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顺皇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飘依雨
至于法不责老,就更好理解了。中国的传统观念,都是尊老爱幼的。如此延伸到刑法之上,便是法不责老,法不责幼了。王家家主王元士,年已过花甲vdingvdiǎnv小v说,.≯.♀os_();
,即便在后世。也能称之为老人了。更何况,在这个人均寿命都很短的时代,更是受人尊重。王元士能从容赴京受审,估计心中也存了这样的心思。
如何取舍?陆承启心中充满了矛盾。果然是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即便贵为帝皇,也是有很多事情身不由己的。陆承启知道的越多,感觉受到的无形束缚就越大,行事也越发谨慎。越发不敢恣意妄为。有时候,陆承启真的想像刚刚重生那会一样。无所顾忌,哪怕是强势如杨太师,也要先打倒再说!任何拦住他前进道路的人,除了灭亡,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可惜,陆承启不敢乱来了。不知者无畏。说的便是这种初生牛犊。但凡有一些经验,知道一些隐秘的帝王,都不会采取如此激烈的正面对抗方式,这样做不仅会使得自己“明君”光环的光芒减弱,也会激怒一些不理智的人。读书人还不怕。他们最多是骂几句而已。可武人,特别是在有了极富野心文人辅弼的武人闹起事来,那就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了。
帝王之术,说白了不过是权衡之术。所谓政治的艺术,在于妥协。哪怕是贵为皇帝,这样的妥协也是存在的。个人的力量,想要对抗一个时代,是很不现实的一件事。要想改变的一个时代,就得先融入这个时代。如果像西汉末年的王莽一样,不顾时宜搞些超越朝代的东西,最终只是自取灭亡罢了。
陆承启在寻找一个平衡diǎn,既能让古人都接受的说辞,自己又不用退让太多。可惜他不是圣贤,哪里有这么容易找得到!哪怕是古代圣贤,也要宣称自己的学说不是自己发明创造的,而是从更早的圣贤那里传承过来的。
暗报丢在龙案之上,陆承启的眼神却一直往殿外延伸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办法还是没有一个。
待得酉时三刻,内侍来唤,陆承启才算回过神来。苦笑地看着龙案上的监察司暗报,心道:“我宁愿一天都泡在奏折堆里面,也不愿意面对半件这样的破事,实在太烧脑了!”
心中烦乱之下,一拂衣袖起了身,声音稍大了些道:“摆驾仁明殿!”
内侍听得陆承启话语中隐含的怒气,不敢懈怠。配合着宫女,在前面diǎn着灯笼引路。其实这时候天还没有黑,只不过奢侈惯了的皇室中人,对于这些旁枝细节也不在意了。加之陆承启没有把心思放在这方面,全都被王家的事搅得心神不宁了。
待得穿越宫墙长廊,亭台楼阁,花园小院,总算来到了仁明殿。奈何陆承启的原配,周芷若此刻尚没有回宫,只留下陆承启一人面对着整桌御膳,完全没有食欲。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周芷若才姗姗回到仁明殿。看着正在发呆的陆承启,不知为何,心中突然充满了愧疚。作为皇后,应该是后宫之主,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的。可自从管理了皇庄,福利院之后,周芷若就分身乏术了。
轻移莲步走到陆承启身后,温柔地趴在陆承启略显瘦弱的背上,柔声说道:“陛下,累你久等了……”
陆承启身子轻轻一颤,握住了搭在他肩膀上的柔荑,笑道:“梓童什么时候回来的,朕都没发觉。”
周芷若舍不得陆承启身上的温度,以及一股淡淡的男子汉味道,不知为何,脸上突然现出两朵红晕,印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动人。
“陛下想什么啊,臣妾进来都不知道。难不成,陛下想着什么女子不成?”
和陆承启做了这么久夫妻,对他的性格也很是了解。平日里说些逗笑的话,周芷若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陆承启苦笑道:“国事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朕的一生,有梓童一人,已经足够了……”(未完待续。)





大顺皇朝 第二百五十七章:有个贤内助就是不同
哪怕心中明白,陆承启这么说是为了讨她欢心,周芷若还是忍不住一阵窃喜。女人就是这样,在心爱男人面前,一diǎndiǎn的甜言蜜语便会让她彻底沦陷,甘愿付出一切。
明明知道陆承启身为帝皇,不可能只有一个妻子的。哪怕是再喜欢自己也好,男人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或者换一个词,博爱。哪怕是周芷若那个看起来刚正不阿的爹爹,周延华也是有着两房小妾。身在为官之家的周芷若,对这种事情,早已经心知肚明。如果她善妒的话,也不知道一辈子要吃多少的醋才行。
作为后宫之主都没有这等宽容的心,恐怕周芷若也坐不稳这个皇后的位置了。没办法,这个时代的女性,大多还是依附男权而存在的。周芷若唯一能做的,便是尽量让陆承启记得自己。
殊不知,陆承启是一个很懂得知足的人。前世谈过的恋爱都屈指可数,重生之后的际遇又太过于震撼。几乎是突然间,事业有了,老婆也有了。陆承启除了要为全民族的未来奋斗之外,实在找不到其他目标了。
再加上陆承启受过的思想教育,是很难让自己接受三妻四妾的观念的。所以,陆承启说的话,几乎都是出自肺腑。只可惜周芷若直把他的话当做一种安慰罢了。
温存了一会之后,两人便开始用膳了。只不过,陆承启还是在担忧王家的事情,食不知味。
周芷若显然也注意到了陆承启的异常,只不过她默默地把这个发现看在眼里。并没有在吃饭的时候说出来。古时候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受过良好家教的周芷若。自然是养成了习惯。吃饭的规矩自然不止这些,还有女子不能同台等。只不过陆承启以帝王的权势命令周芷若必须同台吃饭之后,这个常例才算被打破。
在沉默中,花了近半个时辰才把晚膳用完的两人,在宫女把餐具都收拾好了,清退出去之后,周芷若才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陆承启欲言又止,周芷若更是明了:“陛下若是政事上的事情。臣妾也帮不了+ding+diǎn+小+说,.◎.o∧s_();
忙……”
后宫宦官不得干政,这是陆承启的底线,任何人都动摇不得。冰雪聪明的周芷若自然是不会明知故犯的,就算陆承启说漏了嘴,她也只能给一个参考意见。要是真的以命令的语气,恐怕后果就有diǎn严重了。
思前虑后,陆承启还是把太原王家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仔细听明白的周芷若,立时知道陆承启在烦些什么了。
蕙心兰质的周芷若嫣然一笑道:“陛下,你着相了。既然王家不遵圣旨,已犯了欺君之罪。即便依律治罪。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的。以此为戒,让天下人知道。陛下的圣旨乃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即是圣旨。臣妾愚见,好处要比坏处多。再者,先前臣妾听闻此事已经廷议过,既然如此,按照廷议的结果办就是了,交由大理寺审讯,再交付刑部。臣妾相信爹爹不会徇私的。”
陆承启闻得此言,眼前一亮。是啊,凡事有利有弊,至于如何抉择,自然是要根据利弊来判断的。且不说大顺占据正统的地位,就算王家子弟有心造反,也是没有群众基础啊!
再说了,陆承启亲政以来,颁布多项惠民措施,已经逐渐扭转了这副身体那个倒霉鬼创下的耻辱记录,慢慢都有人口称圣君了。人心思定的情况下,造反也不过弹指便能平定的事情。
陆承启现在,缺的是一个借口,巩固《大顺律》法律地位的契机。若是借机把王家家主违抗圣旨一事炒大了,从而使得《大顺律》深入人心,扭转家法比国法大的真实情况,那便是利大于弊了!
想通了这一diǎn,陆承启哈哈一笑,说道:“梓童不愧为朕的贤内助,朕明白如何做选择了!”
周芷若见陆承启没有了烦恼,心中也是快慰,掩嘴偷笑道:“陛下如此瞻前顾后,都有diǎn不似先前的性子了。”
听得她这么一说,陆承启也深有感触,说道:“是啊,朕是知道得越多,便越来越迷失了自己。好在是梓童提醒,若不然,朕又得做错事了。朕不敢想象,若没有了梓童,朕该如何自处?”
陆承启说得煽情,周芷若也红了脸庞,啐道:“陛下在说甚么话!只要陛下不嫌弃臣妾,臣妾定是一辈子陪着陛下的。”
陆承启此刻心情大好,忍不住开起了玩笑道:“梓童现在牵挂福利院多过朕许多了罢,又怎么能够陪朕一辈子?”
女子的敏感,听得这句话的周芷若,立时便想:“是不是陛下有怨言了?”
心念百转之下,周芷若才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是不是臣妾做错了甚么?”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女子就是这么贤良淑德。哪怕自己没有做错什么,都要先认了错。毕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已经深深刻在这个时代的女子心中,不敢稍稍逾越。
虽说这么一来禁锢了女子的思想,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常言道,三日不读圣贤书,便觉面目可憎。可见圣贤书确实能使一个人的素养得到提升。而圣贤之道倡导的,莫过于夫为妻纲了,换成更能明了一些的话,便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欢心”。
也只有这个时代的女子才能这般自我检讨,要是换做后世的女子,就算是自己错了,也要想着怎么推卸责任,让男友觉得是他错了。要是跟这种女友讲道理,根本没门。不然的话,你赢了道理,输了女友啊!
陆承启感慨良多,才说道:“朕不过开开玩笑罢了,梓童为何这么说?梓童做得很好,皇庄现在居然能月入百万贯,福利院也让越来越多的孤儿入住,朕还能说什么?虽然这些都是朕的主意,可没有了梓童,朕不敢想象这些事,别人能做成什么模样!”
听得陆承启的赞美,周芷若心中如同冬日里喝了一杯温水,直暖人心。
两人絮絮叨叨,说了半夜悄悄话,不外乎如何办好福利院,以及日后的施药局,养济院的事宜。说着说着,忙碌了一日的陆承启慢慢陷入了睡眠之中,唯有周芷若躺在龙凤床之上,望着这个尚存稚气的男子,心中爱极……
月如钩,悬挂天边。繁星稀疏,偶尔虫鸣传来,打破了寂静的黑夜。又是良辰一夜,佳期如梦。(未完待续。)




大顺皇朝 第二百五十八章:翻江龙
静谧的夜色中,水泊中微波荡漾。
清风拂过,芦苇随着风摆动。
只是这样的景色,在水泊中住惯的人,不算得新奇。或许只有没有见过湖泊的人,才会有所感叹吧。嗯,包括文人骚客。
梁山山麓之下,一直延伸到水泊之中。一座高大的水寨寨门沿岸而立,相比起大顺水师的寒碜,水贼更像是正轨水师多一些。
水寨外面,战船横陈,旌旗猎猎作响。粗略一数,高大的战船不在二百余艘之下,其余小船更是如同水中鱼群一样,密密麻麻停靠在更远的地方。
靠近水寨寨门的哨塔,也是依山而筑,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即便是夜晚之中,水寨里面传出来的叫骂声等,在十余里外亦能隐隐听得见,足见这梁山之上,聚集了多少水贼。
也难怪,大顺武风盛行,虽然朝堂里面重文抑武,可民间的侠客却是很吃香的。即便是正史上的北宋,亦是如此。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乱,北宋百姓多以习武为荣。否则在乱世之中,没有自保之力,那是很危险的事情。传闻宋太祖赵匡胤的武艺也很高,曾传下太祖长拳。
大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皆因前朝乃胡人立国,虽然被汉化了,尊崇武风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大顺之所以尊文抑武,不过是为了消除前朝的影响,笼络人心。但矫枉过正的后果,便是开国仅仅五十余年之后,便让异族欺辱到家门口了。换做前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原皇朝不去欺负别人就算了。怎么能让夷蛮肆无忌惮的横行?
接下来的五十余年。不过是稳定人心的过程,竭力消除前朝的影响。也由此让科举更为盛行,恩科几乎隔两年就开,相比之下,武人连出头都难。
但民间又武风盛行,“侠客们”没了前程,又不甘心种地,除了落草占山为王之外。还有更好的出路吗?
去当兵?你不过是一炮灰,在箭矢横飞的战场上,一个不留神就挂了。还不如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来的豪气!
为什…≯ding…≯diǎn…≯小…≯说,.2≌3.√os_();
么大顺境内,剪径蟊贼多如牛毛?根源便在此处!剿匪不是目的,宣传政治才是目的。陆承启早就把大顺武人的心思摸透了,有了监察司,在大顺境内,鲜少有陆承启想知道却无法得知的事情。
打仗不是一时兴起的。而是为了政治意义而服务的。若说陆承启最惋惜哪一个名将,莫过于岳飞了。他本领很大。却不懂政治。他一心攻打金国,金国也确实被他打得节节败退,仅差一步便能光复河山。奈何他心中想的是迎回二帝宋徽宗、宋钦宗,这将南宋皇帝赵构放在哪里?二帝回来之后,他们是皇帝,还是赵构是皇帝?
岳飞乃一届武人,哪里懂得其中的道理?精忠报国,他做到了精忠报国,可惜不被天家认可。秦桧不过是为赵构背了黑锅罢了,真正要弄死岳飞的,不是秦桧,而是赵构。没有赵构的默认,秦桧能连发十三道金牌?
历史的真相总是被掩盖,只有做到感同身受之后,才能揣测一二。陆承启此次剿匪,也是为了他的政治目的。一来是清除匪徒,这个是真的,也是为百姓着想的。二来则是清通商路,使得商业能更好的发展。第三,任何人都想不到,这是陆承启为了大兴水师而设下的圈套。
为什么卢尘洹刚刚平定太原王家,就被陆承启一道密旨遣往山东路东平府水泊之中进剿水贼?明明知道禁军都是步兵,派去打水贼,这不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吗!
陆承启会这么没常识吗?
当然不会,自然是要卢胖子觉得此事不可行,然后上奏疏,说要自己派出水师围剿,自己办不了。那样的话,陆承启就能借题发挥,大兴水师了。
即便卢胖子没有上奏疏,陆承启也能“摆事实,讲道理”,夸大水贼的兵力,堵住文官们的嘴,便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了。这一招,陆承启也是从后世米国那里学到的,他们不是老是讲**********,要求增加军费吗?与米国要通过国会要钱不同,陆承启要做的,只是堵住文官的嘴罢了。
这些文官太会借题发挥,说不得陆承启也要效仿一番才行。
此时梁山水寨,早就有人占山为王了。《水浒传》里面,晁盖也是取代了王伦的地位,做了梁山泊主。自从有了梁山水泊,水贼就开始盛行。皆因梁山地势险要,前面有水,后面靠山,梁山山道险峻,易守难攻。
而现在占据梁山的,唤作飞鱼帮,帮主叫做翻江龙,原名叫做尤竣。传言此人能在水中屏息小半个时辰,水性极好,才有翻江龙的诨号。
此刻,翻江龙静静听着手下喽啰的报告,听得近五万禁军来讨伐,还没有战船的时候,他冷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大顺想来也是气数尽了,没船还想攻打我?这小皇帝也是个蠢人罢了,没船我怕他甚么!”
这伙水贼里面也是有高人的,或者前一任寨主是高人,这堂上的匾额上书“聚义厅”。尤竣坐了聚义厅下正中央的第一把交椅,把一只脚支了起来,匪气毕露。二十余座明晃晃的烛台,照得聚义厅上亮堂堂的。坐在最高位置的尤竣,一眼便能把厅中众人的神色瞧得一清二楚。
他面前的喽啰,则一五一十地把这些时日来,官军的动静说了出来,直听得尤竣冷笑不已。作为一个水贼头子,尤竣是知道在水面上,战船的重要性的。没船,再多的人也无济于事。官军想要来剿,便往水泊一钻便是了。反正官军又没船,哪里打得到他们!
先前水泊尚未拧成一股势力,便能抗衡大顺水师了。此刻飞鱼帮声势浩大,底下喽啰逾五千人,战船三百余艘,小船不计其数。刀枪弓弩,应有尽有。粮草也能支撑半年之久,即便断粮了,也能捕鱼度日,有甚么大不了的!
尤竣是没有底气和禁军在陆上正面硬碰硬的,但是在水泊之中,尤竣就不怕了。没有船的禁军,那便是没有牙齿的老虎,只是吓人一diǎn,却咬不到人。
尤竣这番话一说出来,底下坐着的几把交椅上的水贼头目,也纷纷笑了起来。官军不用怕,这是水贼能壮大的根本。元绶年间,水师来剿,不一样是灰溜溜地被他们打跑了吗!此次禁军再来,想必结果也是一样的。(未完待续。)
ps: 谢谢付梦邀的打赏!




大顺皇朝 第二百五十九章:狗头军师
这些水贼头目,没有一个是担忧的。他们早就知道了大顺水师的实力,在东平府一带,有哪家势力能和飞鱼帮平起平坐?哪怕是集齐大顺所有的水师,也不一定打得过占据了地利的飞鱼帮。
所以尤竣和那些小头目没心没肺的狂笑着,似乎在嘲笑大顺水师的寒碜:“那也叫水师?随随便便出个百来条战船,都比水师厉害得多了!”
只见一个小头目坐在最末的交椅上,狂笑中说道:“帮主,禁军连船都没,我们怕他个鸟啊?还不如现在就去把虎头坞、青龙帮、雪山会他们扫掉,免得在眼前乱晃,看着就碍眼。”
尤竣看着这个小头目,满意地diǎn了diǎn头,那是因为这个小头目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的野望也不算大,只是占据这梁山水泊,称王称霸,坐地收租就行了。
只不过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掉入一个怪圈之中了。他原先也是一个有武力之人,在江湖上也颇有diǎn名声,这翻江龙的诨号,也是别人所送,说的自然是他的水性高强,在水中的武力少有敌手。可他武艺,也不过平平,在江湖上勉强算得上二流。因看不惯开封府里的地痞,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地痞的武力值怎么能和一个江湖练家子比?暴怒的尤竣,也顾不上后果,当街杀了人。
即便历史改变了,开封没有成为都城,可在一府之中当街杀人,性质也是极其恶劣的。哪怕尤竣再有理由,地痞再该死也好。当街杀人也不占理。开封府尹接到地痞家人报案后。立即发布海捕文书。尤竣走投无路之下。只能逃到山东路,也不敢进东平府,连夜上了梁山,落草成了一名水贼了。
和《水浒传》中林冲一来就占据了梁山第四把交椅不同,尤竣虽然有diǎn功夫,可在梁山之中,没有熟人推荐,也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往。尤竣只能一步步从小喽啰做起。
渐渐的,尤竣成了一名头目。因为老帮主在和别的帮派火并中中了流矢而亡,尤竣力压众人,成了飞鱼帮帮主。至于中间有多少血腥,在尤竣经营了十几年后,已经被人淡忘了。
3ding3diǎn3小3说,.︽.o♂s_();
这十几年来,尤竣不断发展势力,把飞鱼帮从老帮主火并失败后只有一小块地盘,发展到现在水泊中最大的势力。战船从只有十五艘到现在三百余艘,前不久刚刚又吞并了几个帮派。现在梁山水泊之中。就剩下四个帮派了,以飞鱼帮为首。青龙帮、虎头坞、雪山会那些都只是在苟延残喘罢了。就是因为这样,尤竣的威望,在飞鱼帮中无人能及。
尤竣现在不把没有战船的禁军放在眼里,他更迫切的想把梁山水泊占为己有,成为自家内湖。所有的造反者,前面落草为贼,都只是为了生存而已。慢慢的,做了贼头之后,便要为了地盘打拼了。抢夺完地盘之后,发现自己的势力已经不能被统治者容忍了,不管是手下还是朝廷,都逼着自己造反。那时候,不造反也成造反了。
可惜尤竣没有意识到这一diǎn,他现在只想着拼命扩张地盘。却不知道有一句话叫做,越疯狂,就离毁灭越近。
这时候,在场唯一冷静的,恐怕就是坐着第二把交椅的那个羽扇纶巾的头目了。如果不是在聚义厅中,恐怕谁都说他是一个秀才。
也许是三国周郎形象太过于深入人心,每一个弃笔从戎的秀才,都是这副打扮。三国周瑜能文能武,实在是这些人不世的偶像。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恐怕三国的历史都要改写。
这秀才唤作郝佘,他也是生不逢时,若再坚持多几年,到陆承启亲政,恐怕他便有机会中士了。为何,他乃犯官后代,哪怕饱读诗书,也是不能科考的。大顺的科举,有七不可考。一是不准工商类科考,二是不准祖上有犯罪记录的人科考,三是不准胥吏科考,四是不准僧侣科考,五是不准守孝者科考,六是不准曾受刑罚者科考,七是不准不孝不悌者科考。如此七条,恰好这秀才就犯了其中的第二条。这秀才也是偏激,一个不愤,便到了梁山落草了。
因尊他是读书人,不论老帮主还是尤竣,都让他坐了第二把交椅。而他也是有些才华之人,能做的自然就是军师一职了。因为他每天都穿着儒袍,与其余水贼格格不入,在梁山中虽然受尊敬,别人也是敬而远之。
听得尤竣小觑了禁军,一向关注朝廷的郝佘微微皱眉,开口说道:“当家的,依吾之见,这些禁军那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尤竣笑声止住,不解地看着他,问道:“啥意思?”
郝佘也知道尤竣书读得不多,解释道:“禁军此次前来,定然不同元绶年间那回一般。禁军乃是大顺精锐所在,拱卫京畿之士,岂是泛泛之辈?小皇帝能遣来禁军,想必我等已经入了小皇帝之眼,成了那小皇帝眼中钉,肉中刺!”
郝佘的顾忌,在尤竣看来不过如此。禁军连战船都缺,怎么奈何得了他们?郝佘这么想,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尤竣不以为然,说道:“军师,你还是给我想个主意,那青龙帮联合了虎头坞,雪山会,准备和咱们一决高下。他们的战船不多,可也能小看啊。禁军是没牙老虎,怕他作甚!”
1...7273747576...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