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拉瓦锡执行长一脸的义愤填膺,看着这位充满使命感的男子,尼德霍格点点头,起身将军帽扣在了头上。
“既然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就放手去做吧。我希望一个月内,‘教员组’能够拿出一个优异的初步成果,不辱没凡尔赛宫举行的盛大仪式以及参加仪式的诸位。”
“凡尔赛宫……难道……?!”
“没错,一个月后,亚尔夫海姆将正式修改国号为‘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独裁官阁下将登基为帝。届时,全体查理曼人必须学会一句精灵语,向皇帝陛下致敬。”
用力拉了拉衣服下摆,尼德霍格一脸神圣庄严地喊到:
“皇帝万岁(heil.kaiser.dir)!”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十一)
亚尔夫海姆丝毫没有隐瞒登基和改国号的意思,经济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亚尔夫海姆就动用自己掌握的所有媒体通道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消息,在此之前,外交部就已经对诸国递交了通告,并提出了参加仪式的邀请。
这注定是个让受邀者高兴不起来的邀请。
没人喜欢这个帝国,也没人喜欢这个新帝国的皇帝。大家就像一名吝啬又薄情的富家子弟,在产房外皱着眉头等待着和女仆偷情的结果呱呱坠地,他迫切地想要冲进去抹掉里面两个污点,基于某些原因他无法这么干,于是他烦恼、焦躁、不安、恐惧,祈祷全能的母神制造一场难产将那个麻烦的女人和更麻烦的私生子带走。然而母神并未听到他的祈求,两个麻烦都平安的活了下来,并且将在余生中继续折磨他。
或许遣词用句有些夸张,但诸国确实不待见亚尔夫海姆,如果可以,他们连最起码的外交礼仪都想抛开,直接一口回绝那令他们不快之至的邀请。
然而,没有人敢那么做。
即使不考虑引发外交纠纷的后果,也不在乎亚尔夫海姆强大的防卫军,仅仅是出于对独裁官阁下的畏惧,便足以让他们摆出不胜荣幸的姿态,心平气和地接下那张恨不能撕成碎片的邀请国书。
对诸国隐藏在亲善面具下的真实面貌,亚尔夫海姆的外交官们也是十分清楚的。
早在独裁官说出“当今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协商和多数派的决议所能解决……只能靠铁和血!”时,用“铁血政策”为亚尔夫海姆的独立与崛起定调的那一刻起,亚尔夫海姆就注定会以一种危险且权宜的方式实现独立与崛起。这个新生的帝国身处大陆中央地带,要同时面对来自海洋和陆地上的强大压力,要不是有独裁官能震慑诸国,只怕终有一日无穷无尽的公国士兵将穿越拉普兰的国土从陆地上,船坚炮利的阿尔比昂从海洋上同时发起攻击,夹杀新生的精灵国家,重新瓜分大陆中央地带。
从地缘战略和诸国自身的利益来讲,这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最不济也要保住查理曼,使其成为牵制亚尔夫海姆的桥头堡,将这头刚出生的小怪兽锁在笼子里。之所以没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独裁官阁下在莱茵战役中表现得过于凶猛,即便心有不甘,也没谁想要找死而已。现在独裁官客客气气发了请帖过来,也没人敢驳他的面子。
一大票军政高官和外国代表齐聚一堂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哪怕是历史上最有权势的教皇也没办法邀请到罗斯联合公国的高级外交代表,这一次却能将各大国外交代表都邀请到(女王、国王、沙皇的身体不利索,所以只好卧床观看了),堪称一件了不起的成就。为了不至于到时候发生什么尴尬情形甚至难堪的丑闻,以至于贻笑大方,损害皇帝和帝国的脸面,导致一堆大小官员排着队挨个被挂上肉钩子,这些天有关部门着实尽心尽力。
吕德斯和凡尔赛周边的驻军、情报和治安单位是最劳心劳力的部门,没有之一。要知道查理曼投降才一个多月,各地还有不少死硬的反亚尔夫海姆份子,某些地区还出现了武装游击队和反抗组织,其中还有些家伙自称是查理曼王族远亲,号召国民挺身而出,赶走尖耳朵鬼畜,届时大家都是从龙功臣,高官厚禄不在话下云云。对于此类狂徒,防卫军表示消灭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不过谁都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一两个心怀死志的查理曼人冲进仪式现场,高呼口号,然后对准贵宾席开枪或者引爆绑在身上的炸弹……
那绝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
为了不让自己迄今为止的奋斗全部清零,更为了自己不至于连枪决的待遇都享受不到,被挂上肉钩子或是被送上断头台,大家真的是拼了命在吕德斯周围进行清洗工作。
精灵们有了动力,查理曼人这边同样也有了压力,甚至更大。因为尖耳朵大爷们说的很直白,出了一点岔子,在他们被枪毙之前,他们会先让所有查理曼狗腿子给自己陪葬。
所有治安单位发挥出空前的效率,各种隐藏在犄角旮旯的社鼠城狐被搜寻了出来,鬼畜大爷们下手很重,只要有一点反抗,不管你是黑帮份子、扒手小偷、走私商人、私娼狗腿,当场就是一阵集火攒射,完事后还会用火焰喷射器和手榴弹补刀。短短一周时间,吕德斯及周边区域的黑恶势力被一扫而空,治安水平得到空前提升,几乎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完美境界。
仅次于治安部门,同样在过劳死边缘徘徊的是预定登基仪式后,在吕德斯凯旋门前进行盛大阅兵式的阅兵部队。由于关系到国家的脸面,训练强度相当高,一些官兵因为体力不支晕倒在练兵场上的事情层出不穷,总算没闹出过劳死事件。
排在过劳死名单第三梯队的是城市建设、卫生和教育部门。这几个单位名义上是由查理曼人运作的政府行政部门,实际上真正的掌控者全都是精灵官员。没有尖耳朵大爷的签字盖章,查理曼人官员连一个垃圾桶都无权调动。为了赶在登基仪式前,为皇帝陛下和各国贵宾呈现一个干净整洁、充满共荣共存亲善气氛的吕德斯,这些单位同样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着。各种卫生死角被一扫而空,大大小小的精灵语培训班出现在学校里、街道上、社区和公寓里。时不时就能听到洋溢着查理曼洋葱味的精灵语,而最普遍也是最快被学会的,就是“帝国必胜(sieg.reich)”和“皇帝万岁(heil.kaiser.dir)”。说实话,就那么几个单词,简简单单两句话和几个动作,别说大活人了,就是只鹦鹉,一个月训练下来也能给你喊出标准的泡菜香肠味精灵语来。至于那种对查理曼人来说极度屈辱的仪式上,吕德斯市民是否会展现出沮丧和悲伤……在刺刀的威胁和口粮供应增加的诱惑下,就是只猴子,一个月下来也会一边摆出无比幸福的笑脸,一边挥舞鲜花和旗帜欢迎异族军队在自家首都大街上齐步前进了。何况一群才摆脱饥饿没多久的人。
亚尔夫海姆为了迎来帝国诞生和皇帝登基的神圣仪式,已经尽己所能做好了一切准备,接下来就只等着时间一到,主演在万众瞩目下登上舞台中央了。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十二)
果月三日。
对全体查理曼人,尤其是骄傲的吕德斯市民来说,这注定是一个充满屈辱的日子。从今天开始,他们将不再是查理曼王国的子民,而是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的第四等公民。
这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里,除了那些卖身投靠的家伙,任何一个查理曼人的内心都充满了不甘和痛苦,在警察和军人看不到的角落里,男人们一言不发,女人们小声啜泣,在一个月前上完了最后一堂查理曼语文课,还没学会写作文的学童们也被大人们的气氛所感染,迷茫、彷徨、沮丧、不安、伤感——所有情感直白地挂在稚嫩的脸庞上,为本已凝重的气氛增添了一抹哀伤。
即使如此。会将内心深处的感情表现出来,敢于给帝国脸上抹黑的人,一个也没有。
防卫军迄今为止对普通市民依旧保持着一种近乎绅士的态度,没有军队兵痞常见的滋扰市民、欺男霸女之类的事情,可谁也不敢保证这支以“铁血”闻名的军队被激怒后还会继续绅士下去。为了避免被拖去传闻中的史塔西101审讯室“喝咖啡”,也为了可以领到当局承诺的额外口粮和现金奖励,吕德斯市民压抑着真实的心情,竭尽所能的表现出一种欢欣鼓舞的姿态。
众多愁云惨淡的心灵中,或许只有一颗心是真正因为喜悦和激动而雀跃不已。
儒弗上校。
一位王国时代的老军人,无比爱国和重视荣誉的八十岁老顽固。早在战争刚开始那会儿,老爷子就相中并花重金买下了爱丽舍田园大道上一套带阳台的房子,老头就住在紧挨阳台的房间里,等着看王国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老头的愿望眼看着就快要实现了,直到防卫军杀出阿登森林,启动旋转门作战为止。
当悬在爱丽舍田园大道上的新闻终端放送出色当要塞陷落的消息时,前陆军上校刚刚吃完晚餐,正起身走到阳台上吹晚风,等着大本营发表最新的战报。结果他和其它人一样,等到了一记晴空霹雳。
不同于普通懵懂无知的百姓,儒弗上校是久经战场的职业军人,他很清楚色当陷落对当时深入莱茵战线的查理曼军队意味着什么。极度震惊和焦虑相互作用,老爷子当场就不省人事了。后经同住一条街的医生确诊,老爷子是深度中风,身体机能几乎全部瘫痪,除了视觉、嗅觉和思考能力无损,脖子以下全部瘫痪,听觉和语言能力也严重受损。曾经高大魁梧,如同磐石一般的老上校成了一截躺在床上的、又高又大、既聋又哑的老木头。人们都以为这个倔犟老头这一回是无论如何也逃不过母神恩召了。可就在老头身边唯一的亲人——他那坚毅美丽的孙女守在祖父身边,一边担心着参军的父亲,一边看着满脸通红、不断喘着粗气的祖父……旁边的医生也是一脸无可奈何,准备和女孩迎来老人的人生终点之际,奇迹发生了。
大本营公布了在凡尔登打了大胜仗的消息——歼灭了两万防卫军,还俘虏了多名高级将领。但凡关心战局并且有基本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查理曼在凡尔登地区根本没有可以阻挡防卫军装甲集群的兵力,而且也该明白大本营那些所谓的“大捷”只存在于某些高层的脑子里和另一个世界里。然而身处逆境中的人们是如此渴望好消息,人们再次为之沸腾欢呼。不知道是母神展现了奇迹,还是某种电流被接通了,举国欢腾的声浪居然一直波及到了又聋又哑的病人,一直钻进中风的脑袋里。老爷子居然奇迹般的恢复了,两眼炯炯有神,舌头也不再僵直,居然还面露微笑向医生和孙女询问是不是打了胜仗。
这实在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奇迹,为了守住这黑暗中的一缕烛光,医生和女孩决定对老头撒谎——母神作证,这是为了守住一条生命而做出的善意谎言,没有人可以因此指责他们。
于是一系列辉煌的战役诞生了。刚开始的时候,老头的脑子还不够灵活,很容易就能应付过去,但随着健康日渐恢复,他的思路也渐渐清晰。两个外行人要想骗过一个老丘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要求孙女详细讲述双方军队的行动,战斗和战役的过程。为了瞒住倔犟又聪明的祖父,小姑娘不得不找来一堆军事书籍,恶补军事知识,然后整天和医生趴在地图上研究查理曼军队应该如何进军——他们甚至干得比查理曼王家陆军总参谋部的参谋们还要出色。毕竟在这些虚构的战役里,出力最大的是儒弗上校,要知道老头半辈子都在打仗,对他来说,那些尖耳朵鬼畜都是后生晚辈,对方会采取什么行动,他都知道。结果他的预见毫无例外地都实现了,身体健康状况也随着老爷子越来越开朗的笑声开始好转。当孙女和医生告诉他查理曼军队已经包围了亚尔夫海姆,开始围城战时,老爷子居然能下地行走了!
面对这已经无法用医学理论进行解释的奇迹,女孩和医生怎么忍心告诉这位病人,莱茵战役已经结束,查理曼军队全军覆没呢?他们早就用“防止鬼畜报复性轰炸”为理由,把阳台封死了。那场决定性战役的那一天,他们早早给老头喂了安眠药,整整一天儒弗上校都在睡觉。就在他沉沉入睡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查理曼覆灭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然而老头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就这样,在查理曼军队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中,亚尔夫海姆防卫军来了。只不过由于军队并未进入城市,史塔西那些无处不在的“老大哥”们对这一家子也没什么兴趣——他们不是盖世太保和党卫队,不会去管一个瘫痪老头是不是曾经割过包皮;也不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的警察,会去调查这个老头是否参加过白卫军,或者有没有反对过斯大林。一个靠谎言吊命的老头还惊动不了史塔西的“老大哥”们。
于是乎,就这么一直拖着拖着,拖到了果月三日,儒弗上校自行从床上爬了起来,穿戴着全套整齐的骑兵行头,佩戴上所有的勋章,等着他为之骄傲的查理曼儿郎列队经过凯旋门,从他面前走过。
即将登基的皇帝陛下并不知道吕德斯里有这么一个老头,走下“大帝”号舷梯的他在众多高官随从的簇拥下,上了那辆仿奔驰770k的敞篷专车,庞大的车队向着凡尔赛宫疾驰而去。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十三)
国家元首该坐什么样的车?
这可不是什么冷门小问题,考虑到乘客的身份、出现安全问题后带来的影响和众多基于各种理由跃跃欲试的刺客,可以说元首坐车一直是一个让相关人士不敢小觑的问题。毕竟不是谁都像斐迪南大公夫妇和肯尼迪总统夫妇那么心宽,敢在危险地区乘坐毫无防弹能力的敞篷车出没人群之中。
设计一款既能凸显乘客身份地位,又能抵御各种危险的国家元首公务用车是一项考验设计师和厂家的难题。在那个还没有现成参考标准的年代,最好的防弹汽车都是出自黑帮作坊之手。当时美国黑帮街头枪战是家常便饭,头戴礼帽,嘴叼雪茄,身穿长风衣,手拿芝加哥打字机几乎是美国黑帮的标准行头。为了提高在枪林弹雨中的生存概率,黑帮份子们自己动手改装了一批别克汽车,这些diy的防弹汽车就成了各大汽车厂商设计师们最早的参照对象。
到了三四十年代,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为了自身安全和凸显“大德意志科学力世界第一”,某小胡子下士下令奔驰公司打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元首专属防弹豪华轿车。奔驰对元首指令的回应就是奔驰770k。
这是一辆兼具奢华典雅与极致性能与一身的豪华专车,车长5.6公尺,车宽1.84公尺,车高1.83公尺,车重3.6吨。车身内壁装有25㎜厚防弹钢板,风挡防弹玻璃厚度50㎜,底盘装有45㎜厚的防弹装甲钢板,就连轮胎都是内衬特种钢丝的防弹轮胎。由一台直列八缸机械增压发动机驱动,最大公路时速可达每小时九十公里。内饰豪华舒适。作为德国元首的专属座驾,奔驰公司每一辆同型产品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元首本人的批准,前后一共只生产了十七辆,战后存世的只有三辆,每一辆都堪称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李林现在乘坐的这辆高仿魔改版本进一步提升了防护水平,车重也飙升到了5.6吨,几乎和一辆轻型装甲车相仿。现役的单兵轻武器和一般的爆炸物(反战车地雷和大口径炮弹改造出来的爆炸物不算)根本奈何不了那辆“小战车”。除非你手里拿着一支“铁拳”,或者视各种安保措施为无物,早早进入理想狙击位置,给那个爱坐镀银敞篷车(评议会的老爷爷们最初强烈要求全车镀上一层土豪金,以便晃瞎观众们的氪金眼……)臭显摆的家伙来个一发入魂。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天可怜见,母神垂怜,他们能够携带武器进入现场,甚至直接拿枪顶着李林的脑袋,可当今世界上又有什么武器能干掉李林呢?别说坐敞篷车,就是他背个标靶在大街上溜达,别人也拿他没办法。
只要他愿意,大可以这么干。
李林本人并没有所谓愿意不愿意之说,只是……为什么要去干这样一件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呢?
这世界上有不少人喜欢没事开群嘲,比如先天发育不良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比如公然说出“错的是世界”的***大统领(敢怪世界?大统领要小心好船结局)。李林其实在内部会议上也经常嘲弄其它国家。但在公众场合对全体查理曼人开地图炮?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查理曼人表面上看似乎如同公鸡一样高傲倔强,实际上是一帮欺软怕硬的受虐狂。在他们的历史上,能够引领国家走向强大的必然是对国民强硬的暴君。而那些被后世评价为“好人”的国王在当时的查理曼民众眼里都是一群软弱可欺的废柴,别说地方大贵族,就连吕德斯市井小巷里的妇人都不拿国王当回事。
所以在消化查理曼的过程中,李林相当注重鞭子和糖果的交替使用。不听话的不止要敲打,还要用来祭旗立威,听话的顺民则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当他决定消灭投机集团时,除了政治经济层面的考量,多少也有用行动向查理曼民众传递“你们是要鞭子还是糖果?”的意图。之后的事态也确实没有脱离他的预估,原本就因为军事灾难而被抽掉脊梁的查理曼人经历过经济战争之后算是彻底认命了,市面上再也没有任何反抗抵制的言论,各地的武装抵抗也开始陷入低潮。
这些当然是好现象,但也很有欺骗性。
查理曼人现在确实已经失去反抗的意志和力气了,可这只是暂时的,最多也只能维持一代人的时间。当恐怖的记忆开始褪去,生活的艰辛和种族阶级的差异一点点开始显现出来的时候,愤怒、不满和反抗意识也会一点点积累起来,最终在某一天突破人们的心理防线。
操控民众思想、灌输意识形态是一项长期工程,与之相比,人们积累不满更容易也更快。然后,当某一天,某个被生活压力压垮了的疯子做出什么惊人之举的时候,谁也无法保证这会不会是丢进火药桶里的火柴。
所以,李林在打压查理曼人民族意识的同时,也很注意避免过分刺激查理曼民众的自尊心。这两点看似矛盾,实际上也是客观条件下的现实选择。
原本这次登基仪式,李林并不准备打算在吕德斯街头阅兵,甚至不打算在凡尔赛宫举行登基大典。再怎么说这里也是查理曼曾经的首都,在敌人最辉煌、最伟大的首都宫殿里举行帝国建立和皇帝登基,听着似乎很爽,实际上只能用来满足虚荣心和拉仇恨,其它有意义的效果几乎一个也没有。所谓“震慑敌国民众”、“宣扬国威”的目的只存在于某些花岗岩脑袋里,真正的强者根本不屑去玩弄这些花招。
照道理说,也确实没必要到一座即将被一分为三的城市来搞什么登基仪式和阅兵式。不过皇帝这个身份很多时候并不代表个人,甚至无法代表个人意志。在照顾查理曼人的自尊之前,李林要先满足一下本国民众的需求。
对精灵们来说,这场战争不是始于几个月前,不是始于十几年前,而是一场延续千年的漫长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他们为此等待了足足一千多年,期间无数精灵为此默默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面对如此得来不易的胜利,大家确实需要一场能展现征服快感的祭典来抒发长期以来积累的压力。此外客观上也需要一场盛大的阅兵来展示军力,以便让不怎么安分的诸国好好冷静一下大脑。
于是就有了凡尔赛宫镜厅的登基仪式以及吕德斯的阅兵式。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十四)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其著作《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中为德意志统一列出一个单独篇幅,用大量文字、典故、历史知识来辩证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其核心辩题正如他在引言中所说的“在这里,我们将会清晰的看到,为什么铁与血的政策必然得到成功,为什么它最终必然破产。”
这段精准的预见被后来的历史所证明。无论后人如何假设腓特烈三世不英年早逝,威廉二世不去发疯拉仇恨,推论出德意志帝国可能就此转入议会立宪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乃至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由此可以避免的结论。事实上只要新兴的德意志帝国不想陷入经济危机导致自我毁灭,就必须确保海外的资源来源和商品倾销地,可如此一来与老牌列强国家的碰撞便不可避免。矛盾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极端民族主义、普鲁士和德意志传统的专制主义、****必然会在舆论中占据上风,再次用“铁和血”来清算所有矛盾的呼声必然会在某个时间点席卷全国,最终裹挟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走向战争的深渊。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同样以“铁和血”崛起独立的亚尔夫海姆。
亚尔夫海姆同样是在夹缝中崛起,崛起的过程中同样充满专制和军事主义色彩。但不同于崛起之后尚能勉强左右逢源一段时日的德意志,亚尔夫海姆在崛起的那一瞬间就被敌视、憎恨、怀疑的目光所包围。这些敌对目光有来自地缘战略平衡现实考量的,有来自国仇家恨的,有宗教信仰上的,还有来自于种族差异的。所幸的是,精灵们有一位强大到足以毁灭世界的领导者,这才没有早早遭受来自各方的夹杀而灭亡。
但是敌对的种子已经埋下,某一天必然迎来全面摊牌的时刻,这是无法避免的。不过在决定一切的诸神黄昏到来前,亚尔夫海姆必须维持和平,直到一切准备就绪为止。在此之前,有必要时不时的秀秀军事力量,让总是不安分的诸国和反抗势力时刻保持头脑冷静。
阅兵式正是一个可以尽情秀肌肉的平台。漂亮的制服、整齐划一的队列与动作、划时代的先进武器——通过这些营造出势不可挡的钢铁集团的印象,进而让观众切实意识到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与之相比,登基仪式并不突出武力威慑,但繁琐的仪式和盛大的规模,正是凸显君权神授和皇帝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的重要手段。或许有人会说及时没有这些世俗的仪式,也没人脑残到想要跳出来挑战李林的权威。然而在那些以“历史悠久、血统纯正”自居的大国贵族、王族眼里,不管如何强调自己是承袭千年前的旧吉尔曼尼亚王国,马上就要更名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的亚尔夫海姆终究只是个新兴的暴发户国家。这个既不神圣(大家都不待见,领导者也不曾受过涂油礼),也不吉尔曼尼亚(并未完全承袭旧王国领土和血统)的帝国根本没有所谓的权威可言。
1...503504505506507...6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