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盐兵已经冲到了火堆边,如此大火,他们座下的马匹丝毫没有害怕,从火旁呼啸而过,但从黑暗中进入火光明亮处,无论是人和马的眼睛都不免一黑,还没等他们适应过来,只听到对面的闯军传来一声:“开火。”辟里拍啦的声音响起,许多人只觉得胸口一痛,向地下栽去,随即被后面的马匹踏成了肉泥。
闯军的火枪离火堆只有数百米距离,这些盐兵冲出来刚好成了闯军靶子,虽然火堆后好象有无数的敌军冲出来,但闯军丝毫不在意,按平时的训练上弹,射击,无数的尸体刚冲进火堆一两百米就倒了下去,没有一人一马能冲进闯军前方五十米内。
闯军的弓箭手也发威了,一排排的长箭射向天空,带着死亡的气息落了下去,将这些敢于冲阵的盐兵射成了刺猬一般,张松看着在火堆前层层叠叠的尸体,但也不得不咬牙指挥着人继续往前冲去。
等张家的私兵完了时,又轮到顾家的,按先前排好的顺序一队一队冲击,不知过了多久,两军中间的尸体越来越多,地上已成了血河,火堆没有闯军再增加柴禾,血水漫到了火里,将火堆渐渐浇灭,两军阵前慢慢陷入了黑暗,闯军的火枪和弓箭手的射击精度大受影响,左光先大喜,喊道:“弟兄们,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冲过去就有活路,杀呀。”
剩下的数万名私兵受到鼓舞,呐喊着:“杀呀。”已是全军冲了过来,闯军不管不顾,也不用瞄准,直接向前方射击过去,敌人的骑兵已歼灭了一大半,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步兵,速度已慢下来,但人数太多,还是已冲进了闯军营前五十米内,顿时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那是闯军早已埋好的地雷,这次闯军为了赶时间,火炮一门也没有带,地雷却带了很多,可惜时间太紧,地雷只能埋数十米远,否则埋上数公里的雷区,这些私兵恐怕冲击的胆量也没有。
这些人还从来没有挨过地雷的炸,脚下传来的一声声巨响,许多人都茫然无措,不知是进是退,私军的冲击刹时一顿,挤成一团,闯军的枪声,弓弦声更是大作,一片一片的尸体倒在闯军营寨前。
这些私兵的再也没有勇气冲击了,往后退去,左光先在后面大声呐喊,连杀数人,也挡不住私兵的溃退,好在闯军并不追赶,加上没有大炮,火枪和弓箭的射程毕竟不远,这些人很快退出了闯军的打击范围,闯军又射击的数轮,战场上再没有了人声才停了下来。
战场很快便静悄悄下来,由于中间的火堆已经灭了,双方又都不愿意点燃火把暴露自己,黑暗已经将战场都笼罩起来。
左光先不甘失败,趁黑暗又偷袭了数次,无奈一到前方就会碰到闯军的地雷,闯军根本不怕浪费弹药,一有爆炸声就全体开火,将偷袭的人全部歼灭。
天亮了,闯军睁大了眼睛看着前方,数百米的地方堆成了厚厚的一叠尸体,闯军的壕沟已充满了鲜血,仿佛是条护城河,浓重的血腥味剌激的一些闯军士兵呕吐起来。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十章 卢象升 上
经过这一晚血战,左光先统领的这群私兵死伤了一万多人,再也没有勇气作战,闯军趁机加固营寨,埋设地雷,焚烧尸体,将剩下的三万多人牢牢围在山谷,再也出不来。十数天后,这批壕强私军粮草已尽,左光先不得不出谷投降。
闯军这次在褚家不但把褚家一家老小一网打尽,还有褚家抓获了十几名其它各地的壕强,随着他们的互相揭发,陕西的壕强一个个被闯军抓了起来,他们的家产被充公,田地被没收,商铺被拍卖,陕西境内旧的壕强势力一扫而空。
这次闯军的收获无疑十分巨大,光从褚家身上闯军就收获了白银近千万两,其它珠宝古董无数,粮食十几万石,褚家二百年的积累非同小可,闯军的府库就象吹皮球一样一下子就被填满,两三年内即使没有一两银子收入,闯军也可无忧。
李鸿基趁势颁布的新的税收法,将一般税率都定为十税一,其中一些专卖品如盐,铁,茶,布几项定为十税二,将各地的关卡撤消,闯军境内的各项税收一律统一征收。不再重复征税,由于旧的壕强被打倒,闯军境内迅速涌出了一批新贵,这些人大多与闯军关系非浅,其中得利最大的是府谷的田家,金县的陆家和金家。
田家是李鸿基的岳父,陆家和金家最先开始和闯军一起走私,自然得到了巨大的回报,还有一批就是已投降了闯军的官僚世家,这批人迅速接手了那批倒下的壕强生意,形成了新的壕强。
李鸿基对此无可奈何,这些人的空白总得有人填补,闯军又不能自己做生意,最主要的是土地在闯军手里,闯军严格限制新的壕强并购土地,原先他们名下的土地也得重新仗量,发给闯军新的地契,以后按此征税,这些壕强虽然不愿意,但取得了商业上的好处,加上闯军雷霆般的手段,也无人敢反对。
闯军的军人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收缴的这批好地,一部分让李鸿基以军功的名义赏赐了下去,另一部分分给了少地的贫农。可以说,除了那批倒霉的壕强,闯军境内人人得到了实惠,再也没人去关心那批壕强的死活。
只有大明的朝庭乱成一团,许多家在闯军境内的官员基本上全家被抄,他们的家人下场自然也好不到那儿去,闯军已不指望他们的忠心,大部分都被处理了,一时之间,陕西境内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壕强的哀叫嚎哭声。
陕西藉官员气势汹汹,一致要求朝庭尽快剿灭闯贼,替他们报仇,在他们的全力配合下,阵奇榆的备战速度加快了很多,与闯军的和谈已经中断,赵良极被灰溜溜的赶了回来。
陈奇榆鉴于郧阳的张献忠部逐渐坐大,严重影响了湖广的备战,他推荐右佥都御史卢象升为郧阳巡抚,负责征剿张献忠。
此时的张献忠经过大半年的休生养息,已攻占了湖广的郧阳六县,并西入四川,攻破川东重镇夔州,又聚了数十万人,天下震动,张献忠的名字在朝庭的邸报中仅次于李鸿基,超过了高迎祥,成为崇祯的又一块心病,朝庭还担心张献忠也会象李鸿基一样将四川拿下建立政权,幸好有四川的女将秦良玉将张献忠挡住,此时的大明无疑要比历史上的大明还险恶的多。
卢象升到了湖广,郧阳已被张献忠占领,他的巡抚衙门只得设在郧阳附近的房县,和部下参赞知事杨廷麟,副总兵虎大威,杨国柱一起立即整军备武,积极备战。
但房县物质短缺,卢象升在写给他外甥的书信中称:“一到郧阳,千难万苦,日日在深山绝谷之中,千里无人之地,与士卒仆夫起居。”
卢象升只得要求陈奇榆调拔粮草军需,此时五省的军政大权都撑握在陈奇榆的手中,但陈奇榆手里近十万人马,朝庭只拔了二十万两饷银,也只是苦苦支撑,逼不得已,给卢象升挤出了二万两军饷,三千副盔甲兵器,五千石粮草,卢象升才能招幕兵马。
献军几十万人,虽然其中老弱不少,若想剿灭这数十万献军,卢象升至少也要三万大军才行,他将郧阳各地的兵马调集,也只得一万五千人,还需招幕一万五千人,他拿到的二万饷银很快用尽。
此时襄阳的军备军械无数,卢象升只得向襄阳要求调拔物质,又向襄阳王朱翊铬求救,让他拿出一部分银两充当军需,哪知无论是襄阳府还是襄阳王都一毛不拔,卢象升无奈,只得又向陈奇榆求救,此时襄阳府也在陈奇榆的管辖范围内,陈奇榆对襄阳府发出严厉警告,襄阳知府才不情不愿的拿出兵甲,但襄王的银子却一分也拿不到。
卢象升有了兵器甲仗,所招的官军才有点象样,军饷却顾不得了,将各地的府库搜刮了个干净,才勉强让士兵吃饱。
好在此时的士兵没有过多要求,反正欠饷已经成了习惯,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二个月后,卢象升已将原先的加上新招的共三万士兵训练的象模象样,但若要用于实战却远远不够。
总督陈奇瑜却已经没有时间等待了,他承受的压力太大,再不出兵,皇上可能就要换人,陈奇榆作出四面向闯军进攻的部署,要想实现这一计划,就不得不先拨掉张献忠这个钉子,陈奇榆只得命卢象升马上发兵消灭献军。
卢象升勇猛善战,但他到郧阳不足两月,虽然一到就抓紧时间练兵,毕竟时日太短,成效不大,此时聚集在郧阳附近的各方义军达到四十多万,卢象升的处境非常艰难,他深知陈奇榆也无其他办法,只得咬牙出兵。
卢象升的悍勇在一次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亲自率军在深山绝谷中日夜追敌,自乌林关、乜家沟、石泉坝、康宁坪、狮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诸处与张献忠部接战,张献忠本来瞧不起他,见卢象升不少还是新兵,只派出几名义子出战,被卢象升连战皆捷,斩首一万多名,张献忠的外围被卢象升几乎杀绝,连他的两名义子李定国,孙可望也差点被卢象升斩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十章 卢象升下
张献忠接报大惊,集中了全部力量与卢象升接战,此时卢象升的部下经过多次交战也有损伤,只剩下二万七千多人,张献忠的全部人马除去老弱还有近十五万,虽然很多兵甲不全,但张献忠自信就是用人堆也能把卢象升压死,双方在在郧阳的黄龙滩激战数日,卢象升每次都身先士卒,官兵士气大振,杀的献军连连后退。
张献忠从闯军处购买了数次武器,大炮也有十余门,他见抵不住官军,只得架起大炮不分敌我猛轰,官军毫不胆怯,紧跟在卢象升身后向献军冲杀,献军被自己人轰炸,士气更是大降,眼看就要崩溃,这时献军的大炮刚好有一颗炮弹在卢象升身边爆炸,卢象升在马上晃了几晃,跌下马来。
杨国柱大惊,急忙将卢象升救起,卢象升其实并没有受到外伤,只是大炮的威力太大,将卢象升震晕了过去。
张献忠看大炮打中了官军的帅旗,卢象升也倒了下去,大喜过望,马上命令士兵大喊:“卢象升死了,卢象升死了。”
卢象升带着还末训练完全的官兵出战,能杀败献军,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武勇,此时他一落马,不管有没有死,官兵的士气一下子落了下去,献军反而士气大振,人都压了上来,官军人少,再也抵敌不住,全面溃退。
张献忠全力追杀,官军一路败退,刘国柱,虎大威等人护着卢象升退到襄阳时,张献忠才停止了追杀,数万官兵仅留五千残兵。
历史上本来卢象升此次在黄龙滩会战的对象是老回回,过天星、满天星等人,他以二万人马破贼数十万,这次换了张献忠,他带着还末训练完全的官兵出战,只能靠着自己的武勇感染士兵,一旦他自己有事,就只能大败亏败。陈奇榆想数面合围李鸿基部的想法,一开始就破了产。
随着各地的官军调入河南,高迎祥的处境也坚难起来,虽然与左良玉大打和战,迎得了休养生息的好时机,但左良玉无比贪婪,几乎每月都要勒索一批金银,而且随着官兵越来越多,高迎祥随时要防备左良玉翻脸,河南不再是安全之地。
高迎祥一咬牙,率全军离开了南阳,杀入了安徵阜阳。安徵的官兵又是一阵鸡飞狗跳。左良玉在高迎祥身上捞足了好处,他本来只有二万不到的兵马,这次扩充到了五万多人,从此,左良玉就有了养寇自重的想法,再也不跟朝庭一心一意。
随着陕西的一批批壕强倒下,李鸿基又对山西开始制定同样的税收,此时有陕西的前车之鉴,山西的壕强不敢反抗,但李鸿基不相信他们在朝庭大兵压境之下全忠于闯军,因此也丝毫没有手软,在山西占领区内也实行当初商洛地区的政策,鼓励老百姓有冤的伸冤,有仇的报仇,竖立了几个典型后,闯军很快就接到了百姓一批批告状的狂潮,山西的壕强也被肃清。
此时的闯军不但钱丰粮足,整个境内也成了铁板一块,随着朝庭的大兵压境,闯军不但可以应会自如,许多心急的将领强烈要求先发制人,李鸿基一一制止了他们,目光望向了北方。
这年的五月,后金皇太极招聚诸贝勒,大臣商议伐明,皇太极首先说道:“我大金国内民丰阜足,蒸蒸日上,不但有满洲八旗,还有正在建的汉军八旗,而大明日渐衰微,崇祯虽想励精图治,但他是个多疑猜忌的君主,只会自毁长城,将自己的统兵大将杀的杀,关的关,只信任他身边的太监,而且现在百姓纷纷揭扦而起,尤其是陕西的李自成已占了一省多地,现在应是再次入塞征明的时候了。
众人听了,都面露喜色,后金每次和大明的战争都抢的盆满钵满,众人都盼望打仗,一些年轻的将军更是摩拳擦掌,欢呼雀跃。
看到臣下如此响应,皇太极也很是高兴,问道:“大家说说看,我们是从哪里入关好呢,上次是喜峰口,这次是不是还要从那里?”
多尔滚道:“大汗,大明已成了一个大粪堆,几只小鸟也能把他刨平,这次就不用偷偷摸摸了,直接从山海关打进去吧。”
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对,这次就光明正大的和大明打一仗。”
皇太极默不作声,见代善不说话,拍了一下桌子说道:“大家别吵,听一听大贝勒的话。
此时阿敏已死,莽古尔泰被贬,当初的四大贝勒辅政,如今只剩下一个大贝勒,加上他很少与皇太极争权,因此威望很高,大家都望着代善,听听他有什么看法。
代善站了起来,道:“大汉既然要我说,那我就说了,我年纪大了,做事也要稳重才好,大明正如刚才各位所讲的,正是江河日下,但整个大明还没有伤筋动骨,我们要想一口吃下,还是很难,山海关守备森严,又集中了关外的精兵良将,我们去打,恐怕会重蹈几年前在宁锦的覆辙,那时不免损兵折将,这样的事我们再也不干,而比起山海关来,大明的宣府,大同就无人防守,我们何不绕道蒙古,从那里进入大明的腹心搅一搅。”
皇太极带头鼓掌道:“大哥说的太好了,几年前我们从喜峰口入关,虽然没有站住脚,但大明到现在还在隐隐作痛,大家如果都能象大哥这样深谋远虑的话,我们大金将会越来越强大,我们从蒙古进入大明还有另一重意义,前不久我军刚刚击败察哈尔,林丹汗已远逃,我们还可趁机收扰蒙古各部,一举两得,下面请范章臣为我们讲一讲宣府大同那边的情况。”
范文程走了出来,他此时蓄起了五绺长须,飘飘然好象有点仙风道骨,虽然众人不止他身为汉人为满人卖命,但后金无论文武都很佩服他,丝毫不敢因为他是汉人而轻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十一章 后金出兵上
范文程站了起来,走到挂在大堂的一张地图旁,开始讲了起来:“宣府本是秦汉时期的上谷郡,地形十分险要,明初在此开设平卫,与辽左互为呼应,大同是秦汉云中郡,明太祖时封一子代王在此镇守,自古这里就是兵家重地,但到了今天,此地的守备已大不如前,一方面是蒙古多次从这里入侵,其城墙不断被破坏,另一方面,这里的重兵大部都调住辽东对付我大金,大汗选此次入侵是十分英明的,宣府距京师只有三百余里,大同稍远,拿下这两个镇,不但可以取得财富,还能对京师造成震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范文程的话说完,大家都对皇太极的计划都有深刻的认识,皇太极赞许的望了范文程一眼,代善又站了起来道:“还有一件事大家可以议一议,目前大明的陕西全省,山西有一半被大明叛军李自成部所占,我军若深入山西,与李自成部相遇怎么办。”
德格类喊了起来:“一起抢呗,还能怎么办,明军我们都不怕,还怕一个叛匪吗?”
皇太极瞪了德格类一眼,对代善说道:“大哥的意见呢?”
代善道:“我认为目前我军首要的目标是大明,若能与闯军联合进攻大明最好,如若不能,尽量和他们两不相犯,让李自成把大明搅得越乱越好。”
皇太极道:“大哥高见,目前大明土地数十倍于我,人口更是和我相差百倍,只有内耗才能快速削弱大明,我们应该派出使者和他们接触才对。”
范文程在旁说道:“这些逆贼都是无君无父之辈,恐拍不能接受大汗好意,而且大汗与察合尔作战时,这些逆贼多次将物质卖给蒙古,这是存心与我大金作战,大汗暂时不与他们计较就好了,派出使臣估计效果不大。”
皇大极说道:“无妨,卖给蒙古物质那是他们为了自己赚钱,倒不一定是和我作对,派出使者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看一看他们的实力,也好让我知道以后该对他们采取什么策略。”
范文程诚心拜道:“大汗英明,只是使者的人选却要好好考虑一番,即要有汉人也要有满人才好。”
皇太极低头想了一会儿道:“好,那就派张生为正使,哈里哈为副使,前往陕西拜会李自成,如果能相约共同进攻大明那是最好,如若闯军不肯,那么两军到时互不侵犯即可。”
范文程道:“大汗,张生能言善辨,任正使可以,哈里哈只是一个牛录,派他去是不是级别太低,若是闯军因此认为我后金轻视他,恐怕事情不济。”
皇太极道:“无妨,这次只是试探闯军的态度,我会全权委托张生负责,哈里哈只不过作为一个满人的代表,谅他们也不会挑出毛病。”
皇太极和众臣定好战略之后,各旗马上回去进行紧张的准备,满人个个兴高彩烈,这次不知又能抢多少好东西回来。
崇祯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极率大军离开沈阳西行,当天就到达了辽河,汇合前来会盟的蒙古科尔沁部,此时科尔沁的土谢图汗为后金额驸奥巴,他的福晋是努儿哈赤的侄女。是最早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以前林丹数次攻打科尔沁部努尔哈赤都发兵相救,因此两军关系很硬,皇太极的数名妃子都出自科尔沁,最有名的就是庄妃布木布津。
此时的林丹汗经皇太极的上次打击,已远遁青海一带,历史上的林丹汗此时已是穷途末路,身边不足数千人,但李鸿基虽然没有加入皇太极与林丹汗的争斗,每年和蒙古的交易却极大丰富了林丹汗的物质,林丹汗虽然败了,身边还有数万精锐战士,正在青海深处耐心的等待,一旦有机可乘,还是会出来与科尔沁作对,因此科尔沁还要留兵防守,只带了一万人跟随。
皇太极还没有率军进入大明境内,整个草原已是鸡飞狗跳,失去了林丹汗这个强势的蒙古大汗,其它小部落哪里能挡皇太极的兵锋,不想被灭的不是降,就只有逃,敖汉、奈曼、札鲁特和喀喇沁等部都依附了满人。
还有两支部落却逃到了陕西,请求闯军收留,这两个部落正是当初头领和马维兴,李双喜结拜的部落,李双喜来信问李鸿基如何处理,李鸿其马上写信,让李双喜将这两个部落的人全部迁入陕西,壮丁抽出来组成一支蒙古骑兵,老弱全部分给田地,由汉人教他们耕种。
这样一来,蒙古人的老弱等于是捏在闯军手里的人质,这些蒙古青壮不得不为闯军卖命,两部的头领虽然有意见,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些蒙古士兵倒是很高兴,穿着漂亮的闯军军服,家里分了地,每个月还有军饷可以拿,蒙古人即使是成吉思汗,忽必烈时期也没有发过军饷,一直靠抢掠为生,但大部都被头人拿去,能在闯军过如此安定的生活,这些蒙古人自然乐意。
卢象升的失败让陈奇榆大失所望,但陈奇榆明白此次失败不能完全怪罪卢象升,他还是非常看重卢象升的才华,上书为卢象升求情,崇祯本想把卢象升拿下问罪,看到了陈奇榆的求情奏章,他此时已是焦头烂额,知道各处的匪患还需有陈奇愉出力,同意了陈奇榆的请求,让卢象升戴罪立功。
陈奇榆见合围失败,干脆想集中兵力先扫平山西,集中了全部十万兵力准备大张棋鼓进攻闯军,但此时山西和河北靠近蒙古边境的各个重镇已经烽火连天,崇祯七年的六月二十日,后金大军到达喀喇拖落木驻营,皇太极把大军分为四路,一路为和硕贝勒德格类统领,率正蓝旗固山额真罗色勒、镶蓝旗固山额真篇古等,及蒙古巴林、扎鲁特、土默特诸部兵马,进兵独石口,侦视居庸关,会大军于朔洲。
一路由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萨哈廉、硕托统领,率正红旗固山额真梅勒章京叶克舒、镶红旗固山额真昂邦章京叶臣等,及蒙古敖汉、奈曼、喀喇沁诸部兵马,进兵得胜堡,往掠大同一带,然后会军朔州。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十一章 后金出兵下
一路由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统领,率正白旗固山额真昂邦章京阿山、镶白旗固山额真梅勒章京伊尔登等,及蒙古阿录翁牛特诸部兵马,自巴颜朱尔格地方,进入龙门,会兵于宣府下应县至大同。
还有一路由皇太极亲自率领贝勒阿巴泰、豪格、杨古利诸将领,及正黄旗,镶黄旗,天佑、天助两部汉兵入尚方堡,由宣府攻略朔州一带,并且议定七月八日各路大军俱毁边墙入关。
皇太极的使者也进入了陕西,却并没有见到李鸿基,李鸿基已率军到了榆林的蒙缰边境,此时闯军中所有人都知道了闯王的心意,对这两个使都自然没有好脸色,甚至有人主张杀了,但此体到底事大,如何处理还需问过闯王,周凤梧把两人凉了起来。
虽然朝庭的大军声势浩大,但李鸿基的重军却集结在榆林,在消除了闯军境内的隐患后,闯军取得了充足的钱粮,又扩充了五个军,闯军的机动力量增加到十五万人。
除了四个野战军在祁县前线和陈奇榆对持外,二个军增援宝鸡,防备甘肃的董学礼,还有三个军驻扎在各地重镇,而在陕西的蒙古边境集聚了六个军,加上地方守备,后勤人员总共达十二万大军。
李鸿基如此安排军力,自然遭到参谋部的一至反对,虽然闯军的情报人员已经渗透进了草原,知道后金已进入了蒙古,但许多人都认为这正是天赐良机,刚好可以与满人同时攻打大明,将朝庭集结的军队一济消灭。
1...4950515253...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