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底线是首批放款额度不能超过300万神盾,此后每周放款额度不超过50万神盾。
剩下的你看着办吧,尽可能的为银行争取利益。”
显然,阿德勒的内心没有表面上这么平静。尤其是在听到西班牙人要求,首周放款十分之一后,更是心跳加速。
只不过阿德勒掩饰的太好,阿巴伯内尔又对他太过尊重,没有及时发现而已。
“阿德勒先生,西班牙人已经和政府达成一致,并且获得了七千万神盾的商业贷款,现在我们再……”
不待阿巴伯内尔把话说完,阿德勒就打断道:“阿巴伯内尔,你还是太年轻了。
菲律宾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是岛上还有几十万叛军,等着西班牙人去剿灭;现在古巴叛乱又爆发了,摩洛哥地区还有可能发生变故。
这么多的问题汇聚到了一起,明显是有国际势力插手的结果。西班牙能不能赢得战争我不知道,但是我敢肯定七千万神盾一定不够用。
若不是真的缺钱,西班牙政府也不会向我们借款。虽然风险大了一些,可是回报也足够丰厚啊!
何况,我们更多的只是牵了一个头,真正要出钱的还是那帮小贷公司。纵使贷款出了问题,我们的损失也会有限。”
感觉有问题,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在哪儿。迷迷糊糊的阿巴伯内尔,习惯性的点了点头。
打发了阿巴伯内尔后,阿德勒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暗自感叹道“人心不古”。
这个时候他不得不庆幸,没有将业务交给银行中的老油条负责。刚出校门的小年轻都能够发现问题,要是落到了老油条手中,没准现在他都要去监管部门喝咖啡了。
不要怀疑大家的举报积极性,按照维也纳政府的规定,举报严重违规商业贷款成功,获得的奖励最低不少于贷款总金额的十分之一。
七百万神盾已经足以令任何人疯狂。要知道appel商业银行,都值不了七百万。一朝暴富的机会,如何能够错过?
当然,阿德勒也是要有准备的。纵使被人举报,大不了这笔贷款不做了,把自己摘出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贷款违规不假,但是违规的地方并不在把appel商业银行,而是在背后的小贷公司上。
明面上双方不存在任何联系,纵使真出了问题,阿德勒也仅仅只是涉嫌,而不能因此被定罪。银行又不是警察,没有义务追查投资人资金来源。
拿起了话筒,拨通了电话。阿德勒冷漠的说道:“西班牙人似乎擦觉到了什么,你们现在必须要加快速度。
我会尽快和西班牙人签订合同,如果势头不对,就……”
不待阿德勒把话说完,电话另一头就打断道:“放心吧,阿德勒。我又不是傻子,维也纳政府的法律可没有规定:投资公司不能在海外融资。
就算是监管部门发现了,也定不了我们的罪。这件事不会牵扯到你的,只要西班牙政府不违约,事情就不会穿帮。
西班牙人刚刚达成了一笔七千万神盾的贷款,再加上我们这笔贷款,西班牙政府再怎么爱挥霍,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破产。
只要控制好,每次的贷款发放额度,纵使西班牙人发现了我们的目的,他们也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帮我们干完这一票,appel商业银行就是你的了。无论是卷钱跑路,还是继续经营下去,那都是你的事情。
富贵险中求,你不会这点儿风险都不敢冒吧?”
……
结束了对话,里维拉并没有感到轻松。为了这个大计划,他可是付出了大代价的。
不仅搭上大把人情,把能利用的关系都利用上了,甚至还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不是里维拉想要冒险,实在是之前股灾中的损失太过重大,以至于欠下了巨额的外债。
资本市场是残酷的,利益面前,可没有朋友的。要是还不上债务,最先送他祭天的,就是商业上的朋友。
里维拉也是费尽唇舌,才说服了债主。事实上,也不能算说服。想要收回债务,就必须要让里维拉先发财。
偏偏破产容易,发财难。快速发家致富的方法,都在刑法上写着,里维拉只能从中选一条实施。
考虑再三,里维拉还是决定“骗”。这是祖传的本事,最娴熟、也是最拿手的把戏。
凭借之前的人脉关系,以及债主们的帮助,里维拉很快就找到了一帮志同道合之人。
不仅组建了皮包投资公司、小贷公司,甚至还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appel商业银行。
原本里维拉是准备找俄国人的,毕竟沙皇政府足够腐败,收买几个官员配合,就可以将计划完美的进行下去。
可惜俄国人名声太臭,拿出去忽悠不了投资人。
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一个个欧洲小国不断破产,里维拉一度都要绝望了,恰好这个时候西班牙人冒了出来。
没得说,必须要抓住啊!
按照计划,先和西班牙政府签订一份回报优厚合同,然后再拿着合同出去忽悠投资人。
利益共享,不怕西班牙政府不配合。反正一旦出现暴雷,放贷的金融公司就会破产跑路。
不管贷款利息有多高,条件有多苛刻,反正债主都跑路了,自然是不用还了。
……
整个四月份,维也纳政府的报纸都被两件事刷屏。一是国庆阅兵,另外就是两笔“七千万”神盾的贷款。
名不见经传的appel商业银行,此刻也是一炮走红,大有成为神圣罗马帝国银行界的新星。
对商业银行来说,出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业务上门;同样也是一件麻烦事,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不过appel商业银行和西班牙政府是跨国贷款,明面上程序都是合法的,无非是利息高了一点点。
这是商业银行的经营自由,人家自己都不惧怕风险,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要在国家规定的放贷杠杆比例范围之内,没有引发银行现金流紧张,产生明显的信贷风险,监管部门就不会介入。
伴随着银行一起出名的,还有一个个投资公司,此刻业务员正拿着签订的合同,四处开投资宣讲会。
至于对阿德勒的承诺,只是在海外融资,不在国内搞事情,那就是一个笑话。
骗子的承诺,如果能够相信的话,这个世界就没有欺骗了。
……
“本世纪最大的发财机遇来了!”
“听懂的掌声。”
……
“大家来一起算一笔帐,按照同西班牙政府签订的合同,手续费是12%,那么:
7000*(1-12%)=6160万
按照每年11.2%的利息计算,分30年还本付息,我们首批可以扣除:
67.48*12=877.24万
6160-877.24=5282.76万
也就是说7000万的贷款,我们需要实际支付的金额是5282.76万,实际利率已经到了16.6%。”
“这就是全部了么?”
“不,我们还可以制定贷款的使用方向。比如说:指定后面国内某些企业的商品,只要不超过市场价,西班牙政府就不能拒绝。
这就意味着我们还有一笔中介费可以赚,民用物资抽百分之十,武器弹药抽百分之三十,不算过分吧?”
“综合计算20%好了,5286.76*0.2=1056.552万,舍去零头取整,中介费就是1056万。”
“到了这里,实际上7000万神盾的贷款,我们已经回款了近3/7,投资回报率上升到了……”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一章、阅兵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不得不承认,里维拉选择了一个好时机。维也纳政府上下都忙着搞阅兵,多出来几家投资公司根本就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类似的融资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只不过通常都是上市公司再干。只要项目没有问题,审批就不会被卡住。
作为一名专业金融人士,里维拉正好是这里面的行家。手续自然是有的,只不过挂了羊头卖了狗肉。
就连7000万的合同,也是精心准备的。目的就是为了碰瓷,此前西班牙同国内商业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
虽然维也纳的报纸报道过,可是这年头信息传递不便,维也纳的报纸不可能传递到全世界。
所以在维也纳的融资会议,那就按照正常流程开起。直接摊牌了风险和收益,爱投不投。
真正圈钱的还是外面,东到莫斯科、北到斯德哥尔摩、西到伦敦,就连远在海外的北美,都是里维拉目标。
这样庞大的骗局,肯定不是里维拉一个人能够干的,所以分钱是必须的。
没有世界各地的犹太同胞帮助,里维拉计划也进行不下去。当然,大部分人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参与进了一个骗局。
很多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商业模式,不少参与其中的犹太资本家,也跟着入了股。
按照里维拉规划的商业蓝图,他们融资的钱肯定会超过西班牙的贷款,多余的钱还是要用来继续投资。
要知道现在可是经济危机的最后阶段,各项资产都是最便宜的时候,最适合入手抄底。
只要熬过最困难的时期,后面就是血赚。只不过这种事情,从来都只能由大财团、大资本家干。
一般人受限于资金,无法准确把握抄底时间,提前参与进去,等不到危机过去,就会被耗死。
但是大家联合起来就不一样了,成千上万的中产、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所拥有的财富绝对不比任何财团差。
拥有这么多现金流,完全可以在抄底游戏中分一杯羹。作为投资人,他们就是新财团的股东。
恰好现在经济危机才刚刚过去,民间的恐慌情绪还没有来得及消散,投资不敢做。
把钱存在银行,活期存款没有利息不说,还有收资金管理费;定期虽然有少量的利息,但那也是真正的定期,想要提前取出来都不行。
大量的现金留在家中,又存在安全隐患,有钱人也在发愁。
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想法:如果有一个投资渠道,能够获得稳定、且丰厚的回报,那就好了。
利用需求设定的骗局,21世纪都能流行的套路,在19世纪就更难被抵御了。
西班牙财政困难,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不困难也不会从借外债。可是要说,西班牙政府会破产,那么就有很多人跳出来反驳了。
甭管怎么没落,在普通人眼中,西班牙仍然是仅次于英俄神罗三大强国的世界第四大列强。
不仅依旧拥有肥沃的殖民地,还有殖民帝国数百年积累下来的家底儿。只要缓过来眼下这一口气,后面就会好转。
再说了,破产过后不是还有抵押品么?
等位替换一下,把经维也纳政府担保,西班牙和神罗几大商业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条款借用几条,风险一下子降低了。
不知内情的普通人如何能够分辨真假?就算是有人发现了问题,但是身边的人也会帮他降智。
“人数过万,智商减半”。
每一次参加宣讲会的人,固然不会过万。但是一个好故事,同样能够帮忙降智。
就算参加会议的都是高智力人群,那也可以安排几个拖进去。只要有人带头往里面投钱,后面的人距离上当也就不远了。
又不是等三十年后才回本,投入过后下个月就见效。纵使心有怀疑,还是有很多人尝试性的投上一笔。
看到收益之后,还能不能憋的住,那就没人知道了。反正骗局才刚刚开始,距离收网还早着呢?
莫说是一般人了,就连里维拉自己,现在都沉浸在精心编制的美丽故事中。
理论上来说,只要西班牙政府不暴雷,投资公司现金流不断裂,这项骗局就能够长期持续下去。
先拿着前面投资人的投资,贷款给西班牙政府;再拿着后面人的投资,给前面投资人派发利息分红。
多余的资金,还可以拿出来投资。反正前期的资金肯定会很充裕,可以大手笔的买买买。
如果经济恢复的足够快,现在买入的低价资产,很快就会发生增值。
只要赚钱足够快,利息分红就不是事儿。大不了后期逐步降低投资人的利息分红,把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降下来。
只要计划成功,那么里维拉就不是骗子,而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成为资本运作领域的宗师,供后人瞻仰摩拜。
以做企业的方式,玩儿资本骗局。里维拉爆发出了创业者的热情,走到哪里都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
不光把投资人忽悠住了,企业员工更是被忽悠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很多人都掏空家底,加入到了这场致富之路。
投资一看“员工持股”,典型的信心十足。必须要加大投资力度,要不然就只能喝汤了。
从1895年下半年开始,伟大的资本运作导师,里维拉先生就开始了全球“巡讲”之路。
不光是忽悠投资人,同时还在大肆招募各行各业的人才,准备大干一场。
以至于作为知情者的阿德勒,怀疑深度自我怀疑中。分明就是一个创业者,哪里是什么骗子?
……
资本的游戏在持续,神圣罗马帝国三周年阅兵式已经拉开了帷幕。弗朗茨骑在一匹高头大白马上,带着一帮人开始检阅全军。
挥手致意,不存在的。以他的骑马技术,要是双手离开缰绳,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故。
何况他是皇帝,阅兵的时候不需要亲民,只要保持住威严就足够了。
事实上,相比骑马阅兵,弗朗茨更愿意坐在自己那辆划时代轿车上检阅部队。
怎奈神圣罗马帝国拥有骑士传统,哈布斯堡王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为了彰显尚武精神,弗朗茨不得不选择骑马阅兵。
年过花甲的皇帝尚且能够骑着战马检阅部队,还有什么好说的?
没看政府高层,都集体缺席了。不是不想来逛逛,而是身体真的经不起折腾。
年芳65的弗朗茨可以骑马阅兵,不等于七老八十的内阁高层,也能够骑马阅兵。
万一发生点儿意外,严肃的阅兵仪式,就变成了一场闹剧。这是弗朗茨万万不能容忍的,直接勒令高领官员在后台休息。
内阁高层都只能旁观,其他政府官员自然也只能跟着看热闹了。没别的原因,身份档次不够。
以至于1895年的这次阅兵式,就变成武将的专场。除了皇室成员外,后面跟的都是将军元帅。
巡视一圈过后,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城楼上,弗朗茨缓缓说道:“开始吧!”
礼炮声响起,高举双鹰旗帜的国旗护卫队,率先开始了表演。
迈着整齐的步伐,每一个动作都精确到了厘米。侧面看去就是一条线,场上的士兵个个神情庄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升旗仪式开始,伴随着阵阵国歌声响起,除了皇帝皇后依旧安然落座之外,其余人都已经起立,目视国旗缓缓升起。
坦率的说,弗朗茨不喜欢玩儿这些仪式,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仪式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性。
扫视了一眼全场,所有人都神情肃穆,凝视着国旗缓缓升旗,这个时候还左顾右盼的大概也就他这个皇帝了。
要知道摄影机可是开着的,万一被拍到了不雅的一幕,那就是一个永恒的污点。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弗朗茨。作为功成名就的老皇帝,任何举动都会有人帮忙进行解读。
其他人是四处乱看,那就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皇帝四处看,那就是在检阅全场。
国旗升起后,受阅部队排成方阵,一次向维也纳宫广场走来。幸好弗朗茨在扩建王宫的同时,顺便也扩大了广场,要不然还真没法玩儿大阅兵。
放眼忘去,只见一个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第一个走来的是三军仪仗队,紧接着的是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邦国军方队……
接着驶来的是雄伟壮观的装甲方队、坦克方队和炮兵方队。仿佛是与生俱来的霸气,远远的望上一眼,都能令人望而生畏。
最后从空中飞过的是惊艳的空中梯队。作为空军的代表,这些战机虽然亮相的晚,但是结束的快。
飞艇已经退出了空军核心,现在空军的战力担当已经变成了飞机。本着十全十美的寓意,一百架战机就是这次空军拿出来的家底儿。
可惜飞行速度太快,围绕着广场赚了三个大圈,前后仅仅只花费了几分钟,还没怎么看明白,就返航归巢了。
至于飞行特技表现,想想就行了,弗朗茨还没活够,不准备作死。尽管空军一再表示没有问题,但是谨慎的皇帝还是制止了他们的表现欲望。
事实上,敢让飞机在头顶上飞,弗朗茨已经是鼓足了勇气。没有办法,这年头的航空事故多了。
以神圣罗马帝国空军为例,哪年不出几起飞行事故,那就算弗朗茨输。
本着安全第一的选择,出行弗朗茨是从来乘坐飞机。同时也禁止任何飞机,在他头顶上飞。
这条禁令明显是多余的,没有哪个憨憨敢跑到皇帝头顶上飞,那意味着对皇帝不敬,妥妥的重罪。
包括阅兵式也一样,参加表演的飞机,都离伟大的皇帝陛下远远的。生怕被人误会,站在了皇帝的头顶上。
……
神圣罗马帝国 第四十二章、无良想法和买单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
从现场的热烈气氛来看,弗朗茨就知道这场划时代的大阅兵,算是成功了。
至于其中某些震撼人心的场面,会不会给某些现场的观众,带来心灵上的不适,那就不关弗朗茨的事了。
庆典嘛,就是要搞得热热闹闹。才一万多人参加阅兵,对比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庞大武装力量,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足以证明弗朗茨已经非常克制了。
真要是想搞事情,组织几万人来一次实兵对抗演习,震慑效果还会更加。
不过这已经够了。在近代以前,欧洲大陆还是很少出现大场面战争的。
很多历史记载中牛逼哄哄的战役,战绩大都是吹出来的。或许不是古人吹牛逼,他们只是用吹牛逼的手法写历史。
比如说:希罗多德写的《历史》里,就曾记录:三百希腊士兵大败5,283,220波斯军队。
没毛病,就是这么记录的,三百人击败五百多万人。
至于战争是怎么打的,又是如何展开的,都是一笔带过,通篇都是希腊士兵的勇武。
三百斯巴达勇士明显是不够用的,要是都换成圣斗士的话,实施斩首行动没准有戏。
作为同行的罗马历史学家也不差,阿庇安在《罗马史》中就记录:“凯撒进攻高卢,消灭了400万高卢军。”
凯撒自己写的《高卢战记》一书中,声称:“击败43万高卢大军,罗马无一人战死”。
具体战绩怎么样,年代太过久远,弗朗茨已经考据不出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时代高卢人绝对没有四百万。
当然,这些在印度人的历史面前,这些都要望尘莫及。
《摩珂婆罗多》里记载:一次大战光王族的阵亡者,就超过了16亿,普通人阵亡数量那是多少位来着,反正弗朗茨是不记得了。
真是应了那句:“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对比古人的战绩,什么普俄战争、反法战争都弱爆了。
吹牛逼的写法没有问题,或许古人本来就是在写小说,被后人误认为是历史。
不过看历史的人,却没有人敢当真。事实上,受限于原始的经济模式,欧洲古代战争大都停留在几百、数千的档次。
动用数万人交战,都是妥妥的大战役。所以这次万人参与的军事演习,已经足够吓人了。
毕竟,很多小国从诞生以来,参加过的最高档次战役,也就万人级别。
就连同为列强的英俄两国公使,离开的时候神色都不怎么自然。究竟是故意装出来的,还是真情流露,那就没人知道了。
总之,神圣罗马帝国的这次阅兵式火了。摄影机拍摄的录像,此刻已经剪辑成了电影,正在送往世界各地的途中。
在这个缺乏娱乐素材的年代,难得有这么一场实拍纪录片,当然要送给全世界民众一起欣赏了。
……
世界影响力怎么样,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来,反正最近神圣罗马帝国的兵工厂是忙碌了起来。
飞机、坦克装甲、火炮,一时间成为了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畅销品,变得供不应求了起来。
令弗朗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大的军购订单居然来自竞争对手不列颠。
仔细想想,似乎又没有毛病。经济危机正处于尾声,各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并没有得到彻底扭转,财大气粗的也就英国人了。
无论是买回去撑场面,还是丢进实验室拆解研究,都必须要先买了再说。
不列颠的军工企业不在少数,有志于研究这些装备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每家分上几件样品,加起来也过百了。
对比一艘主力舰上百万英镑的造价,售价上万的飞机坦克,还真算不了什么。
猜你喜欢