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到大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路人家
“父亲,儿子也以为此事我夏国不参与其中更为有利!”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乌古博奇这时也跟着表示赞同,然后一脸期盼地看向了自家老爹,等着他点头应允。
乌古鲁牙的脸色几番变化,最终终于长叹一声:“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我便担一次责任,想法儿劝谏皇帝吧……不过今日才刚有过朝会,再过五日便是皇帝圣寿,在此期间怕是上不了表了。”
“那就等圣寿之后再进言也不迟。反正两国使者得等到寿诞之后再离开,我们还有的是机会和时间。”越王不以为意地说道。
乌古鲁牙点头表示认同。就这样,本来看着好像挺难办的一件事情,居然就被他们一番言辞给做到了,细封常见此自然是欢喜不已,但孙途却总觉着事情太过轻巧,好像一切都是有人刻意安排好的。
再联想到之前自己的猜测,孙途越发觉着乌古鲁牙和越王之间的关系不简单了。而这一回,一旦他们真在此事上帮着细封氏阻止了李乾顺掺合进宋辽之战的打算,那么今后细封氏恐怕也将与他们绑在一块儿了。
不,不是将来,而是现在他们就已成为同坐一条船的存在!
事情一旦成真,无论是李乾顺还是朝中其他臣子,再看这三方时,都会把他们当成一体——一个素有贤名的亲王皇子,一个手握举国兵权,朝臣中二把手般存在的枢密使,再加上一个身处边疆,握有重兵的部族势力,当这三方力量突然合在一起时,这股力量就是皇帝都要退避三分了吧?
孙途的目光扫过在场几人,心中暗自感叹,恐怕这一切早已在几方势力主要人物的安排中,唯一到现在还懵然不知的,就只有细封常了吧。
而这位被皇帝视作纯臣的乌古鲁牙才是这次事中能谋求到最多好处的那一个吧,因为这么一来,他必然能迅速崛起,成为能与摩侈赫一争的一股势力!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464章 随风
眼见再过三日就是夏国皇帝李乾顺的寿诞之日,又天公作美,多日的风雪彻底停歇,冬日里的暖阳高照,这让夏都兴庆府内的百姓们全如过节般走出家门,上街入市,采购起了心仪的商品来。
要论这两日rén liu最密集的所在,当数西市,这里有着琳琅满目的各种货品,从本国的牲畜兽皮,奶酪制品到辽国的骏马铁器,以至于大宋的绸布瓷器,几乎是无所不包,无论是家产雄厚的富家贵族,还是寻常斗升小民,都能在西市里购买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所以当午后开市,这里的行人就已可用摩肩继踵来形容,孙途随着rén liu行于其中倒也有几分重回汴京的感觉来。虽然这里的繁华程度还远不能与东京的相国寺或是几大集市相比,却也足够热闹了。
不过孙途这次进入西市倒不是真想要购买什么当地货品,而是另有目的——寻找潜藏在兴州城内的宋国密谍!
宋辽夏三国之间纵然明面上不可能连年交锋,可暗地里的争斗却是从没有停歇过。这其中尤以夏人的密谍最为可怕,已经几次在宋辽国内造成动荡,尤其是幽州城那一场变故,更是差点就颠覆了辽国的南京zhèng quán。
而相比于西夏密谍的胆大敢为,宋国在夏都的密谍就要低调得多了,他们更多的职责只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查出西夏对宋的种种策略,并在敌人可能对宋用兵前将消息尽快地传送回去。
更主要的是,这批密谍隐藏得极深,就是孙途在兴州多日寻找,也才在昨日找到了一些线索,得知他们身在西市,所以才会在今日入西市。当然这也与直到这两日孙途才能真正单独行动有关,之前他或是跟着细封常四处走动,或是需要一个向导跟着,最近两日才告了假,又以熟悉城中街道坊市的名义一人出来,这才敢与宋国密谍在暗中接触。
但即便如此,孙途在走出住所大门后还是很快就被人给跟踪上了。虽然暂时不知跟踪者的身份,但有不可告人目的的他这回可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再加上今日街上行人稠密,这让他只使了几个花招就把那几名眼线都给甩了开去,等他进入西市时,已确信不可能再有人知道自己的行踪。
跟着嘈杂的人群往市场深处走了好一程,看了不少南北货物后,孙途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侧手方一家铁器铺门前土墙之上。那墙上此时正刻着潦草而不起眼的涂鸦,若是一般人看到了,只会以为那是哪个淘气的孩童拿石子随手划出来。但这落在孙途眼中就完全不同,因为那看似寻常的涂鸦便是大宋密谍随风组织的联络记号,眼前的这家铁器铺赫然正是宋国密谍的据点所在!
谁能想到一向把对外贸易中的铁器一项管控严格,不肯往外流出任何一件铁器的宋人居然会让密谍以铁器商人的身份潜伏在西夏都城呢?
孙途再度扫视四周,确认没有人跟踪偷看自己后,方才径直走进了铺子。
因为宋人禁绝铁器流通,再加上自身技术也不是太过关的缘故,夏国的铁器一向价格高昂。而黑黝黝的铁器除了实用又没有装饰作用,所以这家铺子的生意看着可实在清淡得很,哪怕今日西市人来人往不绝,几乎每家店铺都客满为患,但铁器铺中却几乎看不到人,只有个壮硕的汉子正半趴在柜台上打着瞌睡,见孙途进来,也只是懒洋洋地瞥了他一眼。
孙途的目光只在那靠在墙边的锄头、镰刀等商品上一扫而过,这才上前道:“掌柜的,我想请你帮着打造一样物件。”
“哦,不知客官想打造什么?可有什么要求吗?”见果然是客人上门,这位才打起了精神来,笑着问道。
“一匹马,铁马。三尺七寸高,四尺长的铁马!”孙途道出了一个有些古怪的说法来。而本来还一脸笑意的掌柜在听到这一连串古怪的说法后眼睛就迅速眯了起来,口里却回道:“这可不便宜啊,得等量的黄金才能抵过。”
“黄金我是没有的,但我有一文钱,一枚缺了口的大钱!”孙途说话间,已从袖子里取出了一枚制钱顺着柜台推到了对方面前。那掌柜只看了眼制钱后,便笑了起来:“客人还请到后头说话,你提出的要求还得跟我们这里的铁匠细说才好。”说着,他还冲里边用厚实的布帘隔开的院子大喊道:“小五你出来帮我看着些,今日有贵客到了。”
等另一个青年出来换他从柜台里出来,这位壮汉才引了孙途进入店铺后头的院落。与前头的冷清不同的是,后院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模样,几只火炉都生得旺旺的,几条大汉此时更是挥汗如雨地捶打着一件件器物,当当声更是不绝于耳。
孙途与那人从这些铁匠身边穿过,却没一个停下来看他的,两人的脚步也不见停,很快就进到了一间账房模样的屋子里。直到关上门后,这位才用警惕的眼神审视着孙途:“你从东边而来?是随李侍郎一起来的吗?可有凭证吗?”
“我并非随李侍郎出使而来,但我确是宋人!”孙途坦然地望着对方,他知道对方口中的李侍郎正是这次出使夏国为李乾顺贺寿的大宋正使,礼部侍郎李清:“至于凭证嘛,那枚钱还不够证明我身份的吗?”
刚才他推过去的那枚制钱别看普通,甚至还缺了一角,却是大宋密谍组织随风的关键信物。有了这东西,再加上刚才那番听着全无逻辑的切口,才能让身在他国的大宋密谍相信他是自己人的身份。而那枚制钱更是因为普通,所以哪怕被人搜到了也不会察觉出有什么异样来。
这一套联络随风的切口与信物,都是当日在南京城时童贯让人教给孙途的,为的自然是让他在当地联络随风的密谍,取到那份布防图。只是童贯也想不到孙途在来到西夏后,居然又用这一套手段和这里的密谍拉上了关系。
但面前这位此时却皱起了眉头来:“你……不是我随风的人吧?我们之前还另有准备,只要是我随风中人,此时还会有所证明!”
“嗯?”孙途稍稍一呆,想不到这里与辽国密谍不同,竟还有别的信物,此时也只能承认道:“我这一套本是用来联络安插在辽国的密谍所用,他们那里可没有这等说法。不过因为事关重大,我只能冒昧来寻你帮我了。”
“你到底是什么人?想在这里做什么?”对方听了话后脸色更为凝重,目光死死地盯住了孙途问道。
“我叫孙途,官在京东东路兵马都监,这次也是因缘巧合才来到的夏国。但我已经取得了夏国重臣的信任,所以便想趁着这个机会在此闹出些动静来,好让西夏大乱,使我大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不用分心西顾!”孙途简单地道出了自己的来意:“但只靠我一人之力很难做到,所以才会想到寻求你们的帮助。”
“孙途……”那壮汉念叨了一遍这名字:“我好像听说过你的大名,你在大宋国中很有名吗?”
“这个……可与我们要谈的事情并不相干。我只想问你可愿意跟我冒险在兴州城里干一票大的吗?”孙途却只在意对方的态度,继续追问道。
“你可知道我随风的职责所在和行事准则吗?”壮汉却没急着回答问题,而是换了个话题道。在看到孙途摇头后,他便自己作答:“我随风之名便得自那一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等在别国潜伏除了打探消息很少有所行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家的安全,同时也能长久钉在这里,获取到更有价值的情报。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知道,辽国的随风密谍所以能获取那份边境布防图也是靠的几十年的渗透才能做到,而你们所谋求的也自不小。”孙途点头表示理解,但随即话锋又是一转:“但是事也有轻重缓急,若是冒一次险能让大宋获得更多的好处,甚至强过让你们在此安然潜伏数十年,你们可愿意跟我冒险吗?你们放心,若没有一些成事的把握,我是不会让你们白白冒险的!”
那壮汉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深思的表情来,半晌后才有些犹豫道:“可我们一向的职责是潜伏收拢消息,如此便是抗命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别提你等身在他国形势瞬息万变了。这是你等为大宋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好机会,你真愿意白白错过吗?”孙途脸色肃然地看着他问道:“当然,你若真不敢冒险,我也不会勉强!今日就当我没来过吧。”
“你也不用激我,既然我等抛家弃姓地来到这里,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说吧,你到底想在此做些什么!”这位到底还是有些心动了,毕竟要不是因为爱大宋,他怎么可能来此潜伏呢?
可饶是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等孙途说出自己的目的后,还是把这位吓得脸色一变,差点叫出了声来:“你……真是好大的胆子!”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465章 正中下怀
孙途的计划让面前的随风首领倒吸了一口凉气,满是惊诧地看着他,心中更是感叹连连。确实,若这次计划真如预想中那样成功的话,他们这些人的作用与功劳可就比在此潜伏几十年,把更多的夏国消息传递回去要强得多了。
但是,更大的成果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这事一旦失败所导致的后果也是他们这些密谍所无力承受的,这也让他陷入到了纠结之中。半晌后,方才开口:“非是我信不过阁下,实在是事关重大,你到底能有几分把握?而且,一旦事败,我等死了也就死了,可要是因此影响大局的话,我们的罪过可就大了!还有,若是成事之后被夏人查出内情又当如何应付?到时他们真就要将我大宋视作最大的仇寇了……”
听得他的顾虑,孙途倒是越发肃然起敬了,这些人果然忠心大宋,最看重的并不是一己之生死而是宋国的大局。所以他也正色说道:“既然我敢做此事,当然是有些把握的。虽然不敢说有十成把握,但七八分还是有的。当然,这也得是在你们能全力配合的情况下,否则只以我一人之力,怕是连五成胜算都未必能有。
“至于你担心的后果,只要事成就根本不用考虑了。因为到那时夏国必然大乱,起码要乱个三五年,即便不因此元气大伤,怕也威胁不到我大宋了。”
孙途这番话确实在理,这让对方一时也寻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来。所以在一阵踌躇后,他终于点头:“好,我应下此事。到时自会配合你行事,希望此番我等真能为我大宋立下不世之功,而非成为千古罪人!”
“我相信等着我们的是天大的功劳!”孙途笑了下,随后才正色道:“此事毕竟凶险,说不定就会……你和那些随风的兄弟都叫什么名字,我想能让我大宋子民能知道并记住你们!”
这位却是一愣,说实在的,像他们这样的密谍一向见不得光,在被派到夏国之后就早把自己原先的一切都给抛弃干净了,纵然真死在了这儿,大宋朝廷也不可能承认他们的存在,更别提让民众记住他们了。可今日孙途却想知道他们的姓名,这让他感到了真正被人重视的意思。
在深吸口气,按下心头异样的感觉后,他才缓声道:“我叫吴阿生,渭州城人氏。如今在我手下听用的随风一系兄弟有秦州王沧,渭州李宾,汴梁孙艾……”他一连串报出了十多个人的姓名,每个名字他都吐得很是困难,毕竟他们已太久没有以真实身份为人所知了。
孙途则很是耐心地听他把这些人的名字全部报完,记在心中。末了又一一进行复述:“渭州吴阿生、礼宾、陈观,秦州王苍、包汉,汴梁孙艾……你们的名字我都记下了,只要事成,我又能回到大宋,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会被我大宋子民永远铭记!”
两人随后各自伸手,重重地连击三掌,算是将这一诺言给彻底定了下来。做完这一切,孙途便决定告辞,在离开前,他又想起了一点来问道:“对了,你们店铺中可有打造好的铁制挠钩吗?”
“有的,为了有时方便行事,我曾在暗中打造了几个藏了起来。孙都监若是想要,我这就取来给你。”
“好,除了挠钩,再给我一口上好的刀。”孙途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了一锭金子放到了对方手上:“这几日你们都好生准备着,到时要让这些夏人知道被人渗入京城后会是个什么下场。”
吴阿生倒也没有推辞,点头后,便带了孙途走出屋子,很快就让人取来了一口上好的钢刀,以及一只黑黝黝,沉甸甸的挠钩。那挠钩状若紧扣起来的人爪,不过只有四指,看着做工倒也精巧,让孙途连连点头,再将之收入怀中,这才提了刀走出了后院,再通过店铺走到了外头。
这一耽搁便是个把时辰,此时日头已微微偏西,但西市中的百姓rén liu依然不见有少的,大家依然都兴高采烈地逛街购买着自己用得着的东西,人人脸上都带着欢欣的笑容,憧憬着即将到来的皇帝圣寿之日。
孙途看着这一切,不觉想到了一旦自己事成后将导致许多人伤亡,心下又是一阵愧疚。但很快又把心一硬,既然两国敌对,多年来更是征战不断,那就没什么仁慈可讲了。他这一次只求成功,至于死伤多少,他们是否无辜就完全不在考虑中了。
就在他一面想着,一面来到西市出口,待要离开这里时,突然两人一横身就挡住了他的去路:“姓孙的,你可真让我们好找啊!”
“嗯?”孙途心头先是一惊,只以为自己的图谋已被夏人察觉了。不过很快他又强自镇定了下来,抬眼看着这两人:“你们是什么人?我可不记得曾得罪过你们啊。”
听了这话,两人的脸色更是一沉,当即其中一人便是一声呼哨:“公子,找到人了!”
随着这一声招呼,很快又有不少人从边上的一座酒楼里冲了出来,等最后一个锦裘男子踱步出来时,孙途才了然过来:“原来是你!”对方赫然正是之前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太子心腹,赫连金世!
同时,他也已经明白过来,今日自己出门时一直跟踪又被甩掉的正是赫连氏方面的人。显然,他们是为了替太子出头报复而找上的自己。
此时走到近前的赫连金世正用阴鸷的目光审视着孙途:“你胆子还真是不小,到了这时候居然还敢随意外出,真以为我夏人好欺,不敢对你下手吗?”
“赫连公子这话可就让在下有些听不懂了,我既没有干犯夏国律法,更不是你们的敌人,又为何不敢外出呢?”孙途迎着对方的目光,笑吟吟地回道:“就因为我之前在皇帝面前说了几句实话,以及为我家公子出了些小力吗?”
顿了一下后,他又挑衅似地看着对方道:“赫连公子你是太子身边之人,自然应该知道如今太子的处境。你若是在此报复于我,一旦事情闹大了,只怕太子就又要受到牵连了!”
“大胆!”那些汉子见孙途竟如此放肆地挑衅自家主子,顿时大怒,几人当即就抽出了刀来,一副要与孙途拼命的架势。但他们的举动压根就吓不到孙途分毫,反而让他饶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些人来:“当日数十骑兵都伏杀不了我,就这区区七八人还向伤我吗?”说到这儿,他的手也已搭在了刚买来的那口钢刀刀柄处,目光顿时也变得犀利起来。
“哈哈哈……孙千里,你果然巧舌如簧,怪不得那细封常会带了你去见皇帝呢,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赫连金世笑着拍了下手,随后又一摆手:“把刀都收起来,没的让他这个辽人小瞧了我大白高国的勇士,以为我们只会以多欺少呢!”
随着这话一出,周围百姓顿时就是一阵哗然,不少人都拿敌视的目光看向了孙途。刚刚赫连金世他们挡下孙途后,便已吸引了周围许多进出西市的百姓注意,本来大家有些向着势单力孤的孙途呢,可在得知他居然是辽人后,所有人的态度立马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虽然辽夏之间并没有什么战事,但双方对立的情绪在民间还是相当大的,纵然不可能出现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情况,但人们也习惯了站在自己人这边。
赫连金世似乎还担心孙途会为自己辩解几句,便又道:“哪怕你如今口中说着已归服我夏国,我依然不会接受你!想我赫连氏一族曾为夏国出生入死多年,也曾与辽人几番生死大战,今日你既然撞到了我手上,我就断不能让你轻松离开!”
“你待如何?”孙途已隐隐猜到了这位的心思,不但不因此感到惊慌,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之感。他原先还担心自己的全盘计划会受到些阻碍呢,想不到今日就来了个解决的机会了,这自然是不能放过的。
赫连金世可不知道他的心思,依然是一副吃定了他的模样,对一名手下道:“你把腿张开了……”待其照做后,才嘿笑道:“孙千里,别说我不给你选择的机会,今日你要么选择从我这位兄弟的胯下钻过去,如此我可以当没遇到过你,若不然,就与我一战!你放心,我绝不仗势欺人,这是你我之间一人对一人的公平对决,你之前不是自吹能以一人对抗我夏国二十精骑吗,那我今日就要让大家知道你这个辽国叛徒到底有多少本事!”
此话一出,顿时就让现场的气氛更为热烈起来,许多人纷纷叫好,还有人高声喊道:“赫连公子,这次可要好好地教训一下这个辽国叛徒啊!”
孙途的目光先是一扫那满脸得意笑容,张开了两腿的家伙,随后脸上也露出了冷峭的笑容来:“这么说来我是真没选择余地了?既然赫连公子你非要一试我的身手,那就——来吧!”
话音刚落,随着他脚步往前一迈,现场的气氛立马就变得肃杀起来!
带着仓库到大宋 第467章 越王的招揽
何为高手?
在常人看来只要武艺足够高就能称得上是高手了。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真正的高手不光自身武学上的修为要高过寻常武者,更要紧的还是心性与头脑方面也要强过他人许多才行。
赫连金世自幼习武,练刀二十年不辍确实已可算得上是好手,但离真正的高手却任有不短的距离,只因为他的经验、定力和应变方面终究还有欠缺。
孙途只用一招虚晃就已试出了他的弱点,所以之后才会有针对性地迫使他急着抢攻,在消磨其锐气与力气的同时,更是让其在不知不觉间放松了警惕。并且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孙途还在战斗里将各种环境因素都给考虑了进去,周围百姓的态度与议论足以让赫连金世心浮气躁,而西射的阳光更是成为了他克敌制胜,一刀重创强敌的最佳助力!
结果,正是靠着那一道反光,孙途就创造出了这么个让所有人都惊叹连连的战果。要不是他怕兜不住后果,这一刀甚至能轻易就结果了赫连金世。当然,被一刀砍下惯用右臂的赫连金世如今看着可比死更为痛苦。
脸色已然煞白的他身子颤抖得犹如一片风中的枯叶,眼中充满了各种强烈的情绪——愤怒、怨恨、绝望……他甚至到了这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己真个惨败在了孙途手上,而且还身负重伤。但右边身体不断传来的剧痛却告诉着他,这一切都是真实,而非梦境!
“公子……”直过了好半晌后,赫连氏的那些手下才如梦方醒,惊呼着大步上前,所有人都举起兵器对准了已还刀入鞘的孙途,只要自家主子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扑杀过去,将这个重伤公子的凶徒砍成肉酱!
不过他们的举动却惹来了周围百姓的一阵非议,明明之前是赫连金世非逼着孙途与他一战的,现在倒好,一旦受伤败北,这些家伙居然又要群起而攻,这实在是太过不要脸了。纵然孙途算是辽人,可对性子耿直,崇尚强者英雄的党项人来说赫连氏的这一做法也是叫人无法接受的。
与他们气急败坏的反应相反,孙途这时却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毫无所惧地回看着他们:“你们真要动手我也不怕,不过到时我一旦做不到手下留情,你们可都不要怨我!”说完这话,手已重新按在了刀柄处,一股杀气已再次勃发,竟唬得那些家伙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些人其实也心知肚明,自己与公子比都相差极远,又怎么会是数招就可击败他的孙途的对手呢?天可怜见,就是他们也认定了自家公子与孙途有着极大的差距,却不知内中藏了太多的机巧与变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