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如果徐达的大军回援不及时,那更好,咱顺便夺回元大都,恭迎元帝南归。那从此之后,咱王保保在元廷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王保保的这两手准备,不能说不妙,只是他遇上了一个可怕的对手——徐达。
徐达听说王保保北上雁门,要去攻打北平,他不仅自己不回援北平,也不让处在平定州、离北平较近的常遇春、傅友德部回援北平。
徐达认为,北平城坚池深,孙兴祖在那里坚守一个月不成问题。而一个月之后,太原早就成了咱们的了。要是王保保丢了太原,而又攻不下北平,那他就只能跟着元帝北上漠北的草原了。
想清楚了这些,徐达急令孙兴祖加强居庸关的防御,力争能将元军挡在居庸关外十天、半个月什么的。一旦居庸关守兵不支,立即撤回北平,凭借北平城的防御工事,继续坚守,以待徐达、常遇春的大军回援。
正是因为接到了徐达不回援北平
的命令,常遇春、傅友德的北路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太原。而徐达、汤和的南路大军也很快过了潞州,直奔太原而来。
十一月下旬,常遇春、傅友德的骑兵部队率先抵达太原城下,步军大营正朝着太原方向陆续赶来。元军太原守将豁鼻马慌了神,趁着明军还未围城,立即派人出小北门(拱极门),向东征元大都的王保保求援。
常遇春早料到了这一手,在半道上截了豁鼻马派出的这支近百人的求援人马。一支不足百人的队伍,遇上常遇春的伏兵会是什么后果,这都不用多说。常遇春的伏兵斩杀了六十余人,活捉二十余人,无一漏网。
常遇春本打算将这活捉的这二十余人全部就地斩首,但忽然心生一计。
经过咱们几个人的密谋,一个大计划就此诞生了。
当日傍晚,常遇春故意让看守这二十余元兵俘虏的兵士放松警惕,让其中两名元兵趁机逃走。这两名元兵一路向北,自然是去给王保保报信去了。咱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故意放走两人之后,常遇春迅速集合了剩下的二十多名元军俘虏,除开两名军官,其余的人全部斩首。那两名军官见此情形,估计常遇春看他们是元军的军官,会用更严酷的手段对付他们。当场是吓得尿裤子了。
常遇春问这二人想不想活命,这二人当然是将头点得跟鸡啄米似的。
常遇春告诉这二人,如果想要活命,那就得跟着我们干。
那二人听常遇春说要他们入伙,他们哪有不答应的道理,立即是跪在地上磕头。
不待二人起身,常遇春对这二人说道:“我交给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立即回太原城。”
这二人听常遇春这么一说,根本就搞不懂常遇春想干什么。
常遇春告诉他们两个,回太原城当然不是就他们两人回去,而是带着他们的部队回去。
这下,这二人就更搞不懂了。自己的部下都被杀光了,还带着这些死人回去干什么?
这时,常遇春才告诉他们,他将派自己的人换上元军的衣服,扮作他们的部下,跟随他们二人回到太原城内。常遇春的大军趁着黑夜在太原城小北门外埋伏一万余人,而其他七门之外各埋伏一千人马
当这支扮作元军的人马进入太原城小北门之后,他们立即控制小北门,并在城头以摇旗为号,招呼城外埋伏的大量明军入城。
王保保率大军东征,太原城内本就兵力空虚,只有兵力五千人,还以老弱病残居多。一旦元军突入小北门,豁鼻马麾下的元兵必然大乱。
当然,常遇春的大计划可不是就拿下太原城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太原城内的元军无一漏网,
这样才能进一步施展后续的动作。
这些太原城内的元兵遭受突然袭击,想出城逃生也是不可能,因为每处城门外都有常遇春设下的伏兵。而这两名元军降将在帮明军赚开小北门之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帮着指认城内的元军将领,尤其是要帮助常遇春活捉豁鼻马。
只要豁鼻马被制住了,宣布投降了,太原城也就和平拿下了,不必伤及那么多无辜了。
那两名元军降将听说了常遇春这个夺取太原城的计划,是又惊又喜。不过,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个质疑。
那就是他们从太原城出来的时候,只有一支不足百人的队伍,这会儿返回太原城,肯定不能超过这个数目,否则城上的守军肯定会怀疑,根本就不会放他们入城。
但是,如果他们二人只带一支不足百人的队伍入城,想要立即控制住小北门,恐怕是不大可能。
对于这个问题,常遇春让他们无需担心。常遇春告诉他们,他会精选一支战斗力超强的百人队伍,瞬间控制住小北门不成问题。
反而常遇春是叮嘱这二人,要多多考虑如何迅速帮他们控制城内的各将领的问题,绝对不能让一个人逃出太原城。为什么一个人都不能放过呢?因为这还事关后面一个更大的计划,暂时就不能告诉这二人了。
当日深夜,常遇春分派了七千人,趁着夜色埋伏在太原城除小北门外的其他七城门之外。常遇春给这七千人下了个死命令,绝不能放一个人出城。
至于小北门外,那自然是重头戏,常遇春将剩下的一万余人全部埋伏在这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那两名元军的降将就带着一支八十余人的“元军”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小北门之下。因为明军已抵达太原城外,太原的八大城门早已紧闭。
那两名降将立即朝城上的守军喊话,说是在城外遭遇了小股明军,不敢继续向北去求援,只好返回城内。
这二人率领的队伍昨天早上刚从小北门出去,今天天不亮就回来了,这城上的守军自然认识这二人。看看城下这支“自己人”的部队疲惫不堪的样子,城上的守军也没过多怀疑,立即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很快,这二人率着八十余人的队伍进了城,城门再度关闭,吊桥也收了起来。
就在城头的守军还在打哈欠之际,这入城的八十余人迅速分成两队,由那两名元军降将分别带路。
一路迅速冲上城楼,一路立即摸近城门内的守军营房。
这太原城八大城门的防御,总共有一千六百人。每处城门上有一个百户负责,城门内驻有一个百户的兵力。而城内的大部分兵力则分驻在城内的两个军营,可
以随时驰援这八门。
也就是说,如果要迅速控制小北门,放城外的明军入城,他们这八十余人的队伍,必须搞定两个百户的兵力。这也正是当初这两名降将担心的原因。
不过这八十余人可不是普通的明军,而是精英中的精英,由陈维林亲自率领的天狼特战队员。
由于一分队和二分队在洪都保卫战和拦截张定边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为了合理分配兵力,陈维林亲率一分队、四分队共约四十人直奔小北门的城楼。而二分队、三分队则由崔道远统一指挥,直奔小北门内的百户军营。
(本章完)
明越坡 第六百八十四章 计赚太原
因为当时天刚蒙蒙亮,许多元兵虽然是起了床,但还是困得很,许多元兵都是随便找个地方一歪,补个回笼觉。反正小北门紧闭,明军又没攻城,安全得很。
可他们哪里知道,死神已经临近。
正是因为小北门的元兵毫无防备,再加上天狼特战队的战斗力超强,陈维林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便控制了小北门。
当特战队员在小北门的城头摇旗,向城外埋伏的常遇春大军传递入城信号的时候,那两名元军降将简直是惊得合不拢嘴巴。这都是一群什么人?怎么如此生猛?解决两个百户的元军,几乎就是不费吹灰之力。而且是除了几个人受了点儿轻伤,没有任何战斗减员。
很快,常遇春的大军从小北门杀入。在两名元军降将的带路之下,首先攻向城内的两处元军大营。这两处元军大营的元兵也几乎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不是死于乱军之中,便是缴械投降。
其他七处城门的守兵,得知明军已杀入城内,有不少人打开城内,准备开溜。不过,常遇春埋伏在各门之外的伏兵也不是吃素的,哪会让一人漏网?
最终,太原城的五千余元兵,战死两千余人,其余三千余人全部投降。城内的最高军事统帅豁鼻马,也被生擒。面对如神兵天降的明军,被五花大绑的豁鼻马吓得面如土色,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常遇春亲自为豁鼻马松了绑,问了一些关于王保保及太原周边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豁鼻马为了求得一条生路,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之后,常遇春突然问豁鼻马道:“不知将军可否愿意与明军合作?”
对于求生欲望如此之强的豁鼻马来说,常遇春这一句话犹如一个被卷入洪水之中的人突然抓住一根大木头。豁鼻马立即跪在常遇春面前说道:“在下愿意誓死追随将军。”
看豁鼻马这个态度转变得如此之快,常遇春还是有些不放心,他盯着豁鼻马问道:“听说王保保平日里也待你不薄,你如此之快就抛弃他。我又怎么敢相信你呢?”
常遇春这么一问,豁鼻马是当即一愣。不过很快,豁鼻马就向常遇春倒了一肚子的苦水。
原来豁鼻马家世代都在木华黎及其后裔麾下为将,豁鼻马的父亲本来在木华黎的后裔梁王阿鲁温(王保保的外公)麾下为将。后来,阿鲁温的儿子察罕帖木儿组建地方军勤王之时,豁鼻马的父亲自然也是追随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死后,其兵权由其外甥王保保继承,豁鼻马的父亲又追随王保保。再后来,豁鼻马的父亲战死之后,豁鼻马便成了王保保麾下一员将领。
算起来,这豁鼻马算得上根红苗正,应该受到王保保的重用。其实,这些年来,王保保对豁鼻马也还算不错。
不过,事情的转机便发生在两年之前。当时,王保保正在关中与四大军阀闹得鸡飞狗跳,而王保保的外公阿鲁温曾派人劝诫王保保,让他以大局为重,不要与关中四大军阀内耗。
可当时双方都是杀红了眼,王保保哪里肯听外公的劝告。不仅如此,王保保还软禁了阿鲁温派来劝说他的人,名义上是说让他们看看自己如何收拾四大军阀,实际上是因为战争打到关键时期,他怕这几个人离开自己的军营,而泄漏了自己军中的机密,打算等与四大军阀的战斗结束之后,再放他们回去。
这几个人被扣留,自然是不甘心。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接触到了豁鼻马。豁鼻马的父亲曾追随梁王阿鲁温,这几个人算起来也算是与豁鼻马的父亲有旧情。
这一下,豁鼻马就有些抹不开面子了。在一次战斗中,他以前线吃紧为由,故意将软禁这些人的兵士支派了出去,给这些人逃走创造了机会。
这些人逃走之后,豁鼻马受到了王保保的严厉斥责。从此,王保保便对这人不再信任。
一年之后,王保保被元顺帝削去了一切职务。而阿鲁温又被元顺帝支派到河南行省来任平章政事,搞得王保保又没办法对自己的老根据地河南大举用兵。王保保与外公阿鲁温的隔阂就越来越深了,自然对豁鼻马就更加不信任了。
要是在两年之间,此番王保保率十余万精锐出征元大都,必然是要带上豁鼻马同行的。可是这一回,他让豁鼻马带着五千老弱病残留守太原,其实就是对他极不信任。
听豁鼻马这么一说,常遇春格外高兴,因为他的大计可成也。
常遇春的大计划便是,豁鼻马投降之后,太原城还是遍插元军旗帜,造成明军还未攻克太原城的假象。只不过这城上的元军,自然是常遇春的人换上元军的衣服假扮的。
先前,常遇春故意放走两名元兵,让他们去给王保保报信。一旦王保保得知明军已围了太原城,必然派兵回援。那么,常遇春便在太原城外设下伏兵,在豁鼻马的配合之下,一举击溃王保保的精锐。
倘若太原已被明军攻克的消息传到王保保那里,王保保便不会回援太原了。那样的话,不仅无法在太原城外伏击王保保的精锐,反而可能由于太原已失,断了王保保的退路,导致王保保拼命攻打北平。真要到了那个地步,孙兴祖在北平肯定是顶不住了。
豁鼻马听说了常遇春的这个大计划,心中可没底。眼下,常遇春也就约两万人马,而那王保保可是有十万余人呢。
对于豁鼻马这个担心,常遇春还是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常遇人告知豁鼻马,他的步军大营正在朝太原赶来,而徐达将军的南路大军,不日也将赶往太原。到时候,双方的人马差不太多。
关键是王保保还不知道太原已经被明军拿下,如果豁鼻马能积极配合,那就相当于王保保在明、明军在暗,此战胜算可谓相当之高。
听常遇春说得这么有把握,豁鼻马咬咬牙答应积极配合。当然,在那种情况下,也由不得他不配合。
要在王保保面前造成太原还在元军手中的假象,不光是有豁鼻马这一个演员就够了,肯定还得找一批原先城内的官员帮着演戏。经过常遇春与豁鼻马的反复甄别,他们又选定了十多个目标,并顺利说服了这些人。
为了防止这些人是假意投靠,关键时刻倒戈,常遇春特意将这些官员的家眷都带出太原城看护起来,连豁鼻马的家眷也不例外。这一下,就不怕这些人耍花招了。
十二月初,徐达的骑兵也已抵达太原,而常遇春的步军大营,也到了两万余人。算起来,太原的明军已足足有七万人了。另外,还有四万步军正在赶往太原的途中。
徐达到了太原城,听了常遇春这个大计划,大为赞赏。
徐达、常遇春迅速拟定了在太原北边的阳曲伏击王保保的计划。当然,王保保有十万大军,且以骑兵居多,机动性太强,可能咱们这个伏击,难以达到一棒子敲死敌人的效果。
因此,徐达、常遇春又仔细研究了如何面对王保保从被伏击后缓过神儿来,向明军发起猛烈冲锋的应对之策。
无论是明军的骑兵对王保保的骑兵,还是步兵对王保保的骑兵,均处于劣势。一旦元军发起骑兵冲锋,那就是咱们的秘密武器——明代版“装甲车”正式登场的时候了。
徐达听常遇春说又有秘密武器,自然也是来了精神。当他观摩了咱们的“装甲车”之后,连声说道:“佩服!佩服!”
再来说说王保保那边的情况。
从太原出发,出雁门,经保安州,入居庸关,攻元大都。王保保的这条东征路线,也称得上是千里奔袭了。好在他的部队以骑兵为主,且蒙古人擅长远程奔袭作战。
就在常遇春故意放走的那两名元兵,将太原受到明军攻击的紧急军情,送到还身处保安州的王保保手中之时,王保保的先锋部队已经在居庸关下与明军鏖战了五天了。
自接到徐达的军令之后,孙兴祖不敢怠慢,亲率精锐奔赴居庸关。当王保保的先锋到达居庸关下之时,孙兴祖已在居庸关上准备了无法量计的檑木滚石。
就这样,王保保的大军在居庸关前与明军打
起了消耗战。一连五天,战斗从未停歇。王保保的元兵已在居庸关下留下了近万具尸体,而关上的明军也损失了近四千人。
虽然从人员消耗上来讲,明军完胜,但关上的檑木滚石已经消耗了一大半了。按照孙兴祖的估计,大约还能坚持三天。三天之后,他将带着兵士立即撤出居庸关,退守北平城。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王保保收到了太原告急的求救信。
本来面对居庸关下的攻城战斗十分不顺,王保保就异常恼火。这会儿,明军竟然如此快速就杀到了太原城下,王保保不得不考虑调整战略部署了。
(本章完)
明越坡 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骑兵的克星
王保保经过仔细琢磨,认为按照目前的形势估计,没有个三、五天根本拿不下居庸关。即使拿下了居庸关,面对城池更加坚固的大都,没有半个月,休想有所斩获。
照这样算起来,要收复元大都至少也是二十天之后的事情了。而二十天之后,太原城内就那五千老弱病残,肯定是早被明军拿下了。
明军攻下太原之后,必然回援大都,那就给攻下大都增添了更大的困难。
如果还不调整战略,很可能是大都也没攻下,太原城却也搞丢了。要知道当时的太原对王保保的意义可谓非凡,这可是元军在中原大地最后一块富庶的地盘儿了。要是这块地盘儿也搞丢了,那就只能撤回北边的大漠或者是西北的荒蛮之地了。
王保保也来不及多想,立即下令,全军迅速回头,驰援太原。至于居庸关下的元军,王保保命令他们在关下继续佯攻两日,两日之后,趁着夜色立即回援太原。
此后的两天,要说最诧异的人,那就是非孙兴祖莫属了。关下的元军明显减弱了攻势,有时甚至是光打雷不下雨,照他们这个架势,自己在居庸关再坚守十天、半个月都不成问题。
那么,这些元军到底想干什么呢?
孙兴祖琢磨不透,他害怕元军是不是准备找其他的路绕开居庸关,于是派出大量的探子打探情报。
到了第三天早上,孙兴祖终于弄明白了,原来王保保的大军是撤军了呀!
北平无恙,孙兴祖终于舒了一口气。
也就是在这天早晨,王保保的先锋部队日夜兼程,终于到达阳曲。此时,他们一心想着冲回太原城,哪里料到明军会在此处设伏。
一阵“炸炮”响过之后,紧接着是万箭齐发,然后是徐达、常遇春的骑兵冲击,王保保的先锋部队约一万人被击溃。
先锋部队遭遇伏击,王保保是气急败坏。第二天上午,王保保亲率六万精骑,直抵阳曲,他要让明军尝尝蒙古铁骑的威力,找回昨天先锋营遭伏击的场子。
面对来势汹汹的元军骑兵,徐达、常遇春的部队是严阵以待。他们将仅有的四万骑兵排在阵前,做出一副欲与对方搏命的架势。其实,常遇春的骑兵方阵之后,整齐地排列着咱们的上百辆“装甲车”。只不过是因为有骑兵在前面挡住了元军的视线,王保保他们发现不了而已。
约巳时时分,元军进攻的号角吹响,六万精骑朝着太原城的方向猛冲过来。
面对元军如潮水般地涌了过来,明军并未有丝毫慌乱。就在元军前锋离阵前不足六十丈之时,徐达、常遇春的骑兵突然从左右两边散开。
远处的王保保见状,嘴角微微一翘,心想:这明军看
我军骑兵势不可挡,不敢与咱们正面硬刚了。不过这样正好,让咱们的骑兵先锋直接冲到太原城下,将他们截为两段。
于是,王保保命令身边的传令兵,立即挥动令旗,指挥前线的冲击大军勇敢地向前冲。
冲在一线的元军骑兵见明军突然散开,怕是明军有什么阴谋诡计,便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可是后面突然传来了指挥官的命令:勇敢地向前冲!一直冲到太原城!
这一下,元军的前锋也不再疑惑,立即是鼓足了儿,继续向前冲。可是,当明军的骑兵完全散开之后,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立即出现在元军先锋面前了。
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箱子,足有三丈长、一丈来宽,而且还可以向前移动。这是什么东西?
元军的骑兵也搞不懂,管他什么东西呢,放箭!
可是自己的箭枝虽然是射过去了,但只听得“当,当,当”的声响,箭枝都掉到地上了。这些东西似乎是刀枪不入,不受任何影响,继续朝着自己冲了过来。好在是这些东西似乎也没有攻击性,那就走近了再瞧吧!
很快,王保保的骑兵与咱们的“装甲车”遭遇了。元兵可搞不懂这是个什么名堂,纷纷拿起大刀、举起长枪向这大家伙上招呼。
直到此时,咱们“装甲车”内的兵士才透过前面的小孔,朝着元军骑兵射击。
这东西竟然能放箭?但自己的弓箭却射不着它,大刀、长枪都对它不起作用,怎么办?
元军的骑兵如潮水般往前涌,也容不得处于最前线的元兵有任何考虑,只好继续向前冲呗。
刚才在这些“大怪物”的前面,只是受到弓箭的袭击,一旦元军骑兵准备从这些“大怪物”的身边穿插而过的时候,倒霉的事情就来了。因为这些“大怪物”的侧面时不时会伸出好多长枪,来袭击欲从旁边经过的元军骑兵。
这些明军阵中的“大怪物”简直就成了蒙古骑兵的克星,杀得蒙古骑兵心惊胆寒。
到了这个时候,元军已经是没有退路了。因为后面有骑兵不断涌来,前面的骑兵只能勇敢地向前冲锋,争取冲到太原城下。
就这样,元军只有少部分骑兵从咱们的“装甲车”方阵中穿插了过去,而咱们的“装甲车”方阵也很快完成了对元军骑兵的分割任务。
元军骑兵被我们截成两段,徐达、常遇春的骑兵则从左右两边分别冲锋。这一下,元军骑兵顿时大乱。
远处的王保保看见咱们的这些“大怪物”也是摸不着头脑,见损失了不少兵士,他也十分心疼。好在是有部分骑兵从这个“大怪物”阵中穿插了过去。
王保保连忙命令大军撤退,然后
在西边的汾水边集结。而咱们的“装甲车”分队在骑兵、步兵的配合下是大放异彩,一路追着元军的屁股猛打。
好在是元军的骑兵速度快,咱们的“装甲车”速度慢,否则,这次王保保可就吃大亏了。可纵是如此,王保保这番又是损兵两万余人。
到了汾水边,王保保命人筑起了简易的营寨,设置了一些障碍物,防止咱们的“装甲车”冲过去。没有了“装甲车”开道,咱们的骑兵、步兵就处于劣势了,可不敢贸然前去攻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