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879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狼途
李鸿章听说李经述还在朝鲜练了新军,大喜道:“吾儿真是龙子下凡,未卜先知呀,为父正担心黑旗军装备落后,难以和法军抗衡呢。要稳定上海股市,我们确需要这一场重大的军事胜利,也只好如此了!”
“不过,痴儿,这次入越要万分小心。法兰西是欧洲强国,不比日本国。”李鸿章拍了拍李经述的肩膀,嘱咐道:“为父让张树声马上禀明太后,请唐景崧陪你一起去越南,节制那里的所有淮军。唐景崧的家乡广西毗邻越南,熟悉那里的情况。再跟云贵总督岑毓英打好招呼,让他配合你指挥淮军作战。”
中法战争是从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战开始。法国的军事行动第一个目标,就是占领越南北部的山西省,越南山西省的省会也叫太原,极容易和中国的山西省搞混淆。
当时,山西的防军主要是黑旗军,同时也有七个营的桂军和滇军,在北宁一带还驻扎了约四十营的淮军。历史上,山西之战中国失败,重要的原因是驻守北宁的四十营桂系淮军无所作为,他们临战观望,既不增援山西,又不乘隙向河内方向出击,给敌军以必要的牵制,致使法军得以集中兵力西上,而山西守军则得不到友军支援,陷入孤军作战。李经述统领淮军,则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他便对李鸿章说:“这样甚好,这样孩儿必然能守住山西。”
慈禧本来就想马上把李鸿章“夺情”给召回来,听说李经述愿意带兵去越南,一想虎父无犬子,李经述曾经又和刘铭传收回了琉球,还平定了朝鲜内乱,有勇有谋,便马上恩准了,还让越南的所有军队,都听从李经述的指挥,赐予他尚方宝剑一把,可以斩杀二品以下朝廷大员和将领。
在离开合肥动身去越南之前,李经述给远在天津的容雪写了一封信,托人捎给她。李经述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容雪,虽然我不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但我不能对这国家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善良的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原来在自己的国家安居乐业,民为贵,君为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他们的生活,却被拥有海盗文明和枪炮的法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毁,他们不知如何改变任人宰割的命运,这时候,他们需要民族英雄。还记得你跟我说过的拿破仑吗,他带着枪和炮,为法国人赢得了尊严,我也要用枪炮,为四万万中国同胞,还有中国越南的子民赢得生存的尊严!”
容雪很担心李经述的安危,发电报要求和他一起去越南,李经述拒绝了,回电说这次战争太危险,不过他答应给容雪的《华报》提供独家战场新闻,帮助她扩大《华报》的影响,同时,也让《华报》多发表鼓舞士气的文章。
之后,李经述便和袁世凯带着三千新式淮军,在广西补充了粮饷和军械,直奔越南的河内。
当时,时节已快入冬。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孤拔按照其先攻山西、再取北宁的作战方针,率军六千人,分成水陆两队,由河内向山西进发。
山西位于红河南岸,是控制红河中上游的战略要地。省会太原城周长约二十里,有砖石内城和土质外城。李经述、袁世凯和唐景崧到了太原城,首先联系上了驻扎在城里的黑旗军。李经述沿途察看了一下山西的布防,发现刘永福已经加强了这里的城防工事,在红河上设置竹筏阻塞河面,沿河岸修筑炮台,太原北门至河堤相距五里,筑栅五重。
此时,李经述又瘦又高,穿着清朝五爪九蟒的三品官补服,还有慈禧御赐的黄马褂,带着圣旨和尚方宝剑,和唐景崧进了太原城的府衙。刘永福带着他的副将黄守忠、吴凤典等二十多名大小将领去正堂见李经述,他们都是广西上思、宁明一带的壮族,熟悉山区地形,所以黑旗军擅长在越南茂密的丛林中作战。刘永福身后的将领还包括他的四个儿子刘成章、刘成业、刘成良、刘成文,还有一对双胞胎义女苏小芸、苏小玉,这对双胞胎姐妹花的父亲苏添福,原来是捻军起义首领,刘永福交换过拜帖的结义兄弟,后被叛徒王怀义出卖,被押解到清将僧格林沁大营惨遭杀害,刘永福救了年幼的苏小芸、苏小玉,收她们为义女,并教她们一身武艺。
李经述和刘永福等诸将打过招呼之后,看了一眼这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几乎长得一模一样,明眸皓齿,眼神倔强,看年纪不过十六七岁,她们头裹黑巾,腰束红色宽布腰带,一身英姿飒爽的男儿装扮,但她们耸起的胸部出卖了她们,太明显了!
早在同治十二年,法国侵略军占领越南河内,他率着拿大刀火铳的两千余黑旗军,竟然斩法军首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收复河内,越南国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职,让他管理越南的宣化、兴化、山西三省。
李经述便把清廷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头衔的圣旨交给了刘永福,这是李经述请署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树声在清廷给刘永福争取的官职。刘永福本来就是忠君爱国之人,他1837年出生于广东钦州县古森垌小峰乡的农民家庭,家庭贫困使刘永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但这并没有磨灭年少的刘传福出人头地的梦想,他十三岁便外出做滩艇佣工,因熟悉江河水情,被推举为带水的滩船师,十六岁那一年,父母和叔父在贫病之中先后死去,刘永福靠着父亲传授的一身武艺,在江湖上闯荡。1857年终日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刘永福才决定造反,兵败入越南组织黑旗军,虽然此前一直没得到清廷的承认,但他自发组织黑旗军为越南削平敌寇,为中国捍蔽边疆。此时接受招安,便名正言顺了,刘永福接了圣旨,谢过皇恩,就成了清朝的官员——记名提督。刘永福的手下都向他表示祝贺,只有苏小芸、苏小玉看上去很不高兴,因为她们的父亲是被清廷杀害的,这么多年来,她们一直痛恨满清朝廷,一直想着为她们的父亲报仇!
招安了刘永福的黑旗军,李经述便按例清点了一下黑旗军的花名册,发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黑旗军,不过三千人左右,武器也多是大刀长矛,火铳一千条,这火统打起来黑烟滚滚,威力太差,估计高大的法国兵打几枪都不一定会死,真正有杀伤力的火枪不足一百条,有点小失望,不过,刘传福熟悉越南深山老林,还有红河沿岸的地形,江河水情,这一点倒是有大用。
李经述在到山西之前,山西守军五千人的防御部署是:黑旗军六个营加桂军一个营扼守太原城北河堤;黑旗军五个营扼守城东;黑旗军、桂军各一营扼守城南;滇军三个营扼守城西。此外,越南北圻统督黄佐炎等率领的越军约二千人,驻扎于南门外村落中。
李经述了解孤拔的法军来攻后,便让袁世凯带着三千淮军在城南外先驻扎,并命令北宁二十个营的清军,会同越南义军乘隙进取河内,牵制法军,另外二十个营也开到了山西城附近,随时支援山西黑旗军,不听调令的将领,用尚方宝剑立杀无赦!
经过数日紧张备战,李经述调兵遣将,就等着孤拔的法军自投罗网了,这一次中法山西之战,胜利将属于中国!





穿越1879 第31章 大败法军
早晨,白色的雾气,笼罩了整个山西太原城。城外的丛林中气温较低,不一会,雾气便凝结成了冻雨,霹雳啪啦砸在了地上腐烂的落叶和浑浊的泥水里。不过山间的冻雨下得快,停得也快。
李经述将指挥所设在了太原城北的山头,便于察看敌情。刘永福和袁世凯正在山头的指挥大营内商议作战计划,刘永福的大儿子刘成章来报,法军的先头陆军部队逼近太原城了。
李经述问:“法军来了多少人?”
刘成章回答道:“大约三四百人的样子。”
袁世凯大为不解,问道:“孤拔的陆军不是有三千来人出征吗?怎么到太原的这么少?”
刘永福说:“这三四百法军应该是侦察部队,刘某多次跟法国人作战,发觉法军很狡猾,一般大部队出动前,肯定会派一小股侦察部队先探路。”
李经述马上和刘永福、袁世凯外披雨衣,到附近的山头上察看军情。当时雾气已经散尽了,在山头的制高点,李经述举着德国制造的单筒望远镜,远远看到法军先头的步兵分为三类:燧发枪兵、掷弹兵、来复枪兵。
李经述以前在容雪带回来的《战争论》里看到过,法国的燧发枪兵和掷弹步兵通常排成较紧密的队形,从而发扬火力。来复枪兵则会形成散兵线,进攻时,用来动摇敌人防御阵线;防御时,用以打乱敌人进攻节奏,十分强悍。而且来复枪的精确度较高,射程较远。而且,法军其他的武器和辎重也很先进,燧发枪兵用的是击发枪,队伍后面还有四门重型加农炮,火力更是凶残,开几炮估计就能把太原城门轰塌。
李经述对刘永福和袁世凯说:“在火力上,我们的淮军和黑旗军并没有占太大优势,不能和法军硬拼,否则即便打赢了,也容易伤亡惨重,只能占据不错的地利搞伏击。”
刘永福和袁世凯也同意这个作战方案。李经述对刘永福说:“不过这次为了重创孤拔的法军,还需要有一个诱饵!还得委屈刘将军,你的黑旗军先去和法军交战吧,只许败,不许胜,将法军引入野狼谷后面的山头,袁帮办你和我一起去山头那伏击法军。”
刘永福道:“你们为什么不在野狼谷伏击法军,那里是羊肠小道,是伏击法军的最佳位置。”
李经述对刘永福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来越南前调查过孤拔,他比你杀死的法国上校李惟业要强百倍,孤拔是法国海军名将,在非洲殖民地身经百战,这次领兵征战越南,还专门研读了中国的孙子兵法,我们能想到最佳伏击点,孤拔也会想到,要完全击败他,就要用奇兵!你先带一千黑旗军去野狼谷设伏,诱敌深入!”
这一番独到的分析,显示出李经述不仅看过大量兵书,还颇懂奇谋,这让刘永福对李经述刮目相看,便听从了他的指挥。
在通往越南太原城的路上,孤拔的先头部队五百人,由法国陆军上校奥朗琪率领,在山西森林泥泞的小道上前行,随行的法军军靴沾满了黄色的泥巴,队伍后面,四门当时最先进的加农炮格外耀眼。奥朗琪察觉到了野狼谷附近有黑旗军的埋伏,但他仗着法军火力优势,丝毫不把黑旗军的埋伏放在眼里。
奥朗琪骑着高头大马,他蓝色眼睛里,闪着野狼一样孤傲的幽光。在他看来,前些时候法军被黑旗军打败,完全是法国上校李惟业无能,他甚至故意让法国的士兵放慢脚步,让刘永福在深山老林里的黑旗军与之决战。
深山的空气冰凉,奥朗琪带着五百多名法兵到了野狼谷附近,埋伏在那里的黑旗军“嗖嗖”地开始放冷箭,奥朗琪一看,黑旗军的装备还是古老的弓箭,这简直是对自己的侮辱,马上下令士兵排好队形,梯队射击前进,还下令法国的加农炮开火,刘永福很快率领黑旗军半真半假溃逃。
看到溃逃的黑旗军,奥朗琪大笑,对身边的副官马西里说:“马西里,黑旗军还活在石器时代呢,只会耍大刀长矛,如此不堪一击,怪不得二十年前中国皇帝也被我们法兰西的枪炮吓得逃到热河。”
马西里也没想到黑旗军战斗力这么弱,奉承奥朗琪道:“是上校的英勇把中国人吓破了胆,这次我们可以乘胜追击,全歼黑旗军。”
于是奥朗琪下令法军继续前进,追杀黑旗军,过了狭长的野狼谷,两旁茂密的松树林异常地安静。这时候,树林里又下起冻雨来,雨滴啪啪砸在法军的加农炮上,在雨水里,这四门加农炮的重武器反而成了法军前进的负担。
李经述和袁世凯已经率领两千新式淮军到野狼谷前面的山头设伏。
过了一会,一阵冷风吹来,林子中的飞鸟突然大群飞起,向天空展翅飞去。
“来了,法国人来了!”刘成章气喘吁吁跑来,向李经述汇报。
李经述忙举起单筒望远镜观察北边的山道。果然,一大队法国的军队出现了,他们排成很疏散的一字队形,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显然。这是法军的前哨部队。
“袁世凯,你亲自去传我的命令,孤拔的大部队没有进入包围圈之前,谁也不准开枪,否则军法处置!”李经述立即下达了命令。
“是!”袁世凯响亮回答道。
过了半个小时,奥朗琪的法军打跑了刘永福的黑旗军,没有发现别的危险,他便向主帅孤拔报告。不久,大批的法军便出现在了野狼谷的山道上。
孤拔虽然读了孙子兵法,但他没有预料到,李经述用兵很有一套战术,在最好的伏击位置野狼谷,李经述并没有安排主力精锐士兵设伏。因此,孤拔的法军在完成哨兵摸索敌情的任务后,大胆向看起来并不太危险的前方急行军。
李经述第一次指挥这么大规模的伏击,有点紧张,进入他眼底的法军,少说也有3000人以上的规模,七八个营的兵力,要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和英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从广州一路北上打到北京城,也只用了几千兵。另外的三千法军因为李经述下令驻扎在北宁的淮军进攻河内,被牵制住了。
孤拔率领三千主力部队进入了中*队的埋伏圈。战斗的时间很快到了,李经述扔了望远镜,拔出腰间的指挥军刀命令道:“命令桂系淮军、云南系淮军立即潜行占领高地,十分钟后配合袁世凯的新军发动攻击。”
大约七八分钟后,指挥所北边大约三百米的山头上。“砰砰砰”响起了一阵机枪声。随即,天龙步枪的枪声和克虏伯炮的爆炸声响起一片,山谷的宁静,骤然被中*队震天的喊杀声淹没。
杀贼先杀王,袁世凯也跳出战壕,掏出转轮手枪,瞄准了奥朗琪,他扣动扳机,枪口里飞出的一颗子弹,“砰”的一声击中奥朗琪的胸膛,溅出血花,他高大的身躯缓缓倒在泥水里,睁着大眼睛,缓缓倒在了越南的丛林里。
同时,大批装备了天龙步枪的淮军从森林里冲了出来,转眼间树林里响起一阵阵枪响,牛高马大的法国侵略者成了靶子,哀鸿遍野。李经述还指挥一路新式淮军迂回到法军的背后,林中滚滚的喊杀声和枪声,让法军吓破了胆,他们狼奔豕突,迎接他们的,却是四面八方密不透风的子弹网。
因为孤拔的法军在通过最危险的野狼谷后,就不知不觉地放松了警惕,也就在这一刹那,袁世凯训练的新式淮军居高临下用飞龙机枪和天龙步枪猛烈射击,枪弹和弹片劈头盖脸般向法军飞去,一时间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惊天动地,毫无遮蔽的法军血肉横飞,尸体横七竖八躺满山坡。法军的尸体挤满地,连下脚的空隙都没有。
这是通向地狱的山道。中国的机枪,向法军扫射,法国的士兵都被割草般地射倒。
不过,法国的高卢兵也不是吃素的,在短暂的混乱和伤亡后,立即窜下了山道,各自找着天然的掩护物向着两边的高地、丛林开枪反击。两个营的法军,大约六百人,在加农炮的掩护下,猛攻桂系淮军的高地,试图抢占这个制高点。
孤拔先命令一队燧发枪兵密集开火,再派一队高卢掷弹步兵投炸弹反击,淮军山头上顿时浓烟滚滚,被炸掉了好几米,然后,孤拔命令法军的来复枪兵形成散兵线,强攻山头。
眼看桂系淮军挡不住了,李经述朝袁世凯喊道:“抽出四挺飞龙机枪,立即到高地压制法军火力。”
四挺重机枪到了桂系淮军高地,大约六百名法军的火力被有效压制,法军四散,炮火减弱,李经述下达了大决战的命令。
这一仗,法国人惨败,死了将近一千人,被俘两百多人。那一晚,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慢慢被法国侵略者的鲜血染红,顺着低地势朝峡谷旁的小河流去。
山西初战,中国告捷!李经述指挥淮军和法军激战八个多小时,大败孤拔的法军,这是法军在亚洲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打破了孤拔“常胜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打败这么大规模的欧洲强*队,极大鼓舞了在越南的中*队、越南本土军队抗法的决心和士气!
容雪的《华报》,刊发了李经述提供的中*队在山西大捷的独家新闻,夸赞新式淮军战斗力强悍,大大扬了国威,报道中有很多山西大捷的特写场面,许多好看的战场细节,因而一炮而红,销量一个月从三千份涨到两万份。上海的股市,也重新涨停!




穿越1879 第32章 李鸿章 复出
在越南的山西初战,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领的三千法国陆军死伤过半,狼狈逃回河内,他额角流血,心里也在滴血。但孤拔毕竟是久经非洲战场的名将,心想法军跟大清军队在越南的深山老林里打,确实不占优势,他随即冷静下来,想到自己是海军中将,便有了主意——陆战不在行,海战还打不赢你大清国么?当年各国侵略中国,都是从海上打开了通道。越战不行,孤拔就寻思着从海上给中国致命的一击,他迅速将在越南红河的四艘军舰和在中国东海的八艘军舰整合成远东舰队,浩浩荡荡带三千法军朝福建马尾港开去。
此时,历史的日历,加快翻到了1884年。年纪轻轻的张佩纶,已经接受了慈禧太后的任命,挂着三品卿衔趾高气昂到了福州,掌管福建船政水师和海防。
张佩纶虽然在紫禁城的大殿上慷慨激昂地要会会法国人的坚船利炮。可等孤拔率“巴雅”、“凯旋”、“尼埃利”、“达拉克”等法*舰浩浩荡荡开进福建闽江口,张佩纶一看十二艘钢甲巨舰在海面上一字排开,巨炮已经升起,吓得脸顿时就像霜打的茄子,多么痛领悟,对身边副将沈超说:“敌我船数略相等,而我小彼大,我脆彼坚,如之奈何?”
当时孤拔的舰队,十二艘军舰,总排水量近两万吨,都是铁甲舰,重炮100门,官兵3000人,后面还跟了两艘欧洲最新款的鱼雷艇。而张佩纶指挥的福建水师,当时只有万年青号、湄云号、福星号、伏波号、安澜号、镇海号、扬武号、飞云号、超武号、靖远号、振威号、济安号、永保号、琛航号、大雅号等木制战舰十五艘,另外从国外购得海东云号、长胜号、建威号,一共18艘军舰,多是木肋兵船,每一艘吨位在三四百吨左右,加起来吨位不足孤拔舰队的一半。这就相当于在拳击比赛中,以轻量级选手挑战重量级选手,根本就是找死。更要命的是,法*舰配置的是大口径线膛炮,还有每分钟开火六十发的哈乞开斯五管回转炮,福建水师的火炮总共44门,都是旧式滑膛炮,填上一炮都要半个小时,火炮的威力还有差距,法国的火炮可以轻易击穿福建水师的木肋甲板,福建水师的火炮对法国舰队的铁甲,打中七八炮都不一定能打出拳头大的窟窿。也就是说,从吨位、防护能力、火力上看,法国舰队有着太明显的优势。
硬件上的差距不说了,再看看两军主帅,孤拔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那所学校是法国当时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学院校旗和格言是拿破仑所赠,常被昵称为x,这个x不是傻x的意思,x来自其校徽,代表两架交叉在一起的大炮,可见这学校的军队背景深厚,孤拔是海军中将,他1849年就进入法国海军,拥有35年海上作战经验,还在新喀里多尼亚担任了三年总督,在北非中亚法属殖民地指挥过多次侵略战争。
而张佩纶,海军实战经验为零,陆军战斗经验也是零。他从小读的是四书五经,但孔夫子不教兵,只教射箭呀,这时总不能拿弓箭去射法国人铁甲军舰吧?张佩纶最擅长的本领,就是在朝堂上,穿着他那套京城里卖断货的竹布长衫,慷慨论天下事,属于那种自己不干事,总以为干事的人愚蠢,还把干事的人骂得哑口无言的奇葩。他身边副将沈超还算海军中的人才,跟着张佩纶在福州沿海前线视察了好几天,知道这海战根本没法打,赶紧劝张佩纶:“大人,卑职以为,我们不能干等,应该赶紧跟朝廷求援,让朝廷把其他海军军舰派几艘来呀。”
张佩纶这时如梦方醒,明白了为什么李鸿章一再要坚持议和,海战大清国没有可战之舰呀。但这时已晚,自己已经在朝堂上吹牛皮要教训法国人,只好硬着头皮电告朝廷,要求增派其他水师的军舰来增援。
当时大清国除了福建水师,还有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东的水师三大舰队,其中北洋的水师因为要扼守北京的门户天津海港,又是李鸿章办的,实力在这三支海军中最强。慈禧先问新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意见:“张佩纶求援,北洋能派出几艘军舰支援?”
“回禀太后,一艘都不行!”张树声也不傻,北洋水师定制的定远舰和镇远舰还没回国,这时派其他军舰去福建必定有去无回,于是一口回绝道:“中堂大人回家丁忧前,曾特意交代过为臣,北洋的水师守护渤海,拱卫京师,责任重大,一旦离开,法*舰会趁虚而入,说不定大清国又会重蹈当年英法联军直入北京城的悲剧……”
慈禧太后最不愿意听人重提当年英法联军直入北京城的血泪史,当时咸丰皇帝带着她一路狂逃到热河去,她的绣花鞋都在路上跑掉了,法国佬还烧了她家的圆明园,于是赶紧打断了张树声的发言,道:“哀家知道了,北洋海军确实肩上责任重大,援救还是算了吧”。
然后,慈禧又问南洋海军督办、两江总督曾国荃:“曾大人,南洋的水师方便借几艘战船给张佩纶吗?”
南洋的水师倒也买了几艘两千吨级别的钢质巡洋舰,比如“南琛”级巡洋舰,由德国伏尔锵厂制造,排水量1905吨,火力也不错,船上有8寸阿姆斯特朗炮4门,37mm哈乞开斯5管机关炮2门等,曾国荃是湘军老将,曾国藩的九弟,他一听实力第一的北洋海军都不派军舰,凭什么要派第二的南洋海军支援呀?而且,南洋水师负责的海域为江浙一带,主要在上海和南京,天津重要,上海和南京难道不重要?一旦上海和南京有失,按照清廷失地就要问斩的制度,自己也逃脱不了干系,于是也一口回绝了慈禧,不愿派军舰支援。即便曾国荃想要派军舰,估计他也派不出,因为这时南洋外海兵船统领是李鸿章的心腹大将吴长庆。
1...1213141516...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