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时代1902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文笔刀法
一看两人都答应下来,王东难掩兴奋愉悦之色,为这个结拜他筹划了有一段时间,一直有些担心万一两个在他看来都是学识高深、文武全才的哥哥看不上自己。能够下决心来询问,也是他鼓足勇气后的结果,一直到前一秒心中还忐忑不已,此刻大喜之余急急忙忙找出洋火来,就准备在这甲板之上烧黄纸拜香烟了。
渡轮之上其他乘客自发地给这群年轻人留出空位,好奇地打量他们。
王东拿出火柴,连点好几次都没点着,白白浪费了十余根……焦急却又兴奋的额头上很快冒出汗珠,只是喃喃自语道:“这火怎么点不着啊!”
“右立别试了,冬季大江之上风浪凶急,小小火种还未发芽便已被吹灭,这火是点不着的了。”赵毓声看了觉得有些好笑,眼前这个大冬天却满头是汗的16岁少年比自己足足小了五岁多,那时的自己,也是如他一般热血。
“无所谓了右立,既然结拜就不必在意这些规规矩矩,也不需要什么黄纸了,就饮酒为誓罢。”刘继业也笑着劝了劝沮丧的王东,说罢扭头看向赵毓声:“伯先兄也别藏着掖着了,你那囊中鼓鼓的,快点细细道来究竟是不是那杜康之物?”
“哈哈,什么也瞒不了文鹿!没错!这冬天阴寒,没有点酒来暖胃如何可以!绍兴老酒,就在我舱内!”
三人顺路来到赵毓声的船舱内,见他从行囊中拿出一小瓶,拍开泥封一股酒味便传了出来。
“来来,先把辈份弄清楚;文鹿你是光绪十一年十月十五日生人吧、右立你是光绪十二年……六月?”
“六月九日。”
“右立是光绪十二年六月九日,余生于光绪七年三月十六日。”
二十一岁的赵毓声、十七岁的刘继业、十六岁的王东。
原本义结金兰也是要说一段誓言,若是庄重一些还得歃血为盟、找齐三牲大办一番,不过这些条条框框在三个新派年轻人眼中无所谓了。所以一起商量了一段台词,由身为大哥的赵毓声朗声读完,最后举杯道:“来来来,干了这杯酒便是兄弟了!”
一饮而尽,彼此互相一望,同时抱住三人的肩膀站成圆圈,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
既然结为兄弟,自然要不醉不归,三人便聚在赵毓声的舱内敞开喉咙向下灌酒。
赵毓声久在军校中混,也是最年长者,平常时常出去饮酒作乐,区区黄酒自然不在话下。刘继业虽然此世酒量平平,但是毕竟前世也是年过三十之人,喝酒技术也是有的。只有王东平日少有出去玩耍,酒量未经锻炼奇差无比,酒过半巡便已面目通红舌头发大,开始胡言乱语了。
“到日本去!加入孙先生!干革命!”
“要做个大汉上将军!杀尽天下满狗!!”
这声音渐渐大了起来,刘继业与赵毓声都担心怕惹出是非,好声劝住王东,过一阵子才发现他已靠着墙壁睡着了。
刘继业蹲下身子给他盖上毯子,起身后向赵毓声摊了摊手,对方呵呵一笑。
“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当初余也是如他这般激情,13岁那时便见乡间酷吏欺压贫民,曾独闯巡检司救人而归,当时引为快事,少年人张扬也是理所当然。只是为何文鹿年仅十七岁却如此成熟思维缜密,每每有引人深思之语,着实让余百思不得其解。”
刘继业打了个哈哈,如何能解释自己其实是一个17岁少年与30岁大叔的混合体?
为了岔开话题便说道:“我不过是多读了些西洋哲人之书,术有专长;我国文功底就颇为薄弱……听闻伯先也是不过17岁便考中秀才,论起这个我可比你差远了。”
赵毓声苦笑一声:“那有何用?当今之世界再恪守旧书古籍已毫无用处,新式学堂才是挽救中国存亡之必须!新式教育,教育国人爱国知耻,教育国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使人人都发愤报国,如此中国才有救。”
“所以伯先认为救中国必先推翻满清,推翻满清方能拯救中国?伯先认为当今之朝廷不会真心立宪,不会为国民谋福利,而仅为满人一己之私?”
“然!”
“有何依据?”
赵毓声沉声道:“满清本异族,入关后屠戮我汉人百姓,剃头削发、大兴文字狱奴役阉割我汉人血性,满汉分治,从未把我汉人视做同等之民!太平乱起,统治摇摇欲坠方才放权于我汉臣,却依然防之又防,从未把我汉人视作心腹!除此之外,清廷丧权辱国、将我汉家天下白白送与洋人!!如此卖国之政权,除了推翻它别无他法!”
“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同时开始力推新政,朝廷设立督办政务处、张之洞与刘坤一之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奉劝朝廷学习日本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建立新式学堂、革新军事也被朝廷采纳,今日已然废武举、改文科,若朝廷真无心改善中国之现状,求图存亡,怎会有伯先兄所读之新式学堂存在?”
“文鹿莫被外表所欺骗!满清办的新政,做的新学堂,都是为他统治我汉人所需要!你可知所谓军事学堂中,每日学生必读必背忠君爱国之言辞,日日复习,他就是希望我所有汉人都忘却亡国之恨,都侍奉他蛮夷为正朔!”言及至此,赵毓声一拳砸在地上。
许是酒喝多了点,加上刚刚结拜,赵毓声毫无保留掏心窝子般地把心中之话一股脑全说了出来:“也正是在这新式学堂中,让我看清了这满清究竟是什么玩意!他的一切所作所为均是为了维护他爱新觉罗家天下,从未真正为我等四万万国民所考虑!哪怕他的新政实现、立宪实现,也不过是他满人之立宪、满人之新政,与我汉人万无一分好处!反而使他江山永固,好永远奴役我汉家儿郎!!!”
“这些道理,文鹿你也看不透吗?”
满人之新政、满人之立宪。赵毓声的这番话让刘继业有所触动……或许穿越后他所接触的社会环境过于片面,没有将全局考虑进去;如此多的如赵毓声这般家境良好、有着远大前程的青年却选择走上革命道路,必然有其原因!或许……
历史书中关于满清统治阶层顽固不愿分权的记载浮现脑海中,赵毓声的言论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或许,就如历史书中记载,这就是满清立宪最终失败的原因吧!
不过刘继业还需要更多的情报来分析佐证、更多的时间来详细思考。
刘继业不再说话,他看了看已经激动起来的赵毓声,温声道:“伯先莫急,革命之最终目的,就是为民众谋福利,此言然否?”
见对方点了点头,遂继续道:“既然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众之生活,救国救民,则只要能够救国救民就是正道。而伯先认为唯有革命方能救国救民,此言有其道理。然而如何革命、革命成功之政体、如何避免革命后国家陷入分裂最后反而被列强瓜分了?”
“革命,唯有联络志士、宣传主义,让全国四万万人民一起来推翻,用暴力颠覆腐朽之满清政权!而余等革命者不贪权不贪财,革命事成便隐身而退,甘心让位于有德有才者,一同振兴中华!至于采用哪个政体,西洋之鉴就在眼前;民主、立宪、共和!唯有革命这剂猛药方能唤醒国民。”
又是革命者的一番言论,一个抛头颅洒热血甘为理想奋斗终身之人……
可是现实却不是理想,历史上多少少年时立志为理想献身之人,当他面临社会、政治上最阴暗一面时;要么选择同流合污,要么被淘汰。世界上无数的暴君、独、裁者大都曾是热血青年,也都曾经想用自己微不足道的生命去完成某种神圣的使命。
成功者最终蝉变为暴君,失败者……就是失败了。
眼前的赵毓声,这个英姿勃发的青年,当你毅然投身大革命的浪潮中时,你的结果就已注定了。
要么成为最终因为现实而背叛自己理想之人,要么成为教科书中慨然赴义的悲剧英雄。以你的秉性,后者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前者。
而自己呢?
下定了决心加入到清末的政治斗争中去,是甘愿做一个死后受人敬仰的失败者,还是一个腹黑如墨、不择手段玩弄权术之人?
理想呢?除了在乱世中保护自己,自己还有理想吗?自己能否像赵毓声这样的革命者,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去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不能,现在还不能。
敢于为革命而殉道者刘继业非常敬佩,并且在一些观点上与他们也很相近,但是自己的性格却无法使自己能够为了某种目标搭上自己的全部。本质上说,自己其实还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在生命、财产安全无忧的时候,会为了高尚的目的去贡献一份力量,但是在却也绝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可是就算是这样,在与真正的革命者交往时,感受到他们注定短暂却必然点燃世界的生命,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有时想来这样的生命,哪怕短暂,却也是充实、有意义的。
酒喝多了,头也晕晕的。记忆似乎模糊起来,在昏倒前,刘继业还勉强记得赵毓声说出了这句话:“余其实在今年年初便曾与安徽柏文蔚等志士于江宁组建强国会,谋求排满复汉……在日本也有相交的同志,等到了日本就与你引荐哈哈……”





大时代1902 第16章 上海之夜
第二天上午船舱外传来船员通报快抵岸时,众人才摸着疼痛的脑袋醒来,仔细想了想下午之后发生了什么已经全然不记得了。
“快点收拾东西,等下就要下船了!”
最终三人还是拿着行李匆匆忙忙离开了小火轮。
下来船后,没有在华界过多停留,三人租了三辆东洋车朝公共租界驶去,在关卡排队等了一会儿后,由刘继业与驻防英国士兵说了几句标准英文,又拿出官府因为官费留学给他们办理的证件便被放行了。进去后先找了家旅馆住下,刘继业和王东都是初次来到上海,一路上感受着与任何中国城市都决然不同的街景,已是颇为意动,一放下行李便拉着赵毓声上街游玩。
看着租界内四周洋房林立、街上洋人遍地、各色彩旗飞舞,若不是标语上的汉字和耳中时不时传来的上海话,几乎让人以为身临欧洲。
不远处一个小男孩举着报纸叫卖,王东走过去买了份苏报回来道:“哥哥请看,这苏报是今年才办的报纸,言辞却颇为激烈,有新气、进步开化,往日在江宁购买来阅读还颇不方便,今日在沪遇到正好买来。”
两人自无不可,便找了一个地摊坐下点了些上海小食,三人无人懂得上海话自然听不懂旁桌说了什么,反而可以专心于阅读这份不大的报纸。
报纸首页大篇幅介绍上个月轰动一时的南洋公学退学事件的后续进展;蔡元培引导学生组建爱国学社,已于南京路泥城桥福源里成立并正式开课,找来了黄炎培、蒋智由、蒋维乔、章太炎等任教员,上海各地不满学政*的学生们也纷纷退学加入其中,颇有开辟新****的气势。报纸态度明显支持学社之余,也对封闭、保守的上海各学政大肆攻击,认为当今之世界再不可禁锢人思想,并呼吁国人重视新式教育,将更多的子女送入新式学堂。
此外苏报也刊载一些上海本地的小道消息,一些留日学生寄回的描述日本风情的文化,以及隐约谈及的敏感政治问题。
三人都是把报纸拆开,各看各的版面,看完了再互换;等放下报纸时已是下午时分,便准备结账离开。这时赵毓声拍了拍二人,低声道:“二位想不想去一个有趣的地方?”
难不成这个表面上刚正不阿的大哥,居然也有某些癖好?刘继业略带恶意地想到,嘴上却连连称是。
于是便跟着赵毓声拐入静安寺路,再走到赫德路,在一座小花园面前停了下来。
小花园里面还有座洋房,门牌号上写着‘愚园’;风景倒是不错,刘继业却不明白为何赵毓声会带自己来到这个地方。
赵毓声回过头来,对不解的二人解释道:“二位应当还记得二年前,庚子国难之时,有一群仁人志士试图发动自立军起义最后失败,唐才常先生血洒长江。”见二人都点头遂继续道:“而当初他们联络四方准备起事,选容闳为会长,严复为副会长,唐才常为总干事,设立国会,所选地点便是在此!此乃吾辈革命者之圣地也!”
时隔两年的自立军事件刘继业自然非常熟悉,这在当时造成了轩然大波:是一起保皇党、立宪派、革命党三方联手加上李鸿章、刘一坤、张之洞三重臣推波助澜发起的起义事件,其本质实际上是要恢复光绪君位实行君主立宪。自强军事件的内幕错综复杂,与当时清末顶层政斗分不开干系;最后原本支持起义的清廷重臣由于形势转变,临时反悔亲手扼杀革命而最终失败。
不过按照父亲刘寿昌的说法,自立军起事的导火索却是保皇党怕慈禧立了大阿哥准备废掉光绪,因此才决定与革命党合作;参与革命实际上是立场截然不同的两方人马,这赵兄怕是因为是起义的缘故误把它当作纯粹革命党起事了。
刘继业觉得这个小问题不提也罢。只是赵毓声的介绍倒是让他想起了方才记得看过愚园相关的另一个事件:“话说上个月闹得轰轰烈烈的南洋公学退学潮,其中教习蔡元培先生带着一百余学生退学与上海教育会集议,似乎就是在这个愚园举行了集议创立爱国学社。”
王东与赵毓声急忙找出报纸查找,果真看到愚园字样出现,不由得感叹道:“还是文鹿记性好。”
刘继业这时突发奇想道:“既然来了愚园,我等不如干脆去爱国学社拜会一番,看看上海新潮学子之风貌?”
“算了,此刻已近黄昏,怕是学子们都已下课回家,我等改日再去吧。”
想了想觉得赵毓声言之有理,时间确实不早了,刘继业点头称是三人在愚园附近又游玩了一会儿,便回到了旅馆。
隔天吃过早饭三人觉得既然已经毕业了,一身学生装就有点不伦不类,而传统长衫也不习惯再穿,于是便一起找了一家裁缝店,专门定制了三套西装。出来后自觉应该好好放松一下的王东提议去听戏,看耍杂,便在戏院里泡了一天时间,去爱国学社的想法也被抛掷脑后了。
订好船票,过了两天,三人找了一家淮扬菜馆吃晚饭,酒过三巡众人都有微醉之意,王东趁着酒意提议道:“戏也看了,书也听了,杂技也耍了,哥哥们说说还有哪些地方好玩的?”
“有倒是有,不过就是不知文鹿与右立敢去吗?”
赵毓声见二人都点头,手指了指对面道:“看见没,‘兴财会’,余看就是赌场,我们兄弟三人进去闯闯、赚些路费如何?”
“不是说官府明令禁止玩钱?”王东问道。
“官府还禁止官员嫖娼,画舫中左拥右抱的道貌岸然之辈还少了?”
这个提议让两个从未接触此业的年轻人都有些心动,王东当即道:“那好!就去玩玩钱子!”
于是三人结款同行,各自身上都带了数百银元的票子,到了对面小洋房前守门人看衣冠整整,便放了进去。
三层小洋楼,外面看不出来,里面却颇为热闹,中国人、洋人、日本人都有,每个小厅都玩不同的赌法,有牌九、骰宝、番牌、麻将等等。
刘继业三人选了个牌九室,找了庄家兑换了些零散票子便坐下开始玩起来。
王东兴致勃勃,原本不会玩,在赵毓声教导下赢了两手很是兴奋,加大投注结果连输四把手中钱财不见大半,沮丧之余被大哥勒令不准再玩大的了。
而刘继业与赵毓声玩法都是成熟谨慎,莫约一个小时过去了也只是小输十几块银元。
就是这个时候,一个穿着军官服装的英国人走了过来,拍了拍刘继业的肩膀用英文道:“伙计,我们这边玩黑杰克,缺两个人,听你们是懂英文的想不想加入进来?”
“哦?”刘继业眉毛跳了跳,他方才与庄家用英文要了些酒水,或许就是这个时候被对方听到了。




大时代1902 第17章 还我大衣
刘继业心想这人应该是听到了自己刚刚与庄家用英文对话,放下牌站起身来,顺着对方手指看去不远处角落桌子上坐着三名穿军服的洋人,见他望来还点头示意。他回头看了看赵毓声,笑道:“这有何不可?请。”
于是拿起票子走过去,路上赵毓声低头道:“我们小心点,以防有诈。”
“我自有数,到时候小心行事就无妨。”
来到桌子前,那名拉人的英国人介绍道:“这位是拉?法耶尔中尉、这位是史密斯少尉、这位是布伦斯维中尉,在下是基恩少尉,与他们都是列强驻上海军的军官;你们是……”
刘继业接过话,很大方地用英文道:“在下姓王,江苏人,这位是李先生、也是江苏人。”
基恩请二人坐下,面带微笑道:“哇噢,王先生你的英文说的真不错,不知道是在那里学的?”
“多谢夸奖,在下的英文是在南洋公学学到的;这位李先生是我的同学。”
基恩听后点了点头,并不对两个很年轻的学生出入赌场而感到意外;在上海滩,这类公子哥多了去了。他对赵毓声用同情地语气道:“我听说了你们学校的退学事件,真是令人遗憾不是吗?这种野蛮的事情是绝不会发生在英格兰的。”
知道赵毓声英文不行,刘继业在旁解释道:“我这位同学不善英文,我替我们两人谢谢你的好意。”
一番寒暄之后牌局便开始了。
由另一个英国人史密斯来介绍规则,就是后世闻名的二十一点。刘继业当然知道规则,但是还是装模作样地听了一会,然后解释给赵毓声。当然在介绍的同时也悄悄用南京话把自己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我和他们说我姓王、你姓李,都是南洋公学学生,江苏人,免得万一出什么事情找到我们头上,记住自己身份。”
赵毓声听后也只是点头,很赞同刘继业的顾虑。
几个洋人自然看到二人交头接耳了一下,虽听不清,倒也不以为意。
于是开牌了。
五人约定轮流坐庄每次十把,由法国人拉法耶尔先坐庄。
一开始赵毓声新手上阵屡屡要错牌,输了四十余银币,倒是刘继业赚了一些。
玩了一阵子看到在座的几人和自己一样似乎都是业余水平,刘继业也渐渐放松下来,和周边人用英文随意聊天,听他们吹吹牛。期间王东找了他们,身上钱财全部输光了,便在劝说下先回宾馆睡觉了。
轮到基恩坐庄了。
刘继业最近几把手气不错,感觉可以玩大一点,便压下了二十元。
一副牌出来,黑桃9、红桃2对庄家黑桃6。
决定翻倍后来了一个方片10,直接21点。
而庄家在拿了4张牌后最终爆掉,结果一把除了输给刘继业四十块外净输八十。从他僵硬的表情看,应该很是肉疼。
接下来他的运气依然不好,把把皆输,玩到第八庄时已经散尽囊中之财了。只得向他同僚借了点钱来,但却再不复轻松的表情。
由于无钱坐庄只得下来,轮到刘继业上去。上一轮赚得盆满钵满,此刻心情自然大好:“来,诸位请下注。”
“五十!”
借了不知多少钱,基恩一把套出几张大票子,狠狠摆在桌上面色不善地看着刘继业。
等十庄做完,刘继业囊中又鼓了不少,而基恩脸色已经发紫发青,旁边几个军官也面露不爽之色,半个晚上下来他们也输了一笔不大不小的数额。等刘继业离开庄,未等拉法耶尔再上去时,基恩忽然道:“今天也玩了一个多小时,大家也算是尽兴了,就到此为止吧。”
接着转头挤出一个微笑道:“今晚认识二位很是开心,我很愿意纳交二位,正好左近有家咖啡厅,想邀请同去饮酒不知可否?”
此言一出刘继业心中暗生警惕,直觉地感到其中有诈。只是他今日赢了钱又喝了酒豪气大发,年轻气盛起来却也不惧,给赵毓声一个安心的眼神大笑道:“那可就却之不恭了。”
六人出了赌场由基恩带到一家酒吧内,基恩便递过菜单来,刘继业一看各色酒品并无标价,知道要被人宰了。不过到了这里,他仗着酒意却也丝毫不在意,也不客气征求几人意见后便大点特点,各种名贵红酒、威士忌、白兰地的有什么来什么。上来慢慢一大桌酒瓶子后眉开眼笑地请大家一起喝酒,惹得几个军官都为之瞩目。
基恩更是暗中纳闷;这家店是他常常带人来坑的地方,往常这个时候,聪明人不是大声质疑、就是拍板大怒……本来也以为这个年轻人会如此,却没想到他却如同个傻子一般自己走进陷阱……既然如此,就不客气了!基恩如此暗暗念叨。
吃的喝的差不多了,这时基恩向服务员要了单子,放在刘继业面前道:“王先生是上海本地人,就请一尽地主之谊吧。”
刘继业笑着看了看单子,点了这许多酒水后总共吃喝了一百六十余块钱,比平常高出十倍,果然是被宰了。不过他心中却早已想好对策,给赵毓声一个眼色,忽然推翻酒桌,趁着众人大乱时,迅速起身拿起挂在门口基恩的军大衣就往外走,边走边说:“不好意思,我身上钱不够,这件大衣我拿去当了来结账。”
基恩一见拿了自己的大衣急忙前来夺去,只是原本就喝了不少酒脑袋晕晕,身子一急不稳,冲到门口的时候被刘继业看准一拳打中脸上,倒下去时又撞翻了身后的拉法耶尔。另外三人眼见当事人被打倒,本想跟着冲上去,却被基恩堵住了路。眼见两个学生已经来到路中间,周边行人听到动静都看望过来,心中有些担心事情闹大不好收场,便停住身子只是喝道:“你为什么骗了帐偷了大衣还要打人!?”
“原本就是你等邀我来,以为仗着人多就可逼我结账?也别多说什么,明日南京路来取大衣吧!”说完一步步退到大街上。
1...56789...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