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光巴克莱银行在那边的投资都超过了1500万英镑,如果我们一起抽调资金离开,奥地利的经济危机马上就会爆发。”
他们有自傲的本钱,这个年代是大英帝国资本优势最大的时候,即便是距离他们最近的法国人,都无法与之比肩。
杰诺斯扫视了一眼众人说:“不管奥地利人有什么阴谋,只要不妨碍到我们赚钱,我们就可以继续合作下去。
仅凭我们目前手中资料,猜测他们的计划是非常不靠谱的。不管维也纳政府有什么阴谋,他们这次拿出来的项目,确实存在着很多优质资产。
我们只要把这里面的优质资产筛选出来,然后想办法拿到手就行了,剩下的垃圾资产谁爱接手,就让谁去接好了。
如果可能的话,大家还可以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把某些看上去美好的垃圾项目,丢给我们的竞争对手。
在我个人看来,城市安全饮水管网工程就非常的不错,可以吞下来,一旦这个项目完成,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垄断了一座城市自来水供应的利润。”
西蒙非常配合的说:“杰诺斯,你还是那么厉害,一眼就挑中最有效价值的项目。
我们旗下的几家自来水公司,一直都是最稳定的财源,几乎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不过,我觉得只要奥地利人出价够高,承接一部分市政工程项目也可以,顺便我们还可以帮他们发行建设债券,解决项目的资金需求。”
显然,他看中的不是什么市政建设工程,而是发行债券,这才是旱涝保收的买卖。
这些债券又不是他们自己吃下的,而是替维也纳政府在伦敦金融市场上销售,无论最后能不能兑现都和他们没有关系,反正手续费和汇兑费先赚到了。
伯纳特补充道:“我们的铁路公司也不能闲着,现在国内的业务增长几乎已经停滞,发展潜力已经不大了。
不管怎么样也要趁这个机会拿下几条铁路线,把股价再往上推一推,然后再找个下家来接盘。”
显然大家都知道了这里面存在着危机,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赚钱,只要利润足够大,谁在乎维也纳政府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大家不同的意见,实际上也是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同一个财团中,大家的发展方向也不可能都是一样的。
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标,在利益不冲突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到亲密合作。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该分家的还是要分家。说白了,财团只是一个利益集团的结合,一旦大家利益冲突太大,分崩离析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三章、中亚乱局
由于弗朗茨的蝴蝶效应,尽管俄国人在近东战争中损失惨重,可是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在胜利面前,国内危机被压制了下来。
经过了两年时间的修养生息,沙皇政府又开始不安分了。只不过这个时候维也纳体系重建,欧洲大陆上已经没有他们扩张的机会,沙皇政府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亚洲地区。
1856年10月,在俄国人的鼓动下波斯王朝攻占赫拉特,受到刺激的英国人,当即对波斯王朝宣战,英波战争爆发。
赫拉特西临波斯湾、北临里海和亚克萨尔特河、东临印度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战略地位,成为了英俄争霸亚洲大陆的重要一环。
近东战争时期,俄国人就策划过出兵远征印度,逼迫英国人退出战争,而赫拉特就是绕不开的坎。
当时赫拉特政府害怕会得罪英国人,拒绝了俄国人借道的要求,两国关系恶化。
为了拔掉这颗钉子,沙皇政府转而支持波斯王朝,现在更是支持波斯人入侵赫拉特。
受中亚战争爆发的影响,几内亚湾的谈判也出现了转机,为了获得国际舆论支持,英国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
没有英国这个搅屎棍后,后面的谈判就容易的多了。因为入场时间太晚,法国人在当地的利益并不大,巴黎政府没有下大力气争夺,剩下的几个国家则是没有实力争夺。
1856年11月1日,英法奥西美葡荷七国在维也纳签订《几内亚湾条约》,又称:《七国条约》。
条约规定几内亚湾沿海地区以各国实际占领区为分界线,各国殖民据点不得相互攻伐,内陆地区的金矿谁先发现归谁。
表面上来看,谁也没有吃亏,实际上这已经确定奥地利在当地的霸权,拥有人力优势的奥地利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美、西、法三国共同占据利比里亚,奥、英、葡三国共同占据塞拉利昂,奥、葡、法、荷四国共同占据了科特迪瓦,奥、英、荷三国共同占据了加纳,英奥共同占据了多哥,奥地利独占几内亚。
几内亚湾各国势力交叉在了一起,直接让这里成为了世界上最混乱的地区,《七国条约》只是暂时压制住了各国间的矛盾,并不能消除矛盾。
看到各国的势力分布图,弗朗茨都无话可说了,完全是犬牙交错,比如说:多哥地区英国人就只有一个几百人的据点,可他们就是赖着不走。
没有办法,这个年代大英帝国在海上就是这么牛,即便是奥地利在当地占据了优势,也不能把他们驱逐出去。
弗朗茨没有觉得心里不平衡,外交都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明面上不能动英国人的殖民地,难道暗地里还不可以下黑手么?
不要看现在几内亚湾各国势力纵横交错,就以为各国争夺的就非常激烈了,实际上那只是英国发挥了搅屎棍的作用,不想看到奥地利独霸几内亚湾,才搞出这么多的国家牵制奥地利。
要是没有这么多国家的势力在,单凭他们在当地的实力,被挤出几内亚湾的可能性非常大,毕竟他们的优势都在海上,到了陆地上就不行了。
除非是龟缩在殖民据点中不出来,否则一旦外出进行殖民活动,都有可能遭遇危险。这里是非洲大陆,发生点儿意外再正常不过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伦敦政府才拉拢各国共同瓜分几内亚湾。反正都拿到了最大一份好处,弗朗茨自然不会把事情做绝了。
不要看各国在这里的实力不强,可这也代表着大家的脸面,直接将他们驱逐了,奥地利也不用在国际上混了。
……
梅特涅说道:“陛下,英波战争爆发了,俄国人希望我们能够支持他们的行动。”
支持,必须要支持啊!至少要口头上支持,甭管俄国人的有多么不安分,只要他们不在欧洲大陆搞事情,弗朗茨都无所谓。
本来西非谈判就僵持不下,拥有海军优势的英国人,是不可能轻易认输的,结果俄国人一动手,他们马上就让步了。
现在是英国人把印度殖民地落袋为安的关键时刻,俄国人跳动波斯人占领赫拉特,动机还用着怀疑么?
没有了法国人当打手,陆地上可能和俄国人对阵,即便是拥有先手优势,伦敦政府上下也不敢掉以轻心。
弗朗茨想了想说:“沙皇政府要寻英国人的晦气,正好方便我们在海外扩张,他们想要什么样的支持?”
梅特涅淡定的回答道:“除了外交上的支持外,他们还想要获得一笔贷款。”
又是“贷款”,弗朗茨明白为什么历史上德俄同盟会崩盘了。这不是威廉二世政府蠢,实在是他们养不起俄国人了。
不要看当时德二帝国发展的很不错,看上去似乎非常的有钱,实际上作为一个新生帝国,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资金积累。
经济发展的速度再快,也改变不了他们缺钱的事实。金本位时代,竞争对手英国人控制了全世界的大部分黄金,德国政府想要增发货币都必须要小心谨慎。
市场上的经济规模是到了,可惜政府储备金不足,发行的货币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不错了,根本就没有多少钱给俄国人贷款。
为了牵制住英国人,弗朗茨决定认了,想了想说:“外交部和俄国人谈好了,如果贷款数额小可以答应他们,但是必须要有抵押品。”
巨额贷款是不可能的,维也纳政府也不富裕,那怕是贷款限制使用条件,也不行。
盲目增发货币的事情,弗朗茨可不敢蛮干,纵使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也不行,大量货币涌入市场会造成通货膨胀。即便是经济学的不好,这点儿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梅特涅解释道:“陛下,这场战争沙皇政府应该不会亲自上阵,因此他们的资金缺口不会太大。
近东战争的胜利,虽然让沙皇政府中很多人飘了。可也有不少有识之士认清了自身的实力,他们想要推动农奴制改革,并且得到了尼古拉一世的支持。
在战争结束过后,尼古拉一世就准备给所有的士兵自由民身份,结果被贵族们以补偿金不足为借口,联手给顶回去了。
现在改革派和保守派闹的不可开交,沙皇政府短时间内,很难集中精力进行对外扩张。”
弗朗茨关心的问道:“沙皇政府有没有可能,利用战争的机会转移国内的视线,进行农奴制改革?”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梅特涅回答:“陛下,这几乎不可能。沙皇政府现在的财政非常困难,他们筹集不到这么多战争经费。
印度是英国人最重要的殖民地,伦敦政府不可能轻易放弃,这场战争一旦爆发就是旷日持久。
沙皇政府不可能知道这一点,现在他们的做法,无非是给英国人添堵,拖延英国人吞并印度的时间。”
显然沙皇政府也知道英国人的实力,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要是不扯后腿,那还算是敌人么?
发动代理人战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成功了固然大赚,失败了也无所谓,卖队友的事情沙皇政府也是非常有经验的。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四章、长子诞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进入19世纪后,列强对北非市场展开了激烈争夺,国际局势对摩洛哥政府越来越不利。
四五十年代,大量的欧洲廉价商品涌入摩洛哥,冲击到了摩洛哥王国的经济。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摩洛哥政府提高了关税,1852年摩洛哥王国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了20%,企图利用高额的关税来保护本土市场。
显然,这损害欧洲各大列强的利益。1856年12月,英国人逼迫摩洛哥政府签订了《英摩条约》。
通过条约,英国人拿到了治外法权、摩洛哥全境贸易权、关税降低到了商品价格的10%。
潘多拉之盒一旦打开,情况就失去了控制,列强蜂拥而至要取得同样的权利。
自认为获得英国人支持的摩洛哥政府,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各国的要求,引起了各国的强烈不满。
殖民大臣约西普·耶拉契奇提议道:“陛下,摩洛哥政府拒绝了各国的提议,法西两国随时都可以出兵摩洛哥,我们是不是也要采取行动。”
摩洛哥备受各国关注的主要原因就是太肥沃了,不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2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沃土适合发展农业,是非洲主要的农业出口国,并且气候条件还非常的不错。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没有毒虫猛兽护身,摩洛哥王国就成了大家眼中的肥羊。
弗朗茨摇了摇头说:“我们在摩洛哥王国的利益太少了,没有必要参合进去。
最近几年,我们已经拿到了太多的利益,已经引起了欧洲各国的不满,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消化。”
摩洛哥虽然好,却要面临英法西三国的经营,与其在这里空耗时间,不如去开发无主的非洲大陆。
现在奥地利也走上了各国的老路,不断的向非洲派出探险队,为殖民做准备,不少民间殖民团队已经自主的在外面建立殖民据点。
还有一些来自德意志联邦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殖民团队,也挂靠到了新神圣罗马帝国旗下,弗朗茨也是来者不拒。
都是德意志人何必分那么清楚呢?只要大家认可他这个皇帝,那么一切都好商量。
比如说:喀麦隆殖民据点最早就是普鲁士贵族开辟的,结果柏林政府现在对殖民活动“不敢”兴趣。
没有办法,在大殖民时代没有国家的支持,光靠个人的力量在海外殖民是非常危险的,为了对抗英国殖民者,他们就顺理成章的加入了新神圣罗马帝国旗下。
又比如说:汉堡的资本家们在科摩罗群岛建立了据点,忙着内部整合的德意志联邦帝国,顾不上海外殖民,最后还是挂出了新神圣罗马帝国的国旗。
总之,殖民部统计出来的海外殖民据点已经高达四十一个,其中有二十七个是维也纳政府主导建立的,对当地实施了统治。
剩下的殖民据点只是名义上的存在,民间殖民团队实力有限,他们很多时候只是随便圈上一块地,就建立了所谓的据点,或者是随便忽悠一个土著部落签订所谓的保护条约。
按照现在各国通行的标准,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大家都是相互默认的。
就算是发生了殖民地争夺,也大都是先谈判,一般都是给一笔钱买下据点,实在是谈不拢了才使用武力。如果没有获得国家的支持,那么多半会直接被当成海盗剿灭。
这个年代从事国际贸易的资本家,偶尔串客一把海盗也是常有的事情,倒也不算是冤枉。
相比英法这样的殖民大国,奥地利只能算是小儿科,那怕是葡萄牙、荷兰这些小国,海外的殖民据点那也是三位数起步。
很多不能说是殖民据点,用商贸落脚点更加适合,这些据点上多则千余人,少则人都没有。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民间殖民团队放弃这些据点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有人肯出钱也可以买下来。
如果全靠官方推动殖民活动,派出官僚管理殖民据点,财大气粗的英国人会成为第一个破产的殖民帝国,谁让他们控制的地盘太大,殖民据点太多了呢?
弗朗茨自然要学习大家的成功经验了,顺便把国内的野心家引向海外,欧洲大陆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说法,但是不排除有些人脑子抽风。
国内即便是有上升空间,弗朗茨也不可能允许他们搞独立王国,海外殖民地就不一样了,可以随便去浪。
只要有能耐,谁要是有能力打下一个王国,弗朗茨也认了。不就是王位么,新神圣罗马帝国中已经有好几个了,不在乎增加一个。
他才不怕有人在海外闹独立,在欧洲文化体系下想要称孤道寡,首先要看的不是拳头而是血统,没有血统就没有法统,就连牛逼哄哄的拿破仑都为此而头疼。
即便是现在,拿破仑三世的皇位合法性都受到了外界非议,表面上稳定的法国政权,实际上统治基础非常的脆弱。
不管在海外发展的如何牛逼,没有他这个皇帝的册封,政权就不可能稳固。
弗朗茨可不认为,在可以做国王的情况下,会有几个人愿意跑去做总统。就算是真的有,他的手下还想成为贵族呢?
……
傍晚,美泉宫灯火通明,哈布斯堡家族在维也纳的重要成员都聚集在了一起,奥地利的大贵族们也齐齐赶来,等待着小生命的降临。
焦急的等待中,素来稳重的弗朗茨也徘徊了起来,额头上的汗也不自觉的冒了出来,现在的维也纳可是冬天。
“弗朗茨回去好好坐着,不要在我面前乱晃,搞的我心神不宁。”
敢这么训斥弗朗茨大帝的,维也纳宫廷一共有四个人,显然这不可能是已经退位隐居的斐迪南一世夫妇,结果就昭然若是了。
“好的,母亲!”
弗朗茨随意回答道,说完忐忑不安的回到了座位上。
“皇后要生了!”
医生的声音传来,众人一起涌入了产房中。这是规矩,为了保证王子血统合法性,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监督直接关系到了,下一代的血统合法性。如果没有见证者,那么合法性就要受到质疑。
毕竟这个年代医学技术条件有限,不少贵族因为各种原因丧失了生育能力,或者是好不容易出现一个继承人却是死婴。
为了保住家族传承,李代桃僵从外界借种的事情,欧洲贵族可是没少干过。
只不过这种操作,很少有成功的,没有办法证明血统的,都直接丧失了继承权。
贵族的下一代都要受到监督,皇帝的下一代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是王子的话,那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人,想要糊弄过关是不可能的。
在大家的期待下,“哇、哇、哇……”的声音响起,来不及确定男女,弗朗茨就冲了出去。
可惜刚迈出第一步,就被卡尔大公一把拽了回来,严肃的说:“不要去添乱”!
反应过来的弗朗茨,立即停止了脚步,这个时候还真不需要他去帮忙。
“是一名健康的王子!”
医生的声音响起,众人皆露出喜色,这意味着哈布斯堡王朝的下一代出现了。
然后众人依次上前确认是带把的,事情才算完成。这个时候已经有奶妈上前喂奶了,至于弗朗茨继续旁观打酱油。
接受了众人的恭喜,打发了监督团过后,又问候了受苦的皇后,弗朗茨才有机会接触小不点儿。
遗憾的是被嫌弃毛手毛脚的他,被两位女主人一致决定,剥夺了抱孩子的权利。不光是他,父亲卡尔大公同样遭到了嫌弃。
没有办法这是长子,大家都非常的小心。小皇子大部分时间都是有丰富经验的奶妈抱着,苏菲皇太后抱了一次,都紧张万分,生恐伤害到了小家伙。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五章、腓特烈号
长子的诞生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整个维也纳宫廷都充斥着欢声笑语,诉说着新生的喜悦。
欧洲取名字非常的随意,随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据弗朗茨所知还有人祖孙十几代,连续使用一个名字的。
真的不知道他们平常怎么相处,父子同名还好说,可以用老、小来区分,如果遇到了五代同堂,这个称呼岂不是直接让人崩溃?
考虑到这种可怕的后果,弗朗茨决定还是慎重一点儿的好。不吉利名字的先排除了,历史上自杀的、被杀的两个倒霉蛋名字,最先被淘汰出局。
家庭会议上,弗朗茨问道:“你们觉得小家伙叫凯撒好,还是叫彼得好,又或者是叫腓特烈、利奥波德,当然别的名字也可以提?”
苏菲皇太后率先说道:“我觉得不如叫鲁道夫,免得贵族中重名太多了。”
弗朗茨终于明白了,历史上鲁道夫这个名字的由来了,感情是这位定下来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面对早熟的弗朗茨,苏菲皇太后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了。
在孩子的取名权上,还是他本人更加有发言权,现在拿出来商议,那是弗朗茨自己也迷茫了,不确定长子叫什么好。
卡尔大公提议道:“我觉得还是叫卡尔的好,我是老卡尔,他就是小卡尔了,这个名字听起来多亲切啊!”
这个憋足的理由,直接让弗朗茨无视了,他还是不习惯这种重名的,就算是要重名也不能和自家人重名。
海伦皇后提议道:“要不叫弗朗茨好了,这样称呼起来方便。”
弗朗茨翻了翻白眼,怎么感觉这是在找茬呢?看了看她那慎重的表情,弗朗茨确定这不是在找麻烦。
宫廷中有发言权的四个人,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弗朗茨决定无视他们的意见了。
“那么就叫彼得好了!”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刚刚确定儿子的名字,就遭到了大家的集体质问。看着怒气冲天的三个人,弗朗茨觉得如果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有很大可能今天要吃不了兜着走。
“你们的意见都不一样,为了家庭和睦,干脆都排除好了!”
苏菲皇太后严肃的说法:“很好,那么彼得也排除吧,这么做才公平!”
这个提议得到了卡尔大公和“海伦皇后的支持,三比一的情况下“彼得”也落选了。
弗朗茨无所谓的说:“好吧,剩下的备选名字我们投票吧,支持率高就是小家伙的名字!”
弗朗茨自认为还是有节操的,没有给儿子整出一个奇葩名字出来。毕竟是皇储,也是要面子的。
欧洲很多人名一长串,不要觉得奇怪,很有可能是家长们争执不休,最后就把所有人提出的名字全部加了上去。
一个名字就是一支男球队,只能算是小儿科的,还有直接复制一支足球队的。
至于未来怎么称呼?遇到了坑货父母,说这些不都是白搭么?
“那就投票吧!”
……
众人纷纷同意民主表决,最终还是“腓特烈”以两票胜出了,弗朗茨猜测可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大帝比较多。
……
海军大臣菲尔科斯兴奋的说:“陛下,我们第一艘铁甲舰建造完成了,就等着你给它命名了。”
不得不说,这艘铁甲舰来的真是时候,赶在皇储诞生的当口。不用说弗朗茨也知道,这是刻意安排的。
巧合,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多巧合?
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维也纳政府还会收到一连串的喜讯,并且这些喜讯恰好会赶在皇子出生的同一天。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东方都可以搞祥瑞,西方世界又怎么能够免俗呢?大家都是官僚,谁也不会比谁差多少。
弗朗茨淡定的说:“就叫腓特烈号吧!”
1...107108109110111...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