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虎贲中郎
大笑之余,李利提醒甄宓道:“把这事和你娘说一声。让这些公侯夫人和贵妃娘娘们都动起来,省得她们整天无所事事,闲得发慌,如今总算给她们找点事做。另外,告诉她们。就说朕亲口说的,做事不分贵贱,只要是劳动所得就是光荣的;让她们不要有所顾虑,尽管放手去做就是,该拿的报酬尽管收下,出了事朕给她们做主。”
话音未落,郭嘉一边起身走过来,一边接声道:“陛下此举又是首开先河,敢为天下先,却为何将微臣也算计在内?”
郭嘉既已插话。诸葛亮自然也不例外:“奉孝所言极是。微臣等殚精竭虑替陛下效命,可陛下为何连臣等的妻妾也不放过啊?”
“你们俩想趁火打劫吗?”看到郭嘉和诸葛亮凑过来,李利的心情更加舒畅。打趣道:“得了便宜卖乖,朕这是给你们提供挣外快的机会,解除弟妹对你们的管制,还想趁机敲诈勒索朕么?”
看出李利今天晚上心情很好,郭嘉、诸葛亮二人对视一眼,彼此相顾而笑,先照不宣。随即郭嘉笑道:“陛下此言差矣。似这等风月之事,妇道人家确实不宜掺和进来,且不说有损清誉。一旦传扬出去,难免被人时下诟病不守妇道。说到底。这种事情好说不好听啊,臣等好歹也是朝中重臣。多少还须顾及一些颜面,让妇道人家抛头露面的事,终究不是什么好事。陛下以为然否?”郭嘉说完话后,诸葛亮立即点头附和,表示赞同。
然而郭嘉这番话却是半真半假,既有打诨说笑的成分,又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顾虑。显然,李利刚才那番话让他们俩颇为动心,因为郭嘉和甄宓的三姐是真心相爱,成婚后夫妻二人一直很恩爱;而诸葛亮和糜环夫妻俩同样如此,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时代的女人成婚之后大多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可是他们府上侍女众多,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看孩子,于是他们的妻子平日里无所事事,自然而然就把旺盛的精力转移到自家男人身上。这样以来,郭嘉和诸葛亮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但凡有点空闲就要“交公粮”,不把他们榨的干干净净,他们就别想抽身出来,别想清静。
刚刚听到李利说起可以让她们参与编舞谱曲,郭嘉和诸葛亮二人顿时眼前一亮,觉得此事可行。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妻子确有这方面的才华,能歌善舞又精通音律,并且心灵手巧,女红手艺相当不错,足可胜任李利所说的“工作”。但是欣喜之余他们又不免心怀顾虑,毕竟这个时代的官宦家眷是不宜抛头露面的,尤其是风月场合的事更不是妇道人家能够涉足进来的,一则名声不好听,二则有损男人的颜面。是以郭嘉和诸葛亮二人再也无法淡定,第一时间上前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否则李利金口玉言,一声令下,这事就是板上钉钉,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李利很清楚郭嘉和诸葛亮的顾虑,也知道他们其实也很想给妻子找点事做。尽管他们的妻子衣食无忧,根本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但是一天到晚无所事事也不是办法,如果能让她们做些感兴趣的事,无疑是再好不过了。
对此,李利亦有同感。他的妻妾众多,个个都不是花瓶,她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几乎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是女红手艺还是歌舞音律都是一绝,甚至还能舞枪弄棒,征战沙场。奈何她们是女人,受限于当下的诸多规矩约束,她们除了相夫教子之外便无所事事,根本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李利敏锐察觉到自己的妻妾们已经有了勾心斗角的苗头,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她们整天无所事事,自然而然的就会瞎捉摸,无事生非便由此而来。是以李利就想给她们找点事做,把她们全都动员起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把心思转移到喜欢的“事业”上来,把她们再次糅合在一起、群策群力,和睦共处,将勾心斗角的苗头扼杀于摇篮之中。倘能如此,李利就算去了一块心病,既能消除妻妾之间的矛盾,又能让她们实现自我价值,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正是抱着这种心思,李利才会借机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捎带把郭嘉、诸葛亮、周瑜和军中大将的妻妾也拉进来。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消除她们的顾虑,大家都一样,自然也就是无话可说,没有不守妇道之说,也不存在违背礼制,从源头上杜绝流言蜚语。
一念至此,李利笑呵呵的道:“奉孝、孔明不必担心,朕已经想好了,此事由内府牵头,让欣儿、无瑕和文姬她们都参与进来。让她们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只要她们高兴就好,其他事情自然有人去处理,决计不会传扬出去。”
语气稍顿,李利坦言道:“眼下这里没有外人,我就不瞒你们了。自建国至今,前后不到半年时间,我就感觉长安城的氛围不好,朝堂之上暮气沉沉,百官府邸中也是暗流不断,许多公卿夫人和官宦子弟穿金戴银,讲排场、摆阔气,奢侈之风已然崭露头角。最为重要的是,百官之中已有明争暗斗的苗头,就连朕的内府也不例外。
有鉴于此,朕决定改变这种不良风气,打压奢侈之风,杜绝明争暗斗带来的内部消耗,而这一切的源头就出在百官们的家眷身上。是以朕作表率,让内府妻妾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她们切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深刻体会一下锦衣玉食的生活来之不易,要让她们知道如何创造价值,学会珍惜现有的富裕生活。时下大业未竟,还没到安享太平的时候,因此消除奢侈之风势在必行,宜早不宜迟。不知你二人意下如何?”
“陛下英明,臣等听凭驱使。”郭嘉、诸葛亮恭声应道。
李利颔首笑道:“既如此,此事就这么定了。此外,只要百官们的妻妾们愿意出来做事,内府名下的刺绣、饰品、官服和家具等行业,大大小小一百多个作坊都可以对她们敞开大门,让她们参与进来,多劳多得,按实际效益予以发放酬劳。这份薪酬不在俸禄之内,单独发放,完全是她们自己的劳动所得,享有自由支配的权利,这一项规定将列入我朝律法之中,切实保障她们的合法权益。”说到这里,李利戏虐地笑道:“如果她们敢于迈出这一步,或许不久之后她们就能自己养活自己,甚至还能养活全家老小,到那时就不用看你们这些官老爷的脸色过日子喽!哈哈哈!”
郭嘉、诸葛亮二人面面相觑,脸色很怪异,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这让李利笑得愈发开心,似乎他的快乐就是建立在郭嘉二人的窘迫之上。
大笑过后,诸葛亮道:“微臣对此没有异议。但此事要真正推行起来,却是任重而道远,殊为不易。毕竟,这是传承千年的规矩,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打破的。此外,女子自食其力固然是好事,但微臣担心日后难免出现官宦之家乱用职权或官商勾结之类的事情,为此我等还须周密安排,防患于未然哪!”
李利闻声收敛笑容,颔首道:“确实如此。凡事都有利弊,我们所做的就是引导激发有利的一面,尽可能杜绝弊病,不能因噎废食,知难而退。如何制定律法就由孔明全权负责,此事不急,慢慢构思,等到我晋国女子都动员起来之后再行制定律法也不晚。”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骁骑 第233章 【死水微澜】
————————————
夜渐深,街市上愈发热闹。
适逢乱世,像长安城这样热闹的夜市是极其罕见的。
相比之下,在其他两大诸侯国内几乎是天黑之后街市上就没有行人了,大大小小的城池全都沉浸在夜幕的沉寂当中,根本看不到如此热闹的景象。
随着夜幕彻底拉开,进入南苑酒楼的人越来越多,大厅里人声鼎沸,喧嚣之极,整条街都被它笼罩其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南苑酒楼是长安城夜晚的无冕之王,整座城池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丰富多彩。
酒楼有东、西两个大门,这并不是为了方便,而是等级森严。从东门进入酒楼的都是达官显贵,至少也是中郎将或议郎以上的文武官员和他们的子嗣,裨将及以下的官员均是无缘经此门入内。他们可以绕到西门进入酒楼,因为西门就是为他们这些中低层官员和商贾豪强们设置的,进入酒楼之后就是大厅,吃喝玩一应俱全。
与之相比,东门就不同了。达官显贵们进门之后直接上楼,他们在楼上有长年包房,有专人服侍,无论是欣赏歌舞还是大吃大喝都享有高人一等的待遇,享有优先权。当然了,他们的消费自然也是极高的,一晚上的开支足够在大厅里消费十天,相当于一个五口之家的平民百姓两年的开支。
显而易见,南苑酒楼就是彻头彻尾的消金窟,是富人才有资格涉足的地方,普通人一辈子也不得其门而入,根本无法想象达官显贵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从傍晚到现在,酒楼门前一直是车水马龙。每一刻钟都有数以百计的锦衣华服之人进入酒楼,半个时辰下来,酒楼里已经容纳了上万人。却仍然不显拥挤。看情形,即使再来一万人。南苑酒楼也能一口吞下。
事实正是如此。这家酒楼的占地面积与北城的皇宫不相上下,除了建筑装饰上面略有不及之外,建筑面积和奢华程度丝毫不逊于皇宫。因此,很多人私下议论,南苑酒楼其实就是皇帝李利的行宫,与当年董卓建造的郿邬没有本质的区别,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郿邬不同的是,李利很少露面。并且南苑酒楼是对外开放的,允许所有有钱人前来享受消费。就因为这样,关于南苑酒楼的诸多传言渐渐被人抛之脑后,再也没有人对此说三道四,更不会把这个消金窟与皇帝李利联系在一起。然而南苑酒楼是皇家名下产业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它和一般酒肆或烟花柳巷之所截然不同,在这里消费意味着高人一等的身份和地位,许多人都将能够进入酒楼而引以为荣,作为自己对亲戚朋友或同僚炫耀的资本。
今天夜里前来酒楼的人明显与以往不同,半数以上都是前来长安应试的士子。他们衣着光鲜,三五成群的结伴而来,交纳了最低消费十两金之后经西门进入酒楼。看起来。他们家境都不错,又或者几个人凑钱交纳了门槛费,特意前来看看新鲜,凑个热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前来酒楼的应试之人里面几乎没有参加武举的武士,由此可见,武士们大多出身寒微,负担不起如此高昂的门槛费。
“这些年轻人倒是很会享受,与你我年轻时大不相同啊!”看到大厅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李利不由得轻声感叹道。
此时郭嘉和诸葛亮就站在他身边,刚才他们商议事情的时候。甄宓便自觉退回房中,此刻正在给他们煮茶。正是由于甄宓十分乖巧。李利才会长期把她留在身边,就连今夜出宫也带着她。或许李利早已习惯了她的存在,只是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听到李利的话后,郭嘉道:“最近几年诸侯国之间相安无事,天下太平,很多地方豪强和商贾缙绅们游走于三大诸侯国之间,大发横财。因此,新近崛起的财主和富户不在少数,腰包鼓起来之后就想求取功名,他们自己无暇分身,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眼下大厅里的年轻人只怕就是这些暴发户的子嗣。”点到即止,郭嘉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从他的话语中不难听出,他对这些应试士子有成见,似乎很不看好他们。显然,这与他们尚未出仕便结伴出入酒楼有关,一事无成之时就想着享受,这种人即便有才能亦是枉然,不堪大用。这是郭嘉对他们的直观看法。
李利闻言后微笑不语,脸上露出不置可否的神情,诸葛亮见状后,面带笑容道:“奉孝之言与我不谋而合。最近半个月来,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年轻士子前来酒楼,其中不乏留宿于此的风流浪子。据酒楼主事统计,半个月下来,在此留宿的士子已有两千余人,其中半数以上的士子来自南汉刘表治下,两成人来自北魏,余下三成则是我晋国的年轻人。这些人出手阔绰,动辄一掷千金,连眉头都不眨一下,很有气魄,比朝中一些出身世家的官员还要洒脱得多。具体名单已经送到吏部,至于如何区处,想来相国随后就会向陛下请示。”很明显,诸葛亮和郭嘉的看法是一致的。
听出诸葛亮的话中不无试探之意,李利轻笑道:“自古取士之道就以德才兼备为佳,其中德行还在才能之上,不修德行,即便再有才能也不能用。然则这是太平之世的选才标准,不适合用于乱世,至于乱世的选人用人之法,我此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乱世之中但凡已有一技之长者皆可用之,德行尚在其次,扬长避短,只要使用得当,就能达到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效果。当然,如果能够找到德才兼备的人才自然最好,如果不能,不妨退而求其次,善加利用一下这些德行有失之人。不过使用这种人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为上,待时局平稳之后即可弃之,否则这些人就会成为我晋国的蛀虫,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何抉择,你们自行商议,做好备案,事后呈报于我即可。”
郭嘉、诸葛亮闻言后欣然点头,李利见之心头一动,接着问道:“既然出入酒楼的应试之人就有两千多人,那此次前来应试的所有文人武士又有多少呢?明天就要开始考核了,想必应试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
诸葛亮应声答道:“陛下所料不差,微臣与奉孝正是为了此事而来,奈何我等尚未开口就被陛下带到这里。一时疏忽,恳请陛下宽宥。”
“不妨事,早说晚说都一样。只要你们提前做好安排,考试途中不出问题就行。”李利毫不介意地摆手说道。
“谢陛下。”诸葛亮接声示谢,遂不假思索道:“截止今日午时,据吏部统计,参考文试的共有两万四千七百二十一人,参加武举及诸子百家的共有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三人,文武合计六万余人。所有前来参试的文人武士之中,三成来自荆州刘表治下,约两万人左右;两成人来自北魏曹操治下,约一万余文武,余下五成都是我晋国人士。值得注意的是,我晋国参试人员中半数以上都是参加武举,且都来自雍州、凉州、并州和司隶四州之地;参加文试的只占总人数的四成,其大多来自皇家学院、益州、徐州和豫州等地。”
诸葛亮话音未落,郭嘉便接声说道:“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就是长安招贤馆设立至今已整整十二年了,除了最初招募到几位贤才之外,此后一直没有进展,却招募了数千名食客。此番科举取士一经公布,招贤馆里的两千多名食客全都报名应试,并且还有一千多名来自南汉和北魏诸侯国的文人武士前往招贤馆登记造册,但他们同样报名参试,而在招贤馆登记似乎只是为了获取一些钱财,以解燃眉之急。”
李利闻言后眉头微微跳动两下,沉吟道:“竟有这么多人参试?看来我等初步拟定的选拔标准并不过分,完全可以照此实施。即便如此,一次录用三千余文武官员恐怕随后不好安排啊,数目太大,没有这么多空缺职位呀!”语气一顿,李利又道:“至于招贤馆的事情倒是不足为奇,我汉人骨子里都是高傲的,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没有人愿意接受嗟来之食。此次科举考试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堂堂正正出仕的机会,能够凭借自身本事赢得自己想要的一切,是以他们自然不会放弃,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此次科举考试之后,招贤馆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撤掉吧,重新修葺一下,改为军机处辖下的军方驿馆,作为军中将领回京听候调遣时的馆驿。”
郭嘉注意到李利说话时有些心不在焉,当即劝说道:“陛下不必担忧。眼下我晋国之内确实无法安置这么多文武官员,但是天下尚未平定,只要战事一起,一切自可迎刃而解。”
诸葛亮接声附和道:“是啊,谁都能看出此次科举是个绝佳战机,南汉刘表和北魏曹操岂能看不出来?是以他们不会放过机会的,一定会有所行动,只要他们先动起来,这潭死水就盘活了,我等就能见招拆招,伺机出兵,再战中原!”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骁骑 第234章 【铁骑入梦】(一)
————————————
晨雾弥漫,一阵微风吹过,空气透着丝丝冷意。
星辰隐退,东方未明,天空下一片混沌。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也是让人最容易犯困,最好睡的时候——春夏之交。
随着“吱呀”开门声响,一户挨着城墙而建的茅屋里传出黎明时分的第一个声响,低矮的房门打开了,从中走出一位四十来岁的农户。
他姓刘,方至中年,背就驼了,生活的艰辛在他的身躯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邻居们都叫他刘老汉。
屋内没有点灯,打开门也是睁眼瞎,但这并不妨碍刘老汉早起干活。家里并不是没有油灯,也不是用不起,而是他舍不得用,能省就省,庄稼人过日子都是省出来的,精打细算才能长久。
出了门,就是一个不太大的柴院,院子东边是草棚,棚子里堆着一摞摞干柴。这是一家四口的营生,刘老汉就是以打柴为生的农户。他们家没有租种土地,也没有家传手艺,自打祖辈在此定居开始就靠打柴为生,父子相传,传到他这里已有三代了。
门前两里外就是南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刘老汉一家就是靠着这座连绵数十里的山林过日子。好在他家离县城很近,提前准备好干柴,敢在每天城门开启的时候送一担干柴进城。城北有几家富户是刘老汉的老主顾,昨天傍晚传来口信,让他清早把柴送去,不能误事。所以,刘老汉天不亮就起床,起的比鸡好早。也不用点灯,摸黑就把两捆干柴抱出草棚,放在院门前。插上挑担,打开柴门就挑着担子出去了。
“爹。等等我!”刚出院子没两步,刘老汉就听到儿子的呼喊声,他不用回头就知道自己的心头肉已经追上来了。他没有放下挑担,也不回头,尽可能地保持平衡,站在原地等着,这样最省力。如果放下担子,那一起一落的份量对他来说很吃力。他已经不年轻了,三十余年间天天打柴,身体早就累垮了,腰板也不好,没有年轻人的那股子冲劲,但是他耐性很好,相比之下还是挑着担子省力些。
“爹,我走前面趟露水,要不你又要腿痛了(风湿)。”现年七岁的儿子腿脚麻利,一路小跑赶上来。手里还拿着一根四尺长的竹竿,走在刘老汉前面敲打着路边的茅草,将绿叶上晶莹的露珠打落下来。
“狗儿乖。慢点走,别摔着。”看着儿子这么小就知道心疼自己,刘老汉大感欣慰,原本被担子压得生痛的肩膀此刻一点压力也没有了,感觉浑身都是力气,脚步轻快地跟在儿子后面,不时叮嘱几句,生怕狗儿摔着碰着。
狗儿是刘老汉的小儿子,后妻生的。算得上是老来得子。刘老汉早年也有妻小,女儿都十六岁了。刘老汉十分疼爱自家闺女,不忍把她嫁出去。想给她找个上门女婿,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所以一直拖着没有嫁人。孰料,八年前天子刘协和百官们驾临宛城,五路诸侯齐聚南阳,宛城大乱,到处都是诸侯帐下的乱兵,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于是住在邓县南门外的刘老汉一家遭了大难,十六岁的闺女被乱兵糟蹋了,就连三十多岁的结发妻子也不能幸免,一夜之间母女俩被糟蹋致死,刘老汉和五十多岁的老父亲被乱兵们捆住手脚丢在院子里,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妻儿(儿媳和孙女)被乱兵糟蹋,却无能为力。
一场浩劫之下,刘老汉家破人亡,葬了老妻和女儿之后他一度生不如死,整天想着为妻子和女儿报仇,却不料老父亲又生病了,致使他无法脱身,只能强忍着满腔怒火,一边维持生计,一边给父亲看病。
或许是老天爷开眼,亦或是诸侯乱兵遭报应的时候到了。刘老汉一家遭难不久,大将军李利麾下的西凉军逼近南阳,迫使诸侯兵马仓皇逃窜,邓县的乱兵是最后逃离的。那天,刘老汉正在山上砍柴,正好碰到糟蹋自己妻儿的三个乱兵,那一刻他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壮着胆子挑衅三个乱兵,将他们引向自己捕猎的陷阱处。其中两个乱兵掉进陷阱里被扎成了刺猬,另外一个吓破了胆,屁滚尿流地在山林乱窜,被刘老汉追上去用柴刀活劈了他。事后,他自己也被乱兵濒死反扑砍了一刀,所幸伤在左臂,伤口也不深,静养半个月就不碍事了。
亲手给妻儿报了大仇,刘老汉才真正振作起来,感觉自己像个男人,心头的屈辱总算放下了。半年后,大将军李利出兵攻占南阳,武卫营副将于禁出任邓县守将,扼守南阳与荆州的边境县城。在刘老汉心里,于禁将军是个大好人,是他们一家的救命恩人,等同于他的再生父母。他的家在乱兵肆虐之中被一把火烧个精光,以至于他不得不带着老父亲躲进山里,然而于禁将军接管县城之后,亲自带着兵士给他重建了房屋,又给了他一个家。
随后,刘老汉在流民之中收留一个膀大腰圆的女子,据说是草原上的女人,她就是刘老汉的后妻,也是狗儿的母亲。狗儿母亲的到来,让刘老汉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后妻起初很少说话,刘老汉待她很好,家里只要有点好东西全都给她,也不用强,慢慢接触下来,她终于接受了刘老汉。随后就有了狗儿,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能吃饱穿暖,日子过得还算美满。
后妻容貌一般,皮肤黝黑,却生的丰乳肥臀,很好生养,若不是刘老汉身体不好,估计现在都有一群孩子了。尽管如此,刘老汉也很满足,尤其是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后妻也从不抱怨,抚养孩子、照顾老父亲,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为此他每天都干劲十足,感觉自己现在过得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狗儿慢点跑,多看路,别摔着。”挑着担子跟在狗儿后面,刘老汉心里暖融融的。狗儿这个名字是儿子的乳名,后妻给取的名字,她说草原的牧羊犬就是牧民最贴心的伙伴,刘老汉对此没有异议,贱名好养活,他也希望儿子健健康康的长大,往后儿子就是保护他和妻子的“牧羊犬”。
看到儿子蹦蹦跳跳地沿着城墙走向东门,刘老汉就会想起孩子他娘。在他心里,她就是世上最美丽的女人,最贤惠的妻子,娶到她,是他刘老汉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或许,对于他来说,他的妻子与皇帝李利的十几个妃子也不相上下,不差分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