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富贵荣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昔我晚矣
聂重言还不知道,在数日的奔波中,未来的上司已经完成了对他的审视。他只知道自己都快跑断了腿,但三年埋伏终于有了结果,江南官场也得到肃清,他的心情还是愉悦欣慰的。
这一场由上而下的彻查,很快传到了京城,令京中朝野震动,也令九公主名扬天下。
百官还有皇子们纷纷上奏,却被朱景帝全给压了下去,淡淡一句道,“任凭九公主作为。”
朝臣们心惊于朱景帝给九公主在江南的权力之大,也惧怕于江南的案子会牵扯到自己身上来。
而锦荣和聂重言此时却是眉头紧锁,弘州江岸的水质又开始变混浊了。
有过这方面知识或经验的人,都能猜测到,洪水还有复发的趋势。
聂重言郑重行礼道,“还请九公主速速撤离弘州。”
“你的提议不错。”锦荣莞尔,然后就什么也没说。
聂重言见九公主说了一句就再无反应,连她身边的侍女护卫也没动静,他不禁犹疑道,“九公主不该现在安排行程吗?”
【早点把这位小祖宗给送走也好,若是出了半点差错,就是洪水治好了,也没命活。】
锦荣瞥了他一眼,“我已经赞赏过你的提议了,至于是否从谏,还需考虑一番。”
等锦荣考虑好后,就让人叫金督卫首领沈信过来,
“九公主。”沈信行礼道,
锦荣也不多说,直接道,“沈大人,帮我传信给父皇吧。”
她又让聂重言将对洪水复发的猜测一事告诉沈信,聂重言说完后心道,【九公主不会不打算离开吧。】
“告诉父皇,我会待在弘州,协助聂大人治理水患。”
沈信一惊,还想说些什么,却见九公主露出了执金令,陛下不在,持有执金令的人就是金督卫听命的主子。
沈信重重跪下,“遵九公主之命。”
待金督卫首领沈信走后,锦荣才对站在一侧看似依旧文雅灿然实则如今内心一片荒凉的聂重言道,
“放心,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或许,你还需要我帮忙。”
九公主几乎从未以本宫自称,这次也一样,也表示了她不是以势压人,至少她还愿意和聂重言商量解释。
对上九公主的眼,聂重言心下不知为何一安,说了和沈信一样的话,“遵九公主之命。”
……
金督卫还未赶到京城,江南更是下起了暴雨,令洪水之势大涨,江南第二次大水就来了,好在九公主和聂重言早有准备,提前疏通百姓,组织防洪,更是提前加高修缮之前几个溃堤,受灾的情况较之上次好了许多。
聂重言数日不眠不休,想出了治洪的法子,立即组织人手,排洪疏洪,在城中大挖了数百个坑蓄雨,没有了暴雨,洪水才会尽快消退。
得知欣赏宠爱的小女儿锦荣如今就在水患最危险的前线,朱景帝手中的茶杯直接失手摔到了地上,也显现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朱景帝似乎也在挣扎中,最后叹了口气,沉声道,“定要保护九公主安危。”
锦荣没有插手聂重言治水事宜,而是给予最大的支持,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聂重言已经不是不慌不乱,临危冷静,一切都进行得井然有序。
而这时,九公主的真正作用也体现出来了,之前的江南弊政还清算完,一些苟延残喘的官员更是趁着这第二次洪水,扰乱民心,更是阻碍聂重言治水,试图逼迫他和九公主妥协。
九公主的反应更是干脆,“乱民心者斩。”
倾盆大雨中,数十个之前被抓的江南官员人头落地,鲜血很快被雨水冲刷了个干净。
撑着油纸伞的聂重言脸微微白,不过不是被吓得,只是浸了雨水的凉意,他对杀了这些在水患之时还为一己私利的官员毫不反感,只是担心,“九公主,这先斩后奏不合宜吧。”
同样有侍女撑着伞披着斗篷的锦荣,旁观了斩首场面后,淡淡道,“这场大水已经死了太多人了,再多死几人也无妨。”
锦荣的魄力不仅压下了江南有可能出现的任何动乱,也震惊了朝中百官。
诸皇子看到这一消息时,也不禁恍神,这还是他们以往认识的那个九公主吗?
二十多个江南官吏,说杀就杀了,连圣旨都没有,这先斩后奏得也太过分了吧,连他们都不敢这么做。
锦荣的确没有斩立决的圣旨,但她有执金令,在江南,三千金督卫只认她的执金令,无论杀何人,都不会有任何异议。
朱景帝在讶异过后,露出了淡淡的满意。
察觉到这一细节的周怀立刻低下头去,这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平衡权术只是小道,真正为君者是心怀黎民,为国谋福祉。有胸襟,有魄力,这才是最出色的继承人。
哪怕是个皇女,也值得他培养支持。
容贵妃算是得到这一消息较晚的人,还是六皇子入宫告诉她的,她第一反应就是握住了六皇子的手,“小九做的这些事,不会连累到你吧?”
不是她不疼爱女儿,只是这次小九做的事太吓人,她一个后宫妇人难以想象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儿臣也不知道。”
六皇子安慰了母妃几句,“父皇都没说什么,或是是他让小九这么做的。”
尽管这么说,但他心中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父皇为何派小九当钦差去江南,彻查江南弊案,小九竟然又大胆到为平乱斩杀那么多官员,还有……刺杀。
一时事情太多,即便是回到府中,六皇子也不知从哪里想起,忽然身后有人轻轻抚慰,是皇子妃傅意,六皇子立刻掩去了眼底的阴沉,恢复了平日温润和煦的样子,
傅意毫无所察,眉目柔和,“殿下是在为九公主担忧么?”
六皇子微微一点头,叹气道,“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
谢妙音看着依旧把六皇子当作眼中钉的大皇子,微微叹气,
陛下没有任何对九公主在江南之举的指责,或许那个胆大包天的猜测是要成真了。
她秀眸微闪,心中似是下了什么决断。
锦荣在江南杀了数十名作乱的官吏,既一举镇压了动乱,为聂重言治水扫除阻碍,同时,也得到了大片人心。
得知九公主留在这样随时有水患的危险地方,又杀了许多当初贪污修葺河堤费用造成如今之祸的官吏,江南百姓都赞道九公主爱民如子。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江南水患彻底平息,赈灾修缮事宜解决后,已是过去了两月,
而锦荣,也回到了京城。
(快穿)富贵荣华 第239章 读心公主
锦荣回到皇宫后, 先拜见的就是朱景帝, 他屏退了其他人, 便是要和锦荣单独说话的架势。
朱景帝目光温和,“小九,你辛苦了。”
锦荣自然而然地搀着朱景帝,随着他走向宫殿高台,“有父皇支持, 怎么能说是辛苦呢?”
在高台上,能望见皇宫中飞入云霄的龙凤羽翼,耸直的屋脊, 凉风吹过,风声中响起朱景帝的声音,
“你做的很好, 比他们要好多了。”
虽是感叹,却也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朱景帝忽然笑了笑, 不似以往的君王威严, 而更像是一个温和得体的普通人,
他对锦荣道, “小九,朕不是一个好父亲。”
朱景帝当初任命锦荣为钦差前往,也是存了为她铺路的心思,还有聂重言, 那也是他看好欣赏的年轻人, 若是与下一任帝王交好, 聂重言的仕途也会走的顺畅些。
小九做的很好,甚至效果超出了他的预想,以她清查江南弊政,救助名声赈灾的功劳,再有他的支持,一切都能顺理成章,然而江南水患的复发,是他意想不到的。
最后他没有下令让金督卫将小九带回来,那一刻,他不是父亲,而是帝王。
那是作为一个帝王对继承人的审视,即便存在着生死危险。
而锦荣做的很好,她的能力和心性,都足以胜任一个未来的帝王。
这句,则是朱景帝怀着歉意说出的话,
锦荣正是知道朱景帝的心情,才会意外,然后渐渐平静接受,她微微莞尔,
“父皇是九五至尊,自然无法像平常人家的父亲,独爱自己的孩子,父皇要在乎的东西更多,也更辛苦。”
这一点,她应该是最能理解朱景帝的人。
朱景帝微微一笑,“是啊。”
……
朝堂之上一片平静,之前准备好的针对九公主的折子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若是九公主在江南错了一步,那是万劫不复,
但现在的结果却是功大于过,名声功劳,还有执金令,更重要的是朱景帝的默认,而平静之下,则是暗潮汹涌。
锦荣出宫了一趟,她离开这么久,也该了解了解京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有至少日后她的势力也不用再私下发展,而是可以光明正大了。
却恰好遇到了大公主的车驾,“九妹?”
大公主掀起车帘,就望见了锦荣,方才侍女同她说起时,她还不怎么相信呢。
锦荣如今正是风口浪尖,也就没有乘公主銮驾出行,而是简单装扮,在大公主的盛情邀请下,上了她的车驾。
车厢舒适宽敞,锦绣软榻,还放着镂空的熏香炉,散着淡淡幽香。
大公主目光复杂,又有些欢喜,“你在江南,我可是日日担心。”
锦荣微微一笑,“多谢大皇姐牵挂。”
“刺杀的事,我也听说了,还好你没事。”大公主顿了顿,“事情没那么简单,你还是小心点为好。”
她柔声劝道,“若你没那个心思,最好早点抽身离去。”
锦荣望着她,似笑非笑道,“若是我有呢?”
大公主听到这话,也有些不可置信,以及隐隐的兴奋期盼,但最后,理智还是压住了心头的野望,“若是有……请恕大皇姐帮不了你什么。”
虽然从龙之功令人垂涎,但大公主还是选择了明哲保身,哪怕是至今与她最为亲近的九妹。
锦荣微微笑了笑,并无不悦,而是淡淡道,“大皇姐无需押注。”
“因为结果只会有一个。”
当锦荣认定好了一个目标后,就绝不会再犹疑。若是说之前只是顺水推舟,但在江南之行后,她已经厌烦了无谓的夺嫡斗争。
既然其他人不行,那就让她上好了,有能者居之,这句话哪怕不适用,锦荣也会让它适用的。
乘着大公主的车驾回到皇宫后,周怀就奉陛下之命来请九公主了,而这次周怀看九公主的目光已是真正的恭敬,像对待朱景帝那般。
锦荣一进入章仪殿,朱景帝就知道了,面上浮现笑意,“你是和芷兰回来的?”
锦荣点了点头,“我在路上碰见了大皇姐,说了几句话。”
朱景帝没多在意,挥了挥手,让锦荣过来,“你看,这写的好不好?”
锦荣一看,案上的诏书正是晋封皇太女的诏令。
她认真端详了一遍,点头道,“写的很好。”
朱景帝欣慰道,“朕也是这么觉得。”
【朕可是想了一上午,又改了那么多遍,才写好这份的。】
立在一侧的周怀心下惊诧于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女之间的淡定,就像是在说一件简单的事,这可是立皇太女,有关国本,他都能想象到明日朝堂上诏令一下,引起的惊天动地了。难怪陛下这么欣赏九公主,果然是类陛下。
朱景帝又道,“至于你母妃那里,朕会去同她说的。”
【容贵妃虽是小九生母,但朕也不能让她阻碍到小九的前程。】
朱景帝毕竟是一位帝王,尤其是在选择继承人上面,绝不会有任何心软,他怎会不知道,比起九公主,容贵妃更希望是六皇子成为太子,所以他会去和容贵妃好好谈谈,若是容贵妃做不到像朱景帝希望的那样安分,朱景帝也绝不会让她有伤害到他的继承人的机会。
锦荣听到朱景帝的心声后,忽然道,“我想先去见一见她。”
朱景帝眼中闪过诧异,他会这样说,正是不希望让小九为难,因母女之情而受阻。
锦荣笑了笑,目光澄澈平静,“回来之后,我还没去看过母妃。”
在锦荣的执意下,朱景帝还是同意了。
永宁宫,
见到分离许久的女儿,容贵妃却一改往日的温柔慈爱,而是冷冷道,“你眼里还有我这个母妃吗?”
锦荣温和一笑,“我若是没有,就不会来见您了。”
她虽不在意与容贵妃这段母女情谊,但原身毕竟是她的女儿,也该有个妥善的了结了。
“那你还如此荒唐,胆大包天,你要把你六哥拖累死才好吗?”
因锦荣进来就让宫人们退去,容贵妃也不再顾忌,发泄着一腔怨气,话里话外都是埋怨锦荣给她六哥添麻烦。
锦荣等她说完后,才平静道,“我来,是为了告诉母妃一个消息的。”
她凝视着容贵妃,一字一句地道,“父皇已写好了封我为皇太女的诏书。”
容贵妃震惊不已,面色也越发苍白,“怎么可能,陛下怎么会做这样的事?”
她心心念念的是玄淳当上太子,但结果却是她的女儿,未来的皇太女。容贵妃知道陛下向来宠爱小九,但没想到居然宠爱到了这个地步,容贵妃尚未回过神来,怒斥道,“哪有女子为帝的事?百官不会答应的。”
锦荣还挺有耐心地为她解释道,“我和父皇会让他们答应的,一切我们都已准备妥当。”
容贵妃还是难以相信这个事实,“你去求陛下改变主意,让你六哥当太子好不好?”
锦荣平静道,“母妃应该知道我在江南被刺杀的事吧。”
她望着容贵妃的眼睛,“也有六哥的一份。”
“还有熙月宫落水的事,九公主真的……差点死在了那里。”
不,是真的死在了那里,哪怕六皇子只是袖手旁观,已香消玉殒的九公主也会寒心吧。
容贵妃瞬间被打击到了,她绝想不到玄淳会对自己的亲妹妹下手,她立刻抓住了锦荣的手,“怎么可能,玄淳是个好哥哥,他那么疼你,不会做出这种事。一定是有人挑拨离间,小九,你们是同胞兄妹,其他人都是不可信的。”
然而锦荣的一句话让她瘫软坐在了地上“这些都是金督卫查到的。”
锦荣将衣袖从容贵妃手中轻轻拉出,“母妃,还记得永庆九年的事吗?”
永庆九年?容贵妃怎么会忘记,她秀眸闪过一丝慌乱愧疚,那时她已经凭着一双儿女晋为宫中唯二的贵妃,可娘家也不过是落魄小族,一时突如其来的荣华,迷了她的眼,不像初入宫时那般小心谨慎,反而骄矜了起来,有次冬日,她因为一宫女犯了些小错,当时她心情正值不悦,怒极活活打死了那宫女。
若是在前朝也算不得什么,顶多落得名声不好,可朱景帝素来对宫人宽和,每隔几年也会开恩放一批宫人回乡,更严禁宫中妃嫔皇子公主私自非重罪打杀宫人。
容贵妃以小家出身高居贵妃之位,本就引得不少人嫉恨,出了这事,就直接捅到朱景帝那里,朱景帝大怒,就要将贬去贵妃之位。
若非当时的九公主抱着容贵妃哭得撕心裂肺,引得朱景帝不忍,手下留情,最后只落得了个禁足一年。
也是经过这一遭,容贵妃才变成现在这般温婉谨慎,看似淡泊不争。
锦荣看着渐渐冷静,或者说是想起了畏惧之心的容贵妃,温和道,“母妃记得才好,别闹了,我是求了父皇来见您一面的。”
若是朱景帝来,容贵妃可就不敢说刚才那些话了,当然也不会有机会对九公主说了。
锦荣离开永宁宫后,就有金督卫把守在宫殿四周,是朱景帝让他们这么做的,他不希望会出现任何差错。
而锦荣自回来后,就有了一处新的宫殿。
还未到晚饭时分,六皇子就来了,他得到消息倒是快,气冲冲地找到锦荣这里来,不过被侍卫拦下了。
直到得了锦荣的话,才让他进来,
六皇子温玄淳眉头紧锁,面上全是对容贵妃的担忧,“为何金督卫守在永宁宫,还不许我见母妃?”
“这是父皇的意思,六哥不必担心。”锦荣放下手中书卷,朝他温和微笑道。
“宫门快落锁了,六哥还是早些回去吧,别让六嫂和侄儿担心。”
看着这样说话挑不出半点差错的的九公主,温玄淳忽然觉得有些陌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个时时都会依赖信任他的单纯小妹,成长为如今运筹帷幄,机敏聪慧还赢得民间爱戴的九公主。
难道她已经知道他做的事了?是父皇告诉她的?
温玄淳心中有些恐惧起来,但锦荣依旧对他温和笑道,“六哥回去吧。”
这神态像极了朝堂上的父皇,一样的宽和而威严,不容拒绝。
……
永庆二十四年七月,九公主温锦荣被封为皇太女。
(快穿)富贵荣华 第240章 读心公主
聂重言在江南兢兢业业的赈灾, 修复河堤, 处理这些后续事宜。好在九公主走之前给他留了一队金督卫,不至于让他这个文弱书生独木难支了。
埋伏江南三年,搜集到足以颠覆江南官场的证据的一介书生, 也称不上什么文弱, 反倒是凶残无比,令尚存的江南官员光是听到他的名字就心寒胆颤。
不过,聂重言还是没想明白为何有人会在弘州刺杀九公主, 之后也似乎也无人提起此事,让江南那帮官吏背了锅, 聂重言心里很清楚, 他们未必有这样的胆子, 和如此粗陋的手段。
也许是离开京城太久, 不了解京城的形势了。
这个疑问, 一直等到九公主回朝后被晋为皇太女的消息传来, 他才瞬间懂了。
原来一切都是在为九公主铺路。
发现这个事实的百官内心的震惊不亚于任何一位皇子, 他们心心念念着从龙之功, 甚至都站好了队, 结果陛下不声不响选择了九公主。
然而他们想上议时, 却发现毫无作用,论功绩,论名声, 甚至是江南一行中九公主表现出来的能力, 都胜过了所有皇子。
唯一的劣势便是九公主是女子。
但有陛下在, 这些也都不成问题。
当一位帝王选择了他属意的继承人,而这位帝王又不是那么的懦弱无能毫无掌控力,谁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了。
陛下这两年虽然因为劳累过度,小病不断,但依着如今调养的状况,分明还是春秋鼎盛,支持到皇太女胜任帝王之职,也毫无问题。
朝中百官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并考虑如何应对本朝有史以来第一位皇女时,众皇子们还没从回过神来,仍是恍恍惚惚。
勾连起这趟江南之行的始末,哪里还看不清,父皇早有立九公主为皇太女的想法,之前是未透露出心思,不过是为了避免太多风头落在九公主身上,让九公主前往江南,也是在为她铺路,默认立下大功,如今已为她造势成功,正是宣布这一诏令的时机。
想的越明白,皇子们的心情就越复杂。
努力了这么久,却是为别人做了嫁衣。拼了命得去抢那个位子,结果转眼就被父皇给了别人,还是他们的妹妹。
从未被他们当作过竞争对手的九公主。
“我们都小看了九妹啊。”四皇子苦笑道,
父皇表现出来的强硬支持,令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接受。还有从江南带回来的那些账簿罪证,他们哪里还有资格说反对的话。
像四皇子这样妥协的人有,但不甘心的人也有,比如大皇子温玄莘。
他下朝后一回府,就把书房里的东西砸了个遍,红着眼脸色狰狞吩咐侍从道,“去找安将军和赵先生来。”
他是堂堂的长皇子,那皇位本该是他的,要他仰人鼻息而活,绝不可能。
走到书房外的谢侧妃听到这句话,微微垂眸。
七皇子府,
温玄瑾自从知道这个消息后,脸色就阴沉得快滴出水了,
七皇子妃赵熙惊声道,“陛下怎么会?那只是个公主啊?”
温玄瑾冷笑道,“我的好父皇,宁愿将皇位传给一个公主,也不愿意把我放在眼里。”
赵熙咬了咬唇,好不容易让宁国公府舍弃和嫡兄有伴读之情的六皇子,转而靠向七皇子,为此嫡母可把她视作眼中钉。
若说嫁给七皇子没有动过未来母仪天下的念头是假的,可是随着陛下的一道圣旨,所有都成了泡影。
七皇子眼中闪过一道阴狠,“我不会这么罢休的。”
相比起其他皇子,本该是最为震动的六皇子,反而没什么动静,或许是因为母妃被禁足的事,六皇子反而小心安分了许多,不敢擅动,六皇子妃又是个真正温婉贤淑的,更不会在这事上插嘴。
朱景帝此时也没时间在乎他的这些儿子的心情,他正忙着为锦荣当上皇太女扫平一切出现或是可能会出现的障碍。
趁着他还在这个位子上,做他应该做的事。
朱景帝绝不是那种喜欢给后人留下烂摊子的皇帝,就像江南弊政,宛如痼疾存在了这么多年,他也是费心谋划,又是派聂重言,又是金督卫的。
最后借江南水灾一事作为引子将弊政拔除了个干净。
之后改革江南官场制度的折子就交给锦荣来写,这片江山未来会是她的江山,是她该亲历亲为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