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代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无和尚
边镐不觉得地叹了一口气。
蒋延嗣有些懂了,边镐所说的保命不完全是保自己和数百巴东子弟的命,而是千万明国人的命,当然也包括巴东人的命。阻卜大军兵锋已近,距离巴东不过数百里地,真要被阻卜军突入,那到时,不用说是保自己性命,数万巴东人都将生灵涂炭。(未完待续……)





代周 第十四章
“恩师金玉良言,延嗣受教了,我这就去回复上官,率巴东营北上。”蒋延嗣心中有了决定,斩钉截铁地对边镐说道。
“人来这世上一回不容易,但战场上却万万不可将命看得太重,看得太重,往往是害人害己,等你见惯了死人,也许,再想起此时,你就会觉得,自己是如何可笑了。去吧。”边镐淡然地挥挥手。
一个月后,蒋延嗣和朱贵超率领巴东营到达太原府向丁思觐报到。
丁思觐看到巴东营的军容甚为欣赏,也对蒋延嗣和朱贵超相当看好,于是特意将巴东营独立编组,并进行了补充兵员,凑足五百人之数,任命蒋延嗣和朱贵超二人为正副校尉,直属丁思觐亲自指挥,并为其命名为巴东都。
半年后,当朝廷传旨令丁思觐部北上增援胜州,抗击辽军时,巴东都也跟随出征。也就是这一战,令巴东都近乎全军覆没,仅剩下三十九人,蒋延嗣的弟弟蒋延昭也在此战中牺牲。
蒋延嗣等人奉旨前去金陵觐见皇上,本想在半路回巴东亲自报个信,但终究无法面对家人,只好改变计划,直接往金陵而去。
蒋延嗣等人却不知道,蒋季良已经得知蒋延昭阵亡的消息,明国军制中规定,阵亡将士的抚恤发放不经过当地衙门,而是专门由军部负责。
每一场仗下来,已经得到尸体确认的阵亡者,都会按名册直接派人通知家属。
而蒋季良正是由此得知了蒋延昭的阵亡消息。
蒋家一下子沉浸在悲伤之中,尤其是蒋延嗣的母亲陈氏,十月怀胎生下儿子,养育到十七岁,竟一下子没了,换做是谁也承受不了这种打击。
整个巴东县也沉浸在悲伤之中,小小一个巴东县,一战之下。数百人阵亡,满街皆是白布飘扬,哭声不绝于耳,整个城一片凄惨景象。这一幕。十余年之前,也曾经有过,那是百里无忌率黑旗卫攻下庆州时的景象,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幕又会在十年后重演。
蒋季良心中悲痛不下于陈氏,但他却立即想到蒋延嗣还在军中,如果他再有个三长两短,那蒋家真要绝后了,这是蒋季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的。
此时,在蒋季良心里。宁可蒋家再无出头之日,也不愿蒋家自此绝后。
他与朱彭亮商议,联络了巴东数十位长者,向金陵进发,他要向皇上恳求。替蒋家留个后,替巴东父老留个后。
蒋季良已经想好说辞,依照百里无忌制订的明军规制,凡家中已有从军者不招,凡家中已有阵亡者不招……。就凭此,蒋季良就有十足的把握,让皇上放蒋延嗣归家。
百里无忌新编的十万新军在百里义和郭廷谓、郑彦华、周保忠四人的训练下已经甚有成效。正式成军的日子已经不远,百里无忌将丁思觐、蒋延嗣等人召来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些经过战火淬炼的将领补充进新军,由此增强新军的战斗力。
但蒋季良等巴东父老的到来,令百里无忌非常为难。
百里无忌根本不知道这几年有巴东子弟从军,这个小小的县是百里无忌心中最觉得愧疚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百姓为百里无忌流了太多的鲜血,百里无忌虽然有过承诺,但那也只是当时不得已之下做出的。这些年来,百里无忌都刻意地去遗忘自己的承诺,他不想再从巴东招募新兵。也经常从赋税上补偿巴东县,但巴东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有着自己的父母官,要让皇帝亲自为一个小县设立政令,确实有着诸多的不便之处。
但百里无忌甚至从朱、蒋两家走私军械的事情中,分出利润为巴东子弟的前程建设工坊之事可以看出,百里无忌确实是将巴东放在了心上。
如今再次闻听巴东一夜之间,再现当年满城尽是素缟的惨象,这令百里无忌心中的愧疚感上升到了极限。
百里无忌有心答应蒋季良的恳求,但明军中与辽军有战斗经验的中层将领真不多,如果放蒋延嗣等人退役,那么很有可能,新军又将为此重新付出鲜血的代价。
培养一个有针对性的将领很难,培养一个有针对性的而且有着刚刚与辽军血战过的将领更是难上加难。这样的将领是用众多明军士兵的鲜血培养出来的,百里无忌不想再付出如此的代价。
百里无忌望着蒋季良等人,心中确实难以取舍,一面是军规,蒋季良等人确实站在了道义的顶端,而另一面,却是大军压境的阻卜军和辽军。
百里无忌好言安抚蒋季良等人,希望他们等到蒋延嗣一干人来到金陵府再做决定,并让冯道陪同他们在金陵府游逛,给足了恩典。
三日后,丁思觐所率残部和押解的俘虏耶律朔古与蒋延嗣等人前后脚到达金陵府外,将部队驻扎于城外后,丁思觐带着尚未痊愈的伤携蒋延嗣进宫面圣。
为了彰显朝廷对于勇士的褒扬,徐世铭等人将四人觐见皇帝的时间安排在朝会之前,而蒋季良等人被安排在了朝臣后面最角落处旁观。
这三天中,百里无忌与徐世铭三人进行了数次商议,面对新军即将成军,开赴战场,对丁思觐、蒋延嗣四人的安排做了决定,那就是必须留在新军中。为了安抚巴东蒋季良一行人,百里无忌决定给足他们荣耀,以作安抚。
丁思觐从楚国就跟随着百里无忌征南闯北,自然对朝堂并不陌生,面对百官的注视也泰然处之,但蒋延嗣三人却是第一次进入朝堂,这远不是小小巴东县衙,甚至归州府所能比拟的。
不到京城不知道官有多大,这满堂的官员,随便挑一人就能令整个巴东天翻地覆。
蒋延嗣三人虽然从千军万马中血战幸存,但依然对这种场面心中震撼,三人拘束地跟在丁思觐之后,寸步不离。
百里无忌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那三人的神情举止,心中觉得好笑,对他们的印象也好了三分,在百里无忌看来,这三人是纯真未泯,百里无忌喜欢这些处世未深的年轻人。




代周 第十五章
百里无忌轻轻招了招手,自由宦官过去,引领四人来到面前。
丁思觐熟练地跪拜,向百里无忌见礼:“罪臣拜见吾皇。”
蒋延嗣三人上殿前虽然得到宦官的指点,但此时却有点傻呆,蒋延嗣、朱贵超都是读书人投笔从戎,一愣之下也醒悟该学丁思觐向皇上见礼。
但朱贵霖却是一个莽夫,傻愣之下竟忙不迭地抱拳向百里无忌道:“某见过皇上。”
这一举动惹得朝堂百官一阵轰笑,也让百里无忌忍俊不禁。
百里无忌摆摆手道:“众爱卿平身吧。”
“丁都指挥使,给朕讲讲此战战况。”
丁思觐此战之后,一直心中纠结,这一战折损了他的第四军十成中的八成以上,虽然最后凭借杨业所部和陈延正所部取得了胜利,但丁思觐无法从这失败中解脱出来。
“罪臣无能,累及三军,望陛下治罪。”丁思觐语未出,就先涕泪哽咽。
“朕今天不追究责任,只论功勋。”百里无忌心里的难受并不比丁思觐少,第四军做为他起家的部队之一,论感情,没有人比他更深,但在大敌当前之际,他不能因此而伤了第四军幸存将士的心。就象百里无忌说的,今天只论功勋。
丁思觐深吸了一口气,将第四军如何奉旨北上,又如何在胜州城外被六万辽军突然包围,又如何派遣蒋延嗣所部突围求援和如何陷入全军覆没之境地,又如何得到杨业、陈延正部救援的过程细细地述说了一遍。
百里无忌虽然已经得到战报。但过程还是第一次听说,所以听得十分认真,而朝堂之中的百官更是如身临其境般。为第四军的遭遇而扼腕叹息。
“陛下,臣有罪,蒙皇上错爱,将第四军交到臣手里,可不想,还不到两年,就一战折损于此。臣愧对皇上。”
百里无忌面无表情,没人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这一战,第四军是尽力了。但六万辽军绕过燕云南下,却没有得到一丝情报,这就让百里无忌再次对徐世铭掌管的军情院有了看法,但百里无忌还是忍耐了。毕竟徐世铭是个文人出身。这个时代哪知道情报战的威力。百里无忌决定要抓抓军情院的整改了,而这人选就落在了徐守仁身上。
朝堂中沉默良久,没有人敢去提醒百里无忌,直到百里无忌自己回过神来。
看着拜伏在自己身下请罪的丁思觐,百里无忌开口道:“丁卿莫要过于自责,此战第四军以三万敌六万辽军,其中更有辽国精锐二万皮室军,能有此战果已属不易。丁卿无过反而有功,理当褒奖。”
丁思觐闻听百里无忌如此说。有些意外,忙上奏道:“陛下,罪臣不敢要褒奖,只求让臣重组第四军。”
百里无忌摇摇头:“所请不准,丁卿的安置,朕自有安排。”
招招手,百里无忌问傻站着的三人,“谁是蒋延嗣?”
蒋延嗣一听,赶忙上前,应道:“臣是蒋延嗣。”
“此战,你突围求援的功劳甚为卓著,朕要好好赏你。”
“臣不敢言赏,臣为丁指挥使麾下,突围求援乃份内之事。”
“朕闻听你的弟弟在此战中阵亡,与朕说说,是如何阵亡的?”
蒋延嗣眼眶一红,答道:“当时巴东都仅剩一百余人,丁都指挥使令朱匡业指挥使率臣部一起突围,臣当时以为突围是为第四军趟出一条生路,没想到丁都指挥使的用意是让朱指挥使带臣部逃命。臣等无法说服自己丢下大军顾自逃命,于是就反身北上,原意是与第四军共存亡,不想朱指挥使麾下一部也有此意,得到朱指挥使首肯,合兵一处,得五百人。臣就率军北上了,正好遇到丁都指挥使负伤被第四军一部护送南下,臣见辽军追击近在咫尺,便令五百人向辽军冲锋,以求为都指挥使争取一些脱身的时间。不想,臣的弟弟就阵亡在此役中,而臣等竟不知道他是如何死的……。”
百里无忌出身军旅,也身经百战,能够想像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死人是一瞬间的事,除非正好看见,不然哪能知道怎么死的。百里无忌对这五百人的勇敢还是肯定的,面临死亡时,做出牺牲已经不易,而在已经脱出生天时,敢勇于逆流而上,与全军共存亡,这种血性就更属罕见了。
而在角落上旁听有蒋季良等人早已经是泣不成声,再次聆听次孙阵亡的过程击打着这年过花甲的老人。
百里无忌令宦官将蒋季良等人请上前来,嘉勉道:“蒋族长,令孙虽死,但死得壮烈,你不可太过哀伤,应引以为傲。”
蒋季良哽咽着点头不语。
百里无忌轻召宦官过来,开始宣旨。
任丁思觐为新军第一军都指挥使,授正三品昭勇将军,同时免去百里义暂代新军第一军都指挥使的职务。
迁朱匡业为新军第一军左厢指挥使,加授正四品广威将军。
升蒋延嗣为新军第一军中军指挥使,升授正四品宣威将军。
升朱贵超为新军第一军右厢指挥使,初授正四品明威将军。
升朱贵霖为新军第一军右厢副指挥使。
追授蒋延昭为正五品武德将军。
并对朱匡业余部、巴东都幸存将士各有封赏。
蒋季良此时已经明白,要让蒋延嗣回家已经不可能了,而蒋家一日之内诞生了两个将军,正四品啊,想当年百里无忌任巴东县令不过一个正七品,连归州刺史也不过正四品,就凭此也足以告慰蒋家的列祖列宗了。
而朱彭亮更是满意,大儿子被封为将军,而次子朱贵霖更是从一个在逃犯成为了副指挥使,至少日后不会再牵累到朱家了。
老泪纵横之下,蒋季良等人向跪拜百里无忌谢恩。
百里无忌并没有在朝会上询问耶律朔古的情况,他不想将此事公布于众,对于耶律朔古,百里无忌有着更好的安排。
百里无忌还作了一个安排,那就是让明报对第四军此战进行报道和宣传,让冯道带朝廷中的四名翰林学士撰写文章,由于开始了明报第一次“采访”。(未完待续……)




代周 第十六章
来自未来的百里无忌深知民心的作用,虽然明报还不能向百姓普及,但在这个时代,底层民智还未开始,中层以上的精英们掌握着明国最大部分的影响力,而学子则是这些精英们的软肋,这些学子莫不无精英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子侄或亲友或师生。
这一期的明报盈篇累牍地通报了第四军胜州与府州之间的战斗。通过翰林学士的妙笔生花,这场惨胜被描绘成了完胜,第四军以三万之众击溃六万辽军。虽然对第四军的损失没有隐瞒,但在如此的兵力对比之下,没有一个人还会去在意第四军死了多少人,百姓们唯一的感知,那就是明军又打了一场大胜仗,而这阵亡的明军士兵,仅仅是一堆数字。
而翰林学士煽情的书写了对蒋延嗣三人的采访记录。
也许是蒋延嗣本身的描述和叙说,这个出身边镐门下的新晋宣威将军,无比煽情地说:“胜利必将属于明国。”
“那时侯,我已经死了。”
“在这场战争中,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若是死,我希望自己面向北方而死。”
“契丹人必将臣服于明国。”
……。
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事。
蒋延嗣话最感人之处,在于他将“死”,看得很“淡”。
正因为平淡,所以感人。
朝会后,百里无忌密令丁思觐,让其将耶律朔古从城外军营悄悄送进皇宫,不可走漏一丝消息,并严嘱丁思觐令其残部封口,不得向外泄露关于胜、府州之战的具体情况。
“耶律朔古,字弥骨顶,横帐孟父之后。幼为太祖所养。既冠,为右皮室详稳。从伐渤海。战有功。天显七年,授三河乌古部都详稳。平易近民,民安之,以故久其任。会同间。为惕隐。”百里无忌没有看耶律朔古,只是随意地轻轻背出军情院递交来的耶律朔古的阅历。
耶律朔古闻言一愕,但不惊诧,以明国之力,要查清楚他的这些阅历并不难,他只是有些奇怪明国皇帝何以对他如此感兴趣。
身为败军之将,耶律朔古有被杀甚至被虐杀的觉悟,毕竟这次,在自己的率领下,明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由此而引起的愤怒足以让明国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耶律惕隐,坐。”百里无忌微笑着吐出四个字。
这一刻,耶律朔古有一种如老鼠被猫戏耍的感觉,他心中涌起一股愤怒,但愤怒又如何。人为刀殂,我为鱼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耶律朔古冷哼一声,愤愤地坐在百里无忌给他准备的锦凳上。
这是百里无忌的书房,选择在此处与耶律朔古交谈,百里无忌是动了一些脑筋。劝说一个辽国高层官员归降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哪怕耶律朔古现在答应,可回去之后,未必能象现在答应的这样行事。而最主要的是,在书房里,可以绝对保密。
“朕很不明白。耶律惕隐,以你之身份,本该安坐上京,怎会亲自率军南下?”
耶律朔古只是抬了下眼,看了看百里无忌。并不答话。
百里无忌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既然耶律惕隐不答,那就让朕猜猜,朕以为要让一个辽国惕隐亲率大军出征,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辽国无将可派,二是耶律惕隐不见容于辽国皇帝。耶律惕隐以为朕猜得对否?”
百里无忌的话如针尖一般刺痛了耶律朔古的心,做为辽国惕隐,是辽代北面官中唯一职掌皇族政教的官员。除了有举足轻重、关乎辽国存亡的战事,基本上是不可能参与平常战争的。
而此次被派南下,还不是不容于耶律璟,才被派出来参战。
虽然耶律璟也把二万皮室军交给自己,但真正的用意,不过是想趁此消耗自己的四万部族军,只是耶律璟并没有想到,在胜、府二州之间会遭遇明军主力,由此带来六万辽军的惨败。
想到此,耶律朔古心中一阵舒坦,就如大仇得报般地惬意。甚至禁不住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俨然忘记自己已经成为阶下之囚的现实。
百里无忌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抹不明显的笑容,看来,辽国真非铁板一块,既然如此,我就让它的缝隙大一些,再大一些。
“看来耶律惕隐心中对朝廷有些不满?”百里无忌随意地开口道。
耶律朔古立即清醒,瞬间收敛起那丝笑意,斜眼道:“本惕隐忠心为国,何来不满之说。”
“哦?难道朕看错了?”百里无忌戏谑道。
“本惕隐既已被俘,你要杀便杀,哪来得这么多废话。”耶律朔古声色俱裂道。
“不急。朕都不急,耶律惕隐何须急着求死。”
“你……。”
看着声厉色荏的耶律朔古,百里无忌心中越来越安心了,若真心抱一死之念的人,此刻必是淡然应对,何须上演这么一副急猴猴的姿态。
“可惜,可惜啊……。”百里无忌呐呐自语。
“可惜什么?”耶律朔古一时不解其意,竟不自觉地追问道。
“朕可惜了惕隐的部族,从此就该被并入他族了。”
“呃……。”心中的另一处伤痛又被百里无忌一击而中,耶律朔古的心一阵抽搐,八万部族妇孺老幼,自此没有了自己和四万部族军的罩抚,被别族吞并不过是迟早的事。
“百里无忌,你杀了我吧,休要再拿话来羞辱我,否则,别怪我骂你。”耶律朔古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狗,蹦起来嘶吼着。
百里无忌冷眼看着耶律朔古,这是策略,先激怒他,才能击溃他的心理防线。
“朕何须羞辱你,朕说得每一句话都是事实,辽国皇帝耶律璟残忍暴虐,世人皆知,若是他知道惕隐此次大败,不但折损了四万部族军,还把他的二万皮室军损失过半,不知道他会对惕隐的亲属做何处置?”
人就是这样,如果当场战死,也就一了百了,可一旦活着被俘,那生死就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




代周 第十七章
耶律朔古彻底被百里无忌的话刺痛了,对耶律璟残忍暴虐,没有人比耶律朔古更清楚,身为惕隐的他知道耶律璟每一件虐杀的经过,耶律璟杀人根本不需要原因,往往就是找个借口就动手。
自己本就不容于耶律璟,如今兵败之事一旦传到上京,自己亲属部族的下场可想而知。
耶律朔古内心已经打击打得体无完肤,根本无所谓心理防线,有得就是对百里无忌的迁怒。
“百里小儿,我与你拼了。”耶律朔古猛地跳起来,一头向百里无忌撞去。
百里无忌戎马半生,就算二人对阵,耶律朔古也休想占到半点便宜,何况如今在百里无忌的地盘里,百里无忌轻轻闪过。
耶律朔古心中怒极,尽全力而撞,被百里无忌一闪,收不住势,一头撞在了百里无忌书房的桌子上,“咚……”,还好,没撞到四周尖角,但这一头却也撞得耶律朔古七昏八素,满眼金星。
事情进展得差不多了,耶律朔古的情绪也已经完全失控。
百里无忌决定出一招破釜沉舟,破开耶律朔古的保护壳。
“耶律惕隐还须淡定,年岁不饶人啊。这样,朕上体天心,给你一条生路,放你回辽国,如何?”百里无忌悠然冲着倒在地上双手抱头,依旧昏晕的耶律朔古说道。
耶律朔古正在懊恼没撞准百里无忌,却撞在了书桌上,满耳嗡嗡声令他以为自己听错了话,耶律朔古猛地抬头,盯着已经说完的百里无忌,眼中闪过一丝迷惘。
百里无忌很满意耶律朔古的表情,点点头道:“你没听错,朕决定放了你。”
冲着锦凳示意耶律朔古重新坐回。
耶律朔古从一瞬间的狂喜,随即陷入沉思。耶律朔古不傻,能站到辽国朝廷的上层,惕隐之位,就表示他的能力还是经过了检验的。他可以轻易地想到。百里无忌能如此轻易地放在回去,那所要付出的代价必然是巨大的,而现在自己身为阶下囚,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背叛辽国。
耶律朔古虽然顺从地坐到锦凳上,但开口问道:“你有何条件?”
百里无忌欣赏地看着耶律朔古,并没有回答耶律朔古,此人很聪明,百里无忌虽然聪明人,这样说话就简单多了,而且这话根本不用回答。因为只要是聪明人,就能自己想明白,百里无忌现在需要的仅仅是等待,等待耶律朔古自己开口。
百里无忌坐在书桌后,端起已经不烫的茶杯。轻啜了一口,静心等待。
耶律朔古知道百里无忌的意思,他陷入了深深地矛盾之中。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对于耶律朔古来说是痛苦的,但如果不背叛,那么不但自己要死,还会让自己的部族子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过了许久。耶律朔古内心痛苦地挣扎着,他抬起头,看着百里无忌断断续续道:“我……就算是……降了,也……回不去了……。”
百里无忌闻听,感到有些意外,问道:“怎么就回不去了?”
耶律朔古转头。目无焦点、无神地回答道:“此次战斗,二万皮室军仅剩下八千人,四万部族军全军皆没,耶律璟本就不容我,如此回去。依然逃不过一个死,不如死在你手上,还能保全一世英名。”
“原来如此。”百里无忌心中一宽,这样更好,自己还怕放他回去无法有效约束其的作为,既然有此纠结,只要耶律朔古回到辽国,耶律璟就不可能放过他,而他也只能与之对抗,以求自保。
1...115116117118119...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