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人
因为在他们看来千百年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几乎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原在旋转的。其他地方要是有什么学术之说在中原人来看来就是蚂蚱比秋雁一样的可笑,但是现在皇帝却说了在中原之外崛起了新的文明,新的文化这就不得不让这些从来都没有将眼界移开中原大地的人觉得不可思议了!
有御史上言道:“陛下,这…这等事宜臣等以前从未听过,这海外真有这等文明?”
李建城对这人笑了笑,他说道:“是不是真的有这就要各位爱卿去寻找虚实了,夷人并不难找吧?朕相信在京城各位就能找到,不妨去了解一下去问一问!其实这事情并不需要问就能想明白的。各位想想看,建造一艘可以远渡重洋的大船需要多大的工艺手段就能明白。就以我华夏人来说,古时候是没有大船下海的,因为百姓们没有那个需求,陆地就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生存,但是后来就有了大船,在有了像我大明一样的大宝船这样足以远渡西洋的大型船只。
船只的建造这也相当于是一个摸索和探究的文化过程,它的发展是国家生存道路的开辟,这道理很简单,陆地满足不了百姓生存了于是百姓们去打鱼了。人越来越多打的鱼也就越来越多,船也就要更大更好的了,于是就像我华夏大地一样船越造越大,以至于能够远渡重洋的船只出现!朕说的这话你们能够理解是什么意思吗?”
李建城的话一说完群臣都面面相视开始互相讨论,李建城指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李建城眯着眼睛看着这些个国家领导人,看来要一下子让这些人明白工业文化和国力直接挂钩的道理是没那么简单的,但是没有关系,今天已经将这个概念先说了出来,让他们有了一个认知也是不错的,就在李建城准备稍微解释一下这个概念的时候,杨凌忽然站了出来。
杨凌突然就从大臣们之间站了出来,猛的就跪在了大殿前方,他满脸兴奋的欢呼道:“陛下真乃当世雄主,观一貌而窥全豹!陛下之慧眼真乃当世无双,实乃我大明之福,乃天下之福啊。陛下高瞻远瞩,臣…臣…臣实在是兴奋难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凌行动之乖张语言之夸张直叫人瞠目结舌,就是李建城也被下了一跳,他完全没有闹清楚这杨凌到底是什么意思,突然跳出来把自己夸了一顿,委实让李建城的老脸一红啊。就是拍马屁你也太明目张胆了吧,可以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在拍嘛,那时候朕肯定好好奖赏奖赏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即使你说的那么的耿直毫不夸张,但是朕也还是要保持谦虚的嘛,不能好好赏你啊!实在对不起啦,哇哈哈哈…
此时群臣的心里活动和李建城是相反的,这杨凌一直在他们心中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忠直、果敢颇有才学。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这丫的拍起马屁来简直就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抖量啊,直叫那些媚臣奸臣们汗颜啊。
但是杨凌却不管这些他大声兴奋道:“陛下刚才所说之意微臣全部明白了。陛下刚才所说百姓适以生存需求才下海捕鱼,待需求越来越大捕鱼也就越来越多,造船也就越来越大,适以才造出了足以远渡重洋的大船。陛下的意思可是在说海外诸国存在已久,发展之下现以人口巨大,不逊色于我华夏,以至于他们造出足以远渡重洋的大船来满足生存需求,甚至于将他们的文化和教义都传播了出去。
陛下那渔民打鱼以至于船只越造越大的说法实乃警世之言啊,若非需求巨大也就不需要那么大的船只了,现在他们也如同我大明一样拥有可以远渡重洋的海船,这也正说明他们必定也拥有这和中原大地一样多的人口,陛下方才所说的红薯等新形高产作物也是至海外流传而来微臣也知道,海外有此高产作物可见他们的粮食产量充足,但是他们还是需要远渡重洋,可见对方人口确实众多,若是有如此多的人口微臣也可以想象他们发展出了不同于我华夏的独特文化!”
杨凌解释出了李建城的话惊翻了在场的所有大臣,不明白的人这时候也都明白过来了李建城所说的造船理论。实属于如此啊,若非是有需求,若非是人很多,若非是陆地满足得了生存,谁愿意下海去捕鱼啊,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这些大臣们还是明白的!此时群臣们也开始意识道这小皇帝轻言细语说出来的那么一段话居然有这么大的道理啊。体会更深的人也有些朦胧的意识到了工业预示着国力的道理出来了,越是细细品味皇帝所说之话就越是有收获,一干内阁大臣包括方从哲在内也都开始正视起坐在龙椅上的李建城起来了。
李建城惊疑不已啊,他没想到居然有人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这杨凌果然是一个可造之才啊,超时代的眼光啊,李建城非常满意,他也非常的满足,有这样的人在他要搞工业文明的信心也就更大了,有句话说的好啊,任何时代都有些超长之人啊,李建城的工业文明之心那是百废待兴啊,这种具备超时代眼光的人正是李建城所需要的人才啊。此时的李建城非常的赞赏杨凌这个人。
李建城笑着唤杨凌起来,他道:“杨爱卿真是国家栋梁啊,一下子就能看出朕的意思,不错朕所说之意与杨爱卿一样,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在背后做后盾,他们是造不出来足以远渡重阳的船只。这个国家可能离我们太远对我大明造不成威胁,但是诸位以我中原学术界来说,对于另一个规模与我中原相似的文化群体,是不是应该予以了解予以重视呢?呵呵,那这就是学术界的问题了,朕就暂时不与讨论了,还是说说那个增加新型农作物的事情,这件事情就交给内阁去廷议了,下次早朝就说说有哪些农作物可以拿出来推广的。”李建城对此时宣样西方文化点到为止,不在多言。
内阁首辅方从哲稍微有些迟疑就站出来回应道:“是微臣遵旨!”
李建城点头,他接着又道:“另外就是依照朕刚才所说增加新作物以及推广新作物的议题,主要是推广,各部和内阁下去之后整和人手都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写一个计划书作为实施方案,上书到朕这里来。这是国家级议题每个人都得提提意见,凡是在京当官的,记住朕说的是每个人都要说说看法!你们下去之后都要找自己手下的人开开会,开会懂不懂什么意思,就是召集起所有人一起商量聊天,商量一个话题,听听他们的说法,选出最好的意见知道吗?开会是一定要的,从下到上都要开会,就是衙门的衙役和县太爷也得给朕一起开会,就是例行工事你们也得给朕装装样子,否则朕绝对会制裁你们的,明白吗?!朕会派人监督的,等统筹了这些意见之后,内阁和各部也要一起开会最后做出一份全部人都赞同的计划书出来,这次采取投票制,每人一票,不同意见少数服从多数,不允许出现一言堂。最后没有新的议题之后计划书就正是成立了!一个月之内,朕要看到完整的计划书,都明白朕的意思了吗?”
群臣都面面相视,皇帝提出的开会他们都明白,不就是平时的策仪嘛,只是这次规模大了一些!但是皇帝后来提出一个投票制度却让他们不解了,还少数服从多数,这意味这什么?意味着这次会议不在是官职高说了算每个人都有权去参议了!这对于那些小官来说是很好的消息,对于那些重臣们来说就又是一回事了,但是他们到也不是担心自身权利被削减了,只是对于皇帝提出的这个会议新制度保持了一份不理解和慎重,这可能是皇帝做事的新风格了,特别是那些有着各自党派的人更加觉得这种风格的不同寻常,也许是一次机遇。
皇帝的话没有人反驳,他们都表示了明白,虽然皇帝让所以人都开会有些夸张,但是却也表现出了皇帝对这件事情的重视,没有人会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古代就是这样皇帝叫大伙干什么,那大伙就干吧!群臣们再次参拜李建臣,再次高呼万岁,高呼英明!
工业皇帝 第二十五章 最纯真的人
此次朝仪到此还没有结束,李建城基本已经掌握了主场,在上场之前他一直都是忐忑的,他真的是连粉笔场都没有开过啊,叫他如何去管那些国家大员们,但是紧接着李建城悟通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不能用当前时代人的方向去走啊,比朝代范,跟着他们的思想走他肯定是要被这些人给虐死的啊,李建城才小学文化,但是历经社会的他深刻的明白无论在何种场合都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他的优势是什么,他的优势就是现代思想啊。
与其让自己跟着他们转不如让这些家伙们去猜他李建城的思想,他有一个很好的挡箭牌啊,那就是他李建城是皇帝啊。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做事是不需要解释的啊。为什么一定要去做一个明君,跟着朝臣们走,他李建城完全可以套用昏君模式做吾断独行啊!
想想看,古代哪个昏君是听朝臣们的话的,他李建城也不能听,听他们的妥妥亡国啊。而且他李建城将来要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特例独行的,所以更加不能跟着这些人的思路走了,虽然昏君模式会让人骂,但是你见过哪个朝代的昏君是被臣子们赶下台的吗?只要不是逼人造反了又有什么关系。
理和法都是如此,讲究忠孝的古代人是君要臣死也不会有那种踢皇帝下台的想法,所以李建城开口道:“对了此次会议的计划书全部给朕用白话文,简体字做记录和上书过来给朕看。那个….啥,实在是朕水平有限,太深奥的文章朕也看不懂。所以诸位爱卿可理解朕。”
李建臣打感情牌,朝臣们对此不知道说什么好,左都御史张问达还是站出来说道:“陛下,这如何使得,素来文章要议都有写法,如何能用简体字来写,这不是有辱斯文吗?”
张问达这话一说,朝臣们纷纷响应,都道这确实是有辱斯文。李建城却是做出一副不赖烦的脸色道:“你们都是这么觉得的吗?你们怎么就一点都不理解朕呢?还说为朕分忧,朕才十六岁啊,你们看看你写的那些文章,那一个不是咬文嚼字一大篇的,朕看一篇奏折不看到最一行愣是不知道你们在说些什么?这也是为人臣子干的事?而且稍微复杂一点的文章,朕还要找人翻译找人解读,这不是大大的加深了朕的负担了吗?为此朕每天大半时间岂不是都去看奏折了,朕年纪还小,长此以往其不得累死!”
李建臣这么说了,他很愤怒的样子,群臣们再次面面相觑,皇帝一天大半时间在看奏折?他不是连着三天都在木匠作坊里玩的吗?甚至都不回宫?但是这话有谁敢站出来说啊!
李建城看他们不说话,接着道:“朕叫你们改用白话文简体字上书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白话文简单实用,写出来的公文不是更具严谨性吗?什么事情都能一条一条写的一清二楚,朕刚刚治国,很多事情就是要知道得一清二楚才行,不是要看你们卖弄文采的。而且用白话文朕也能一眼就看出你们谁在瞎鼓弄文章的蒙朕,所以以后上奏折统统用白话文简体字,要将事情写得一条条有理有据的。这样便于朕学习成长明白了吗?”
李建城完全是一副不讲理的模样,他刚刚还说是计划书要用白话文,现在直接就改奏折也要用白话文了!张问达开了开口又不知道怎么说了,李建城说的也算是有理有据了啊,他要是在说什么,那不就是完全不体叙圣意了吗?在着李建城说的夸张,这时候谁站出来说话,万一李建城搞一句你是不是想累死朕这样的话,那就万死不辞了!
于是内阁首辅方从哲站出来打了个圆场群臣就同意‘暂用’白话文写奏折这件事情了,方从哲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对于李建城这样小小要求的改动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可惜的是他还是小看了李建城的阴谋,李建城见他们都答应了,并微笑着说道:“嗯嗯,不错,诸位爱卿真是理解朕的难处啊!就是该这样嘛,以后咱们君臣还要多多合作,朕年纪小,诸位爱卿可得多多照顾朕啊!”
李建城的这话让大伙觉得十分别扭,这皇帝明显就是在以小卖小啊,这哪是皇帝干的事情,但是这话他们也不好说啊,皇帝耍无赖这又有什么办法!
但是李建城接下来一句话却让他们炸了锅,李建臣说道:“前几天朕刚刚登基啊,朕想起了当年张养浩先生的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一句话就道尽了百姓的生活啊,朕是皇帝啊!为君,是天下百姓所朝拜的对象,但是朕却很少接触朕的子民,几乎就没有机会看到他们是如何生存的,朕觉得朕做为他们的君是很失职的!”
李建城这么说了,内阁首辅方从哲站出来说道:“陛下切莫如此说话,陛下至登基以来就一直心系百姓,一在强调臣等百姓之辛苦,要臣等心系百姓。如今又定下一个如此为百姓生活着想的国策实乃是仁主明君之为,想来天下百姓如若得知陛下如此心系他们,定当感激涕零!”
方从哲说话了,群臣们也纷纷响应,御史也站出来说道:“陛下心系百姓,当之无愧是天下英主!”
李建城满意的点头,他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妙赞了,朕只是随便说了几个意见而且,这为百姓谋利还是要靠诸位爱卿了,事情做好了这功劳也都是诸位的。朕想的是如何拉近朕和百姓之间的距离啊,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朕可以直接和天下百姓对话,知道他们的诉求和生活情况的!”
群臣们都露出了奇怪的眼光,李建城得意的接着说道:“这不,朕这几天忽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就和工匠们在作坊中研至出了一台机器,依靠这台机器朕就可以拉近和百姓们之间的距离了!”
群臣们此时都露出了惊讶之色,原来皇帝这几天在作坊里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啊,众人都很惊讶。此时他们也不知道李建城到底做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机器居然能拉近皇帝和百姓的距离。
史部尚书周嘉谟上前道:“敢问陛下,这机器到底是何种样式的,到底有什么功效可否让臣等一观。”
李建城笑了笑,就怕你不上钩啊,李建臣对这王安使了使眼色,王安点点头,拿出了一张早就准备好的报纸传递了下去!
这张报纸的颜色略深,版面上字迹清晰整洁,李建城这几天不但在做印刷机,他也将纸张也做了改良,虽然还是比不上现代用纸,但是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了!
群臣们传看了一下,方从哲站出来道:“陛下这好像是,我大明的邸报啊!”
李建臣点点头道:“没错,正是邸报,但是朕不这么叫,这个叫做报纸!这几天朕和工匠们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印刷机,就这么大一张纸上面的内容可以**间排版一晚上并可印刷出数万分报纸出来!朕先成立的一家报社,准备用这报纸将我大明的新鲜事,人物奇传,朝政大事什么的给发表在这报纸上,然后在发卖下去,让天下人都来观看,让他们都知道整个朝政的未来走向,就比如我们今天的朝会类容,朕明天就打算刊登在报纸上发表下去。朕不但要让他们知道,还要让他们都有机会发表看法,朕的报社有专门的投稿箱,若是有人对报社的内容发表了精彩的看法,只要观点合理,不管是谁朕就会将他的看法给刊登出来。众位爱卿以为这报纸如何!”
李建城话一说完下面顿时就炸了锅,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想出这样一个办法来,还说今天朝会的内容明天就会刊发出去让天下百姓知道,这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始料不及的。
户部尚书李汝华站出来说道:“陛下不妥啊,这朝政大事如何能刊登下去,若是让天下黎民都来议论朝政,这朝堂尊严何在,到时候法将不法,国将不国此事万万不可行啊!陛下!”
李汝华声语振奋,慷慨激昂。他一说完刑部尚书黄客瓒也跳出来说道:“陛下微臣复议,素来有民不议官之说,若是纵由黎民议论朝政非议官员,到时候朝廷官威不在又如何协管堂下百姓呢?陛下!”
黄客瓒说完左都御史张问达也接着跳出来道:“陛下,微臣亦觉不妥,朝政大事若纵由天下非议势必会流言飞起到时候臣唯恐损伤国体啊!”
李建城听着这些人一个一个的说着这样的话,他脸色渐渐变得深沉,听他们说完之后,李建城开口道:“朕听你们说了这么多,算是明白过来了,你们是不是在说朕的百姓都是!愚昧、刁蛮、暴力。丝毫不懂得人情世故,只知道非议朝廷,一点都体会不出朝廷带给他们的好处,是不值得去交流的对象是不是!”
李建城这么说了,群臣为之一阵肃静,李建城坐在上面,他年龄不大但是那满脸愤怒的样子阁谁看都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户部尚书催景荣站出来说道:“陛下臣等并非此意,只是……..”
“只是什么?”李建城没有让他把话说完,他接着道:“只是你们一个个的尊严都在你们的官架子上了是吧?只是朕将国家的政策告诉了百姓他们就不尊重朕了是吧?是这样吗?”
群臣都没有说话,李建城接着道:“朕读的书不多,但是朕知道什么样的人受百姓尊重受百姓尊敬,那就是给他们办实事的人?百姓的要求是朴素的是简单的啊,朕见到的百姓不多,但是朕保证朕见到的每一个都是最纯真的人,他们想的就是怎么过好自己的日子,是你们说的那样的刁蛮,那样的不讲理吗?”
李建城高举着百姓的大旗,打着上世纪70年代的口号‘百姓是最纯真的人’用来攻击这些大明的精英们,显然这些家伙们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理论,他们都找不到反驳李建城的话,李建城脸色一变哼道:“朕就是要站在百姓们那边,站在他们那群最纯真的人那边,帮他们说话!我大明太祖曾言不许旁闭言路,朕相信这话不是单指你们这些站在下面的人,朕相信以太祖心胸,这是对天下百姓们说的!朕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让他们知道你们这些人都做了些什么,敢做就不要怕人说!朕要让所有人都盯着你们!百姓们就是朕千千万万个御史言官,他们替朕盯着你们,看看谁在尸素餐位。谁在欺负朕身后那群最纯真的人!今天就到这里了,散朝!此事朕心意以决,谁要是敢在议论此事就以‘欲旁蔽圣听’罪论处,王安明白了吗?”
王安目光一冷,扫视下面一眼道:“启禀陛下,卑职遵旨!”
李建城点点头,一甩袖子站起来道:“退朝!”
工业皇帝 第二十六章 会后
李建城退走群臣们面面相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李建城的意思非常清楚了,他的这种作为完全就是在笼络皇权,李建城完全没有在这里宣扬报纸的宣传作用,他知道和这些明朝的土鳖们说这个完全就没有意义,反正他们都不知道,万一还让这些人警惕起来了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李建城拐了弯,将报纸变成了一种他巩固皇权的手段,完全不说报纸的作用,直接表明了报纸是用来监视群臣了,用这种方法带入这些人的思想,偏偏这些家伙还就吃这一套。皇帝的这种作为他们不是不能理解的,也不是没有先列,朱元璋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成立了一系列的特务组织,那什么东厂西厂,锦衣卫们不就是为了这个诞生的吗?
现在李建城搞一个报纸让天下人来监督官员的行为,更绝了!皇帝的心思也是人见皆知了,起码他们现在是往这上面想的,皇帝新上任想要巩固皇权这样的帝王手段无可厚非,起码他们意识到要是真的为这件事去和皇帝闹,皇帝绝对会给你一个欲傍闭圣听的罪名!在说拿什么借口去闹,李建城已经把太祖都般出来了,难道他们谁敢说不应该这么干,太祖心胸狭窄吗?
帝王手段不可逆大伙心里明白,而那些重臣们心中确实翻江倒海啊,比如说内阁首辅方从哲,皇帝手段之老辣之决绝真叫他不敢想象啊。对于‘人言可畏’这四个字他是在清楚不过了啊!一人成风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啊!皇帝用一张报纸就将人言给掌握在了手中,这对于整个偶像主义的朝堂来说简直就是一把吹毛可断的尚方宝剑,皇帝是想砍谁就砍谁了。就只是这种手段就可以看出这小皇帝心机之深用计之毒辣叫人不敢直视!
先前方从哲还夸李建城一句雄心可赞,现在就要认真说一句气吞天下了。但是方从哲还是觉得皇帝此举未免还是有些锋芒毕露了,不知道这小皇帝是否还是有后手,否者以当前局势还是一个字,难!
朝议一散,众人都慢慢离开离宫,这些朝廷大员们一个个心思都很活络。比如此时杨左二人就走在一起,左光斗先开口道:“杨兄,陛下此举唯实是有些冲动啊!当徐徐而图才对”
杨凌点点头道:“左兄所言不错,不过我观陛下眼光独到定然是心中另有一番光景!”
左光斗笑了笑说道:“陛下年纪轻轻确实是眼光独到,就是那造船论在我品来也是食髓其味,当真是不同凡响!哎…”
左光斗莫名其妙最后叹了口气,杨凌忙问道:“左兄何故叹气!”
左光斗说道:“我只是可惜陛下侧仪无人啊,否则何至如此被动!”
左光斗的话也正是杨凌的心思,皇帝身边确实还没有一个可以商议对策之人恐怕这也是现今大多数人的想法,此时他们肯定是各怀鬼胎。
现在且不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反正李建城不在乎,他所有的行为就是要表达那么一个自我为中心的意思来给众人看!他就是要把他李建城做事特立独行的思想埋在这些人的眼里,让他们不觉得他所做的一切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仅此而已!
李建城可不指望单单只是他说一句话就能改变这些人的做法,这些大臣们哪一个是真把他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的?李建城说一说把奏折改成简体字那些家伙就真的会去改吗?方从哲那个混蛋就是一个例子,明摆着是在为自己说话,说什么暂用这个方法,其实那表情不是在对着满朝文武让这些人哄着自己玩吗?
什么是精英,这才是精英啊!md李建城很老火,真真是小看了这些明朝精英们了啊!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tm的一个词‘圆滑’。这可真是每个时代精英人事的必备品质啊,什么叫做上行下效什么叫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17世纪明朝的朝政可不是好像说得古代人民风淳朴一样,不管什么时代政治永远都是最肮脏的,大义说起来终究也还是一个大义而已,做事的还是tmd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