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国外当军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棒槌儿
接下来就是提炼,他们的方法是,首先将冷藏保存的培养液调节至ph2.0然后加入醋酸戊酯(当时称香蕉精),不断轻摇,含有青霉素的醋酸戊酯即浮于表面,与下层菌液分离后,用ph7.0的蒸馏水提取数次,再经木炭脱色,氯仿再提炼,最后溶于水中,提炼即告完成。青霉素的提取工艺并不复杂,但昆明的中防处设备极其简陋,试剂和药品匮乏,遇到了不少困难。首先是缺乏提炼用的醋酸戊酯,无法进行提炼工作,幸承美军赠送了几磅,珍惜使用,才使提炼工作初步完成。提取液须检定效价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但当时没有检定用的标准品,不得不用美军医院使用的pfelzzer药厂生产的十万单位青霉素一瓶作标准品。青霉素制品必须干燥保存才不致丧失效力。
由于青霉素对热极不稳定,须冷冻干燥。虽然冻干设备在欧美较大的实验室已普及,但在中国却极为匮缺。冷冻干燥分为化学和物理法两种,当时只能选择较为节省的化学干燥法,但干燥剂却成了问题,仅有从印度带回的几磅硫酸cas04),不足时用石膏粉补充。至于干燥设备,全由他们自行设计。设计工作由黄有为承担,画出图纸后委托昆湖电厂机械厂制作,真空表由普通水银气压表代替。具体操作过程是将青霉素提取液分装若干安瓶,冰冻后,将安瓶与干燥器上的橡胶管连接,冰盐浴保持安瓶温度在一21c以下,抽气24小时后即得到干燥品。
1944年9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青霉素成功,第一批出品仅5瓶,每瓶5000单位。其中两瓶送往重庆,两瓶分送英、美两国鉴定,均获好评。余下一瓶他们自己保存,据说至今仍珍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抗生素研究所。关于第一批自产青霉素的效价问题,文献有2.5万单位/支和5万单位/支两种说法,但均没有说明根据。
汤飞凡本人对此有十分明确的记述:“即以单位而言,吾人检定为五千单位,而屈浦上(coltripp)在重庆歌乐山中央卫生实验院查验结果,则为四千九百五十单位,后更获英国牛津大学及美国wisconsin大学之报告,均予吾人甚善之鼓励,是又为吾人未敢
预料者也”由此判断,前两种提法均不准确。第二批青霉素即进行了临床试验,由惠滇医院姚汉平医生选出外科创伤后血中毒症,已治疗无望的病例数人,注射自制的青霉素后,均痊愈,以后又在昆华医院进行临床试验,效果甚佳,且无不良反应。
1944年,中国研制成功青霉素之时,美国又有20多家厂商加盟青霉素生产,产量已由1943年底的仅能治疗2万8千人,增加到能治疗200万人。即便如此,青霉素也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如当时lancet杂志就介绍用含活青霉菌的纱布包扎化脓性感染的浅度创伤患者,并认为在青霉素尚未普及之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我国尚未有使用青霉素治疗的临床观察报告。
1944年10月,由美国援助的500x100,000牛津单位的青霉素运抵我国,为了能合理使用这批药品,卫生署会商军医署成立了管理分配委员会。足见对这批为数不多的青霉素的重视,从委员会的组成看,这批药品可能主要供军方使用。这大概是首批由中国政府直接控制使用的青霉素。单就我国青霉素尚极其短缺这一情况而言,我国青霉素的试制成功,在当时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但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实在是落后,想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青霉素,实属困难。最后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于1948年1月才完成工业生产。
这样一个制药界的牛人怎么能让他不为我所用呢?李获之知道汤飞凡和他的团队,已经在昆明提取出青霉菌。只要有了青霉菌种,李获之就能完成设计一条超过当今世界几十年的生产线来。李获之决定马上动身去昆明,不但要说动飞凡和他的团队。更重要的是要去接民国的另一个牛人———贾小侯。他已经从西安坐飞机来昆明了
跑到国外当军阀 第十二章 面见牛人贾小侯
李获之一行坐着汽车,经过两天的颠簸才来到昆明。一到昆明,李获之就叫司机把车直接开到昆明机场。
车队在机场的候机楼外停下,李获之看了看手表,告诉随从说道:“时间还早,你叫人去买点吃的,再叫人去机场联系下我们进候机楼等着。”
“是”随从立正回答道,转身去办李获之交代的事情了。
李获之,在车上等了大概10分钟,就见从机场里走出一行军官。其中一个走在前面的是一位上校军官,李获之,一见此人向车走来,连忙下车。向上校军官快步走去,快要到身前时,立正行礼道:“三叔好。”
来人上前一把拉住李获之说道:“快让三叔看看,嗯,我的恩儿长高了,也壮实了,都成大人了。”这个被李获之叫三叔的人叫李宏闵,是李弥的堂弟,兄弟中排老三,李获之应该叫三叔。李宏闵是当年投奔李弥参军的,一至在李弥手下。后来,被调到昆明机场保卫团当团长。听说自己堂哥的次子来了机场,
就跑了出来。李获之说道:“三叔安好,三婶安好。”
“都好都好”李宏闵回答道,又问道:“你父亲可好啊”
“好!父亲现在是身体倍棒,吃啥啥香。”
“嗯,好啊,我们都有好几年没见面了,今天,我们叔侄一定要好好聚聚。”说完拉住李获之的收向机场的办公楼走去。
来到办公室里,叔侄俩坐下,勤务兵把茶沏上。李宏闵说道:“恩儿,此次来昆明有什么需要三叔的,只管开口”
李获之说道:“不瞒三叔,此次来昆明的确有事需要三叔帮忙。”
说完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道:“三叔,这是父亲写给你的信。”
李宏闵接过信打开看起信来,李弥在信上重点说了,他们现在有个大计划,成功的话,能够荫及李家今后几代人,希望李宏闵能鼎力帮助恩儿,具体事宜,由恩儿口述。
李获之,在李宏闵看完信以后。把当今形势和大家商量的计划娓娓道来,当李宏闵听完李获之说完的计划后,沉默了大概1分钟就说道:“我李宏闵,本来就是李家人,和你父亲一直是共同进退,现在大哥要干大事怎么能少得了我。恩儿,需要什么你但说无妨。”
下午3点钟,一架美国产的dc-3民用客机,从天空冲下跑道,经过高速的滑行缓缓的听在了机场的跑道上,机舱门打开,从飞机上陆续走下许多乘客。其中一位大概50岁左右,身穿上校军服手提皮箱的军人,走下飞机站在机场的停机坪上,抬头左右看了机场的全貌,正准备提箱向机场外走。
一个身穿国军军服的士兵走到他的面前,立正行了个军礼说道“长官好!请问您是贾小侯,贾上校吗?”
我是贾小侯。贾上校好,我是第八军驻昆明机场联络员奉命在在此等候贾上校您。请这边请,说完接过贾小侯手中的皮箱,用右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贾小侯在这位士兵的带领下来到机场外等候在外的一个车队前,李获之的车队早就在此等候,李获之站在车前,面带笑容的看着贾小侯向车队走来,当见贾小
侯离车队只有10来米的时候。
李获之马上疾步上前来到贾小侯的面前,立正敬礼道“贾叔叔好,父亲李弥让我在此等候,父亲公务繁忙没能亲自迎接您,还请谅解。”贾小侯,回礼道“哦,你是李弥将军的儿子?我和李弥将军在昆仑关一役后,分别已经快5年了,不知李将军可好。”
“谢谢!贾叔叔的关心,父亲很好。贾叔叔快上车,我们今天要赶到昆明住下了。请。”待大家上车后,车队缓缓向昆明城里开去。
昆明(kunming),云南省会,又名“春城”,中国历史文化名
城,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南地区(仅次于成都、重庆)第三大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昆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区拥有3000年的文明史。约3万年前,即有人类生活在滇池地区。战国至东汉初,滇池周围的“滇人”建立滇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滇文化”。公元前109年,西汉设益州郡,将滇池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公元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国时称鄯阐城。拓东城、鄯阐城分别为南诏国、大理国的东京。1276年,昆明设中庆城,首次成为省会。明代,大量移民进入云南,昆明汉族人口首次超过本地土著居民。明末清初,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永历帝、吴三桂先后在昆明或建立政权、或建立皇宫。1911年的“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
1905年,昆明自辟为商埠及1910年滇越铁路的修通,使昆明成为一个开放城市。1915年,昆明爆发“护国首义”,全国响应。
1919年,设云南市政公所,为昆明设市的发端。1922年改设昆明市政公所。
1928年8月1日,成立昆明市政府。抗战时期,昆明成为支撑中国抗战的经济、文化、军事重镇之一,成为著名的“民主堡垒”。抗战的爆发给昆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各地涌入的国民政府要员,大学教授,银行家,商人以及各路军人,跟随南迁的老百姓以及援华的美国军事人员在这里汇聚。昆明的人口暴增到空前的50多万,使昆明成为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城市。
李获之的车队在繁华的昆明街道上一路穿行来到国军军官接待所,随说是接待所,但是它是一处原本当地有名的商人的私宅改建的,该商人一家投靠了汪伪政府,这处宅院也就被当敌产查没,改建成军官接待所。里面设施齐全,环境优雅。在战时的昆明那是数的着的豪华宾馆。
进入接待所后,李获之叫人把贾小侯的行李拿去房间,然后拉着贾小侯进了自己的房间,边向房间走,边说贾叔叔,旅途劳累,还没吃饭吧,我已经给你摆下了接风酒。进到房间,只见房间里的餐桌上早已经摆上了酒菜,桌上摆着气锅鸡,清蒸大头鱼,彝山烤羊腿三样云南的名菜,外带两盘素菜,三荤两素。一瓶茅台酒,两只杯子。李获之拉着贾小侯来到桌前坐下,拿起,酒瓶给两人的酒杯边斟酒便说道,现在,是战时,云南又是贫苦之地,贾叔叔的接风酒,的确是太过寒酸。还请贾叔叔不要见怪啊。哪里哪里,这就很好了,现在,正是国家蒙难,国民受苦之时,能有如此美味实属不易啊。李公子休再要客气,不然老朽真的无地自容了。
听了此话,李获之知道,贾小侯是一个忧国忧民之人,不是贪图享乐之徒。收为己用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两人入席,开始用餐,你来我往的喝了起来。菜过五味,酒过三巡。李获之话锋一转问道,不知道贾叔叔,对当下时局怎么看?,放下筷子道“抗战的胜利已经为时不远了。我看小日本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长不了。”嗯,我也有同感啊,但我最担心的就是最后时刻小日本会狗急跳墙,对我军,我国百姓带来大的伤害
啊!李获之道。李公子所担忧的,老朽也有同感啊,小日本手中有先进的武器,特别是有毒气和细菌武器,要是鬼子在最后时刻,抱以同归于尽的思想的话,对我国军民那是会造成无尽伤害啊。这也是为什么,接到何长官的调令。老朽马不停蹄的赶到云南原由啊。
贾叔叔,你可有什么好办法?李获之问道。哎!不瞒李公子说,好办法没有,只能积极防范鬼子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要多准备防毒和防病毒的物资,药品。对官兵们进行防毒,防病毒武器的教育,把损失降到最低。贾叔叔,你所说的的确能行之有效的降低我们的损失,但贾叔叔,你想过没有,这样被动的防御终究不是办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王道。哦,那李公子有什么好的办
法,老朽愿闻其详。
跑到国外当军阀 第十三章忽悠民国俩牛人
“贾叔叔,我认为无论在战略上的,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还是在战役上的,消灭敌人才能保护自己。无不指出要想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必须有足以让敌人快速毁灭的武器与手段,要让敌人想想都胆寒的致命武器。要有能震慑敌人,让敌人不敢生出对我们,使用大规模杀伤武器之心。只有力量达到和超过敌人,敌人才不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欧洲战场上,德国人为什么不使用毒气对盟军发起攻击,因为他们知道盟军也有毒气。一旦使用,盟军会十倍百倍的对德军使用,最后只能是自食其果。”
李获之继续说道:“贾叔叔,你回想我国至满清以来,共计被外来列强侵略了不下百次,每次战争都是我们挨打抵抗,最后苦苦哀求,签下无数丧权辱国的各种条约,才能幸免灭国。小日本之所以敢侵略我们,也正是他们船坚炮利,武器精良。天上有各种飞机,地上有坦克大炮。对我们有着巨大的优势。要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是小,关键是我们必须要有震慑列强的手段,才能免除下次被列强侵略,生灵涂炭,举国狼烟的悲剧重演。”
贾小侯听到李获之的一番话,无比震惊。此子一番话,论点新颖,但又切中中国当今之要害。句句令人深醒。此子小小年纪就有此高瞻远瞩的目光,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啊。贾小侯双眼盯着李获
之,在他脸上左右观看,只见李获之,目光尖锐,面色凝重。说道:“李公子所说让老朽领教了,老朽听完此番话也是茅塞顿开啊。但是,中国的国情是数百年的积贫积弱,要想有此手段谈何容易啊。”
听完贾小侯的话后,李获之说道:“贾叔叔此话差异,中国为什么会在最近百年越来越弱,你看看这几百年来我们都在干什么?满清政府把汉人当奴才,怕汉人的科技发展,赶走他们,他们自己不但不重视科技,还不让汉人发展科学技术,而到了民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谁又有心事发展科学技术?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到了委员长这儿,日本人打进来了,他却还要先打内战。”(因为知道贾小侯是西安事变的参与者,是反对内战的。)
李获之顿了顿继续说道:“委员长,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都不忘排除异己,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哪管百姓生死,就更别说发展国家的国防科技了。眼看抗战就要胜利了。委员长又在积极准备内战了,内战一开,国家又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如何能发展?你在看日本,至明治维新已来,从一个比我们弱得多的小小岛国,发展成比我们强得多的列强。不发展当然难了,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不怕自己弱,就怕以烂为烂的不向前发展。”
这番话,对贾小侯的震惊就更大了,他可是留学过日本的,日本的发展历史和先进程度他是有亲身体会的,但以往只认为中国是因为战祸不断不能发展,而从没想到过,想发展是不会计较环境的。之所以中国不能发展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能站在为民族复兴全局的高度的领导人。
贾小侯连忙说:“听君一席话,让老朽茅塞顿开。我今天才知道了为什么我国不能发展,频频被人欺负的原因啊,见识还不如一个10多岁的娃娃。老朽真是白活50来年啊。”
李获之接着问道:“贾叔叔你太过谦了。不知道你老对当今的国际军事武器的发展有多少了解?”
贾小侯回答道:“老朽虽然在汉中当教官,但时刻关注着世界上的最新的武器发展。德国的g43半自动步枪,和美国的m1加特兰半自动步枪,在欧洲和亚洲的战场上有着巨大的火力优势看来,世界已经进入自动步枪时代了,苏联人的喀秋莎火箭炮,火力上是面攻击,简直是无坚不摧啊。美日的海战也已经进入了航母时代的到来,以后的海军没有航母就只能挨打了。”
李获之笑着说道:“嗯,看来,贾叔叔真的是一直在关注世界上武器的发展。“不知道贾叔叔听说过原子核裂变现象?”
“你是否说的是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提出的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理论。我看过他发表在杂志上的论文(年轻时留学过美.日.德。精通三国语言。)说可以用这种想象生产威力巨大的炸弹。不知道真的假的。贾小侯说道。
李获之回答道:“真的,据可靠消息,美国德国还有日本都在研制这种炸弹,美国的进展最快,可能明年就能成功。”
“这是好事啊,美国是我们的盟友啊,看来日本人猖狂不了多久了。”贾小侯说道。
“贾叔叔,对抗战是好事,但你想过没有,一旦小日本完了,我们和美国还能是盟军吗?他们就不需要我们了,国与国之间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中美都是大国,难道我们就只能永远当美国人的小跟班吗?只有我们也掌握了这个炸弹,我们才能不用给美国人当跟班,也才能不惧怕别人再次的侵略。”
“李公子所言极是啊,但我们的政府没有这个计划啊。贾小侯回答道。
李获之说道:“委员长是指望不上了,我决定自己搞,只有把这个东西搞出来,中国人才能挺着腰杆做人。不瞒贾叔叔,此番让你老来到这边陲之地,就是想让你主持研制这个东西。”
贾小侯看着李获之那双真诚而火热的双眼,他看到了一个中国人向往自己民族强大的滚烫的心。
贾小侯道:“小李,你想过没有,这可不是小项目,你有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吗?凭我们的人力物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搞出来啊。”
“贾叔叔,我刚才说过,什么事情都怕敢干,只要我们敢干,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哪怕当了裤子,搞一百年也要搞出来。”
“好,好个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了你这句话,我就把下半生交给你了。“李获之和贾小侯的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两人都用热泪盈眶的双眼凝视着对方的眼睛。那眼神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更是相互的承诺,此生不达目的,死不休的承诺。
云南昆明的一处茶馆的雅间里。李获之正在这儿会见民国的另外一位牛人汤飞凡。当汤飞凡接到李获之的请柬后,犹豫了一个晚上,不知道是否应该来见李获之,来人只说是李弥的次子,找他有要事相商。汤飞凡是个做学问的人,平日很少应酬。也不知道这个李获之找自己到底有什么事情。到底是他自己要找自己还是受李弥的委派。最后想想自己也没什么值得李将军觊觎的,就来到了这间雅间。
李获之早就在雅间里等候。一个身穿军装,戴着一付近视眼镜,身材偏瘦的军人进入到雅间,李获之连忙站了起来,说道:“汤教授,你来了,快请坐,小二,上茶。”
汤飞凡抱拳说道:“让李公子久等了。”汤教授客气,来来快请坐。”
等两人坐好后小二,上好茶后,汤飞凡首先问道:“不知道李公子找我,有什么要事商量啊?”
李获之说道:“汤教授,你们是否在研制盘尼西林?而且已经提取了菌苗?”
“哦,李公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怎么知道的你先不要问,我问下汤教授,你们是否准备工业化生产啊?是否已经在建设工厂呢?”
“当然,准备工业化生产,不过工厂还没建设,主要是战争时期,美国方面对我们的支援也是有限的。”
李获之继续问道:“汤教授,那你想不想马上开建一制药厂,把你们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早日为广大的中国人民,解除病苦做出积极贡献啊?”
“那当然想啊,难道李公子有办法搞到制药厂的工业设备。”汤飞凡问道。
“汤教授,请看这个”说完掏出一张图纸,这张图纸是李获之按60年代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所画的,这套设备比现在美国的生产线生产成本和效率那是大大的提高了。汤教授,那是识货之人,一看就知道这笔美国人的生产线要高明得多。急忙问道:“李公子,你手里真有这套生产线?”
李获之回答道:“当然,我没理由骗汤教授你,只要你把你们提取的菌种放入这条生产线,盘尼西林就能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我可以承诺生产出来的盘尼西林在中国平价销售,争取老百姓都能用得起。让你们研制的药能正真的服务老百姓。”
“汤教授,你和你的团队来我的制药厂,我可以高薪聘请你们研制新的药品。而盘尼西林生产出来后每卖一瓶,我给你们1美分的技术专利费,这可不是小数目了,我们一条生产线每年保守估计能达到1千万瓶,要是以后,多建几条生产线那就更可观了。关键是,我知道你和你的团队成员们都有一颗为全人类研制药品,为全人类的健康造福,我想你们也知道在现在的单位工作,要想完成你们的心愿那是遥不可及的梦。而给我工作,我会让你们达成所愿。”汤教授听了李获之的话后陷入了思考。
大概5分钟之后说道:“李公子,钱的多少我不在乎,我想问下你准备投入多少钱,研制什么新药?”
李获之回答道:“需要什么研究设备你开清单,我马上去美国采购,研究所,你负责,需要多少经费,你自己决定。我不过问。当然,所出成果知识产权属于厂里。但我还是回按先头所说的价额给你们支付技术专利费。”
汤飞凡听后沉默了几分钟说道:“李公子,你开出的条件的确很诱人。我也很想去你那儿完成我毕生想为老百姓制药的愿望,但想必李公子也知道,我等都有公务,不可能擅自离职的。”
李获之笑道:“这个,请汤教授放心,只要你们愿意随我去,我就有办法然你们正大光明的走。不瞒你老说,来之前我就找了何应钦长官,他亲自签发了调令,让你们去第八军教授官兵怎么防治日本人的生化攻击。这是调令。”说完掏出一张公文交给汤飞凡。
汤飞凡看后说道:“没想到李公子早有准备,看来是势在必得了。我现在就回去给我的几个手下说此事,想必他们也会悻然前往。李公子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