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传承,或许就是在这些‘蠢货’的守护之下,从一株娇柔易碎的嫩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唐宁喜欢这些蠢货,因为聪明人都跑到安逸的地方去冷眼旁观了。
他来自嫩芽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时代,他是这些人行为的最直接受益者。对于周怀这样的人,他发自内心的敬重。
跪在地上,唐宁将头紧紧贴着地面,沉声正色道:“弟子遵命。”
或许第二天唐宁醒来就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然后逼迫自己忘掉,但至少此时此刻,他这句话说的无比诚恳。
王仲显看了眼唐宁,缓缓的摇了摇头。他觉得唐宁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他绝对不可能放过。
至于如周怀现在所做的事情,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打死他他都不会去做。
不对,如果真拿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他估计还是会去的,谁叫他还是个贪生怕死的臭小子呢?
想到这,王仲显就重重的叹了口气。南山盗的事情真是这小子鼓捣出来的?越是跟他接触,就越不相信这种置自身于度外的事情会是唐宁干出来的。
1091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的时候来的要早一些。夜色朦胧,一弯新月挂在九天之上,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天空中缓缓落下一片一片的雪花,落在今年没结出几颗果子的梨树上,落在了庭院干净整洁的地面上。
周怀,王仲显和张贺三人齐齐走到屋檐下,仰头看着天上飘落的雪花。
唐宁闷头在后面煮酒,因为王仲显说这样才有韵味。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张贺用一种极具美感的韵调吟诵出这句话,唐宁觉得新奇,便抬头望去。
只见周怀背着手,张贺与王仲显皆是对周怀躬身施礼。
怀瑾握瑜,大概就是说周怀这样的人吧。
.m.
大宋奸臣 第二卷 傍花随柳,云淡风轻! 第九十八章 天真的王家贵女
?
下雪本来是很美的,但是这场雪要是越下越大可就不好了。周怀等人本想着在雪停之后,就各回各家,谁知道这雪越下越大。
直到站在外面的护卫都被喊进来取暖的时候,院子里的雪已经能没过一个人的脚脖子了。
张贺满脸的急色,口中不停念叨,求这雪莫要再下了。
王仲显和周怀也是一脸忧色,刘依儿亦是如此,她凑近唐宁耳边,担忧的对唐宁道:“少爷,咱们家可没多少存粮了。您酿酒用的粮食,也剩的不多。这雪要是再下下去,再大些,家里可就没粮吃了。”
唐宁皱眉道:“大不了多花上些钱去城里找粮商买就是了。”
这话一说,所有人都拿看大便的目光看唐宁。
自古以来,逢灾遇乱,商贾们自然是要好好的发上一笔横财。
老百姓们手里没多少钱,不会像唐宁家这样,买一次粮食就够吃上一两个月。基本上都是现吃现买,家里的存粮,也差不多只够吃个三五天的。
若是遇上自然灾害,那可就是要了命了。不仅老天爷为难人,那些商贾们也会跟老天爷狼狈为奸,一起为难人。
平日里十文钱买的粮食,现在要一百文。一百文的时候你不买,说不定再来就涨到了一两。
明知道不值这个价,你还得乖乖掏钱。这也是为什么商人一直不招人待见,因为他们都是趁难发财。
而且商人们也不善良,他们还不会第一时间将手里的粮食放出来。非要等大家饥寒交迫的时候,才会开始卖,还是一点一点的卖。
给唐宁说清楚了这个道理,周怀就发现唐宁的眼珠子开始转圈。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说明这小子要使坏了。
周怀警惕道:“唐宁,为师不管你现在在想什么,或者是要做什么,你要知道,百姓是无辜的,你可不能利用百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可师父您刚刚不是说了,那些商贾都不是什么好人么?”唐宁笑道:“而且他们背后,也有一个大坏蛋,所以我现在只希望这场雪下的再大一点。”
王诗听得不明白,连声问道:“什么大坏蛋,什么希望雪下大?你在说什么?”
王仲显瞅瞅唐宁的腿,叹了口气,扯过自己的女儿道:“你就莫要问了,这就是个不肯吃亏的主。以前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估计是从这场雪里头找到报复的好机会了。”
“报复?谁?谁报复谁?”
“噫,叫你别问了,等回家的爹爹再跟你说。”
“我看今天咱们是回不了家了。”张贺苦笑一声,指着门外道:
“下雪下成了一片雾,老夫这么多年,也去过北地,可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雪啊,莫不是龙王爷发怒了?”
唐宁一听,惊讶道:“不是吧,张叔,你朝廷命官也搞封建迷信的?”
“一边去,没工夫听你在这胡说八道。”张贺翻了个白眼:“快快收拾几间房出来,老夫要睡下了。老天哟,这雪下的,看一眼老夫就心痛啊。”
于是王婆和牛婶,以及刘依儿都忙着去帮忙收拾房间了。
还好牛婶和刘依儿都是爱干净的人,有几间屋子一直没人用,也每天都在清扫。所以今天派上了用场,也不用过多打扫,就能住人了。
王志当初盖这座宅子的时候很有可能是想着开后宫,故此后院中的厢房很多。不过一人一间,还是少了一间,王志当初或许也没想娶十个以上的老婆。
让客人睡在杂役房里也不好,况且杂役房里面啥东西都没有,桌子啊床啊都没有,所以王诗就被安排在唐宁的隔壁,她跟刘依儿一起睡在这间房里。
这间房比普通的厢房要小,不过左右两侧各有一张床,想来是给妇人和孩子睡觉的地方。
刘依儿很喜欢这种布局,她一开始就选择住在这里。
而且她睡在右手边那张床上,因为唐宁那间屋子,床是靠着左边放的。晚上她一敲墙,唐宁那边就能听到,并且还能回应一下,这是刘依儿为数不多的快乐源泉之一。
火盆放在屋子中间的地上,刘依儿和王诗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烤了会儿火,就有些犯困,准备去睡觉。
然而就在刘依儿刚起身的时候,王诗却叫住了刘依儿,微微一笑道:“依儿妹妹,有件事想要问你打听一下。”
刘依儿一听王诗这个称呼就要翻脸,自己比她大好几岁,她居然管自己叫妹妹。不过想了想还是忍住了,谁叫人家是王家千金,自己只是个小厨娘呢?
后院里,姐姐妹妹这种称呼有的时候不在年纪,而是在地位的。
自怜自哀绝对不是刘依儿的风格,所以刘依儿双手抱着肩膀不耐烦的道:“什么事啊?”
王诗似是无意的道:“之前在外面听父亲说什么报复什么的,我又听唐公子说,希望这雪下的大一点。
我心想唐公子应该不是这样的人,他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与父亲说的报复有关。却不知伊儿妹妹知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说起这个,刘依儿就来气。心说唐宁受伤,差点把命丢了你都不知道?最关键的是这事情还因你而起,也亏得你能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在这问。
于是便冷笑一声道:“知道
啊。
当初少爷在扬子江边跟一个姓何的结了仇,询问之下才知道那姓何的就是长虹镖局的二公子。”
“何玉?”王诗捂着小嘴,有些惊讶:“何玉可不是一个会随便跟人结仇的人啊……”
刘依儿上下打量了王诗一眼,讥嘲的话都到嘴边了,还是没说出来。唐宁以前跟小石头说的一句气话她觉得很有道理。
我又不是你爹,我干嘛要教你学聪明?
这话放在王诗身上也同样适用。
不顾王诗的疑惑,刘依儿自顾自的说道:“反正打那以后长虹镖局的人就一心一意的想要杀了少爷,给他们家二公子挣口袋。
幸好他们还没失去理智,干出当街杀人的事情。一直都在等待着机会,想要在一些僻静的,无人的地方杀了少爷。
少爷明知这一点,平日里就一直躲着他们。今天为了做菜,回来的时候抄了近道,就给了那些镖师机会。
你不也见到少爷走路费劲了么?他回来的时候满腿都是血,大腿被伤到了。”
想来想去刘依儿也没说出责怪王诗的话,毕竟王诗也不知情,这要是往她身上怪,就太不讲道理了。
于是站在一个知情旁观者的角度说出了这番话之后,刘依儿就打了个呵欠,说我睡了。
王诗眨了眨眼睛认真道:“他跟我说,他是在路上把脚崴了。”
刘依儿哼哼了一声:“是吗?多贴心的男人啊。”
“那对方是长虹镖局的镖师,他手无缚鸡之力,怎么从镖师手里逃出来的?”王诗不肯相信,因为何玉给她的印象一直是人如其名,温润如玉。
除了话多点之外,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来他是会因为一次冲突就要杀人的人。
刘依儿都躺床上了,一听这话,翻身坐起来了,冷冷的看着王诗道:“这话你别问我,你可以去问问韩雄,问问赵仁,问问王庆。
问问南山三虎,唐宁是怎么在他们手里逃出来的。六个镖师,死了四个,逃了两个,少爷就是这么逃出来的,懂了么?还需要奴婢给你解释些什么你想象不到的事情么?
王,家,贵,女。”
最后这四个字咬的很重,无疑是对王诗的一种嘲讽,言外之意便是王诗是高高在上的贵女,不是人心险恶。
然而王诗却不以为意,她更震惊于另一件事情。
“你是说,唐宁杀人了?”
“杀人?哈!”刘依儿看白痴一样看着王诗:“难道少爷还要站在原地等着被人杀么?”
.m.
大宋奸臣 第二卷 傍花随柳,云淡风轻! 第九十九章 积雪
?
这一晚唐宁没等到刘依儿敲墙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醒来,推开门的时候人都傻了。
雪是停了,然而院子里面落着的雪,已经达到了没过腿肚子的深度。他是北方人,自小在冰雪纷飞的北地长大,这样大的雪,也没见过多少次。
润州地处江南,按理说不应该啊。
不过这场雪下的却没让唐宁感受到故乡的气氛,他只觉得有些怪异。但为什么怪异,他又说不出来。
张贺站在廊檐下面,愁眉苦脸的看着地上厚厚的一层积雪。
偶尔来一阵风吹过,松散的雪花就会被吹到张贺的脚下,过不了多久,就会融化成水。
看到这一幕,唐宁总算是想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感觉怪异了。
北方的冬天冷的空气都快要结成冰了,站在外面撒泡尿,都能冻成冰柱子。然而润州即便是下了雪,也没感觉到那种刺骨的寒冷。
头顶上一轮太阳,不停的散发着光和热,让唐宁感到暖洋洋的。
“过不了几日,这雪就会化了,张叔不必担心。”唐宁笑着对张贺说道。
张贺摇了摇头道:“你知道这雪会化,老夫也知道这雪会化。然而百姓们却不知道。
那些商贾,也知道这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化掉,但他们却不会说出来,甚至会说这雪没有一个月两个月是化不掉的。”
唐宁点了点头道:“确实啊,只有这样说,才能让百姓恐慌,然后争相购粮。
不过张叔,难道就没有那些个拥有生活经验的老人出言提醒其他的百姓?”
张贺摇头道:“你把这些无利不起早的商人看得太轻了,三人可成虎,曾参能杀人。连曾参的母亲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没有杀人,谣言可畏,可见一斑。
到那时,不管你说什么,都不会有人相信。你站出来告诉百姓实情,百姓甚至会以为这是你在从中作梗,牟取私利。
唉,这便是老夫为何不愿这场雪下的这么大。每逢此时,必有奸商跳出来兴风作浪。
润州又不同于汴梁,此地的商贾互相帮扶,结为商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背后又有一个长虹镖局,为其保驾护航。
官府之内,又到处都是他们的眼线,老夫想要做些事情,是力不从心啊。”
说来说去,最后这句话很重要。意思就是张贺想做事,但是做不了,就得需要唐宁这个局外人来帮忙做。
说白了就是张贺准备把这个吃力不讨好还要得罪人的活交给唐宁,当然好处并非没有,至少那些百姓心里会念着唐宁。
但唐宁心说我又不当皇帝不当官,要民心有啥用啊?
唐宁心里不知道骂了多少句娘,心说老子马上就要开酒肆。说不定还要跟这些商人扯到一起,跟他们一荣俱荣去。
你这倒好,上来就让我冲人家捅刀子,难不成是要我开的酒肆以后在这润州城里面变成孤家寡人?
拜托,有钱人不买我的酒,我拿什么赚钱啊?百姓来买,买得起吗?买得起他就不是百姓了。
臭当官的果然是干活时候没他,分赃的时候第一个到。不过心中腹诽,唐宁脸上可没敢露出对张贺的不敬。
民不与官斗,这是华夏大地的先民们用几千年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道理。
于是换上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道:“既如此,那就让小侄来为润州城的百姓,从那些无良奸商手里讨回公道吧!”
张贺感动道:“贤侄如此为本官分忧,本官实在不知该如何感激你啊。”
唐宁摇摇头,正气凛然道:“知州大人不必谢我,我也是润州的一份子,润州兴亡,匹夫有责,况且作为师父的弟子,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百姓们上当而无动于衷呢!”
张贺唏嘘道:“真是后生可畏啊,若是唐贤侄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来,只要是本官能满足的,一定倾力而为!”
这就是客套话了,然而唐宁并不打算跟他客套。顺坡下驴道:“若说要求嘛,还真有一个。”
张贺心说这小子刚刚还精的跟鬼似的,自己说一句话他就能明白话里的意思。怎么现在又听不明白了?
这里并非公堂,所处的场合也不甚严谨。况且昨天一群人游过街市,交情或多或少也比从前的公事公办好上很多。
尤其是当自己与周怀互相了解之后,对周怀的弟子唐宁也是爱屋及乌。或许昨天之前,张贺还是看在刘令的面子上照顾唐宁,与之对应的想从唐宁这里要求一些回报。而今天,张贺则是把唐宁当成了一个晚辈来看待。
这一次要唐宁解决奸商的问题,也相当于是对唐宁的一种考验。如果这么简单的事情他都处理不了,这就说明这年轻人的能力还是有些问题的。
综上所述,听唐宁这么一说,张贺就很没形象的翻了个白眼不耐道:“什么要求,先说来给本官听听。”
唐宁点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很难为人的要求,就是希望张知州您若是发现出了什么事,莫要惊慌失措便好。”
张贺就笑,伸出手指头点了点唐宁道:“你小子,莫不是还能弄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唐宁也笑,说小子可没这份本事。
然后两个人便假惺惺的相视大笑,笑了一阵觉得这样很没意思,便问道:“师父和竹柳先生呢?王家贵女好像也没见她。”
张贺奇怪的看着唐宁道:“他们当然是去书院了啊,不然你以为呢?”
唐宁长大嘴巴道:“雪下的这么大,他们还去书院啊?”
“你知道什么叫做风雨无阻吗?做学问的如果连这点毅力都没有,还谈什么出人头地。”
果然在这个教育并不算普及的时代,人们对于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不像后世,一想起来就让唐宁臊的脸红耳赤。
那时候天天盼着下大雨下大雪,只有这样,才能不用去上学…
…
“哦对了,听说你也要去书院教书?”
唐宁挠挠头道:“是的,师父要我去教算学。”
张贺便拍了拍唐宁的肩膀道:“教书育人乃是大事一件,你切记不可误人子弟,也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浪费了瑾瑜兄的一片苦心。”
“这个小子知道,既然答应了师父这门差事,小子自然会尽力而为。只是小子自身才学有限,恐怕会让那些来求学的学生们……”
唐宁话还没说完,张贺便嗤笑一声道:“你觉得会有几个人学算学啊?能有三个人都算是你烧高香了。
周瑾瑜和王维思就是想让你混一张护身符,哪里用得着你真教学生了?弄不好今天下午你去上课的时候,书院里除了你之外就没别人了。”
“……”
话粗理不粗,算学在这个时代并不会得到读书人的重视。来学习算学的,不是对这门学问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就是将来准备做账房先生的。
虽然清楚这个道理,但心里还是挺不服气的。没人愿意别人看轻自己,泥菩萨还带三分火气呢。
朝张贺拱了拱手,唐宁就说了一声告辞。
张贺也很大气的挥了挥衣袖,说走吧,不送了。
唐宁便点点头往外走,中间路过正厅看见了刘依儿朝自己翻白眼,这才猛然醒悟,自己在自己家里干嘛要跟张贺这个客人说告辞?
而张贺居然也没有丝毫异样的跟自己说不送?
拍了拍脑袋,这都让张贺给气糊涂了。正要问刘依儿现在是几时了,张贺便脚步匆匆的从后院走了出来。
唐宁瞅见张贺,张贺尴尬的笑了一下,朝唐宁拱拱手道:“告辞!”
唐宁做不到张贺那样大气,谄媚的上前道:“张叔,我送送您……”
昨天夜里张贺带来的护卫也睡在唐宁家中,半夜时候雪下的很大,他们怕马冻死,就问牛婶找了几床棉被,裹在马的身上,将它们拴在廊檐下头。
现在正在院子里面给马刷毛,见张贺出来了,便冲着张贺打招呼。
张贺一挥手,这四个护卫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地面上的积雪很厚,马走过的路上都留下了一串长长的痕迹。唐宁一家站在门口相送,这时候唐宁才发现小石头和李子都不见了。
“人呢?”唐宁眨巴着眼睛问刘依儿。
刘依儿撇了撇嘴,语气酸溜溜的说道:“您成天在外面流连忘返的,家里这些事情您那儿在意啊?小石头和李子跟着您二师父去书院了,以后他们也要在书院念书了。”
“可李子是女孩子啊……”
“您那位相好说了,她有办法。”
“不是相好……”
“哟,不是相好还为了人家差点把命丢了?”
“……”
.m.
大宋奸臣 第二卷 傍花随柳,云淡风轻! 第一百章 我都佩服死我自己了
?
天知道刘依儿这个女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飞醋,自己多看一眼家门口的野猫,这女人兴许都会觉得她的地位被动摇了。
牛婶对此是一概不管的,之前她还想着撮合刘依儿和唐宁,然而昨天她无意中听到张贺那句‘小儿女的事情就由小儿女去’的话之后,便不打算掺和到其中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刘依儿的确非唐宁良配。至少做正房,是不太合适的。
唐宁如今才十七岁,大好的年纪,又有周怀,王仲显这类人为他保驾护航,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就算刘依儿没有南山盗那段经历,作为商人的女儿,也不太适合做唐宁这种前程似锦的男人的正房。
倒是那王家贵女,比较适合唐宁。不过看王仲显的意思,他不同意?这可就有点难办了……
时间一晃到了中午,早上饭都没吃,好不容易把冷了一上午脸的刘依儿哄的笑了一下,这才匆匆洗了把脸,吃了午饭,唐宁就准备出发去书院了。
大雪封了路,所以下午去书院,中午就得出门。去了沈括家中蹭了马车用,走了半个时辰,才堪堪从家门口走到城东大门。
沈三坐在马车上面不停的打着呵欠,唐宁就趁着这个时候,聊起车窗的帘子往外打量。
天气没那么冷,雪已经有开始融化的迹象了。然而还是有一些看上去惊慌失措的百姓,东奔西跑的找粮店。
粮店的老板要么就是关门大吉,要么就是一副为难的模样,最终摇了摇头。
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便只好凑在一起,商量着对策。
一听那些人嘀嘀咕咕说着什么这雪下的好大,十天半月不会化,唐宁便心中冷笑。
这都不用说,里面肯定是有各大粮店的水军。在里面挑起民众的恐慌,从而哄抬粮价,自己好趁机捞上一笔。看来带节奏这种事情,从古至今都不少见。
冷笑一声之后唐宁就把车窗帘子放下了,你不仁休怪我不义,这天底下能够带节奏的人,可不止你们一家。
想当年自己也是绰号键盘侠的超级英雄,区区带节奏这种小事,还不是信手拈来。
更重要的是……唐宁拍了拍自己大腿上的伤口,一阵痛感传来,让他眉头微皱。
这笔账,还是得讨回来才成啊。不然以后,谁都以为自己是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给人留下这种印象可不太好啊。
又过了一个时辰,马车才艰难的来到了书院。途中已经见到有官府派出来的人手,在清扫主要道路上的积雪。但润州城很大,积雪又太厚,想要完全清出一条路来,还需要时间。
沈三
在书院门口停下了马车,就准备等唐宁回家的时候再一起走。否则让唐宁自己回家,到了家天都该亮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