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为了让诸国调整一下不合时宜的傲娇心态,一场凸显帝国与皇帝权威的加冕典礼必不可少。
武力和权力。
两者相互依附,一同构筑起帝国的基础。
为了稳固帝国的根基,为下一阶段的计划做好铺垫,一向鲜以奢华装扮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李林也穿上了为他量身定制的皇袍,端坐在轿车里。
与他平日里总是一袭黑色或冷色系色调的打扮不同,这件皇袍是以白色为基调,辅以紫色缀边,两襟、下摆、袖口缠绕着金色常春藤与蓝色矢车菊的纹饰,头戴相同格调的白色三角帽。整体格调朴素又不失威严,典型的亚尔夫海姆式审美。和各国当时主流的古典主义——也就是刻意追求用料奢华、装饰繁复的风格相比,这一套未免显得寒酸。可以李林今时今日的地位,根本无需通过虚张声势的外表来恫吓别人或是彰显权势,他需要的是一种稳固的政治形象,借此稳固人心,巩固局势。再说尽管大家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可很多时候往往气质比外表打扮更重要。不信你看后世某些武装党卫队的角色扮演者,就算穿上全套m32制服,别上一堆骑士十字勋章和袖标,看上去也就和个小区保安相仿,威慑力可能还没十字路口管交通的协警强。
以李林的气质和颜值,就算是穿运动装出门,人家也会怀疑这是不是某个下基层暗访的部门大佬。更何况这样一套内敛却又不失威严的皇袍呢。
只要看看参加仪式的女性是什么反应,大致上就能明白这套组合的杀伤力有多大了。
防卫军里女性不少,除了一般文职人员,身处一线的士兵乃至将校也有不少是女性。她们原本就是皇帝的死忠,任何对李林的不敬都会遭到女士们毫不客气的炮火覆盖,严重时还有丢手套搞决斗的,所幸到目前为止还未因此出现非战斗减员的。
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白马王子的梦想,年轻、英俊、帅气、高贵的皇帝——这简直就是把姑娘们心底里对白马王子的认知从抽象的概念具现化为活着的半神展现在世人面前,鲜有女性能够抵挡那股致命的吸引力。不少魔法师甚至认为那已经不是容貌和气质的问题,那种连家庭主妇们都会为之沦陷的杀伤力完全可以归类进操作系魔法里,和“魅惑”术式根本是一样的东西(发表这种言论的以男性魔法师居多)。
此刻便是每天都能从放送终端和纸质媒体上见到李林的精灵少女们都是拼命用责任心和军纪压抑着自己,才不至于疯狂的尖叫着冲到车道上,那些多情的、每天都在脑袋里勾画理想情郎的人类女性更是疯狂分泌荷尔蒙与肾上腺素,总算聚集在凡尔赛宫的人类女性大多是诸国赫赫有名的贵族名嫒,再不济也是久经社交界考验的大家闺秀,大家克制力都比较强。这才没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
在众多炽热目光的包围下,庞大的专车车队驶入了凡尔赛宫,查理曼王冠上的明珠迎来了第一位造访的皇帝。见证了无数历史和兴衰的凡尔赛宫即将再次见证一次重大历史转折。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十五)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亚尔夫海姆几乎是把全部家底都押上了赌桌,精灵们很清楚,如果这场战争打输了,那么十几年全民的努力和千年来的夙愿都将化为一场幻梦泡影,到那时资源和金钱全都是别人的战利品,省吃俭用给别人攒钱这种傻事,精灵们可干不出来。
如今战争已经打赢了,财政上也没那么吃紧,精灵们终于有理由放纵一次,铺张浪费一回了。
说是专车车队,实际上整个车队浩浩荡荡五十辆豪华轿车,加上六十四辆先导开道的摩托车,几乎和一个加强摩步营相仿,要是再把待命的和运载士兵的车辆算进去,俨然就是一个摩步团了。
上午八点四十五分,二十辆双轮摩托穿过金色大门,这些是车队的开道车。由身着礼仪盛装的大吉尔曼尼亚步兵团官兵驾驶。跟在开道摩托后面的是四十四辆三轮摩托,车手穿着亲卫队黑色阅兵大衣,腰上佩着白色弹药包和武装带,车后座和车斗里各坐着一名同样装扮的亲卫队高级士官。三轮摩托没有配备武装,但是每名士官都肩挎着一支冲锋枪。
三轮摩托沿着崭新的砖砌路面画出一道漂亮弧线,依次驶入大理石庭院,一辆辆豪华轿车紧跟着鱼贯而入。
打头第一辆轿车就是皇帝专车了,为了今天的活动,本已无比耀眼的车身再次打了一层新的车蜡,所有电镀银的零部件都经过了反复擦拭,恍如神明马车般的豪车此刻完全能当成轮式梳妆台来使用,别说照清楚面孔,就连隐藏在妆底下的鱼尾纹和粉刺都能无所遁形,堪称完美。紧跟在后面的一溜高级轿车虽稍逊一筹,但同样引人注目。
换成别的什么地方,这么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一股脑地涌进来肯定会当场塞爆,可对凡尔赛宫来说,这不过是刚好而已。原本为了突出王家气度,凡尔赛宫的设计风格便明确以“无比巨大”为最高指导原则。这座堪称全世界迄今为止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和查理曼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用实用主义者的话来说就是“大而无当”。毫无意义的浪费空间导致居住性严重下降,过于庞大的房间即不利于供暖也容易让人产生不安感,没有厕所和盥洗设备更是极端非人性化。极端的说,这栋建筑除了用来举行大型仪式,简直一无是处。
大理石庭院就是这种设计倾向的明证。
大理石庭院是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个三面围合的小广场。原本只有用来充当狩猎行宫的中间部分存在,后来在行宫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宫殿,将原来的狩猎行宫包围起来。原行宫的东立面被保留下来作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现如今这个巨大正门成了新帝国皇帝车队的停车场。
“时代的进步,还是命运的轮回呢?曾几何时查理曼人也是这样心满意足的在别国首都与宫殿耀武扬威,现在则是他们品尝亡国的滋味。”
仰望着战争厅天花板上由著名画家夏尔.勒布朗绘制的巨幅壁画,布伦希尔在心中小声感叹着。
加冕典礼是在镜厅举行,不知为何,在规划行动路线时,李林亲自提笔增加了一段额外行程,与会者们不得不绕路战争厅,穿过南面的厅门再抵达加冕仪式现场。
战争厅正如其名,是以展现查理曼历次战争获得胜利为主题的宫殿。其正面墙壁上有一座椭圆状浮雕,手持佩剑的路易王太子骑着骏马,将两个敌人(罗斯联合公国与卡斯蒂利亚)踩在脚下。这位必须靠高跟鞋才能和标准身高之人保持对等视线的王太子化身为雕塑之后居然显得格外高大威猛,让人不禁哑然失笑。人们常说政治家的话都是粗鄙无耻的鬼话,实际上御用艺术家的作品更是荒诞无稽,特别是与历史印证的时候,更显苍白无力——战争厅天花板上的壁画便是如此:代表查理曼的战士端坐云端,胜利女神群聚环绕在其身边献媚祝贺。在拱顶中心,绘有查理曼所征服的三个敌人——阿尔比昂、罗斯联合公国、亚尔夫海姆。不难相见当时这幅壁画完成时,路易王太子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可最终却以不名誉的自杀收场,曾经伟大的查理曼如今也成了等待对手们分割的鱼腩。
即便身为对手,目睹此情此景亦不胜唏嘘。
这个国家曾经涌现大量的奇人伟人,曾经是诸国竞相效仿的对象,如今却如同惨遭群龙围攻的巨人,被放干鲜血后最终轰然倒下,亡国之余差点灭种。即便其中有亚尔夫海姆处处抢占先机,一步步将查理曼引诱上断头台的缘故。可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败于自身的“贪婪”和“焦躁”。逆大势而动,将出路寄托在以国运为赌注的赌博投机之上,纵有一时战术上的胜利,终究不可避免战略上的倾颓。
——亚尔夫海姆何尝不是如此。
心里冒出这句感叹的同时,布伦希尔不由得背后掠过一阵寒意,猛然间醒悟过来为何要增加战争厅这段额外路线用意的防卫军中将下意识地绷紧了身子,略带警惕及忧虑的目光瞥向不远处的镜厅。
与会嘉宾也好,或欣慰、或激动、或忧伤、或憎恨、或麻木地注目这场加冕仪式的观众们也好,谁都不知道为了这场加冕典礼上,现任独裁官、未来的皇帝陛下到底该用什么帝号,评议会议长维斯巴赫老爷子和李林爆发了一次争吵,双方争锋相对,寸步不让,直到现在,那个分歧依然还没有解决。
到底是“帝国皇帝”?还是“帝国的皇帝”?
为了这个乍一看只有一字之差的帝号,最近都很好说话的老爷子像个孩子似的发起了脾气,如同守护心爱玩具的孩子一般坚持独裁官只能做“帝国的皇帝(kaiser.von.reich)”,如果独裁官非要加冕为“帝国皇帝(reich.kaiser)”,戴上“捡来的皇冠(议长的评价)”,那他将拒绝出席为皇帝戴冠的仪式。
直到眼下这个节骨眼,老爷子还在坚持,而独裁官也没有退让的意思。
难道这场千年等一回的盛事会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纠纷而泡汤?
一想到那种会犯尴尬癌的情形以及引发的后果,布伦希尔疼了一晚上的脑袋又开始胀痛了。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十六)
果月一日,登基仪式两天前。
“您要做‘帝国皇帝’?而不是‘帝国的皇帝’?”
快五百岁的精灵老爷子像个孩子似的在办公室里咆哮着。
“这不可能!不合理!”
坐在办公桌另一头的独裁官微眯着眼,面带尊重的微笑,不疾不徐地回答:
“基于长远的利益,我还是坚持应使用‘帝国皇帝’为帝号,这也是评议会所批准的。”
“评议会?阁下,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倾听评议会的意见了?”
评议会议长摇摇头,就他记忆所及,大部分时候李林都表现的与一个真正的独裁者无异。将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驱赶出去之后,他嘲笑到:
“整个世界都在您的脚下,您完全能够不去理会那些杂音。”
老爷爷摆出一副“我绝不上当”的表情。
“我们都知道,议员的意见是会改变的。只要用上一些手段,比如约他们出来看歌剧,然后在他们的卧室里放上一个刚砍下来的马头,又或者给他们寄一封信,里面装上几颗子弹……”
“恐吓议员不但违背宪法,还涉嫌触犯刑法,议长阁下。”
李林依旧保持着无可挑剔的微笑,摆摆手打断维斯巴赫议长没来得及出口的告解和辩解。挺直了腰板,微微抬起下巴。
“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用形容词表示的‘帝国皇帝’和名词第二格式形容的‘帝国的皇帝’之间只是语法上的小差别,我们没必要在这些细枝末节上纠缠。”
老爷子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握成拳头的手高高举起,悬在半空中停顿了两三秒后,颤抖的拳头轻轻搁到桌上。
“既然只是语法上的小区别,为什么就不能是‘帝国的皇帝’呢?难道要接受一个街上捡来的皇冠吗?”
老爷子一下子戳中了问题核心,“帝国皇帝”和“帝国的皇帝”这两个称号的区别真的只有语法上的差异吗?
显然并不是。
两者的差异在于“帝国的皇帝”拥有强烈的专属性,而“帝国皇帝”则比较接近一个只有荣誉性质的称号。这里可以用一个类似但未必精确的例子来意会。即中国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比赛时所使用的称呼“中华台北(chinese.taipe)”,而非“中国台北(taipe.china)”。“中华”是民族或文化上的称呼,而“中国”则有明确的公认的政治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例如香港就是“中国的香港(hongkong.china)”,一般简称“中国香港”。
毫无疑问,“帝国的皇帝”是一个拥有实权的世袭皇帝,一个政治意义上的实权领袖,“帝国皇帝”则是由议会授予的头衔——就像一个世袭的、需要议会批准的总统,一个代表文化层面的盟主。对即将置身于帝国治下的人们——特别是圣伊斯特万王冠领和奥斯托利亚的人们来说,后面那个头衔明显要顺耳许多。
之前的战争给这两个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也让这两地所有阶层对“宗主国”这一存在充满了不信任,加上民族主义觉醒,独立自主的呼声远高于从查理曼属地变为帝国属地的兴趣。在某些条件下,他们甚至甘愿为此献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
尽管帝国和皇帝本人持有的强大力量使得他们并不用在乎属地贵族和人民的想法,从法律和逻辑上来讲,并吞了查理曼的帝国承袭查理曼的属地也是合法的。不过毫不考虑这些人的心情和想法,将处理查理曼的手法直接生搬硬套用在他们身上只会适得其反,最终很可能搞出一堆完全不必要的麻烦来。
当然,李林也不可能就这么让这些地方就此独立,这更加愚蠢。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李林决定给予对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以及帝国议会的席位,借此换取对方继续以属地的身份留在帝国内,而这个承诺的保证或者说象征就是“帝国皇帝”的头衔和正式的宪法条文。
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为了将来的大步迈进,现在的小小让步是有必要的。
如此简单的道理。以维斯巴赫议长为代表的老爷爷却无法理解。
如果李林是个暴脾气,遇上这么一个为了个人情感和奇怪愿望而罔顾现实的老头,他一定会冲上去狠狠敲打他的榆木脑袋,哪怕不能打醒他,至少也能打晕他,让他安静下来。不过且不说惯于秉持理性主义行事的李林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动手,要知道议长可不是孤身作战,他背后可是一大群被胜利冲昏脑袋的复仇主义者与沙文主义者。
帝国议会的筹建工作已经展开,关于组建政党和竞选议员的法律条令也已进入最终阶段,秉持各种理念和不同阶层自身利益诉求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各种派系早已跃跃欲试。由于战争大胜的缘故,和平主义与协调主义开始陷入低潮,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气势正旺,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占据上风。
李林对此并不感到担心,帝国内部的任何一股势力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任何优势都是相对且暂时的,根据时局发展和需要,他会适当调整各方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始终维持平衡。例如当需要作出强硬姿态时,他会偏向右翼;当和平与协调成为主轴时,他便会设法增加左翼的声量。
但问题在于如今民众正沉浸在大胜之中,“帝国的皇帝”更符合大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即便可以压制右翼的声音,要扭转民众的想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考虑到其中的种种,只能尽量用劝说来解决。可偏偏维斯巴赫议长这次说什么也不愿后退,他的表现一点也不像即将成为帝国评议会议长的风云人物,简直就像个因为便秘而痛苦不堪的老头,总是翻来覆去的叨叨生活中的苦恼。
事情就这么僵住了,似乎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都无法得到解决。
这简直是发了疯了。
一个即将诞生,并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左右世界走向的大帝国,居然因为皇帝和评议会议长因为帝号的分歧导致登基仪式在众目睽睽之下破产……这究竟是快乐的烦恼呢?还是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呢?
幸运的是李林已经有了解决之道,他必然能完美解决这个难题。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7.皇帝万岁!(十七)
所谓立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政治家的立场。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变色龙才是政治的徽章,语言不过是用来掩盖思想的工具,政治立场亦不过是为政治目标服务的手段。
毋庸置疑,李林在很多时候的表现与独裁者无异。原本如同罗马共和国元老院一般的评议会,在李林的强势和能力面前,几乎成了面对各种既成事实的盖章机器。但据此认为李林打算建立一个独.裁.专.制的帝国,未免也太过想当然了。
李林想要的,或者说考虑到国际现实、占领区及属地民众的感情和亚尔夫海姆自身的实力,为新帝国所选择的的最正确最安全的道路是一个联邦制的帝国。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缓和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尽可能争取用来消化战果和温水煮青蛙的缓冲期。
所以新诞生的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必然也必须是一个中.央.集.权的联邦帝国,通过宪.政.体系下的代议制机构——帝国议会,代表着社会不同利益或者经济势力的政治团体都可以在帝国议会内发言,并且向评议会递交法案进行审阅。如此一来尽管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第四等公民的政治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但就获得政治话语权和能够参与一定程度的政治活动这一点来说,他们又明显优于其它国家的民众。
当然,这并不代表查理曼民众会就此放下仇恨,对帝国产生好感,甚至产生归属感,更不能排除查理曼人会想到利用议会和政党来改变帝国权力结构,乃至颠覆帝国。可只要李林还坐在皇位上,这一切想法都是不值一提的空想。
李林并不特别倾向某种思想或某个阶级。自由和专制、民主和王权、议会和皇帝——李林根本不在乎这种种斗争的是非曲直。哪一方有利于最终目标的实现,他就支持哪一边。军方、资本家、贵族、中产阶级、甚至工人阶级,全都是他的棋子和可资利用的工具。他就像个盛满愿望的容器,每一个帝国臣民都能从他身上看见自己期望看见的事物,见到自己的祈愿化为现实。只要他不断带来胜利,臣民们便会不断献上忠诚。
相比之下,“帝国皇帝”的帝号在情感上或许不容易被广大精灵民众接受,但只要设法让大家相信这是李林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基于国家利益做出的判断,精灵们一样能接受。毕竟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已经打赢了,一两个暂时的、小小的让步只要无伤大雅,也就随他去了。
至于军队——他们本该是保守派和右翼的天然盟友,但军方并不愿意和政治家搅和到一起,即便不得不涉足政治,军方也更希望以独立的、超然于政党势力之外的姿态介入。说到底,这还是军队和政治家之间的矛盾。即政治家想要利用军队实现战略目标,而军方往往不乐意受到政治家的干涉。当政治和军事产生对立时,哪一方说了算会直接决定国家命运前途。为了争夺发言权和主导权,双方必然争执不休。
基本上遇到这种情况,最终结局大多血腥惨烈。不是青年将校忍无可忍,跑去重臣家里“天诛国贼”,就是政治家拼命打压军人,搞出一堆削弱国防、限制军队的幺蛾子法案和机构,最后被外敌乘虚而入。能够解决两者间矛盾的,要么是精密的沟通协调机制,要么是一个同时兼具领导能力和卓绝军事才能的最高领导。以已知的历史常识判断,同时具备军事统率才能和政治协调才干的人,其结果只有皇帝——尽管大多数皇帝并不具备这两种才能。不过李林却不存在这一问题,以他的威望和对军队的掌控力度以及军队的忠诚度,根本不必担心军队会在帝号的纠纷中发表与他相悖的观点。
算来算去,真正会在帝号问题上纠缠不清的,只有以维斯巴赫议长为首的保守派而已,而且除了议长,其他成员的决心也并不十分坚决。大部分议员经过李林的沟通串联后已经认可了李林的方案,其中一部分议员甚至开始劝说议长不要辜负国民的期望,让皇帝的戴冠仪式顺利举行,他们还拖着一堆法学家和律师向议长保证,“帝国皇帝”的皇冠是有实权、有威严的真货,不是什么吓唬人的架子货。
可怜的议长,他注定要成为一只张开双臂试图阻止战车前进的螳螂,被皇帝的意志和历史的潮流碾过去是他唯一的结局。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皇帝挑选了一种不那么难看的姿势来碾压这位固执的老人家。
72公尺长的镜厅气势磅礴,17面巨大的镜子被擦拭的一尘不染,忠实的倒映出参加一时的衣冠楚楚的评议会代表团、挂满勋章的军队代表、身着盛装的外国宾客。旧吉尔曼尼亚王国灭亡后,精灵、人类、兽人的最上层人物首次齐聚一堂,见证新帝国诞生的历史时刻。
在神官进行了一通将亚尔夫海姆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演讲后,首席大法官开始宣读《告帝国人民书》:
“奉母神之名的亚尔夫海姆独裁官,应查理曼各界和属地人民的一致呼吁,亚尔夫海姆独裁官重建中断一千年之久的帝国并管理这个帝国。现敬告诸位,独裁官将此事作为对整个祖国的责任,答应呈请,接受帝国皇帝的头衔。”
大法官朗读完毕,大厅中一片寂静,既没有欢呼也没有掌声。
就在宾客们面面相觑,维斯巴赫议长攥紧拳头之际,亲卫队队长越众而出。
只见他举起握紧的拳头,高声大喊到:
“李林皇帝陛下万岁(es.lebe.seiner.majest?t,lilin.kaiser)!”
——既不是“帝国皇帝”,也不是“帝国的皇帝”,而是“李林皇帝陛下”,狡猾的亲卫队队长就这样把问题蒙混了过去。
宾客和绝大多数与会者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军官们齐刷刷的抽出佩剑三呼“万岁”。等待了许久的乐队指挥用力挥下指挥棒,雄浑庄严的《万岁!胜利者的桂冠》顿时响彻整个凡尔赛与吕德斯。
万岁!胜利者的桂冠!
祖国之主!
万岁!吾皇!
感受身处皇座的荣耀
在光的照耀下激情高昂
你是人们的最爱!
吾皇!万岁!
无论是骏马或骑士,
1...504505506507508...6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