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王铎自从给弘光帝书写了那副“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头。”地对联后,也受到同僚的责难,指责他不该毫无原则的依附皇帝,见此时正是撇清自己的时候,也大力支持钱谦益重罚田成的主张。
田成在旁边听得大恨,没想到这把火还是烧到了自己身上,只是弹劾他地人一个是大学士,一个是礼部尚书,平时他虽然依靠弘光帝的信任可以飞扬跋扈,大殿之上可没有他什么位置,田成连忙跪地,大声辨道:“万岁爷,奴才只是奉命行事,王学士和钱尚书要罚奴才,分明是对万岁不满,还请万岁爷明鉴。”
钱谦益大声应道:“狗奴才,好一句奉命行事,我问你,城北的张员外被你逼得家破人亡,数十万家财全落入你手中,这可也是奉命行事。”
田成奉命为弘光帝寻找美女充实后宫,凡是被田成狗爪子看上的应天府女子,就用一张黄纸贴在她们额上。送入宫中,如果谁家敢隐藏的,不仅会被抄家,而且四邻都会被牵连,本来田成也只敢对一些普通百姓如此做法。对于那些大户人家并不敢如此,谁知道他们和朝中地哪个大员就有联系,最多不过敲诈一点钱财。
那个城北地张员外家资壕富,仍是一个大盐商,他的夫人和两个女儿不象一般大户人家的女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经常抛头露面,甚有艳名,被田成的几个手下得知后,本来想敲诈一点钱财。没想到那个张员外自持自己儿子已做官,又拜在钱谦益门下,并不把田成派去地人放在眼中,一口回绝。
田成得知后,心中暗恨,仗着圣旨在身。亲自上门,将黄纸贴到张员外的夫人和两个女儿头上,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
这下张员外可傻了眼,弘光帝是什么德性张员外当然知道,那是最喜欢玩母女同台。如果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被送入宫中,那他如何还有脸面活着,张员外越想越心急,头上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好象随时在幌动,顾不得向钱谦益求援,他素性连夜将妻子和女儿先送走再说。
田成既然把黄纸贴上了。当然不会轻易让张员外的妻女溜走,他其实只是给张员外设了一个套,不然他大可以当场把张员外的妻女带走,张员外的妻女一送出。马上就被田成派的人截住,以抗旨之罪。将张家抄没,数十万两的家财揣入了田成自己地腰包,张员外的妻女也没有逃过送入宫中的命运。
张员外气急,他急忙向钱谦益求救,可是此时已晚,田成已拿到了皇帝的圣旨,而且他的妻女也到了宫中,绝对不可能放出来,张员外气得跳河而死,而张员外的儿子张清远在外地,听到家中出事地消息赶回来的,自己家中已是家破人亡。
张清不过是一个七品小官,田成有皇帝的宠信,又如何奈何的了田成,替父亲收尸后,张清还得辞官守制。张清仍是钱谦益的得意门生,自己地门生遭受了如此大的委屈,钱谦益若是不能替他讨回公道,依附他的人如何会再相信他,只是钱谦益虽然是清流领袖,又是朝庭最重要的礼部尚书,要对付一个深受皇帝宠信的宦官也不是易事,此次钱谦益抓住皇帝失误的机会正好对付田成。
田成对数十万家财之事避而不答,反而回道:“钱大人,你休要污蔑于我,替皇上选美,仍是奴才地本份,张家有美人不献出,还想连夜送走,不把皇上放在眼中,当然得抄家。”
钱谦益气极笑道:“好,好,那城北的刘员外家呢,你抄了他的家,他的妻女比张家还要美上几分,却没有送入宫中,反而成为你地外室,这又如何解释?”
太监也是人,虽然不能行人道,也有七情六欲,给皇帝送过这么多的美女,田成也起了为自己置个外室地心事,刘家和张家差不多,田成不但夺了刘家的家产,而且把刘家的妻女收入自己被窝中,只是此事做得极隐秘,没想到不知为何被钱谦益知晓。
弘光帝脸色越来越青,田成是他最得力的助手,自己只要使一个眼色,田成就能知道自己的心意,并办得妥妥当当,他当然舍不得没有了田成,只是没想到自己以为忠心耿耿的田成,也会背着自己捣鬼,尤其还是和自己抢女人,这殊不能容忍:“田成,这是怎么回事?”
田成看到弘光帝的脸面色,已知道不妙,他连忙道:“皇上,休听钱谦益胡说,奴才是一个残缺不全之人,如何会有外室,刘家的几个女人虽然漂亮,但是性子倔强,奴才怕她们会对皇上不利,一时半刻不敢将她们送入宫中,只好先将她们安在外面,找人对她们劝说,等她们软了下来,自会送到宫中。”
弘光帝面色和缓了下来,钱谦益见田成就轻避重的糊弄了过去,知道若是不下猛药,弘光帝肯定不会对田成追究,如今已彻底得罪田成,田成是弘光帝最宠信之人,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他在皇帝耳边的坏话,让自己倒霉,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万岁,田成假借皇命,夺人妻女,谋人家财,半年时间。其家财已不少百万之资,还请皇上斩了田成,以正国法。”
钱谦益说完,又使眼色向高弘图求援,高弘图为东林党领袖,又与钱谦益交好,加上自己也对田成深恶痛绝,现在田成已敢将手伸向那些与官员有关的壕门大户,万一哪天他地手伸向官员家中怎么办,他们虽然有人喜欢将女儿送入宫中以换得高位。但弘光帝的口味实在太怪,喜欢母女同台,他们可不想有朝一日自己的夫人也会被送到宫中。
高弘图马上道:“田成祸国殃民,请万岁下旨将田成处死。”
高弘图一开口,那些还在追究皇帝错误的大臣马上转了口风,齐声应道:“请万岁下旨将田成处死。”
上百人开口。齐声要处死田成,田成吓得摊在地方说不出话来,这些天来,仗着皇帝的撑腰,他行事越来越肆无惧殚。此时方知已犯了众怒。只能用求助地眼光看着皇帝。
弘光帝非是一个有魄力之人。他幸运的当上了皇帝,最大的目标也不过是能无忧无虑的享乐一生,见到大臣们齐声要处死田成,心中也慌了神,哀求道:“众位卿家,田成有错。不过是一个奴才,朕让他反省反省就是,何必要处死。”
见皇帝退让,钱谦益大为兴奋。此时不彻底打倒田成,日后让他重新番了身。就要轮到自己难过了:“万岁此言差矣,大明的国事坏就坏在这些奴才身上,昔日魏忠贤也只是天启帝身边的一个奴才,却将大明的根基败坏,若非如此,凭崇祯帝的励精图治,又如何让将大明江山丢失大半,现今大明还有这半壁江山,如果万岁还要对这等奴才姑息,亡国就要在眼前。”
这话说得明白,崇祯帝丢了江山,那是魏忠贤败坏之故,你肯定不如崇祯帝,若还用田成,这个皇帝也就做到头了。
众臣再次齐道:“请万岁下旨斩田成!”
弘光帝望着满殿的大臣,没有人对田成说上一句好话,马士英,阮大铖虽然没有喊要杀田成,可是却躲得远远的,他几次以目示意。几人都仿若未见。
弘光帝只好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就依众卿之意便是。”
田成此时才醒悟过来,拼命向弘光帝磕头:“皇上救命,皇上救命。”
弘光帝动了却嘴皮子,想免去田成的死罪,众臣再次道:“请万岁速下决断,处死田成。”
弘光帝只能哑口无言,几名锦衣卫走了上来,不顾田成的苦苦哀求,将他拖了下来,田成在短短半年时间,依靠皇帝的宠信,打着皇命的牌子,不知让应天府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总算是遭了报应,只是他苦苦思索出来的自认为对朝庭有利地换地计划,却成了杀他的导火索,田成死后有知,恐怕也会死不瞑目。
众臣杀了田成,大涨威势,何腾蛟极力主张与唐军一战,收回福建,也得到了众多大臣的支持,弘光帝虽然不同意与唐军交战,但田成一死,他在众臣面前也失了威信,逼迫同意了收回福建的计划。
何腾蛟是兵部右侍郎、武英殿大学士,弘光帝委任他督师整个浙江的二十万人马,准备对福建大举进攻。
不过,弘光帝实在不愿和唐军打仗,他一方面下令何腾蛟督师浙江所有人马,准备对福建作战,一方面又严禁没有他地旨意,何腾蛟不得私自开战。
弘光帝幻想能将福建从唐军手中和平收回,就是花再大的代价也比交战要好,重新提出了换地的计划,弘光朝的重臣对和唐军作战也是心虚,只要不拿应天府和唐军交换,至于南直隶的其它地方,换了也不打紧,杀了田成,众臣已是大获全胜,重新审视这份换地的计划时,也觉得不是不可接受。
最后弘光朝地重臣们竟然达成协议,可以将高邮以北的宿迁,淮安,盐城等地用来交换福建,如果唐军不同意,甚至还可以加上云南一个省,用来和唐军交换。
弘光朝大张其鼓,派出以王铎为首的使团向福建进发,准备参见大唐皇帝后,正式提出这个换地计划,如果行不通,再动武不迟。
拿下了福建,唐军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先取广东,一是干脆将弘光。朝先灭亡,两边各有利弊,唐军上下都磨利了爪牙,等待皇帝的命令。
福州投降后,李鸿基地皇帝行辕跟着移到了福州,他却没有再下作战命令,而是让全军开始休整。委任李万成为福建总督,开始清剿那些还不服唐军之地。
福建地区复杂,道路不通,民族众多,许多地方都自成一系,郑芝龙虽然投降了,但他最主要的力量是海上,虽然主政了福建数年,但并没有将福建全部撑握,许多地方依然和唐军为敌,李鸿基才在福建设了总督一职,李万成成了唐军地第三个总督。李鸿基要借着大军在时,以强力手段将福建各方的势力拨除,余下的再留给李万成来处理。
王铎的使团还没有进入福建,唐军的情报部门已经得到了消息,包括弘光朝堂上的这场争斗以及王铎的来意,贺景都清清楚楚。此事非同小可,他得到消息后亲自来向李鸿基禀报。
“换地,这真是一个天才加白痴的计划。”听完贺景的情报,李鸿基对弘光朝的这次出使作出了评价。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八十章 优厚条件
对于皇帝对弘光朝换地计划的评价,贺景保持了沉默,田淑英却忍不住娇声插话:“皇上说得好奇怪,怎么又是天才又是白痴。”
田淑英到底是十六七岁的少女,入宫后一直得到皇帝的宠爱,李鸿基又不对她禁予各种规矩,已将入宫前父亲对她的教导抛到了脑后,才敢在皇帝面前插话。
李鸿基笑道:“说天才,这个换地计划当然可以解决弘光朝目前的困境,说白痴吗,他们却只是一厢情愿,认为多给土地就能换回,却不知朕怎再容忍弘光朝继续存在下去。”
田淑英张着小嘴,大为惊讶:“皇上若要灭弘光朝,为何又让大军不动。”
李鸿基微微一笑,却不答话,田淑英在旁边摇了摇皇帝的手臂几下,娇嗔不依,李鸿基对旁边的陈贞慧道:“你来回答朕爱妃的问题。”
陈贞慧应了一声:“是。”对田淑英拱了拱手才道:“回娘娘,我军与弘光朝订有互不侵犯的协议,若是对方不来进攻我们,我们不能背信弃义。”
田淑英却不相信会如此简单,若是弘光朝一直不动手,难道唐军就会一直忍着不成,只是此时田淑英已不便再问。
李过请示道:“万岁,那个王铎来到后,可不可以不让微臣接待?”
李过已被上次的郑兴缠怕了,这次听到了王铎的来意,恐怕皇帝也不会轻易见他。还是推掉的好。
李鸿基笑骂:“没出息,也罢。你这个粗鄙也不好用来接待王铎,这次就由陈爱卿接手吧。”
陈贞慧连忙应命,李过松了一口气,一点也不以皇帝骂他粗鄙为嘻。
王铎是天启二年地进士。算是三朝老臣,他幼时贫寒,过着一日不能两粥的生活,却博学好古,工诗文。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
他中进士时,正值魏忠贤刚刚伸手把持朝政,王铎虽然只是一个新进进士,却敢于同魏忠贤作对。若不是魏忠贤没把他放在眼中,他说不定早已被贬或被杀,崇祯即位后,王铎得烈重用,官至礼部尚书,弘光朝又成为东阁大学士。
只是王铎做官几十年下来,青年时期地傲骨早已全部没了。才会为皇帝写下那幅玩物丧志的对联,让众臣对他圬病,这次一时冲动,参与到逼死皇帝的宠信太临田成中,事后王铎怕皇帝记仇,也是非常懊恼。才抢着出使唐军,以期立下功劳,让皇帝打消对他的怨言。
只是此番出使,也让王铎吃了不少苦头。唐军已将海道全都封锁,从应天府到福建。路途遥远,在浙江时,还可以乘坐马车,到了福建,却尽是山路,王铎等人只得弃车乘马,他地随从更是得挑着重担。
为了此次换地计划能够顺利,弘光帝咬牙从宫中选出许多重宝,作为送给唐皇的礼物,这些东西都是以前福王府累积下的珍藏,当初老福王就番时,可是把万历的皇宫内库搬空了一大半,虽然在逃出洛阳时,东西丢失了不少,但精品却都带了出来,王铎陀次足足带了十数箱宝物,每一箱价值都不下十万两白银,弘光帝算是出了血本。
王铎年已过四旬,他是进士出身,虽然自幼家贫,吃过不少苦头,此番为官十几年,早不是原先的穷家小子,身娇肉贵,骑了二天马,已是双股生疼,他却不敢稍加担搁,急忙向福州赶去。
此时浙闽边境已调聚了弘光朝十万大军,何腾蛟还在源源不断的调兵,浙江的动静唐军当然知晓,自然也不甘示弱,王铎已遇到了数拨唐军正往阂浙边境赶去,他更是心急如焚,万一双方打起来,他这次出使不但前功尽弃,可能还有性命之忧。
唐军看到这队逆流而上的队伍也是感到奇怪,他们打着为皇帝送礼的名义,唐军倒是不为难,只是心里不免嘀咕,双方眼看就要打起来,弘光朝还送什么礼?
等到王铎赶到福州时,他的双股由于骑马已磨得鲜血淋淋了,走路都差点不稳,不过,此时年轻时地吃苦精神好象又回到了他身上,不顾疲劳,向接待他的陈贞慧呈上礼物马上就提出要拜见唐皇。
陈贞慧的父亲陈于廷官至左都御史,和王铎早有交往,论起辈分来,陈贞慧还是王铎的世侄,因此王铎见到是陈贞慧接待,不由大喜过望,凭着与陈贞慧父亲的关系,就是换地不成至少也无性命之忧。
陈贞慧对王铎的要求满口答应,将王铎所送的礼物全部照单收下,并表示他马上就会获得皇帝地接见。王铎所带来地礼物全部送到了皇帝的临时行辕福州府衙,李鸿基吩咐将一个个箱子打开,一件件精美的宝物展现出来,名家字画,青铜宝物,金缕玉衣,应有尽有。
这些东西陈贞慧不敢先看,也是第一次见到,不由看直了眼,这里面最为贵重的是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方案通高一尺,上框长一尺五,环座径九寸六,重近四十斤。
此案周身饰错金银花纹。难得地连漆制案面都保存完全。下部有两牡两牝四只侧卧的梅花鹿环列,四肢蜷曲,驮一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于环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四龙独首双尾。龙身蟠环纠结之间四面各有一凤,引颈长鸣,展翅欲飞。上部龙顶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饰勾连云纹。此案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特殊的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
这种东西只有皇室才能收葳,陈贞慧虽然看得眼谗,却不敢向皇帝讨要,只得抓紧机会细细观摩。李鸿基却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只扫了一眼就示意侍卫收起来。
陈贞慧只得恋恋不舍地收起目光,田淑英看上了那件金缕玉衣,却是舍不得放手,李鸿基淡淡的道:“既然你喜欢,那就收起来吧。”
田淑英欣喜地嗯了一声,却还是把金缕玉衣放进了箱中,李鸿基大感兴奇怪:“怎么,你不喜欢么?”
田淑英咬了咬牙:“皇后和几位淑妃娘娘尚且没选,臣妾若是选了,于礼不合。”
李鸿基一愣,想到留在西安的邢秀娘,田玉珠等人,确实不宜引起纠纷:“难得你识大体,也好,以后朕再找机会赐予你就是。”
“谢皇上。”听到皇帝如此说,田淑英刚才的那点不舍也丢开,顿时笑面如花。
陈贞慧见那些东西都被皇帝的侍卫收了起来,回过神来,道:“皇上,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召见王铎。”
李鸿基沉吟了一下才道:“先等几天吧,等广东传来确切消息再说。”
李过在后听得吐了一下舌头,暗道果然又要让人等,幸好不是自己来接待,否则还不烦死,陈贞慧应了一声,却没有一丝怕麻烦的神色。
唐军攻福建时,广东的周若军本想率军来援,其军队都已到了闽粤边境,无奈两家根本不能信任,郑芝龙对周家防的比唐军还严,命令粤阂边境的郑军对周家的军队严防死守,不能周家一兵一卒进福建。
周若军无奈,为了不让唐军沾便宜,只得将闽粤边境的军队尽数撤离,郑芝龙投降唐军后,广东的军队才重新回到了阂鲁边境布防,只是郑芝龙开头守得旗鼓相当,一垮起来却是不可收拾,导致广东军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唐军攻领了不少要地,如今广东等于是留下了任由唐军进出的门户。
唐军虽然没有对广东进攻,但时时刻刻保持可以突击的姿态,给周若军很大的压力,李鸿基并不想象福建一样对广东进行硬攻。
对于郑芝龙,李鸿基还是有把握他不会弃地逃到海上,而对周若军这个人,李鸿基却是一点把握也没有,广东让周若军治理的水泼不进,唐军的情报部门得不到多少有用信息,只是知道广东的军队很强,在陆地上远强于福建,就是海上实力也不比福建稍弱。
唐军就是花大力气攻下广东,若是周若军逃到海上,难道还要和周家在海上决战,那即使胜了,也非得赔上刚到手的水师不可,若是失败,更是不可收恰。
因此李鸿基一攻下福建,一方面派人抢占了闽粤前线的要地,摆出一幅马上进攻的态势,另一方面却派出李岩为使者,向周若军召降,许诺的条件远比福建优厚,周若军不但可以做广东总督,周家的水师也可以仍然归周若军统领,只要宣誓效忠大唐,每年向朝廷交纳赋税就可以。
李鸿基相信这样优厚的条件周若军不可能不动心,现在唐军需要的是时间,只要快速统一全国,随着唐军水师强大起来,也不用怕区区一个广东的水师,至于陆上,更是翻不了身,以后再慢慢收回广东的权力。
李鸿基本来估计广东易帜的消息还要快于王铎的到来,到时自然可以满口答应弘光朝的条件,等到得到弘光朝的地盘后,再宣布广东投降唐军,到时弘光朝君臣上下脸色肯定会很难看。只是广东的消息迟迟不到,让李鸿基不由心急。




闯王李自成新传 八十一章 两全其美
周家此时也正在进退两难中,眼下的形势很明显,广东不可能独自抗拒得了唐军,若是硬要和唐军交战,最好的下场就是陆上被唐军占领,周家的水师大胜,只能到海外占据孤岛。
唐军的条件不可谓不厚,可是条件太厚也不能不让人疑虑,周若军倒不是怕现在的唐军不守信用,相反,唐军对于明朝投降的官吏一直守信的很,连郑芝龙已是兵败如山倒,还捞到了一个巡抚当,他若举军投降,做个总督应当没有问题。
只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等以后唐军腾出手来,这个地位又岂能再保,唐军现在虽然有三个总督,可是这三个总督都是皇帝的亲信,而且权力远没有他大,皇帝又岂会对他真得安心,理智告诉周若军,如果真要投降则要自削权力才行,但心中又实在是万分不舍。
偏偏他的几个儿子也是意见不同,老大周龙和唐军对战过,又稳重可靠,他极力主张向唐军投降,老二周虎也是主张向唐军投降,老三周豹,老四周熊,老五周狮却是坚决反对投降,他们一直嚷着要跟唐军较量,偏偏一向多智的女儿周碧却没有表态。让周若军更是难以决断。
周碧坐在自己的绣房巾,望着自己镜中的容颜发呆,小巧的樱唇,白玉般的面容,以往经常闪出精光的双眸多了几分柔意,加上弯弯的睫毛,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绝色的美人。
她已是二十三岁了,还没有出嫁,若她不是广东巡抚的女儿,周家庞大船队的实际掌驼人,就凭这一点就会被许多人嘲笑,只是广东上下都把大小姐敬若神明,又有谁敢嘲笑。
可谁又知道她心中的苦楚。从十岁开始,她就一直被一个怪梦困忧,梦中的世界和她现在所处的世界截然不同,她地许多能力都是从梦中得到的,她有时都分不清哪里是现实,哪是梦境,偏偏此事又不能和人诉说。
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向她的闺房走了过来,脚步的主人好象迟疑不决,到了她的闺房门口却又停了下来。转了几下,周碧才听到了敲门声。
周碧叹了一口气:“是爹爹么,进来吧。”
房门“吱讶”一声的响了起来,一阵风吹了进来,迅速又被切断,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身穿着一身便服,脸上白白净净,颌下一缕修长的胡须。一幅文士模样。
“爹爹可是对投降唐军之事难予决断?”
“是啊,碧儿,这关系到我们周家的全幅身家性命,一步错,则步步错。说不定我们周家就要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爹爹又如何能大意,碧儿,你从小就聪明伶俐,所决之事无一出错,在这件事上却不置一词,你让爹爹如何放心。”周若军缓缓说完,就静等女儿的回答。
只是半响却没有一点声音传来,周碧对着镜子。仿佛痴了一般,周若军大惊,女儿今天怎么如此反常,连忙叫了几声:“碧儿,碧儿。”
周碧惊醒过来,应了一声。周若军才放下了心:“碧儿,你看此事到底该如何处理?”
1...202203204205206...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