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就在众人向杨宪道贺之时,朱元璋又高调地宣布了一件大好事。李文忠奇袭应昌,收获颇丰,目前正在班师回应天的路上。李文忠回应天之日,他将亲率文武百官在奉天门迎接凯旋之师。
朱元璋既然要亲自出城相迎,少不得要举行一些仪式。考虑到杨宪新任左相,事务繁忙,这迎接李文忠一事,就由中书省参政胡惟庸全权负责。
话说早在洪武三年年初,一向“嗅觉灵敏”的李文忠探得逃往应昌的元顺帝因忧郁而病重,估计这哥们儿是活不长久了。
一旦元顺帝病亡,北元内部必然有一番忙乱。李文忠便悄悄将兵力北移,做好了随时偷袭应昌的准备。
果然如李文忠所料,四月二十八日元顺帝病亡,其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在应昌继承皇位,史称元昭宗。
李文忠当机立断,率部立即北上。五月十六日,李文忠部奇袭应昌。
面对从天而降的明军,刚继位不到一月的元昭宗慌了神儿,连老婆孩子都不顾了,带着少量精兵仓皇逃亡。元昭宗可是吸取了父亲的教训,他这一回是一口气,跑到了和林。
虽然让元昭宗给逃了,但这一回李文忠可谓是收获颇丰。不仅有元宫后妃数人、昭宗的儿子买的里八剌、还有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都被李文忠部俘虏,还缴获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
元昭宗一逃,元兵哪有心思抵抗明军,纷纷向北溃
逃。李文忠派出精锐骑兵穷追不舍,一直北追到庆州才返回。追击的过程中,李文忠不仅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人、降服杨思祖等将领,还俘虏、收降元兵五万余人,斩杀元兵不计其数。
面对如此大的收获,李文忠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向应天的朱元璋报捷,一面督率军队押解俘虏南返应天,准备亲自向朱元璋献捷。
朱元璋收到李文忠的捷报,十分高兴。虽然前有李善长卧病在床,不能理事,后有杨宪频繁弹劾李善长,还有汪广洋升任左相不久便被弹劾不孝等等一系列破事儿,但李文忠重创北元,那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朱元璋早已派人持圣旨北上,对李文忠多加赞赏,并让李文忠加快行军速度,争取早日回应天。朱元璋还让传旨的人给李文忠带话,李文忠回应天之日,他将率文武百官亲往奉天门迎接。。。。。。
接到筹备在奉天门迎接李文忠凯旋的任务之后,胡惟庸一面加紧准备,一面去向病床前的李善长“汇报”工作。
李善长得知汪广洋被罢相,也是颇感意外。关键是他没弄明白,刘伯温为什么要指使人弹劾汪广洋。
到底还是胡惟庸消息灵通,他已得知那两名御史并非受刘伯温指使,而是受杨宪所指使。
当李善长得知是杨宪指使人弹劾汪广洋一事之后,是一边摇着头,一边露出了笑容。
李善长告诉胡惟庸,杨宪虽然有些才能,但为人心胸太狭窄,竟然连汪广洋都弹劾。李善长甚至十分肯定地告诉胡惟庸,杨宪在这个左相的位置上坐不了多久了。
听李善长如此一说,胡惟庸也是心中一惊。他不解地问道:“依大人的意思是,咱们现在该对杨宪发起反击了?”
李善长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说道:“你这话说得对,也不对!”
什么叫“说得对,也不对”?胡惟庸一时摸不着头脑。
李善长告诉胡惟庸,他现在只需要悄悄地办好两件事就行了,一切静观其变。
李善长交待胡惟庸办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派人通过各种关系,接近汪广洋身边的人,但不能让汪广洋识破自已这边派出人员的身份。
汪广洋现在突遭罢相,正所谓“人走茶凉”,估计应天城内除了刘伯温,不会有第二个人会去找他。这个时候,派人接近汪广洋,给予各种帮助,与其套近乎,是很容易取得汪广洋的信任的。
咱们派去的人,只需要得到汪广洋对杨宪弹劾他一事十分恼火的证据就足够了。有了这些证据,再将这些证据悄悄地散布到杨宪那边,就万事大吉了。
杨宪本就心胸狭隘,得知汪广洋十分憎恨他,必然再次向朱元璋上奏。杨宪将汪
广洋整得越惨,淮西集团最终的胜算就越大。
至于李善长交待的第二件事,那就更加阴险了。当初,杨宪在浙东行省与李文忠闹得十分不愉快,杨宪密奏李文忠不轨之事,导致李文忠的近臣屠性、孙履被杀,许元、王天锡、王橚三人被发配充军。
这一回,只要胡惟庸指使人以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近亲属的名义,检举揭发杨宪在浙东行省的不轨之事,就行了。
虽然杨宪当初在浙东行省并未有什么出格的行为,但检举揭发这种事,好多都是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添油加醋,甚至是捕风捉影、凭空臆断。只要有这五人的近亲属检举揭发杨宪就行了。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凯旋
待得李文忠班师之后,胡惟庸则把有人检举揭发杨宪之事透露给杨宪就够了。杨宪当初与李文忠有矛盾,这回李文忠立下大功班师回朝,而此时有人告发杨宪。
一向心胸狭隘的杨宪必然认为这些检举揭发的材料是李文忠在背后搞的鬼。只要杨宪对李文忠下手,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先让李文忠与杨宪闹得不可开交,到时候就是淮西集团趁火打劫的最佳时机。
胡惟庸听了李善长这个大计划,一面点着头,一面暗想:跟了李大人这么多年,知道他足智多谋,可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奇谋,真是佩服呀!
胡惟庸虽然谋略不及李善长,但办事的执行力,那也不是盖的。五天之后,就有小道消息传到杨宪耳中,汪广洋离开应天之际,曾对杨宪破口大骂。。。。。。
在李文忠班师回应天之前,第二件事情也准备妥当。告发杨宪的举报信,随时将出现在中书省参政胡惟庸的手中。
汪广洋被罢相之后,刘伯温是最为震惊的。他很快就弄清了原来是杨宪在背后搞的鬼,便亲自前往杨宪府上质问。
面对刘伯温的质问,杨宪并没有回避。他告诉刘伯温,如果眼下错过了扳倒李善长的时机,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但汪广洋不仅不帮他的忙,反而私自扣押他给皇上的奏报。为了达到彻底击败淮西集团的目的,他必须先除掉汪广洋这个“猪队友”。
事已至此,刘伯温也只好摇了摇头。论交情,他与杨宪不一般,与汪广洋也十分投机。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不忍心因为汪广洋一事,过多责难杨宪。
汪广洋离开应天之前,刘伯温多次前往探望。他还不忘给汪广洋鼓劲儿,让其先安心回老家高邮,说皇上现在也就是在气头上,过个一年半载的,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到时候大家再聚首应天,同朝为臣。。。。。。
汪广洋还在回高邮老家的路上,杨宪再次唆使人弹劾汪广洋,说其因为罢相一事,颇有怨言。
朱元璋听闻奏报,再次征求杨宪的意见。杨宪顺势建议,将汪广洋贬谪海南。就这样,汪广洋回到老家高邮,还没在母亲跟前尽上三天孝,便又不得又踏上前往海南之路。
七月十七日,朱元璋率文武百官在奉天门举行隆重的仪式,迎接李文忠凯旋。
看着李文忠这次攻取应昌缴获如此之丰,朱元璋当着众臣的面说道:“文忠,辛苦了!这次班师了,就在应天待上一阵子,你们一家老小也是好久没团聚了。现在军务繁忙,大都督府又缺人手,年初朕才将沐英召回。现在你回来了正好,朕封你为左都督,和沐英一起帮朕把大都督府给撑起来。
”
李文忠立即跪下磕头谢恩。此时的李文忠正可谓春风得意,当初攻克大都,是徐达、常遇春二人之功;后来攻克上都,常遇春为主帅,他为副帅;这次攻克应昌,可就全是他李文忠的功劳了。
徐达的功劳确实大,李文忠要想超越,很是困难。好在是常遇春死了,他李文忠现在说自己军功排第三,其余众将还没有人敢说自己排第二了。
仪式结束之后,朱元璋率先回宫。一众官员继续在奉天门内跟新晋升的左都督李文忠攀扯几句,说几句场面上的话,营造出一个和睦、团结的氛围。
在正常情况下,众官员都是不会率先退场的,即使是地位比李文忠高的官,也得给这位凯旋的将军三分薄面。毕竟这是皇上召集百官在此进行的欢迎仪式嘛!
那些地位比李文忠低的官员,就更不消说了。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是李文忠入城之后,这些人或陪同左右、或跟着他的屁股后面入城,然后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可是这一天还是发生了稍稍不和谐的一幕,有人率先退场了!这个人便是与李文忠一向不和的杨宪。
杨宪与李文忠不和,这是公开的秘密。要不是朱元璋亲自主持在奉天门迎接李文忠,杨宪可不想来这里迎接这个他十分讨厌的人。
朱元璋回宫之后,李文忠还在城门口与一众阿谀奉承他的人打得火热,远远地在城内冷眼旁观的杨宪也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带着两个小跟班儿就走了。
其实,杨宪走了也就走了。这么多人,李文忠咋记得谁在城门口跟他道贺过,谁又没有跟他道贺过呢?况且,论地位,杨宪现在是堂堂的中书省左相,也没有必要在这里讨好李文忠。
不过,杨宪不声不响地离去,胡惟庸可是瞧在了眼里。待李文忠走到自己面前之时,胡惟庸带着几名中书省的属官对李文忠打拱道:“恭贺都督大人北伐奏凯!杨丞相因为要事在身,特命在下率中书省众官员为都督大人道贺!”
李文忠在回应天的途中就已听说了应天的人事变动,说实话,杨宪晋升左相,让李文忠十分不爽。这会儿胡惟庸又刻意提起杨宪离开之事,让李文忠就更加不爽。
李文忠一面抱拳跟胡惟庸客气,一面在心中暗想,杨宪这厮,老子早晚得收拾你……
三天之后,胡惟庸神神秘秘地在中书省单独向杨宪汇报工作。当胡惟庸从怀中掏出几份告状信递给杨宪之后,杨宪显得气愤异常。
这几份告状信正是告的杨宪,而告状之人正是当初被杨宪收拾了的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的近亲属。
杨宪将这几封告状信“啪”地扔在地上,十分恼
怒地咆哮道:“诬告!这就是诬告!我要把这帮人抓起来,治他们诬告之罪!”
胡惟庸见杨宪这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心中暗喜。胡惟庸遂上前劝阻道:“丞相大人不可如此!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均为有罪之人,他们近亲属的告状信肯定不足以采信,这也就是我擅作主张,截下这些告状信的原因。下官只是担心,这些人突然之间一起上报一些诬告之信,这肯定不是巧合了,这背后是不是……”
胡惟庸说到这里,杨宪总算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他盯着胡惟庸说道:“你,你的意思是这些人是受人指使?”
胡惟庸点了点头道:“不敢说受人指使,至少也是有人在背后撑腰,不然这些人怎么一起写信告大人的状呢?”
杨宪点了点头,顺着思路,他必然是想起了李文忠。只不过,杨宪并未向胡惟庸言明。
胡惟庸见差不多了,便说:“下官告退!”
不过在退下之前,胡惟庸又看似不经意地说了句闲话。胡惟庸告诉杨宪,三天之前,李文忠见向他道贺的中书省众官员之中没有丞相,似乎是有些不高兴。
胡惟庸退下之后,杨宪都不用怎么揣摩,便知道胡惟庸是想告诉他,李文忠就是这背后搞鬼之人。
提起这李文忠,杨宪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年二人在浙东行省闹得极不愉快,这会儿,这哥们仗着立下战功,竟然敢找自己的茬儿,非得收拾收拾他。
很快,就有多封告状信呈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告发的内容是,李文忠仗着北伐有功,回到应天之后大讲排场、宴请一些应天的官员及好友、大行奢靡之风,完全有违皇上勤俭治国的教谕。
当这些奏折放到朱元璋御案之前时,朱元璋有些哭笑不得。要说这些奏折所言之事,完全都是真实的事情。李文忠回到应天之后,确实是有些太高调了。
但是有人竟然敢将矛头直指李文忠,肯定是有备而来。而且以朱元璋之精明,很快就能猜到,这事儿肯定跟杨宪有关。
因为杨宪与李文忠在浙东行省的那些破事儿,可是整个大明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的。
要说这一次,李文忠的确是有错。但李文忠此次北伐功勋累累,如果就因为这么点儿小事就处罚李文忠,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朱元璋觉得杨宪有些小题大作了。朱元璋也明白杨宪的脾气,这哥们儿正如刘伯温当初所言,气量太小。先前,老是揪着卧病在床的李善长不放,这下,李文忠回来了,估计二人又得开始杠精了。
朱元璋知道现在去劝解杨宪是没有用的,不妨先来一个冷处理,看这杨宪能折腾出个啥名堂。
不过,
对于李文忠那里,朱元璋觉得还是要打一打预防针。这小子太年轻,一时意气用事,反而容易给人落下把柄。
因此,对于递到朱元璋面前的参奏李文忠的奏折,朱元璋毫不理会,既不说这事要办,也不说不办,就这么吊着。但是,朱元璋还是召李文忠私下入宫。
早在李文忠入宫之前,胡惟庸经过巧妙地安排,让李文忠“无意”中得知自己被人告了,告状信就在朱元璋那里。
面对胡惟庸“善意”的提醒,李文忠表达了谢意。李文忠也做好了受到朱元璋责罚的准备。
(本章完)
明越坡 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不过出乎李文忠意料的是,朱元璋召他入宫之后,并未当面斥责他,而是旁敲侧击地提醒他,做人不要太高调,不要授人以柄。
另外,朱元璋也反复告诫李文忠,要注意搞好团结。早先在浙江,他与谢再兴闹得不可开交,后来又与杨宪闹得不可开交,如果老是这样,对他的名声可不好。
李文忠出宫之后,去探望过卧病在床的李善长,也拜会过胡惟庸。李善长和胡惟庸均向李文忠表达了相当的善意,说大家都是出自淮西,应该团结起来,不能让浙东集团的人为所欲为。
李文忠与李善长、胡惟庸达成临时同盟之后,便心生一条毒计,准备一举除掉杨宪。不过,这件事儿他可不能随便向别人说破,否则极易引火烧身。
李文忠只是告诉李善长、胡惟庸二人,既然大家现在是同踩一条船,那么,大家就要齐心协力,想办法收集杨宪的罪证,向皇上上密折。只要上的折子多了,皇上必然会恼火杨宪。
还有最重要的是,将来一旦杨宪失势,大家千万不可手软。要一举置杨宪于死地,切不可斩草不除根。
李善长和胡惟庸知道李文忠是准备跟杨宪大干一场了,为了表示诚意,李善长授意胡惟庸立即去找刘炳面授机宜。
这刘炳也是淮西人,早年间曾受过李善长恩惠,现在在御史台出任一名御史。因为御史中丞是刘伯温,他知道刘炳与李善长的渊源,自然是不会重用刘炳,几乎是除了一些简单重复性的抄写类工作、简单的办案工作,不让刘炳参与御史台的任何重大事宜。
不过这样也好,刘炳这些几年工作也相对清闲,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按照李善长对其的点拨,刘炳这几年几乎只干了一件正事儿,那就是不断收集浙东集团骨干分子的材料,尤其是刘伯温、汪广洋、杨宪这三人的材料。
要说浙东集团的这些人,在为官清廉方面,的确比淮西集团做得好。毕竟浙东集团的人都是文人出身,骨子里自带着一种清高。不过这种清高,有时候就会被别人理解成孤傲、目中无人……
经过胡惟庸的面授机宜,三天之后,就有大量的揭发杨宪的材料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之上。这些材料几乎都是由中书省的胡惟庸递交,而这些材料中有大部分都是御史刘炳所奏。
在这里,或许大家有一个疑问。杨宪贵为中书省左丞相,这些举报他的材料怎么能够通过中书省向皇上递交呢?
那是因为胡惟庸有这个权力。因为被举报之人是中书省左丞相杨宪,而当时的中书省没有右丞相。因此,按照规定,胡惟庸作为中书省参政,可以把这些材料直接呈递给皇上。
试想一下,假如
胡惟庸必须得把这些材料先向杨宪汇报,那杨宪怎么可能让这些材料落到朱元璋的御案之上呢?正是因为杨宪是当事人,因此他必须回避。而作为中书省当时的实际二把手,胡惟庸把材料直接呈递给朱元璋完全是合理合法的。
当然,先前那些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人的近亲属告发杨宪的材料,胡惟庸却并未直接呈报给朱元璋,反而是交给了杨宪。胡惟庸的目的,就是要让杨宪知道有这些举报他的材料,让杨宪认为背后是李文忠在搞鬼。
也就是说,胡惟庸对于这些材料要不要直接呈报给朱元璋,还是有一个自由裁量权的。这个自由裁量权如何使用,就是一种政治能力的体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材料,包括之前弹劾汪广洋的材料,虽然有很多都是出自御史之手,但并未经过御史台。因为一旦经过御史台,以刘伯温之精明,很可能将这些事情给解决掉了,哪容得了杨宪、胡惟庸等人在这里兴风作浪。
对于杨宪的为人,朱元璋还是清楚的。他知道这事儿是有人在背后指使,而刘炳等人只不过是马前卒。
为了让背后指使之人露出水面,同时也是为了考验一下杨宪的政治智慧,朱元璋将这些举报材料一骨脑儿交给了杨宪,且没有多说任何一句话。
杨宪一下子看到了这些材料,吓了一大跳。当着朱元璋的面,他没敢发火。可回到中书省之后,杨宪立即大发雷霆。
他先是质问胡惟庸,这事儿为什么不向他报告?
胡惟庸心道:这事儿能向你报告吗?这事儿要向你报告了,这些材料怎么能到皇上哪里?
不过胡惟庸倒是赔着笑给杨宪解释道:他也对这事儿挺为难!毕竟这些材料是来自御史,而且按照规矩,这些材料他必须交给皇上。他把材料呈上去之后,正准备就此事向杨宪汇报,没想到皇上竟然将材料转交给了杨宪。
不待杨宪琢磨胡惟庸这话的真假,胡惟庸故意岔开话题道:“皇上看完这些材料之后,立即将材料原封不动交给丞相。看来,皇上对丞相还是信任的呀!这古话儿说得好‘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事儿丞相还是看开一些的好……”
对于胡惟庸的这番“好言相劝”,杨宪没什么反应。他冲胡惟庸挥了挥手,让胡惟庸退下了。
经过一番琢磨之后,杨宪去找了刘伯温。
刘伯温听说御史刘炳告发杨宪,并没有表现得十分惊讶。他告诉杨宪,刘炳与李善长的关系可不一般,先前你三番五次举报李善长,这家伙自然也想着还击你几下子。好在是皇上竟然把这些告状信交给你了,那说明皇上是信任你的
。你也不必要对此事耿耿于怀,有些事该翻篇儿就得翻篇儿啦……
对于刘伯温的劝和之言,杨宪哪里听得进去。这刘炳既然是李善长的人,那必须得狠狠地打击呀!
回到中书省后,杨宪立即指使与自己相交甚厚的几名御史以及一些中书省官员,对刘炳群起而攻之。
面对送到中书省的多封告状信,杨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对当事人刘炳展开突击审查,很快便敲定了一些刘炳的“犯罪”事实。
话说从古至今的官员又有几个能经得起认真查?尤其是带着放大镜去查呢?历史上又出过几个海瑞呢?即使是清廉如海瑞,在惊涛骇浪的政治角斗场里,也曾是九死一生……
杨宪深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真理,对政敌下手,就得快、准、狠,否则,迟则生变。
从对刘炳立案调查,到斩首刘炳,前后也就两天时间。李善长、胡惟庸还没有反应过来,刘炳便已人头落地。
李善长、胡惟庸惊闻刘炳授首,是急得真跳脚。他们两个可没料到,这杨宪哪像个堂堂的左相,简直就是个“二愣子”嘛!别人是一言不和就拔刀,他杨宪是一言不和就要你命……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在杨宪庆幸自己先下手为强,斩杀刘炳,狠狠地打击了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集团的嚣张气焰之时,一只“黄雀”已经躲在他背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准备给他致命一击了。
几乎就在杨宪办理刘炳一案的同时,应天城内悄悄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左都督李文忠曾经在福建招募畲族养蛊人,按《律令》李文忠犯了大禁。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大家提起明朝的律法,首先就想到了《大明律》。不过,这《律令》可算得上是后来《大明律》的雏形了。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之后,便命令李善长、刘伯温、朱升等人议定了《律令》,作为明初的律法。
直到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才命令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人在《律令》的基础上继续修订完善,于次年颁布了《大明律》。
李文忠曾经在福建招募畲族养蛊人的这个小道消息,对于其他人来说,无非就是觉得这是有对李文忠不满之人,故意放出的消息。至于这个消息的真假,都是几年前的事儿了,难于查实。
当时,身处应天的我听到这个小道消息之后,还认为是沐英这小子因为看不惯李文忠,故意让人散布的消息。根本就没有多想。
虽然众人都对这条消息不是十分关注,但有两个人对这条小道消息却是高度关注。一个人是当事人李文忠,另一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