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见到皇帝起身,田淑英连忙起来帮忙。李鸿基将她按下:“你好好休息,朕自己来。”
田淑英脸上红红的,点了一下头。
李鸿基穿好了衣服,推开了房门。李娃正要门外探头探头,以往皇帝这个时候早已起床,他们要派几人过去给皇帝侍候穿衣,今天里面多了一人,他们虽然是皇帝的亲卫,却再也不好进去。
见皇帝自己穿好了衣服,李娃大感意外,迎了上来:“皇上,昨晚休息地可好?”
见到李娃嘴角上露出地那种男人心照不宣地笑意,李鸿基抬脚向他踢去:“好,当然好,找几个手脚伶俐的宫女,过来侍候田美人。”
李娃见到皇帝高兴,躲过皇帝踢来的一脚:“是,皇上,臣马上就去办。”
李娃又笑嘻嘻的道:“皇上,你昨晚可说过赏我几个宫女,君无戏言,皇上也该兑现才是。”他趁着皇帝高兴,马上为自己讨起赏来。
“你猴急什么,总要把宫中的女子全部统计之后才能给你,这个事就交给你和王之心,王德化办理了。”
“是。”李娃大喜,统计宫女,这就可以为自己名正言顺的挑许几个美貌女子作为赏赐地机会,最好的当然要留给皇上,可是宫中美女如此之多,自己选得当然也不会差,而且如此多的美女,自己可以一一观看,那可是美差啊,看来昨天的险没有白冒。
李娃兴致勃勃,一天都不肯担搁,拉着原先宫中地两大总管就开始统计起来,三天就得到了结果,整个皇宫中宫女共有九千五百三十四人。
虽然宫女都是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按理姿色都不会太差,其实不能,除了皇帝的秀女都要姿色秀丽外,宫内还有六局一司,朱元璋将六局分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另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口
对于宫内的各个衙门,如尚仪、尚服、尚食等局宫女容貌的要求不会太严格,而且就是秀女也有在宫中留有数十年,即使选进来时风华正貌,如今也是垂垂老矣,当然不适合让她们嫁人。
李娃和王之心,王德化三人重新将宫女分成四等三品,等是按年龄来分,二十岁以下为一等,二十到二十九岁为二等,三十到三十九岁为三等,四十岁以上为四等。
品则是按姿色来分,姿色艳丽为上品,次之为中品,最未为下品,得到一等上品的女子为九百二十人,一等中品的女子为二千六百七十人,一等下品的女子为四百三十四人。
二等上品女子为四百九十一人,二等中品的女子为二千一百人,二等下品的女子为二百二十人。
三等上品为二百二十人,三等中品为一千四百六十七人,三等下品女子为一百三十九人。四等女子没有分品,总共还有一千五百余人。
能进入上品的女子可以说都是千娇百媚,这么看来,皇宫中的美女还真多,一二等加起来就有一千四百多名,李鸿基只留下了一等和二等上品女子各二百名,这也是男人的通病,总不能把美女都放跑了,全留下一些四五十岁的老妈子在自己眼前晃悠吧。
其它一二三等的女子除了赏赐给大臣外,都可以允许她们出嫁,四等的女子有家可回的,可以回家,不愿回的就留在宫中干些杂役。
赏赐出去的女子都是一二等中的上品,让得到的大臣都喜笑颜开,吴三桂已带兵出征,李鸿基没有忘记他,特意吩咐将四名最好的女子送给他,一时君臣皆欢。
李娃也如愿以偿,得到了四名一等上品的女子,除去赏踢给各个大臣和宫中留下的女子外,一二等中的上品女子尚有三百多名,李鸿基下令让这些女子组成啦啦队,到军中各个比试现场转悠。
这么多的美女,让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唐军士兵看直了眼,一个个都直流口水,她们或成熟美艳,或青春亮丽,加个每人都穿上了凌罗绸缎,组成了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每到一个军营都掀起了一阵旋风,让所有士兵都津津乐道。
唐军的这个举动让京师的一些文人看得惊骇不已,一个个暗自诽谤,不成体统,败坏风气。只是这队女子经过时,他们也躲在人群中看得直流口水。
唐军的这次大比武也包括了那数十万降军,规模宏大无比,比武除了得到荣誉,奖品,美女外,数十万降军还有另外的考虑,皇帝已下令他们之中只能留下四个军,也就是四万人,其余将近四十万人都要转为铁道兵,专负责修路。
消息传到,那四十多万人都大哗,由士兵转为修路,虽然不知新朝为什么要这么多人修路,但无疑不是什么好事,许多人都想串通起来,让皇帝收回成命。
那些美女一到军中,顿时将各个蠢蠢欲动的人安抚下来,军队中除了各级的指挥官外,无疑还会有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领头之人都是一些直正有本领之人,他们自付能够进入比赛的前面,那时照样当兵吃粮,军饷还会提高,而且有可能获得美女垂青,当然不愿意破坏这次大比武。
没有这些有实力,又有威望的人参加,反对的人注定串通不起来唐军轻而易举的化解了一次危机。
这次大比武人数太多,唐军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准备,才将比赛的场地,项目全部确定下来,比赛总共有十大项,一百一十二个小项,每一项的前三名不但有奖金,还有可能直接获得上品的美女挑选,若是有人不被选中,皇帝会亲自赐给他一名中品的宫女。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十章 大比武(上)
除前三甲外,其他前一百名的人都有可能获得宫女,他们的表现好,说不定还有可能获得名列上品的宫女垂青,这一百名看起来很多,其实要在数十万人中脱颖而出,难度还真是颇高。
这一个月,无论是唐军还是降军,士兵都掀起了一股自发训练的热潮,美女的魅力比以前的体罚,金钱来得都大,让那些降军的军官看得又惊又喜。
大比武共分为十天,时间定在大唐帝国一千零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至五月初四,这样的日子刚好不冷不热,每天举行一个大项的比试,第一天为预赛,第二天为决赛。
预赛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参加,各军先在自已的部队中选出一成左右人选参加预赛,那四十多万降军,其实也只有进入预赛的人才可以留下来成为唐军的正规军,因此在之前的选拨就非常严格,李鸿基直接派近卫军到各部队中充当裁判。
为防公平起见,近卫军的裁判全由唐皇的侍卫负责,而后面的预赛刚由三方组成,近卫军出一名,野战军出一名,还有原来明军的降军出一名。
预赛的人选已在前三天选出,尽管只是一成,还是总共有五万三千多人参加,这么多人参赛,当然不能挤在同一个场地,唐军特意在各城门划分出十块场地,每个地方取前十五名进入决赛。
这当然会有不公平地地方。或许一个地方比较强,第十六名比另一个地方的前十还强,照样会被淘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只能尽量保持公平,不能保持百分之百地公平。
为让各个地方的水平尽量平均。预赛采取抽签制。各个队伍都打乱。抽到哪个场地都是靠运气,而决赛则统一在皇宫的午门举行,每一个项目有一百五十人争夺前一百地名额,当然还要争前三甲。
预赛时对京城地百姓都放开,百姓可以自由到各个赛场观看,而决赛因是在皇宫中举行。普通百姓当然不能进去,能进去地都是唐军中的各级官员,或者是京城的富豪。
陈宇刚好已从蓟县回来,虽然说得到了四万多匹好马。但这些马一时半刻也换不成银子,陈宇还是心痛那突然多出来的三百多万枚银币,他听到此次大比武的细则,突发其想,要在决赛中征收门票,弥补这次的亏损。
李鸿基听到陈宇地想法,惊讶的合不笼嘴,自己选他做大唐第一任银行行长还真没有选错,太有经济头脑了,在皇宫门口收钱他也敢提。
李鸿基考虑了一下,马上答应,有人要说就让他们去说吧,能光明正大的赚钱干吗不赚,对京城中那些脑满肠肥的家伙不能抄家,李鸿基自己也感到恼火,如果能宰他们一刀,何乐而不为。
幸亏洪承畴和赵良极他们没有来,否则让他们知道陈宇如此搞,肯定会大骂不止,说不定还会请旨斩了陈宇,有失君王脸面,堂堂地皇宫,交钱就可以进去,丢脸哪。
宋献策,陈贞慧他们却不会理会,虽然觉得皇宫里让人凭银子就可以进去有点让人嘀笑皆非,但能为唐军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那也不错,唐军收入虽高,但此次伐明所耗太大,而且为了新朝的形象,又不能象以前一样,逼那些壕绅造反,再来个大抄家,再说大家都已看清了形势,唐军只要不做得太过火,他们也不会造反。
唐军征收门票早有先例,那是在西安唐军举办鉴宝会时,每人征收一两银子,现在则下降为每人一枚银元,每年能为唐军带来数万两银子的收入。
这次是在皇宫举行,皇帝会带新封的美人亲自参加,这种比赛又是前所未有,陈宇狮子大开口,最低定价为每人一百两,越靠近皇帝的身边,定价越高,最高定为每人一千两,靠近皇帝身边的人,还必须在京师有房有产,家人都在,防止有人混水摸鱼进去对皇帝不利,每天只出售一千份。
李鸿基还怕定价太高,会没有人来,哪知还没有到开赛,十天的门票全部买光,尤其是皇帝身边的数十个位子,那些以前的那贵子弟,皇亲国舅抢着要买,他们和前朝关系太深,生怕唐军有一天会找他们算帐,这点银子就算买个定心丸,若是能和皇帝说上话,得到皇帝的赏识,以后就会飞黄腾达。
就是不能和皇帝说上话,能坐在皇帝身边看比赛,以后也可以回去和人吹嘘,等于买了一张护身符。
其中田弘遇就花了二万两银子,买下了二张坐在皇帝身边连续十天的门票,原先的嘉定伯周奎也是如此。想想当初崇祯让百官损资助饷,让周奎带头出二十万两银子,后改为二万两,周奎死活不愿意出,还把女儿送给他的一万两贪下七千两,只肯出三千两,如今大明被推翻了,他的女儿也死了,只为了能坐在新皇面前的一个位置,就甘愿出二万两,不能不让人摇头叹息。
陈宇看见门票好买,原先说的一千张一再突破,卖出了二千多张,若不是宋献策看到越来越多,怕不利于皇帝的安全,紧急叫停,说不定陈宇会卖出多少张。
陈宇笑得乐不开嘴,一天二千多张,十天就是二万多张,按价值最小的算,也是二百多万两银子,何况远远不止,最后一统计,此次门票收入共有三百四十七万余两,这个数目把宋献策,陈贞慧等人骇了一跳,京城有钱人太多。
到了开赛的第一天,唐军已停止了售票,许多买不到票又想进皇宫的人,不得不高价从别人手中买票,即贺景回报说,黑市上唐军价值一百两银子地普通票已涨到了二百多两。李鸿基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应便是莫不是有黄牛党也跟着穿越了,连进皇宫的门票都敢倒卖,太猖狂了。以后大唐地黄牛党莫不是从今日载入史册。
好在那些在皇帝身边的门票要和名字相对应,光有票,人不对也进不了皇宫。不怕有人可能凭此图谋不轨。
预赛的日子提前了一天。定在大唐帝国一千零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这是为了明天在皇宫中能举行决赛,这一天也载入了史册,后世一般认为,这一天才是现代体育运动地发源,为了记念这次大比武,后来扩展到全球四年一次地体育运动会定为皇家运动。
这一天。整个北京城万人空巷,都涌入各个运动会观看军队地表演,第一天决逐的是箭术这个大项,里面包涵了十一个小项。如五十米距离,一百米距离,二百米,还有移动靶,骑马射,骑马又分为静止,加速,反手,最难的当能是在战马上加速时射中移中的靶子。
选手们精彩的表演,掀起了一阵阵喝采,李鸿基虽然在皇宫,这种喝彩声也听得到,搞得李鸿基心里痒痒的,也想到现场观看,一直在书房里踱来踱去。
田淑英跟着皇帝已经一个多月,现在可以说是三千宠爱聚一身,这一个多月皇帝除了她,根本没有碰其她女子,她在皇帝里面渐渐也胆大起来,十六岁地年龄正是喜欢热闹,何况她进宫一个多月以来,根本就没有出去过,皇宫虽好,住久了也会心烦,见皇帝心动,不由怂恿:“皇上,不如我们也去瞧瞧。”
李鸿基摇了摇头:“不了,反正明天他们就要到皇宫里来,不差这一时。”
田淑英满脸失望,不过,从小田弘遇的严格教导,加上田贵妃以前回家时经常和她说起宫中的争斗,让她虽然得宠,也不敢放肆。
到了晚上,十一个项目的前一百五十名全选了出来,总共有二万人参加了各项地决遂,本应有一千五百人,实际上却只有七百人不到,有许多人入围了二项,甚至更多,李鸿基翻看各个名单,不由噫了一声,有二个人竟然分别在所在赛场中六项和五项中名列第一。
李鸿基已看过比赛的安排,许多项目的时间重叠,参加六项是一个选手充许参加的最多项目,这么说有人在六项比赛中全部取得第一,另一人则取得了五个第一和一个第三。
李鸿基能够在七百多人的名单中一眼看出两人,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名字太相近了,何报,何仇,而且主持这次大比试的人也注意到了他们,特意在他们的名字上作了标记。
“有意思,何报,何仇,加起来就是报仇,只有有深仇大恨的人才会如此苦练武艺,想着出人头地。”
李鸿基看了一下他们后面的附录,竟然是来自左良玉的军中,这次选出来的七百多人,左良玉军中占了一百余人,这个数目不算太大,左良玉军有十万余人,占了近五分之一,但看看刘泽清,刘良佐,京城三大营的三十多万人马,也只有一百多人入选,就知道相对来说,左良玉的人马还算精锐。
唐军真正的嫡系只有十一万人,而这十一万人中选出来参加预赛的人,在今天决遂出来的七百余人中独占了四百九十人,让以前总以为唐军只是靠火器取胜的左良玉等人也心服口服,没有火器,明军依然不是唐军的对手。
李鸿基将两人的名字合上,自言自语:“好,看看你们明天还能夺得几个第一。”
大唐帝国一千零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大比武的第一场决赛终于来了,这天,老天也给面子,正是一个大睛天,和熙的春风吹得人全身暖洋洋的,有票的人一大早就挤在了大明门外,等待着皇宫开门,没有票的人则继续到唐军的各个预选赛参观。
辰时,大明门准时打开,外面的人拿着门票向皇宫涡涌而入,他们大部分人是第一次进入皇宫,要走过重重楼宇,大明殿,承天殿,端门,才到达这次比试的场地……
午门外由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在广场的四周,唐军早已设好看台坐椅,足可以容纳数万人,这个广场在明一代,曾是用来处罚大臣之地,从朱元璋起,不知有多少大臣因为触怒皇帝,被拖到午门外的广场施予杖刑,其中受刑而死的大臣也大有人在。
皇帝的坐椅设在太和殿外,正南的位置,除了有那些花一千两银子购买座位之人,谁也不能接近,其实那些人中间也还有侍卫站着,想和皇帝说话,不费力大喊,谁也听不清,可是在皇帝面前,谁又敢扯开嗓子大喊。
七百多名参赛选手,加上唐军的官员,买票观赛的人总共只是四千人不到,而场中近卫军就有二万人,这种场合,莫说是刺杀皇帝,就是动一动手指,也会被身边的近卫军发现,陈宇想出了卖票这一招,皇帝的安全自然是重中之中,别说皇帝有闪失,就是让皇帝受到惊吓,其他大臣一人吐一口唾沫也要把陈宇,宋献策等人淹死。
田弘遇带着他的儿子田睨早早的来到了自己的座位,见到周奎也带着儿子周绎一起到来,田弘遇的鼻孔不由轻哼出声。
田弘遇和周奎以前就明争暗斗,只是田贵妃虽然受宠,周奎的女儿毕竟是皇后,周奎一直稳压田弘遇一头。
如今刚好倒了过来,周奎的女儿已上吊自尽了,就是在也没用,一个前朝的皇后亲戚只能夹起尾巴做人,而田弘遇的小女儿又成了新朝皇帝的宠妃,虽然现在才受封为美人,田弘遇却有信心,凭着自己的教导和女儿的容貌,他日成为贵妃也说不定,自然看不起周奎。
田弘遇的女儿受封为美人后,一向门庭冷落的田府又热闹起来,那些前朝的邸贵子弟纷纷巴结,想得到田弘遇的托庇,唯有周奎却连门也不登,让田弘遇对他很是不满。
周奎的儿子周绎见到田弘遇的态度,气愤不过,正要上前理论,周奎忙拉住了他,周绎恨恨的想:“不就是一个女儿吗,我周家虽然现在没有女儿,但我可以去找,我就不信找不回绝色美女,到时送到宫中,定让你女儿失宠,看你还怎么得意。”
正在此时,一声响亮的声音传来:“皇上驾到。”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十一章 大比武中
田淑英紧紧抓着皇帝的手,满脸兴奋,数万人扑伏在地上欢呼万岁,她还是第一次和皇帝一起接受众人的跪拜,虽然看到老父和哥哥也在里面,稍微有一点不自在,但过了一会儿就变得坦然,这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平身。”李鸿基携着田淑英在正中间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选手准备,比赛开始!”看到皇帝和众人都作好了准备,担任总裁判的李娃便马上宣布比赛开始,一点也不担搁,今天要将十一项比赛的名次全部赛出,时间紧迫。
比赛的第一项是五十米靶心,这是最容易的比赛,一百五十名选手整齐的排成了一队,前方已放好了各自的靶子,不同于以往靶子上面只有一个红心,而是仿照后世,靶上分了十环,每人各射十箭,以环数高者为胜。
“夺,夺”的声音响声,五十米的距离显然太简单,这些选手都是千挑万选,等到结束时,全中十环者有七十多人,最低的也射到了九十五环。
这下裁判太难做了,要一一判别其中的细微差别太难,裁判只得申请重新比试,先将九十九环以下者全部淘汰,还留下一百一十二人。
“开始!”裁判一声令下,又是“夺,夺”的声音连响,这次的判断好分多了,许多人由于在第一支射箭时聚中了全部精力。第二次比赛时来不及调整,心情也受到了影响,大失水准。有几人太过紧张,还有箭支射飞,只有二十多人十箭全中靶心。
这次前一百名地全部挑了出来。那几名将箭射飞的人都满脸羞愧。淘汰出前一百名。只是前三名却还是不容易排出。
裁判只得让他们再次比赛,观看的众人都如痴如醉,没想到第一场就如此精彩,许多人都觉得一百两银子花地不冤。
这年头的娱乐项目太少,富人最花钱的便是到青楼包几个歌伎,唱唱曲。跳跳舞解闷,再不然就自己蓄养一队歌伎舞女,这种花费远远不止一百两银子,而这一项大型地赛事投入不下十几万两银子。除了皇帝有钱也办不了,那些已厌烦了听歌,看舞地壕强自然觉得一百两花得值。
第一项五十米地固定靶因太过简单,竟争激烈,连续加赛了五场才分出了胜负,这一次场中仅剩下五人,获得第一名的那人五场五十箭全部命中十环,第二名在最后时有一支箭稍偏了一点,插在十环和九环之间,第三名有一箭刚好插在十环的线外,第四名和第五名都有一箭在九环中央。
看到好不容易决出前三名,观众都欢呼起来,裁判让他们骑马绕圈致意,李鸿基率先鼓起了掌,接着众人都拍起手来,田淑英兴奋的满脸通红,手都要拍肿了,她虽然嫁给了皇帝,到底还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
出突意料的是何氏兄弟刚好是被淘汰地第四五名,李鸿基招来贺景,看到台下有点黯然神伤的两兄弟,问道:“这两人的来历查得如何?”
贺景回道:“禀万岁,卑职已调查清楚,他们就是原先关宁铁骑副将何可纲的儿子,何可纲死后,他们一心要找杀死他们父亲地祖大寿报仇,才改成了这两个名字。”
李鸿基皱了一下眉头:“找祖大寿报仇,那会不会对我军不利?”
贺景道:“不会,事实上他们的仇人除了祖大寿外,更多的是满人,兄弟两人曾在辽东经常偷袭落单的满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死,即微臣调查,死在他们兄弟两人手下的满人不下百人,皇上派大军将满人的老巢剿灭,他们对皇上只有感激,决无仇恨我军之理。”
“那就好,只是祖大寿如今也加入了你军,你派人告诫一下他们,不要惹事?”
“是,皇上,其实他们找祖大寿报仇可能只是开头的想法,毕竟是祖大寿亲自斩杀了他们的父亲,不过,从后来他们只杀满人来看,可能放弃了向祖大寿报仇的想法也有可能,在满人进攻锦州时还冒险给守城的明军报过信,从这一点看出,对国仇和家恨他们还是分得清楚。”
李鸿基听得点头不已:“即如此,这两人倒也是个人才,替朕记下他们,有机会可以提拔一下。”
“是。”贺景望着台下有点不甘心的何报,何仇两人,暗暗道:“幸运的小子,得到皇上的垂青,可比取个三甲划算多了。
前三名的选手已绕场完毕,站在台上,准备让担任总裁判的李娃给他们颁奖了,李鸿基看着满面兴奋的田淑英,突然道:“爱妃,你想不想给他颁奖?”
田淑英张大了嘴巴:“可以吗?”
“朕是皇帝,朕说可以就可以。”看着田淑英兴奋的样子,李鸿基突然有点内疚,自己和她只见了一面就上床,主要是禁欲太久,见到了如此可口的猎物,自然不放过。
虽然现在的女人觉得理所当然,皇帝能看上自已是她们的幸运才是,李鸿基到底不能把自己等成古人的心态,那些皇帝可以夜夜当新郎,睡过一次的女子转眼就忘,让她们在深宫中守到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