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他们只是想活下去。
“告诉各都尉和校尉,前阵敌军,无论身居何职,也无论其降意真假……准降。”陶商一字一顿的吩咐,没有任何的犹豫。
糜芳闻言一惊,忙道:“大公子,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粮食!”
陶商轻轻一笑,道:“跟令兄打个招呼,多筹措些粮秣,徐州比起其他州郡,粮秣相对富庶,应该不是难事吧。”
糜芳擦了擦汗,道:“可是就算我与兄长休书,待等到下一批军粮运抵,也要二十日往上,且还需斥候告知吾兄粮草需运往何处……可眼前的粮草,又该如何解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确实是个问题。
“我来想办法,糜兄照我的话去做就是!”陶商郑重言道。
“可是……”糜芳的话音有些虚弱。
陶商伸手拦住了糜芳的话头,笑道:“糜兄,你相信我吗?”
糜芳轻咽了一口吐沫,喉结滚动,似是有话想说,但最终还是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凭心而论,糜芳实打实的相信过陶商几回,最近的一次就是偷牲口,结果……算了,不提也罢。
*******************************
徐州军一经准降,黄巾军便纷纷弃兵器不战,一开始只是几个人而已,但慢慢的便变成了十来个,眼见着身边的战友纷纷缴械投降,这就如同瘟疫散播一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最终竟以千计为单位的黄巾军纷纷弃械不战。
这一切,全都落在了何曼的眼里,这位截天夜叉不由得将双眸一闭,扬天长叹。
“天亡我也!”
济北相鲍信没能灭掉自己,沿途的官军没有灭掉自己……但想不到的是,让自己翻了船的,居然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庄。
似乎是老天有意嘲讽何曼,以许褚为首的一众民军和以陶商、糜芳为首的一众徐州军此刻居然同时围了上来。
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知道了何曼是贼首,陶商在徐州军将士的保护下,来到了这位仅剩十余人的贼首面前数丈之地,扬声道:“认输吧。”
何曼面色冷厉,率领剩余的手下向着陶商冲去,却被徐州军的一阵箭雨逼住。
看着已经被逼至绝境的何曼,陶商再一次的扬声道:“降者,免死!”
糜芳打马上前,低声道:“大公子,别人便罢了,此人乃是这支黄巾的贼首,留之恐惹非议。”
何曼对陶商的话充耳不闻,四下瞅了一圈,眼见四面皆敌,而包围圈的外面,传来的几乎都是大声请降的呼声,亦有兵刃掷地的声音。
何曼哭了……短短的一瞬间,自己的一切全都埋没在了这片死亡的包围圈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何曼发出最后的悲鸣,然后举刀就向着自己的脖颈上抹去。
“何帅!何帅!”
黄巾护卫万万没想到会有这样突发的情况,纷纷冲上去欲夺下何曼的手中刀……怎奈事与愿违,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等到刀抢过来的时候,何曼已经捂着喷血的脖颈,不甘的瞪着浑圆的双目,倒地气绝。
初平元年,为祸中州的浮云黄巾部在谯地为徐州军所败,渠帅何曼身亡,浮云黄巾部除死者外,大部降徐州军,降者达五千余众。
*********************************
尘埃落定,天色破晓。徐州军的校尉、都尉及百人将,全部都去处理善后事宜,而陶商和糜芳则是在帅帐内商讨后续的事。
糜芳一边摇晃着脑袋,一边有些不理解地道:“得亏这支黄巾兵马是从济北流亡到这里来的,这一路上老弱病残基本上死的都差不多了!剩下的还算精壮……不然若再夹裹着老弱妇孺,大公子难不成还将他们都收降了不成?”
陶商摆弄着手上的一块不知道从哪捡来的残甲碎片,一边摆弄一边道:“那就都收降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糜芳闻言差点气结:“末将可是乐不出来!大公子,咱们的粮草本来足够用!可一下子凭空多出好几千人,这便直接将粮草耗去一半!!!而且这些人都是荒民出身,不曾经过正轨军旅调教!用得上用不上不说,还得处处提防他们,何必呢?不如杀了痛快!”
陶商没有直接回答糜芳,只是仰头望天,寻思了一会,道:“有些事,糜兄不可只看眼前,要想得长远些……现在你可能看不透,但日后你一定会明白我这么做的理由,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过度的残杀只会引起更多的积弱。这世上的事和理都是围绕着人去做的……你把人都杀干净了,一切都是虚谈。”
糜芳闻言不由气结:“远的不说了,可粮食的事怎么办?”
陶商淡淡抿嘴一笑,道:“我会在粮尽之前想出办法,糜兄不必操心。”
糜芳虽然理解不到陶商这么做理由,但面对身为监军的刺史长公子,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这一路上紧急情况都是陶商在拿主意……虽然他年纪很轻,但表现出成熟和老辣要远远强于自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糜芳心中居然对陶商产生了一种依赖,渐渐的将他当成了主心之骨。
正说着间,帐外一名侍卫前来禀报:“糜将军,大公子,辕门外,自称谯郡许褚的汉子,特来请见。”
陶商似是早有所料,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糜芳神色一紧,眼睛咕噜咕噜一转:“这厮怎地来了?”
陶商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道:“许褚前番来我军阵前叫骂,又扬言让我等赔偿,甚至还要让我把你交出去……可我等以德报怨不计前嫌,花了大把的力气助他守住庄子,只要这莽汉还算个人,岂能不感动的眼泪交加?”
糜芳擦了擦汗,心虚道:“是吗?大公子的想法未免天真,末将觉得他好像不是那么讲理的人……”
话音落时,便听帐外传来一阵沉重而急促的步履声,还没等陶商和糜芳做出任何反应,帐篷的帘子已是被人“呼”的拉开。
许褚穿着一件短褂,上身赤膊胸口长满黑毛,满脸赤红,如同凶神恶煞般地闯入帐内,大骂道:“姓糜的!居然敢乘着黄巾流寇攻庄趁乱打劫,暗中盗走某家的牲口!”
陶商听了这话顿时愣住了。
那边厢的糜芳早已是吓得魂不附体,却还是硬撑着回骂道:“你这蛮子休得出口伤人!本将什么时候偷你牲口了?”
许褚双眸一睁:“还敢狡辩?!我庄内孩童亲眼所见,哪会有假?难道几岁的大娃娃还会冤枉你不成!”
陶商猛一转头看向糜芳:“真有这事?”
糜芳吸了吸鼻子,哼道:“我等出兵帮你剿杀贼寇,费了多大力气?牵你两头牲口补补元气,怎么了?”
许褚生性暴烈,哪管糜芳辩解的那么多,不由分说一脚直接踹过去:“丢你娘的!”
如同熊掌般大的巨脚蹬在糜芳的胸口,糜芳两眼一翻直接倒飞出去,冲破了帐篷直接飞出了帐外。
陶商吃惊的长大了嘴。
本以为把许褚结交下来了,没曾想糜芳这猪队友死性不改!
昨夜围歼黄巾军的空档还能抽出空来派人去偷牲口?……偷就偷吧,手脚不利索又被人抓住了把柄!
回头说什么也得把这厮骟了!
三国有君子 第十九章 西行颍川
糜芳躺在地上疼的直哼哼,许褚喘着粗气,似乎还不解恨,大铜铃眼眼咕噜一转,想再追加两脚。
突听身后‘兹拉’一声响,许褚的耳朵灵敏的紧,一下子就听出来了……那是小弩拉弦的声音。
转过头去,却见陶商手中握着一柄精致的小弩,端坐在主位上,左右轻晃,正来回瞄准自己。
弩很小,但距离太近,看着也很吓人。
陶商依旧是那么一副谦谦君子的和善样貌,他礼貌地冲着许褚点了点头,道:“许壮士,在我的帅营中踹我军的主将,过了点吧?”
许褚脸上的横肉颤了颤,似是颇为不忿,但看着陶商手里指着自己的弩……
威力肯定是比不上大黄弩,但在这狭小的营寨之中,挨上一下也挺麻烦……
算了,那两脚不追加了。
“某家又不是故意寻他晦气,谁让这厮乘乱偷盗,教训他一下,也让他知晓某家的厉害。”
陶商不满地道:“许壮士,不是陶某说你的不是,咱们的恩怨暂且不论,我堂堂徐州官军,大晚上有觉不睡助你平定贼寇,保你许庄避免了灭顶之灾……你不觉得你欠我一个谢谢吗?”
许褚闻言顿了顿,突然单膝跪下,冲着陶商一拱手,道:“陶大公子,我许褚虽是一介白身莽夫,却也知道大丈夫立于天地间,有恩当报的道理!昨夜若非大公子相助,某全庄上下,只怕无一人能够得存,此恩此德,某家此生难报,感激不尽!”
陶商放下弓弩,露出一个和煦亲切的笑容:“这才对嘛,这才是咱们应该说的话,如今咱们也算是一起扛过枪的同僚战友,哪能一见面就打打杀杀的,显得多生分……壮士快起来。”
许褚用手扑了扑膝盖上的土,也不等陶商来扶,便自顾自的起身,道:“陶大公子说的是,某家来时的初衷本也是要感谢你的……谁曾想一见了这个姓糜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恍惚之间就动手了……陶大公子,要不你派人揍某家几十军杖,也算是给糜将军出了一口恶气。”
陶商摇了摇头,道:“那如何使得,我陶家人一向以君子著称于世,焉能对朋友行此不义之事。”
糜芳这个时候哼哼唧唧的站起身来,闻言不由怒道:“你对他是仗义……那我这一脚就白挨了?”
话还没等说完,却见许褚的手已经搭上了糜芳的肩膀,脸上露出了狞笑:“糜将军虽然三番四次偷某家的牲口,但某家适才骤然出手也是不应该,要不,将军揍还某家几拳?也算是某家聊表心意。”
孙子!
糜芳心中怒骂,脸上却不得不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道:“俗话说初见陌生、再见相熟,咱们这都第三次相见了,那也算是老熟人了。踹一脚就踹一脚吧,我焉能以拳还拳,以脚还脚。”
许褚冷笑道:“熟归熟,你偷某家的牲口,赔偿还是要付的!”
糜芳看着许褚握住自己肩膀的大手,那犹如沙钵一样的拳头晃的他头昏眼花,脸上的笑容更浓烈了:“好说好说,咱兄弟谁跟谁啊。”
糜芳的表现实在是抢眼的窝囊,抢眼到陶商看不下去了,出言打岔。
“许壮士,阁下武艺超群,勇力过人,埋没在山野中未免太可惜了,我父陶谦陶刺史,素有君子仁义之名,许兄不如到我们徐州军来,以许兄的身手,何愁将来不功成名就?”
许褚沉默了一会,半晌方才道:“说实话,徐州陶谦虽有君子之名,但做事并不和某家的胃口……不过陶大公子是我许庄的恩人,我许褚又别无长物可以报答陶大公子,唯有这一条性命了,也罢……只是有两件事大公子需得依了才是。”
陶商心下很是雀跃,高兴之荣溢于言表:“许壮士要确认的是哪两件事?”
许褚回道:“某家须得和庄内的宗族兵勇一起投军,陶大公子管饭管饱不?”
陶商重重点头:“你这问题问的很是中肯……没毛病!!徐州的粮草囤积还算充盈,饿不着你们!”
许褚又问道:“某家为陶大公子效力疆场,将来能熬出头不?”
陶商抬手一指糜芳:“许壮士看我这位三军主将如何?”
许褚斜眼看了糜芳一眼,嘴中崩出两个字:“狗屎。”
陶商点头表示赞同:“狗屎都出头了,你怕个甚?”
许褚闻言,拱手朗声道:“既然如此,某家没有二话,稍后便回庄内,打点宗族兵勇,前来陶大公子帐下听用!今后刀山险阻,在所不辞!还望陶大公子勿忘今日之言!”
陶商的心这下子放松多了,高兴道:“我得仲康,如得樊哙矣!”
许褚又与陶商道:“大公子,某家领着庄内宗族士兵可入军旅者,约不足千,但剩余的庄内老幼今后却无可依靠,不知公子可否准其迁入徐州境内?也好了却从军男丁们的后顾之忧。”
陶商笑道:“这个没有问题,回头我休书一封,逞递给家父,徐州境内自然会有所调度。”
许褚开怀一乐,道:“如此,某家再无忧矣!”
“有一件事,还望仲康兄能够帮我。”陶商斟酌了一下,道:“前番归降来过来的黄巾军,共计四千余人,现在对于这些人的收服方法,我这边没有什么把握……陶某没有带过兵,糜将军也是浅读兵书,许将军久带民兵,不知有没有什么办法?”
许褚爽朗道:“这事说起来难,但其实也简单,黄巾之众,大都皆为流寇,因断了生存之道故而成了贼子,陶大公子收编他们,首先便是要保证他们的生路,这吃食便是重中之中。”
顿了顿,许褚继续道:“保证吃食之后,便可以逐步收其心,可将投降的黄巾军分为八屯,每屯五百人,设夫长,其下再以百人长约束,四千人再设一都尉,层层监制,当无大碍。”
陶商看了许褚一会,突然开口道:“我们徐州的兵将都是官军,编制和管理方式都与民兵不同,许兄久带民兵,又有震慑力,管理这些黄巾的总都尉之职,便请你代劳吧……那些夫长和百人长皆从你的宗族子弟兵里选拔,如何?”
“这……陶大公子,某家初来投效,陶大公子便将此重担交付于我,未免有些草率吧,某家岂敢担此重任。”许褚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刚投奔到陶商的麾下,陶商就给了自己这么一副重担……四千余降卒皆由自己统帅,这种魄力和信任,委实让许褚对陶商刮目相看。
陶商拍了拍许褚的肩膀,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人尽其才各尽其用,这支兵马想要在短时间内融入我军,靠我或是靠糜将军都不行,也只有许兄能担此重任,就算我请许兄帮个忙!”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饶是许褚性格暴躁凶悍,心中也不免有些感动,拱手道:“既蒙大公子如此错爱,某家敢不从命!”
****************************
初平元年,徐州西征军收剿浮云黄巾军后,许褚又组织麾下宗族兵勇归附。
陶商按照许褚的方法将四千黄巾军分成八屯,交于许褚统领,一行兵马整备完毕后便向着孔伷所在的颍川进军。
颍川郡以颍水得名,领县十八,治所在阳翟县,阳翟在中原诸城中是属于靠近南缘的中心城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州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号称华夏第一都,曾为浩瀚中华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之所。
夏朝至东汉,亦经过两千余年的悠久时光,时至初平元年,颍川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漫长的文化延续,已然成为中原内地的一大文化中心。
汉代私学遍布中原各地,然若论最盛,自然还是以颍川为主!
办学校也跟开菜市场一样,喜欢聚堆,名士大儒都在颍川开馆收徒,久而久之,稍有名望者亦或是私学大家,也都将私学迁移至此,当真是百花齐放。
而在这个时期从颍川私学走出来的名人,声望最高者无疑就是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等。
当然这些名人已经基本从私学里毕业,陶商想在偌大的颍川十八州县找到这些人,无异于大海捞针,更何况他们也未必还留在此处……就算留在此处,陶商去找他们,他们也未必尿陶商这一壶。
得到许褚效命是因为机缘巧合下有了浮云黄巾军这支共同的敌人,陶商不可能指望着再有黄巾军过来攻打颍川学堂,给他结交颍川人才的机会。
满哪搜索顶级的谋臣武将,散王八气装天才,那是被七彩祥云笼罩的幸运儿才能办到的事,陶商很实际,他得把眼巴前的事解决明白了。
在颍川只办一件事,那就是找豫州刺史孔伷……看看能不能让他帮忙把粮食问题解决了。
毕竟就如先前糜芳所言,黄巾军和许褚宗族子弟兵的加入,那是凭空多出了五千多张吃饭的嘴啊。
三国有君子 第二十章 豫州刺史孔伷
豫州刺史孔伷,曾与名士符融为至交,后又为其所举荐,在陈留太守麾下任上计吏,乃是文职。
不想后来赶上董卓掌权,因为董卓想要收买人心,所以大量的任用名士,其中就包括了孔伷,而且筹码给的也很大,直接封了个豫州刺史。
原先不过是一个仅有虚名的文职吏,乍然之间却被升迁成了一方镇守,孔伷幸福的都要爆炸了。
可幸福转瞬即逝,一个不小心,各路诸侯又纷纷响应矫诏,组成讨伐董卓的联军。
本来孔伷成了一方镇守,理应舒舒服服的统领一方,好好得瑟几年……哪曾想还没等几个月,就摊上这么一号子事。
本来想不掺和,结果却收到后将军袁术亲自写的书信,邀请孔伷一同入盟。
说是邀请,但袁术的书信里面连恐吓带要挟,话里话外的语气活像是吃定了孔伷的棒老二,孔伷本来就胆小,被袁术这么一恐吓,也不管董卓的提携之恩了,立马答应入盟。
但答应入盟归入盟,孔伷对于怎么出兵的事还是犯了难,他刚上任没几个月,屁股还没焐热,麾下的兵马和政事并没完全掌握……此刻让他出兵,说实话他连麾下的将领和校尉的名还认全,出兵简直就是笑话一样。
也就是在这种节骨眼上,陶商的兵马抵达了颍川阳翟。
春风吹软绿柳枝,新芽遇雨悄留头。
阳翟的城门前,一队一千人的精骑列队相侯,见徐州军马到来,为首的一名文士缓缓打马而出,他的样貌清瘦,文质彬彬,略显暗黄的脸上不时地闪出一丝忧色,毫无疑问便是豫州刺史孔伷。
以他的官职和地位,按道理本不至于亲自出城迎接,怎奈现在这个世道纷乱,官位的大小在地方州县只能吓唬吓唬平头百姓,在靠拳头吃饭的诸侯圈中,却并不卖座。
孔伷的实力在诸侯圈中,要说是倒数第二,倒数第一的位置基本就得空位以待了。
所以孔伷做事很是谦卑,他这次把阳翟城中所有的精锐骑兵都领出来迎接……这种阵仗,可以说是非常给徐州军面子了。
“大公子。”糜芳在旁边轻轻叫唤陶商:“咱们得上去给孔刺史见礼,他的官位与陶使君相若,咱们不可怠慢了。”
陶商点了点头,道:“明白。”
一众徐州将官打马上前,糜芳、陶商、许褚等人皆是翻身下马,孔伷也很懂事,毫不做作,亦是翻身相迎。
“徐州西征军主将糜芳(监军陶商),见过孔刺史。”糜芳和陶商同时见礼。
孔伷果然不负名士之称,说起话来彬彬有礼,书生气十足:“糜将军和陶公子远来会师,足见陶恭祖勤王忠心之诚,果然是可昭日月!想当年吾曾与陶使君有数面之缘,恭祖乃仁人君子,其风度令人折腰,彼与我二人知心相交,足可引为知己,犹如伯牙子期。算起来,你还得叫我一声世叔。”
陶商面上保持着谦恭笑容,心中却不免一叹,文人名士就是脸皮厚,上来就占我便宜……狗屎。
孔伷不为所觉,反倒是又上下仔细的看了陶商一会,摸着须子笑呵呵道:“今见故人之子,颇有乃父之风,实是令人老怀大慰,贤侄儿不辱门风,真不愧是咱名门之后,世叔甚欣慰之。”
陶商也不知道孔伷跟陶谦的关系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名人文士嘛,都好吹两句牛/逼,看这孔伷张嘴闭嘴字里行间都在显摆着自己的名士身份,就差在脑门顶上印个“名门”俩字出去招摇了。
不过此刻,人家都张嘴说认识你爹了,陶商若是不说点应景的话,岂不是摆明了不给孔名士面子?
陶商冲着孔伷拱手鞠躬,道:“孔……世叔,晚辈在彭城时,就经常听我父亲说起您二人的昔日之事,此来颍川也是我父亲让我多多向世叔学习,并命我替他老人家向世叔问安。”
“嗯,好!好!果然是君子之后,贤侄,阳翟内已经布好酒席,走,跟世叔进里面喝几盏。”
孔伷很是高兴,平白认下个大侄子!于是伸手拉起陶商,便向城内而去。
那边厢孔伷麾下的将领又分别安排糜芳和许褚等人进城,糜芳倒是跟着一块进去了,许褚却没有,只是要在城外亲自安排扎营事宜。
长长的主道贯穿着整个阳翟,周围是一条条用夯实的黏土铺出的井字型街道,和周围的摊位民宅错落有致的连在了一起,恍如一张大大的渔网,几乎覆盖了整个主城区。
黄巾之乱时,颍川也是主战场,但时隔六年依旧能有这样安宁的表象,足见此地的底蕴确实源远流长。不愧有中原第一都的美誉。
孔伷的刺史府就在阳翟主街正中。
孔伷安排酒宴,招待陶商和糜芳,酒宴上有酒有肉,大是合了糜芳的胃口,这老小子也不说话,低着头一个劲的胡吃海塞,看的陶商时而挑眉,时而皱眉……
丢人啊!
孔伷吃饭也颇讲究,看着糜芳的吃相,也显得有些尴尬……很显然糜芳的吃法并不入这位孔名士的法眼。
“来来,世侄儿,你我再饮一盏!”孔伷又一次向陶商举起酒盏,遥遥示意。
“谢世叔。”陶商举起酒盏,一饮而尽。
孔伷见状不由得面露奇色,点头道:“贤侄年纪轻轻,不但有陶恭祖的乃父之风,甚识君子之礼,更兼有这等厉害的酒量!贤侄……你这是饮了第几盏了?”
陶商寻思了一下,道:“世叔莫怪,小侄也没仔细数,不过最少也应该有十七八盏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