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吨大苹果
张桐笑了笑没有接话。一碗黄鳝啫啫煲就在两人看似家常的闲聊中结束了。菜做完了,话题也聊完了。
张桐强烈要求王茜把刚刚做好的黄鳝啫啫煲带回去,就当做是香肠的回礼了。最后王茜推辞不过最后笑着带走了,并且表示吃完了会把小砂锅洗干净以后带回来。
张桐站在店门口看着王茜离去的背影长松了一口气。
呼~,好险。差点就被这个女人给套路了,要不是问道店里的流水我差点就真的傻傻的说出话了。江华怎么有一个这么厉害的老娘啊。差点就露出破绽了,张桐想一想刚刚看似日常的对话就觉得差点出一身冷汗。
其中多少次的暗藏刀锋啊,要是一个没有对应好的话,怕不是自己已经跌落深渊了。万幸啊万幸,自己还算是应对得当。
自己刚刚的表现应该还好吧?这简直就是玩间谍游戏啊!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七十二章 另一处发生的真实暗战(上)
对于江华来说,买米买菜买油这种事情是一件非常费事的事情。因为和父亲学习过炒麻辣底料的关系,江华对于买调料之类的事情还是比较在行的。
比如说买花椒海椒草果,以及怎么辨别菜油好坏以及牛油好坏之类的东西她是很有经验的。她爸爸江爱军一天到晚就怕自己的这份手艺失传了,所以定要江华学会。
而抛开炒制麻辣底料这种东西以外,江华买菜做饭这种事情是完全不会的。小时候家里是卖串串的,她从小学开始别的同学想要吃串串都要省着钱算。经常是很多同学要省下两天的零花钱甚至是早饭钱才能吃带荤的串串,而江华每天放学都是回家直接吃。
因为江爱军做人是一个比较偏本分的人,而王茜虽然性格很厉害是个正宗的川渝辣妹子,但是她也是个讲究诚信的人。他们家卖的串串讲究的是自己也能放心吃的那种,用的都是好的材料。所以他们也从来都不制止江华吃串串什么的。
对于许多江华同辈年纪的小朋友来说,每天能吃串串吃到饱的江华是让人羡慕的。大多数同学只能吃麻辣烫和冒菜什么的,串串虽然不如火锅,但是却比麻辣烫要稍微高一个等级,价格也贵一点。
川渝地区恐怕就找不到不爱吃串串的人。从小吃串串长大的江华哪里需要自己做饭?从小到大,店里不是那么忙的时候王茜就烧菜做饭让江华准点吃饭。要是忙起来的话就让江华自己去选串串,想吃什么自己拿。可以说江华是她学校里知名的串串公主也不为过了。
许多人都羡慕她家里是做串串的,能随意吃串串吃到饱。而且家里父母还不嫌她拿的串串贵,因为有的串串的食材还是比较贵的,比如说牛肉之类的。
不过串串吃多了有一个坏处,那就是串串这东西重油,尤其是江华家还卖冷锅串串。串串煮好放凉以后都是浸泡在提前准备好的红油里面的。
小时候江华最喜欢的吃饭就是从电饭煲里打一碗米饭,然后拿着个盘子从冷锅串串里自己选自己想吃的东西。
说起来冷锅串串的食材还是很丰富的,从荤的到素的都有。而且经过红油的浸泡味道浓醇鲜辣开胃。就着一大碟冷锅串串江华能吃两大碗米饭。
但是吃过冷锅红油串串的人都知道,虽然这东西吃起来感觉不腻口甚至有的做的好的店家因为调味的关系还让人觉得听爽口的,但是这东西的表面可全是一层红油啊!
按现在的说法来说,每一串冷锅串串的表面都布满了密集的卡路里。尤其是江华爱吃冷锅串串里的鸡皮,这种鸡皮吃起来鲜嫩脆爽;加了红油更是香醇,但是这玩意儿就是油上加油啊!
所以当时还处在创业时期的江爱军和王茜一个没有注意到,江华已经在发育期的时候吃成了一个胖纸。
等到他们注意到了以后已经晚了,江华长得又高又胖了。尤其是在高中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当时的江华已经长到了一米七七,体重也到了一百九十斤。留着短发长得比男生还彪悍的样子。
而且她的力气还特别大,学校里掰手腕能赢她的男生不超过三个,所以她也成了高中里的扛把子。
那个时候的江华不要说有男生追了,男生看见她不逃跑就是好事。因为江华从小就讲义气,这一点是她从自己父亲江爱军身上学到的。江爱军这个人有一个被王茜念叨了一辈子的臭毛病,那就是讲义气。
当时明明两人下岗刚刚创业家里的条件不好,他还要去接济当年一起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战友家庭。有几次弄得家里买年货的钱都没有了,王茜当时和江爱军吵得摔锅子摔碗。
不过虽然吵的比谁都厉害,但是王茜最后总会心软。她看到江爱军的战友两条腿都在战斗都炸没了还坚持在街头给人修自行车补胎维持生计,还有在战争中死了的战友的父母年时已大生活的无比辛苦,她也偷偷的抹眼泪。
江爱军要接济这些人的时候拿家里的钱虽然王茜一直在吵,但是最后总是会松口的。虽然明面上一直在数落江爱军,但是私下里她总是会和江华讲:你的爸爸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做人就要向你爸爸一样。
江华也在这种耳濡目染下有了讲义气和急公好义的性格。这种性格一直到今天都保留在了她的身上。
而在她念书的时候,她的这种性格则体现在帮女生平事儿上。
当时学校里谁不知道有个女霸王,要是交了她班上的女同学当女友而之后敢劈腿的话就会被她追着爆打。是真的打的那种。
男生和女生打架已经很丢人了,而且最丢人的是还打不过她。所以江华在她念书的双庆一中也是威名赫赫了。
其实说实话她自己还蛮享受这种感觉的,虽然她的父母那个时候一直都叫她要有点女生样,不要成天和人打架。
但是江华特别喜欢那些女生崇拜自己的样子。江华这人学习好为人仗义,强势的时候比男人还爷们,周围的女生都围成了一个团伙跟着江华。
原本江华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甚至她的父母都放弃要她减肥了。而在这一切都在她考进大学的时候发生了变化。
………………
江华想到自己母亲说的关于张桐在泡自己的事情她就心烦意乱,她这辈子就谈了一次恋爱最后还没成。
江华摇了摇脑袋,心情郁闷!尤其是还要买那些有的没的,江华在菜市场逛了一圈都不知道应该买什么蔬菜买什么肉,也不知道价格合不合适。
唔,没有张桐在自己本来就不应该来菜市场买菜的,还是去隔壁的大润发买比较方便。江华最后逃一般的离开了菜市场进入了超市。
“买一包大米。买一桶油。唔~玉米油可以的,非转基因,老妈应该是要这种。”在超市购物江华还能找到自己想要买什么。
“奶酪特价?”江华发现了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商品。她最喜欢在泡面的时候丢一片奶酪下去了,这样泡面出来的味道特别香浓。
不过在买完特价奶酪之后江华才发现自己的泡面已经被处理给了张桐了。啊!张桐!江华有点神游天外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旁边过道一位推着手推车的男士看上去也没有注意到前方的路,他直愣愣的推着车过来,眼看着就要和江华撞在一起了。
而就在撞上前的一刹那,江华几乎是下意识的发动了自己的能力,一道无形的重力墙出现在了两人之间。男子结结实实的撞在了重力墙上。
“啊!”他发出了一声惨叫。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七十三章 另一处发生的真实暗战(下)
之前更新的章节中出现了咸豆浆,很多同学都表示完全没有见过这东西,这是什么黑暗料理什么的。
实际上咸豆浆和咸豆花一样很普遍,在淮海咸豆浆,甜豆浆,清豆浆,甜豆花,咸豆花早餐店都会有卖。
不同的地方在于,北方的卖的咸豆花大多数都是加的是浓稠的卤子,吃起啦黏黏糊糊的。淮海的咸豆花加的是生抽,芝麻油,虾皮,紫菜还有辣椒油以及葱花/香菜。吃起来还是清爽的口味。
而咸豆浆也是如此,清豆浆加生抽,芝麻油,虾皮,紫菜。讲究一点的店家一般还会加蛋皮丝,也就是鸡蛋摊成薄皮后切成的丝。豆浆里面还会加入老油条来增加喝的时候的口感,喜欢辣的还可自己加辣油。
咸豆浆配烧饼夹油条是淮海非常正常的早餐。是的,烧饼夹油条,这也是一个在外地比较少见的组合,不过味道其实还真的不错。
以上是小知识科普,我接着码字下一章了。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七十四章 母女对话
“我想和你谈一下关于张桐的事情。”江华的母亲王茜无比认真的看着江华。
“妈,就不能等我吃完饭在谈吗?这啫啫煲要是冷了就不好吃了,黄鳝就不脆了。”江华想要转移话题。
但是王茜却不肯让步:“吃吃吃,光会吃,不会做。这么大个人了买菜都买不好,你说你自己在外面住,连个饭都不会做,你叫我多担心你。”
“我一直在说,你找个男朋友,找个男朋友。不是妈妈在催你,你也老大不小了是不是?”
江华内心翻了一个白眼,这也叫不催吗?明明就是催命鬼了好吧,都从双庆催到淮海来了。
王茜没有理会女儿那隐秘的白眼,她很认真的说到:“华华啊,你自己是真的不会照顾自己。我和你爸都知道,你做事很出色很优秀。但是在生活上你向来不擅长搭理,所以你以后找的男朋友是要能照顾你的。”
“哎呀,你好烦啊。”江华真的很想说:不听不听,王八念经。但是这样说的话一定会被老妈暴打的吧。
“烦什么烦,我在和你说正经的事情呢。”王茜敲了江华一下:“现在的年代变了,跟我和你爸的时代不同了。现在也没有规定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内了。”
“现在这个年代男主内女主外也是可以的。生活都是要搭配着过嘛。你还记得我们原来住的老房子隔壁的老李一家吗?他们儿子从小就唯唯诺诺的,在学校一直被人欺负,还要你去帮他平事的那个。”
江华有点印象:“记得。怎么了?”
“我原来一直觉得这孩子以后多半是撑不起一个家的,太胆小又老实。说话做事唯唯诺诺的。”王茜有些感慨的说到:“不过他妈妈精明,给他相亲找了个泼辣的老婆。”
“他们家不是摆摊卖西坝豆腐的吗?现在就让老李家的儿子专门做豆腐,卖豆腐算账和场面上的事情都让他老婆来做。现在结婚两年多,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的。”
“所以说啊,过日子是需要分工的。一方太弱势的话,另一方不能也弱势,不然这个家是撑不起来的。一方弱一点,一方强一点就可以互补长短。就像你这样,你人聪明,但是性格太要强。”王茜盯着江华说到,弄得江华正准备吃黄鳝的筷子不得不停下来。
“你聪明的地方都用在了办案子,处理事情上。但是在感情和生活上你又笨的很。”对于这个评价江华是不认同的,她挥舞着手臂抗议着:“瞎说。”
王茜没有理会女儿的抗议继续说着:“所以啊,你要找男朋友就不能找特别聪明的。那些特别精明精于计算的男生你搞不定的。老实一点,本分一点,甚至说没本事一点都没关系。”
王茜作为母亲完全为江华做着考虑和打算。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性,不像一般的家长一样,要女儿一定要找一个精明的有本事的男友或者是老公什么的。反而说出了没什么本事都可以这样的话。
说出这样的话王茜自然是有自己的打算的:“妈很认真的和你说,你找男朋友有本事也好,没本事也好,都不是特别重要的。说起来我们家里缺钱吗?不缺,至少在双庆我们家算是过得好了吧。也不要你找什么金龟婿。”
“但是就怕你找的男朋友太精明太有本事,连你都一起算计了,而你又傻乎乎的都不知道。”
“妈,别把我的智商说的这么低好吧。”江华不满。
“你谈恋爱的时候智商有超过六十吗?”王茜非常不满的瞪着江华说到,想起一些往事江华瞬间没有了脾气。
“所以,老实和本分是第一位的。没有花心思的男人最重要。对你好,做事勤奋,不是特别精明。这些条件要满足,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压的住他!”王茜说出了最重要的想法。
“你性格要强,谈恋爱也好以后结婚也好,肯定会有磕磕碰碰。一定是要有一方妥协退让的。这个时候这种男人你就能压的住他。妈这是为了你着想,这样你的日子过得才开心。”王茜真的是亲妈,她完全是为了江华以后的日子着想的。
“除非你对象的情商特别高,但是那种情商高的人还能对你死心塌地的几率实在是太少了。不然的话还是老实本分点的好。我实话和你说吧华华,你爸爸年纪大了。现在每天炒料也累得很,最多在做几年也就做不了了。你总不能等你爸六十岁了还在后厨挥着大铲子炒料吧。”王茜说着这些话让江华心情低落了下来。
从前在她心目中伟岸高大的父亲也老了啊!背脊再也不像她小时候那么挺拔了。
“我和你爸商量了,以后你找对象的重要条件有一个。那就是能接手你爸的手艺,我和你爸辛辛苦苦打拼了二十多年才建立的这样的火锅店,要是倒掉了那真的是太可惜了。那也是我们一生的心血啊。”
说到这里王茜有些感慨,江华也默默不语。
“张桐那里我去看了,和他接触了。这个男生呢还可以,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基本还符合要求。”王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有一点聪明,从追你的方式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总体来说呢还是老实的,为人也本分。我今天和他一起备菜备料看了他的厨房。”
“一个男人开餐厅,能把厨房打理的这样井井有条,不容易的。他厨房收拾的比你卧室还干净(江华:哪里有!)。而且看了他处理食材,他做菜是真的让人放心。”
“每一个食材都处理的干干净净,我给你做饭也不过如此咯。他开餐厅给客人能这样用心,说明这个人很实在。现在社会上花花肠子的精明男人太多咯,这种实诚的人少咯。而且我看他厨艺水平相当出色,用刀的时候就像拍电影一样。我们家火锅店他应该是没问题。”
江华无奈扶额:“妈妈,你这是打算把我给卖了吗?”
“你听我说完嘛!”王茜把江华的手拉了过来:“总体来说,这个男生我还满意。就两点,第一是他的年纪,年纪偏大咯。身份证上算都三十五岁了,比你大七岁。还有一个就是他是归乡者,这一点我也不是特别满意。”
“不过好的地方也有,他的厨艺好。而且父母走了,也不用担心公公婆婆。他的店面也是自己的,这在淮海也算是小有资产了。我是不反对你和他交往,你可以试试看嘛。合得来就再一起,合不来就分开。你也老大不小咯,在拖下去人都老咯,你说呢?”王茜拉着江华的手说着。
“哎~”江华叹息一声,心情复杂。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七十五章 学园都市计划
现代社会讯息传播的速度是相当快的。如果说在张桐穿越前的那个年代,一家餐厅想要有点名气,除了打广告以外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客户的口碑了。
而对餐厅来说,客户的口碑是一件比广告更重要的事情。有句老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客人的好口碑。
口口相传某家店做的如何如何出色,这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其实是最高的褒奖。就比如说张桐今天去菜市场买的老干妈辣酱一样,这就是完完全全靠口碑做起来的饮食企业。
而且这是一家完全没有打广告,仅仅依靠街头巷尾大家口口相传,最后用这种最落后的方式做到全中国都知名的企业。
而积累一个好的口碑要多久?十年甚至是二十年!
向张桐没穿越前他的父母开的小店,从一开始默默无闻;到后来街里街坊的都开始来吃,并且在周围居民区小有名气;这个过程张桐的父母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才完成。
而张桐自觉的自己的厨艺不赖,但是想要靠口碑把店面做起来的话,至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吧。
但是张桐远远低估了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在这个时代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到天下皆知只不过是一个uc震惊部标题的距离,老张的店火起来的速度比他自己想的快多了。
在王茜走后的中午,张桐十一点正式开门做午餐的营业。而现场已经有六七个人开始排队了。
其中还有几个熟面孔,张桐是认识的。有一位带着带着金丝眼镜的小哥几乎每天下午下班以后都会来他这里吃饭。
当张桐打开玻璃门宣布营业的时候这位金丝眼镜的小哥笑着和张桐打了个招呼:“张老板中午好啊。我特意带了朋友来吃你这里做的菜来了。”
“你好,你好。多谢捧场啊。”今天是星期天,原本冷清的中午也开始有了生意,这是出乎张桐意料的。
“张老板今天做什么啊,我好期待啊。今天没上班,我还特意从桃浦赶过来的。”金丝眼镜的小哥笑着说。小哥看上去是住在桃浦,平时在附近的写字楼上班的那种。
不过从桃浦到这还挺远的啊。张桐笑了笑,这算不算有了忠实的顾客了。为了一口吃的花上几十分钟的车程来这里。
眼镜小哥很捧场而被他带来的几个同伴则是有些好奇的大量了一下张桐店的规模,其中一人说到:“你说的神店就是这家啊。太小了吧。”
“小店才好,现在大店做的可真没什么味道。还记得我们上次去那个什么什么德吃的烤鸭吗?店是够大了,但是味道真心一般。还是小店好啊,苍蝇小馆做的有时候可比大店有味道的多。”同行的一个女伴这样说着,同时还多看了张桐两眼。也许她觉得张桐的姿色也挺不错的。
“小馆是小馆,但是这馆子可不是苍蝇小馆,没看到这小店多干净吗?”眼镜小哥看上去已经是老张的粉丝了:“这店面收拾的比很多大饭店都来的干净的多了。”
经过眼镜小哥的提醒,大家注意到还真是这样。张桐没有让他们评论自己的小店太久直接对他们说道:“今天的主要菜色有两种,啫啫黄鳝煲和啫啫鸡煲,口味可以选辣还是不辣。”张桐指了指自己菜牌上的今日供应。
啫啫煲这种东西在淮海还是比较少见的,其实廣东的煲仔类食物在全国的受欢迎程度都很高。不论是啫啫煲还是煲仔饭,很多人都喜欢吃。
但是这种煲仔类的食物相对来说比较难做,煲仔饭没做好的话底下的锅巴烧糊了就没法吃了,但是没有锅巴又不好吃。
啫啫煲有不少饭店在做,但是大多数都是做个摆设而已。外面店里的啫啫煲大多数都是把食材做熟以后,把砂锅稍微加热一下,然后把铁锅里烧好的菜倒进去而已。
这完全不是啫啫煲的正经做法了,砂煲在里面已经变成了一个摆设有和没有已经没有区别了。
而张桐的啫啫煲则是正经的做饭,用砂煲直接烹制食材。鸡和黄鳝直接下砂煲烹饪,眼镜小哥一共来了五个人,在张桐的提议下点了三份啫啫煲,两份鳝鱼一份鸡。其中一份鳝鱼点的是完全不辣的口味,在来的人中有完全不能吃辣的朋友,而另外四个都很喜欢吃辣。
砂煲直接烹饪生的食材是一件非常讲究手艺的事情,尤其是猛火快攻之下砂煲并不是不粘锅,食材接触砂煲底面过长的时间就很容易粘锅的情况,这样很容易出现糊锅。而一旦糊锅,那么整个啫啫煲也就没有办法吃了。
这也是外面酒店很多都不在用砂煲直接做啫啫煲的原因了。张桐猛火快攻下,用着砂煲直接做啫啫煲的手艺让眼镜小哥和他的朋友站在半开放的厨房外面叹为观止,还有人用手机录像。
“哇!真的是在淮海吃这么正宗的廣东味好难哦!”当三份啫啫煲上桌之后眼镜小哥面有得色,因为这家店是自己发现的,而现在介绍给朋友也一点都不丢面。
大家都做了一件现代人吃饭前比做的一件事,那就是拍照发朋友圈。虽然张桐还不太明白这些人在干嘛,但是大家开心就好。
而原本眼镜小哥他们正常的来吃饭张桐并没有注意什么,但是他们聊的话题却让他听到了一耳朵。
“崇铭岛要拆迁了?而且是整个岛的拆迁?没有搞错吧!”眼镜小哥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的一个朋友,他就是住在崇铭岛的。崇铭岛可以说是淮海的后花园,同时也是全国第三大岛,在长江的出海口。
眼镜小哥的朋友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男人点了点头:“是啊,市政动迁已经开始了。而且动作特别快,补偿房子还是补偿钱都很爽快。那些家里有连片菜地和修了大屋子的农民这一次发了。”
崇铭可以说是淮海市范围内最重要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之一,原本崇铭只能算是乡下。但是如果这个男人说的是真事的话,那么这些人确实要发啊。
尤其是早年间用宅基地修建了大屋的补偿金那可是不少啊。
“这一次的补偿款特别快,而且特别高。我隔壁的那家连房子加地补偿了两千万,外加颂江区五套房子。”三十出头的男人这样说着,在场的几个朋友都一片羡慕。
“乖乖,这是要发啊!”眼镜小哥忍不住这样说着:“但是市政开发到崇铭岛干什么呢?不可能发展崇铭的房地产把,去崇铭还得走一个跨海大桥多远啊。”
“不是开发房地产,我家老头子是在崇铭的乡政府做事的,他跟我说了一些消息。好像国家打算直接在崇铭修一座可以容纳三百万人的城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