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富贵荣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昔我晚矣
方宜容想来想去,也没见自家妹妹对哪位公子特别亲近,都是一样的冷淡,能稍稍还记得也就只有这么一位了。
不过看锦荣笑而不语的样子,她就知道她肯定猜错了,她这个妹妹啊,出了名的聪明伶俐,她要是不想让人知道,那谁也猜不出她的心思来。
“我也不瞎猜了,总归爸妈一定会给你找个最好的夫婿。”方宜容笑道,她也是真心盼着这位小妹好的,当年她谈婚论嫁时,若不是才十二岁的小妹帮她认清了她心仪的那位男子轻薄女子的本性,她还险些误了终身。即便娘家再好又如何,过得不顺心终归是不顺。
锦荣依旧笑笑不语,方家三姐也只当她女儿家羞涩,她这位妹妹平素大胆冷静又聪明得不像话,难得有像个‘害羞’的时候。
“你这耳环还没戴上呢,我给你选选。”方宜容伸手要去首饰盒里挑时,目光却瞥到了台上的报纸,奇道,“你又在看这些新闻,外面为这事都闹翻天了,说那位要当的不是总统,是皇帝呢。宣诚和爸也在说这事,说得我脑子疼,妈还骂了他们一句,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有什么公事带回家谈什么。”
方宜容口中的‘宣诚’是她的丈夫顾宣诚,是位外交官,和方宜容夫妻恩爱,结婚这些年都没红过脸。
“这些家国大事还不用我们担心呢。”方宜容话中流露出了她的天真不知事,即便长了锦荣几岁,她也是骄养长大的千金小姐,出嫁前后都是被人呵护疼爱,对世事的不屑也不足为奇。
锦荣笑了笑,拿过报纸折起随意地收进了下面的柜子里,“我也就看看而已,闲得发慌而已。”
“你还闲。”方宜容嗔怪了一声,“我可听怀云,允岚他们说了,打牌骑马没一个能比得过你,他们都不敢和你一起玩。”
方宜容在首饰盒里从翡翠耳环挑到珍珠耳环,嘴里还道,“你啊,从小到大都这样,学什么都快,都轻而易举就能把别人甩到后边去,以后要是碰了壁怎么办?”
当然,她话里是这么说,却也不相信他们这样的人家能吃什么苦。
就是嫁人,有乔外公在,还是由着锦荣喜欢谁,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这个吧。”方宜容取出了一对圆润光洁的珍珠耳环,笑道,“妈给你准备了一条金色珍珠的项链,配这个正好。”
“三姐给我带上吧。”锦荣温柔笑道。
“好。”方宜容用心地给她戴上了耳环,镜子里戴着珍珠耳环的少女,穿着蕾丝白色百褶长裙,年轻而明丽。
“生日快乐,锦荣。”
*
方家最受宠爱的九小姐生日宴,来的客人也不少,有政府里和方父方家哥哥交好的官员,也有相熟的社会名流名媛。
好在方家公馆非常宽敞,又有五六十个仆人,专门的西餐中餐甜点师傅,足够招待前来的客人。
这些人里大多方锦荣都不认识,除了少数方家的叔伯婶姨,还有同辈人,方锦荣和她的哥哥姐姐不一样,她没有去类似崇德,圣玛利亚之类的贵族女子学校上学,而且拜托父亲请来了家庭教师教导,刚开始别人还以为方九小姐学得不好,所以方先生请人在家中教导。
但没过多久就被打脸了,方九小姐的钢琴和画画甚至得到了玛利亚大教堂神父的夸奖,甚至说愿意推荐她去欧洲进修,可惜方九小姐并无此意,方家人也不强求,在他们看来,这些不过是娱乐消遣的东西,女儿有才华让他们骄傲,浪费与否也没关系。
也因为锦荣没有去上学,所以宴会上并没有她的什么同学,顶多平时由经过哥哥姐姐们介绍的朋友,现在大多也是他们的男伴或女伴。
虽然经常换来换去,这个时代的贵族男女似乎并不在意这点,一切只为了享受。
方锦荣觉得无趣,但也乖乖地站在方太太身边,任她夸耀。
宴会里到处觥筹交错,互相攀谈,淑女绅士打情骂俏。任外面战火纷飞,国将不国,这里依旧是歌舞升平,饮酒作乐。
她不认识这里的大多数人,而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见她,毕竟他们来这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她,除了那扬名在外的豪富嫁妆,和方家的权势,她方锦荣有什么值得他们来这里只是为了看她吗?
在别人眼里,她才十八岁,只是受方家权势庇佑下的娇小姐,仅此而已。他们有着别人梦寐以求的权势,资源,机会,但裹足不前,在没有看到利益前不会轻易给出承诺,所以锦荣,说的话不会有人在意,他们想保护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锦荣从来都很清醒,包括前十八年,所谓的纸醉金迷,红粉脂香也终有要醒来的一日。
她看向被雨水打湿模糊了一片的玻璃窗,微微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民国小说背景架空一句话总结:原本是乱世豪族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硬生生被方锦荣改成了爱国传奇
原本有考虑过类似民国渣男题材的但纠结来纠结去还是选了这个虐渣渣的下次再写吧
明天继续双更么么哒
(快穿)富贵荣华 第66章 铁血金粉
夜色中, 方公馆一片沉静,谁也没有发现方九小姐静悄悄地离开了, 而且不再回来。
锦荣只留了一封信, “我要去做我想做的事了,从此再无方九小姐。”
不管方家人发现她不见还有看到这封信时是否会乱成一团糟, 锦荣已经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路。
*
南方的沙城有两大匪帮,赫赫有名,连一些军阀都不敢招惹, 但他们没扩张势力的重要原因在于两大匪帮结怨多年, 不相上下。但忽然有一日,这两大匪帮居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联合在了一起成为新的匪帮,有人传闻说, 是一个年轻人单挑了两大帮, 而且全都赢了,结果当上了新匪帮的帮主。
锦荣听到这则传言时,不禁笑了, 这也太看得起她了,她方锦荣是人, 又不是神仙, 怎么可能同时打倒各有七八百人的匪帮呢。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锦荣来到沙城后, 听说了这两大匪帮的仇怨,还凑巧发现了两位帮主的弟弟妹妹相互爱慕,心生一计, 找上了两位帮主说了几句话,在用那对小恋人的事设局,弄出了个惨烈的结果让两大帮化解仇怨,顺便控制了两大帮派,最后人没死,但那两位帮主也心服口服,毕竟锦荣打他们两个还是绰绰有余的。
简单来说是打一棒子给个胡萝卜,说着简单做起来其实也不容易,好在短时间内收服了这两大帮派,她要是再晚点动手,恐怕他们已经被沙城附近联合起来的军阀给吞了,要知道军阀早就看他们不爽了。
这也是两大匪帮所有人会真正归顺于锦荣的原因。
土匪嘛,古代称之为绿林好汉,锦荣上辈子打过不少交道,这回和他们相处起来也容易多了,虽然大多不识字,做事也凭着一股子血性,但也正好为锦荣所用,她现在需要的就是一批真正忠心于她的班底,不需要太聪明,有多少能力,忠心够拼就好了。
他们信奉强者,所以即便锦荣是个女人,但剪了短发,换上短衫,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还有一手好功夫后,也没什么关系了。
恐怕方家人看到现在的锦荣,也很难认出来了,那个平素穿着洋裙,穿着皮鞋的千金小姐,已经变成了一方土匪头子的方老大了。
造反起义这种事,锦荣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她忍不住感叹,果然是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做多了会上瘾的。
所以如何把土匪训练成军队,锦荣也是有过经验的了。
对新沙帮的人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原来两位帮主,现在的亲家,初次见方锦荣时,他们都认出了她是个女儿身,不以为意,没想到她的几句话,一手动作便在短短半个月之间改变了沙城的局势。
那一身的功夫也够厉害,在他二人之上,他们也不知道方锦荣的来历,甚至于这个名字是不是真的,除了是来自北方之外,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改变了他们,还有两个帮派。
以前为了那些仇怨害死了那么多兄弟,他们心中有愧,现在能跟着方老大把那些外国鬼子打出中国人的国土,不再让外国人欺负中国人自己的同胞,也算是不枉为男儿了。
这当然是受方锦荣洗脑过的,对于这些可能大字不识的粗人,她毫不吝惜时间去给他们做演讲,尤其是洗脑式的演讲,不会做没关系,跟着她走,听她的指挥。
古代的时候她还不怎么敢这样做,担心被当成妖言惑众了,但现在不一样,这个时代至少比古代包容。
除此之外,她要教会他们什么是兵,什么是匪,真正的兵,不是欺压百姓,征收保护费,腐朽政府的走狗,而是保家卫国,战无不胜的英雄。
她要把这个认识烙印在她底下所有人的心上。
后面甚至发展到了后来的方家军,每有新兵入伍,首先的仪式就是方大帅热血沸腾的(洗脑式)演讲了。
因此,他们眼中,没有男人女人,只有大帅,方大帅。
这也是后话了。
锦荣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带领一帮土匪完成大业,她首先要做的是把‘匪’变成兵,训练成一支纯粹的军队,不掺和任何其他势力成分,在初期只要纯粹就够了,至于其他,等到有了话语权再说。
训练军队需要很多东西,钱,粮食,兵器,还有人。
钱这东西来得容易,国内的资本是禁不起折腾了,锦荣也没丧心病狂到让已经百病交集的苦难民众再雪上加霜了。那就折腾国外的资本。
这赚钱的本事在哪个世界都一样,当锦荣肯全力以赴时,外国的白银又哗哗流入到锦荣的口袋,再投入到她的军队建设里。
这个世界,有了钱,那什么都好办了,无论是要粮食还是兵器,对那些外国商人,锦荣就一句话,只要你们造得起,运得进来,什么样的价钱我都给得起。
那些外国商人自然满口答应,这样的大单子,做上一笔就足够吃一辈子了,再加班加点的同时给在中国的人脉打招呼,必定要货物顺利到达。
他们又在背地里笑这个中国人是冤大头时,锦荣也在心中冷笑,现在是腾不出时间,找不到人来建工厂,等先应付过去,打好了基础,看她还看不看得起这些低劣粗糙的枪支炮弹,她敢说前几世她在世国家发展巅峰时,制造出的都要比这些东西好上不只一两个档次。
前面三样已经解决了,还有最后一点,也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人才。
这点比较麻烦,好在建设初期,锦荣一个人也能顶得上。(果然,她是最棒的。)
当然招揽人才这一项,她也不是什么都没做,锦荣还是有安排徐春生和苏月去美国帮忙联系留学生和一些教授。徐春生和苏月就是之前那两个匪帮帮主的弟弟妹妹,险些成了对生死鸳鸯的可怜人。因此,他们也非常感激方锦荣,如果不是她,也就没有他们的今天了。
像炒美金等外汇还有制造金融危机的事情,锦荣也安排他们去做了,这两个人是帮派里少有的读过书的聪明人,他们的哥哥又在锦荣手底下做事,锦荣也对他们很放心。
虽然成效比较缓慢,锦荣也提醒他们不用着急,这事可以慢慢来,她相信只要名声打出去了,该来的人还是会来的。
当锦荣的匪帮除掉阻碍的军阀,并且成功占领了沙城之后,方家军方大帅之名,没有人不会知道了。
从大总统到死亡又换了几位,短短四五年,锦荣成功将这么一帮近乎两千人的乌合之众拉成了沙城乃至整个湘地赫赫有名的军队。
这时候,才说得上有了真正的话语权,足以左右华夏的局势。
*
方老爷下了洋车,一身黑色长衫显得儒雅,他手里紧攥着一张报纸,快步走进了方公馆,
“舒璇,舒璇,你快过来看看。”
舒璇是方大太太的名字,方老爷很少这样直呼她的名字,这次却是失了举止。
“怎么了,老爷?”穿着一身低调青色旗袍披着灰色披肩的方大太太踩着高跟鞋走过来,
方老爷已经顾不得了,把报纸拍在水晶茶几上,带着玉扳指的手指着封面,声音急促道,“你快看,这是谁?”
方大太太这几年视力不大好了,还是丫鬟拿了眼镜过来戴上才看清报纸封面上的照片。这一看,差点没把她给吓晕过去。
一身白色军装,利落的短发,戴着军帽,高骑在大马上,手握马鞭,帅气而冷峻,俊朗不凡。
下面的新闻标题说的是‘沙城军阀方锦荣’。
“这、这怎么像我们家锦荣啊?”方老太太慌了,连忙看向丈夫,眼里满是希望能有个解释和肯定。
“什么像啊,这分明就是锦荣,人家现在还是南方有名的方大帅,手底下五万多人呢,还有枪。”方老爷喘着气重重道。
他是真没想到,小女儿一声不响离家出走居然混出了这么大的名堂来,还真是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方大太太却是不禁泪雨如下,锦荣在南面建设军队四五年,而方家也找了她四五年,当初她一走,整个方家都闹翻天了,却遍寻不至。
她天天念着自己心肝宝贝肉,外头什么风言风语都有,方大太太压根就不信,她家锦荣不是那样的人,但她究竟想做什么,方大太太也不知道,更是不敢想,只盼着她能早点回来。
方老爷是在政府工作时,同僚给他的南面的报纸,他才知道这事,一时顾不得旁人惊奇的目光懵了急着回家。现在气过之后,理智又回来了,分析起此时的利弊,立刻对管家道:“快打电话让老三,老四,老七回来,说有锦荣的消息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在五点
锦荣的军装形象主要参考刀马旦的林女神的男装
(快穿)富贵荣华 第67章 铁血金粉
方大老爷这一通电话把在央行里上着班和客人谈生意的方四少, 还有躺在温柔乡里的方七少都给叫了回来。而他们看到报纸也是惊讶不已。
方家得了消息,急着开家族会议, 乔家那边也不慢, 听闻后,方家外公乔老先生, 大拍了一下桌子,激动的脸色气血红道,“不愧是我乔某人的外孙女, 有胆气, 不输于男儿。”
之后乔老爷子还特地赶紧打了电话给方家,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这一下让有些躁动的方大老爷平复了有些激动的情绪。
他父亲去世后,一直是老岳山大人给了他不少教诲, 别看乔老爷子只是一介商人, 当年饱读诗书,考过前清的举人,若不是家中突变, 也不会弃文从商,便是如此, 在政界也有不少人脉, 和方大老爷的父亲结交甚笃,方老爷子去世后, 他便帮着方大老爷现在的位子越做越稳。
这回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还是要听听乔老爷子怎么说。
乔老爷子也能理解女婿激动的心情,怎么能不激动, 方家,乔家,还有各方姻亲,政界商界人脉遍布,唯独少了个有力的掌握军权的人物,还是一方军阀。
谁都知道,这年头,什么最硬,不是黄金,不是官位,是军权,是枪杆子,有人有枪,任谁都得听你的。
真是没想到啊,他乔某人的外孙女能闯出这样一番大名堂来啊。
方大老爷也是抱着同样的心情,他疼爱这个小女儿不假,但重视程度未必胜过另外两个儿子,重男轻女罢了,毕竟这世道女子总归比男子艰难些。但不曾想,他这个女儿简直超出了他的想象。
若说四五年前,她让他丢尽了颜面,生尽了气,那么今日便是骄傲无比,扬眉吐气。回想在之前同僚的怪异眼神,方大老爷就自得不已,就算现在因为女儿当了军阀的缘故让他丢了政府高官的位子,他也毫不在乎。
有这个女儿立着,谁敢惹他们方家。
和乔老爷子一起在电话里回忆锦荣小时,共同骄傲自得这个小女儿和外孙女时,方大老爷还时不时瞪了大儿子和二儿子一眼,瞧瞧你们这熊样,连妹妹都比不上。
方家这一辈全都按年纪排序,不分房,方家大房长子方怀沛行四,幼子方怀云行七,而锦荣就是方家的九小姐。
方四少还好点,他现在至少在央行的职位不错,也算小有成就的人了,而方七少则是经常在红粉堆里打滚,是交际场上有名的浪荡公子。
他摸了摸鼻子,以前骑马赛车就比不上小妹,现在,额,对比一下,还是比不上。
方大太太和这些男人想的却不一样,担忧道,“可锦荣在外面受了那么多苦,还有她现在在军队里打混,日后的名声怎么办?”
“目光短浅。”方大老爷原本还想骂句更狠的,但想想电话那边还是老婆她爹,还是收住了口。
乔老爷子也语气颇重地指责了女儿一句,“你这些年是越发看不清形势了。”
现在可不比四五年前,形势内忧外患得连他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都有些心惊了。
方大老爷说一句,方大太太还敢怼回去,但一向在她心目中地位最高最有威严的父亲发话了,她也就讷讷不敢言了。
“歇歇气,喝口茶。”电话那端是乔老爷子的现任太太,陆氏,这么晚了乔老爷子还在书房这边给方家打电话,年纪大了未必撑得住,若不是知道说的是极为重要的事,她早就劝他先休息了。
乔老爷子接过茶,喝了两口,又继续说了下去。乔老爷子可没想着只是说一两句震住他们,而是仔细给他们掰扯清楚了。
“当初我要分家产给锦荣,正是因为看出了她的心思,怜惜她一身才华心志无处施展,想用钱财让她过得心平些罢了,没想到她是个争气的,懂得自己去争取而不是怨天尤人。”
方大老爷和方大太太面面相觑,并不知道这样的内情,他们也只是以为锦荣格外讨乔老爷子喜欢罢了,没想到老人家看得这样远,这般透彻。
倒是他们这做父母的不够格了,难怪四五年前锦荣离家,乔老爷子虽然也帮着找人,但也没多担心,说是以锦荣的本事,在外不会有什么危险,方大太太因此还埋怨过父亲呢。
现在想想真是惭愧。
乔老爷子最后道:“你们生了个好女儿啊,千万别小看了她,更别插手她的事。”
方大老爷点头称是,更是郑重做了承诺,方大太太虽然心里不愿,但也答应了不去南方看女儿。
“你们若是真的担心,或有什么其他想法,你们别亲自去,不能代表方家,找个小辈就好了。”乔老爷子语带深意道。
他也不能完全干预方家的事,方家家族又不止方大老爷这一方,只要大的原则不变,小的地方就随他们去折腾好了,反正他那个外孙女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已经挂了电话的乔老爷子躺回摇椅想完,忍不住笑了。
子孙辈终于出了个厉害角色,日后的成就不会比他低。
这边挂完电话后,方大老爷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抬头在方四少方七少两人扫了一圈,这种事当然是交给自己这一房人去做,相信另外两房也不会有意见。
方四少和方七少心提到了嗓子处,最后听方父沉声道:“老七就你去吧,去南方看你妹妹。”
方七少立刻苦了一下脸,他还有好多佳人有约呢,不过他也知道这事攸关,在心里抱怨了几句后也就乖乖地听话了。
方四少听父亲点了二弟,心底划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过来,毕竟他在央行的工作也忙,这种大事自然归父亲做主。
方大老爷点方七少也是有原因的,诚然长子怀沛更有能力更稳重,反观幼子怀云整日无所事事,贪花好色,但方大老爷不得不考虑影响,方家小女成了南方赫赫有名的军阀,率领数万大军的事很快所有人都会知道。
这时候也注定了方家成为了众人眼中的焦点,这对于他们未必是好事,长子代表了张家,又是在政府央行工作,若是去了,反而会惹人更加注意。
让小儿子去更好,就是对外说他是去南方捧戏子的都有人信。
方家家族经过商议后,也同意了这个决定,而且对外的态度一致不承认不否认。当年方九小姐离家的事情虽然方家没有对外说过,但为了寻人,也动作大得惊人。
当时就有人猜测方九小姐和钢琴老师私奔了,或是去闹革命,前几年的学生运动不是闹得就挺大吗。但万万没有想到,方九小姐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南方拉起一支军队,而且已经占领沙城等湘省多地。
这么大的事,方家还含糊其辞,方大老爷甚至还托病请假在家休养,拒绝一切来客,这让在央行上班的方四少不胜其烦,甚至有些羡慕在家族决策过后就前往南方的弟弟。
沙城,
和几年前相比似乎没有两样,但仔细看,却有许多的小变化,比如路面平整了许多,街上的妇孺走动多了起来,而且面色还好,衣裳干净,有些补丁却不破,看得出来生活水平高了很多。
而且军队巡逻严密,且不像以前的兵欺负小老百姓,偶尔还打个秋风,沙城人都说,这才是真正的兵,给沙城人带来稳定的安全感。
沙城的日子的确变好了,锦荣带兵占领这个湘省最重要中心的地方后,便着手治理了起来,发展工农业,她需要建很多军用工厂,也就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她给的待遇绝对不低,还有征兵,因为当她的兵,不仅自己有饭吃,还能领兵饷,许多人都积极参兵,这个年代,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吃饱肚子而已。
锦荣不会认为他们的观点不对,而且因为他们成了她治下的城民,她对他们也负有责任,给他们衣食,教导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家,自己的国。这本就应该是他们做的。
锦荣和大多的将军不同,她当皇帝多过于领兵的将军,而且她自认在位时是一个负责的好皇帝。光是爱民就胜过了很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