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或许有人觉得这太夸张了,一群恐怖分子怎么撑的起偌大个帝国,这个算数公式要怎么才能成立?实际上这里面没有一点夸大的成份。
经济的根源在于消费和支出,只有存在需求,才能保障供应。金钱和资源不断流通互换的过程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借由血液的循环促成新陈代谢,维持生命。国家经济要想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金钱和资源的流通。
大规模基建;
新技术开发运用;
国民收入增长后的精神、物质需求;
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
以高回报吸纳民间资金进入股票、期货、理财、房地产;
种种手段都是以刺激消费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只要能确保消费,经济循环就能维持,并且实现增长。帝国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有两个,一个是进出口贸易,另一个是军工生产。
前一个比较好懂,在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国民都已经适应了便利快捷生活的当下,帝国马克和帝国制造的工业产品是国际贸易主要硬通货之一(贵金属和原材料也是硬通货)。诸国或许不喜欢帝国的倾销式策略,但他们也很无奈,要知道筑起贸易壁垒很简单,煽动本土贸易保护主义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人民生活成本提高,甚至出现生活水平倒退,进而引发社会动荡。届时玩弄保护主义的愚蠢政客们只能在黯然下台、跪舔帝国后黯然下台、为转移矛盾发动战争后被帝国打爆之间做选择。任何一个身居高位的政客都不会喜欢这种选择题,所以他们干脆对这一切视而不见,最多也只是通过各种财政补贴来扶植本国产业。
至于军工生产,那个算是经济内循环。通过大量生产和消耗武器装备,既促成了大量的军工订单,保障了就业和消费,又消灭掉了大批对帝国不满的危险份子,同时还能在“消灭恐怖分子”的大义旗帜下进行新型武器的测试和军备扩张,可谓是一举数得。
所以帝国一直豢养着各种恐怖组织充当会下金蛋的母鸡,其中最大的一支正是“自由军团”。
要消灭他们很容易,随时随地都能做到,并不比拍死一只苍蝇困难多少。然而在把剩余价值榨干之前就掐死这只会下金蛋的鸡,显然不符合帝国的利益。
“目前还用得着他们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是那些家伙在生产‘军团’的工厂设置了炸弹。尽管都是些威力和烟花差不多的小型爆炸物,可本应处于高度保密且戒备森严的工厂居然被人潜入放了爆炸物……卡斯帕尔,你觉得对方是想要传达什么信息呢?”
“‘你们干的那些事,我们全都知道’——应该是这样吧。”
“没错。他们知道计划的全貌,连生产工厂的位置都知道。那么问题就来了,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到底有多少情报透过哪些管道泄露出去?他们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了?还有多少工厂被发现被渗透被安装了炸弹?他们会不会将‘军团’的内幕和相关资料公之于众?在弄清楚这些之前……先让苍蝇们多活一阵子吧。”
“一切遵循您的意志,陛下。”
“那这件事就这样了。另外……马赫高级侦探?”
似血的红瞳微微偏转,站在卡斯帕尔身旁的秘密警察印上眼帘,从刚才开始,他就一直低着脑袋,地板上积攒了一滩汗水。
“随时听候吩咐,陛下。”
“海德里希那边已经打过招呼了,你暂时调入亲卫队,接受卡斯帕尔上校指挥,具体的事项,他会告诉你。”
李林不会和一个高级侦探讨论公务,又或是对他鼓励慰勉。那是卡斯帕尔的职责,不是帝国皇帝的业务。在等级划分明确的帝国,附庸的附庸压根没资格去接受皇帝的指导。
挥挥手让劫后余生的秘密警察和已经恢复状态的卡斯帕尔退下,李林端着红酒走到窗边,凡尔赛宫美丽的风景呈现在帝国主宰的面前。凝望着生机盎然的满园风光,至高无上的至尊扬起了嘴角。
“……居然会在吕德斯重逢,这也是命运的指引吗?”
##############
“皇帝?!吕德斯?!”
马赛从折叠椅上崩了起来,差点碰翻了一旁的药物和绷带,幸亏负责包扎的“知更鸟”眼疾手快,否则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的“自由军团”又要蒙受一笔损失。
换做别的什么人,哪怕他是个刚立下战功战斗英雄,也会因为这种冒失行为遭遇白眼。不过没人想指责马赛,因为其他人也一样深陷震惊和毛骨悚然中不能自拔。
先是最高领导现身现场将快要面临覆灭的吕德斯支部行动部队给救了下来,还来不及喘口气庆幸自己活了下来,又被告知皇帝已经抵达吕德斯。这一惊一乍的刺激程度甚至超过了过山车,心脏差点的估计能被当场吓出病来。相比之下反应大点还真不算什么。
没人问“这是真的吗?”、“情报可靠吗?”之类的问题,能从最高领导嘴里说出来,这情报本身就已经经过了反复的验证核实,误传误报的可能性相当低。
皇帝在吕德斯——短短的一句话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上。如果说亲卫队特种作战群的出现带给大家的是恐惧和震惊,那皇帝带来的就是绝望。前者最多就是一群实力强横的嗜血狂徒,或许注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但并不是没机会还以颜色。而后者……面对会行走呼吸的天灾,牺牲、觉悟、齐心协力、坚持到底——全都没有意义。人们只能默默等待天灾通过,然后一边埋葬死者,一边庆幸劫后余生。
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圣吉尔曼尼亚帝国皇帝,神意代行者,超越种——齐格菲.奥托.李林,等同,甚至凌驾天灾之上的绝对者。即便喊着“见鬼去吧,皇帝”的豪言壮语,也丝毫不能改变或影响那令人绝望的差距。
“可是反过来说,这次的事情就是重要到这种地步,连皇帝都要亲自出动了吗?”
躺在行军床上的“夜莺”小声说到。为了保持意识和节省药物,她使用强化系术式令身体大量产生脑内啡,虽然止住了疼痛,但说话依旧有气无力。
声音不高,却足以令现场每一个人都听到,并且大幅提振士气。
自从莱茵战役之后,皇帝就再也没有亲临过一线。如今一直待在帝都的皇帝却来到了吕德斯,这种不自然的举动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如同“夜莺”所讲,此次“复国阵线”的恐怖袭击背后所牵扯到的事项极为重要,在一系列突发事件后,为确保整个计划顺利运行,皇帝借故来到吕德斯,亲自监督整个计划的运作和落实。
要真是这样,那此前的推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仅仅只是扩大“军团”的生产规模,还惊动不了皇帝,一定有某种极为重要的战略规划需要通过即将到来的恐怖袭击来启动。
问题在于,这个计划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如果是规模宏大,牵涉众多的大计划,区区一次恐怖袭击所能产生的影响根本不足以推动这种大战略,背后又有怎么样的设计和安排,能够让第一张骨牌倒下后产生帝国所预期的那种连锁效应?
“z计划(z-plan)。”
就在成员们百思不得其解之际,罗兰道出了答案。
“有史以来最大胆也是最疯狂的造舰计划,一旦完成足以彻底颠覆各国军事力量对比,进一步巩固帝国的霸权,同时能更有效的封锁甚至歼灭海外残存的查理曼势力。即将发生的恐怖袭击只是开始,扩张‘军团’生产线只是过程及掩护。整个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促成及实现z计划,打造一支包括辅助舰艇在内总吨位高达一百八十万至一百九十万吨的庞大舰队。”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4.棋局(二)
一百九十!
万!
吨!
现场鸦雀无声,男女老少默默弯腰拾起自己的下巴。
这可真不是什么“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少见多怪”的问题,实在是这个造舰计划太过大胆,太过疯狂了,光是那个数字和单位就惊掉了一屋子下巴。
十年陆军,百年海军。除开海军技术兵种的属性,对兵员素质要求极高,且必须通过大量的理论及实践教育传承将海权意识和海洋战略进行完善普及等因素造成的周期漫长之外。海军发展最重要的根本,还是烧钱。
海军,尤其是大国深蓝海军建设永远都是超级吞金兽。造船、电子、能源、冶金、物流、人才培养、技术储备和运用、装备研发和测试、基地建设、港口和舰船维护……每一样都是烧钱,而且是持续不断地烧钱,只要资金一断链就会出现大幅倒退乃至所有努力付诸东流的情形。
光是这么说可能没什么感觉,这里可以举一个比较直观的案例。著名的战列舰巅峰之作,大舰巨炮主义的终极化身——旧日本帝国海军“大和”号战列舰,在一九四一年七月发布的《丸五舰艇制造费预算表》中明确标明大和号的直接花费是2亿8153万日元,即便不含造舰本身,仅武器配备就花费了1亿3456万日元,1亿3456万日元的概念就相当于造了一艘“改大凤”级航母,而号称“理想型舰队航母”的翔鹤级航母裸船才八千万日元……
在那个几千日元就能在东京盖房(当时一个日本熟练技工累死累活一个月,工资也才三十多日元,一个日本海军上等兵每月的军饷约为十三日元)的年代的2亿8153万日元又等同于现在的多少日元呢?根据1比1787的物价指数,相当于现在的2861亿8022万日元。按照2006年的汇率和购买力,一艘大和号等于10艘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的开销,倘若再直观一些,用现代军舰作为参照,日本海自的爱宕号宙斯盾舰造价高达1475亿日元,大和号也足够抵得上两艘宙斯盾舰的费用了。
这还只是单纯造舰的费用,如果把装备研发、生产,保密防谍(二号舰武藏号图纸设计阶段时有学徒工遗失图纸,全家去了宪兵队,然后就没然后了;经过吴海军工厂时,火车则要全部拉下车窗窗帘,最变态的是连贵为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五十六都不知道大和级主炮实际口径,一直以为是和长门级一样的410mm主炮),物资流通(为搬运460mm主炮和炮塔座圈,专门订购建造了两条特种运输船,此外还增开特殊专线输送各种零部件),生产设备采购(从德国采购了一万五千吨级水压机和3台70吨酸性平炉,用于制造装甲板,合计一千万美元)附属基建(吴海军工厂船坞加宽加深,增设4号船渠用于大和号的维修保养,增购200吨级龙门吊)……等等花费算进去,恐怕全部金额会突破五亿日元。而在大和号之后还有更离谱的超大和级,真造出来,不用米国鬼畜种香菇,日本人自己就会破产了。
大和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约为六万四千吨,简单换算下来,帝国的“z计划”那一百九十万吨可以弄出大约30条大和级战列舰。在当今这个靠管子粗细、炮塔数量、装甲厚度、航速航程来决定海洋事务上发声权力的年代,30条巨无霸战列舰足够让任何一股海上力量闭嘴,或是干脆沉到海底去。
当然,帝国不可能把所有的资金都用来建造超级战列舰,这么做性价比太低,毕竟总不见得砸下去一大堆钱,闹到最后连渔政船、海岸缉私队、海岸警卫队的活都交给超级战列舰吧(又不是16号载机渔政船……)。合理分配,打造一支功能全面且符合战略需求的舰队才是正常的做法。
换言之,这将是一支规模庞大,种类齐全,性能先进的舰队。
“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计划,需要长期投入和等待才能慢慢展现出成果,最重要的是扩张舰队规模必然会严重刺激到诸国。”
正确的说法是,任何打破平衡的动作都可能刺激诸国,引起强烈反应,最终爆发战争。
军备竞赛并不是什么鲜见的事情,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增加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扩大军队规模来进行威吓式对抗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英德海军造舰竞赛,一战后到海军假日之前的军备竞赛,二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核常军备竞赛——都是一边准备战争,一边用扩大武力来威吓对方的行为。
那么帝国扩张军力的行为是否会挑起一场白热化的军备竞赛?就像一战前夜列强所做的那样?答案是否定的。军备竞赛是战争的准备没错,但人们并不一定会等待一切就绪才发动战争,一九一四年时是如此,九一八事变是如此,全面抗战是如此,闪击波兰和巴巴罗萨行动是如此,偷袭珍珠港还是如此。对于那些赌本不足的赌徒而言,等待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双方的实力差距持续拉大。与其坐视一点点被对手绞死,因无力承担军备竞赛导致财政破产,还不如在军备竞赛刚开始的时候就掀桌子,豪赌一把国运。
诸国的情况正是如此,一旦开始军备竞赛,靠着财力、技术和工业产能上的优势,且不受资源问题困扰的帝国很快就能将诸国远远甩在身后(李林:咱可是纯正欧洲提督,打个战术响指就能大建出一打h39,不过这种有钱人为所欲为的感觉,非洲提督是不会明白的。罗兰:该死的有钱人……)。与其不战而败或是被轻轻松松的征服,还不如在双方差距最小的时候放手一搏。哪怕最终依然免不了败亡的命运,起码也能带给帝国最大的伤害。
帝国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一直很小心的避免触碰诸国的敏感神经。如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促使帝国发生如此激烈的转变。
是发生了原定的战略发生了什么问题?还是出现了别的什么机会?
“帝国……或者说皇帝已经决定,要将流亡海外的查理曼势力——查理曼共和国作为下一个攻略目标。”
环顾着惊愕莫名的同志们,罗兰强忍下叹息和怒骂的冲动,用尽可能平稳的语气说到:
“而且这一次,诸国很可能无法介入,全程做壁上观。”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4.棋局(三)
“尼德霍格,你知道民.主最大之恶是什么吗?”
“决策缓慢,来回扯皮?”
“那个只能算是副产品,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所谓民主最大之恶,是让毫无政治素养,缺乏专业知识,愚蠢、盲信、还总以为自己很正确的人参与到国家事物决策之中。这就好比有一位脑瘤病人急需开颅手术,然而医院的解决方法是让脑科专家和保安、清洁工、洗衣工、电工、水管工、食堂厨师、洗碗工、小卖部售货员、太平间的尸体搬运工、病人家属、各科室的医生护士——全院上下所有人一起投票来决定治疗方案,一起来给病人做脑手术。而那位脑科专家,他只有一张票,和其他人同样平等的一张票。”
随手将一叠照片和文字报告丢在桌上,帝国皇帝露出惯用的笑容——看上去很像微笑的冷笑。
“让外行人插手专家的业务就已经愚蠢至极,更愚蠢的是,这些外行人毫无自知之明,自以为所作所为是应该被歌颂的‘爱国志士之举’,全然不知自己正在把自己的国家逼近绝路。”
照片里呈现的是一场令人恐惧且生厌的暴行,几名身穿水手服的男人正提着一个脑袋放声大笑,从遇害者的体貌特征来看,这是一名帝国一等公民。就在遇难者的不远处,一排绳索从船舷上垂下,一群挂着用查理曼文字书写的“叛徒”、“卖国贼”、“狗奴才”的小牌子的尸体随风飘荡。有几具尸体因为贴近海面遭到鲨鱼啃食导致残缺不全,另一些尸体上留有众多生前遭受虐待的痕迹。
在海盗肆虐的南大洋,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鲜见,拥有私掠许可证的官方海盗和不隶属任何势力的海盗集团同样残暴,双方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及警告其它货船在遭遇袭击时不要妄图逃走或反抗,经常会进行杀鸡儆猴式的屠杀。但海盗和诸国海军一般不敢找帝国的商船下手,谁都清楚敢对帝国的利益出手的后果,只要脑子没坏都不会去搞事情。
有胆子干这种蠢事的,是查理曼共和国。
“正确说来并不是官方授意的,共和国很清楚,袭击帝国商船、杀害船员只会恶化自身形象,让帝国获得动手的法理依据。而且因为是共和国方面主动挑衅,诸国也失去介入的正当性。只要共和国不被彻底打死,他们是不会冒着过早和帝国翻脸的危险来强出头的。”
帝国在筹备“z计划”,诸国同样没有躺着睡大觉,也在暗地里筹备自己的军备扩充计划。由于他们在技术和工业产能上落后帝国,在帝国对尖端军工技术进行严格封锁的大背景下,他们必须经由地下管道与共和国展开技术交流及合作。共和国拥有查理曼王国败亡前夕流亡海外的技术骨干力量和先进理念,诸国则提供资金和一定程度的外交支持,双方可谓一拍即合。如果帝国非要把共和国一巴掌拍死,那些不能见光的秘密军事合作必然会曝露在帝国面前,届时不管是以此来要挟或是兴师问罪,诸国都将处于被动状态。为了不至于演变成这种局面,诸国一定会竭尽全力来阻止共和国的覆灭。
反过来说,如果只是“教训一下作死的熊孩子”这种程度,诸国还是能接受的。
“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啊。共和国官方虽然恨帝国恨得要死,但在具体的行动中一直表现得忍辱负重,就是为了避免过早给帝国可乘之机。可是呢,下面的人可不会理解这一番苦心。他们只知道将他们赶出家园的帝国就在眼前横行霸道,绝对不可原谅。结果就搞出来这么一出难以收拾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其实并不复杂,帝国的商船经常在共和国沿海附近出没,其中有航行需要,也有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出于反渗透和反走私的考量,共和国在官方的海岸警备队之外还组织了海上民兵,试图利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来遏制帝国肆无忌惮的活动。这次的事情就是帝国的商船“莱茵兰”号刚好航行时偏航侵入共和国的领海,结果被载着海上民兵的渔船逮个正着。因为是未经通报入侵领海,加上船上又正好安装有无线电监听设备,民兵们当即要扣下“莱茵兰”号,要商船调头驶往共和国的港口。偏偏“莱茵兰”号的船长又是个横贯了的,自然不可能同意,结果一来二去双方争吵了起来。期间船长用了一些对查理曼人来说过于尖酸刻薄的语句,譬如“丧家犬”、“夹着尾巴逃出来的怂包软蛋”之类的话语,严重刺激到了正在火头上的民兵们。于是引发了一场械斗,之后又升级成枪战。最终靠着人数上的优势,民兵们成功压制了“莱茵兰”号,然后就发生了照片上的那一幕。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手尾收拾干净,基本就是无头悬案一桩。毕竟这是茫茫大海,任何时候出点事情都不值得奇怪。但如果是别的地方也就罢了,但共和国领海周边总是有帝国的侦察机转来转去,更要命的是“莱茵兰”号在被围追堵截逼迫停船前用电报将整件事上报了帝国海军,结果先是血腥的私刑场面被拍了下来,接着赶来救援的帝国海军巡洋舰“埃姆登”号差点暴走,总算舰长还有点理智没下令对准赶过来的共和国海军鱼雷艇开炮,最终事态演变成了严重的海上武力对峙。
纵观事件全程,如果现场有共和国的海岸警卫队人员或是官方人员在场,事情绝不至于闹到这般田地。问题是现场只有一票满脑子国仇家恨的民兵,他们只知道一件事:在自家领海内,不管是扣押还是械斗杀人都是由他们说了算,既然帝国商船自己作死,那身为这片海域的主人,他们当然要成全对方。至于这可能引发什么样的后果,民兵们是不会在乎的。
这也正是为什么武装民兵普遍不招人待见的原因,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战斗力差不说,还总是随心所欲的搞出一堆无法收拾的事情。
本来这件事虽然麻烦了点,但如果共和国愿意进行赔偿和公开道歉,处罚相关责任人,事情也就到此为止。帝国本来就无意在现阶段挑起战争,加上诸国竭力试图维持平衡的心态,就算有心把事情搞大,也只会让帝国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发展。共和国没有道歉,也没有赔偿,完全是一副当成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闭口不言。
实际上共和国政府官方迫切希望进行道歉和赔偿,尽早了结此事。但基于“某个原因”,他们正处于想干什么都干不成的状态,不要说道歉赔偿,任何与帝国官方接触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示弱,导致整个政府内阁垮台。
那个原因被称为“大选”。
“‘我们才是正义,务必投我们一票!’、‘皇帝去死!共和国万岁!’、‘打倒专.制!民主万岁!’——只要呼喊这些口号就能拿到选票,于是轰轰烈烈的爱国表演赛拉开大幕。形形色色的演员粉墨登场,争先恐后的向民众展示自己比任何人都更热爱国家,比谁都对国家的命运感到忧心。当然了,共和国也不是只有政治动物,共和国政府和其他政党的人不会看不出久拖不决可能产生的后果。但最起码现在他们是什么也干不了的,就像我前面说的,脑科医生知道病灶在什么地方,该如何处理。但他只有一票,决定权不在他手上。就算有心要救人,也不能违背民主程序啊。”
双手交叠在一起撑住下巴,刀子般锋利的笑容说到:
“既然对方自己将把柄送上来,不利用一下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正好,帝国海军和空军正处于转型期前夜,原本专精破交战的海军将转向传统海权控制型的深蓝海军,空军则要扩充舰队规模,除了战略轰炸任务和制空权争夺,还要担负起舰队决战的使命。有了这次的事件,配合上原本的计划,本来还要再过几年才能启动的计划可以大幅提前。我们真的该感谢一下民.主.主.义。”
亲卫队队长打开一瓶“约翰走路”,酒液的芬芳顿时溢满房间。
皇帝举起水晶杯,做出干杯的动作。
“向共和国,向民.主.主.义干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