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02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文笔刀法
这边与基恩相好的军官知道要是大衣被拿,军队长官绝不会轻饶,只能上前道:“这钱不用你们结了,把大衣还来吧!”
那边倒在地上的基恩还在大吼:“我要杀了他们!我要杀了他”之类的胡话,也没有人理会。
到了街道外面,基恩的朋友只是一直地要大衣。刘继业看到周围人群都望过来,将手中大衣朝对方一扔道:“既然你们如此客气替我们结账,这大衣还与你便是。”
这边军官接了大衣松了口气,虽有心出气,但是见两个年轻学生手腕如此狠辣,却也不敢再找两人的麻烦了。
刘继业见他们返回了餐厅知道事情终于了掉,心中也有些后怕。不过自己赌对方作为有身份之人不敢讲事情闹大,现在看来却是赢了。
向路人问明了回酒店的路线,捂住肿痛的拳头与赵毓声笑着扬长而去。
大时代1902 第18章 远赴重洋
第十八章远赴重洋
回到旅馆第二天将昨晚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吹牛一番,让提前入睡的王东大为羡慕和懊恼,心想若是自己能同去便能亲眼看到洋人吃瘪的模样了。接下来三人在上海游玩了几天,又重返愚园见识了一番中国爱国学社上课的样子,赞叹一番后便到了登船的时候了。
虽然都是富家子弟,但是远洋渡轮的船票价格岂是内陆航线可比?头等舱需花费四十五块银元,这在江宁足可供一家四口生活半年。虽然这笔钱还是出的起,但一是没必要、二来三人也不是贪图享受之辈,二等舱就足够了。
上了船,卸下行李,这船舱狭小如今堆放了东西后更显拥挤,而旅途需时三、四天,若是一直待在如同牢房的房间内很是难受,因此三人除了睡觉外基本都不会回房间,基本就聚在甲板上、或休息间或餐厅内。
吃吃喝喝、说说聊聊,也是颇为开心。
王东和赵毓声都是第一次见大海,等轮船出港后望见与天际连成一线的蓝色海洋,忍不住如其他人一般兴奋地大喝起来。刘继业虽然后世满世界地坐飞机,但上轮渡还是第一次,坐在这艘日本船‘星之丸‘上,一时间也颇为好奇,望着白浪轻轻撞击船体,不远处上海市景,被海风一吹心情自是很好。
平日就待在甲板上,与其他乘客就有接触;其中中国人与外国人参半,而外国人中又以日本人为多。各色各异的人种汇聚在此,很是热闹。
乘客中当然也有去日本留学的人,几群年轻人此刻远渡重洋去求学,都知道异乡靠朋友,一朝接触很快就混熟了。刘继业三人就遇上了湖北省的学生五人、广东学生四人、安徽二人等等,有官费也有自费的。
一大群学生们有互相相熟的也有初次出门一人不识的,就有一个估摸年纪在二十七岁的湖南籍周姓学生热情地拉住学生们提议活动,让大家用过晚饭后一起在餐厅旁的休息室聚一聚,互相熟悉一番聊聊心得,未来彼此也有个照应。
难得有人主动,年轻人也是爱热闹自无不可。
于是晚上十余个中国留日生就聚在一起,周围用煤油灯照明让人显得颇为昏黄。刘继业三人也在其中,就见那周姓学生首先作揖道:"诸位同学这厢有礼,在下姓周名责,字朴先,湖南湘潭县人,光绪二十六年举人,住在第二层c3室。虽多读了几年书,与在座同学一般,都是对新学大感兴趣之人,才会远渡重洋去这东洋求学。俗话说在乡靠亲戚、在外靠朋友,我等又是去异国他乡,自然需要互相帮忙提携。此外这东洋虽都是些黄种人,也粗通些汉字,但毕竟是异邦习性皆与中国不同。在下不才曾于光绪二十五年随兄去过这日本国,住过些时日也了解些门道,借此机会与大家说道说道,如果大家觉得有些用也就不枉我的些许用心了。"
如今才是1902年,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生也才刚刚开始,因此去过日本的中国人还属于凤毛麟角,大家初次远门心中难免忐忑不安,对眼前这个长着山羊胡须操着湖南官话的男子自然大来兴趣,指望能从他口中听到些有用的东西。
"须知日本这社会最为重礼遵法,入门要脱帽、进屋要去鞋、见了平辈人要鞠躬、遇上长辈要用敬语、言辞务必客气,不然就会被看作是无礼之徒,受人鄙视平白多出许多不快来。此为礼也,而禁赌、禁大烟、禁打赤脚、禁大声喧嚷,便是新式文明法。日人执法很严,决不似国内捕快塞些钱财便可消灾,若是被抓了少不得要坐牢、重者通报领馆还有可能被官府除去官费!"
周责故作凝重,见不少少年都露出惧色,话锋一转微笑道:"不过诸位也莫太惧怕,日人虽执法严厉,但需求得证据,没有证据便不得随意捕人议罚。就拿禁赌来说,必须拿到骰子、牌、麻雀和赛赌的财物方能定罪。若我等事先将钱换作筹码,届时只需藏匿骰子警察便拿我不得。就算真被抓个现行,你们只需切记万不可写出自身姓名,也装作不懂日文,警察便只能带我等回警察署,登报说支那人如何如何罢了。过些时日也就放了了事。"
一番话下来让众人纷纷点头称赞,觉得这周责见识不差,人又大方随和不藏着掖着,到了日本后遇到事情倒是可以请教此人。
见此周责便有了几分得意之色,继续道:"诸君到了日本若只是守礼遵法,专心学业也未免无趣了些;须知这日本最有趣之处,便是些女子了。日人女子最是好淫好色,较男子尤甚,女子身份又低下,对此趣事看的也淡,正好助我等逢源其中。"
"而追女子的门道,也是有些特色的。须知日人女子脸皮薄,最是看不得人尴尬下不来台,怕给人添麻烦,所以只需以些诚诚之心、契尔不舍攻之追之便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了。"
这个时代男子十六岁都可以抱儿子了,在座学生年龄参差不齐,不少也是有家室之人,男女之道大多早已深谙、听到此处不禁双眼冒光,猛地点头,心想等会儿私下定要和他好生交流一番,取取经。至于那些年纪尚幼尚,或因种种原因且未开道之人,心中也是痒痒的,有些蠢蠢欲动的想法。
如此说来,日本国还真是一个好地方!
前世的刘继业曾经去过日本几次公务和旅游,看过些日本电影,读过关于日本的书籍,也接触过日本人。对于日本文化及日本人的了解,远高于绝大部分中国人。只是那是一百年后的日本人;未经历美国推行的民主进程之前的日本社会,刘继业就只知道些皮毛了。虽然一些传统和礼教及所谓民族性改变不大,但是具体到社会规则、价值观,恐怕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此虽然对周责所说关于日本法制、日本礼教、日本泡妞实在没啥兴趣,但也能助自己做些准备……这个二十七岁的举人分明就是精明的地头蛇,极善于笼络人心,倒是一号人物。
坐在身旁的王东听到如何追日本女子,年轻的面孔还未长毛,却已露出骚动的神色。也是,年轻人面临女色大都会克制不住自己,
若是给这个周责些时日,说不准这船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会视之为长辈一般,到了日本后盲从于对方的建议。这样的人,刘继业暂时没有兴趣接触,但却会记住他。
这场聚会从头到尾都成了周责的一言堂,他说了日本的不少笑话惹得全场大笑,又详细解释了一番日本女子为何和服里不穿内衣的道理。等到时间不早大家最终散了后,就有几个学生悄悄来到他的房间拜访,具体说了什么就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三天后,站在船头的刘继业,迎着海风,脑后辫子风中乱舞。
望着一望无际的海面,看那波涛壮阔,心中难免激昂之情。
即将到达日本,军事留学生预备学校成城学校已有从江苏寄来的自己的档案,到了便可入学。学期一年满后需要进入日军军队中实习三个月才可报考陆军士官学校,两年后方可毕业。
这样的生活必然艰苦,但一定是有意义的!
船上的汽笛声忽然响起,站在刘继业身后的人忽然指着前方,用英文大喊道:“yokohama!”
顺着指头往前看,远处天角边上,一座城市隐约出现在视野之中。
日本,我来了!
一时间意气风发。
第一卷终
大时代1902 第19章 青年会
1903年的二月十五日。
与大陆相比,四面靠海的日本四季分明,东京都内的积雪早已融化,在室内小洋房内,一人正在振臂高呼:“人人平等,人人自由,人人博爱,这就是革命之主义!我等当以民族主义为宗旨、破坏主义为目的,学习罗伯斯庇尔、学习华盛顿!"
说话之人身材矮小,穿着西式礼服,口音带有湖南之味。他朗声道:"为唤醒四万万国民共同为革命这一伟大绝伦之理想努力奋斗,必先使人人都成为罗伯斯庇尔,如此人人都起来排满复汉我们中国才能有救!"
鼓掌声响起;室内坐着二十余名青年,大都穿着学生装,此刻都盯着站着的男子拼命鼓掌。
"中国之未来在少年,梁生有云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我等即然自命青年会,就应该以中国之未来骨干自居,要牺牲常人所不能之牺牲、要战斗常人所不能之战斗,必要坚韧不拔之热血青年胜任不可;今日又有三人加入我等之行列,都是宣誓为民族主义破坏主义奋斗之大好青年,由我会会员蒋方震以及我本人介绍。来,三位同志请站起来。"说完男子向坐在角落旁的三名青年招手,他们互看一眼便站了起来。
"余赵毓声、字伯先,江苏丹徒人。曾中过秀才,在江南水师学堂、陆师学堂学习;此次赴日为了考察军事。余在国内便久已有不满时局之思想,深知异族政府之不足与有为,更曾结交义士共商驱除鞑虏复兴中华!这次来到东京受效鲁邀请入会得以见到诸多志同道合之爱国青年,余不胜荣幸也!"赵毓声说完鼓掌声便传来,他友善地笑了笑然后让位给王东。
这个热血少年此刻已是满脸通红,激动的有点语无伦次:"王东,王友立,江苏江宁人.在汇文书院读书,此生志愿便是效仿天国义士们举旗复汉,杀尽天下鞑子!"
"还有……我现在在政法大学。"
大家见他年轻,而且热血之心可见斑斑,都喊了声好。
于是目光转向最后一人。
年纪轻轻,却给人很稳健、老城,嘴边绒毛还未消退,双眼却炯炯有神。他先鞠躬,然后语气平和道:"在下刘继业字文鹿,江苏江宁人,与右立一同毕业于汇文书院。此次留学日本为了学习军事而进入成城学校。听到伯先兄说有一群青年在东京,欲效法少年意大利为中国之未来希望而奋斗,在下大为振奋!盖因国人沉睡久矣!大多数人全然不知大祸即将临头,每每在学校读到堂堂南亚文明佛国印度、曾经东欧霸主波兰却国灭民散,苦不堪言时,便不忍再思吾国若亡、吾民又会落入何等悲惨之中!这世界已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想若中国再不奋起则百年之后世界再无中国之国家了!每每思及亡国灭种之悲惨事便觉必须尽早图强!然而懂得此理之人太少,更有腐朽野蛮满清阻挡灾复兴之路;我愿与在座诸君协力,以民族主义唤醒国民、以破坏主义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使中华重立世界之林!"
刚刚说完,矮小男子便大声道:"好一个民族主义唤醒国民、破坏主义推翻满清!建立民国,更是绝妙!帝国、民国,我等推翻满清便是为了建立民族主义之民国!我汉人之民国也!文鹿民国之名称大妙!"
面对叫好声、鼓掌声,刘继业只是平静对待。他笑着向众人示意,却没有表露出丝毫慌乱、不好意思这些年轻人常有的心情。举止透着不符合年龄的成熟。
经过宣誓后,三人便算是正式加入了青年会。
中国留日学生最早于1900建立了励志社,由于当时人数尚少,还无甚政治主张只是同学之间互相提携互相帮助的留学生组织,不过从一开始激进派与保守派就争锋相对。同年爆发的自立军起义有不少激进派学生回国参加,失败后他们更是不满励志社内存在着大量将留日视作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的同学,谓之官场走狗,准备自立门户。
随后组建的中国留学生会暂时缓和了双方的冲突,但自1902年三月章炳麟、秦力山等发起支那亡国纪念会,以及随即发生的成城学校入学事件使学生会中的激进派们群起合之。冬时,叶澜、董鸿帏、汪荣保、秦毓鎏、张继诸激进派骨干组建青年会,揭示以民族主义与破坏主义为宗旨。其中以秦毓鎏,也就是一开始说话的矮小男子为会长。会员除了发起诸公外还有:周宏业、谢晓石、张肇桐、蒋方震、王家驹、苏子谷、萨端、冯自由等二十余人。除了在外宣传青年会并邀请有志者入会外,还编译有利于革命宣传的新书如法兰西大革命史、中国民族志等。各省学生也自发办起刊物宣传主义,有湖北学生界、湖南游学译编、浙江潮等。
刘继业三人入会后,便参与到编译的过程中;特别由于刘继业精通英语,便被推荐翻译有关英国光荣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等内容的书籍。每个周末都会与其他会员聚集在中国留学生时常光顾的,东京神田区的一家放映电影的小洋房,锦辉馆中租赁的一间房间,一同编撰、一同交流讨论革命。
此时革命队伍还小,影响也有限,大家一开始还是想着如何扩大队伍,让更多人加入革命阵营中,讨论内容也还未涉及到如何革命哪里起事。
.......。
入会半个月,刘继业已与众人熟悉。他坐在室内拿着一本美版独立战争纪录,在一张白纸上用钢笔编译着。
觉得有些气闷,便起身打开窗户,一阵清新寒气扑面而来,很是爽快地闭上眼睛。这座二层楼的日式房屋里,有莫约五、六个年轻人在此聚集,或是读书、或是写字;其中就有一裹着厚厚棉袄的人站起身来道:“好了好了!文鹿你快点关窗!寒风嗖嗖的直不把人冻死!”
闻言刘继业回头看了看,见是浙江人蒋方震略带不满地看过来,知道这个南方人比较怕冷,便笑了笑关起窗子。
静静的,只有纸页被翻动和钢笔摩擦纸张的沙沙声。
不再言语,重新提起笔继续写他的‘美利坚独立始末’……
时间慢慢过去,等再一看表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由于会员都是留学生且以早稻田大学为多,大家都是要上课的学生,此刻又是星期日,明天就要上课回校众人便起身纷纷告辞。
刘继业拿起稿纸,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西服皱痕,拉上王东与赵毓声一同离开。
“这附近有家料理店,去吃顿晚餐吧。”赵毓声勾肩引着二人走去。
来到日本后刘继业便进入了成城学校,宿舍制,一天到晚为准备进入士官学校而忙碌着。各种军事训练、体能训练下来,周末唯一能离校的时间也时常要和一些志同道合者聚会。与同学王东时常碰面,但相比之下赵毓声因为只是以考察军事的名义来的日本,每个月跟随清国公使馆安排的几次军事访问便别无其他事情,闲时间很多。一个时间少、一个时间多,见面的机会也比较少了。
三人随行来到一家附近一家飘着‘烧物‘名号的小店,推开木门,在门口脱下木屐,便有一中年下女过来将它摆置一旁然后轻声问:"客人可要用餐吗?"
"没错,三人。"
听到刘继业带着一些中文口音的日语,以及两人光秃秃的脑门和脑后的辫子,下女的表情变了变,态度似乎也冷下来。只是淡淡地说:"请随我来。"
哪怕是在日本已经待了三个月,按理说也应该习惯了,但是刘继业却依然握紧了拳头。
此刻时辰还算早,没多少人在店中。三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在下女略不耐烦的眼神下点了两份定食、清酒。等酒送上来倒入小杯中,刘继业率先举杯道:"来,我们兄弟三干!"
"干了!"
几杯酒下肚,又是交心的人,心情便敞开了。
"青年会创办不过月余,已经聚集了不少仁人志士,等到大家好好了解了革命之理论、革命之主义,便可研究如何武装起事、办报纸宣传革命了。"泯了口清酒,刘继业如此说道。
赵毓声却摇了摇头:"但是了解民族主义者依然稀少也不见增多;效鲁早在水师学堂时便与我相熟,他激情有余,但并无实干能力。如今大部分留日学生幻想宪政之人远多于立志暴力革命者。青年会创办至今,光靠些刊物杂志,若无大事发生就想改变这一现实着实困难。"
如次现实的无奈让刘继业只得默然。
菜上来了,味增汤、咸鱼、豆腐、萝卜、饭。
喝口汤,又搅着萝卜,赵毓声放下筷子道:"有一事余却不解。"
"什么?"两人同时出声。
"右立你乃是革命最坚定之人,我不怀疑。可是文鹿你当初刚到日本的时候还只是革命之同情者,算不上是一心要推翻满清之人。余还以为你必然赞赏康生之主义;只是为何短短两个月,却让你发生了如此重大的转变、甚至自发参与组织乃至加入青年会?这个转变当然是好事,但在这里余倒是想听听你是如何去想的,或许对余等以后如何改变他人也是有参考意义。"
这个疑问一直憋在心中,虽然知道十七岁少年拥有绝不亚于自己的判断和意志,但是他最近一个月的大转变却令他有些担忧;不光是思想更为激进了、而且平日开朗大方,时常都会微笑的二弟,近些时间却冷漠了不少,情绪似乎一直很低落,时常会无精打采、甚至时常望着一个地方发痴。直觉上赵毓声觉得对方应该是发生了什么,这次借酒性正好问出来。若有自己能帮助的地方,就一定要帮助!
面对赵毓声略带关切的眼神,刘继业失去了往日那一贯的冷静和稳重,原本已经因为喝猛了酒而略有涨红的双眼并未看向对方,而是盯着酒杯。
王东也面露苦涩,不时地看向刘继业,欲言又止:“不是我们想隐瞒此事,实在是……”说到这里他对上了刘继业的眼神,向他点了点头。
刘继业沉默了片刻,缓缓道:
"当初,下了船住进早稻田风光店;我忙于登记成城学校、友立准备上法政速成班、伯先你跟着公使馆下面一群军事考察生满日本的跑,兄弟三人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来聚聚。那时我们初来日本,见着这满街的现代、满目的二十世纪新世纪,只有兴奋和期待未来."
慢慢地,陷入回忆中。
那是进入成城学校的一个月后。
大时代1902 第20章 教堂外的遭遇
东京成城学校,是由日本文部省直接控制,分为文武两科;文科专门为中国人报考日本大学而设的预科学校。武科是专门为中*事留学生开办的预科学校,为了让学生们在进入正式军校读书之前先习惯军队生活、掌握基本军事知识、以及学习日语。由于日本学习德国实行陆军教育从娃娃抓起,很多军人都是从小就进入陆军幼年学校,等毕业了再直接进入士官学校,其实已经拥有了扎实的军事基础。而中国留学生若不事先经历预科班提升水平,进入陆士后将很难跟上教学的水平。
因为是完全针对中国人开办的,成城学校的武科教习们也都是请来粗通中文的军官,清国公使馆更会不定期派人前来学校考察。而由于相当一部分留学生之前从未接触军事,因此相比陆士而言教课内容要简单一些。而且周末无课还可以离开校园自由活动,可谓相当幸福了。
成城学校武科学期一年,分成两部分;一般第一学期上午学习日语和外文,以及数学、地理等基础课,下午才会有少量军事学习,因此刘继业在公使馆出示了汇文书院的毕业证、并且被认为是粗通日语之人,正好第二学期学员们才刚刚开课,他便被直接插班到第二学期上课。
同学们都是中国人,虽然上课时被要求只准讲日语,但是大家都住宿在学校内,平日私下都是用中文交流不成问题。基础课所教授的初等数学、地理、物理对于刘继业自然不在话下,只有日语和军事训练,以及选修俄语是需要他用心下功夫的。
通过交流,再加上性格很好,很快刘继业便与周围同学们熟悉起来。
成城学校学生由于文武混杂,并未强制要求学生住校。学校本身因提供自修室、会客室、洗手间、冷水浴、热水澡塘、校医、洗衣、理发、茶室等完善设施而被很多学生所喜爱。
入校后,刘继业闲来就翻看‘东语正规’等学习日语的书籍;此外也会阅读诸如‘留学日本指南’等前辈留学生所著的生活学习指南,好尽快融入日本的生活。
因此一个月后,虽然语法与敬语时常弄错但已可以交流。同学们也弄清楚了姓名籍贯,相熟的也会打招呼聊天。穿越前刘继业历史一般,基本上只记得黄兴啊、宋教仁啊、孙文啊之类的大人物,其他诸如赵声、秦毓鎏、蒋百里、陈独秀等他已经见过的革命骨干却一无所知。但是就在同学当中,他却遇见了第一个后世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蔡锷。
长相清秀,年纪不过二十岁的湖南人,就是护国将军蔡锷,而且还是自己的同学。
不过毕竟是成年人的习性,也早就做好了遇见名人的准备,见到蔡锷后只是略微惊讶一番,并未作出失态的言行,更未刻意与他套近乎。
总的来说抵达日本后的这段时间里一切都很顺利,虽然偶尔会遇到一些不舒服的事情,比如说上街时小孩们会跑在你身边指着辫子喊:"豚尾奴!清国奴"、会不时因为听到带有侮辱性的话语而愤怒,但是刘继业穿越大半年来已经将两个性格慢慢合二为一,绝少会发生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了。知道在这个中国被世界瞧不起的时代此类侮辱事情不可避免,强迫自己看开些罢了,甚至在同学遇到不平事不服时,还会上去劝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