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其他国家的殖民地能不要守住,儒尼奥尔不知道,反正西班牙肯定守不住摩洛哥。
都不需要维也纳政府出兵,周边的贵族领主们聚拢起来一凑,就能够拉出几万人来。
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要太多。毕竟,神圣罗马帝国在非洲的地盘,都是这样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除了刚开始殖民的时候是维也纳政府派兵打的,后面的战斗,基本上都是下面人自发组织的。
“打”,说起来简单,真要是做了,那就要人命了。反法战争、菲律宾战争、以及现在古巴平乱战争,哪一场战争没有让西班牙吐血三升?
既然未来注定保不住,那还不如趁机卖上一个好价钱,先保住最富庶的殖民地再说。
至少西班牙政府可以肯定,神圣罗马帝国不会窥伺古巴岛,更不会打菲律宾群岛的主意。
根据以往的经验,只要不涉及核心利益,维也纳政府从来都是要脸的,不会向小弟的势力范围伸手。
“侯爵阁下,贵国不缺殖民地,我们自然知道。不瞒你说,这次出售摩洛哥我们也是被逼无奈。
连续的战争,西班牙王国已经耗尽了元气。现在不得不忍痛割肉,出售摩洛哥以筹集资金弥补财政困境。
考虑到我们同贵国之间的传统友谊,所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贵国。如果能够达成这笔交易,相信对我们两国来说都是双赢。”
韦森贝格点了点头,不过依旧不为所动。意思他是听明白了。
无非是神圣罗马帝国不要,摩洛哥就要卖给英国人了,反正西班牙现在是无力参与非洲纷争,也不打算去凑哪个热闹了。
国与国之间,从来都是利益优先。别看英西两国现在因为古巴问题闹得很僵,只要西班牙做出妥协,马上又可以变得睦邻友好。
“阁下的意思,我明白了。贵国出售摩洛哥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筹款。
如果能够通过别的办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那么是否要出售摩洛哥地区并不重要。
其实贵国缺乏资金的问题,我们还是可以帮忙的。神圣罗马帝国有最先进的金融体系,只要贵国的资金缺口不是太大,我们都能够帮忙解决。”
虽然不支持独霸非洲的战略,但是韦森贝格也不反对扩大帝国的疆域。如果摩洛哥风平浪静,他自然乐意掏一笔钱买下来。
反正都是殖民地,只要出价足够高,就不能算趁火打劫。毕竟,领土交易在欧洲世界,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可惜摩洛哥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指不定什么时候又会爆发战争。再花这笔钱,就显得冤枉了。
至于西班牙政府会不会把摩洛哥卖给别人,至始至终韦森贝格都没当成一回事。
英国人又不是傻子,花巨资买下名义上的主权,就为了和神圣罗马帝国增加边界线?
想想就知道不可能。现在拿下摩洛哥地区,对英国政府来说,已经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南非的好望角,东非的英属埃塞尔比亚,都是现成的例子。为了维护地方稳定,英国政府不得不驻扎重兵。
虽说两国政府在克制,尽可能的压制冲突,可是免不了下面总有人头脑发热。
尤其神圣罗马帝国成为了新的霸主后,周边的贵族领主们就不安分了。真刀真枪的干虽然没有发生,但是策划土著叛乱却是时有发生。
要知道当年奥地利时期,还有一支当地的土著殖民军,到了现在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据说是因为殖民政府开得军饷太低,这些人当了逃兵,流窜到了埃塞俄比亚地区。
具体是怎么回事,因为一场大火烧毁了档案。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十几万殖民军拖家带口,在英属埃塞尔比亚占地为王。
没有办法,当时英国人对埃塞俄比亚只是名义上的统治。仅仅几千龙虾兵,要管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怎么努力也顾不过来。
何况迁移的又是土著,最初没有引起重视,后面反应过来的时候迟钝了一点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没得说,反应过来了那就打吧!列强嘛,总是喜欢用拳头讲道理。
很遗憾,龙虾兵虽然能够击败这帮不速之客,却没有办法将这些家伙消灭掉。
为了解决这些麻烦,英国政府是多次增兵,怎奈敌人是越打越多。非洲土著长得差不多,打着打着不小心就扩大化了。
权衡利弊过后,英国人发现丛林自己打下来了也没用,人太少、土地太多根本就管理不过来。
更令英国人揪心的是,在一系列的平乱战争中,自家的领地居然缩水了一圈。不知不觉中,原来设置的界碑位置已经发生了挪动。
最后还是伦敦政府出面和维也纳政府沟通,才解决了问题。维也纳政府虽然保证不在向英国人的地盘扩张,但是已经占领的土地,那就没办法退回去了。
吃了一次亏过后,英国政府只能硬着头皮增兵。为了避免界碑再一次自己跑路,边界只能驻军守着。
受此增兵的影响,殖民地军费开销大增,以至于到现在英属非洲都是赔钱货。
为了战略需要,英国政府咬牙也就忍了。要是再花重金买下摩洛哥地区,那就真是脑袋有坑了。
没有竞争对手,摩洛哥地区又跑不掉,韦森贝格自然不着急。眼下维也纳政府还忙着呢,等闲下来了再动手不迟。
反正西班牙政府足够穷,还不起债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总是需要拿出东西抵债的。
相比能够创造大量财富的古巴和菲律宾,仅仅只是名义上所有的摩洛哥地区,显然更加容易被舍弃。
“侯爵阁下,真是太感谢了。不瞒你说,为了筹集资金,我们真的是想尽了办法。
日本人不甘心失败,在菲律宾群岛上扶持了叛军,菲律宾战役还在延续;英国人又策划了古巴独立运动,到处都需要钱。
西班牙的家底有限,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资金,目前我们还有七千万神盾的经费缺口。
……”
尽管不知道韦森贝格在算计什么,但是能够拿到贷款,儒尼奥尔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哭穷卖惨,以博取同情。反正除了殖民地之外,西班牙也没有什么值得令人窥伺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维也纳政府在这方面相当有节操。虽然同样存在政治附加条件,但是他们不放高利贷。
“七千万神盾”,听到这个数字过后,韦森贝格眉头微微一皱。
别看维也纳政府放出去的贷款高达十几亿神盾,但那都是分批进行的。除了俄国人之外,还没有谁一次性从这里借走那么多钱。
尤其是借给还款能力明显有问题的西班牙,那就更需要权衡利弊了。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业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每一笔巨额贷款,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敲定的。除了政治利益交换外,还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和细节谈判。
商业贷款和纯粹的政策性贷款是不一样的。
纯粹的政策性贷款由政府完全兜底,银行只是代为放款,完全不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商业贷款就不一样了,纵使有政府提供担保,那也仅限于本金部分。
具体收益和风险如何,还是要商业银行自己派人去做评估。理论上来说,只要银行认为风险大于收益,这笔贷款就告吹了。
从这方面来看,即便是同意维也纳政府发放这笔贷款,西班牙政府最后能不能拿到贷款,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当然,事情也不是不能商量。资本逐利,只要收益足够高,风险也就不再是问题。
没能得到维也纳政府的全力支持,还要去和银行家们讨价还价,儒尼奥尔自然是非常的失望。
根据以往和银行家们打交道的经验,儒尼奥尔知道这次不出血是不行了。想起西班牙目前的财政状况,儒尼奥尔整个人都不好了。
“借钱难,还钱更难!”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笔贷款到手后,西班牙王国就要超越美利坚联盟国,成为仅次于美利坚合众国的世界第三大债务国。
排在他们前面的自然是俄国人。这年头能欠下巨额债务也是一种本事,除了沙皇政府舍吾其谁?
虽然维也纳政府身上同样也背着巨额债务,但神圣罗马帝国仍然是债权国。
如同一家企业,欠了上游原材料商的货款,同时还有下游经销商们的应收账款没有收上来。
货款要计入成本,应收账款要计入利润。利润超过成本就是盈利,反之就是亏损。
维也纳政府虽然欠别人的钱多,但是架不住欠他们钱的人更多。综合计算下来,仍然是债权大于债务。
看看隔壁沙皇政府的债务就知道了,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借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帮小弟也是应收账款大户。
没有办法,银行也是需要评估风险的。
像已经宣布破产的欧洲各国,根本就没有哪家商业银行敢借钱给他们,有人担保都不行。
讨债也是需要时间的,近乎百分百的违约率,搁谁身上也不愿意干啊!
最后只能采取折中方案,银行借钱给维也纳政府,维也纳政府再借钱给他们。
以至于不断减持债务的维也纳政府,自身的债务不仅没减少,反而还增加了许多。
原本儒尼奥尔也是想获取这种特殊贷款的。毕竟,由维也纳政府接过了风险,银行给出的贷款利息通常都会很低。
很遗憾,这样好事想想就行了。没有拿出足够的利益进行交换,维也纳政府怎么可能充当这个冤大头?
何况,西班牙又不是拿不出抵押品。对比那帮一穷二白的小弟,西班牙政府还是相对富裕的。
无论是发钞权,还是殖民地,又或者是关税,甚至是领土,都是可以拿出来抵押的。
维也纳政府不感兴趣,不等于就没人感兴趣了。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些都是优质资产。只要卖给合适的客户,那都是能够收获满满的。
“榨油”这种事,还是适合专业人士。在这方面银行家们绝对是最专业的,没有之一。
至于违约风险,想发财哪有不担风险的?只要维也纳政府肯担保,风险就在可控范围之内。
……
“查清楚了没有?”
儒尼奥尔问道。
尽管和维也纳政府就借款问题初步达成一致,但他还是没有放弃犹太资本那一条线。
“钱”这东西永远不嫌多。如果可能的话,儒尼奥尔还是想要尽可能多的获取贷款。
毕竟,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到最后时刻,谁也不能确定最终的开销是多少。
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陆军部是不可能提出招募“法兰西雇佣兵”作战的。军方都对自家的兵没有信心,儒尼奥尔就更没信心了。
看看菲律宾战争就知道了。西班牙最精锐的部队,还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居然连一群日本土著都搞不定。
尽管西班牙军队在交换比上占了优势,但是对比之后法国雇佣兵的表现,那就是货比货得扔。
事实上,西班牙政府军战斗力不足的问题,在更要的时期就暴露了。如果深究的话,可以一路追溯到上个世纪,或者说是上上个世纪。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更严重了一些。所有人都知道,西班牙陆军必须要进行改革,可现在是战争时期,西班牙政府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既然自家的军队不给力,那就只能靠“氪金”来弥补了。不准备点儿钱,儒尼奥尔真担心再来一次资金不足。
布拉德公使:“时间太过仓促,我们只是查出了他们明面上的身份。暗地里是否和其它势力有勾结,暂时还无法确定。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些家伙的故事,整理起来就是一本传奇小说。
如果要取个名字的话,我觉得可以叫做《犹太资本家的奋斗》、或者是《犹太资本家的韧性》。
根据我们查到的资料显示:这些家伙的前身还有一段辉煌家族史,父辈们曾主导过德意志地区最大的金融财团。
只不过因为太过贪婪,想要把触手伸到政治上,在1848年维也纳叛乱时期曾暗中支持过革命党。
事后,这些金融财团遭到了维也纳政府清算。不过这些人反应足够快,见势头不对,马上就跑路了。
人跑掉了基业却没了。或是毁于叛军之手,或是被维也纳政府充了公。总之,1848年之后奥地利地区犹太资本的力量,遭到了重创。
风波过后,逃过一劫的幸运儿,凭借提前转移的资本,又重新东山再起。
只不过这次他们不走运,恰好赶上了维也纳政府的反腐大案。涉案犹太资本家遭到了维也纳政府的重点照顾,上百人上了绞刑架,数千人被流放海外。
事情结束后,犹太资本在奥地利金融界的力量,基本上被一扫而空,走向了衰落。
犹太财团虽然覆灭,但总是有几条漏网之鱼。眼下和我们接触的人,就是曾经漏网之鱼的后代,现在被推到明面上成为了话事人。
目前只是查到和德意志地区的犹太资本有关。原本他们和奥地利犹太资本之间的联系就非常紧密,维也纳政府的做法也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
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人一直都是最反对重建神罗的。只不过后面胳膊拗不过大腿,只能接受现实。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为了避免被清算,这些犹太资本也收敛了很多。
一方面尽可能的降低存在感;一方面加强建立人脉,努力结交权贵。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找上了我们。”
明知道维也纳政府的金融管制严格,不适合玩儿资本投机。犹太资本还是没有跑路,反而留在神圣罗马帝国,就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或许在外界看来,犹太资本就是一家,事实上犹太资本之间的竞争同样激烈。
“今天你坑我,明天我坑你”,才是资本运作的常态。
所谓的同胞之情,那只存在于普通民众之间。全世界的资本都一样,本质都是——唯利是图。
市场不是无限的,没有人欢迎竞争对手加入。离开神圣罗马帝国容易,但是换了地方不等于就有好日子过了。
反犹运动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没有关系的外来户,那就是送上门的肥羊。用肥羊考验狼的意志,那简直就是……
相比之下,神圣罗马帝国的情况还算好的。虽然政府管得比较宽,但是维也纳政府守规矩啊!
在规则范围之内,虽然难以获得暴利,但是胜在安全。不需要担心一觉醒来,就被人给咔嚓了。
对普通犹太民众来说,影响就更小了。除了教育管制严格,没有犹太学校,只能去公立学校学习外,稳定的社会环境已经是他们的最爱。
不过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相比,这些小瑕疵也不是不能妥协。毕竟,每天都要为一日三餐忙碌普通犹太民众,根本就无暇顾及那么多。
在这种大背景下,虽然最近这些年,涌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犹太移民很多,但是犹太民族的概念却逐渐被淡化。
民族大融合,符合普通人的利益,却伤害到了犹太资本的利益。
没有这些普通人做掩护,他们就是黑夜里的一盏盏明灯,走到哪里都是最亮的崽儿。
迫于无奈,很多奥地利地区的犹太资本都不以犹太人自居,玩起了潜伏。
以至于从明面上来看,奥地利的犹太资本确实已经没落,现在依附于北德意志的犹太财团生存。
查到内容并不是很多,可是光明面上的东西,就令布儒尼奥尔头疼不已。
政治是残酷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儒尼奥尔知道背景越是简单,就证明背后的问题越大。
几个遭受过社会毒打的犹太资本家,要是没有人撑腰,凭什么敢接这种高风险贷款?
“如果我们答应他们的条件,最快什么时候能够放款?”
不知道背后是谁,没有关系,反正真金白银骗不了人。只要能够把贷款拿到手,儒尼奥尔也不在乎幕后是谁在操纵。
“算计”,也是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如果仅仅只是几个权贵,儒尼奥尔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残酷。
布拉德公使:“这些人承诺,在签订合同对外发布之后,一个月之内开始放款。
他们还提出了条件,要派人监督款项使用情况。为了确保资金不被挪用,他们每个星期放一次款。
首批贷款一百万神盾,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周的放款额度。”
“有问题!”
这是儒尼奥尔第一反应。分批放款虽然是国际惯例,但是每周放一次款,那就显得太过频繁了。
在室内徘徊了几步之后,儒尼奥尔缓缓说道:“答应他们,不过首批放款额度不能是一百万神盾。
按照国际惯例,首批贷款的发放额度,不应该低于贷款总额的百分之十。并且放款时间,不能是一个月,必须要在一周之内。”
……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章、世纪诈骗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围绕维也纳证券交易中心,慢慢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金融街。
这里汇聚了神圣罗马帝国三分一的银行、百分之四十五的证券公司,其他各类金融公司更是多如牛毛。
可以说但凡是有点儿实力的金融企业,都在这里设置了据点。实力雄厚的,更是独占一栋大厦。
当然,在任何地方有实力的都是少数。能够在寸土寸金的金融界拥有一栋办公大楼,即便是租赁也不是普通企业能够做到的。
不光是钱的问题。在这里有钱人多得去了,大家的底细相互都了解,装逼就会变成傻逼。
怀着忐忑的心情,阿巴伯内尔快步迈入了纽芬兰大厦,赶往自己供职的appel商业银行。
作为德意志地区的一家老派商业银行,appel商业银行因为经营不善,不仅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浪潮,反而在竞争对手冲击之下每况愈下。
尤其是在一年前的股灾中,appel商业银行因为判断失误,账面上出现了大量的坏账。
濒临破产的appel商业银行,在悄然无息中易了主。作为银行易主之后的新入职员工,刚刚步入社会的阿巴伯内尔,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上司“器重”。
只是现在阿巴伯内尔却丝毫不想要这种“器重”。向西班牙政府提供贷款,想想就觉得刺激。
不是阿巴伯内尔妄自菲薄,实在是appel商业银行实力有限。“七千万”神盾的贷款,把appel商业银行抽干都凑不到一半。
抽干资金显然是不可能的,维也纳政府的监管部门又不是白痴。这种可能引发挤兑危机的愚蠢行为,肯定会引来干涉。
亲自向上司阐述了风险,不仅没有发挥作用,这项艰巨的任务反而落到了阿巴伯内尔头上。
按照上司的说法:“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一家承接不了,那就找人联手一起干。
原本阿巴伯内尔以为找人联手,就是找几家同行组建银行团。如果是如此的话,虽然风险大了一点儿,但是有多家银行共同分摊,也不是不能做。
很快阿巴伯内尔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对西放款的银行团中并没有出现appel商业银行的名单,但是这笔贷款仍然存在。
这就意味着,他们现在承接的7000万神盾商业贷款,并不是维也纳政府和西班牙人敲定的同一笔贷款。
高风险国际贷款,没有政府介入,没有实力雄厚的主流银行参与,阿巴伯内尔非常怀疑这是在开玩笑。
现实告诉他,这是真的。这笔贷款确实存在,和appel商业银行联手的不是知名大银行,反而是一些从来都没有听过的小贷公司。
这些见不得光的家伙,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阿巴伯内尔非常怀疑,上司是被人骗了。
……
“阿巴伯内尔,和西班牙人的合同签了没有?”
刚进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阿巴伯内尔就迎来了上司的问话。
如此重要的商业贷款,就交给他这样一个新人负责,想想也就醉了。
按照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说法,阿巴伯内尔就是现任行长兼老板的私生子。要不然这种提成丰厚的业务,根本就轮不到他。
如果不是长相差距太大,外加确定自己是亲生的,阿巴伯内尔也会有种怀疑。
“还没有,阿德勒先生。西班牙人提出了新的条件,他们要求合同签订后,首周放款额度不能低于百分之十。
兹体事大,我不敢擅自做主。就和西班牙人约定了时间,明天下午再次就这个问题进行谈判。”
疑惑归疑惑,阿巴伯内尔对自己的伯乐还是非常尊重的。即便是怀疑这笔贷款,可能是阿德勒脑子进水后批准的,阿巴伯内尔也没有坚持反对。
或许这里面还有看不到的利益,玩儿金融嘛,从来都少不了和各种势力打交道。有时候为了暗地里的利益,做几笔亏损买卖,也完全是正常的。
阿德勒眉头微微一皱,很快就舒展了开来:“嗯,干的不错。这种事情,确实不适合由你来做决定。
告诉西班牙人,一周之内放款时间太紧了。这种巨额贷款,从来都没有这么快的。
为了降低风险,我们必须要避免西班牙政府乱用贷款,进行监督是必然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