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时代1902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文笔刀法
从头到尾,陈其美等人都没有一丝机会;就连其最为依赖的盟友商团的李平书,其实也早就选择了与刘继业合作。
任你陈其美再如何结交会党青帮、再怎么许下丰厚诺言,也抵不过几乎完全控制了上海工商业的三联集团三巨头之一的一句话。
更何况相比终日与混混打交道的陈其美,上海市内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宁愿与他们熟悉的‘自己人’来往,尤其是当这位‘自己人’还掌握了上海工商命脉就更是如此了。
也正是上海商务总会全力配合刘继业的原因,从张小顺他们六点多占领了制造局,抓获总办张楚宝、收编了大部分护厂巡防营后,商团众人协同上海的各部巡警就一直在维持公众秩序。
实际上当陈其美‘提前’发起起义时,商团早就集结待命,并且在陈其美出发攻打制造局后就立即出发开始维持秩序,并且派出一部前往闸北巡防营处与驻防军沟通,说服他们中立。另一部分商团则赶往上海市内包括上海道台、大清银行在内的重要地点驻防,防止意外。
由李平书和虞洽卿一起负责领导的商团将任务接近完美地完成了,哪怕中途乱起后有小部分清军选择进攻、或者是地痞无赖打算趁机捞一笔都被商团要么击溃、要么逮捕。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人数在一千八百人的商团中,有将近半数的士兵和全部的军官都是第九镇退役军官,甚至是文学社社员组成。、
如此战斗力自然高。
踏上最高的台阶,站在商务总会的正门前,刘继业忽然一转身,朝着台阶上的众多商界经营,目光扫过一个个衣装整齐正规,脸上带着期待的中老年人。
“诸君,本人作为江苏都督,以中华民国江苏军政府的名义宣布,今天上海光复了!”
人群中传来一阵欢呼,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刘继业身上,想看看这个异常年轻的江苏都督,如今手握万余精兵、东南最有势力的大人物会说些什么。
“上海之过去离不开诸君之努力、上海之光复离不开诸君之努力、上海之未来更离不开诸君之努力!本都督替全上海数十万汉民同胞、全江苏数千万汉民同胞、全天下四万万汉民同胞向诸君表示感谢!”说罢,刘继业朝众人便是一个标准的军礼。
人群中立时就是一阵鼓掌声,不管有无在上海光复中出力,大家都觉得刘继业说的没错、自己就是功臣!
“有鉴于国事未定,满清尚未被推翻,本都督不日将返回江宁誓师北伐,光复中原,又有鉴于上海于我江苏、于我中国都有至关重要之地位,上海之安稳、上海之繁荣实关系到全国之安稳、全国之繁荣!”
虞洽卿在人群中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作为刘继业在上海的代理人,作为与李平书一同负责这次上海光复行动的幕后策划者,他对刘继业的计划自然也非常了解。
如果不是刘继业的计划符合虞洽卿自己的利益、符合他的价值观,虞洽卿虽然不会说反对、却也绝不会像现在这般努力。
这几个月来的精心策划、小心准备,最终的结果就是为了……
“……本都督在此决定!上海作为江苏军政府之特殊重要部分,将成立自治和独立的上海维系会负责上海之稳定与运转!”
“上海维系会将以上海银监会之组织结构为参考,设置会长一人、副会长二人,负责领导十五名会董共同商讨负责维系会之日常事务!会董与会长及副会长之选举将参考银监会,由商务总会中的成员产生!”
“上海维系会将负责除军政、外交之外的上海一切权力,包括税收、治安、市政、扩张等等,辖区按照前清之上海道来计算!”





大时代1902 第305章 英士(上)
第三百六章英士(上)
报告社长!
张小顺朝刘继业敬了个军礼,将对方引入了江南制造局。
自从占领制造局后,张小顺所带领的,一直潜伏在上海的‘先锋队’就一直驻扎在制造局没有动。无论是之前陈其美率领敢死队‘进攻’,还是被击退后与入城的第二十三混成协部队会合,张小顺就遵从刘继业的命令没有动弹。
这次光复上海之役,刘继业所掌握的力量主要有三部;提前潜伏在上海的张小顺一部近百人,负责拿下并守住制造局、间接听命于己的,以李平书和虞洽卿为指挥的一千多商团部队,任务主要是维持上海秩序,方便大部队接管上海、以及最关键的,驻扎苏州的第二十三混成协第四十六标二千多人将连夜从苏州出发,乘火车前往接管上海。
由于刘继业在江宁城内早做足了大量准备,内有张孝准和王光照等骨干执行任务、外有蒋方震率领第四十五标准备接应,而且城内还混入所谓的护厂队五百多人,在出其不意的时候拿下江宁不成问题。
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心,刘继业在短暂地亲自拿下苏州后才选择率领部队东进上海,出乎绝大部分人的意料一举将中国最重要的商业经济城市给纳入囊中。
“制造局内的原巡防营总共有一百九十三人,逃跑了二十八人、打死打伤六人,总共投诚一百七十九人。管带官李大邦与制造局总办一起逃了,两个队官都投降了……”
刘继业挥挥手阻止住张小顺的汇报:“俘虏的事情你等一下与第四十六标标统徐立由交接……制造局内的物资可理清楚了么?”
张小顺点了点头,带着刘继业走入了制造局正门后引着他往那栋小洋楼走。
制造局除了士兵外还有三千多工人。他们在方才制造局的争夺战中曾发生过一阵小骚乱,但很快被张小顺给平息了。由于制造局只有正门和后门两个地方可以出去,制造局内的士兵又是荷枪实弹,在没有生命威胁下就算不少工人想跑都没地方跑,最后也只能乖乖在厂房里等待这啥子军政府下一步的安排。
其中就有不少人看到刘继业走进工厂,在工人中倒是引起了一阵小议论。
来到小洋楼前,张小顺拿出了一个笔记本,一边看着一连串的数字一边读道:“我粗略数了一下,总共有七十五毫米山炮二十三门,有法国造的,有日本造的,不过多的是自产的、炮弹一千三百发、马克沁重机枪五十六挺,还有三挺没有组装好的、手枪有三百把、至于步枪……”
张小顺绕了绕头,不好意思道:“步枪数量太多,只能说在一万支左右……不过各种型号都有,有快利枪、有7。9口径的毛瑟、有6。7口径的毛瑟、还有一批步枪我不认识……对了,还有几百支抬枪!”
刘继业点了点头,朝张小顺温和地笑了一下,知道对方作为作战人员,在短时间内能清理成这个样子已经不容易了。
“子弹呢?”
“各式子弹数都数不过来,起码上百万发、弹药箱就堆积成山,得有一千箱还多!”
“现银?”
“各色款子……”张小顺低头确认了一遍数字:“现银二十八万两、银币十九万元、大清银行钞票四十万、三联银行的票子八万、上海票号……”
见张小顺还打算往下念,刘继业略不耐烦道:“直接报总数!”
“……总数,总共折合银元一百三十六万五千二百!”一口气读完了长长的数字,张小顺顿了顿后,忽然低声道:“我们抓住了制造局的会计总账,是翻看了账目后知道的数字……我已经派人把仓库都看管了,不过还来不及清点银子。”
“很好,现在革命才是开始,军火可比钱重要。”刘继业知道此时是鼓励手下心腹的时候,更何况他的张小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确实感到非常满意。
到了总办办公室,看着一地的纸张没能清理,刘继业拉着张小顺坐下,对其语重心长道:“上海我明天就得走,徐立由的第四十六标会留下一个营,配合你的先锋队以及市内的商团一同负责治安……过两天,再把你们三方一起整合出一个标,标统你先当着。然后以这个标为基础扩军到一个协两千人……而协统,我希望到时候是你。”
张小顺脸上大喜,毕竟性子直不会掩盖心情,当即就朝刘继业跪了下去:“俺与哥哥的命都是爷救的,只要爷吩咐下去,俺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会去办了!”
张小顺与张大顺俩兄弟在蒙古时惹了王公贵族,是时任陆军考察团团长的刘继业出手相救才捡回了姓名,兄弟俩也就因此随刘继业从大草原返回了江宁。本来只是抱着还恩情,后来在慢慢接触后,俩兄弟愈发对刘继业感到佩服,也逐渐被折服。
从一开始的纯粹报恩,到后来加入了文学社后,是当真相信了恩主所说的国家主义那一套,也真心期待着有一天天下太平能够实现,并愿意为此而努力牺牲奋斗!
张小顺并非看重标统或者协统身份地位,或者是贪图权位能够给他带来何种好处,他只是很单纯地觉得刘继业信任他、给他为革命效力的机会。
刘继业双臂硬是将对方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上海的安危就交托给你了!我不在时,会吩咐虞洽卿负责安排后勤补给,你不插手民政、他维系会也不会插手军务,你就安安心心的把部队整编扩大……不过你要记住,上海是我们文学社的上海,是我们国家主义的上海。你只要牢记这一点就够了。”
“社长放心,俺……我一定牢牢记住!”
“你办事,我放心。”
刘继业与张小顺对视一笑,忽然拿起大衣一挥手道:“走,去见见那个陈英士去!”
陈其美被黄金荣押送回上海后,就暂时被关押在制造局内的房间里。
刘继业在张小顺的带领下七弯八绕地来到了一件废弃的锅炉房,两名看守的先锋队士兵敬礼后将门开锁,张小顺在其耳边道:“陈其美被我单独关押了,他的从党都在别的地方。”
刘继业朝自己的心腹点了点头,然后大步迈了进去。
房间内有些阴暗,靠在墙角的陈其美此刻也站起了身子,看到来者后忽然冷笑了出来。
“刘文鹿,我们又见面了!”




大时代1902 第306章 英士(下)
第三百七章英士(下)
“好久不见了,英士。”
陈其美脸上的冷笑愈发浓烈,他拍打了一下身上的杂草,摸了头发道:“怎么,拿下上海还不够,还想来羞辱一下败军之将吗?”
“英士你败了吗?”
“想不到你刘文鹿也是这般无聊的人!”陈其美朝墙角吐了口唾沫,别过了脸。
“你这个大忙人,现在都是‘江苏都督’了,有大把大把的事情要处理,哪里有闲工夫来戏弄我这个待死之人呢?说吧,你来的用意是什么?”
此时外面忽然一道阳光洒进房间内,照亮了陈其美的半边脸。
只见原本秀气的面容狼狈无比,脸上的金边眼镜也歪了,一边的镜片还破碎开来。而陈其美身上原本英气的西服,此刻也破了好几个大洞,又满是泥浆,光看这打扮实在是与外面的破落户没什么区别。
昨日还是意气风发,同盟会在上海的革命军敢死队军总司令,距离上海都督职位只有半步之遥,今日便已经是阶下囚,随时可能性命不保。
命运之捉弄可见一斑。
不过有一点陈其美没有说错;刘继业这个大忙人没有事情,是不会来这里的。
“哦?英士已经做好了归天的准备了?”
陈其美死死盯着刘继业露出淡淡微笑的脸,心中原本已经快要绝望的心情忽然因为这句话而重新活跃了起来。
“你想怎样?别跟我绕弯子了。”
刘继业漫步走到陈其美对面的墙角,看着对方阴晴不定的脸,轻声道:“我想知道英士你为了自己的性命愿意拿什么来换?”
“若是想让我做出背叛革命的事情,你还是趁早死心吧!”陈其美故意不看对方的脸,心中其实却在挣扎。
如果刘继业真的要求自己做出违背革命理想的事情,那么自己为了活命要不要……不,是能不能答应呢?
叩心自问,究竟是理想重要还是生存要紧?
依陈其美对刘继业的‘了解’,对方愿意来此与自己这个待宰之徒浪费口舌,必然是有其目的。而以二人彼此之间的痛恨,能够让刘继业愿意放自己生路的,必然也会要求自己做出极为过分的、超出底线的事情……
刘继业眼见陈其美在极度纠结,正在天人交战中,也不打扰,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等待答案。
一副文质彬彬模样的陈其美今年已有三十三岁,浙江吴兴人。他少时家贫,十五岁时辍学,到当地的一家当铺当学徒,供应其长兄及三弟就学之资。当铺学徒的经历一方面让陈其美养成了为人四海的手段、另一方面也让他在当铺这一行当中,耳闻目染地变得精明强干,尤其是他天生多谋多断,敢下常人下不了的决心、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
所谓三十而立,陈其美便是在他三十岁的那年定下了毕生的志向。
在上海,他这个商贾出身的年轻人接触到了大量的新式思想,尤其是西方的民族主义令他着迷。在东京,他又见识到了明治维新后民族主义的兴盛给日本带来的改变;尤其是他恰巧在日俄战争期后抵达的日本,亲眼目睹了他们这个东亚小国一举战胜了世界陆军强国沙俄!
日本举国全民沸腾的场景,对陈其美的影响不可谓不深。
亦让他明白,中国想要如日本一样奋起追上,重立世界之林,那么也只有走明治维新的路子!宣扬民族主义,把满清给推翻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欲达极端之目的、必先行极端之手段!
为了革命,为了国家,为了同胞,过了而立之年的陈其美在日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个如同日本一样的、举国狂热、万众一心、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领袖旗下!这个领袖,陈其美找到了,就是孙文。
只有孙文才能够拯救中国!只有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才能够让中国富强!
为了革命,陈其美放弃了商贾的身份毅然加入了同盟会。入会后,更是为革命而努力四处奔走,并主动返回上海和浙江策划革命起义。
为了革命,陈其美这个白面书生不惜屈身结交三道九流的各色人士,不惜与一群粗俗不堪的青帮混在一起,甚至为了革命成功而加入了青帮,成了许多读书人所不齿、社会底层的会党分子。
为了革命,他陈其美愿意做出任何事情、付出任何代价。
为了属于陈其美自己的‘三民主义’革命,他可以做出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可以不顾忌自身安危或道德底线——只要是最终能够达到他所想得到的革命结果,什么手段他也能使出来。
败掉了自己的名声又如何?牺牲自己的性命又有何妨!?
不是早已下定了决心了?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不再后悔,这才是陈英士!
又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自己的一条性命更革命大业比起来,孰轻孰重难道还需要问么!?
陈其美就这样行走在黑夜中,仰望着前方触不可及的光芒,不停地朝光芒的方向一路奔跑。
“刘文鹿……”陈其美面容恢复了平静,居然还温和地笑了出来。
这一刻,他已做好了为自己心中的革命理想而殉道的打算。
“胜者王、败者寇,本人也无话可说,输了便是输了。设身处地,若是你在这里、我站在那边,我是不会给你任何生机的。”说出这话时,陈其美一直保持着能够用灿烂形容的笑容。
轻轻地往前走了两步,陈其美将自己杂乱的头发稍微整洁了一下,将破损的眼镜摘了下来。
“我已下了决心,无论你开出何等条件,我也不会接受。就让我安静地为革命赴死吧。”
刘继业有些意外,在心中一直认为陈其美是个野心家,是一个将自身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的人,是一个为了个人野望不惜手段……却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还有这等理想主义。
“你尚未听到条件,就先拒绝了?”
陈其美淡淡地摇了摇头:“无论何种条件,你刘文鹿也只是想利用我罢了。我的革命理想是不能被利用的、只有我利用别人完成革命,不能别人利用我的革命完成自己的目的。我的革命是不可背叛、不可更张、不可动摇的。”
“那……”刘继业放缓了声音,紧紧地注视着对方的表情。
“如果我直接将你释放了呢?”
陈其美的瞳孔微张,原本平和的脸上浮现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对于一个本已决定赴死的人,忽然得知自己可以在不违背理想的条件下重获生命,这种冲击哪怕是心志坚定如陈其美一时也是消受不得!
忽然,陈其美冷笑了一声:“刘文鹿!这时你还玩花招,又何必呢?”
“不光你,还有你那群敢死队,我全部都放了……只有一个条件,你们任何人从此不得踏足上海。来一个我杀一个。”
陈其美终于发现对方是认真的,心中顿觉荒谬……甚至怀疑对方的脑子是不是正常的。就这么把自己放掉?如果是别人陈其美只会嗤之以鼻认为对方懦弱无胆,但是对刘继业他却不会这么想。
几个来回下来,陈其美深知刘继业与自己在本质上属于一类人。
真是好笑,原本已经做出了慨然赴死的决心,对方却在这时又给出了一条生路……
“……你为何要这么做?放了我们对你又有何好处!?”
刘继业在陈其美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光亮,那是人本能的求生*。
“你陈其美本就不是上海人,而是浙江人!我听说你几年前也曾潜入浙江试图发动革命……长话短说,上海本就属于我江苏,自然应该归我管辖,现在业已光复。但我的军队需要进行北伐,而且清廷重兵不日必然南下试图夺回江宁,实无力量顾及到浙江。”
“若浙江不能为革命所掌握,我将陷入腹背受敌之状态。既然如此,你陈英士在浙江也算有些根基,我决定放你南下回家乡发动起义。”
陈其美将信将疑,对刘继业的一番说辞只信了半成:“为了浙江光复,你愿意将我放走!?”
“没错。”刘继业点了点头。
“若是我拿下杭州,当上了浙江都督呢?”
“若有这一天,也是你陈英士的运数,我将恭贺浙江光复。”
陈其美撇了撇嘴,对刘继业这番话是半点也不信。
对方的目的绝不仅仅是避免腹背受敌这么简单,必然有其他自己所不知道的阴谋……陈其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忽然睁眼道:“既然刘文鹿你这么觉得,那我同意去浙江,从今往后再不踏足上海。”
刘继业笑了出来,朝陈其美伸出了手:“以后多多关照啊!争取共同将江浙打造成革命之根基。”
无论你刘文鹿又何算盘,我只管拿下浙江来!只要拿下了浙江,以家乡为根基,再与你刘文鹿斗上一斗!
################################
半个小时后,陈其美以及被抓捕的六十多名‘敢死队’在一个队的新军押送下离开了制造局,准备登上前往浙江杭州的船只。
制造局大门前,张小顺送刘继业离开。
“陈其美这件事情是重中之重,我会派人过来协助你处理……具体到线人,可以交给杜月生负责。”
“我明白!我刚才已经将他的几个手下给……”
刘继业挥手打住了张小顺的话,严肃地看着他:“这几个人的姓名是绝对机密!任何人、包括你哥都不准透露,明白吗!?”
张小顺慌忙点头。
虽然猜不透刘继业放走陈其美的用意,但张小顺相信一定会比单纯的‘此刻不必过于得罪广东’、‘浙江若落入光复会手中对我们不利,若能让陈其美去与光复会争夺,我们便可安稳布局。’这两个理由要充分。
################################
上海外滩码头上。
王东拎着大包行李踏上了小火轮的甲板,刚站直就看到戴着眼镜,留着胡须的李柱中笑眯眯地伸手过来。
“真巧啊右立!你也去杭州?”
“燮和!?你不是带领光复军的吗!?”
李柱中苦笑了一下:“什么光复军……我做好了工作的巡警、巡防营在江苏军入沪后都改投向了你那义兄了。我不愿见他,便带着剩下的十八名同志相伴去浙江。”
“现在杭州还在鞑子手上,等待着我们的光复行动!”
王东听到刘继业的名字就如同陌生人一般。
“燮和你若打算去杭州闹革命,再兴光复军,我就相陪到底!”
“太好了!有右立我们成功的把握就更高了!上海不行,我们在浙江再试一把!”
王东与李柱中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大时代1902 第307章 赴宁
第三百八章赴宁
刘继业在上海前后只住了一个晚上,将上海实际上的市政府;上海维系会的组成构造大致敲定。会长定为刘继业本人,实际负责人则是两名协理虞洽卿和刘继嗣。
这其中刘继嗣掌管财务税收大权,虞洽卿则负责其余市政庶务。
上海光复一役,缴获的各式清廷款项,包括上海大清银行的存款在内总共达四百八十万银元。此外还有相当规模的军火都将运往江宁。数额虽多,但是刘继业既然开张准备打天下,那是多少钱都不够的。上海作为东南财税重地,既然已经被掌控手中自然要出钱出力。
按照刘继业最终与二人核算的结果,上海光复后基本上能够保证清朝的税率,即每月税收在三十六万银元左右。按照清廷的国税地税划分,其中有十三万银元是上缴中央的,剩余则地方留用。
1...128129130131132...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