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02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文笔刀法
轿车内,坐在刘继业左手的萧祝才在晃动的车厢内一边翻看着文件,一边汇报道:“最终考试结束前,江苏省内参加的过万人中,总共有七千八百人通过了这次大留学的初级考核,其中小学文化者四千八百余人、中学文化者二千三百余人、旧式文人七百余人。”
“在这中间,根据大帅的规定,对通过考核者进行分类,以文科、社科、理科分别占留学名额的一分、三分、六分划分,最终有四千二百人通过了最终考试,获得了留学名额。”
所谓初级考核,表面上是考核一些简单的文化知识、外语知识,并在‘不经意间’夹杂一些关于时政和政治的看法。实际上考核的真正重点,就是对这些人的政治观点进行划分。那些持着‘君主立宪’,或者‘恢复帝制’思想的,再是成绩优秀也无法入选。而如果是有爱国心的、各项基础成绩也算合格,就可进入最终考试。
而最终考试则首先根据留学分类比例划分进行分类筛选。刘继业深知中国当今国家建设首先需要的是理工科,因此对数学啊、建筑啊、化学啊、物理等理工科的重视程度要远远高于什么‘英国文学’之类的文科。也因此,有相当多的选择文科的考生在第二环节中因为要竞争十分之一的名额而落选。
其余选择法政、社科、经济等社会科学的占据了三分,基本上成绩优秀的人都通过了考试。
而刘继业最为重视,也是提前做了最多宣传领域、号召大家参选的理工科却并不怎么为时下考生所注意,最终由于选择此项的考生不足,结果只要合格者都得到了留学名额。
当然,在通过考试之后,视成绩的优劣程度,还将选出前往欧美深造四年以上的高等生、前往欧美技术培训三年左右的中等生,以及前往日本接受基础教育的下等生。基本上可以这么形容;高等生以进入欧美大学深造为目的,最低也是本科,若是能够继续深造为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亦能够得到公费资助。待这些人归国后,将成为中国科学追赶世界的骨干人员。而中等生则更多是以各类职业学校为主,学期三年左右,是技术型人才。至于下等生,其目的更多是普及和掌握基础的理科知识,方便归国后从事教学工作。
当然,这三个不同领域的学生彼此之间并非限死;由于此次留洋每五十名学生中都会有江苏政府派遣的专员陪同考察,并接受当地学校的严格监督,因此一旦成绩不合格亦有可能会被取消公费的资格。而反之,若表现极为出众,亦可以在结束学业后继续申请深造。
最终,通过江苏教育基金公费资助前往欧美国家深造四年以上的高等生有一千四百人、技术型的中等生占据绝对大头,有整整二千五百人,其中有不少较为优秀并且专业对口的人才在离开之前已经与包括三联集团在内的不少企业签订了合同。一旦归国就可以进入三联集团工作。
毕竟当前中国急缺现代化的人才,而包括三联集团在内的大部分工厂的技术总监也多由外国人担任,这些企业对于技术型人才还是极为渴望的。
而今日之技术工人工资也着实不低;寻常江苏农户以作农活和打短工为例,平均下来每月收入在四个苏币左右、陆军士兵军饷高一些,在六个苏币、寻常工厂工人差不多在五个苏币左右,而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却已达到了十八个苏币,在当今的中国等于一脚踏入了中产阶级。
也正是因为留学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令其爬升到此前只能想象的高度,才有许许多多的学子踊跃报名,哪怕是跨洋渡海背井离乡也在所不惜。
在前往吴淞中国公学的车内,秘书官萧祝才一路都在向刘继业汇报关于留学的资料,而刘继业亦非常认真地仔细听取。
毕竟,今天是这四千多学子正式准备出洋的日子。亦是他刘继业作为江苏的最高领导者,同时也是江苏教育基金的董事长亲自出面送别的日子。
半个多小时后,行驶缓慢的轿车来到了中国公学门口。这座在清末以宣传激进的革命口号所著称的学校,原本在民国初年的时候由于经费断绝而频临关门,是江苏教育基金注资后才得以重新开课。而今天,这座历史并不悠久的准大学将作为四千海外学子正式留洋的起始点。
开阔的操场上早已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学生,在刘继业走上站台后纷纷跟着领队的老师一起开始鼓起零零散散的掌声。
虽然都是留洋学生,但是这些人的年纪却各不相同。有些人不过十五、六岁,有些已经二十许几了。也因此,在刘继业来之前,这些人对他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崇拜者有之、无谓者有之、暗中鄙视者亦有部分。
“众学生,本人很高兴在此能够祝贺众学生通过了留洋考试,成为江苏省第一批公费留洋学生之一员!而本人亦幸能够在此中国之高等学府内,向众学生送行。”
随着刘继业的演讲次数的不断增加,他的演讲技巧也愈发熟练,对语速、语调、手势、气氛的把握程度也越来越高明,只是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将在场四千学生的情绪给微微调动了起来。
“……众学生今天站在这里,证明了我们祖国,中国正在进行的巨大改变。”
“众学生是我中华民族之好儿女,将作为中国之优秀儿女出洋留学。在海外,众学生将代表了我中国人之脸面、众学生之言行将代表了我中国人之言行!众学生之优劣将代表了我中国人之优劣!因此,众学生之责任重大,而我有信心中华民族之优秀儿女能够肩负起这份责任来!”
再次响起的掌声明显比第一次要热烈许多。
“众学生想必也知道,随着鸦片战争来,曾几何时洋人对我们祖国从赞叹敬佩变成了如今的不齿和嘲讽!我们中国人在海外,受人歧视、受人欺辱,任哪个西洋国家都瞧我们不起!祖先数千年传承之荣誉,在吾辈手上几乎丢的一干二净!”
“中国之未来在科学、中国科学之未来在你们!在众学生!众学生不仅仅是为自己而读书、更是为祖国复兴而学习!为祖国崛起而奋斗!众学生必须时刻保持时不我待的心思,必须尽可能地充实自己,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之命运!众学生务必以国家复兴为己任之崭新面貌出现在海外,让那些瞧不起我们中国人的洋人,让他们看看中国人之坚忍!中国人之骨气!中国人之勤奋!中国人之勇敢!中国人之天才!”
“用言行举止,用学习成绩告诉洋人,我们中国人终将重回属于我们的舞台!拿回属于我们的荣誉!”
最后,刘继业以中国公学、于右任所作校歌歌词为闭幕词:“众学生,勿彷徨,以尔身,为太阳,照尔祖国以尔光,尔一身,先自强。修道德,为坚垒;求知识,为快枪。”
“众学生,勿彷徨。尔能处之地位是大战场。尔祖父,思羲黄,尔仇敌,环尔旁。欲救尔祖国亡,尔先自强!”
大时代1902 第376章 租界晚宴
第三百七十八章租界晚宴
在参加完了留洋学子送别仪式,并且用出彩的演讲博得了长达数分钟的掌声后,刘继业又在中国公学停留了小半天时间,与即将陪同一并留洋监察的官员、教育界名士都一一见面,谈笑风生。
虽然有些文化名流对刘继业如此重视理工科,进而‘轻视’文科而表达了不满和意见,但是毕竟如今全国各地方政权中只有刘继业的江苏政府真正地大规模投入到了教育领域中。其他的都督都是口号喊得比谁都高,就是一毛不拔。
哪怕是出了名的大嘴巴章太炎,也只是不疼不痒地说了几句冷话,这对于见谁都能痛骂一顿的章太炎而言已经是难得地给面子了。
毕竟说不如做,只有刘继业真正确确实实地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投入到教育领域,而且是大规模的投入后,才真正能够让人信服。
当然,背地里也有人嘲讽刘继业这是花重金买取民声,不过这等人终归是少数、也不会出现在留洋学子送别仪式中给人添堵。
在见完了社会名流、文化名士后,刘继业又与几个留学国家总负责人细细长谈了一阵子。根据最终的考试结果,在通过上海的外国领事馆与各外国教育机构联系完毕后,最终确定了在出国的四千多学子中,有差不多一千人留学美国、英法两国各占四百多人、前往德国的有八百多人、一千人前往日本、还有数百人前往瑞典、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小国家。
如此多的留学生、又是刘继业下了血本来培养的未来人才,他自然不可能放任由之。说不准其中不少人在海外待久了就产生一些莫名其妙、不切实际的想法。
除了每个学子都签订了规定一定期限内必须归国的合同之外,各国由江苏教育基金委派的负责人亦会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约谈学生。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如果有学生成绩极为不堪、人品不端、或者是参加或发表了严重不符合国家主义观点的言论,都有可能被负责人上报基金后取消公费资格然后勒令退学归国。
另一方面,除了一些官方方面的‘措施’之外,此次出洋留学的学生当中也有不少人在刘继业掌权江苏后加入了国社党的外围团体,国家主义青年团。这些‘可靠’的学生人数在总共出洋留学的十分之一左右,除了努力学习之外自然也有一层确保留学生大体上的政治正确的意思在里面。
刘继业总不会像历史上的清廷政府、北洋政府、乃至一定程度上的国~民政府那样,花费巨资兴办教育资助留学,结果反而给自己培养出了一批反政府的青年学生出来。
在确定完了这些事情,并且好生勉励几个优秀的青年团学生后,刘继业最后还接见了一批最终考试极为优秀的突出学生,跟他们自然又是一番鼓励的话语,并且为考试成绩前一百名的学生颁发了特殊的鼓励奖章和更丰厚的奖学金。
通过一系列的举动,刘继业起码在大部分留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一个相当不坏的印象。
到了下午时分,刘继业结束了他在中国公学的活动,从吴淞炮台湾返回了上海市区。车内,刘继业略带疲惫地揉着眼睛,一旁的秘书官萧祝才继续翻看行程道:“今天晚上七点十五分,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法磊斯爵士邀请大帅您参加一场晚宴活动,有不少上海的外国上流人士、外界人员、还有欧洲和美国的投资人前来。”
在离开中国公学并乘上轿车后,刘继业就立即将僵硬不舒服的大礼服给解开了,此刻只是将大礼服随意扔在座椅上,穿着纯白色的马甲。他闭着眼睛问道:“多少人参加?”
“根据领事馆的回馈,人数在八十多男士、还有五十多名女士。几乎全部都是洋人。”
“去吧,给法磊斯爵士一个面子。”
这位法磊斯全名everard~duncan~home~fraser,于1912年2月刚刚就任上海总领事职务。此人年纪在五十许几,自从清光绪六年(1880年)到华,成为使馆实习翻译后从此就长期在中国活动。此后的数十年间,他相继任英国驻天津、重庆、镇江、厦门和上海的副领事、领事,为汉口总领事,亲身观看到了辛亥革命期间的阳夏战役。
由于在维护汉口英租界稳定并使得交战双方遵守了英国的中立方面立下了功劳,法磊斯随后获得了高升,担任英国在中国外交等级中仅次于公使的上海总领事一职。
刘继业与此人接触过不少次,知道对方虽然是一贯的英式臭脾气和自大,但是由于长期呆在中国也勉强算是一个中国通。不单中文能够听写说,还会耍一些中国官场的小伎俩,而且据说最近对左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算编写一部介绍左传的英文书籍。
刘继业在东南的强势地位,这位法磊斯不会不了解。而为了他能够在上海总领事这个位置上坐好坐牢,他也需要与刘继业保持友善的关系。
在前往领事馆赴约之前,刘继业先是回到自己在上海的别院换了一身西式晚礼服,而非穿着上将大礼服参加。在镜子面前仔细地将合身的燕尾服套上,并扎上深蓝色领结后,刘继业再次乘上轿车,在三名侍从室的侍从陪同下前去总领事馆赴约。
应该说刘继业已经参加过数不清的西式晚宴,对这里面的礼仪、规矩、潜规则、交流方式等等都已非常熟悉。他在宴会开始莫约半个小时前抵达总领事馆后,作为重要的来宾受到了很热情的欢迎。
由于刘继业崇高的身份地位、流利的英文、西式的教育背景、及展示出符合西方人价值观的言行举止,使得上海的西方上流社会对他颇有些善意。在进入大厅后很快就与几个包括汇丰银行上海总办在内的,上海的西方商界大佬相聊甚畅。
许多西方人都对上海交由如此‘尊重规矩’的年轻都督所掌控而表示非常放心。而若说刘继业在海外的知名度,怕是只有孙文和袁世凯能够相提媲美了。
很快陆陆续续就有人到来,很快此间主人的总领事法磊斯爵士就宣布晚宴开始了。
“江苏目前将对投资金额在五万苏币以上的外资企业提供一年半的免税、投资金额在五十万苏币以上的,则有三年的免税期。同时,在土地上面外资企业也能够享受到优惠……当然,这样的投资应该符合江苏政府的政策,也就是最少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应由中国法人出资,而且投资期间及投产期间所有的成本采购都应尽量从中国购买。只有中国无法购买到的,才能够少部分进口。”晚宴中,刘继业顺手拿过行走其中的印度仆役银盘上的白葡萄酒,轻轻抿了一口。
在他面前站着七八个对投资中国内地颇感兴趣的商人;上海的外商有之、从欧美地区赶来的商人也有。其中一个来自美国,大腹便便的商人用略显土气的南方口音问道:“这样的条件确实比较优厚。不过我的疑问是,总督阁下您不考虑您税金上的损失吗?而且免税期到期后呢?”
“这是双赢的……”刘继业用流畅的英语和灿烂的表情向众人招揽:“一方面,你们前来投资将获得别的地方所没有的优势待遇,中国这个广袤的市场也将向你们的产品开放,你们能够赚取到更多的利益。而另一方面,我们中国的市场也会因为你们的采购而变得活跃、我们将有更多的工人进入你们的工厂,他们也将能够缴纳更多税收。厂房的兴建、企业的运营,这些都能够为你我大家造成双赢局面。”
“还是总督阁下有眼光!”几个商人佩服地点头,甚至有英国人暗中思考是否要将自己在印度的纺织厂搬迁到中国来呢?
刘继业一边跟一群西方商人兜售江苏的投资环境,在挑起了几个人浓厚的兴趣后,适时的终止了谈话笑道:“具体的事项,大家可以联系上海市政府、或者是三联集团了解……好了,诸位,我必须先失陪一下。能够与诸位优秀的绅士交流是我的荣幸。”
说罢,刘继业与众商人互相致意,然后他便端着酒杯来到了不远处上海总领事法磊斯的面前,与这位大英帝国在远东上海最高代表人轻轻碰杯:“难得阁下邀请了那么多上海的名士到来啊……”
“那是大家都对您这位‘大帅’感兴趣、对投资江苏感兴趣啊!”法磊斯开了个玩笑,忽然压低了声音在刘继业耳边轻声问道:“听说……大帅您就要高升了?”
“也许吧……”刘继业不置可否。
法磊斯自己却笑了出来,也不点破,而是再次与刘继业碰杯,用带着口音的中文笑道:“以后还请‘长江巡阅使’大人多多指教了!”
大时代1902 第377章 凝聚离心(上)
第三百七十九章凝聚离心(上)
在结束了总领事馆的宴会后,第二天的中午刘继业便乘坐专列从上海返回了江宁。也就是在路上,北京的袁世凯于西元1912年的5月20日正式下达了一封任命书,任命江宁都督刘继业兼职新成立的长江巡阅使,统掌江苏与安徽两省之军务。
这封任命实质上是将安徽正式置之于刘继业的指挥下!
本来明眼人都知道安徽都督关启平资历薄浅、又不是安徽籍贯,完全是因为是刘继业的老下属才被刘继业硬是推上了安徽都督的位置。自然的,关启平也得投桃报李,对他的老上司刘继业尽心尽力。
不过这毕竟是两个都督之间的关系,至少从台面上看,两人都是平起平坐的都督,互相谁也不归谁管辖。
然而现在,随着刘继业被任命为长江巡阅使,两人就真正成了上下级关系了。刘继业将有充分的理由介入安徽事务中,甚至将此省份操控手中。也由是,刘继业成了地方都督中最有权势之人,名正言顺坐拥两省之地,引得无数都督羡慕。
无数目光再次汇集北京和江宁两处,对这份颇为突兀的任命非常好奇。
当刘继业晚间回到江宁的都督府得知了这个消息时,他并未如前来通报的陈光甫那般兴高采烈,反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因为根据刘继业与袁世凯此前的约定,这长江巡阅使一职要等到国会选举完成后才任命的……现在袁世凯忽然单方面提前任命了下来,其背后的目的……
其实在昨天上海总领事馆的晚宴上,刘继业就已经察觉到了迹象。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法磊斯那一句‘高升’,意味着英国的外交系统已经提前知道了部分的情况,而消息只有可能是来自北京方面的……
表面上,这次任命涉及到的直接当事人为:下达任命的大总统袁世凯、接受任命的江苏都督刘继业、以及相关当事人安徽都督关启平。但是实际上,根据刘继业的分析,袁世凯的意向其实非常明显。
之所以刘继业当初与袁世凯议定在国会大选后再任命自己为长江巡阅使,是为了避免刺激到同盟会。毕竟长江巡阅使这等明显又实在的好处,世人不会相信袁世凯会无缘无故送到刘继业的头上。在如今实质上有些三足鼎立的局面,很难不让同盟会的诸公猜测袁世凯与刘继业两方是否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合谋。
无论同盟会此刻内部分裂到了什么程度,至少在限制袁世凯这一大方向上大家都是一致的,区别更多是多或少、是对事不对人还是对人不对事的问题。
这个时候,刘继业再要与宋教仁方面去合作,可就困难多了。
接受任命?那么必然地自己此前与宋教仁协商的,对方进入国会后大家互相协助的协议,自己谋求一步一步影响中央决策的规划就要泡汤了,与宋教仁的合作将受到很大影响。
不接受任命?一来袁世凯已经发出任命,已经发挥出作用。自己拒绝任命将会更令人揣测。二来,袁世凯亦可以借势以刘继业你自己拒绝了为由,堂而皇之的更改承诺……
书房内,刘继业将那份电报扔到了一旁,系开了自己领口,苦笑了出来。
或许是辛亥革命后,自己一路都走得太顺畅了,在并未承担过高风险的同时走到了今天近乎理想的地位。自己,有些过于小窥民国政坛上的老狐狸了,也有些高估自己的政治手腕了。
就像当初刘继业在安徽问题上甚至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在津浦铁路沿线狠狠较量了几回合一样,现在袁世凯找准机会给自己与同盟会之间挤眼药不也是理所当然的么……若是袁世凯放弃如此有利的机会,那才有问题了。
过于注重小节,难免让自己的视线被手段、被谋略所拘束……自己,其实最大的优势,是对大势的了解啊!是借助大势的潮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现如今的大势是什么……?
此刻刘继业真正开始冷静下来,全盘统筹地分析。他来到书房内悬挂着庞大的全国地图前,沉默不语。
民国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但是地方与中央的矛盾远未得到化解。革命党与袁世凯的矛盾、袁世凯的北洋系统内的矛盾、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地方立宪派与革命党的矛盾……这一切的一切矛盾,汇聚一起,就成了一个大势所趋,那就是地方离心力!
没错,贯穿整个民国的大势,就是地方与中央的不间断的斗争,从开始到终止,中华民国、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政府,都从未真正解决地方离心力这一问题。而袁世凯自己哪怕在历史上能够极为顺利地剿灭同盟会的二次革命,在某种程度的实质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就连他也无法抵御地方与他的北洋系统的离心力。
最后只能想出称帝的方法来试图解决离心力这一问题,然后在不切合实际的行为举止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而离心力在大局上的表现,就是军阀混战。更具体的表现,就是大军阀下有中军阀、中军阀下有小军阀、小军阀下有军头、军头下,甚至在连排级中间都存在着山头。
这一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来自于清末以来权威的丧失、来自熟悉规则的破坏、来自破坏后不完全的建设、来自破坏权威后却无法竖立起信的权威出来、来自人性自私的一面得到无节制的放大。
原本大一统的局面被破坏后,原有的秩序和权威崩坏后,新建立的议会制度却极不成熟也不符合国情,而中央政府更是政令不出直隶,无法真正重新建立规范来、也因此无法产生约束。而一旦人失去了约束,其天性本私,自然会带来一种不同于大一统时代的混乱局势。
所以,民国年间才会出现一种无比讽刺的局面:谁在中央就反~中央。
这样的局势最终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呢?刘继业沉思着。
一个原因是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当外部威胁已经威胁到无论地方还是中央的利益的时候,地方离心力只能让步于民族求存之战。另一个原因,则是在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结束后,一个新的、强有力的权威被重新树造了起来。在这一权威下,秩序重新得到了恢复、人性的私欲重新被规则所约束起来。
刘继业望着地图上用黄色标明,袁世凯所实际能控制的土地:直隶、奉天、山东、河南、热河、陕西。就连老袁一手缔造的北洋军,都摆脱不了离心力的影响。内部段祺瑞与冯国璋都有点尾大不掉的态势,而彼此内部中更是有数不清的小团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