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吨大苹果
而牛犇今天也吃的很高兴,看上去心情好了许多。牛晓丽清了清喉咙,准备趁着这个时候和牛犇谈一谈关于去美国的时间。而这个时候牛犇却先她一步开口问道:“妈,你觉得今天的西餐好吃吗?”
牛犇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张桐站在半开放的厨房后面看着这对母子,他嘴上挂着笑容。牛小胖丁要开始发功了啊。
ps 洋泾浜:指不正宗。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五十九章 牛犇的想法
“妈,你觉得今天的西餐好吃吗?”牛犇双眼看着牛晓丽,小胖手搭在桌子上。模样有一点像是正在祈求吃黄瓜的胖柴犬。
牛晓丽被牛犇的样子给逗乐了,噗嗤一下笑出声来。然后点了点头说:“是挺好吃的。不过这不能算西餐吧?小张啊,大姐没有说你不好的意思哦。你做的菜很好吃的。”
张桐挥了挥手:“没事的,本来就是洋泾浜的酱油西餐。也就不要说正宗不正宗的问题了。”
牛晓丽听着张桐这样说也就笑了笑。
牛犇没有理会两个大人之间的谈话,他只是很着急的继续对牛晓丽问道:“妈,回答我的问题。你觉得这个西餐好吃吗?”
“嗯?好吃!”牛晓丽是真心实意的回答。张桐做的手艺没话说,而且很难的的一点是张桐做饭没有一种{饭店味}。
所谓的饭店味指的是现在人口味越来越重,味觉越来越迟钝,不是很刺激(刺激并不是完全等于辣)的食物已经很难打开一般食客的味蕾了。为了吸引生意和回头客,饭店用的调料越来越多,味型越来越复杂。
不管任何口味的饭店,不管川菜还是粤菜,现在的饭店菜都讲究一种【先声夺人】的口味。给客人的口味一定是要刺激和冲击性的。明明是一些中正平和的菜都被这些店家做的异常锋锐,在舌尖江湖上你来我往的相互厮杀。
张桐做的菜没有那种饭店味,好吃,但是却是另一种流派和路数。有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感觉。
当所有的繁华和热闹全部散去,一瓢食一壶饮,简单而纯粹的享受。不是厨师的技巧多厉害,而是厨师将食材应该展现给食客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这是缤纷技巧褪去后的另一个层面。
牛晓丽不是美食家,讲不出很多的大道理。但是她觉得张桐做的饭菜和另外所有她见过吃过的饭店都完全不同。
明明是简单的海派西餐,明明是几乎每个淮海阿姨都会做的简单菜肴,明明没有任何炫丽的地方。但是就是好吃,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真实感。
牛晓丽说的情真意切:“小张啊,你开这个小店真的屈才了。做的东西简单但是口味真的老灵额(很好)!你去大饭店当行政总厨都可以的!”
张桐挥了挥手:“多谢捧场了,牛大姐。不过行政总厨还是算了。去大饭店还要被别人管,而且也不能按自己的心意做菜,更没有和食客第一线的沟通。那个不适合我。”
牛晓丽笑笑没有回张桐的话,她只是说道:“小张啊,这一顿多少钱?”
“哦,牛犇已经给过了。”张桐指了指牛犇:“他说了,今天要请辛苦的妈妈吃一顿好的。这一顿牛大姐吃的觉得好不叻?”
牛晓丽看了牛犇一眼,眼中都是慈爱。她点了点头:“好的很!妈妈谢谢你了啊。”
“那这个比吃牛排你喜欢吃哪个?”牛犇继续如同索要小黄瓜的胖柴犬一样看着牛晓丽。
“嗯,这个。”牛晓丽稍加思索后说道:“还是这个的味道我喜欢。你说要吃西餐什么的,我还以为你要去环球港吃那种牛排。那个你妈妈我可吃不来,我牙不好吃那种牛排就塞牙,而且还有血水,我一点都不喜欢。”
牛晓丽很实诚,牛犇点了点头:“是啊,妈。其实我就想和你说一下,其实我们未必吃得惯牛排的。”
“额?”牛晓丽有些诧异的看了牛犇一眼。
牛犇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牛晓丽很清楚这一点。再加上现在牛晓丽和牛犇在他是否去美国这件事上有分歧,所以在牛犇说这话的时候,牛晓丽下意识的联想到了牛犇是不是话里有话。
“牛犇,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牛晓丽看着牛犇。
牛犇没有隐瞒自己想要说什么,他直接开口:“是的,妈。我就是想说一下,其实正宗的西餐未必就有多好。这洋泾浜的酱油西餐就有多坏。”
牛犇无比的认真,他微胖的脸上又一种他这个年纪少年人所拥有的执着和认真,还有一丝神采飞扬。
“吃西餐不一定要去西餐馆的,未必是我们花了三五百去吃牛排就好的。你也说了,你都不喜欢吃牛排不是吗?相比于吃五分熟的牛排,其实炸猪排配辣酱油我们吃的更舒服不是吗?”
牛犇站了起来,他双手撑着桌子:“就像是我去美国学习交流一样。去美国学习交流一个月确实是能长点见识,但是也就只是长点见识而已。错过了这趟学习也不过只是错过了一次交流,这并不代表我错过了整个世界。”
“我的同学他们确实很羡慕也很想有去美国的机会。并不是因为这次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有多重要,而是因为他们可以去美国玩一个月,可以以后又资本和其他人吹牛皮。”
牛犇逻辑分明,条理清晰的说着:“这个世界很大,但是也很小。我去不了纽约,但是我可以让我的朋友用手机帮我录下来。这只是一次交流,并不是让我考上美国常春藤名校。其实这一万五千块花的有很大的意义吗?”
牛犇摇了摇头:“我觉得没有。我们家的条件也就是一般。那些同学觉得去美国交流意义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可以轻易的拿出这笔钱。对他们来说这不是负担。”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觉得并没有任何的意义。去一趟美国能实质性的改变我的人生吗?又不是拍电影写小说。最后的结果不就是和大家一起去纽约玩玩乐乐的过一个月,然后在回国和同学们吹牛皮。”
“实际上我并不想和谁比较家境条件。我很清楚我们的条件。妈妈,其实有的事情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牛晓丽摇了摇头:“牛犇,妈妈知道你很懂事,但是这可是去纽约演出的机会啊。多少人一辈子都求不到。”
牛犇听到牛晓丽这样说后转头看向张桐点了点头。张桐对着牛犇回应了一下,也轻轻的点了点头。
牛犇对着牛晓丽说道:“妈妈,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
牛晓丽:“?”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六十章 既然年少,何不轻狂!
环球港,淮海普驮区的地标建筑。也是sh有数的超大型购物中心。三十二万平米的商业购物区面积即便是在繁华的淮海也是傲立群雄的存在。
许多国际大品牌和餐饮名店都在这里开设了自己的分店或者是旗舰店。从吃的到穿的,再到住的玩的,这里可以说应有尽有。
再加上三条地铁线在这里交汇,环球港就成为了一个人潮如织的地方。环球港门口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三不五时会有各种活动在这里举行。
而到了晚上,这里则成为了附近居民聚集的地方。有人在这里遛狗,有人在这练习滑板与轮滑,还有人单纯的就是来这拍拍照。但是更多的人是从这里行色匆匆而过。
因为这里有三条地铁线,而在不远处则是银沙江路和宁秋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并且还有一条内环高架的上下通道。
所以这里是一个异常热闹,人流量巨大的所在。
无数人每天从这里匆匆而过,低着头刷着手机。或者是面色焦急的站在站在地铁口附近张望,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十一月的深秋,淮海市秋意正浓。
虽然环球港里面依旧热闹非凡,但是环球港外面的广场上行人的脚步却越发的匆忙了。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在这里有三个人正在做着什么。
牛犇背着自己的萨克斯,带着牛晓丽来到了环球港的广场。牛晓丽完全不明白牛犇拉着自己来这做什么。而且还把张桐也叫上了。
牛犇将萨克斯的箱子打开,取出了自己的萨克斯。然后对着张桐说道:“张哥,你帮我录像。”
张桐拿着手机点开了录像功能,然后点了点头。
牛晓丽一头雾水的对着牛犇问道:“你这是要干什么啊?”
十二岁的牛犇对着自己的母亲笑了笑,眉宇之间有这个年纪孩子特有的飞扬跳脱:“表演不一定要在纽约市政厅的!”
说完这话,牛犇已经开始吹响了萨克斯的第一个音符。
旋律很熟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采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萨克斯传来悠扬动听的旋律。深沉而平静,富有感情,轻柔而忧伤,好像回声中的回声。
简单的曲子,富有情感的旋律。牛犇站在花坛的石阶上,用自己感情吹奏着这首《茉莉花》。这是他第一次在学校和音乐教室之外的公开场合吹奏萨克斯。
并且还是在这种人来人往的广场上,牛犇很紧张。他第一段开头的音阶错了两个,并且在第二段出现了一次音准失调。但是在这之后他很快调整好了自己。
从最开始的结结伴伴,到后面开始越来越熟练,牛犇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环球港人潮如织的广场上表演了。
他轻松的就像是在无人的音乐教室里练习一样。滑音颤音的运用浑圆流畅,而吹奏乐器最讲究的包含感情,牛犇更是做的心无旁骛。
他闭着眼睛,放弃了自己的视觉感官。他的耳朵里只有萨克斯管里传来的音乐声。
悠扬的萨克斯声在秋日晚上的空气中飘荡着,飘荡进每一个形色匆匆的路人耳朵里。那些低头滑手机的,那些匆忙赶路的,那些正在和自己大学同学一起来吃法庆祝等级考试通过的。
许多人都开始抬头寻找音乐传来的方向,人群逐渐的从周围聚集了过来。
很多人都掏出了手机对站在石阶上的小胖丁拍照或者录像。一群来环球港吃甜品的女大学生掏出手机给小胖丁拍照的同时还一个劲的说:“哎呀,这个小胖胖好可爱。”“还会吹萨克斯呢,比我家的胖弟弟强多了。”“哇,这个小肉脸好想捏一下。”
而周围人的评价并没有影响到牛犇,他在吹奏完《茉莉花》之后毫无凝滞的直接转进了《城里的月光》。
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
萨克斯管那婉转的声音浅吟低唱着在这城市里匆匆的悲欢离合。随缘而来,缘散而去。在这座大城市中,很多人就像是内外环线一样。你我行驶在同一条路线上,但是却永远都是背道而驰。
当牛犇演奏完这段曲子,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的周围已经围上了好几十号人。而更多的人则站在更远的地方远远的听着他演奏的音乐。
当音乐停下,所有人都热烈的拍起了巴掌。并且有人吹了声口哨高喊:“小胖再来一个!”
牛犇心情有些激动,这是他第一次公开的表演。但是看上去结果还不赖。他因为心情激动所以显得语气有点颤抖的对着牛晓丽说道:“妈妈你看到了吗?”
“其实表演在什么地方进行都可以。并不是只有去纽约市政厅的演出才叫演出,在这里我一样有观众。我让张桐大哥帮我把这段视频记录了下来,我会上传到网上。”牛犇的手微微颤抖。
“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我虽然只是站在这个地方,但是我的舞台却可以是整个世界!”
牛晓丽看着牛犇,看着自己的儿子,不由自主的她的眼眶已经红了。
张桐为牛犇拍摄了这段视频,他的嘴角挂着微笑。十二岁,这是一个人最应该发出豪言壮语的年纪。
也许很中二,也许很狂妄。但是在心底埋下一颗种子,指不定某天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了呢?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牛犇处在一个人一生最虚荣的年纪,但是家庭条件让他在物质条件上“一无所有”。不过他在精神和品格上却远超同侪。
风华正茂,神采飞扬。牛犇有着这个年纪最应该有的自信和骄傲,年少自当轻狂。
虽然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不代表我以后依旧什么都没有。牛犇很倔强,就像是头蛮牛。但是这种倔强和骄傲却让张桐很欣赏,这是一个好孩子啊!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六十一章 改革的决心
渣北区,季晓春的独立石库门豪宅。
季晓春躺在自己白橡木的大床上,面色有一些不好看。
人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常说:人生在世哪有不得病,得病一半是命,一半是吓。
很多人其实得了病之后病不一定有多么严重。但是知道病情以后就会不断的自己吓自己,把本来并不严重的病给弄得越来越重。
比如说《知音》《读者》《故事会》这样的杂志里面经常会写类似的小故事。
老王和老李一起去医院看病,老王检查没事,老李查出了癌症。老王每天该吃吃,该喝喝,还和孩子们出去旅游玩。退休生活快乐无边。
而老李从查出癌症后,每天吃不下睡不着,没有任何心情做其他事情,就想着自己快死了。
但是实际上其实是医院弄出了两人的化验报告,检查出癌症的是老王,老李其实没事。
过了一段时间医生发现了这件事,于是医生马上把两人给叫了过来在做一次检查。而这一次医院没有搞错了。这一次老王真的没有癌症,而老李变成有癌症的了。
这个故事多多少少有点鸡汤,告诉大家要开心生活什么的。要是没事自己吓自己,没病都会吓出病来的。
但是人生在世那里有那么多的不介怀啊!
你我皆凡人,在这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知道自己生病以后还能保持乐观心态的有多少呢?
就像是季晓春,他在暗地里是组织的【魔笛老师】。负责帮组织吸纳新的成员,并且为他们种下种子。
在明面上他是一名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和催眠学家。对于心理疾病很有研究。他很明白应该让自己的目标和病人怎么样去放松,但是当目标变成自己之后,他却变得很紧张。所谓的能医者不自医,不过如此。
人民医院的检查报告全部出来了。季晓春有重度的酒精肝和轻度的脂肪肝,肝硬化的现象也很严重了。
人民医院的副院长提出了还是保守治疗的方案,因为季晓春还年轻,而且也没有发过病。只要以后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而且调整生活作息,那么还是可以比较健康的活很久的。
但是凡事都怕病人自己多想,尤其是怕一个对这门病有一点懂,但是又不是非常懂的人瞎想八想。
比如说季晓春,作为一个心理医学的研究者。他对于其他的病症,包括内科的多少都知道一点,但是也就是一点而已。
但是只知道一点又不是全部就让他容易陷入自己的幻想中。尤其是这段时间他开始疯狂的翻关于肝脏的医学书,越看越吓人。
他觉得自己好像很快就要的肝癌,然后就不久于人世了。
所以当季晓春的上级,也就是那个威严的中年男子再一次和他视频通话的时候,威严的中年男子被吓了一跳。
“季老师,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了!”男子那原本严肃的国字脸都被拉成了长方形。
不要怪他被吓变形了,主要是因为季晓春的样子确实很吓人。原本的季晓春是一个温文尔雅富有书卷气息的男子。
而现在的季晓春开始胡子拉碴,脸上看不到一丝血色,而双眼则布满血色。脸色苍白中带着一丝蜡黄的颜色。季晓春现在三分不像人,七分到像鬼。
“啊?”听见中年男子的问话季晓春有气无力的回答:“哦。最近没有时间打理自己。”
“我最近在查关于肝病的书。我发现我有好多的症状,而且最近发现胃口越来越差了。我看了肝病病人不能吃油腻的东西,我发现我现在看见油腻的就恶心想吐。闻到油星味就吃不下东西了。”原本最爱吃牛腩羊腩的季晓春这样说着。也不知道是真实的身体反应还是自己吓唬自己的。
但是他这副模样却真的吓到了对面的中年男子。
威严的中年男子面露不忍的问道:“那你这不吃,那不吃,你现在吃什么啊!”
“医生说不能吃油腻的东西。我现在就每天吃点白水煮菜在吃点白水煮鸡蛋白。”季晓春的声音中气不足。
“有什么事情你就早点说吧。我一会儿晚上九点就要上床睡觉了。医生说我不能熬夜,不能晚睡。”
但是你现在的精神头还不如晚上熬夜喝酒的时候呢!中年男子真的想要一巴掌糊在季晓春的脸上,但是最后还是忍住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是这样的,季老师啊。组织里大佬已经批复了。同意你以身体原因而退休的提议。并且我也帮你争取了一份大病医保的政策。组织会帮你报销大部分医疗费的。”
“为你组织立过功,组织不会亏待你的。好好养病,组织还需要你这种老同志在未来需要的时候帮我们把把关。”中年男子说的情真意切。满含深情的样子就差说一句:我来晚了啊!
季晓春点了点头:“谢谢组织的关心。我为组织的汗没有白流。”
“我们不能让同志流了血后又流泪啊!”中年男子这样说着:“还有,既然你的身体状况不好了。那么江华那边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我们会派人去跟进的。”
“还有你对组织汇报的,你最后对王五的记忆做了手脚。让他对组织的记忆产生的偏差。把他的记忆修改成一个完全的诈骗机构。你做的很好,组织会准备好一个这样的诈骗机构来引开特侦部门的注意力的。”中年男子语重心长的说着。
“季老师,革命还未成功,我们仍须努力。等待着我们圣战成功的一天吧!”
季晓春无力的笑了笑:“如果我活不到那一天,记得请人把成功的捷报在我墓前烧掉。”
哎!中年男子无力的叹息了一声。最后他无力的关掉了视频。
季晓春的事情只能是这样了。但是季晓春的病给组织提了一个醒,不能压榨员工啊!以后组织的调休政策应该改一改了,不能再让大家没日没夜的干活了!
中年男人下定了要改革组织的决心。同时他也没忘记季晓春还没有办完的事情,王五,江华,嗯,还有张桐。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六十二章 抓捕行动
淮海市,家定区,北翔镇。这里是淮海市的边缘地带。距离中心内环区域有相当的距离了。
五十多名特侦部门的成员在江华的带领下正准备对北翔某个小区内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季晓春对王五的催眠后,王五的精神状态和记忆终于不那么混乱了。
他已经可以正常的把很多关于他们组织的事情给说出来了。
他们的组织名叫【圣战组织】,嗯,听起来很像中东那旮沓的东西。但是却是一个十足十的淮海市本土产物。
他们组织的主要目标就是以各种危言耸听的方法鼓动他人加入组织。不管是世界末日,还是说归乡者是异端,要么就是觉醒者是天命者之类的话。
总之他们是什么可以糊弄人就说什么。因为他们的教主拥有催眠术,也就是被王五称呼为老师的那个人。
他总是能用各种方法催眠他人,然后让这些人为我所用。王五就是这样被他给抓到的。
根据王五恢复记忆以后的口供来说,其实他在碰到【老师】之前就已经第一次觉醒自己的易容异能了。不过【老师】一直在跟踪他,然后看中了他的异能,并且对他进行接触。
一开始是装作收脏货的黑市商人,接触的久了以后就开始对自己催眠。然后串改了自己很多的记忆,然后让自己做他的下线,进行对归乡者诈骗。
选择归乡者进行诈骗的原因很简单,有的人脱离社会的时间有一段时间了。这个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有的时候离开一个城市五年,等到再回来的时候就完全找不到当初的路了。
还有就是归乡者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很高,并不是每个归乡者都像张桐一样,愿意认真的去归乡办的街道办公室定期登记和学习。
以及有事没事都会找特侦人员/警方(江华)诉说自己生活中的好事坏事,和特侦部门/警方(江华)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
有的归乡者是很顽固的,并且有的人至今都不相信自己回到了地球,穿越了回来。
有不少从修真世界归来的“强者”一直认为自己目前处在一个虚妄的世界中。是自己必须要斩掉的业果。不斩业果不可证得彼岸大道。
所以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之后,圣战组织的教主就决定了要以归乡者作为主要的诈骗对象。利用新研制的某种迷幻药而对归乡者进行诈骗。
也就是王五所说的【梦境丸】,吃了这东西以后人会有一种【梦里什么都有】的感觉。让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虽然说这个药物并没有让人身体上瘾的能力,但是这个药却会制造巨大的精神依赖。
因为梦里的世界比现实世界美好太多太多了!
就好像是莱昂纳多的电影《盗梦空间》中出现的画面一样,一群人醉生梦死的躺在肮脏的地下室中注射造梦药剂。对于他们来说,梦里才是真的,现实才是假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