人近前,手臂顺着惯性向前一递。
“噗呲!”一声顿响!斩马刀由那人的胸口刺入,从其后心探出,鲜血顺着刀身如流水一样的向外淌。
许褚看都不看,继续奔着高干冲杀而去。
许褚如此勇力,让并州军诸将看的胆颤心境,哪还敢抵挡其锋芒,脸色苍白,双腿哆嗦着向旁边退让。
这个时候,负责指挥前线的常弘和刘执两名并州的上将率众赶回,迎住了高干,将他保护住。
这个时候,太史慈,马忠,宋谦等人率领南蛮营和徐州军亦已杀至,场间一片混乱,大战在开阳城下展开。
但是由于并州军的前部先锋军攻城过于深入,眼下深陷瓮城,急切之下抽身不得,因此使的后方的高干中军一时无法应急这种突发情况。
如今面对许褚,高干麾下竟然无人敢戳其锋芒。
但常弘和刘执乃是并州军的重要将领,他们自然是不惧许褚,二人率兵一同迎上虎卫军,兵对兵,将对将的与虎卫军进行厮杀。
常弘和刘执的都是自幼与匈奴打交道的悍将,本领不俗,身手不凡,但要分跟谁比,在许褚面前,这两个并州军战将可谓是不堪一击,许褚的大刀来回横扫,将这两名战将压制的死死的,没有反手翻身的余地。
不过片刻,许褚一刀横扫而过,直接削掉了常弘的半个脑袋。
常弘乃是并州军屈指可数的勇猛战将,他被斩杀,带动的是整个并州军士气的瓦解。
“常都尉被斩了!”
“啊?常都尉被杀了?”
整个并州军的后方乱成了一锅粥,绝大多数的并州军士卒根本没看到怎么回事,只是见左右杀出的几波伏兵对己方展开猛攻,紧接着时间不长,猛将常弘就被对手斩杀了。
原本士气高涨的并州军被眼前发生的变故震惊的手足无措,头脑发晕,不知该如何是好。
高干在惊慌失措之下,也开始当下往回跑,主将如此,手下的军卒更是没有战意,整个并州军开始大面积的被徐州军瓦解。
但陶商此行的目的,便是要抓住高干,他焉能轻易的房高干逃走。
赵云,许褚,太史慈等悍勇将领丝毫不放松,他们各自率领精锐兵马,紧紧的跟在高干的后面。
高干身边的护卫军卒在不断的减少。
但他此刻也顾不得其他了,他本人只是拼命的甩马鞭子,惊慌失措的向着北面的方向逃走。
就在这个时候,突听一阵擂鼓声响,却见两名战将从侧旁率领一支军马,拦住了高干逃走的去路。
高干咬牙切齿,当下就想指挥将士们冲破阻拦。
那两名战将中的一名战将却是扬起战刀,高喝道:“高干匹夫!见了你刘辟爷爷,怎地还不下马受降?”
一句话说出来,高干的眼睛顿时睁的浑圆,愣住了。
在看看那两名战将身后的大纛旗——“糜”、“刘”。
居然是这两个,高干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
糜芳乃是陶商未曾发迹时的亲信,想来绝非凡人。
刘辟更是了不得,是跟赵云、吕布之流不相上下的牛人,那可是陶军中的一流武将。
自己眼下,兵马被打算,猛将被斩杀,拿什么冲破这两个人的防线?
高干身后,一名浑身浴血的并州军校尉道:“府君!我观这两人的人马不多,末将愿为先驱,替府君杀开一条通路,想来不是难事。”
“你懂什么?”高干无奈的摇了摇头,叹气道:“彼皆乃徐州上将也!焉能是尔等之辈敌之?唉,当初告诉你们不能出兵,不能出兵的,你们不但不听,还屡屡谏言逼我!现在傻了吧?”
那校尉闻言面红耳赤,低头不说话了。
当下,便见高干翻身下马,冲着糜芳和刘辟二人道:“二位将军手下领情,高某愿降也。”
刘辟哈哈一笑,抬刀道:“算你聪明!来人呐!绑了!押解给太傅请功!”
糜芳亦是呵呵傻乐。
活捉并州刺史!袁绍的外甥!这可是泼天的功劳啊!
自己跟这刘辟,还真是默契。
开阳城一战,刘辟和糜芳生擒并州刺史高干,威名日隆,传遍北地。




三国有君子 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团聚
琅琊国,开阳城。
高干一脸晦气相的被带进了厅堂中,仔细琢磨一下,他这仗其实打的也挺憋屈的。
自打来了齐地之后,高干就一直窝在城池内,几乎都没有出来过。
他期间只出过一次兵,连箭都没射一下,就直接又匆匆忙忙的跑回去了。
现在可是倒好,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来了一个最终决战,结果千算万算,还是被人家设计了一番,最终将陶商军给就地拿下了。
被一并生擒的人,不只是高干本人,还有他的弟弟高柔,以及他极为信任的临时幕僚仲长统,其余的便是七七八八的并州兵将了。
为首的三个人,则是臊眉耷眼的被糜芳和刘辟押解了进来。
“末将见过太傅!”糜芳兴高采烈的向着陶商一拱手,豪言道:“末将不负太傅之期望,已是与刘将军联合,将高干生擒回来,交由太傅处置。”
陶商看着糜芳和刘辟的那股子毫不掩饰的得意劲,很是艰难的才憋住不让自己乐出声来。
这俩个家伙……该怎么形容呢?还真是自己的福将。
二将一出,虽然很是凑巧,但总是什么事都能摆的平。
有点意思。
陶商赞赏的对着糜芳点头,道:“糜兄辛苦,刘将军辛苦,你们这百日时间,不但是将城池守护的固若金汤,稳如泰山,如今还立下了生擒敌首这样泼天之功,非古之神将所不能及也,吾心甚慰之。”
糜芳和刘辟听了非常得意,他们感觉陶商现在瞅他俩的目光都不太一样了,有点撒发着小星星的那种。
受人重视的感觉,就是好!
糜芳呵呵笑道:“太傅过赞了,此功其实与我二人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太傅点兵派将指派的好。”
刘辟亦是点头道:“就是,就是!太傅的识人之明,天下无人可比项背。”
这言下之意,其实是说陶商用他们两人是用的对了。
陶商眨眨眼睛,嘴角上挑,如果不是他的意志力够强,这时候恐怕就要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能忍住,一旁的其他人却都忍不住了,特别是许褚和赵云。
别人不知道糜芳的底细,许褚心中最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个当初偷猪却差点被自己揍成猪头的人。
至于刘辟,当初跟赵云单挑百合扬名,赵云也自然是清楚他的手段。
眼下看这俩人一脸骄傲的神色,何其的牛逼哄哄,赵云和许褚实在是忍不住了,纷纷的哈哈大笑。
糜芳和刘辟这俩哥们的情商着实不高,见俩人哈哈大笑,他俩也是一个劲的点头跟着傻乐。
他俩一边乐,还一边向众人抱拳行礼,好像觉得赵云和许褚是在夸他俩一样。
陶商的脸因为用劲搬着不让自己乐出声来,而憋的通红。
少时,方见他清了清嗓子,转头看向高干,却见高干也在一直瞅着他。
还不等陶商说话,便见高干直接开口道:“君乃太傅乎?”
陶商闻言一愣,不知道高干突然问他这事作甚,下意识的回道:“不错,我便是陶商。”
话音落时,便见高干一转头,怒叱身后的高柔还有仲长统道:“看见没有!听见没有!我说什么来着!我就说陶商万一在琅琊国,咱们肯定得为其所擒!到时候咱们该怎么办?你们看看,现在是不是都按照我说的来了!你们这些人就是倔,说什么好话你们都不听!这会傻了吧!真是能恨死个人!”
说罢,便见高干的双眸变的朦胧,语气也有些哽咽。
“可怜高某人一生谨慎小心,做事稳重,到头来竟落到这般地步……当时出兵的时候,我就在琢磨,我这一次是不是就回不去了,果然是如我所想啊,全都应验了!可怜我家里的那两个孩子,才刚刚十岁出头啊。”
陶商听的额头上蹭蹭直冒虚汗。
这得是有多心虚的人?才能有这想法啊?
一开始出兵就觉得自己可能回不去了,心灵如此脆弱的人,自己还真就是第一次碰见。
这算多疑还是抑郁?
陶商也不好意思说狠话了,安慰高干道:“高兄也别太灰心了,知耻近乎勇,还有的救,以后再有这事,多多长心便是……”
高干悲凉的叹息:“你就忽悠我吧,高某哪还有所谓的今后?”
陶商犹豫了一下,道:“你也未必不是见不到自己的孩子,陶某其实一开始也没打算要杀你,这都是你自己瞎捉摸的。”
高干长吁短叹,正自我悲伤之间,突然听到陶商这么说了,顿时一愣,诧然的抬起了头。
“你……不杀我?”
陶商微笑着点头:“不杀。”
高干有点弄不明白了:“为什么啊?我可是并州刺史,大将军的爱将,袁绍的外甥!你抓住我居然不杀?”
陶商闻言哈哈大笑,道:“我连袁绍的儿子都没有杀,你一个外甥多个甚?”
“儿子?”高干的面上露出了疑惑之色。
说罢,便见陶商转头对裴钱道:“将袁公子请过来。”
裴钱领命去了,少时便将袁谭带了过来。
袁谭这一段日子过得不错,虽然知道外面是在打仗了,但跟他又没甚关系,左右自己已经被生擒了。
干脆来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牢底穿。
见裴钱过来找他,袁谭脑海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陶商又要请他吃饭了。
“贤弟,这不是前一段时间刚吃过吗?这才几日光景,怎么又吃?再这么下去,为兄我非得让你灌死不可……”
袁谭正笑呵呵的说着,一下子看到了厅堂中的高干,顿时愣住不说话了。
“元、元才?”袁谭瞪大了双眼。
高干亦是吃惊的长大了嘴:“显思?”
二人对视良久,突然反应过来这是在什么场合,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1...216217218219220...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