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至于他父亲就更不用说了,撒丁王国的一名资本家,平常根本就不参加具体活动,只是替烧炭党提供活动经费。
为了做生意方便,就在党内挂了一个名。
悲剧的是这个荣誉性的职位,高了那么一点点,在几名大佬跑路过后,他父亲这个挂名高层,也被调查组给抓了。
“伯爵阁下,我真的不知道。你是清楚的,我父亲根本就不是党内高层,从来都不参与党内事务。”
加富尔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一点。如果是平常时期,他肯定会死保凯儿德父亲,这也是他的金主。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局势完全失控。他就是想要救人,也是有心无力。
无论如何,这次刺杀案的主谋必须要找出来,不然没有办法向国际社会交代。
要是迟迟不能破案,那么法军占领撒丁王国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既定事实。
现在英国人还利用各国牵制法国人,并没有让他们占领整个撒丁王国。如果能够及时找出凶手,还可以利用国际压力逼迫法国人撤军,当然割地赔款是少不了的。
加富尔解释道:“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各国代表的立场各不相同,我们已经被剥夺了话语权。
奥地利人这次的目标就是找到幕后黑手,如果有一个可以令他们接受的答案,再赔礼道歉,那么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麻烦的是法国人,他们想要利用这次刺杀案吞并撒丁王国,更可怕的是维也纳政府已经默认了他们的做法。
俄国人鞭长莫及,只要维也纳政府不反对,沙皇政府也不会支持我们,据说尼古拉一世对这次刺杀案也非常的愤怒。
好在,目前英国人还在支持我们,只要找到了幕后黑手,事情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凯儿德不是傻子,他已经听出来了加富尔的言外之意。如果找不到幕后黑手,就要寻人顶缸了。
并且这个黑锅还不好背,不光是要上断头台,还要获得调查团的认可。
能够背得起锅的人又都跑路了,剩下的这些人都不够资格,就算是想背锅都不够格。
“这么说,我父亲暂时没有危险?”凯儿德问道
加富尔点了点头说:“你现在想办法筹集一笔钱,打点一下调查组,给他们说明情况。
谁都知道真正的主谋已经跑路了,只要喂饱了他们,你父亲就不会有事。”
说这话的时候,加富尔自己都不信。其他国家代表都好说,事不关己只要有钱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法奥两国代表敢放水么?万一真的找不到幕后黑手,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整个烧炭党都是黑手。
有杀错莫放过,只要把嫌疑犯都咔擦掉,真凶是谁也就不重要了。
为了两件阴谋刺君案,杀掉几百名可能是凶手的嫌疑犯,完全就不值得一提。
不要指望有人会替他们出头,没有哪个君主制国家,会在这个问题上投反对票。
凯儿德勉强的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个时候加富尔已经说不上话了。知道加富尔首相被撤职后,他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现在能够寻找到一个办法,也算是不错了。
想救出父亲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这个罪名太大,一家老小都跑不掉。
刺君案只要牵扯了进去,不要说他这个爆发户家族,就算是老牌贵族一样要完蛋。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五十九章、加特林
1859年英国人占领了昆士兰,整个澳大利亚都落入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中。
眼睁睁的看着英国人占领黄金海岸,弗朗茨只能望洋兴叹。对奥地利来说,澳洲实在是太远了,根本就没有争夺的能力。
全世界有实力和英国人争夺澳洲的,就只有法国人,显然拿破仑三世对流放大陆没有兴趣。
法国人也没有闲着,不断的加紧对撒丁王国的渗透,和法国接壤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法军控制住了。
维和部队数量有限,各国承诺的部队并没有及时兑现,仅仅只是控制住了都灵地区。
对于法国人的渗透,除了英国人带着一帮小弟在呼吁外,鞭长莫及的俄国人做起了吃瓜群众,奥地利人忙着抓凶手,对法军的行动不闻不问。
伦敦政府气的火冒三丈,可惜还要忙着镇压印度叛乱,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干涉。
法国政府亲英不假,那是建立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撒丁王国可是一块肥肉,并且还没有多少风险。
在欧洲大陆扩张地盘的机会太难得了,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拿破仑三世有生之年都不一定可以再遇到。
至于得罪英国人的问题,英法百年世仇又不是说笑的,还怕再添上一笔么?
现在他们只是在蚕食,没有一口吞下撒丁王国,就算是给英国人留面子了。
欧洲扩张的同时,法国人还加紧了在非洲大陆上的扩张,比如说入侵摩洛哥、阿尔吉尼亚、突尼斯等地区。
1859年底,不甘心没落的西班牙出兵五万入侵摩洛哥,攻占土安逼近了丹吉尔,在英国人的调停下两国签订了《得土安条约》。
相比之下,这一年奥地利就表现的相当安分,当然殖民地还是扩张了一些,不过都是正常推进,没有搞大的军事行动。
最大的动作,大概是疯狂向美洲各国输送移民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年内弗朗茨就举行了三次国葬,其中两次都是最高规格的。
先是拉德斯基元帅去世,紧接着梅特涅又挂了,然后朱利叶斯元帅跟着去见了上帝。
拉德斯基元帅还好说,德高望重,为他举行国葬没有人反对。
梅特涅因为1848年维也纳叛乱,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污点,加上执政这么多年得罪了不少人。
他活着的时候,这些人还不敢闹腾,死了过后,很多人都跳了出来。找出了一堆理由,认为他配不上最高规格的国葬。
毫无疑问,这点儿小风波影响不到弗朗茨的决议,强势压下了反对的声音。
无论政府怎么宣传,朱利叶斯元帅屠夫的名声都洗刷不掉,镇压叛乱的时候对乱党斩尽杀绝,得罪的人更多。
发布国葬的消息过后,还出现了游行抗议。毫无疑问,这些人搞错了概念,最后被丢进了监狱中反省。
给朱利叶斯元帅高规格待遇,这是弗朗茨做给大家看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只要是替他办事,就算是搞的声名狼藉,他这个皇帝一样会护着他们。
在这种背景下,跳出来搞事情的蠢货,自然要倒霉了。
非法串联、聚众闹事、破坏公共秩序、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这一系列的罪名加起来,足够到监狱中反省十几年了。这和无期差不多,目前的条件百分九十以上的人,都在监狱中活不过十年。
跟着凑热闹的人,也要被批评教育,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判刑。
收受他人金钱、财物接受雇佣参加游行活动的人,都要面临着高额的罚款,和一年以上的监狱生涯。
没错,游行也是有利益交易的。很多游行活动,因为吸引不到足够的人参与,组织者们就会雇佣普通人参加。
对于这种行为,弗朗茨是严厉打击的。
直接在法律上做出了明文规定,处以非法获利的一千倍的罚金,视情节轻重处于一年以上劳动改造。
出钱的雇人的组织或者是个人,在这个基础上乘以十。
为了打击财团操纵政治,弗朗茨也是操碎了心,针对性的法律是时常添加。
现在是严打时期,对情节不严重的罪犯,基本上都会被流放。而三年以上的重犯,全部都要进入了修路大军中服刑。
严打时期,处罚就是这么重。赶上了只能算你倒霉,谁让你要在这个时候搞事情?
宪法虽然还没有出炉,不过大家已经知道,拥有任何犯罪记录的组织和人,都被剥夺了参政权。
在打击敌人的时候,弗朗茨可是一点儿都不手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如果不建立严格的秩序,弗朗茨非常怀疑奥地利能不能经得起冲击。
……
侍女珍妮柔声说道:“陛下,兵工厂又送来了一挺机枪样品,请你过目。”
弗朗茨淡定的说:“好,安排一下明天试枪。”
机枪早就出现了,1851年比利时工程师加特林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挺机枪,可惜这挺机枪的实战价值太低。
加特林机枪的问世,立即引起了弗朗茨的关注,下令兵工厂进行研发、改进。
前前后后,已经更新换代了四五代。设计师们脑洞大开,搞出来了三十多款造型各异的机枪。
然而,这么多款机枪,就没有一款能够令弗朗茨满意。不是他要求高,实在是这些枪太坑了。
移动起来就卡壳的机枪,怎么用?一点五吨重的机枪,谁拿得动?造价高达数万神盾的机枪,谁用的起?
总之,弗朗茨想象中的物美价廉,一条都达不到。这些机枪用来守据点都勉强,因为转角不够,只能固定一个方向打。
新技术研发就是如此,连参照物都没有,全靠摸索着前进。弗朗茨想要的马克沁机枪,目前连影子都看不到。
加特林机枪到是改造的差不多了,在非洲殖民地实战测试,勉强达到了实战要求。
没有在军队中列装,主要原因是各国陆军都没有装备机枪,现在又是和平年代不赶时间。
弗朗茨还想等等看,有没有性能更好的机枪出现。要知道现在最轻的机枪,也有好几百斤,要用车拉着走。
军队换装成本是非常高的,很多国家武器装备落后,不是政府官僚们不知道,而是根本就换不起。
这个年代,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刚刚换装的新式武器,过上几年落后了。
如果运气不好,没准刚刚换装完成,更先进的装备又出来了。
又该怎么办?
不换装就落后了,再次换装,财政又受不了。
况且,就算是换装,谁又能够保证不会再出现更先进的武器呢?
这种情况下,就要考验大家的判断力了。
神圣罗马帝国 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战略
时光匆匆而过,一晃就进入了1860年。开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尼古拉一世去见上帝了。
要是发生在欧洲其它国家,这也是小问题,不就是换一个皇帝嘛,日子照常过。
发生在沙皇俄国就不一样了,换了沙皇,也意味着俄国人的外交政策即将发生改变。
作为欧陆霸主,沙皇政府的外交政策变化,肯定会影响到国际局势,维也纳政府必须要做好应对措施。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分析道:“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亚历山大二世的性格没有尼古拉大帝那么强势,他更加擅长妥协艺术。
亚历山大二世的政治立场和尼古拉大帝不一样,他主张进行更加彻底的社会改革,反对盲目对外扩张。
外交部判断,亚历山大二世可能会和英国人妥协,停止支持印度叛乱分子,缓和同英国人的关系。
没有俄国人的支持,印度人是挡不住英国人的,要不了多久这次叛乱就会被镇压下去。
最多再过两年时间,英国人就可以从印度抽身。到时候英国人的战略重心是回到欧洲大陆,还是发起新一轮的殖民扩张,目前还不确定。
在这种背景下,法国人应该会加快在撒丁王国的行动。
巴黎政府已经成功的说服了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从撒丁王国撤军。按照约定,在抓捕凶手过后,我们也要从撒丁王国抽身。
只要法俄两国达成协议,俄国人撤回在撒丁王国的军队,英国人就独木难支了,剩下的欧洲各国都没有和法国为敌的底气。
要说服俄国人不难。亚历山大二世要进行社会改革,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资金。法国人只要肯提供一笔贷款,沙皇政府就会卖掉撒丁王国。”
财政大臣卡尔摇了摇头说:“伦敦政府不会罢手的,给撒丁王国提供贷款,虽然是前几届政府干的,可英国政府毕竟为贷款提供了担保。
英国国会不可能承担这笔债务,资本家们更加不可能放弃这笔贷款,更何况贷款背后还有庞大的利益。
现在撒丁王国可是他们的工商业产品倾销地,每年都有数百万英镑的出口贸易额,他们也舍不得放手。
一旦法国人占领了撒丁王国,他们的特权全部都没有了,贷款也变成了烂账。
现在英国人已经丢掉了半个撒丁王国的市场,差不多都要到他们忍受的极限了。
除非法国人利用英国人无暇顾及撒丁王国的机会,快刀斩乱麻,造成占领撒丁王国的既定事实。
可惜巴黎政府下不了这个决心,他们担心直接占领撒丁王国,引起大家的忌惮,甚至是引发反法战争。”
这是后遗症了,拿破仑给法国人留下了辉煌的时代,同样也让法国人站在了聚光灯底下,他们在欧洲大陆上的任何行动,都被大家用放大镜看。
拿破仑三世无法准确判断各国的真实立场,选择了求稳。蚕食撒丁王国,表面上是减轻了各国的忌惮之心,实际上没什么卵用。
无论是否吞并撒丁王国,各国对他们的忌惮都不减分毫。没有采取行动,主要还是因为利益。
利益不够,没有大国牵头,小国怎么可能做出头鸟呢?
当然,这只是旁观者清。如果弗朗茨站在了拿破仑三世的立场上,他同样会选择求稳,甚至比他还会更稳。
意大利地区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进的,就算是要在欧洲大陆上扩张,把边界线推到莱茵河边,也比往意大利发展更有发展潜力。
稳住基本盘就死磕北非,凭借的法国的国力,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纳入本土,完全不是问题。
非洲大陆的重要性,拿破仑三世已经看出来了。继位过后,就加紧了扩张步伐。如果不是撒丁王国分散了他们的精力,估计现在非洲殖民面积最大的也不是奥地利。
费利克斯首相提出了不同意见:“法国人的选择没有错,按照现在的蚕食速度,就算是英国人抽身回到欧洲,法国人也可以吃掉半个撒丁王国。
剩下的地盘就算是被保下来了,早晚也是他们的盘中餐。慢慢的英国人就会发现,死保撒丁王国实际上是得不偿失。
至于他们受到的损失,完全可以在别的地方弥补回来。只要俄奥法三国的平衡没有打破,英国人的欧洲大陆政策就实现了,没有必要计较小小的撒丁王国。
只是法国人野心勃勃,一旦占领了撒丁王国,恐怕他们还会图谋意大利其它地区,到时候我们的麻烦会不小。”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说出了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消息:“或许我们可以法国人做一笔大交易,把意大利地区让给他们!”
众人脸色大变,法兰西+意大利这完全就是一个巨无霸。
财政大臣卡尔反对道:“不行,付出整个意大利地区,确实可以换取法国人默认我们统一德意志地区,可是还有英国人、俄国人。
普鲁士王国的实力不弱,勉强统一起来的德意志联邦帝国也有不小的实力,我们很难做到速战速决。
除非再拉拢英俄之间的一家,不然一个操作不好,就是法奥联手挑战整个欧洲大陆,我们没有多少胜算。”
这个提议确实非常有诱惑力,可惜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弗朗茨不是担心法奥联手挑战欧洲大陆会失败,现在俄国人外强中干不在状态,没有毛熊这个主力,这个胜算并不低。
问题是,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法国民众或许愿意做这一笔交易,可是爱抽风的拿破仑三世就不一定了。
万一被坑了,那么少不了要灰头土脸,搞不好还要吐出去不少利益,除非……
不能再想下去了,弗朗茨立即打住了幻想。国际局势又不听他指挥,拿破仑三世的野心才刚刚点燃,还没有到那一步。
“今天的内容按最高机密存档,大家埋在心里就可以了。
国际局势千变万化,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
统一德意志地区依然是我们最核心的战略,但是如何统一德意志地区,什么时候统一德意志地区,都必须要谨慎。
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来讨论,今天无法做到的事情,或许明天机会就来了。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发展,盲目打破国际局势,不符合我们的利益。对比欧洲各国,我们拥有很大的优势。
人口、领土、资源,这三个核心要素,除了俄国人外,欧洲大陆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和我们比。
拖的时间越长,这些优势转化成的综合国力就越强。现在法国人的实力和我们相差不远,十年过后双方的差距就会被彻底拉开。
到时候再谈这个问题,想必会更加容易。拿破仑三世可不会看着被我们甩开,他们想要追上来,必须要对外扩张。”
这个年代消息传递不便,奥地利的经济发展数据,也没有对外公开,各国都还没有注意到人口、领土带来的发展优势。
不过,这也无法长期进行保密。随着大家交流的日益频繁,肯定会注意到奥地利的变化。
到时候,拿破仑三世肯定会做不住。这个年代还没有被打断脊梁的法国人,可不会容忍被人超越,逐渐没落下去。
要么打一仗,遏制奥地利的发展;要么对外扩张,增加实力。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还有一个人口、领土、资源更多的毛熊在,这都是法国人欧陆霸权上的敌人。
靠武力打过去,显然是做不到的。俄奥同盟还没有散伙,军事行动看不到任何胜算。
就算是拿破仑三世不想对外扩张,狂热的民族主义也会把他们逼上战场。不是对外,就是对内。
到时候,法国政府的选择余地就不大了。引诱一下,双方达成交易的可能性非常大。
财政大臣卡尔提醒道:“陛下,法国人做大对我们的威胁非常大。到时候,我们就算是统一了德意志地区,也被夹在了法俄中央,战略上非常的被动。”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解释道:“恰恰相反,当俄法奥三足鼎立瓜分欧洲大陆成型后,我们反而非常的安全。
只要英国人没有放弃欧陆平衡政策,我们就不用担心被孤立。兼并了意大利地区的法兰西,可不是现在的法兰西。
同样,吞并北欧的俄罗斯帝国,也不是现在的俄罗斯帝国。
三个庞大的帝国并立,实际上反而是最稳定的,除非某一个家出现了问题,打破了这种平衡,才会爆发战争。
只要保证不是我们自身先出了问题,那么危险依旧在可控范围之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国中我们是稳定的。
俄国人还在改革中,成败难以预料。如果改革失败的话,俄罗斯帝国没准在未来某一天就会崩溃。
拿破仑三世得位不正,国内很多人不服他的统治。要是吞并了意大利地区,这种危机还会加剧。”
不得不承认,韦森贝格的战略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太激进了一点儿。
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内阁也不可能全部都是稳健派,弗朗茨也是有野心的。
韦森贝格年龄不过35岁,能够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除了梅特涅的强力推荐外,就是超人一等的战略眼光。这也是担任外交大臣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费利克斯首相问道:“既然吞并意大利地区隐患那么大,又怎么能够保证拿破仑三世会上当呢?”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解释道:“首相阁下,拿破仑三世从吞并撒丁王国开始,就已经上当了。
奥撒战争中,支持撒丁政府的资本家、贵族都损失惨重,撒丁政府的统治基础早就被动摇了。
后面又背上了巨额的债务,现在法国人采取的是政治拉拢为主,军事威胁为辅。
拿破仑家族在意大利地区的影响力不弱,很多意大利人还以拿破仑为荣,我有理由相信撒丁王国的地方实力派会投靠法国人。
有这些人的配合,法国人在当地的统治很快就可以建立起来。
不过,平静只是暂时的。法国人不可能拉拢所有人,肯定还要打压一部分当权者,培植亲信掌权。
这些人不会甘心失败,迫于法国人的武力威胁,短期内他们不敢做什么。
我们只需要撒丁王国短期内的平静,这种平静可以给拿破仑三世制造一种天命所归的错觉。
我们还可以控制一些媒体,给他唱赞歌,加深他这种意识。
一旦拿破仑三世认为意大利人会拥护他的统治,那么兼并意大利地区的野心就压制不住了。
可是意大利民族主义已经觉醒,一旦法军减少或者是撤离,这些不甘心政治斗争失败的家伙,肯定会跳出来。
比如说:鼓动爱国青年起来反抗法国人的统治,资助革命党人等等。
叛乱也是会传染的,意大利地区乱了,法国内部也不会安稳。没有数十年时间的修养生息,法国人消化不了意大利地区。
如果操作的好,法兰西帝国自己就会崩溃。
当然如果要做到这一点,还要进一步刺激法国人的野心,只有让他们吞并更多的土地,才会被撑死。”
弗朗茨心中一喜,维也纳政府终于有战略眼光高的野心家啦!尽管这些操作,还是有些理想化。
不过生活本来就很扯淡,如果想都不敢想,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