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79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狼途
大清国跟日本国在琉球,跟俄国人在新疆,跟英国人在缅甸,跟法国人在越南发生摩擦后,张之洞忍不住了,跳出来就国防和外交政策发表了系统意见,第一次引起朝野瞩目,慈禧看了以后,先是惊讶,后是连连点头。光绪七年,慈禧作出了一个清史上罕见的决定:张之洞由翰林院侍讲学士,直升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一夜之间连跨四级!年底,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所以他这时候对国防外交特别积极。中法在越南的纠纷,李鸿章主和,他洞察了朝内的局势,跳出来主战,这样即便挑不倒李鸿章,也能让朝野知道有张之洞这么号人物,结果受到了恭亲王、左宗棠、李鸿藻等军机大臣的赏识,做了主战的马前卒。
这时,英国和德国的调和也没能阻止法国人吞并越南的野心,李鸿章便道:“如果一定要打,那就把张佩纶从福建先撤回来吧,他不是领海军打仗的料,可以换上萨镇冰,他刚从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回来,有率领海师的经验。”
慈禧摇摇头,拒绝了,回答李鸿章道:“哀家就是要看张佩纶吃败仗,这样才能打击恭亲王、左宗棠那些主战的军机大臣。你以为哀家派张佩纶去福建,真是被他挺身而出感动了?”
李鸿章一听,这慈禧对权力的*太大了,明知道中国会输,为了自己的权力,还要开战,慈禧根本只会考虑个人权力,不考虑国家利益,便问道:“要是中国战败怎么办?”
慈禧说:“洋人嘛,无非就想要一些割地赔款,大清国地大物博,到时候给他们一些不就完了!”
慈禧话都说到这份子上了,李鸿章无话可说。
慈禧说:“哀家今日找你来,是想给你透个信,可能暂时要委屈你一阵子。哀家会马上下懿旨,命容闳将留美幼童悉数带回,这事你拖得很久了吧,不要再拖了。而且,哀家先要示弱,满足那些主战派的要求,说不定会免去你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务,暂时就委屈中堂大人你了。你可以推荐一个人署理直隶总督,务必要稳住淮军。哀家,你还是可以信任的吧?”
“不管发生什么事,老夫始终如以前一样,完全支持太后的决定!”李鸿章见慈禧主意已定,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点点头道:“如果老臣去职,便推荐两广总督张树声代替。”
李鸿章回府后,叫来李经述,对自己可能去职的事一字不提,但说了慈禧太后要求现在撤回留美幼童的事。
李经述大吃一惊,问道:“这事情真的已经没办法挽救了吗?”
李鸿章摇摇头,说木已成舟,不能再拖了。
李经述心想,现在有的学生也可以毕业了,撤回国内也有利于中国复兴会的壮大。于是,他建议李鸿章,等这些留学生回国了,尽量安排到北洋水师学堂和淮军中。
李鸿章说,这是理所当然,这帮留美幼童是他和曾国藩力主送出去的,本来他也打算重用这帮留美幼童。
于是,李经述带席慕兰去了纽约。当时,爱迪生还在为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推广前途之争,打击天才科学家特斯拉。
穿越1879 第28章 特斯拉交流电
当李经述再一次回到纽约时,龙兴集团的各项业务已经蒸蒸日上。电话公司在全美国推广使用超过了两万部,营业额超过了一百万美元。更让人兴奋的是,天才科学家特斯拉不仅发明了24项新产品,将公司的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重新设计,加以大量生产,使公司从中赚到了五十万美元,而且特斯拉团队设计的交流电发电机,也终于成熟了,他设计的发电机比直流发电机简单、灵便,而他设计的变压器,又解决了长途送电中的固有问题。因为直流电不利长途传输,每隔一公里则要增设发电站,但交流电却可利用变压器变压作为长途输电;使用直流电价钱较为昂贵,并且效能也远远不及交流电。
但特斯拉的交流电团队的成功,引起了爱迪生的强烈妒忌,他领导的直流电团队竟然对特斯拉的交流电下了黑手。爱迪生自己也意识到交流电可以降低成本,从经济角度来攻击交流电,势必要以失败告终。这时,电力还是一项新发明,公众对电力还心怀畏惧:电力虽可为人类带来便利,但搞不好也会电死人。爱迪生便找人发行了一本题为《当心》的小册子,书中详细地列举了交流电的所谓种种危险,并把交流电的使用令人难以置信地描述为“枉费心机”。爱迪生还在《北美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电灯之危险》的文章,攻击交流电的使用。除了在舆论攻击外,爱迪生还专门建立起一座巨大试验室,雇用小学生们到街上去抓小猫小狗等宠物做实验,残忍地将它们置于交流电下电死,然后找报纸的记者大肆报道。
李经述和席慕兰到了美国之后,知道了这些事,非常气愤。李经述当即把爱迪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爱迪生敲门进了办公室,李经述当即从黑皮转椅上站了起来,将爱迪生编撰的一本《当心》小册子和一份刊登有《电灯之危险》文章的《北美周刊》扔到了爱迪生的脸上,对爱迪生吼道:“我早就警告过你,龙兴集团公司内部的竞争,我是鼓励的,这样公司的创新才会层出不穷,但是不正当的竞争,是绝对不允许的!你马上派人将《当心》的小册子全部收回,而且在《北美周刊》上刊登声明,说交流电的供电范围会比直流电更广,成本更低。作为对你的惩罚,我将裁撤掉你的直流电研发团队,从即日起公司不会再投入一美分!”
爱迪生双手一摊,道:“上帝呀,这不公平!你没权这么做!”
李经述道:“我是你的老板,我当然有权力这么做。爱迪生,你也知道交流电将是未来的主流,对吧?我将在明天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布,新成立龙兴电气公司,在全美国和全世界大力推广使用交流电。今后要是再让我看到关于交流电不利的消息,我保证你的下半生将会在纽约州的监狱里度过!”
当初,爱迪生和李经述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工作合同,如果违约将赔上巨额的赔偿金,而且,实际上公司那些直流电的专利,多也是特斯拉帮爱迪生弄的,所以爱迪生只好哑口无言。
送走了爱迪生,李经述叫来了特斯拉,先对特斯拉交流电的一系列设计和发明表示了祝贺,接着,他要说服特斯拉,让他为公司申请交流电的专利。因为特斯拉的道德水准比爱迪生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他除了主张科学家应该为全人类服务,还始终主张资源应该免费被公众使用,尤其是地球里蕴藏着的电力资源。
特斯拉身材高大,穿着考究的燕尾服。李经述走到特斯拉面前,俩人差不多一样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知道你放弃申请专利是基于对这个世界做出贡献,而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但是,你工作也需要薪水是不是?你头脑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变成现实,也需要试验设备对不对?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家应该为全人类服务!但你是有老板的,特斯拉,你的老板就是我,我是有祖国的,我需要美金,来拓展公司的业务,来投入搞新产品的研发,就像你需要钱买东西喂养你喜欢的那些鸽子一样!”
特斯拉特别喜欢鸽子,鸽子也喜欢他,只要他走在曼哈顿的街头,鸽子们就会落在他的身上,即使他没有喂它们。特斯拉只要见到受伤或快要冻死的鸽子,就会抱回住处精心护理,所以他的屋子里满是鸽子,尤其是白鸽,每天要花费很多美金买鸽子食,李经述还专门为特斯拉雇佣了两个菲佣照看那些鸽子。特斯拉听李经述这么一说,点点头道:“我可以为公司申请交流电专利,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李经述问道:“什么条件?你以后的任何科学研究公司都要大力支持?”
特斯拉摇摇头,说:“我听说龙兴集团要新成立的电气公司,能不能叫白鸽电气公司。我最近迷上了一只非常可爱的白鸽,羽毛纯白,像瑞士山上的雪那么有光泽……”
“呃”,李经述一听,几乎无语了,不知道这天才科学家脑子里想的什么东东,赶紧答应了下来,道:“好吧,龙兴集团新成立的电气公司就叫白鸽电气公司,公司的标志和商标,都用白鸽!”
于是,李经述马上让特斯拉以集团公司的名义申请了交流电发明专利,以后世界上每产生一匹交流电,就需要向龙兴集团交两美元的专利费。李经述在特斯拉在专利上签下大名的那一刻,表面上很平静,内心却欣喜若狂,他的龙兴集团,估计以后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了!
在纽约专利商标局拿到了交流电的专利权后,李经述让特斯拉担任白鸽电气股份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加快研发交流电电力传送系统。为了改变美国公众对交流电的印象,席慕兰还特意聘请了纽约时报等众多报刊、通讯社的记者报道交流电。
在一百多人的记者招待会上,特斯拉竟然用交流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点亮了电灯,甚至还熔化了电线,使在场的记者一个个惊讶得目瞪口呆,取得了极大的宣传效果,由此改变了公众对交流电的看法,使美国和世界逐步进入了交流电时代。在华尔街,短短一个月时间,白鸽电气股份公司的股票市值翻了三十倍,龙兴集团又大大赚了一笔美金。
对于中国那些留美幼童,李经述采取了分流的办法,愿意留在美国继续完成学业的,由龙兴集团出资继续供他们在美国留学,愿意回去工作的,就跟着容闳回去。大多数人选择了回国,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受到清廷的迫害,也有少数的留学生,比如欧阳庚、容揆等,他们留下来继续在美国壮大中国复兴会。
因为国内局势和家庭变故,李鸿章急电李经述回中国。席慕兰到了纽约后,知道了容雪的存在,心情有点小失落,便自愿留在美国帮助李经述打理龙兴集团。
李经述则和容闳、容雪,带着一帮留学生飘洋过海,回中国去。在回国的路上,容闳因为赴美国留学的中国幼童多数都回国了,心里还是闷闷不乐。那天,海面上旭日初升,李经述和容雪找到了在甲板上站立的容闳。李经述安慰容闳说:“容大人,教育救国不一定非得靠清政府,我们龙兴集团有钱了,可以就在国内办大学,然后由学校每年往美国和欧洲派留学生,这样还省得那些监学的老顽固们整体在你耳边唧唧歪歪,你和美国这么多知名大学的校长关系这么好,将来恐怕你写推荐信手都会抽筋呀!”
听了李经述这一席话,容闳顿时心情开朗,道:“这样甚好,但贤侄还需要多破费呀!”
李经述笑了笑,说:“这没什么,美元嘛,挣了总是要花掉才有价值!”
容雪见父亲终于愁眉已展,十分高兴。这时也来凑热闹,挽着李经述的胳膊,笑着说:“经述哥哥,你说我回国了做什么工作好呢?”
李经述想了想,说:“前段日子我在朝鲜,你替我收集世界各大报纸的消息,工作做得不错呀。这次爱迪生利用舆论来攻击特斯拉,倒是让我见识了媒体的厉害,简直可以颠倒黑白呀。要不,你回天津之后,就开办一家报纸吧,启动资金由我来出,你还有语言天赋,会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到时候办好了,可以多种语言全世界发行呢。你说好不好?这也是救国的重要途径呀。”
容雪连连点头,脸上笑靥如花,对李经述说:“你这主意好!我喜欢这个工作,就这么说定了!”
容闳也觉得这主意很不错,表示支持容雪这工作,道:“现在报纸是引导舆论和启发民智之利器,到时候老夫还可以约一些国内思想开放的人士写写文章。”
容雪笑道:“那爹地先给女儿的报纸取个名吧!”
容闳想了想,对李经述说:“贤侄,你看‘华报’这名字怎么样?办全世界华人看的报纸!”
李经述点点头,道:“这名字不错。”
容雪咯咯一笑,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道:“哈哈,那就这么定了,我就办《华报》啦。”
这一次从美国回国,李经述还给淮军带回了天龙武器公司开发的二十挺改良版的马克沁机枪,李经述命名为飞龙i代机枪,飞龙第一代机枪采用弹链系统,其改进的机身构造,使得进弹、抽壳、抛壳一系列动作得以一气呵成,让自动武器火力的持续性得以提高,还不怕高温损毁。
原来的马克沁试验机枪虽好,但因高温损毁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无烟火药在发射燃烧时会产生超过3000c的温度,在机枪的高速射击下,枪管内壁会急速变热。一般在连续射击200发后,射程就会产生问题。超过400发后,枪管内壁会因为高温而发红变软,甚至炸膛损毁。
对此,在李经述的启发下,马克沁对原来的试验机枪进行了改进:飞龙i代机枪将枪管用水包裹,用水进行散热。水的沸点不会超过100c,而且水这种资源又极易取得,保证了枪身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使机枪的性能得以发挥。
这一次,李经述要试验飞龙i代机枪,把孤拔率领的法国侵略者当试验小白鼠打!
穿越1879 第29章 李鸿章 家族
李经述从美国纽约回到天津,才知道原来李鸿章的大脚母亲,也就是他的奶奶去世了。李鸿章以为母丁忧为名,向朝廷暂时请辞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的职务,由淮系老将张树声代理。看到花甲之年的李鸿章头生不少白发,李经述强烈意识到,自己不能完全依靠李鸿章这棵大树,否则一旦李鸿章倒下,自己也就寸步难行了。
封建社会的丁忧制度,源于汉代,古代的中国非常注重孝道,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古代官员的父母(甚至直系亲属)去世,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不准为官,不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离职,称“丁忧”。遇到特殊情况,朝廷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这叫做“夺情”。
当时左宗棠、张之洞等主战派,还有李鸿藻、翁同龢等清流派正在弹劾李鸿章,慈禧便同意了李鸿章的丁忧,让光绪皇帝下了一道谕旨:“内阁奉上谕: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李瀚章之母,秉性淑慎,教子有方,今以疾终,深堪轸恻,朝廷优礼大臣,推恩贤母,灵柩回籍时,着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到籍后,赐祭一坛,以昭恩眷。钦此!”
容闳本来想回来和李鸿章商量李经述和容雪的婚事,一看李鸿章的母亲过世,处于丁忧期间,便没有再提。
李经述回到家里,李鸿章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只等他一起去汉口的湖广总督府,当时李鸿章的母亲是在他的哥哥李瀚章的湖广总督府过世。
熟话说,一滴水能看到大海,一个家族的百年史,就是浓缩的大历史。通过这次奶奶去世,李经述才对家门鼎盛的李鸿章家族有了全面的了解。李鸿章六兄弟和两姐妹,都很牛逼。李经述除了父亲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大伯是湖广总督李瀚章,李凤章以军功升道员,加按察使衔,二品顶戴,特旨赏正一品封典,在江南开办机械局,后来总理两江营务。李经述的三伯李鹤章、四伯李蕴章都经商有钱。
李鸿章虽然以办洋务著名,但家族骨子里却还是传统的门第观念。李家仗靠淮军剿灭太平长毛和捻贼起家,儿女婚嫁特别看重地方上有实权的官僚家族,借豪门联姻巩固了李氏家族的地位。比如,四川总督刘秉璋,从儿女到姑侄,先后和李鸿章家族通了七门姻亲。曾国藩的长子,盛宣怀的长子,湖州望族徐仁良,江南首富刘镛的曾孙,都和李家成了亲戚。
加上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海军,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所以当1883年3月,载着李母灵柩的大船从汉口沿长江而下回合肥时,一路上接到圣旨的各地官员,迎接送往不敢怠慢,中经巢湖、店埠河、全羊河水路运至磨店乡,最终让李鸿章的母亲合葬夫墓。当时,天下有名望的汉官几乎全部到了在合肥置办花圈、挽联等祭祀用品,赶赴李鸿章的老家合肥吊唁,参加李鸿章母亲的葬礼。
李鸿章的老家在合肥磨店乡,在清代,合肥并不是安徽的省会城市。当时安徽省会是安庆,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安庆就和武昌、江宁并称为“长江三巅之城”。在明清两代,老合肥城位于南淝河与东淝河会合之处,典型的江南古城。
李鸿章、李经述等李家人下了船,换坐马车,走的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颠簸,从合肥古城出发,往东北方向足足走了两个时辰,一片灰白的徽式建筑群跃入眼帘,路口立了一两丈高的青石牌楼,写着“磨店”二字,那里便是李鸿章的老家了。
虽然李经述有心理准备,但他发现李鸿章家族的势力,真的很庞大。不仅张树声、刘铭传、吴长庆、盛宣怀、袁世凯等淮军将领都送了祭篮和挽联,还有户部尚书王文韶、原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刘坤一等朝廷大员千里迢迢来拜祭,并没有门前冷落车马稀。李经述明白,这些人,都是自己将来可以利用的社会人脉和资源。李经述便和父亲李鸿章一起,腰系白孝带,头戴白孝帽,按照礼节,亲自到门前接迎这些父亲的故交。李鸿章的脸色发黄,黑眼圈很重,明显是没有休息好,但他的步子稳健,精神还好,并没有李经述此前想象中的颓靡。遇见老熟人,年过花甲的李鸿章也看得开,总是叹口气,然后说:“人各有命,总会有这么一天,母亲已年过八十,算是高寿。”
办完母亲的葬礼,李鸿章并没有急于回天津,而是在家休息,练习书法。那天,李鸿章在书房练习书法,借以修心养性。李经述推门进去,发现李鸿章在写一首组诗,是他年轻时的作品,其中一首是《入都》:“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这是李鸿章二十多岁时奉父命入京科举考试,在应试之余所作,借以立志抒怀,隐约还可见李鸿章年轻时胸中的万丈豪情。
看到“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这句豪言壮诗,李经述便知道李鸿章心中还对中法之战的局势很关心。李经述安慰李鸿章说:“父亲还惦记着国家大事吧,孩儿想朝廷不会让家父在家丁忧三年的,或许三个月就会‘夺情’了。张佩纶不知天高地厚,请命督率福建水师迎战法国舰队,孩儿看沈葆桢辛苦数年创建的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师都会毁于一旦。到时候朝廷肯定请父亲出山和谈,希望父亲到时候转变立场,积极主战,不然法国人就会狮子大开口,狠狠宰中国一顿了!因为法国人至今还生活在色当惨败的阴影当中,急于挽回昔日欧洲强国的面子。”
李鸿章点点说:“为父也是这样想的,以中国之积弱,谋划之始,断不可轻言以战;而挫败之后,断不可轻于言和,否则就会任人宰割!是战是和,要根据势的变化而变化,要选合适时机,先要自强,方能开战。朝中的那些空谈的清流,还有翁同龢,他们要是能明白这个道理,中国何曾会到今日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
说完,李鸿章又在宣纸上用毛笔写了四个大字:“大龙方蛰”,这字苍劲雄健,沉稳浑厚,颇有收藏价值。李鸿章将这四个字送给了李经述,道:“痴儿,大龙方蛰,寓意深远!你要学会沉住气,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你就应该学会蛰伏,沉下心去历练。千万不要学张佩纶,年轻冲动,只图一时的口舌之快,必然自取其祸!”
李经述说:“大龙方蛰,孩儿牢记在心!”
就在李鸿章丁忧去职的同时,朝廷内对法国的主战派占了绝对优势。外交方面没了李鸿章,法国和中国的外交和谈,很快破裂。孤拔司令率领九千法军补充好弹药,做了战斗准备。接着,熟读《孙子兵法》的孤拔在越南水淹黑旗军,打得刘永福无立足之地,还把军舰开往台湾的基隆。
清廷不得不召集全部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御前大臣集体开会,再议了一次和法国人是战是和,这次连赋闲在家的醇亲王都参与了讨论。没了李鸿章参与,这次会议主战的气氛势不可挡。
暴脾气的醇亲王首先握紧拳头说:“法兰西欺人太甚,打!”
翁同龢说:“越南不可丢,打就打到底!”
恭亲王说:“中国人不能永远屈服于洋人,狠狠地打吧!”
慈禧太后说:“哀家这次就听你们的,跟法国人好好打一仗,争取能为先帝(咸丰)报仇!”
一时间,清廷上下积极备战,恭亲王再派刘铭传为台湾防务大臣,驻守台湾,派张佩纶主管福建船政水师,淮军名将潘鼎新领兵两万入越抵抗孤拔,张之洞又升官了,接替张树声署理两广总督,老当益壮的老将冯子材统率一万五千军做后援,挽起袖子,拔出战刀要跟法国人狠狠干上一仗。
穿越1879 第30章 出兵越南
李鸿章书写的“大龙方蛰”四个字,李经述找人装裱起来,挂在了自己的卧室,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当能力不足以驾驭目标时,要沉下心去历练自己。袁世凯在朝鲜练的新军,确实也还需要时日,新式的飞龙机关枪他们也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去演练。还有自己的目标,岂是打败法国人这么简单?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实要沉下心去好好磨砺自己,好在自己还年轻,不到二十岁,未来的路还很长。
在这段蛰伏的日子,李经述除了为奶奶尽孝,照顾病母,还代替丁忧的李鸿章安排了一百多位中国留美幼童的工作,他们很多留在了北洋水师学堂,还有天津机器局,江南制造局等,三名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福建籍的学子想回福建水师效命,李经述坚决不允,他知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要是他们跟着张佩纶,必死无疑。还有四个同学去了容雪在天津创办的《华报》工作。
等到1883年10月下旬,盛宣怀又给李鸿章发来电报,说上海洋务企业的股票因中法战争即将爆发而大跌,多数股民对中国能战胜法军没有信心。李鸿章老家的电报机是盛宣怀专门给李鸿章安的,他赋闲在家,其实还是遥控淮军和北洋海军。
听到上海股票大跌的消息,李经述便主动向李鸿章请战,准备带袁世凯在朝鲜练的三千新式淮军入越和法国人战斗,他对李鸿章说:“袁世凯的三千淮军经过了一年多的训练,不管是马还是骡子,都可以去越南战场上溜溜了。上海股市这一次必须用一场巨大的军事胜利来救了,否则就算是再投入一百万两白银,也是打水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