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骁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虎贲中郎
郭嘉一番话算是将整个局中局剖析得一清二楚,以至于贾诩闻言后,深有感触道:“没有哪位君主能够容忍麾下将领心念旧主、心存二志,即使是主公这样气度恢弘之人也不可能无休止地容忍下去。
凡事都有个限度,东垣城一役,主公已经做到仁至义尽。是以,此次安邑之战主公绝不容许东垣城下的一幕再次重演,而周瑜也必须在此战中彻底划清与孙策的关系。”
郭嘉点头应道:“文和兄言之有理。在这个迷局之中,其实主公已经手下留情了。否则,只需叮嘱杨丑在郡守府之内安排上百名弓箭手埋伏,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狠下杀手,便可一举袭杀孙策。正是考虑到周瑜只怕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义愤难平之下铤而走险。因此主公才有意留手,也算是成全了周瑜和孙策之间的兄弟情谊。”
贾诩道:“这已是主公所能做的最大让步。殊为不易。须知自古成就霸业者,很少有主公这样设身处地替麾下部将着想的,亘古未见,周瑜应该为此感到庆幸,也是我等之荣幸。罢了,此事已过,我等不必再议。眼下还有两件棘手之事急需应对之策,其一便是子龙率部追击刘备迟迟未归。其二,汉中张鲁竟然趁着我军与中原诸侯决战之际,出兵偷袭我凉州腹地。”
“文和兄所言极是。”
郭嘉欣然接声说道:“这第一件事无须担心,子龙将军深得主公器重,想必不会有事;而今摆在我等面前的当务之急便是,如何应对汉中战事。所幸决战之前,主公便已派遣马超将军星夜兼程赶往凉州。虽然终是去晚了一步,却遏制住了张鲁大军的进攻势头,目前两军陷入胶着相持之状,总算给了我等以喘息之机。”
贾诩微微点头,转身看向西凉方向,心有所感地沉吟道:“烽烟不断。战火连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门驱虎后门进狼。今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哪”
郭嘉闻言颔首,微笑不语,似是成竹在胸。早已想好了应对之法。
————————————
荥阳。
娄底原决战已过去两天,大溃败后。各路诸侯相继逃离函谷关,可谓是日夜兼程,一昼夜间至少行进两三百里,逃命速度端是惊人。
而挡在逃亡路上的荥阳大营,就如同掐住诸侯败军脖子一般,使得各路诸侯惊恐不安,生怕被荥阳徐荣堵住去路。如此以来,前有徐荣横加阻拦,后有西凉铁骑连夜追杀,中原各路诸侯性命危矣!
或许是袁绍、吕布等人的默默祈祷感动了上苍,亦或是荥阳徐荣胆怯懦弱,不敢与他们这些亡命之徒血战到底。正当袁绍和吕布联合残军准备全力一战,拼个鱼死网破之际,荥阳守军竟然主动退缩了。
是以,当袁绍和吕布等第一拨人马进入荥阳地界后,意外得知驻守荥阳的徐荣大军已经撤防,主动后撤四十里,远离主栈道。此举摆明就是任由盟军逃走。
果不其然,怀着忐忑之心的盟军将士快速通过荥阳关,整个过程却是有惊无险,徐荣大军果真让开道路放任诸侯溃军逃出生天。
短短两天时间里,数以万计的盟军将士先后通过荥阳逃往洛阳方向,盟军各路诸侯如袁绍、吕布和曹操等人相继逃生。而这些诸侯逃离荥阳时,沿途都有西凉斥候和细作负责监视,是以各路诸侯们的行踪都逃不过徐荣帐下斥候的视线。谁已经逃脱,谁还落在后面没有离开荥阳地界,主将徐荣心知肚明,并伺机派出兵马沿路抓获大量降兵,为荥阳大营再次扩军夯实了基础。
第三天,也就是西凉军各营陆续返回娄底原大营的第二天。
清晨,一路率部南下追击的赵云,稳步走进徐荣的中军大帐。他此来是特意向徐荣辞行的,准备押解战俘和缴获的物资返回大营复命。
赵云之所以要向徐荣辞行,是因为在此前三个多月里徐荣待他不薄,并极力推荐他担任两万援军的统兵主将。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屡立战功,顺利地在军中站稳脚跟。
“子龙要率部返回关内复命?”
听到赵云言明来意后,徐荣脸上的神情有些诧异,随即朗声大笑道:“那正好,刚刚接到主公军令,命我三日内赶到函谷关复命。既然子龙也要率部返回,那你我二人正好同行,一路上也能叙谈叙谈,省得枯燥乏味。哈哈哈!”
“将军也要前往函谷关么?”赵云闻言一愣,随口问道。
徐荣欣然点头,笑道:“对,不仅是我接到了主公军令,据我所知司隶各地驻军主将都接到了这项命令,就连刚刚攻下河内郡的周瑜将军也不例外。想必是主公召集全军将领共同参加的军政议事,其实就是论功行赏,犒赏全军将士。”
赵云轻轻点头,神情有些紧张地抬头看看徐荣,欲言又止,想说什么却又感觉不便开口。
眼见赵云神色有异。徐荣坦然笑道:“子龙是不是想问,主公军令中有没有询问你部将士迟迟未归之事啊?”
“将军明鉴。确实如此。”赵云接声应道。
徐荣微微颔首,脸上的笑容迅速消退,正色道:“实不相瞒,主公军令中没有提及子龙,只字未提。以我看来,主公命子龙率部南下追击溃军之时就已经料到子龙会晚些回去复命,因此便没有下令催促。不过,子龙啊。白马河之事肯定是瞒不住的,早晚都会被主公知晓,因此你可要提前做些准备。”
话音稍顿中,徐荣抬手示意赵云不必急于解释,接着说道:“据斥候探报,此次周瑜将军率部攻取安邑城时,擅自放走了孙策和蒋奇。惹得主公雷霆大怒。而周瑜将军则在大战之时被收回兵权,昨天夜里便被主公亲卫带回大营,剥夺领兵之权,降为随军主簿。”
说到这儿,徐荣语重心长地对赵云说道:“这是三年多以来,我第一见到主公如此大动肝火。第一次给予对麾下亲信将领如此严厉的惩罚。周瑜何许人也?毫不夸张地说,他眼下是战功赫赫,威震天下,被世人称之为‘西凉军第一将帅’,手握十余万并州军。高居安北将军之位,在我军之中的地位仅次于主公。俨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这次周瑜却是闯下大祸了,直接从安北将军降为随军主簿,从驰骋沙场的大军将帅变成握笔杆子的文士,这其中的落差何其之大,无异于从云端坠入凡尘。
是以,子龙啊,你此番所为与周瑜将军颇为相似,白马河畔私自放走刘备大军。此事一旦被主公知晓,必然重蹈周瑜将军之覆辙,子龙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浴血厮杀立下的汗马功劳,很有可能付之一炬,甚至还会被当众杖责,以儆效尤。不知子龙准备如何向主公复命?”
赵云神情略显黯淡,但脸上并无懊悔落寞之色,眼神依旧坚定,腰杆挺得笔直。
很显然,他似是不打算隐瞒,认为自己行得端做得正,问心无愧。不过,他同样知道自己此次理应受罚,因为他确实是在白马河畔放走了刘备和受伤的张飞,以及刘备麾下数千残兵。
这件事发生在昨天正午,与周瑜大军攻陷安邑城之时孙策杀出重围,几乎同时上演。当时,赵云率领一万五千余轻装骑兵一路追击南下,沿途抓获了数千人战俘,其中大多是徐州兵。适逢正午,赵云率部抄小路绕到溃军前面,终于在白马河畔截住了一路仓皇逃命的诸侯——徐州刘备。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在场的上万名飞熊营轻装骑兵毕生难忘,因为他们都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当赵云率军包围正欲渡河的刘备溃军时,那刘备起先十分惊慌,想也不想便策马渡河,赫然是舍弃受伤的张飞和数千残军于不顾,孤身逃命。然而,当急于逃命的刘备回头看到领兵将领竟然是赵云之际,他却仿佛中了魔怔一般策马奔至赵云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唠叨自己和赵云的昔日情谊,随之伸直脖子让赵云砍去请功。
面对如此情景,赵云还能怎么办,真要是拔剑砍了刘备的人头,恐怕他就常山赵子龙了,而是西凉李利。因为,如果让李利遇到这种好事,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一剑剁下去,只可惜刘备永远也不可能把脑袋伸到他面前。
结果,刘备带着残兵败将有惊无险地走了,而赵云则是重蹈周瑜之覆辙,背上了纵敌的罪名。
沉默之中,赵云稍稍梳理思绪,而后神情坚定地道:“事已至此,隐瞒已是无用。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事全是末将一人所为,与飞熊营将士无关。若是主公怪罪下来,我赵云愿意一肩承担所有罪责,死而无怨!”
徐荣审视地盯着赵云看了半晌,随即哈哈大笑道:“子龙豪气干云,忠肝义胆,不愧是深得主公赏识的世之虎将!既然子龙无所畏惧,那我等即刻起程,前往函谷关。哈哈哈”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感冒了,头疼脑热,浑身无力,更新晚了,诸位仁兄多多见谅,感谢诸位的谅解与支持!





骁骑 【第798章】 驱虎吞狼
淅淅沥沥的春雨飘然落下,时而恬静,时而婉约,时而热情,时而泼辣,极其善变,难以捉摸。
从娄底原决战后的第三天傍晚开始,开春以来的第一场雨便不请自来,悄然降临在西凉地界上。
这场雨,来得有些突然,之前没有任何征兆,夕阳落山后没有迎来星辰和月光,却迎来了柳絮般的柔情春雨。
说其突然,实则必然。
春雨离人愁,这场悄无声息的雨水仿佛是特意前来为娄底原阵亡将士送行的。
夤夜悄然而来,轻如柳絮,细腻如发,温柔而多情,抚慰着数以十万计的亡灵,滋润着这一方热土,冲散空气中凝结如阴霾般的血腥杀伐之气,拂去满目疮痍的残躯血水,为这片土地披上新装,换一种色彩。
这场不期而至的雨水从战后第三天夜晚开始飞落,随后连绵数日,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很轻柔,但其间也不乏瓢泼大雨。就像爱哭爱笑的小姑娘,时而天真浪漫,时而发点小脾气,让人无从捉摸,如之奈何?
函谷关,大将军行辕,中军帅帐内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一场春夜喜雨!”
临窗而立,看着窗外的和风细雨,李利心有所触地喃喃自语,一首应时应景的诗赋不由脱口而出。
“主公,友若先生来了,正在大帐听候主公差遣。”轻碎的脚步声响中,李挚忽然出现在李利身后,轻声禀报道。
“嗯,荀谌来了,让他进来吧。”李利闻声收起思绪,微微颔首一声。待李挚领命离去后,他挥手示意亲兵摆上酒席,而后全部退下。
“嗵嗵嗵!”
快步跟着李挚走向内堂,荀谌神情肃然。一对眼皮时不时地跳动一下。显示出他内心的激动与惶恐。他做梦也没想到“新主公”李利竟然会单独宴请自己,而且还是赴宴的地点居然是内堂。这帅帐内堂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进来的。在整个西凉军中仅有寥寥几人拥有如此殊荣,其一是左军师贾诩、其二是右军师郭嘉,其三是并州刺史鲁肃,余下是桓飞、高顺、张辽和典韦等亲信将领。满打满算不超过十个人。
因此,当荀谌得知主公李利单独邀他赴宴时,这让他大感意外,既感庆幸又觉惶恐,真正是惊喜交加,喜忧参半。
内堂门外,李挚抬手示意荀谌自行进去。随之伫立在门外。荀谌见状微怔,当即点头以示感谢,碎步走进内堂,待走近李利身前。俯首便拜:“微臣荀谌拜见主公。”
李利微笑颔首:“友若何须多礼,快快入座。这桌酒席早已备好多时了,静等友若前来。呵呵呵!”
“微臣惶恐之至,谢主公赐座。”荀谌躬身坐下,神色颇为紧张,低着头不敢正视李利,双手紧攥着袖口,再不复平日里风轻云淡的谋士风范,似乎很是惧怕李利。
“友若不必拘谨,今日我请你来就是饮酒吃茶而已,并非军政议事。是以,友若不必拘束,不必忌讳太多,完全可以畅所欲言,言错无过。”
说话间,李利亲手给荀谌斟上一盏酒,笑呵呵地颔首道:“友若以为然否?呵呵呵!”
“对、对、对,主公所言极是。”荀谌连忙点头应声,身体微微前倾双手端着酒盏,待说完话后,便以袖遮面,一饮而尽。这便是所谓的先干为敬,为人臣下者岂能拒绝主上赐予的美酒,即使不能喝也得捏着鼻子喝下去。
与此同时,荀谌还有一处极其明显的改变,这便是他在李利面前自称微臣,俨然将李利视作君王。而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便是郭嘉多番劝导之功。在此之前,郭嘉曾对他说,李利现在是替天子征讨四方,等同于代天巡狩,所到之处如同天子亲临,是以麾下一众文武应行臣子之礼。
对于郭嘉这番言辞,荀谌起初并未放在心上,甚至有些不以为然,以为李利这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称王称霸。然而,随着李利毫不留情地下令活埋了三千余名身负重伤的伤兵之后,荀谌切身感受到了新主公李利的另一面,铁血冷酷与霸道强势,远不像表面上那般阳光灿烂。
“这才是真正的乱世枭雄!”目睹了李利冷酷无情的军令后,荀谌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那一刻开始,荀谌下定决心竭尽全力辅佐李利成就一番霸业,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博得李利的赏识和信任;否则,一切便无从谈起。出乎预料的是,他正想着如何能让李利对自己另眼相看之际,却意外接到李利的邀请,单独请他赴宴。
正是由于荀谌十分渴望得到李利的赏识,才会在机会来临时显得手足无措,愈发紧张。也正是这一刻的感受,让荀谌清晰地认识到原来自己如此惧怕李利,之前每每提及李利的名字时都称之为李贼,殊不知这分明是自欺欺人,实际上是一种胆怯而惧怕的表现。
推杯换盏间,时间悄然流逝。
不知不觉中,筵席已经持续了半个时辰,而荀谌则是接连饮了二十余盏,却仅仅是微醺而已。
由此不难看出,这个时代的文士酒量都不小,很多文士一边叙谈一边饮酒,能够彻夜不眠。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的酒水似乎只有中上阶层才能喝得起,普通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毫无节制地大肆饮酒的,因为他负担不起。另外,时下的酒水度数很低,一般二三十度左右,口感柔和,醇香爽口,起初不容易醉人,但后劲很大。
眼见荀谌脸颊通红,言行举止不再拘束,紧绷的心神彻底放松下来,李利颔首而笑。少顷,待荀谌酒足饭饱后,他挥手示意亲兵撤去酒席。换上热气腾腾的热茶。这便是李利刚刚说过的饮酒吃茶,酒已饮罢,接下来便是吃茶了。
“友若投效于我的当天,本就应该设宴招待先生。奈何大战之中军政事务繁重。不得不拖延至今。是以,今夜特请先生赴宴便是补偿昔日之礼。还请先生多多谅解。”还像刚才饮酒一般,李利仍是亲手给荀谌斟上第一盅茶,一边上茶一边微笑着道出原由。
荀谌连忙道谢,轻抿一口茶后。缓缓放下茶盅,开口想说什么却又心存顾忌,欲言又止。
“友若不必犹豫,有话不妨直言,这里没有外人,仅有你我主臣二人而已,无须顾忌。”李利见状后微笑道。
“谢主公宽宥。”接声道谢中。荀谌脸上的神情不由舒缓下来,似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似的,终于下定决心。随即,他恭声道:“这几日我军将士陆续返回关内。许多戍边将领和州郡主官也奉命赶来函谷关,看这阵势似乎是主公召集文臣武将前来商议要事。对此,微臣颇感疑惑,主公为何将军政议事定在函谷关,而不是长安将军府,亦或是朝堂之上呢?”
“哦?”李利微感诧异地沉吟道:“大战刚过,召集众将领商议军务之余,还需犒赏全军将士,否则我这个主公岂不是要被将士们戳脊梁骨了?至于京师长安嘛,眼下大战方歇,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因此便顾不上第一时间返回长安了。更何况,班师回长安极为繁琐,仅是一个庆功宴便至少需要半月时间,途耗时日,于战不利。所以,我临时决定将军政议事和犒赏全军一并进行,就在函谷关内开怀畅饮三日,十日后班师回长安。难道友若觉得此举有何不妥么?”
荀谌微微摇头,恭声道:“主公如此安排甚为妥当,并无欠妥之处。然则,我军再度聚集在函谷关内,无疑使得刚刚战败的中原各路诸侯惶惶不可终日,误以为主公欲要趁胜挥师中原。这样以来,就等于将他们逼到绝境,迫使他们积极备战,甚至还有可能再度联手抵御我军。故此,微臣觉得此次函谷议事不宜声张,雍凉二州境内的文武官员就不必赶来了。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微微颔首:“这是自然,此次奉命前来议事的将领都是司隶和三辅境内的文武主官,其他人一律留守原地。听友若言外之意似是对中原战局谙熟于心,有何良策,直说无妨?”
荀谌谦逊一笑,轻声道:“一点粗略的想法而已,不敢妄称良策。既是主公垂询,微臣自当悉数禀报。就眼下中原局势而言,微臣的应对策略只有十七个字:‘示之以善,合纵连横,驱虎吞狼,一战定中原!’
所谓示之以善,便是时下主公采取的策略,抛出河南、洛阳之地,藉此作为我军与中原诸侯的缓冲地带,表明我军没有挥师中原之意。而后便可实行第二步合纵连横,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游说周边诸侯与我西凉军结盟,或许某些诸侯断然不会与我军结盟,却也不敢为难主公派去的使者说客。而大多数诸侯纵然对我军心存顾忌,却也不敢公然与我军为敌,如此一来,合纵连横之策可成。
第三步便是驱虎吞狼。天下诸侯多达十余路,我西凉军不可能完全依靠一己之力逐一消灭各路诸侯,势必要利用诸侯间的矛盾,使其互相残杀,从而迅速削弱各路诸侯的实力和数量。这其中我军便可以支持一下我们的‘盟友’,只需稍加怂恿推动一番,便可促使他们相互攻杀。等到中原诸侯们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主公便可挥师东进,一举荡平中原各州;这便是一战定中原。其中细节,具体如何实施,容微臣日后详加禀报。
此乃微臣之愚见,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
ps:
【感谢:送月饼的朋友,多谢!】
虽然没有留下昵称,但虎贲依然要说声:“谢谢!”
这两天,适逢中秋节,虎贲却感冒了,比较严重,连累老婆和孩子也没有出去玩,整个假期都泡汤了。对此,虎贲颇为自责,奈何身体不由人。
稍感郁闷当中,突然发现书友送的月饼,这份感觉难以形容。多谢朋友,中秋快乐!




骁骑 【第799章】 三军聚首
听完荀谌简要陈述的十七字策略,李利神情微变,手中把玩着茶盅,微眯着双眸沉思不语。
半晌后,只见他那浓密的剑眉向两边舒展,嘴角露出习惯性的笑意,随之眉开眼笑道:“友若谋略深远,见识不凡,此乃我李利之幸!”
“主公过誉了,些许雕虫小技,经不得主公如此夸奖。”
眼见自己所献之策被李利采纳,荀谌喜上眉梢,神情颇为激动,脸上洋溢着会心的笑容。然而,振奋之余,他的言行举止反而变得愈发谦逊起来。
这便是荀谌出身名门的底蕴体现。颍川荀家嫡系子孙,家学渊源,学识颇深,熟谙世事人情,懂得进退之道,深知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不需要趋炎附势,也不会居功自傲。惟有如此,世家大族方能长久,不会伴随朝代更迭而覆灭,无论哪路诸侯问鼎江山,朝堂上都有他们一席之地。
看到荀谌如此有礼有节的表现,李利欣然点头,端起茶盅邀荀谌共饮。至此,他才算是真正接纳了荀谌,开始重视起来。而在此之前,他却是有些看不上荀谌,这不单单是因为荀谌曾是袁绍帐下谋士,也不是因为他出身颍川大族荀家;真正原因是,后世历史上几乎没有多少关于荀谌的记载,倒是他的长兄荀彧大放异彩,堪称一代谋主。
此番荀谌所献的十七字策略,其核心就是第三步驱虎吞狼,这一步策略是决定整个平定中原计划的关键所在。而驱虎吞狼之计,最早便是荀彧向曹操所献的计谋,而被算计之人便是吕布、刘备和袁术三方势力,收效甚大。没想到,如今驱虎吞狼之计竟然从荀彧的弟弟荀谌口里率先说出来。而且针对的目标恰恰是包括曹操在内的中原各路诸侯。
不得不说,曾经的历史轨迹彻底脱离了预定轨道,完全变了样子,至于最终走向何方。却是谁也不知道。
就像李利眼中的荀谌一样。这个最早跟随韩馥出仕的颍川名士,却帮助袁绍谋取冀州。而后又做了袁绍麾下谋士。待袁绍灭亡后,荀谌便不知所踪,从此销声匿迹,再无半点音信。可是。如今一切都变了。荀谌竟然主动投奔李利麾下,并且为了赢得李利的赏识,所献第一个策略就是大手笔,仅仅十七个字,即可谋定中原。
且不说这谋定中原之策是否可行,单说荀谌这份放眼天下的开阔眼界和心胸气度,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谁也不会轻视于他,这其中就包括李利在内。而有此见识和胸襟之人,其才能纵然不能和郭嘉、贾诩等人相提并论,却也颇有几分才学。绝非庸碌之辈。既如此,那就说明荀谌可用,至于是否需要重用,还有待观察与考校。
相比之下,荀谌出身士族门阀的身份反倒不算什么,尽管李利之前一度对士族门阀极为排斥,甚至于极度厌恶;但是,此一时彼一时。随着西凉军一步步向外拓展,地盘不断扩大,人口越来越多,兵马日益强盛,李利对待士族和名门望族的看法也随之转变很多。毕竟,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变革,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士族门阀存在,即使打击或消灭一批,不久之后又有新的门阀势力崛起,从而替代旧的家族;如此循环往复,数千年来一直如此,从无断绝。
既然无法根除士族和门阀势力,李利就不会一意孤行,已经开始考虑收录士族和门阀为己所用,而荀谌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也是第一个战败被俘后主动投效的门阀子弟。因此,李利想将荀谌培养成标杆,成为他向士族门阀敞开大门的一个信号,更是活生生的例子。
1...345346347348349...5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